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部分对应的三个官署机构,又分别为立法院、行政院和审判院,而这三个机构的设置,也是从中央到地方依次建立各级别官署。

    听到宪法和新型官署机构,已经在河北之地施行了,曹操等人届时一惊,忍不住大叫道:“什么!?”

    对于众人惊诧的反应,蔡邕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又言道:“莫要如此惊讶,老朽所言并非诓骗!”

    “如今,河北之地的政权结构,早已经调整为立法、司法、执法三法分立的结构。”

    “如今,大将军身领行政院总理一职,而审判院的总理则是贾诩,至于立法院的总理么,正是老朽。”蔡邕微笑着言道。

    曹操等人知道,蔡邕这样的长者,是绝对不会骗他们的。

    一时间,众人皆已经相信,那令人侧目的宪法,的确是正在河北之地施行,并且河北的政权结构,也在宪法的要求下,向着新型政府的形式转变。

    (本章完)


第787章 促谈3



    然而,哪怕知晓了河北的政权结构,曹操却依旧面露猜忌,带着怀疑地言道:“我曹操就不信了,他丁靖放着偌大的权力不要,却真的会把权力分给他人而受人管制么?”

    “恐怕这在丁靖名义表面上,虽然没有大权在握,可这背地里还不是都是他丁靖一人做主!”曹操继续言道。

    面对曹操的怀疑和不信,蔡邕也没有任何隐瞒的意思,直接言道:“孟德所言也不错,虽然丁靖将立法权、司法权放出手来,但是丁靖作为河北的领袖,其对立法权和司法权,还是有不小的决策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现实问题,毕竟这套新型政权体系才刚刚诞生,而且天下也还未归于安定,如此风雨飘摇的时期下,必须有一个团结上下的领袖来统一调度才行。”

    “而这种情况则被称为‘特殊时期的全权制’,也就是当国家遇到波及范围极大的特殊状况时,应该从三院总理中推举出一个领袖,令此领袖有领导三院的权力!”

    “孟德,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这条制度也被写入了《宪法》之中,你们难道没有注意到么?”蔡邕疑问道。

    “我们当然看到过这项法令。”曹操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不过,我们却觉得此乃丁靖以己为尊的伎俩罢了!”

    显然,对于这什么特殊时期全权制的规定,曹操等人皆认为此乃丁靖独裁的把戏而已。

    似乎看出了曹操等人的假想,蔡邕也立即解释道:“孟德,你们把丁靖想得也太阴险了吧?老夫敢用名节来保证,丁靖虽然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但是他却并非要独掌权政,做那天下第一人!”

    “孟德,老夫也不跟你隐瞒,丁靖对治国理政并无兴趣,他想的只是让天下恢复安定而已。”

    “此外,丁靖听说孟德你被誉为‘治世之能臣’后,还想要等天下统一太平之后,将行政院总理的位置,让给孟德你呢!”蔡邕感慨道。

    听着蔡邕这般话语,曹操等人却是又惊呆了,尤其是曹操本人,更是面露骇然之色。

    “这……这是丁靖的玩笑话吧?”曹操有些咋舌地言道。

    蔡邕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老夫并非跟你开玩笑,这些都是真言实语!”

    “老夫虽然常在并州学院和立法院中,但是对行政院的一些事情,却也有许多耳闻。”

    “丁靖虽为行政院总理,但是他对诸多政令,却是全部惟托于院中各司的司部尚书,唯有关系最为重大的政令,才会过目审核、发表建议。”

    “若非天下尚未平定,丁靖恐怕早就主动辞去这行政院总理的职务了!”蔡邕看了看身旁的重要,才继续言道,“钟繇也是行政院的司部尚书之一,这些情况他也很清楚的。”

    蔡邕话音一落,钟繇也点了点头,肃然地言道:“大将军虽然总有许多超凡的政见,但是在实际处理政务的时候,大将军确实是显得手忙脚乱,他并不擅长理政治国!”

    听完蔡邕、钟繇二人的解释后,曹操等人却是更加疑惑。

    忽然,房中的荀彧终于开口说话了,问道:“蔡先生、钟先生,按照你们刚才的描述,大将军对兵权又是如何安排?”

