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风云当然知道原本原本应该在暗处监视景元宫的那几名高手,已经被拓跋律调开。若没有拓跋律的帮忙,李风云首先要除掉那几名高手。虽然对李风云来说,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一不小心惊动了景元宫周围巡逻的侍卫,要救出述律平就会变得麻烦不少。

    将述律平轻手轻脚带到景元宫的大门前,李风云在门后等候着。在景元宫的门前,日夜都有四名侍卫值守,惊动了他们,事情也会变得难以预料。

    过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只听有人敲门:“咚,咚咚,咚咚咚咚!”

    李风云急忙将大门门栓抬起,讲大门拉开一条缝。

    门外正站着拓跋律,见李风云打开大门,拓跋律急忙招手道:“刚刚巡逻的一队侍卫走过,下一队侍卫过来有一盏茶的时间,快走!”

    李风云点了点头,拉着述律平将她送出了门外,又掩好门,搁好门栓,双足一点地,轻飘飘地落在了围墙之上,又如一片落叶一般落在了墙外。再回头,只见四名辽国侍卫,眼睛睁得溜圆,手握钢刀,一动不动。李风云知道,这四人只怕是被拓跋律点了穴道。


………………………………

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宫(2)

    这种手法,如果不被人发现,最多能维持两个时辰。也就是说,李风云、述律平最好在这两个时辰内能溜出上京城。要不然,很可能会被困在城中,引来一场搏杀。

    述律平显然对拓跋律居然是李风云的接引人感到十分的惊讶,但是也没有多问,三人迅速离开了景阳宫。

    拓跋律带着李风云、述律平绕来绕去,躲过宫中一队队巡逻的侍卫,不多时便来到了大辽皇宫的西门——定西门。

    “站住,什么人?”定西门的守城副将带着数十名侍卫迎了上来,大声喝问道。

    拓跋律冷着脸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很不满地冷哼一声,道:“嚷什么嚷,本座你没见过么?有急事要连夜出宫,速叫你的人打开城门。”

    那名守城副将疑惑地看了拓跋律一眼,又打量了几眼拓跋律身后的李风云与述律平,道:“拓跋前辈末将自然是认识,不过,皇宫城门已经关闭,根据宫禁,城门一旦关闭,除非有陛下的手谕……”

    “啪!”拓跋律一巴掌抽在那守城副将的脸上:“手谕?皇上西巡狩猎去了,本座哪里去找手谕给你?本座这就是要去找陛下,事关太皇太后,万分紧急,耽搁了你担当得起吗?

    你不开门是吧,好,留下你的腰牌,日后怪罪下来,休怪本座没有给你机会。”

    那名守城副将被拓跋律这一巴掌抽懵了,捂着腮帮子不敢再为难拓跋律,急道:“不敢不敢!”回头一脚揣在一名十夫长身上,喝道:“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开锁开门?”

    这时的辽国,宫禁远没有中原那么严密,若是中原,皇宫城门关门上锁后,钥匙会被收走,守城的将官即便有心,也不能自作主张开门。可是辽国的宫禁还没有这么完善,皇宫城门关门上锁后,钥匙仍旧掌握在守城将官的手中,这便给了李风云等人机会。

    看着拓跋律三人从城门出去,守城的副官捂着腮帮子,心中怒火中烧,低声咒骂道:“什么东西,不就一伙江湖草莽么?”

    诈开了内城城门,还未等李风云等人来到外城,外城的守将已经命人将外城门打开,刚才内城内发生的事情,早有人暗中传递消息给了他,他可不想触拓跋律的霉头,也挨上一巴掌。所以,干脆早早地打开城门,放拓跋律三人出城。

    述律平看得心中直叹息,她没想到他们三人竟然能在没有任何谕令的情况下,就这样简简单单地穿过两道城门,从大辽皇宫逃出来。皇城的守备竟然如此松懈,几近于无。

    李风云等三人刚刚踏出外城门,还未喘口气,一条人影忽然拦住了去路,隔着三四丈远便怪声怪气地问道:“拓跋长老,夜这么深了,你不在景元宫守着,这是要去哪里?”

