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六百六十八章 丹丘生(2)

    说到这里,丹丘生又凝神盯着李风云,道:“能说出‘人生而平等’这等话的人,若是因一时心情颓废,被佛门拐走,其不是可惜得很,无趣得很?”

    不知为何,听了丹丘生这一席话,李风云顿觉心中烦闷消散了许多,扬眉道:“可惜无酒,不然当与先生浮一大白。”

    “何须要酒?好诗便是好酒!”丹丘生站起身来,来回踱步,衣衫飘飘,犹若神仙中人,朗声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抑扬顿挫,激情亢奋,李风云听得心情开朗,豪气大发,拍手大笑道:“不错,不错,好一杯美酒!”

    丹丘生亦大笑道:“大唐文采风流,我独喜诗仙李白,连名字也是从他诗中来。既然主人如此好客,丹丘生再敬将军一碗如何?”

    “又何不可?当用大碗!”李风云也站起身来。

    “好!主人有令,敢不尽兴?”丹丘生长啸一声,大袍一挥,宝剑飞出鞘外,隐隐有龙鸣之声。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剑光濯濯,如一潭秋水,穿破长空。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人如龙形,踏风而起,如遗世仙人,风流潇洒。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歌声亢亮,一股英胸豪气直贯天地。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剑光飞起,剑音绵长,如高山流水,曲径幽林。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人影翻飞,李风云只觉得周围似乎有十多位丹丘生在同时舞剑,破风之声此起披伏,错落有致,节奏分明,教人沉湎其中。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落叶纷纷,化作一条碧绿长龙,盘旋蜿蜒,整个天地似乎都与之形成共鸣,李风云有一种错觉,就仿佛这丹丘生已经化成了这天地间的一股浩然之气,驾驭着碧绿神龙,逍遥于山河只间。这天地便是丹丘生,丹丘生便是这天地,天地虽大,何处去不得?问心无愧,何事又做不得?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歌声还萦绕于树林之中,久久不见消散,碧绿神龙已经消隐,化作纷纷扬扬的树叶,洒落在地上,只是余韵犹存,回味无穷。

    剑光一闪,宝剑回到鞘中,丹丘生已经落下,拱手对李风云笑道:“将军,这杯《侠客行》敬于将,还望将军好自珍重,保持住一颗本心,丹丘生还想看一看将军,如何才会引起那数千未有之大变革。这套《侠客行》剑法,乃是丹丘生融贯毕生所学,自创出的剑法,便送于将军,未必比得上将军的《风云斩》,但自信也有其独到之处,相信对将军的《风云斩》也有所裨益。”

    说罢,大袍一挥,一本剑谱飞向李风云,转身竟然扬长而去。

    李风云心中一动,大声喊道:“先生,举步同行,岂不是会看得更清楚!”

    丹丘生哈哈大笑,歌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歌声渐行渐远,渐去无踪。

    李风云有些发呆,半天方才自言自语道:“此乃真风采,真风流也,可惜……”

    “可惜什么?你留不住丹丘生师叔的!”身后传来公孙无忧的声音,不知几时,公孙无忧也来到了这树林中。

    李风云一惊,回过头去,问道:“难道……”

    “不错!”公孙无忧点了点头,微笑道,“丹丘生师叔的确是轩辕台的人,轩辕台五大长老之一,不可能离开轩辕台来帮我们。”

    李风云怅然若失,道:“罢了,人各有志,终究难以勉强。”又心中一动,问道:“我知道轩辕台有五大长老,决定了轩辕台的走向。醉道人是其一,你师父野狐禅是其一,这丹丘生又是其一,我老师枯竹翁曾经也是其一。还有那一位是谁,还有,新的那位长老又是谁?”

    公孙无忧道:“本公子离开轩辕台时,新的长老还未确定下来,如果我在轩辕台呆下去,也许本公子就会是新的长老,这事谁又说得准呢?至于你还未见到的那位长老,你不必急,既然他不曾出现,就是不想你知道他是谁。如果他认可了你,认为有必要见你一面时,自然会来与你见面。”

    “认可我?”李风云不觉有些奇怪。

    公孙无忧笑而不语,道:“丹丘生来定州,这件事我是一直知道,只是不便对你说。论武功,丹丘生不算是很高,但论见识之广博,武学底蕴,却是远远超出他人。他既然说那套剑法对你有所裨益,就必定有所裨益,这也算是大机缘。也许,你突破绝世高手的境界,就落在这套剑法上了。”

    李风云点了点头,道:“刚才看丹丘生舞剑,加上这段时间的经历,我似有所悟,无忧公子,你且安排人为我护法,我要暂时闭关。”

    “何须安排别人护法,本公子来替你护法,留园经筵的事不用担心,有解语在,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平等论》本就出自她之手,就对《平等论》的理解,她犹在我之上。”公孙无忧笑道。

    李风云放下心来,也不多说,盘膝坐下,闭目回味刚才丹丘生所施展的剑法,体悟这段时间的经历,不知不觉中竟然再次进入那种古井不波的境界之中。


………………………………

第六百六十九章 乱相纷呈(1)

