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琰担忧地猜测道。
听到这里,牵招也是一愣,不禁叹息道:“可惜我俩麾下只有五千军卒,如果有一万军卒,不,只要有八千军卒在手,我们怎会陷入这般两难的地步?!”
“是啊!”崔琰闻言后,也是连连叹息,“若是军力充裕,我们不但可以留足够的军卒守备城池,还可以分兵一部去城东截阻敌人的运输队!”
二人叹息了片刻之后,立即连忙收回了失落的情绪,将目光心思重新放在了面前的情况之上。
崔琰对着牵招言道:“牵招将军,徐荣军匆忙从西城墙攻来,相比攻城准备尚不完备,因此我料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可能性多些。”
“不过为了完全起见,我们还是要稍安勿躁,如果徐荣只是在西城外佯攻,那么牵招将军你就引兵从东门出发,去把他们的运输队的截袭掉。”
“如果徐荣军猛攻城池,那我们就固守城池,先稳住自军安危稳定之后,再寻机破敌。”
听完崔琰的安排,牵招也觉得有道理,当即同意道:“如此也好!”
……
而徐荣领军来到阜城西墙之外后,虽然摆出了浩浩攻城的大军阵脚,但是除了零星的攻城部队之外,大部分军伍都在其后呐喊助威,并没有展开真正迅猛的攻城态势。
看着徐荣军在西城墙外立军,却只呈现出这样一幅佯攻态势,牵招和崔琰的脸上,都不禁露出了一副了然的表情。
牵招当即对着崔琰言道:“崔先生,果然不出你的预料,这徐荣军的确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
崔琰也点了点头,向着牵招言道:“既然如此,牵招将军速速领四千精兵从东门出城,务必把徐荣军的辎重运输队击破!”
“我这就领兵出城,这阜城防备之事,还仰仗崔先生了!”
知道崔琰手底下只剩一千人,牵招这才又不忘吩咐了一句之后,便立即领兵从门出城,向着曹性统领的辎重队,急速奔袭杀来。
……
曹性统领的辎重队,车马工具实在太多,行进的速度并不是很快。
因此,当牵招领军出城向东之后,也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便已经临近曹性的车队不到一里。
得知牵招急袭而来后,曹性却没有一丝惊慌,他似乎早就预料到了有此情形。
当即,曹性连忙下令,安排众军将车马摆好,组成一道防线在外,以此为依托,准备抵抗牵招的袭击。
不一会儿,众军就以车马为阻挡,构建除了一层还算稳固的防御工事,而众军则躲在车马之后,随时准备战斗。
而就在这个时候,牵招的急袭之军,也刚好抵达了曹性军的面前。
曹性见状,立即大叫道:“弓箭手准备!”
“放箭!”
只听曹性一声大喝,车马防线之后的弓箭手,立即将拉满的弓弦松开,只见数百支羽箭,宛如飞虹一般向前激射飞出。
随后,便听到上百声“噗嗤”之声传来,这些都是箭矢射入肌肉所发出的声音。
显然,这一轮齐射,至少给牵招军,造成了一百人的杀伤。
(本章完)
第610章 河北烽烟乱12
然而,一百多人的伤亡,对于四千人的牵招军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除了稍微阻挡了一下牵招军的冲势,便再无任何负面影响。
并且,在曹性军齐射一轮之后,便来不及展开第二轮齐射,就被牵招军杀到了眼前。
曹性见状后,也丝毫不含糊,立即轻率众军白刃抵抗。
就这样,两军隔着一道车马防线,展开了猛烈的交战。
而牵招在临近车马组成的防线之时,忍不住用钢刀在车马上的粮袋上,用力的划了一刀,制造了一个极大的裂口。
一瞬间,就有粮米顺着裂口,从袋子内撒流了出来。
见此情形之后,牵招也相信这支运输队中,运送的都是并州北路军的辎重。
这下子,牵招心中也放心了不少,他不相信并州军敢用大军的粮草辎重,来充当诱敌进攻的陷阱。
毕竟这一手的代价太大,稍有不慎就可能自取灭亡。
