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守贞答道:“皇甫将军昨夜才醒过来,听闻大汗召见,哪敢不来?皇甫将军屡犯大汗龙威,实在是各为其主之举,请大汗万勿怪罪!”皇甫遇是李守贞的心腹爱将,李守贞当然希望耶律德光能对他大加封赏,这样一来,他的实力也会水涨船高。

    耶律德光心中欢喜,哈哈大笑道:“皇甫将军乃是忠勇之人,才华横溢,我非常欣赏,又岂有怪罪之意?既然皇甫将军来了,那我就第一个见他!”

    听到耶律德光第一个召见皇甫遇,在金帐外等待召见的诸大晋降将既羡慕又嫉妒。第一个被大汗召见,意味着什么,能来到这里的谁也不是傻子,无一不是人精,谁会不明白?立时有人对皇甫遇拱手讨好,希望交好皇甫遇,日后提携。

    皇甫遇冷哼一声,脸色难看至极,理也吧理这些人,只是迈步向金帐走去。

    安审琦与他相交数载,怎会不了解皇甫遇?见皇甫遇这般作为,安审琦心中暗叹,一把捉住皇甫遇,低声道:“皇甫兄,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之气,来日方长。”

    皇甫遇没有说话,只是缓缓推开安审琦的胳膊,大踏步走向金帐。

    众将议论纷纷,不满者大有人在,有人更阴阳怪气地道:“有什么了不得,不也是紧巴巴凑来贴冷屁股?还不是为了求荣华富贵?若真是忠臣良将,当初怎么就不战死在战场上,逃回来做什么?就像王清将军那样,那般老子还敬他是条好汉。

    第一个被大汗点中,也未必一定会受大汗赏识。”

    安审琦长叹一口气,身边的张彦泽感到奇怪,问道:“安将军,为何叹气?”

    安审琦低声道:“皇甫将军此去,恐怕凶多吉少!”

    张彦泽脸色一变,失声说道:“莫非他打算去刺杀……”又想到金帐守卫极为严密,皇甫遇身负重伤,下盘不稳,走路都有些踉跄,想要刺杀耶律德光,谈何容易,只怕皇甫遇还没靠近耶律德光,就被耶律德光身边的守卫砍为了肉酱。皇甫遇不是蠢人,又怎会出此下策?想到这里,张彦泽呵呵一笑,道:“安将军过虑了!”

    却说皇甫遇大踏步走入金帐之内,既不跪拜,也不行礼,双眼直勾勾紧盯着耶律德光,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

    “大胆,见了大汗,还跪下磕头!”耶律德光旁边一名侍卫“噌”的一声拔出半截弯刀,大声怒喝道。

    帐中李守贞见势不妙,一边不断给皇甫遇打眼色,一边急忙上前奏道:“皇甫将军当日一场血战,虽然从大汗的龙威下侥幸逃脱,身负重伤,一直都昏迷不醒,直到现在还是神智不清,还请大汗见谅,莫要怪罪于他。”

    耶律德光哈哈大笑,道:“皇甫将军骁勇善战,实在是难得的将才,今日来降,朕高兴还来不及,又何来怪罪之说?皇甫将军既然有重伤在身,便免去那些虚礼……”

    “我呸!”皇甫遇打断了耶律德光的话,怒声喝道:“耶律德光,你休要在本将面前来这一套,想你区区一个蛮夷贼酋,有何资格受得起我皇甫遇一礼?谁说我皇甫遇投降了你契丹鞑子,我皇甫遇堂堂华夏男儿,怎会降你这鞑靼酋奴?

    我皇甫遇死则死矣,绝不受那屈辱。”

    李守贞大惊,回头厉声喝道:“皇甫遇,你在胡说些什么?难道这几日你被烧坏了脑子?”

    周围的侍卫大将正要一拥而上,拿下皇甫遇,却见耶律德光摆了摆手,他不相信站都站不稳的皇甫遇有能力刺杀他,他更想看看李守贞是如何处理此事的。

    皇甫遇侧身避过耶律德光,朝李守贞插手施礼道:“大帅,这恐怕是末将最后一次向大帅施礼了,当年,大帅捡拔末将于微末之中,这才有后来我皇甫遇飞黄腾达之时,大帅的知遇之恩,末将感激不尽。”

    “你还记得当年的事,既然记得,还不赶快给大汗赔罪!”李守贞脸色黑沉,大声呵斥道。

    “请恕末将难以从命!”皇甫遇答道,“有道是三军可以多帅,匹夫不可夺志。

    末将跟随大帅这么多年,原以为自己遇上了一位大英雄,大豪杰。所以,上阵杀敌,从不敢避刀枪箭矢,唯大帅命令是从。大帅叫我向东,末将绝不会向西,大帅叫我赴汤,末将也绝不会蹈火,即便大帅哪一天要起兵造反,一展抱负,末将也必定牵马相随,绝不会旋踵。

    可是大帅要我投降这契丹鞑子,末将绝难从命。

    这鞑子是什么人?大帅比末将更清楚,是我中原的生死之敌,杀了我中原多少百姓,又杀了我中原多少将士?天下间的好男儿,又岂有向仇敌投降、俯首称臣的道理?向他们投降,天下英雄豪杰又如何看待我们?