    面对荀彧的疑问,在场所有人皆是目光一亮,只因为这一问才是真正的重点。

    似乎早知道会有此一问,蔡邕毫不错愕地回答道:“丁靖说过一句话,那就是‘所有的政权都在兵权中建立,没有对军队的掌控,就没有管理天下的基础’。”

    “丁靖说的这句话,简单而言就是说,兵权和政权是一体的!”

    蔡邕又说道:“但是,若是让军队干涉了治国,却是绝对会出大乱子的。”

    “故而,河北的军伍指挥体系,也被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参谋司和军政司,两司衙门都归属于行政院,受行政院总理的领导。”

    “其中,军政司只掌管军伍的政令,包括军伍驻防的调动、粮草的拨配、军饷的发放、军伍的扩编和军职的升降等等。”

    “而参谋司则是掌管军伍的军令,包括军伍的编制调整、战备准备、作战调动、攻防调整、战争演习等实际的作战命令。”

    “两司衙门对军伍的掌控,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干涉情况,但是却是彼此分立自主的,可使兵权彻底掌控于行政院之中,大大削弱了军将干政、割据地方的情况。”

    听完蔡邕的这番解释后,曹操不禁言道:“听蔡师这么一解释后,我却觉得丁靖的这个行政院总理,倒是和我这个丞相的职务有些相似啊!”

    蔡邕摇了摇头,言道:“孟德,看来你对这套新政权体系,还是没有理解透彻啊!”

    “对于行政和军事的掌管方面,行政院总理虽然是权力巨大,但是却并非是只手遮天。”

    “行政院的内部有共商裁决权,若是行政院内部对行政院总理发布的政令有异见的,可以召集行政院各司的尚书进行共商投票,以此决定继续施行或立即撤销总理发布的政令。”

    “当然,不仅是行政院内部可以对抗行政院总理的命令,立法院和审判院也有权抗议、撤销行政院发布的命令。”

    “总之,将掌管社稷的权力分化为三足鼎立之后,不但每一只鼎足可以内部制衡,而且三只鼎足也可以彼此制衡。”

    “如此,既可以缓解政令的众口难调,又可以防止政令的只出一人,使国家的政令具有全面性和协调性,不但可以减少错误政令的出现,更是可以迅速对错误的政令进行改变。”

    ……

    为了给曹操等人答疑解惑,蔡邕、钟繇足足讲解了三天三夜,几乎把嘴皮子都要说破了,才算让曹操等人对宪法制和新政体有了清晰的认识。

    而在明白了立法分权制和虚君立宪制之后,曹操等人也是感到振聋发聩,一时间皆陷入了沉思深省之中。

    对于曹操等人陷入的这种沉思之状,蔡邕和钟繇也是早犹豫了、见怪不怪了,毕竟当初这套理论彻底呈现出来之后,所有河北的官吏和名士,也是这同样的反应。

    甚至,就连蔡邕、钟繇这两个一直参与理论构建的人,在见到这套理论清晰问世之后,也足足震惊愣神了半个多月,才逐渐恢复思绪能力呢!

    所以,在见到曹操等人陷入深思之后,蔡邕、钟繇和二人也没有打扰,只是留下他们自己慢慢思索。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番思索却足足进行了接近两个月内。

    两个月的时间里,曹操等人依旧留在书房中,每日不停翻阅丁靖送来的书籍,并且彼此间还爆发着激烈的讨论和争执。

    而接近两个月没有离开丞相府的曹操等人,自然引起了整个许都朝廷的震动,包括汉帝刘协在内的许多人,都对这导致曹操等人汇聚一堂的事情,充满了惊讶和好奇。

    曹府外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事情,居然能够让当朝丞相和几名重臣闭门商谈不出这么久!

