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下徐庶,表字元直,从颍川而来。”

    斗笠男子对着诸葛亮颇有兴趣,忍不住想要与之结交一番,便对着诸葛亮一礼。

    诸葛亮对徐庶这样的任侠之人,本来是没什么结交兴趣的,不过徐庶刚才毕竟出手帮了他一把,便郑重回礼道:“在下诸葛亮,从南阳而来,因为尚未及冠,所以还并无表字。”

    “果然是少年豪杰!”

    徐庶完全不在意诸葛亮的年纪比自己小好几岁,依旧高兴地夸赞着诸葛亮,并且徐庶还指着刚刚将水匪抛入沔水中的二人,介绍道:“他二人是与我在路上结识的好友,左边的那个叫石韬,表字广元,颍川郡人;右边那个叫孟建,表字公威,汝南郡人。”

    (本章完)

111 2:37:55|46894444

第662章 阵图



    随着徐庶的介绍,诸葛亮亦是向着石韬、孟建一礼,二人也是严肃回礼,没有丝毫的马虎之色。

    “诸葛小弟,我看你孤身一人从北而来,应该不是来荆襄躲避战乱的,可是要前往襄阳的鹿门书院求学?”

    解决了水匪之后,渡船又恢复了正常的行驶,而这个时候,徐庶等三人也坐在了诸葛亮身周,颇为好奇的对诸葛亮询问道。

    诸葛亮见徐庶三人虽然行事果决狠辣,但是应该并不是什么杀人越货的歹人。

    所以,对于徐庶的探问,诸葛亮也是微笑地答道:“早闻鹿门书院之名,若最终能在鹿门书院求学,实是人生美事!”

    听着诸葛亮的回答,徐庶三人瞬间明白了,诸葛亮此行前往荆襄,正是为了去鹿门书院求学。

    当即,徐庶向着诸葛亮一笑,言道:“诸葛小弟,我们三人也是准备前往鹿门书院求学的,不如你与我等三人结伴共行,如此也能有个照应。”

    听到徐庶等三人,居然也是前往鹿门书院求学的,诸葛亮也是颇为惊诧,觉得这其中未免也太巧合了。

    不过,看徐庶三人的神色表情,也并不想是说谎欺诈的样子。

    “如此也好!”诸葛亮点了点头,接受了徐庶的邀请。

    ……

    渡过沔水之后,诸葛亮和徐庶等三人,却是并未直接前往鹿门书院,而是先去襄阳城内暂时住了下来。

    鹿门书院不是什么寻常的授学私塾,所以也并非任何人就可以直接上门求学,必须通过一番考核之后,才有被鹿门书院收取求学的资格。

    根据襄阳本地人的小道消息,因为北方战乱实在太过严重,以至于前来鹿门书院求学的学子,可谓是络绎不绝、数不胜数。

    而为了挑选最优秀的学子入院,鹿门书院的考核标准也是越来越严格,甚至传闻还有人在考核之中丢了性命。

    总之,对于鹿门书院的入学考核,可谓是越传越恐怖、越说越玄乎。

    “公威、广元,还有诸葛小弟,你们都过来看看,这是我刚刚打得到的入门情报!”

    此时,襄阳城内的一家客栈,徐庶突然从外跑了回来,对着正在休息的诸葛亮、孟建、石韬等人喊道。

    三人听到徐庶的声音,当即聚到徐庶面前,迫不及待地问道:“元直,你打听到了什么情报?赶紧说说!”

    徐庶微微一笑,从怀中缓缓拿出一张大纸,将大纸缓缓展开于三人面前,言道:“这是昨日鹿门书院门前设


第663章 庞统



    眼见着诸葛亮的一言一行,徐庶的脸上也是越来越惊诧、越来越惊喜、越来越兴奋,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一样。

    也难怪徐庶如此态度,早从沔水上发生的事情之后,徐庶在和诸葛亮相处的这段日子,便对诸葛亮可谓是越来越欣赏。

    他想不到诸葛亮这样年轻的少年,居然不仅智谋和胆识超乎常人,而且连才学积累也非比寻常。

    尤其是听到诸葛亮对二龙出水之阵的破解建议之后,徐庶已经可以百分百肯定,诸葛亮的身份背景,必定是当世某个大世家的子弟,或者师承当世少数的几位名师能贤。

    不过,诸葛亮从未提起自己的家世和师承,显然是不愿意轻易透露这些信息,这也让徐庶等人从未主动打听过诸葛亮的背景。

    “诸葛小弟此番所言,与我心中的破阵之法,别无二致!”徐庶点了点头,继续言道,“不过,这纸上的阵图虽然精细,但是毕竟并非真实阵法,具体该当如何破阵,还是要去鹿门书院门前一看,才能做出最终结论!”