    李风云脸色变得十分怪异,这声音很熟悉,十分的熟悉,天下间的巧事似乎都撞到一块了,李风云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到他。

    “长白老怪,本座去哪里关你屁事?”拓跋律显然很长白老怪有些不和,语气十分不客气。

    “呵呵,老夫负责这西门的安全,所有进出的人,老夫都有权力查个明白,怎么不关老夫的事?拓跋律,你今天若不能将话说个清楚,就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那些皇宫的守将你唬得住,老夫你可唬不住!”长白老怪冷笑一声,道。

    话音刚落,长白来怪忽听耳边有人轻声道:“唬不住吗?”紧接着背后的汗毛倒竖,一只手掌不知几时已经贴到他的后心上,掌力笼罩住了他的心脉,真元欲吐未吐。再往前看时,只见拓跋律身边已经少了一人。

    “莫要出声,你出声倒是不要紧,要是惊吓了李某,我一不小心,内力吐出来,伤了老仙你可就不好!”那声音又在耳边轻轻地响起。

    “李……李风云?怎么又会是你?”长白老怪心中大叫一声倒霉,恨不能抽自己一大嘴巴子。他拦住拓跋律倒并非是他对拓跋律深夜出皇城起了疑心,而是纯粹由于他与拓跋律素有旧怨,只是想趁机为难一下拓跋律。谁料到一不小心又撞到了李风云的刀口上。

    而且,李风云的武功明显又精进了一大截,一闪从身前三四丈开外绕到他的身后,他竟然没有半点的警觉,简直是不可思议!

    李风云嘻嘻笑道:“这就叫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老朋友了,一齐唠唠嗑?”

    长白老怪哭丧着脸道:“不必了吧!李大将军贵人事忙,老夫……我也有要务在身,不好打扰将军呀!不如改个时间,我登门拜访将军,如何?”

    “前辈德高望重,贵人事忙,哪里还抽得出其他的空来?相请不如偶遇,前辈不会不给晚辈这个面子吧?”李风云哈哈笑了起来,此时他怎肯轻易放过长白老怪?

    长白老怪心中骂道:“什么前辈,老夫该叫你前辈才是?这小子究竟是吃什么长大的,怎么天天踩狗屎,武功修为越来越高?唉,难怪今天黄历上说不宜出行,果真是不宜出行,早知如此,老夫还不如呆在家中。西门这边出了什么事,又关我何事,没有人通知老夫,老夫就没有过错。

    这小子数夜猫子的,夜猫子进屋,准没好事。倒霉呦!咦,那一位怎么看着好面熟……莫非……难道……天啦,真是祸从天降呀!”

    这时拓跋律走到了长白老怪身边,认出拓跋律身边那名侍卫是谁,长白老怪一阵天旋地转,立刻知道李风云是不可能放自己离开的。

    拓跋律嘿嘿干笑了几声,道:“长白老怪,你该知道本座为何要出宫,又要去哪里了吧!”

    长白老怪脑筋转得飞快,立刻拱手对拓跋律低声道:“原来是……贵人,老夫糊涂,老夫愿意上刀山,下油锅,磨心沥胆追随贵人,匡扶我大辽正朔。”

    李风云呵呵笑了两声,放开了长白老怪,道:“希望你说的是真的,如果你想要示警,你来看!”说罢,一指虚点出去,只听“咔嚓”一声,一丈开外的一根手腕粗的树枝突然断开,掉落在地上。

    不止长白老怪吓了一跳,就连拓跋律也同样吓了一跳,他们都不是庸手,当然看得出李风云这一手根本不是射出暗器折断树枝,而是刀煞。

    刀煞呀!能斩出刀煞,那要杀一流高手,简直就像杀鸡宰鹅一般简单。

    拓跋律心中一怵,心道:“这小子就算还未踏入绝世高手的境界,恐怕也不远了。既然有这小子做靠山,我还怕耶律明做什么?”

    长白老怪心中则满是苦涩,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呀!想当初他初见李风云的时候,李风云不过是一个狐假虎威,只会说大话的臭小子。而现在,已经是高山仰止、难望其项背了!


