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洒家自入江湖中以来,结仇无数,不迅速提高实力,难道等人来杀洒家么?
况且,运行七绝玄功,本就是逆天行事,也需要大量的童子的本命真元,洒家也别无他法,不过是不得已为之罢了!”
天下竟然有这等事,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这个薛霸岂不是真的是可以长生不死的老妖怪?
“李大将军,如果你肯与洒家合作,为洒家打通经脉!洒家答应会将七绝玄功传给你。到时,你征服天下,便能永生永世为帝,统治万民。”薛霸蛊惑道,“洒家的要求不高,只求大将军能保证洒家的安全与荣华富贵罢了,然后,没三十年为洒家提供一批童男童女。这对富有四海的你来说,应该不是问题吧!”
………………………………
第六百三十六章 考验
“哈哈哈哈!”李风云仰天大笑起来,“薛霸,这等话也亏你说得出来,为了你一个人长生不死,却要无数的童男童女做你的祭品。你这样的人,还有资格活在世上吗?
我今天若是答应了你,岂不是说李某也是跟你一般的龌龊败类?那我李风云还算是人么?李某今生虽杀人无数,但这样得来的长生,我宁可不要!
今天,我本想将你立毙于此,不过,我改变主意了!杀你这一个渣滓,真是脏了我的手!你给我滚,立刻滚出藏军谷,滚出狼山!否则,若是让我再看到你,我比,砍掉你的手脚,割掉你的舌头,挖掉你的眼珠。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薛霸神色大变,道:“李风云,你这有是何苦?与洒家合作,与你无损,况且,你就不担心洒家四处宣扬你习练过北冥神功的事实?”
李风云冷哼一声,道:“你要说,直管去说,看天下有谁信你!给你一炷香的时间,快快滚出谷去吧!否则,你就会知道我李风云的手段了!”
薛霸不禁向后连退了几步,恨声道:“好,好,好!李风云,你有种,洒家总有让悔恨难当的那一天。”说罢转身朝藏军谷外走去。
薛霸刚刚离开,李风云一掌拍在身边的一颗大树上,“砰”的一声将碗口粗的大树拦腰打折,李风云怒声道:“天下竟然有这样的人,竟然有这样的邪功,可恶,可恨,可杀!”
“难道你不想,不心动吗?长生不老呀,多少人想也想不到,现在机会就摆放在你的面前,放弃了岂不可惜?”忽然身后响起了脚步声,一人轻声问道,听脚步声,来者应该是两人。
李风云心头一惊,这片树林是他练功的专用之地,平常谷中众人自觉的回避开,不会有人来,所以他并未细加提防。如果他刚才的话被有心人听到,那么他修炼北冥神功的事就会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回过身去,李风云发现来的原来是公孙无忧和苏语侬,立刻放下心来,道:“无忧公子,你难道认为我是那种人?你未免太小看我李风云了!”
苏语侬对公孙无忧道:“奴家早说过,风云哥哥虽然有些缺点,比如惫懒、狡猾、怕死、心黑、脸厚、好色、心花花……但绝不是那种人,你偏偏不信!”
“谁,谁,谁说我惫懒、狡猾、怕死、心黑、脸厚、好色、心花花了?这纯粹是污蔑!像我这样的正人君子、人中龙凤,天底下能找出几个?”李风云结结巴巴地道。
公孙无忧笑道:“若是不试一试,本公子又岂敢将身家性命相托?小兄弟,你说,你真的一点也不心动?”
李风云苦笑一声,拱手道:“无忧兄,麻烦你日后不要再用这种法子试我,下一次,我未必就经受得起,人心经不考验的。我说不心动,你信吗?只不过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罢了!”
原来这一切,不过是公孙无忧与苏语侬设下的一个圈套。苏语侬的确去山中药去了,但得知李风云回来的消息,便立刻赶了回来,谁知被公孙无忧拦住,故意定下这计策,试探李风云。
如果李风云答应与薛霸合作,以换取七绝玄功,妄图长生不老,无疑是不可能再得到公孙无忧的忠心的。公孙无忧也许还会帮他,但不会再忠诚于李风云。
李风云眨了眨眼睛,问道:“无忧公子,你怎么知道我练过北冥神功?”