因此,牵招的内心刹那间变得振奋,手上挥舞战刀的力道也提升了不少,他必须击破面前的曹性军,将并州北路军的辎重全部毁掉。
这样,他牵招将一战功成,彻底击败整个并州北路军。
只是,牵招军的攻势虽然很猛烈,但是曹性军的防御也一点也不马虎。
虽然曹性军在人数上,比牵招军少了一千人,但是依托车马为掩护,他们的反击之势,却是更加不容小觑。
如此,牵招军虽然是急袭而来,可是一时间也不能快速击破曹性军,这让牵招显得有些着急。
相反,曹性的脸上却是一片淡然,手上的战刀在稳稳的挥舞砍杀,一副游刃有余的模样。
曹性之所以会如此冷静淡定,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不会失败。
区区一个牵招,想要将其狼狈击退,这显然有些难度;可是他曹性要护住这些辎重,却是完全信手拈来。
而且,曹性的目标也不是击退牵招军,他要做的反而是把牵招军拖延在此,然后等待赵云军的抵达。
没错,按照徐荣的计划安排,曹性所领的这支运输队,就是用来吸引阜城守军出城的诱饵。
一旦阜城守军出城咬饵,那么曹性的任务就是他们拖延住,到时候在阜城东面隐藏的赵云,将会领骑军从旁杀来,与曹性一齐前后夹击,必可大破这帮出城之军。
只要破了这些出城来袭的军伍,则阜城必定陷入空虚,想要一举攻下阜城,也不过是吹灰之力罢了。
……
果然,在曹性军抵抗牵招军的时候,四周却是突然传来奔驰的马蹄之声。
曹性闻声当即大喜,立即高举战刀,对着四周众军喝令道:“弟兄们!赵云将军杀来了!大家随我向前冲杀啊!”
喝罢,曹性当先杀出,第一个越过车马防线,直接跳入牵招军的人群中,对着敌军就是一顿猛冲乱砍。
而其余的军卒,也纷纷效仿曹性,紧随其后地冲杀而出,彻底转守为攻。
此刻,牵招看着曹性军突然的态度,顿时意识到了情况的不妙。
当即,牵招也跟着高举战刀,对着众军喝令道:“并州军设有埋伏!全军立即后撤回城!”
只是,牵招话音刚落,赵云统领的骑军,便已经从旁杀至。
并且,赵云亲自匹马持抢,领着众骑率先突进,直接冲入到了牵招军的阵伍中。
一时间,牵招军被冲撞得哀嚎不断,整支军伍也变得混乱不堪。
看到自军遭受如此袭击,牵招的脸上也是一片苍白,他的心中可谓是无比懊恼。
然而,现在再怎么愤怒、再怎么懊恼,也不过是徒劳之举罢了。
牵招心里十分清楚,今天他已经注定兵败于此了。
不过在赴死黄泉之前,他牵招还想再冲一把,做一个正面战死的将军!
于是,牵招立即高举着战刀,向着匹马冲锋在最前的赵云奔杀而来。
感受着牵招浓烈的杀气,赵云的脸上也是一片冷毅,并未有一丝自大,也没有任何胆怯。
只见牵招奔行到赵云马旁之后,便立即蹬脚跃起,双手高举着战刀,向着赵云的头颅用劲儿砍去。
然而,赵云早就有所防备,在牵招跃起的瞬间,赵云手中的长枪也动了。
赵云手中的长枪,宛如游龙流转一般,从上而下狠狠拍下,重重得朝着牵招的头盔上袭去。
只听一声“哐当”巨响,赵云手中长枪的枪头,精准而狠厉地打在了牵招的头盔上。
遭受如此一击,牵招只觉得自己脖子都快扭断了,脑海里更是呜鸣一片,宛如被人往脑海里放了一块烙铁一样难受。
片刻之间,因为巨大的击打力道,牵招处于深深的头晕目眩之中,根本无法控制身体和思绪。
突然,牵招身子一侧,直接倒在了地上,彻底昏死了过去。
而随着主将牵招失去行为能力之后,整支牵招军也变得毫无组织力度,与寻常的乌合之众毫无区别,仅仅几个呼吸间,就被赵云和曹性共同击溃,连逃跑的可能性都没有。
见此情形,残存的牵招军也彻底不敢抵抗,纷纷丢盔卸甲、跪地乞降。
就这样,四千人的牵招军,从主将到普通士卒,全部被解决,直接战死的达到千余人,而剩下的都是俘虏。
“赵云将军,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清理完战场之后,曹性立即来到赵云面前,向着赵云询问道。
赵云看着曹性,言道:“曹性将军,你继续带着辎重队向南行进,我来把这些俘虏押到阜城城下,说不定可以不战而屈阜城投降!”
