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祖通载-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达此处息念无求。故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是则无求真为道行。故名无所求行。称法行者。性净之理因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云。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悭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无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亦复利人。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名称法行。
  大同元年十月。师将示寂。道副尼总持道育惠可等。侍侧。曰时将至矣。汝等盖各言所得乎。时道副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师曰。
  汝得吾肉。尼总持曰。我今所见。如庆喜见阿□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师曰。汝得吾皮。道育禅师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师曰。汝得吾骨。大师惠可即礼三拜复依位而立。师曰。汝得吾髓。即顾谓可曰。世尊以正法眼藏付嘱大迦叶。展转传授以至于吾。吾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可跪受其衣。愿闻指示。师曰。内传法印以契真心。外付法衣以定宗旨。后代浇薄疑虑竞生。谓吾西土汝乃此方。凭何得法以何为证。或遇难缘。但出此衣用以表信。其化无碍。至吾灭后二百余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潜符密契千万有余。汝当阐化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有。听吾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又曰。吾有楞伽经四卷。亦付与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吾自离南印来此东土。见赤县神州有大乘气象。遂逾海越漠为法求人。际会末谐如愚若讷。今得汝传授。吾意已终。乃与其徒往禹门千圣寺。有期城太守杨炫之。问曰。西天五印师承为祖。其道云何。师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炫之曰。弟子素奉三宝而智慧昏蒙。愿师慈悲开示宗旨。师以偈答之曰。不睹恶而生嫌。不观善而勤措。不舍智而近愚。不抛迷而就悟。达大道兮过量。明佛心兮出度。不与凡圣同缠超然。名之曰祖。炫之闻偈乃稽首曰。愿师慈忍久住世间。师曰。吾化缘已毕传法得人。吾即逝矣。是日端坐而寂。门人奉全身葬熊耳山定林寺。明年魏使宋云西域回。遇师于葱岭。手携只履翩翩独迈。云问。师今何往。曰西天去。及云归朝具言其事。门人启圹唯空棺只履存焉。梁武帝闻师显化始末如此。遂亲撰碑。刻石于钟山。
  论曰。昔嵩明教着传法正宗记。称达磨住世凡数百年。谅其已登圣果得意生身。非分段生死所拘。及来此土示终葬毕。及复全身以归则其住寿固不可以世情测也。传灯录云。师以九月二十一日至广州。刺史以表闻奏。帝遣使赍诏迎之。
  师以十月十一日至金陵。然自广至金陵亡虑三千余里。将命者往而复。师方启行。岂以十日之间能历三千里乎。又谓魏孝明帝钦师异迹三屈诏命。师竟不下少林。及师示寂。宋云自西域还遇师于葱岭。孝庄帝有旨令启圹。如南史普通八年即大通元年也。孝明以是岁四月癸丑殂。师以十月至梁。盖师未至魏时。孝明已去世。及其子即位未几。为尔朱荣所弑。乃立孝庄帝。由是魏国大乱。越三年而孝庄殂。又五年而分割为东西魏。然则吾祖在少林时。正值其乱。及宋云之还则孝庄去世。亦五六年。其国至于分割久矣。乌有孝庄令启圹之说乎。奋唐史云。
  后魏末有僧达磨。航海而来。既卒。其年魏使宋云于葱岭回见之。门徒发其墓但有只履而已。此乃实录也。又谓光统律师菩提流支数下毒害师。师遂不救。鸣呼甚哉。光统流支法门龙象。讵能尔乎。是皆立言者误也。虽然吾宗从上来事。昭昭若揭日月而行。故二祖礼三拜后依位而立。当尔之际。印尘劫于睡息。洞刹海于毫端。直下承当全身负荷。正所谓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入此门来不存知解者也。抑乌有动静去来彼此时分而可辩哉。