公孙无忧嘻嘻笑道:“猜的,除了北冥神功与七绝玄功,本公子想不出还有什么功法能短时间能让人功力大进。而且,这次你回到藏军谷中,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功力又大进了一大截。
虽然世上的确有能让功力大进的天才地宝,但有此奇效的却几不可得,而且这段日子萧齐瑞也在你身边,若真让你得到了这样的天才地宝,没有道理他不夺走,毕竟,萧洪也会需要这种东西。不是吗?”
李风云苦笑了一声,又问苏语侬:“语侬,你怎么将我修炼过北冥神功的事情告诉给了薛霸?”
苏语侬摇摇头,道:“奴家可没说,奴家只是告诉他,你也许有法子打通他的经脉。没想到,他仅仅凭这么一句话,便推断出你修炼过北冥神功。”
“这世上的聪明人还真不少,枉我还以为自己遮掩得不错,没料到处处都是破绽。不算了然大师,慧法大师,苏语侬,拓跋律等人,路惊鸿猜出来了,十七猜到了,如今公孙无忧、薛霸也猜到了,如此说来,萧齐瑞心中未必没有怀疑,只是他武功高强,不屑于逼问《北冥神功》罢了!看来这北冥神功的秘密,未必能守得了多久。”李风云心中暗叹。
“小兄弟,本公子很奇怪,为何你修炼了北冥神功,内力却没有像传说中的那般斑驳不堪?”公孙无忧问道。
李风云答道:“因为我所习的《北冥神功》,是改过以后的。”
“哦?那恭喜小兄弟,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公孙无忧拱手道。
“无忧兄,你放心,我不会轻易使用北冥神功,到如今,我也只是使用了三次!”李风云怎会听不懂公孙无忧的话,急忙承诺道,他实在担心公孙无忧又想出什么法子再试探他,与其那般,还不如开诚布公的把话说清楚。
“这一点,本公子信得过你!”公孙无忧道,“也罢,北冥神功的事,以后就不要再提了!对你,对风云卫都好!”
李风云心中一轻,知道公孙无忧心中的那丝芥蒂算是真正烟消云散了。
“风云哥哥,你要去邺城吗?”苏语侬忽然问道。
“不错,若不是此事给耽搁了,我恐怕早已经离开了藏军谷!”李风云道。
“那我也要去!”苏语侬道,“正好,配置奇香软骨丹解药的一些药材,狼山附近根本找不到。”
李风云一阵为难,虽然此次去邺城见刘知远,危险并不是很大,不过,江湖险恶,人心险恶,谁又能担保会发生什么事?苏语侬武功并不高,万一有什么闪失,后悔就来不及了。
“带她去吧!你这次救出耶律洪古的事情,真不简单。辽国的那位小郡主似乎对你青睐有加。苏姑娘若不在你身边看着你,只怕她连觉也睡不好!”公孙无忧调笑道。
“公孙大哥,你胡说什么!”苏语侬跺脚羞道,一双秀眼瞪着李风云:“不许说不行,要不然,奴家非让你从早泻到晚,爬都爬不起不来,不可!”
………………………………
第六百一十三章 归降(1)
邺城,又称邺都、邺镇,与中原其他的古城一样,经历了华夏大地的沧桑变化,几经浮沉,千百年来,见证了这片土地的繁荣与苦难。
“邺”之名始于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始居地,东周春秋之时齐桓公在此筑城,名为邺城。战国时邺城被魏国夺去,魏文侯曾以邺城为陪都。秦并天下后,邺属邯郸郡。西汉汉高祖置邺县。
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击败袁绍进占邺城,营建邺都,邺城自此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
北周大象二年(注1),隋公兼丞相杨坚打败了相州总管尉迟迥,为了预防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下令火焚毁邺城,一代名都成为废墟。相州、魏郡和邺县及大部分百姓一并南迁至安阳城,于邺城旧址置灵芝县,安阳取代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中心。原旧邺县地划入安阳县,同时安阳县更名为邺县。
唐贞观八年(注2)重新筑邺城,为邺县治所。
历史不断反复地重演着,几人成王,又几人败寇。如今,在邺城坚固但有残旧的城墙下,战火在熊熊燃烧,鲜血沁入古老的灰色城砖中,凝固下来,在灰蒙蒙的古城墙上,涂抹泼洒出无数的黑褐色斑迹,让这座雄壮的古城更显沧桑与悲壮。
似乎老天爷也不忍看到这自相残杀的人间惨剧,纷纷扬扬的一场大雪,试图想要将战场上遗迹掩盖了起来,但偏偏如一个欲盖弥彰的孩子,却藏不住那无数支像被飙风摧残过小树般的断矛和像割过的麦田般的箭丛,
望着原处将邺城围得死死的黑压压的大片军营,城墙上的杜重威脸色黑沉似水,长长吐了一口,雾气在冰冷的北风中消散,杜重威心中却如压了一大块石头。
难道就这么完了么?