    ……

    两日后,诸葛亮、徐庶、孟建和石韬四人,终于正式来到鹿门书院的门前,准备开始亲身破阵,以便获得入门求学的资格。

    鹿门书院的主要院落,尽皆都在鹿门山中,这鹿门山濒临沔水,与岘山隔水对望,有立足南方、豪视北方的姿态。

    在鹿门山的周围,又有四座山峦,分别名为狮子山、香炉山、霸王山和礼嘉山。

    远远望去,五山如仙女齐聚,山外云遮雾绕,忽隐忽现,直叫人心驰神往,想投入其怀抱。

    近观诸山,狮子山秀、香炉山幽、霸王山雄、鹿门山峭、礼嘉山旷,人形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林木茂密、野花飘香、云雾缭绕的仙境。

    而鹿门书院经过许多年的发展,也将除了鹿门山之外的其余四山,都给充分使用了起来。

    到了今天今日,鹿门山已成为鹿门书院的主山,是学子入门后进行修行学习的地方。

    随着学子的才识提升,一些优秀的弟子,也会因为各自擅长的不同,被分配到其他四山学习。

    在狮子山中,则是专门教授兵法谋战的;在香炉山中,则是专门教授辞藻文华的;在霸王山中,则是专门教授治世政道的;在礼嘉山中,则是教授音律礼史的。

    当然,若是学子天赋极好,想要学遍各山的学识,也是可以的。

    ……

    此时,诸葛亮和徐庶四人站在鹿门书院门前,脸上


第664章 八门金锁阵



    就在徐庶准备一探阵法之时,诸葛亮却是将他拦住,说道:“元直且慢!这阵法已经不是二龙出水之阵了!”

    这鹿门书院前的阵法,其实也是因地制宜的改造,并非是真正的金戈铁马组构的阵法,而是用树木、花草、山石摆列出阵基。

    随后,再在这些阵基上进行装点,如派人隐藏各个阵基之中,如制造一些延伸化的假象和陷阱掺杂其中,如此才使阵法获得变化莫测的生机。

    也因此,鹿门书院门前摆出的阵法,其外部被诸多花草树木所遮掩,外人难以平视其中的构造和场景。

    所以,在听到诸葛亮的话语之后,徐庶却是面露凝重,不禁抬目看着面前的阵法,极为愣神不解地言道:“诸葛小弟,你又没进入阵中,怎知这阵法已经不是二龙出水之阵了?”

    诸葛亮点了点头,轻声言道:“二龙出水之阵虽然也是属于圆阵的衍生阵法,但是二龙出水的阵型却横向偏长,呈现为梭型的扁圆之阵。”

    “元直,你再看看面前这个阵法,却是没有一丝梭型扁圆之状,而是最正规的圆型。”诸葛亮手指着那阵法言道。

    听完诸葛亮的解释,徐庶也是猝然一惊,连忙再看向鹿门书院前的阵法,不禁大叫道:“果如诸葛小弟所言啊!”

    “元直,莫非那马良所画阵图有假?”这时,石韬和孟建二人也是一惊,甚至开始猜度徐庶所得的情报是假的。

    徐庶闻言却是摇了摇头,言道:“广元、公威,那马良风评极佳,想来不是欺诈之辈,所以他画得那张阵图,应该不是假的。”

    “或许,正是那马良破解了院前的二龙出水之阵,所以鹿门书院才特意改换了阵法。”徐庶再次猜测道。

    忽然,徐庶又看向诸葛亮,问道:“诸葛小弟,你可识得这新阵?”

    诸葛亮摇了摇头,言道:“元直,这阵中情况皆被遮掩,我等在外根本难以看清,如何可以识得这是何阵?”

    “不过,若是能到高处俯视,我或许能看出它是何阵。”诸葛亮又说道,“只是四周高山皆被鹿门书院掌控,只凭我们现在身为外人的来历,恐怕是难以登山观望阵型的。”

    “高山不能上,高树却能上!”