    这次李风云这次闭关并没有保持多久,两个时辰后,李风云睁开眼睛,略微沉思片刻,对公孙无忧道:“回城吧,这次比我想象中的要复杂许多,恐怕不是一会儿便能解决的。城中事多,你不能总呆在这里。”

    留园经筵毕竟是大事,李风云不去还能说得过去,很多人会错认为李风云对所谓的《平等论》未必那么上心,出席一天,表明一下态度而已,非但不会对留园经筵造成太大的影响,也许还会对风云卫带来种种意向不到的好处。

    公孙无忧长久不出现则不成,虽然有花解语撑着,但是毕竟花姐语是女流之辈,又身名不扬,而公孙无忧昨夜的出现,已经让许多人视他为平等之说的领军人物,他长时间缺席,会让那些对平等之说感兴趣的人心冷。而且,义武军头两号人物都不约而同缺席,难免会让人生出许多想法,猜疑定州是否发生了什么大事。这对定州的稳定显然是不好的。

    所以,公孙无忧并没有坚持,两人迅速回到了定州城内。为了稳定人心,虽然已经到了下午,李风云还是陪着公孙无忧参加完这一日剩下的留园辩论。

    李风云没想到的是,这一日的辩论甚至比昨日更精彩,而且更出奇。

    昨日留园经筵的大败,让来到定州的士子们意识到,靠单枪匹马想要挑战并战胜对手,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昨天当夜,各路士子不约而同的组成了二三十个团体,并且翻出发给他们的《平等论》那本小册子,连夜寻找其中的错漏之处,拟定对策。

    效果的确不错,至少在上午的辩论中,台上的士子们虽然仍旧败多胜少,但已经能与花解语他们有攻有守,甚至逼得花解语他们不得不承认《平等论》中某些错漏之处。

    可是到了下午,原以为可以流转败局、信心满满的士子们突然发现,风向猛转。一个原本是指向花解语等人的一个问题,却触动了各地士子们之间矛盾。与其他的学说一样,儒家也有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派对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观点甚至截然相反。

    在这个影响巨大的留园经筵上,忽然某个团体有人利用一个有着不同理解的经义观点,向花解语发起了进攻,无疑是宣称自己的观点才是经义正解,这岂能被持有不同解释的其他团体所能接受。攘外必先安内,于是乎,不等花解语等人回答,一场不可避免的儒子内部的大辩论开始了,火力甚至更强于对《平等论》的攻击。

    非但如此,隐藏在士子内部的法家、墨家、道家、纵横家……等诸多子弟,趁机跳了出来,借着留园经筵的机会,宣扬自己的学说,现场一片混乱,众人甚至忘了攻击他们真正的对手花解语他们。

    这一切,完全超出了李风云和公孙无忧等人的意料之外,又惊又喜,有人肯出头分担压力,总比李风云他们一家硬抗要强得多,所以,李风云与公孙无忧悄悄的商量了一下,临时决定留园经筵暂停三天,用于扩建木台,扩建后的木台将会最多能容纳十只不同见解的十人小队,共计一百人在台上辩论。

    在当天留园经筵结束时,李风云宣布了这个决定,众士子无一反对,李风云又要求众士子在这三天的时间内重新组队,组成不同的学派队伍,并提交给负责留园经筵的王大山,确定由哪十个团队能参加木台上的辩论。

    整个定州城都轰动了,万人空巷,所有人讨论的都是留园经筵的话题。即便是目不识丁的苦力汉子,听了旁人的解说,也会插上两句嘴。

    当天留园外的街道上,人满为患,接踵摩肩,人头攒动。有看热闹,卖小吃的,更有大量因为没能参加进留园经筵辩论队伍的士子,让这条街道变得拥挤不堪,来往的行人想要通过,是一件非常艰难的问题。

    鉴于这种情况,李风云临时决定,开放定州城内驻军一处的演武场,在演武场内另增设十处讲解处,以分散人流。

    这时,大慧法王也渐渐意识到李风云所说的平等,原来与佛家所说“众生平等”不是一回事,意识到这场留园经筵的影响力,强烈要求李风云给他一个名额,他也要组织在定州的佛教僧人参加这场辩论,扩大佛家在百姓中的影响。为此,他可以劝说佛家各寺院为这次留园经筵捐助一大笔财物。

    李风云啼笑皆非,考虑到佛家在百姓中已经广为流传,没有拒绝这一要求,要大慧法王与王大山联系,确定是否有资格占据一席。

    定州的佛家僧人动了起来,连夜向周边各寺庙派出弟子,征集能言善辩的高僧。

    佛家僧人的行动,自然逃不开他们的老对手,道家观庙的注意,道家道士当然不会坐看佛家僧侣借着这个机会坐大,当即决定也向义武军捐助一大笔财物,以换取一个名额,参加这场辩论。

    不要小看佛道两家的捐助,在这个战乱的年代,佛道两家因为其独特的地位,都拥有不小的号召力,而且不纳赋税,拥有极为庞大的财力。光这两家的捐助,已经足以抵消留园经筵所有的开支。