    大帅就算不为百姓着想,不为这些年来战死的弟兄着想,也该为自己名声着想,为一番雄心壮志着想,投降了契丹鞑子,来日大帅又如何能号召天下间的英雄豪杰,又有几人愿意为大帅效命?”

    “你住口!”李守贞顿足怒道,“本帅的事,哪要你来管?谁说本帅有不臣之心?”

    皇甫遇惨然笑道:“也罢,末将也知道说不服大帅,何况事已至此已经无法挽回,末将只能在此祝大帅福寿绵长、公侯万年。

    怪只怪当年我皇甫遇错生了一双眼睛,认错了主子,这双眼珠子,不要也罢!”

    说到此处,皇甫遇猛地伸出两指,扎向了自己的眼珠,“噗”的一声,皇甫遇果然是个狠人,竟然硬生生将自己的两只眼珠撤了下来,一把扔到了李守贞的脚下,惊得李守贞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

    皇甫遇有转头朝向纹丝不动的杜重威,大声叫道:“杜重威你这狗贼,我皇甫遇奈何不了,这天下总有奈何得了你的英雄豪杰,我在阴曹地府等着你,到时候,看我不生食尔肉,寝尔之皮。哈哈哈哈哈哈!”

    说罢皇甫遇放声狂笑,忽然之间,笑声戛然而止,皇甫遇晃了两晃,“砰”地栽倒在地。

    早有侍卫冲上前去,在皇甫遇鼻间探了两探,禀报道:“大汗,他已经死了!”

    耶律德光一阵心烦气乱,挥了挥手,道:“把他的尸首拖下去,悬挂于辕门之上,暴尸三人,然后剁碎了喂狗,我倒要看看,天下间谁还敢对朕无礼!”

    说罢,瞅了瞅李守贞,又瞅了瞅杜重威,眼中似露出一丝厌恶之色。

    可怜一代良将,死后竟然要葬身于狗腹,令人叹息不已。(注1)

    注1:本章内容皆为虚构,历史上的皇甫遇在随杜重威投降耶律德光后,奉耶律德光之命,前往开封,准备说降后晋皇帝和朝臣,皇甫遇不愿意,觉得愧对大晋,走到半路上自尽身亡。


………………………………

第四百九十三章 日暮

    金帐中的侍卫将皇甫遇的尸首拖出帐外,暴尸于辕门之上不提,皇甫遇这一番大闹金帐,将耶律德光的一番好心情,搅得心烦意乱。

    李守贞惴惴不安,跪倒在地,正要请罪,耶律德光摆了摆手,斜瞟了杜重威一眼,道:“他是他,你是你,朕还没有糊涂,不辨是非,你起来吧。下一个,宣张彦泽,朕倒要看看,晋国像这样的悍将究竟有多少!”

    一句话说得杜重威脸色骤变。

    不多时,张彦泽被带进了帐内,张彦泽单膝跪倒,低头插手施礼道:“末将参见耶律大汗!”

    耶律德光皱了皱眉头,沉着脸喝道:“张彦泽,抬起头来,刚才皇甫遇来见朕,不跪不拜,反而对朕横加指责,你与皇甫遇同为晋国的悍将,在战场上,杀了不少我契丹的好男儿,缘何你却要跪拜于朕?”

    张彦泽抬头,用眼角看了杜重威一眼,见杜重威脸色黑沉,十分难看,心知不妙,急忙答道:“皇甫遇是皇甫遇,我是我,陛下何故这般问?

    不错,当初在战场,末将一力死战,死在末将刀下的契丹将士不计其数,不过,那是两军交战,各为其主,末将听命行事,又有何不对?

    久闻陛下乃是一代贤明之君,难道陛下以为末将做错了?”

    一番话说得不卑不吭,不由让耶律德光大为惊讶:“说得好,好一句各为其主,听命行事!如今你既然已经投降了我契丹,那么朕就是你的主子,朕现在就命令你,给你两千精骑,为我大军先锋,直取开封,拿下开封城中的君臣,你可答应?”

