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马当先,直朝契丹铁骑再次杀去。
“杀!”
“杀!”
“杀!”
……
那名黄脸的大将紧跟其后,护住李风的左侧,整个晋军在李风云身后自发地形成了一个箭矢阵形,浩浩荡荡地朝契丹铁骑杀来。
挡住晋军去路的契丹铁骑顿时大乱,没有人愿意与李风云交战,纷纷避让,如热刀入牛油一般,李风云率领下的晋兵如一群猛虎般,冲破了契丹铁骑的围困。
在晋军身后的一个小山岗上,众人簇拥下的一名中年大汉皱着眉头看着远处发生的一切,喃喃自语道:“原来他就是李风云?可惜了,可惜国师没能将他抓来见朕。”
那大汉沉着脸喝令道:“传朕旨意,杀李风云者,赏万金,封万户!”这个李风云以一人之力,杀穿了契丹铁骑的重围,救走了一整只骑兵队伍,这样的人,他的存在是不能被允许的。
立刻有人大声呼喝道:“传耶律大汗的旨意,杀李风云者,赏万金,封万户!”
耶律德光低声叹道:“可惜这等猛将,却不能在朕的麾下。不能让这拨晋军逃脱,如果这样都让他们逃脱了,只怕我契丹将士,再无战心!”
说到这里,耶律德光喝道:“传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歼灭这股晋军!”
………………………………
第二百四十九章 狐狸与狼
“呜~呜~”十数只巨大的号角吹动了起来,震得天地都似乎在发颤。
耶律天德(注1)知道,这是在催他进攻,表明耶律大汗一定要解决掉这股晋军,这股敢于向契丹铁骑举刀的晋军。
大汗耶律德光对他刚才的表现一定很不满意,草原的苍狼怎么变得跟兔子一样胆小畏战?像土狗一样猥琐?
可是,耶律天德他的苦衷耶律大汗能理解吗?
军中的悍将没有一个敌得过那个该死的李风云,他有什么办法?
军中的确还有几位一流高手,他们出手,应该能打败李风云,可是那些高手眼高得很,并不太愿意在军前杀伐,现在还呆在营中,找他们来,李风云和这支晋军早该逃到不知哪里去了。
为今之计,只能凭人数耗了,希望能耗死那个李风云。
以前都是中原的兵马凭人数跟契丹铁骑耗,没想到今日居然反了过来,契丹人也有今日。
耶律天德叹了口气,传令追击晋军,务必全歼此路敌军。
黑压压的契丹铁骑动了起来,如一片乌云般,朝李风云所率的那拨晋国骑兵追了上去。“轰隆隆”的马蹄声淹没了一切,大地在铁蹄之下瑟瑟发抖,溅起尘土的如黄色烟云般笼罩一切。
“快看,”萧翰(注2)纵马到耶律天德的身边,大声喊道:“那边土坡后面尘土飞扬,弄不好晋军的援兵已经赶过来了。正准备在那里伏击我们。”
耶律天德抬头望去,果然看见一座山坡后面尘土高高的扬起,没有数千步卒,很难扬起这么高的尘土,心中顿生警觉。
以疲敝之卒攻打严阵之军,是战场大忌,尤其是在如今士气大堕之后。
“传令,缓行!”耶律天德大声呼喝。
耶律天德用兵,向来一谨慎著称。宁可少拿些功勋,也不能犯大的错误,这是他一向主张的原则。
数千晋军步卒也许对手下的一万铁骑还构不成什么威胁,但若从侧翼进攻,对措不及防的骑兵必定会造成较大的损失,甚至导致阵前的混乱。
如果晋军真的在山坡之后藏下一只劲旅,那么,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晋军就埋伏在附近。也许,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就布置在附近。
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那么,那只来偷营的骑兵很有可能只是一个诱饵,引诱契丹踏入陷阱的诱饵。
底下的士卒可以认为晋人不堪一击,可以认为雄壮的契丹勇士一人足以打十个中原人。但是他不能,任何时候,面对任何敌人,他都不能任何轻敌之心。这是他不停告诫自己的一句话,也是部族中一位智慧的长者送给他的一句话,这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
他是一军的统帅,他的一言一行,关系着万千将士的生死,而且这些将士还都是萧翰的族人,而萧翰一直都鼎立支持他,如果损失太大,回去之后,他如何面对那些族人责备的眼神?