城中的将士虽然还有三万多人,但是粮草已经消耗殆尽,没有粮草,饿得没有力气的三万将士再精锐,又怎么能再抵挡城外数万大军凶猛大军的进攻?
更可恨各路节度使,曾经信誓旦旦支持他杜重威,得了他无数的好处,事到临头,却都做了缩头乌龟,一个个冷眼旁观,坐山观虎斗,竟然没有一家出头支援他。曾经他引以为依靠的辽军,也灰溜溜地逃出了中原。举目死亡,天地虽大,却无容身之地。
难道这天下,从此真的要姓刘,难道他杜重威真的与皇帝无缘?难道十数年的努力,真的就要付诸流水吗?
不服啊,真的不服,这叫他怎能心服?
“杜帅,找末将来有何事?这样下去可不成!”幽州指挥使张琏大步走上前来,大声抱怨道。“将士们没有吃的,怎么打仗?还有那些刁民,昨夜又逃了十几人。”
张琏是辽将,手下有两千将士,奉命屯守邺城。本来张琏并没有打算抵抗刘知远,中原的天下,谁做皇帝与他何干?谁料到数月前,几名从开封逃来的小兵,想他哭诉一件事情。当初刘知远的大军攻到开封城之时,辽国留守京城卞梁的一千五百人燕军虽然投降了刘知远,但仍然被刘知远以谋乱之罪,尽数杀死在繁台之下。
手下的将士听说了此事,担心刘知远重演繁台杀降的事,将他们也杀了,纷纷反对投降刘知远。
而适逢其时,杜重威被高行周攻打,魏博两州的城墙早已经被扒掉了大半,无法固守,两人一拍即合,杜重威率众退到了邺城,与张琏合兵一处,共同抵挡刘知远的兵马。
杜重威回过头来,问道:“张将军,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在邺城之中,杜重威的兵马虽然远多于张琏,但是对张琏的燕兵,颇为优待,对燕兵在城中的**掳掠,强取豪夺,理也不理,对张琏,杜重威更是客气之至。只因杜重威还指着一分希望,希望辽国日后能助他一臂之力,争夺中原皇帝之位。最不济,他还能投奔辽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张琏眼中发狠,压低声音道:“杜帅,末将倒是有一法子,可解军中缺粮之燃眉之急,只是不晓得杜帅狠不狠得下心来。”
杜重威眼中一亮,道:“张将军,你想到什么妙计?”
张琏看了看四周兵卒,杜重威会意过来,挥了挥手,示意周围兵卒亲卫退到数丈之外。
见周围的兵卒业已退开,张琏压低声音道:“其实城中还有许多粮草,只看杜帅敢取不敢取!”
杜重威心中一震,张琏的意思他明白,张琏是想说,杀光城中的百姓,取其肉而食之。杀百姓充当军粮,这种事以前沙陀人不是没有做过。不过自从李克用奉唐僖宗(注3)率领沙陀人进入中原之后,逐渐汉化,早已经不敢再用此法了。
“今年冬天很冷,而且我看汉军的粮草也未必有很多。”张琏见杜重威不说话,继续怂恿道,“只要我们再坚持一段时间,汉军必定会撤军,他们耗不起。
汉军一撤,杜帅等若是戳穿了刘知远这只纸糊的老虎。情势恐怕就要大变。周围观望的诸侯会向着谁,就不一定了。杜帅,大事可期呀!”
杜重威脸上阴晴不定。
不错,张琏说得不错,接连的大战,早已经让中原的元气消耗殆尽,杜重威这里过得艰难,刘知远那里同样也不好受。如果按照张琏的建议,杀城中的百姓为食,加上百姓家中所藏的粮食,的确可以让邺城再多坚守两个多月,而且此时正值严冬,百姓的尸体不容易坏,的确不失为一策。
两个多月,恐怕汉军也是支撑不起的。天寒地冻,不说刘知远有没粮食可调,有多少粮食可调,就算有,道路难行,又要耗多少人力才调得过来?