………………………………

第六百五十四章 第三件事

    李风云也没有想到,逃出上京城这般容易。

    降服了长白老怪,带着述律平、拓跋律找到了萧齐瑞安排接应的人。萧齐瑞安排接应的人人数真不少,除了五名一流高手外,还有十多名二流高手。原本的计划是李风云在到达皇宫西门时,会发出信号,他们会一拥而出,里应外合,夺下皇宫西门。可是现在不用了,仗着拓跋律,李风云等人竟然兵不血刃便逃出了皇宫,无须他们再动干戈。

    “李将军,且随我们来!”这伙人为首的是一名叫萧远星的一流高手,他将两把宝刀递给李风云,那是李风云留在城外的宵练宝刀与幽影宝刀,不知他们怎么偷运进了上京。当初李风云潜入皇宫,这两把宝刀实在是太惹人注意了,所以李风云将它们留在了萧齐瑞那里。

    萧远星带着众人护着述律平,一路急行,避过不时巡逻而过的辽国兵马,来到城西城墙下的一座院子中,这才松了口气,低声道:“这间院子中有一条地道,直通到城墙外。”

    长白老怪苦着脸对李风云、述律平低声哀求道:“太皇太后,李大将军,可否放了老夫?老夫若是就这么跟你们走了,耶律明寻不到老夫,那长白山一脉,百余名徒子徒孙可就都完了。太皇太后,李大将军,你们若肯放了我,日后有用得着老夫的地方,老夫纵使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再说,有老夫潜伏在耶律阮手下,有什么风吹草动,也能为太皇太后、李大将军通风报信不是?

    两位尽可放心,今日之事,老夫绝不会泄露出去。若真要泄露出去,老夫也脱不了干系,老夫日后还要混饭吃,这种蠢事,老夫是绝对不会做的。”

    述律平摆了摆手,道:“李风云,这事你做主吧,哀家不管!”单单一名一流高手,虽然难得,但述律平还不放在眼里。

    李风云想了想,点了点头,道:“长白老怪,我等出城后,你就可以走了。”说罢,伸手封住长白老怪身上的数道大穴,又道:“在此之前,你最好老实点,这穴道两个时辰后自然会解开。两个时辰后,你要做什么,我也不去管你。”

    李风云不过是履行承诺,救出太皇太后述律平,至于日后长白老怪究竟是忠于述律平还是耶律阮,他才懒得管。即便日后长白老怪将事情传扬出去,让耶律阮对他心怀记恨,李风云也不在乎,毕竟是耶律阮对不住他在先,若没有当初耶律阮的背叛,将他卖于述律平,哪有后来的那些事情?

    留下两名二流高手守住长白老怪,萧远星领着其他人进入后院的柴房,移开西北角的一堆柴火,露出一块青石板。

    一名高手上前搬开青石板,露出一个黑乎乎的洞口,三尺方圆,洞口处架着一架木梯。一名高手引燃一支早已经准备好的火把,顺着木梯爬了下去。李风云探头看了看,那洞大概有一丈多深,朝述律平点了点头,也顺着木梯爬了下去。

    地道向下倾斜,洞壁用粗大的木柱撑起,有一人多高,可并排走两人。看模样建成的时间不短,难怪当初萧齐瑞对逃出上京城不以为意,原来还布置了这样的后手。

    不多时,众人护着述律平都下到了地道内。洞口又留下两名二流高手,将青石板盖上,处理好周围的一些痕迹。

    那地道一路向下,绕过了城墙与护城河后,才转向上。

    大概走了两里多路,便到了出口处。地道的出口设在一口石井的井壁上,离水面只有三尺之遥。只要用石块堵住出口,从井口看下来,无论是谁也猜想不出这里竟然藏有一条直通上京城的地道,即使是有人坠下井来,也很难发现其中的秘密。

    当然,这时用来堵住地道口的石头已经被清理出放在一边。萧远星探出半个身子,用火把抄井口方向晃了几晃。立刻有一只大筐从井轱辘上放了下来。

    为了安全,萧远星先上到井口外,他并没有乘坐那大筐,以他的武功,只须稍微在井壁上借一借力,便很容易地跃出井去。

    萧远星跳出井外不多时,便举着火把朝井口晃了几晃,示意上面是安全的。李风云低声吩咐拓跋律守好述律平,也学着萧远星的样,脚尖在凹凸不平的井壁上点了几点,蹿出井口。

    原来也是一座小院,他们的位置应该是在后院,萧齐瑞就站在井边。

    李风云笑道:“萧国师,又见面了,太皇太后我已经救了出来,以后的事,想必国师早有安排,是不是我就可以走了?”