“待我帮助徐荣将军拿下阜城之后,再继续疾行来追赶你,我们就在杨城会合!”
曹性闻言也点了点头,应允道:“好!我先去杨城等你们!”
……
几个时辰后,赵云押送这牵招等一干俘虏,快速抵达了阜城城西,与在此佯装攻城的徐荣军会合。
徐荣见到赵云得胜归来,并且还押送着这么一大帮俘虏,顿时惊喜无比,拍着赵云的臂膀夸赞道:“子龙,我就知道你能取胜!”
(本章完)
第611章 河北烽烟乱13
被徐荣如此夸赞,赵云也有些不好意思,连忙笑道:“徐将军说笑了,我能取得这场胜利,全赖将军你的谋划!”
“不说这些过去的,我这次俘虏的可不止数千兵马,连牵招这个敌军主将也被我抓住。”
赵云立即掉转话题,继续说道,“徐将军,现在牵招就在这里,我看咱们可以一举迫降阜城了!”
徐荣闻言之后,也是连连点头,说道:“阜城之内只剩下千余人不到,其领军主将又被我们抓住,的确正是迫降阜城的最佳机会!”
言罢,徐荣与赵云二将,亲自押解着牵招等一干俘虏,缓缓向着阜城行去。
待行到阜城城前数十步之后,徐荣立即让人将牵招等人押出,对着阜城城头高声喝道:“城上的渤海军快看看!你们眼前的这帮家伙都是些什么人?!”
听着徐荣高声的吼喝之声,城头上留守的渤海军,纷纷向着城下极目望去。
“诶?那不是二狗子么?他不是跟着牵将军出城作战了么?怎会又会出现在并州军阵伍前?!”
突然,阜城城头上有一个目光极好的士卒,遥指着城下一道人影,无比惊诧地大叫道。
随着这名士卒的惊叫,又有一名士卒大声叫道:“不止是二狗子在城下,你们快看二狗子身边,那不是牵将军么?!”
听到这人吼声,城头上的士卒,立即顺着那人手指望去,却正好见到牵招被并州军扣押于阵前。
一时间,城头上的所有守军,尽皆都是一脸的惊骇,连身体都不禁疯狂颤抖。
“不好啦!牵招将军被敌人俘虏啦!”
瞬间,就有崩溃的士卒瘫倒在地,表情惶恐地尖叫道。
而随着这声尖叫,城头上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余的守军士卒也纷纷骇然,无数人开始向后撤退,不敢再待在城头片刻。
很快,就有士卒将城头上的情况,迅速禀报给了城中的崔琰。
当得知牵招被俘虏的消息之后,饶是他崔琰以沉着冷静著称,却也不禁心肝颤抖、惊恐加身。
以崔琰的才智头脑,他瞬间就明白了,城东绕道的辎重运输队,肯定是并州军布置的诱饵,一旦牵招领军去袭击那支运输队,就会中了并州军的埋伏,而这便是此刻牵招被并州军俘押在阜城城下的原因。
理清战事的来龙去脉之后,崔琰整个人都愣作在榻席之上,脑海里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就在崔琰呆滞愣神之时,又有士卒前来求见,并且奉上一封信件,言道:“崔典军,这是并州军刚刚射进城内的信件,好像是一封劝降信!”
“劝降信?”
崔琰闻言一愣,连忙将士卒手中的信件拿过,仔细地浏览了起来。
只见这封信上的内容,正是徐荣的亲笔,信上写道:“我徐荣今日城外伏击一战,虽获得侥幸胜利,但是也得见阜城勇士之壮猛,故此心中佩服,不愿见城中勇士与城池玉石俱焚。故而特送来此信,望城中领军统率见信之后,请务必再三考虑,举城起义来为我并州效力,切勿再做毫无意义的抵抗!”