到时候弄得天怒人怨,就算真的将邺城打下来,杀了杜重威,恐怕刘知远的天下也坐不稳了。
对于刘知远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保存实力,退兵。
………………………………
第六百一十三章 归降(2)
毕竟现在是十一月,天气虽然寒冷,却没有到最冷的时候,若到了滴水成冰的时候,刘知远扎营在野外,不用他杜重威打,光是一夜北风,汉军营中便不知要冻死多少人。到时,刘知远想不撤兵也难。
刘知远攻不下邺城,等于鼓舞了周围其他蠢蠢欲动的诸侯,到时同样会烽烟四起,刘知远兵势虽强,总强不过三十万辽军铁骑吧,真到了那时,只怕刘知远再不愿意,也只有退兵河东一途了。将来天下会是谁的,就很难说的。
到时候,刘知远可谓是左右为难。
可是,杀百姓充作军粮,向来是大忌。如果这么做了,杜重威很清楚结果,这可比他投降辽国严重太多。到时候,刘知远能不能再做皇帝很难说,他杜重威便是当今朱粲(注4),莫说皇帝梦是做不成了,还要受千夫所指,死无葬身之地。
这种事,可是连辽军都不曾做过。
“不成,这件事以后提也休提!”想到这里,杜重威果断地摇摇头,替他人做嫁衣,还不落好的事,他杜重威绝对不会做。
“为什么?”张琏大为惊讶,眼珠一转,张琏忽然明白过来,“杜帅莫非是担心名声?成大事者何拘小节?韩信也曾有胯下之辱,勾践也曾卧薪尝胆,这事张巡也曾做过(注5),也不都扬名千古?”
“张巡已经死了!”杜重威面带怒色,冷冷地道,“韩信也死了,勾践是个小人,只能逞一时之狂,越国也被灭了!张将军,难道你认为杜某也该死吗?”
张琏的心思杜重威当然明白,邺城之围解掉后,他张琏就可以率领燕兵回幽州,一走了之。可是他杜重威该怎么办?率领两万多兵马跟着张琏一起投奔辽国?
张琏只剩下两千兵马,人数不多也不少,在中原也抢够了,一路四处劫粮,也能回到幽州,只要回到幽州,凭着他手中的财富,就算难以大贵,做个富家翁也是不成问题的。
他杜重威不同,他可有两万兵马,就算他放弃与刘知远争夺天下,经过几年的战争,河北之地早已经是一片白地,教他从哪里去筹措这两万兵马的粮草?
所以,张琏的主意,杜重威绝对不能接受。
张琏大为诧异,这些时日,杜重威对他可谓是推食解衣,万般姑息,为何今日突然说话如此不客气?隐隐地,张琏心中有些不安。
“既然如此,杜帅可有什么良策?”张琏试探着问道。
杜重威缓了缓,双目紧盯着张琏,目光变得锐利无比,道:“本帅也无其他良策,只有一法,可暂时保住三军将士的性命。这其中还要张将军配合才好!”
张琏见杜重威神色有异,心知不妙,右手搭在腰间的钢刀之上。
“拿下!”杜重威大喝一声,哪容张琏拔出钢刀抵抗,一掌劈在了张琏的胸口之上。杜重威也是征战沙场的老将,二流高手,这准备已久的一掌,将措不及防的张琏打得连退十数步,胸口的护心镜也被打得向内凹出了一只手掌印。
张琏口吐一口鲜血,摔倒在地,一时竟然重伤不起。
周围杜重威的亲卫一呆,立刻缓过神来,如狼似虎般地扑上来将张琏按倒在地。
这时,张琏带来的几位亲兵也醒悟过来,拔出兵刃,想要救回张琏。杜重威的亲兵以及周围的兵卒哪里肯放他们过来,纷纷拔出兵刃,一阵乱砍乱戳。可怜那几位亲兵,几个呼吸的工夫,便被众人剁成了肉酱,戳成了马蜂窝。
“举旗通知各位将领,迅速控制燕兵,莫要让他们闹事!”见张琏已经被擒拿住,杜重威略松了一口气,对身边的亲卫长吩咐道。说罢,转身走入到了城楼之中。
亲卫长答应了一声,立刻安排人在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