    此时,曹操和荀彧等人已经初具共识,那就是丁靖所立的这些新制度,的确是有着极大的可行性。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当今局势之下,若是不接受丁靖的新制度,那么曹操和丁靖二人之间,必定会爆发出一场难以避免的决战。

    这种程度的大决战,绝对是令人感到惊恐的事情,其结果必定是生灵涂炭、血流漂杵。

    而且,面对和丁靖全面开战之后,曹操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去战胜丁靖这个强大的敌人,甚至在某种程度而言,曹操战败的可能性还更加大。

    所以,与其去接受一场没有绝对胜算的战争,不如尝试接受丁靖的这个好不错的新制度。

    毕竟,丁靖的这一套新制度,如果真的可以推行下去的话,除了对皇室有巨大的影响之外,无论是曹操、丁靖这帮诸侯,还是各级的官吏和百姓,都会是免遭祸害的群体。

    本来,曹操以为这种对刘汉皇室影响巨大的制度,可能引起荀彧的强烈反对。

    只是,令曹操也没有想到的是,荀彧对这套新制度,居然也表现出了可以接受的态度。

    如今,荀彧心中也彻底明白了,大汉朝已经没有了退路,无论是曹操,还是丁靖,都不会让大汉朝恢复到往日的光景。

    所以,与其看着大汉朝被推翻,看着皇帝被踹下皇位,不如选择老实的接受命运,如此刘汉至少还是皇室帝胄。

    “文若,既然我们都同意接受丁靖的新制度,那么我们要不要将这种新制度向朝中上下公开,令陛下和百官再讨论一番?”

    此时丞相府书房之中,众人对丁靖的新制度商讨完毕之后,曹操忍不住对着荀彧探问道。

    荀彧闻言却是一愣,不禁看向曹操,言道:“曹公,你真的要陛下和百官来讨论这个新制度?”

    曹操被荀彧问得一愣,只好尴尬地笑道:“我当然不想就这样,毕竟我也不知道朝中的那帮顽固们,在得知这个新制度之后,会做出怎样的糊涂事情来呢!?”

    荀彧也点了点头,说道:“曹公,欲要顺利推行丁靖的这个新制度,还是只有曹公采取霸道推行的方式才行!”

    见荀彧这般支持自己,曹操也算是放心了,他刚才之所以问出这样的话语,就是担心荀彧虽然表面上接受了新制度,但是其内心仍旧怀念汉室皇权,以至于荀彧可能暗中藏异。

    现在,有了荀彧肯定的支持作回应,曹操也可以彻底放心了,因为正如荀彧所言的那般,丁靖的新制度想要在中原施行,绝不能和汉帝百官商讨,必须要他曹操这个霸道人物独裁才行。

    “文若,这虚君立宪的制度事关重大,虽然我们皆有心将其推行于世,但是却还是必须和丁靖面议沟通才行。”曹操继续言道,“否则,若我们与丁靖联合一体之后,彼此却又遇到分歧异见,那时候岂不是又要破裂不容?”

    荀彧闻言之后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地言道:“曹公所言极是,现在我们虽然已经明白了这虚君立宪和立法分权,但是这一切不过是丁靖呈交过来的东西而已,丁靖自身对它们具体是如何的看法和建议,却也不能凭此时的听说就断定,还是要面谈妥当才是!”

    当即,曹操等人又将蔡邕和钟繇二人传至面前,向二人请问道:“蔡师、钟先生,丁靖所立的这些新制度,的确是让曹某颇为心动,但是此事毕竟事关重大,我还需和丁靖再详细商讨一番才行,故而我想派文若(荀彧字)、子尼(国渊字)前往长安,代我去和丁靖亲面商谈虚君立宪之事。”

    蔡邕说道:“孟德所虑也是应当,此事若不好好详谈,的确是不合道理。”

    “不过,只是派荀彧、国渊二人去长安商谈,信息交互传递实在麻烦,恐怕只会是一场漫长的商讨。”

    “所谓夜长梦多,如此拖延之下,恐怕会另生事端!”蔡邕继续言道,“因此,丁靖早已经派人通知了老夫,说如果孟德你愿意商谈共议这虚君立宪,那么丁靖会前往昔日十八路诸侯会盟的酸枣之地,以候孟德前去共桌商谈!”

    酸枣之地,正好位于司隶和兖州的交界处,其距离司隶的汜水关并不远,距离兖州的陈留城也不远。

    丁靖和曹操这两个势力的各自首领,若是在这酸枣之地面议相商的话,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蔡邕继续言道:“至于酸枣会谈的周全么,孟德也尽管放心就好,丁靖是绝不会设鸿门宴的!”

    “当然,若是孟德放心不下的话,丁靖允许孟德携三千甲士入酸枣会谈。”

    忽然,曹操却是反问道:“那丁靖呢?他带多少军伍去酸枣?”