    言罢,徐庶便带着诸葛亮到附近找了一刻高大树木,随后蹿身就爬上了树冠,俯视着鹿门书院门前的阵法。

    看着徐庶迅速就爬上树冠的动作,树下的诸葛亮也是满脸惊诧,他完全没想到徐庶居然还有如此灵便如猴的身手。

112 22:00:11|46950700

第665章 召民令



    就在诸葛亮前往荆楚求学之时,丁靖等人也抵达河南尹许久,并且已经开始大规模正式统治河南尹。

    当丁靖再次踏上河南尹的土地之时,丁靖却是直接领人前往了昔日的雒阳城。

    作为大汉曾经的旧都,雒阳城的地界可谓是中原里的中原,不但土地开垦的极为肥沃,连河道水利也建设完备。

    如果不是人口数量遭到巨大的打击,这雒阳之地要不了两三年,就会快速恢复到昔日的繁盛光景。

    所以,在来到雒阳城之后,丁靖立即传令麾下军士,将城内被大火烧尽的废墟全部清理干净,开始划出一片专注重建的城区。

    只是,虽然有地利的基础,可想要重建一座城池,却依旧是一件复杂困难的事情。

    尤其是人口劳动力不足的困难,更是最不能绕开的困难;毕竟丁靖不可能依靠自己手中的数千兵马,就把这雒阳城重复生机起来。

    于是,提升雒阳城的人口基数,便成了头一条重视。

    当即,丁靖广发召民令,承诺所有迁居雒阳的民众,都可以分得适量的良田耕地,并且减免赋税三年。

    甚至,如果是举村、举族迁来雒阳的,还可以获得一块雒阳城内的土地。

    此外,丁靖还设下耕种制度,派自己麾下的所有农业专家,教导农民最先进的耕种、养殖理念,还提供新制的耕具和牛羊,并且全都是免费提供的,可谓是福利大开。

    而为了让最多的人知道这召民令的内容,丁靖更是命令河北甄家的商队,让他们在向各地进行商贸往来之时,将这召民令的内容也传播广布出去。

    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天南地北的广阔区域,都有召民令传播的踪迹。

    无论是战乱繁复的中原,亦或是民风彪悍的雍、凉,还是稍微安定的江淮,都得到了丁靖以雒阳城为中心,准备重建河南尹的消息。

    一时间,许多饱受战乱的苦难群体,以及各种准备前往中原投机的群体,都准备前往司隶再寻生机。

    甚至,连荆、益这样的和平地区,都有一些民众北上司隶。

    然而,各大诸侯也不是白痴,他们岂会坐视丁靖将河南尹重建起来。

    虽然重建河南尹是一件可留名千古的好事,但是这种好事落在丁靖手中完成,可就让诸侯们不愿意了。

    一旦河南尹重建有成,则司隶的实力不说恢复到鼎盛,却也至少能恢复五成。

    如此,不但丁靖的名声更加彰显,而且还提升了丁靖的综合实力,对各大诸侯可谓更加不利。

    所以,在得知丁靖的召民令内容之后,一些有能力的诸侯,为了防止自己统治区域的人口流失,便严格下令领地里的民户,如果不得准许,绝不能随意向外迁移。

    就比如主宰淮南的袁术,则下达了最严格的命令,一旦发现淮南之地有民众随意外迁,就会被缉拿收押,甚至可能还会遭到死刑。

    就连一向开明的荆州牧刘表,都派人将北上的道路控制封锁,尽量减少荆州有人向北迁移,以免削弱了荆州的实力。

    然而,刘表此举却是有些多虑,因为虽然丁靖在河南尹设下的政策很好,但是华夏人是一个保守民族,所以在万不得已之下,华夏人是万万不会迁移生息之地的。

    尤其是荆州作为一片安定之地,在此地生息的民众更是不会轻易迁移。

    因此,刘表此举不但很没有必要,而且还让许多荆州人有些蔑视他刘表,认为他刘表也是一个胆小仓皇之辈。

    反观兖州的曹操,一开始也很担心治下的民众向雒阳迁移,所以也想布下严令防备。

    只是,曹操心中怀有谨慎,并未立即就下达命令,而是寻了谋士前来一起参详。

    对于曹操的疑虑,谋士郭嘉当即言道:“主公,中原乃四战之地,每日皆有流离失所之众,若你布下禁迁令,必定会令民众惶恐,恐失中原民心。”

    “所谓堵不如疏,主公发布令人惶恐的禁迁令,不如去效仿丁靖之法,也发布一个召民令,让流离之民来我们兖州安居。”郭嘉继续说道。

    听到郭嘉的言语,曹操却是露出疑虑,言道:“丁靖所布的召民令,其内容中给予的便利极好,以我兖州现今的实力,恐怕不能与之比拟啊!”