草原就是这样,当一个部族强大起来,千万只部族会臣服在它的脚下,出人出力,为它征战四方,让它更加强大。
但一旦一只老狼受了伤,露出疲惫之色,那些臣服在它脚下的万千部族很有可能也会反戈一击,连同周围环伺的其他群狼,扑了上来,将老狼撕为碎片。
所以,狼群中的头狼永远是最强壮的那一只,因为羸弱头狼的血肉迟早都会成为后来者腹中的滋补品。
在草原上想要生存下去,必须要懂一个道理,功勋不重要,到手的利益才是真正重要的,部族的强大才是最重要的。要想保持部族现在在草原上的地位,就意味着要保存手上的实力。没有实力的部族,什么都不是,只是别人眼中的一块香喷喷的鲜肉。
古往今来,在塞外草原上,曾经兴起过多少部族?可是又有哪一个能延续至今?
没有,一个也没有。
汉人虽然懦弱,但是有些话却是很有道理。所以,汉人才能占据着中原最肥沃、最繁华的土地,延绵到现在,这是任何一个草原部族都不可能做到的。
“耶律天德在做什么?上万兵马刚刚动起来又停了下来,难道他不知道这对军心是一种打击?”耶律德光的皮鞭重重地抽在一名亲兵的背上,脸上露出怒色,对于这个弟弟,他是有戒备之心的。
“耶律天德将军恐怕是担心那山坡后面有晋军的埋伏。”耶律刘哥向来与耶律天德关系比较亲近,忍不住为耶律天德解释了一句。
“伏兵?”耶律德光阴沉着脸,“那么一个小土坡,即便后面藏有晋国的伏兵,又能藏多少伏兵?耶律天德是糊涂了吧!”
耶律德光对耶律天德的确很不满,并非是对他的能力,而是对他的心机。
他的这位大将,像一只狡猾的狐狸更甚于一头勇猛的苍狼,他总喜欢保存自己的实力,总希望用智慧而不是力量去解决问题。
耶律德光并不反对用智慧去解决问题,相反,他很鼓励部属用他们的头脑去解决那些用武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这样,契丹整个部族才会像汉人那般源远流长,在草原伤存活得更久远一些。
但是,像耶律天德这般,忘了手中的力量,无论什么事都妄图用智慧去解决是绝对不对的。契丹人能在东北草原上崛起,是因他们是一群在冰天雪地之中与天争,与地斗,与命运搏击的苍狼,而不是一群胆小的狐狸。
契丹能得到长生天的恩宠,是因为他敢于面对任何对手的勇气和强悍的身体,而绝不仅仅是那懦弱的智慧。
耶律天德陷入到了智慧的迷潭而不自知,过份地强调智慧而忘了自己所拥有的力量,其实是一种愚蠢。
这世上最智慧的方法,往往是最简单、最粗暴的方法,那就是,冲上去,撕碎任何敢于反抗的对手,既然契丹人有这样的力量。
攻击几千名弱小的晋国骑兵,耶律天德手握一万多契丹铁骑,只要他有勇气,勇猛地冲上去,早就该把敌人撕成碎片了,而不该是像现在这样,不断的尾追堵截,不断的蚕食。
耶律天德是只狐狸,他将手下的这一万多契丹铁骑也带成一万多只狐狸,而不是凶猛的苍狼。
契丹人的智慧应该是凶猛,悍不畏死,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高深的智慧。
可惜耶律天德不懂。
偏偏现在的契丹还离不开耶律天德这一部族。
契丹大汗耶律德光强忍住心中不满,传令道:“吹号,催促耶律天德将军进攻。”
注1:耶律天德(?-948年),字苾扇,是辽太宗的第三个儿子,宫人萧氏所生。本文中此战确有其事,但细节及耶律天德等人的出现,则为杜撰。
注2:萧翰,契丹诸部之长。
………………………………
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遇
“呜~呜~”宏厚的号角之声再次响起。
与耶律天德的命令不同,这号角之声代表着进攻。
契丹铁骑迷惑了,不明白该听谁的命令,是该进攻,还是该停下来。
“大汗生气了!”萧翰叹道。
耶律天德不语,他当然知道耶律德光生气了。很早之前,他就察觉到了耶律德光的不满,虽然耶律德光向来都是以其宽厚闻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头健壮的头狼没有其尖锐的獠牙。