    蔡邕摇了摇头,说道:“丁靖身边只带两百骑军护卫!”

    听蔡邕居然都这么说了,曹操的脸上也终于露出意动之色,显然丁靖邀他曹操去酸枣商谈之事,应该是真正的诚心诚意,绝不是什么暗藏杀机的鸿门宴。

    思虑了片刻之后,曹操对蔡邕点头笑道:“蔡师,这酸枣相谈之事,当然是极好的!”

    (本章完)

12 23:11:23|50547857

第788章 刘协的抗争



    听曹操同意了酸枣会谈之事,蔡邕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由衷的喜悦,这是他此行来到许都之后,所表现出最愉快欣慰的一次。

    当即,蔡邕便让钟繇返回长安,将曹操答应酸枣会谈的事情禀报给丁靖,以便丁靖做好会谈的准备事宜。

    而对曹操这边而言,虚君立宪的事情同样干系重大,因此对于前往酸枣会谈的行动,曹操并未表现出丝毫张扬之态,只是安排自己最亲信的人员,前去秘密准备会谈的事宜。

    不过,这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和丁靖会谈这样的大事,更加不可能做到掩人耳目。

    很快,曹操准备前往酸枣和丁靖会谈的消息,便在整个许都城上下流传了起来。

    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皆被这个重大消息给吸引了。

    毕竟当今天下之中,也唯有曹操和丁靖二人,可以将天下再次搅得风起云涌。

    更加直白点说,如果丁靖和曹操二人间爆发战争,那么必定导致天下飘火、血流漂杵。

    正是这种恐怖的结果,以至于许都上下所有人,皆十分好奇曹操和丁靖在酸枣会面后,又会商谈些什么呢?

    一时间整个许都城上下,皆开始对即将到来的酸枣会谈,引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探讨。

    有人说,丁靖和曹操在酸枣会面,可能是准备共商匡扶汉室的诸项事宜,以结束大汉天下这四分五裂的局面。

    有人说,曹操前往酸枣和丁靖会面,其实是看出了丁靖实力的强大,准备向丁靖表纳投降的事宜。

    还有人说,曹操前往酸枣会谈,其实是想归附于丁靖,改奉丁靖为天下至尊。

    更有人说,丁靖和曹操在酸枣会面,是准备同谋天下、改朝换代。

    ……

    总而言之,关于酸枣会谈的各种说法,拥有十数个不同的版本流传,至于哪个版本是真切的,却是谁也说不清楚。

    不过,所有的版本都表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丁靖和曹操二人之间,皆没有水火相拼、兵戎相见的意愿,二人之所以会在酸枣进行会面,便是为了避免彼此的兵锋决战。

    而对于这些关于丁曹会谈的传言,位于皇宫之中的刘协,却也是异常关注。

    只因为对刘协而言,曹操和丁靖二人的联合,绝对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曹操和丁靖这两人中,无论是哪一个,都是无法无天的权臣。

    若是这两个权臣彼此水火不容,那么他刘协这个皇帝可能还有重掌大权的机会,如果这两个权臣同穿一条裤衩,那么他刘协恐怕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因此,对于曹操和丁靖的联合,刘协是绝不愿意见到的。

    所以,对于酸枣会谈的情况,刘协也是发动了自己最后的力量,进行全力的情报打探。

    终于,在酸枣会谈到临前的半个月,刘协终于探明了丁曹会谈内容的一些蛛丝马迹。

    这一天,光禄丞应虞前来宫中面见刘协,表情有些苍白地言道:“陛下,关于丁曹二人会谈的内容,我探明到了一些细节。”

    应虞是刘协现在能够所信任的人员中,官职最高、人脉最广的一个了,因此应虞能够打探到消息,却也是最真实、最根本的。

    此时,看着应虞这副便秘一般的神色,刘协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惶恐。

    他已经可以猜到,应虞现在带来的消息,对他刘协而言,应该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然而,刘协还是强压下了心中的惶恐,以一种平静的神态向应虞问道:“应卿,丁曹二人会谈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应虞沉默片刻,才小心翼翼地回答,道:“陛下,曹操闭门于府中两月不出之时,朝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