    张彦泽一狠心,叩首在地,大声答道:“主子有命,末将岂敢不从?”

    耶律德光心中大慰,道:“好,如今晋国的精锐尽灭,要拿下开封不难,你务必要给朕将那个景延广活捉来,朕倒要看看,那个自称有十万横磨剑,妄起边衅的大将军究竟是何许人也!”

    “末将尊命!”张彦泽起身接过令箭,即刻出营准备。

    耶律德光又派通事傅住儿为都监,协助张彦泽先行取开封。

    杜重威长吁了一口气,他知道,由于皇甫遇引起的危机,由于张彦泽的出现和合体的应对,已经让他平安度过。相比于李守贞,耶律德光恐怕更看重他几分。

    张彦泽、傅住儿率领两千精骑,日夜兼程、飞奔疾驰,夜渡黄河白马津,杀向开封。

    十二月十六日,消息传来,大晋皇帝石重贵才知道杜威等人已投降,大惊失色。当即召李崧、冯玉、李彦韬等心腹重臣入宫议事。

    议来议去,直议到黄昏时分,也没议出个结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初因为要北伐契丹,就连开封城的兵马也被调空了,没有兵马,偌大一座开封城,用来防守的兵力不足一万人,平均分配到城墙上,一丈不足一名禁军守卫,更不要说还有周围的要地要守卫。

    这种情况下,再巧妙的计策又有何用?

    这时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张彦泽已到滑州。

    众人大惊,算来算去,如今有兵马的地方,唯有河东,石重贵当即下诏,命刘知远起兵来援救都城开封。可是,河东距离开封何止千里?就算刘知远肯率兵勤王救驾,等他赶来之时,只怕黄花菜也凉了。

    石重贵有心率群臣西行狩猎洛阳,可是顾忌到张彦泽所率的是骑兵,而且来势汹汹,贸然出京,恐怕还未过潼关,便被张彦泽追上,与其那样,还不如坐守开封,至少开封城城墙高大,征集数万民壮,也许真能守到刘知远兵马来援之时。

    谁知十七日天还没亮,张彦泽已来到开封城,从封丘门破关冲入城中,直朝皇宫杀来。

    李彦韬自告奋勇,仓促之间率领禁军五百人前往迎战,可是哪里挡得住,一个照面便被张彦泽杀得大败,李彦韬仓惶逃走。

    张彦泽率军直抵皇宫,并没有攻打皇宫,而是在明德门外驻下。

    这时,张彦泽杀入开封城的消息已经传开,开封城中大乱,人心惶惶,晋国兵卒要么藏匿逃跑,要么投降了张彦泽,整座开封雄城竟然在一日之间落入了张彦泽之手。

    “哈哈哈哈!”石重贵挥舞着血迹斑斑的宝剑,大笑起来,“完了,全完了!没想到我大晋才有十年的国祚,比后粱、后唐尚且不如,更遑论汉唐。什么千秋万载,万世基业,全是谎话!”

    宁庆殿火光熊熊,殿里殿外堆满了柴草,大火中惨叫之声不绝,那是被石重贵推入火中的十多名宫眷。宫中更是乱成了一片,宫女太监如同无头苍蝇般乱跑,似乎这样,就能逃出被张彦泽重重围困的宫阙。

    “皇上,不可呀!”张尽忠紧紧抱住石重贵大腿,苦苦相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皇上乔装打扮,午夜十分,我等一拥而出,趁乱护着皇上逃出开封,前往河东,大晋未必没有中兴之时!”

    “混账东西!”石重贵大怒,“你这老狗,朕是如何对你的?你又是如何回报朕的?朕准你建立内事监,耗费银粮无数,你又做了什么?朕还留你有何用?”说罢,一剑直朝张尽忠后背刺来。

    忽然眼前人影一闪,大内禁军统领薛超敢来,一把捉住了石重贵的手腕,千钧一发之际保住了张尽忠一命。薛超大声叫道:“皇上不可呀!”

    石重贵怒道:“你这狗奴才也敢拦朕?当初先帝入洛阳之时,后唐末帝李从珂尚且能在玄武楼中自焚殉国,难道在你们眼中,朕连李从珂也比不上吗?”

    薛超、张尽忠死命抱住石重贵,只是不让他投火自尽。

    石重贵终究是一名太平天子,不像李从珂那般曾在沙场中冲杀过,引火自焚不过是一时血气,血气之勇一过,再看到火光中人被烧成焦炭的惨样,听到那如同从十八层地狱传出的声声惨叫,心中怯意顿生,“铛啷”一声,宝剑坠地,身子一软,坐倒在地上,潸然泪下道:“朕该如何办?朕该如何办?”