    郭嘉微微一笑,言道:“主公勿忧,就算我们所设的召民令不如丁靖,但是却可彰显主公留民利民之心,能使我兖州民众心安,减少民众外迁的**。”

    “而那些铁了心想要外迁的,就算主公布下禁迁令,他们恐怕也不会理睬,反而会借此作乱。”郭嘉继续言道。

    听完郭嘉的解释之后,,曹操也下定了主意,当即拍案决定道:“好,就依奉孝之言,我也发布一个召民令!”

    ……

    回看河南尹,在丁靖发布了召民令之后,还有一件事情极待丁靖迅速解决,那便是纵横在河南尹各地的贼匪。

    因为董卓焚都西迁,这河南尹便成了一片无官府地带,除了少部分主要关隘之外,其余各城各地皆没有官府和守军。

    所以,一些啸聚山林的贼寇,便开始在河南尹扎根筑巢,以各处山林为根据地,开展劫掠为害的勾当。

    而为祸最重的,便是汇聚在河南尹芒山上的贼匪,并且这帮贼匪还拥有许多马匹,组成了机动力极强的马贼部队。

    如果不把这些贼匪全部招讨剿灭,河南尹将不得安宁一日,则重建河南尹的事情也难以持久。

    所以,丁靖便把所有目标放到剿匪身上,并且丁靖最先对付的贼匪,便是啸聚在芒山的匪贼。

    若能剿灭芒山匪贼,便可形成敲山震虎之效,则河南尹的其他群匪,必定大为惊骇震动。

    而以这帮匪贼的性子,恐怕大部分都会望风而降。

    为了彻底剿灭芒山的贼匪,丁靖特意又让人把周仓等一干汝南黄巾统领派来河南尹,想借周仓等人对贼匪流窜的熟络经验,来让芒山匪贼全军覆没。

    (本章完)


第666章 芒山贼匪



    芒山位于雒阳城东北面数十里外的地方,其山势虽然并不险峻,但是却连绵成片,贼匪隐入山林之中,便可做到完全的销声匿迹。

    因此,想要对付芒山上的匪贼,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匪贼在山林间流窜。

    可是芒山面积这么大,想要让山中的匪贼不能流窜,却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所以,丁靖才会将周仓等人招来,想让周仓来做剿匪顾问,帮助丁靖参详一下,到底应该如何围攻芒山,才能达到全歼芒山匪贼的目的。

    待周仓等人抵达雒阳城之后,丁靖立即为众人阐述关于芒山的情报。

    这芒山匪贼大约聚众五六千人,其中马贼数量有四百左右,虽是一帮乌合之众,但是借得芒山地利优势后,也能让丁靖不可轻易小视他们。

    此外,这帮芒山匪贼共有两个头领,并且还是一对孪生兄弟,分别名为杨飞和杨荼。

    根据小道消息传言,这兄弟二人本是司隶本地富户子弟,却因为乱世兵祸而家破财空。

    兄弟二人走投无路之下,便统率家中奴仆干起了匪贼的勾当,而经过数年的拼搏,才有了这聚众数千人的光景。

    对于杨氏兄弟统领的芒山贼匪,丁靖本来是试图招安他们的,但是当听到他兄弟二人落草芒山后的所作所为之后,丁靖却是再无招安二人之心。

    只因为,这杨氏兄弟自从落草芒山,便已经成了毫无人性的疯子。

    据说,杨氏兄弟不但杀人越货、奸淫掳掠,而且最喜欢用人心来当下酒菜。

    而且,杨氏兄弟二人最好吃怀孕妇人的心肝,所以曾数次劫掳孕妇上山剖心下酒,手段做法可谓是极为残忍无道。

    对于杨氏兄弟这样穷凶极恶、惨无人道的人渣,丁靖只想速速除之而后快,又岂会有招安之心?

    显然,当听到丁靖描述完芒山的情况之后,周仓等人也是义愤填膺、同仇敌忾,恨不得现在就把芒山匪贼及那杨氏兄弟碎尸万段。

    当即,周仓等人立即进入芒山之中,仔细探索芒山的地形之况,以方便为丁靖提供攻山之策。

    约莫半月之后,周仓等人终于摸透了芒山的地貌,却发现芒山乃是一座土山,山中并无溪水泉池,一切用水都必须到山下去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