“那就进攻吧!”耶律天德考虑了一会儿,挥动马鞭,“啪”的一声,在空中挽起了一躲鞭花,他也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愤怒。
可是就在刚才那片刻的犹豫,已经让契丹铁骑与那伙晋军拉开了数百余丈的距离。
不过耶律天德认为这不是问题,契丹铁骑骑射无双,晋军想要跟他们比骑射,还太嫩了点。
张家庄转眼即到,庄门大开,丁虎和丁豹就站在张家庄墙头上,手中各拧着一个老头。他们用最简单的方式逼迫张家庄的人们打开了庄子的大门。
看着晋军最后一骑兵马就在他们面前,飞驰进张家庄,随之,张家庄厚重的庄们“砰”的一声关上,耶律天德的脸色难看得要紧。
张家庄的围墙是由石头垒砌来,中间夹有泥土,足有一丈来高。
如果只是由一些民团防守,拿下这样的庄子并不太难。可是现在不同,庄子中足有三千名晋国精兵,在马上做战,这些人也许不是勇猛的契丹铁骑的对手,但是如今占据了张家庄,凭借坚实的围墙,这三千名晋国精兵完全能重创下马作战的契丹铁骑。
更为艰难的是,耶律天德并没有带攻城器械,手下的二流高手又被李风云斩杀了不少。这意味着要攻下这个庄子,他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当然,三千精兵进入了张家庄,必然会对张家庄的粮草造成很大的压力,只要有时间,长时间围困下去,相信要不了多久,这股晋军就会不战自溃。
不过小土坡后面没有伏兵,并不代表着周围就没有晋国的援军,也许此时,晋国的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耶律天德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
而且,耶律大汗也不可能让他长时间围困张家庄。“呜~呜~”的号角还在吹,这是在催他赶快解决张家庄中的敌军呀!
“下马,准备步战!”耶律天德命令道。
“真要打?”萧翰有些惊讶,“要攻下这个庄子,我们要死多少契丹男儿?”
“难道我们契丹的男儿离开马就不会打仗了么?”耶律天德脸色非常不善,叹了口气道,“我那三哥一直都对我不满,无论怎么说,这一仗都是要打的。老萧,你可明白我的处境?”
“李将军,老哥是义成节度使皇甫遇(注1),自称一声老哥你没意见吧?”见部属都进了张家庄,契丹铁骑止步于庄外,那黄脸大将松了口气,找到李风云说道。
李风云拱手笑道:“当然没意见,久闻皇甫将军大名,上次在郓州,听闻就是将军率军击破的渡过黄河的耶律麻答大军,只是当时没能见到皇甫将军,实在是遗憾。没想到能在此处遇见将军,实在是万幸。”
皇甫遇笑道:“哪里话,那一战若不是李将军巧计烧了马家口大半的渡船,老哥那一战怎能打得那么顺利?全是托李将军之福。这次又是李将军出马,把我等三千将士从契丹人虎口中救了出来,老哥真要谢谢李将军的救命之恩。”
“都是同袍,既然遇到,哪有坐视不理的道理?”李风云道,“救命之恩不必再提,何况我等现在还在重围之中,还请皇甫将军速速安排防务。”
皇甫遇道:“这个我早已经让纪纲、杜知敏两人去安排了,他们两人做事,我放心!不过,张家庄是弹丸之地,恐怕也守不了多久。不知李将军可有什么良策?”
“这个倒不必太担心!”李风云答道,“我渡过安阳河时,曾见到安审琦将军的部属,想来安将军的大营该在附近。杀入重围之前,我已经命令我的亲卫前往安将军军中求援,相约的地点便是这张家庄。
安将军若能率军赶来接应,与我等内外合击,这围就算解了。就算他不来,我们守上几日,总会有些变故,博州那边我还有些朋友,他们没有道理坐视不理的,只是时间会久一些。”
皇甫遇闻言大喜:“原来李将军早有安排,根据老哥对安审琦将军的了解,此事他绝不会袖手旁观。
他率数万兵马屯兵于安阳河南岸,本就是打算依托安阳河阻止契丹军继续南下。如果救下我等,可以严重地打击契丹军的士气。相反,如果他见死不救,他军中的士气也会大损。日后在军中,只怕也难混下去。
李将军运筹帷幄,果然是一代儒将,难怪能接连取得忻州大捷,博州大捷两场奇胜,名扬天下!”