………………………………

亡国恨


………………………………

第四百九十四章 世间百态

    “皇上,皇上!”一名小太监摇着一块羊皮朝石重贵跑了过来,大声叫道,“好消息,好消息啊!”

    石重贵精神一振,站起身来,一把捉住那小太监,拎住他胸口的衣襟,大声问道:“什么好消息,是不是刘知远带兵打过来了?快说,你倒是快说呀!”

    “不,不是!”那小太监被石重贵勒得气都几乎喘不过来,结结巴巴地道,“张,张彦泽从,从宽仁门传入契,契丹大汗的书信,言,言明不会攻打皇宫,并说要保,保全太后与皇上。”

    石重贵大失所望,一把抢过那羊皮,果然是耶律德光的亲笔书信,书信中尽是慰勉之辞,显然,耶律德光并不打算逼死石重贵。

    “这算什么好消息!”石重贵一脚将那小太监踢翻在地,正要将那书信扔进烈火之中,却被张尽忠一把抱住。

    “陛下,陛下,这的确是好消息!”张尽忠眼珠一转,大声道,“耶律大汗既然写了这封信,这说明他对陛下的香火之情未绝。只要皇上做得合耶律大汗的心意,大晋的江山未必不能继续延续下去,皇上仍旧是九五之尊,这,怎能说不是好消息?”

    石重贵身子一僵:“你是说,要朕向那耶律老贼俯首城臣?”

    “陛下呀!都什么时候了,小不忍则乱大谋呀!”张尽忠大声劝说道,“当初韩信尚有胯下之辱,大唐太宗皇帝也有渭水之盟(注1),西汉高祖皇帝也有白登山之耻(注2)。皇上,天下哪有迈不过的坎,过不去的河?”这段日子,张尽忠看了不少史书,对历史一些事件也有了一些了解。

    “真有用吗?”石重贵颤了颤,迟疑了片刻,也知张尽忠也不可能给他一个肯定的答案,颓然道:“也罢,为了我大晋的江山,朕就忍了这一回!”

    于是石重贵下令灭火,打开所有的宫门,又召翰林学士范质草拟了降表,进奉给契丹大汗耶律德光。

    降表中曰:“孙男臣重贵,祸至神惑,运尽天亡。今与太后及妻冯氏,举族于郊野面缚待罪次。遣男镇宁节度使延煦,威信节度使延宝,奉国宝一、金印三出迎。”

    太后也上表称“新妇李氏妾”。

    傅住儿当即入宫内宣示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的旨意,石重贵脱下黄袍,穿上素色衣衫,跪在在承庆殿中叩拜听从傅住儿的宣示。

    朔风阵阵,万物枯槁,傅住儿的声音在殿中回荡,石重贵那颓然落寞的身影更让这个冬天显得格外的萧瑟,教人悲从中来,宫内左右侍从们不由得掩面涕泣。

    开封城中人心惶惶,文武百官也是各自寻找门路,走的走,逃的逃,剩下的阿谀奉承,只望能得耶律德光的赏识,继续他们的荣华富贵。

    听闻张彦泽入城,开封府尹桑维翰的门客劝他逃走,桑维翰叹道:“我乃大晋臣子,中原之所有今日,我罪不可赦,岂能逃走?我桑维翰负罪于天下,天下虽大,却已无我容身之地!”说罢桑维翰安排家中眷小,让其准备自己的后事,静坐庭中待命。

    不久,张彦泽果然以皇帝的名义召桑维翰入宫,桑维翰在天街处遇见李崧,两人停下马来说话,才说了几句话,便有军吏在马前揖请桑维翰去侍卫司。

    桑维翰自知凶多吉少,难免一死,回头对李崧道:“李大人,您这位侍中主持国政,现在大晋没了,老夫亦将蹈死而去,不知侍中何为?”

    李崧满脸愧色,无言以对。

    在侍卫司,张彦泽倚坐在床榻上,态度十分傲慢:“桑大人,当初你权柄天下之时,可曾想到过今日?听我一句好言相劝,耶律大汗素来念旧,只要你能归顺大汗,还能保你苟延残喘。”

    桑维翰哈哈大笑,遥指着张彦泽,道:“荣华富贵,老夫该享受的也都享受过了,如今年事已高,早死几年,晚死几年,又有什么关系?又何须再折节去降那耶律德光?

    青史之上,无论是遗臭万年的骂名,还是泽被百世的赞誉,终归会留下老夫的名字。

    可你呢?你的结局怎样,老夫拭目以待。你身为晋臣,阵前投敌不说,更做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你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