    王大山自然不会拒绝这送上门来的财富,很爽朗的答应了佛、道两家的要求。

    道家更别出心裁,专门找来懂些药理的道士,在定州城中一座道观外摆放了一排桌子,免费为百姓治病,并拉起一杆大旗,上书八个大字:“悬壶济世,无为而治”。

    佛家也不甘示弱,同样在一座佛寺外摆开架势,找来些会看病的和尚,竖起一杆大旗,上面也写了八个字:“慈悲为怀,众生平等”。

    定州城的众士子见状,也不再闲着,纷纷出面说服定州城周边残存的乡绅,在定州城中各处摆出了十多个摊位,赠米施药,并在一旁组织善辩之人,宣讲各种学说。

    鉴于这种情况,李风云再次决定,将留园经筵暂停时间由三天改为十天,参加的队伍也增至十二支,并且再次压缩各对上台的人数,由十人改为八人。

    一时间,种种学说四处泛滥,定州城中乱相纷呈。

    风云卫甚至抓到一伙人,以一名宋姓无赖子为首。此人居然在街头明目张胆地宣扬“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并且招兵买马,大有意思趁机拉一伙人上山去当土匪,劫别人的富,济自己的贫。说也奇怪,此人还得到不少人的支持,居然聚集了数十位死党,号称是三十六天罡。


………………………………

第六百六十九章 乱相纷呈(2)

    更奇葩的是,有两伙色目人找到王大山,自称是天方教、景教(注1)的传教士,闻名而来,双方各自指责对方是邪教,异教徒,罪恶的源泉,应该被绑在木头上烧死,双方都表示了强烈的意愿,要参加留园经筵。王大山听了半天才明白他们的意思。

    但是当钻到钱眼里,正想再为风云卫捞一把的王大山搓了搓手指,示意他们能捐助多少银子时,一身破烂,身上没几文钱的天方教、景教传教士大眼瞪小眼,假装听不懂,并暗示只要允许他们参加留园经筵,他们可以跟上头联系,预先为伟大、智慧的李大将军以及王大山,在天堂里预留两个位置,可在死后享受七十二位最美丽、漂亮,永远都是处女的女妾最温柔体贴的服务,如果需要更多,也不是不可以商量的。

    王大山大怒,这是在咒李风云和他早死啊!况且上西天或者下地府,和尚道士就够了,用不着卷毛的洋和尚。更何况,七十二位长者翅膀的鸟人,而且永远都是处女,这意味着只许摸不许动,那是享受吗,完全是非人的折磨,简直是超出了王大上的忍耐极限。

    于是,王大山勃然大怒,直接用最粗暴的方式把这两伙人赶出了衙门,并且禁止他们在定州、涿州地面上传教。

    正当李风云自以为得意之时,一件让他毛骨悚然的事情发生了,一名一流高手偷偷找到了他,告诉李风云他是无生老母(注2)座下第十八弟子,愿意襄助李风云夺取天下,只要李风云肯表明自己是无生老母的座下的大弟子。

    这可将李风云吓了一大跳,无生老母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那是八十年前被剿灭的白莲教呀,名声在江湖上可谓臭到了极点,如果与他们扯上关系,风云卫立刻就会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辉煌一时的大唐最后一块基石,可以说就是被白莲教给抽掉的。黄巢之乱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也让大唐残存的一点元气耗尽,李氏皇族仅存的威信损失殆尽,再无号令群雄、重振江山的可能,从此天下走如藩镇割据的局面,直到被朱温的后粱所取代。

    而朱温也曾是白莲教的门徒。

    可是白莲教他们还不能得罪,与风云卫关系密切的狼山堡,其实原本都是白莲教的余孽,虽说早已经脱离了白莲教,可是很难说其中没有人死性不改。而且白莲教在老百姓中余毒未清,以各种名义流传于世间,影响力也非常大。如果存心与风云卫做对,很难说会发生什么事情。

    李风云急忙找来公孙无忧,两人秘密商量之后,最终决定将这位无生老母的第十八弟子连夜礼送出义武军管辖范围,并示意他,要闹请到别处闹去,风云卫不掺和,也不容忍他们在义武军的范围内闹事!

    经历了这件事,李风云渐渐明白,这天下并非他从前想的那般简单,潜藏在地底,伺机而动的城狐社鼠、牛鬼马神远比他以为的要多,要复杂。

    送走无生老母的第十八弟子,李风云与公孙无忧大眼瞪小眼,李风云悄悄地问道:“对于白莲教的事,轩辕台究竟知道多少?”

    公孙无忧苦笑一声,道:“现在白莲教的状况,轩辕台知道的恐怕也不多。你大概不知道,八十年前铲除白莲教的行动,实际上是轩辕台暗中组织的。

    当时白莲教的危害太大,死的人太多,再任由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华夏危矣,炎黄危矣。

    他们竟然宣扬‘杀一人者一地菩萨,杀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