李风云哈哈大笑,皇甫遇这段话他听得十分开心,心中得意之极。
又问道皇甫遇为何会出现在这里,皇甫遇叹了口气道:“也怪老哥盲目自大,当初在郓州北津,只凭两千精骑就全歼契丹渡河兵马,契丹人几无还手之力,老哥就以为所谓契丹铁骑也不过如此。
而且如今老哥受圣上扶持,手上握有五千精骑,便自以为天下无敌了。
所以,听到耶律德光再次率军南下,老哥我立功心切,心中一热,不听部属的劝告,打算在漳河伏击耶律德光。弄好了,说不定能再现郓州北津之捷。
谁料到……唉,区区耶律天德一万骑兵,就打得老哥丢盔卸甲,损兵折将,就连爱将杜知敏也落入了敌军之手,幸亏兄弟们用命,才救了回来。
五千精骑,到如今,剩下不足三千弟兄,真是惭愧!”
李风云又好气又好笑,契丹铁骑怎可小窥?小小的漳河又岂可与黄河天险相提并论?看来这皇甫遇虎将是一员虎将,但是却不是一名智将,更非帅才。
注1:皇甫遇,(?…947),常山人(今河北正定),后晋名将。前文所提到的郓州北津之战,就是他打的,因功授滑州节度使。所以此处李风云才有此说。
皇甫遇此人生性粗鲁,所以他的慕席都担心以后被他牵连,纷纷离他而去。
史书上记载,皇甫遇与契丹人这一战,是皇甫遇率数千骑前出侦察,至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猝遇数万契丹军,笔者稍作更改,这样更符合此人的性格。
这一战,在耶律德光第二次伐晋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正是由于这一战,契丹与晋国攻守易势。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吃我一刀
“杀!”一阵骑射之后,契丹将士扛着几十架粗制乱造的梯子,如潮水般攻向张家庄。
张家庄只有一座大门,耶律天德别无他法,只能以这座大门作为攻击重点。
一丈高的围墙,本来算不上什么克服不了的坚固防线,但是对于没有带上攻城器械的契丹将士来说,无异于一道天堑。
由于时间仓促,契丹军根本来不及制作更多攻城用具,便仓忙上阵。
那一阵抛射对普通的老百姓也许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受过正规训练,有作战经验的这三千精锐晋兵来说,其效果是极其微小的。
晋兵早已经料到契丹人会有这一招,拆下庄中的门板,床板等一切可以抵挡箭矢的东西,躲在围墙之后。而且,这批精锐的晋兵都身着皮甲,即使被射中,抛射的箭矢对他们的伤害也不会很大。
庄内庄外两批人马隔着厚实的围墙撞在了一起。
不时有人惨叫着从围墙上摔落下来。
庄中的晋兵占有优势,庄内一侧,张家庄的乡亲为了抵御外敌,早就架起了架子,铺好了木板,这让晋兵能够从容地抵挡爬上墙头的契丹人。
契丹人则不同,只能站在脆弱的木梯上与晋兵交战,而且木梯不多,只有几十架,也就是说,同时之间,最多只有几十个契丹兵能与围墙那边像蚂蚁一样的晋兵交战。
往往契丹人刚刚一探头,就会被晋兵砍落在木梯之下。
而契丹人能回敬晋军的,只有无尽的飞羽,和链锤。
围墙内外惨叫之声不断,鲜血很快就把两边的土地染红。
但浓郁的血气并没让双方屠杀的欲望减少多少,反而让人血脉喷张,激起了深藏在人内心深处的杀戮欲望。
一名契丹军的将领大叫一声,一纵身,借着墙壁上的缝隙,蹿上了墙,大刀一挥,将两名上前来阻拦他的晋兵砍死。
紧接着后面接连跳进来二十多位好手,看身手都是二三流的高手,晋军那些普通士兵根本挡不住他们,刹那间,周围的十多名晋兵被砍翻在地。
墙外的契丹军心大振,齐声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