这封劝降信写得极为直白,语气既不盛气凌人,也不感人肺腑,就像一个沙场老兵的自白一般。
见到这封信之后,崔琰心中虽没有任何情绪激荡,但是他却知道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徐荣肯接受阜城的投降。
一时间,崔琰的内心也不禁犹豫了起来,以阜城现在这点守军,肯定是挡不住徐荣军攻城的。
因此,与其和阜城共存亡,不如投降了并州军,如此还能保住一身性命。
崔琰并非贪生怕死之徒,但是身为世家子弟出生的他,绝不会让自己死的毫无意义。
果然,当崔琰看完劝降信之后,只是思忖了片刻,便立即对着左右令道:“传令城中军伍放下武器,开城向并州军投降吧!”
听到崔琰做出投降的决定,城内剩余的守军,居然没有一个反对,反而尽皆松了口气。
就这样,徐荣军成功迫使阜城投降,可谓兵不血刃地攻下了城池。
而领军进入城池之后,徐荣也是紧守丁靖早就立下的规矩,并没有对崔琰等渤海军进行事后清算,也没有对城内的民户进行劫掠。
见到徐荣军竟然如此秋毫不犯,崔琰也是满心惊诧敬佩,只叹丁靖果然教兵有方。
在崔琰的认识中,一支能够克己守行的军队,毫无疑问都是可留名于史的强军。
并且,在将阜城彻底掌控之后,徐荣只留下一名偏将和三千军卒在阜城驻守。
至于牵招、崔琰等一干俘虏,也被徐荣留在了阜城等待丁靖的安排,同时严令留守城池的偏将善待俘虏们,因为徐荣心中十分清楚,一旦丁靖打败了袁绍,那么这帮俘虏将来都会被收编。
处理了阜城的事宜之后,徐荣和赵云当即领军继续南下,向着杨城疾行而去,准备和曹性会合之后,便大举杀向薄落津。
……
此刻,位于薄落津的袁绍,在整军修整了几日之后,却突然听得南北两路同时阻敌失败的消息。
顿时,袁绍整个人都怒不可遏,忍不住拔出自己的佩剑,在帅帐中乱砍乱劈,将桌案、幡旗等物全部弄得稀烂,甚至还有一个不幸的亲卫,没有躲过袁绍愤怒的剑刃,被当场斩杀死去。
而在失手杀了自己的一个亲卫之后,袁绍也从愤怒之中稍微冷静了出来。
当即,袁绍立即召来许攸,问计道:“子远,如今南北阻敌拖延失败,我军已陷入遭受南北夹击之境,若是再不撤退,恐怕我等就要葬身在这薄落津了啊!”
许攸也是满脸惊骇,对着袁绍言道:“主公,现在并州南北两路军距离我军,已经是咫尺之遥,就算我军立刻拔营后撤,却也会被并州军钳制咬住,军损情况可能不会太小。”
“那除了后撤我们还有什么办法?重损总比被全歼要好吧!”袁绍无奈地叹息道。
许攸也叹了一声,继续出策道:“主公,其实咱们还有个冒险的办法,若是这个办法获得成功,我们也能在绝地反败为胜!”
(本章完)
第612章 河北烽烟乱14
袁绍闻言一愣,急忙询问道:“子远,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卖关子,有法子就快说!快说!”
许攸点了点头,也不再隐瞒,立即言道:“主公,现今我军如果不愿撤退,那么还有一个选择,那便是背水一战,倾全军之力刚打丁靖的山寨。”
“若是能在并州南北军抵达之前,将丁靖这个敌首给诛杀,那么我军就可依靠丁靖的死亡,强势杀出并州军的包围!”
听完许攸的计策,袁绍当即一愣,说道:“你这说法不就和崔琰一样么?若是早听崔琰之话,就算我军付出不小的代价,此刻也应该攻上山寨、擒杀丁靖了!”
许攸闻言后,却是面色不改,淡然言道:“此一时彼一时,谁知道牵招和淳于琼会如此不堪,居然连多阻挡一日都办不到!”
虽然袁绍的心中,已经开始后悔当初没有采纳崔琰的计策,但是势已成实,再怎么后悔也是徒劳的。
当即,袁绍也不再哀声叹气,立即准备传令大军,倾尽兵力攻打山寨,就算不计损失代价,也要争取在并州南北两军抵达之前,将丁靖的山寨攻破。
就在此时,突有士卒前来禀报,居然是淳于琼和郭图二人领军撤回来了。
原来,在得知高顺的南路军顺利绕道北上之后,郭图也知道自己再领军留守南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