    这次救述律平出皇宫,可谓是顺风顺水,有惊无险。虽然不期遇到长白老怪,但是乘他不备,李风云便不费吹灰之力降服了他。并未惊动上京城和皇宫中的守卫。直到此时,皇宫和上京城方向都没有什么动静。

    萧齐瑞摇摇头,道:“为防万一,还请李将军在此休憩两日,到时会为李将军备好了两匹马,一路的盘缠干粮。”

    李风云心中知道,萧齐瑞对他有戒备之意,担心他离开后立刻告密。上京城中毕竟还有一万守军,加上皇宫周围的守备,也能凑出一万两三千兵马。留在皇宫周围的一流高手也有好几名,一旦掌握了萧齐瑞的行踪,的确是件麻烦事。

    李风云没有争辩,盘膝坐在井边闭目养神,对于萧齐瑞、述律平等人不闻不问,他已经救出了述律平,已经完成了对述律平的第二个承诺,其他的事已经与他无关。

    一阵忙乱后,萧远星等一流高手还有一些二流高手,连夜护送着述律平出了小院,不知朝哪个方向而去。拓跋律也随他们而去,他不可能跟着李风云,既然彻底得罪了耶律阮与耶律明,那他也就只能投靠述律平和萧齐瑞了。

    萧齐瑞陪在李风云身边,在这里,能看得住李风云的也只有他了。

    不知过了多久,城门方向忽然传来震天的马蹄声,李风云知道,述律平被救走之事恐怕已经被发现了。

    李风云睁开眼睛,道:“萧国师,你还不去追述律太后么?”

    萧齐瑞呵呵笑道:“你放心,太皇太后安全得很,他们不会找到太皇太后。”

    李风云心念一转,道:“不错,有萧国师在此坐镇,太皇太后应该是万无一失,更何况还有一路疑兵。不知萧国师一定要将我强留在这里究竟是为何?国师应该清楚,如果我要告密,就不会救太皇太后出来。”

    “因为哀家要李将军答应哀家的第三件事!”后院的一间房门忽然打开,述律平缓步走出。李风云猜得没错,被萧远星带走的并不是述律平本人,而是一名长得与述律平极为相像的替身。不知何时,萧齐瑞已经将真太后换了下来。


………………………………

第六百五十五章 弃子

    这世上总有人运气特别好,有人运气特别不好,有人生来便受老天的青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无论他做什么,永远是对的,而有的人,即便辛苦一辈子,却仍旧被老天厌弃,无论他怎么用心,怎么努力,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最多也只是为他人辛苦为他人忙。

    耶律天德感觉自己就是第二种人。当耶律阮率领十万兵马将萧翰部团团包围住时,他知道自己已经完了。

    骚乱是短暂的,经过极其短时间的交兵与屠杀,萧翰部的族兵放弃了抵抗,放下了兵刃。在强与弱已经极其明显的情况下,草原人知道该怎么做。

    忽然之间,耶律天德有一种荒谬的感觉,原本他以为他是一名棋手,正以社稷江山为棋盘,黎民百姓为棋子在下一盘棋。现在耶律天德突然发现他错了,其实,他自己也不过是这盘棋中的一枚小小的棋子,而且只是一枚没有什么意义的弃子,这让他愤怒不已。

    他可以失败,但是作为一枚没有什么意义的弃子而失败,耶律天德难以接受。

    “耶律天德,再抵抗下去还有意义吗?”耶律阮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耶律天德面前,提着马鞭遥指着耶律天德,耶律明策马站在其侧保护着耶律阮,耶律安端、耶律楚等大臣跟随在耶律阮身旁。

    “耶律阮,你撕毁承诺,不守信用!当初孤王怎么就瞎了眼,竟然错信了你,助你做了皇帝?”耶律天德手持宝剑愤怒地吼道,他身边的侍卫越来越少,已经不足三十人。支持他的萧翰、耶律刘哥、耶律盆都等人已经束手就擒。

    “朕何时不守信用?”耶律阮沉声到,“不错,当初镇阳结盟之时,朕的确答应过你,会册封你为皇储。朕可没说过什么时候册封你为皇储。如今大辽大乱初平,多少事情都急待处理,朕又正值春秋盛时,年富力强,区区一个策封皇储之事,再迟几年又有何妨?难道朕金口玉言,说出的话还会反悔不成?

    何况当初在镇阳之时,可不是朕有求于你,你何尝不是有求于朕?

    现在我大辽值此方兴未艾之际,四周群狼环视,连朕行事也要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你却在这里图谋作乱,丝毫不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