  (戊申)魏庄帝子攸(献文之孙。彭城王第三子。是年二月孝明为胡太后鸩之。时尔朱荣立帝即位。二年改元建义。永安二号后复欲篡逆求九锡。九月入朝。帝知召荣手杀之。其弟尔朱兆举兵向洛。立东海王晔。改元建明。十二月杀子攸。空宫百日。兆又以晔疏远杀之。而更立孝文之侄广陵王恭。是为节闵帝)。
  (己酉)改中大通。
  九月上幸同泰寺舍身。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回宫。
  (庚戌辛亥)十月上幸同泰寺。升座讲涅槃经。十一月讲般若经。  (二十三)是年四月。昭明太子薨。太子讳统字维摩。天监元年生于霸府。
  三日而建康平。识者以为天命所集。幼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八岁于寿光殿讲孝经。名儒重臣毕集座侧。太子词吐华畅渊源无滞。皆钦服以为圣童。年十二于内省决狱。剖断平允。自是数使听讼。赖活者不可胜数。性慈孝美容止。读书数行俱下。过目忆诵无违。帝既留心内典躬自讲说。太子亦天性好佛。凡释部经论披览略遍。于东宫别立惠义殿。专为法集之所。招引名僧。撰次法事仪注。及立三谛等义。世咨美之。母薨每哭辄动绝水浆不入口。
  帝敕左右宣旨曰。毁不灭性圣人所制。不胜哀比于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  即可强进饮粥。太子奉旨始进粥。体素肥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帝寻委以军国政事。太子处决无留滞。引纳天下奇材赏爱无倦。东宫有书凡二万余卷。群贤毕集。文雅之盛由晋已来未之有也。尝游后池乘彩文舸。摘芙蕖以嬉。姬人荡舟没溺而出。感疾动股。恐贻帝忧。不以闻。遂薨。天下哭之如丧其亲焉。
  (二十四)刘勰者名士也。雅为太子所重。撰文心雕龙五十篇。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裕遂博通经论。区别部类而为之序。定林寺藏经即其铨次也。中书令沈约绝重其文。常置几桉间。凡都下寺塔及名僧碑碣皆出其手。累官通事舍人。表求出家。先燔须自誓。帝嘉之。赐法名惠地。
  安定王朗改中兴(十月高欢起兵言都。讨尔朱氏。乃奉太武玄孙朗。行至芒山。既平尔朱兆。以朗疏远。又以恭英毅难制。乃幽之。假安定王诏奉之。文曰孙修即位。)  节闵帝恭改普泰(是年安定王节闵帝皆为高欢所杀)。
  右魏自太祖(登国丙戌凡十二主。百四十九年。至梁中大通而分东西之焉)。
  (壬子)西魏孝武修改永熙(字孝则。孝文之孙。广平武穆王怀之子。高欢废节闵而立帝。欢有不臣之迹。帝欲除之。欲觉举兵内发。帝恐奔长安。依关西大都督字文泰。在位三年。寿二十五)。
  (癸丑)大通五年。义乌双林大士者。姓傅氏名翕法号善惠。年十六纳刘氏女妙光为室。生二子普建普愿。尝有西域沙门嵩头陀者。见大士曰。吾与汝毗婆尸佛所同发誓。今兜率宫衣钵现在。何日当归。因命临水观其影见圆光宝盖。大士笑谓之曰。炉鞁之所多纯钱。良医之门足病人。度生为急何思彼乐乎。居无几常见释迦金粟定光三如来放光袭其身。大士喜曰。吾得首楞严三昧。即舍田宅及卖妻子。得钱五万以设法施会。遂于松山之顶。因双梼树创寺而居。故名双林。
  日自营作夜则行道。有偈云。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复一日于山顶。绕连理双树行道。感七佛相随。释迦前引维摩接后。唯释尊频顾大士共语。由是异迹日显。是年正月十五日。遣弟子傅暀致书于朝。其辞曰。
  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惠大士。白国主救世菩萨。今欲修上中下善悉能受持。
  其上善略以虚怀为本。不着为宗。无相为因。涅槃为果。其中善略以治身为本。
  治国为宗。天上人间果报安乐。其下善略以护养众生胜残去杀普令百姓皆禀六斋。今闻皇帝崇法欲申论义未遂襟怀。故遣弟子傅暀告白。暀投书太乐令何昌。
  昌曰。约法师犹置启。翕是国民。又非长老。殊无谦卑。岂敢进达。暀烧手御路。昌乃驰往同泰寺询皓法师。劝速呈。二月十一日进书。帝览之。遽遣诏迎。
  既至。帝问曰。从来师事何人。答曰。从无所从。来无所来。师事亦尔。昭明太子问大士。何不论义。答曰。菩萨所说非长非短非广非狭非有边非无边如如正理。复有何言。帝曰。何为真谛。答曰。息而不灭。帝曰。息而不灭。此则有色。有色故钝。如此则居士未免流俗。答曰。临财无茍得。临难无茍免。帝曰。
  居士大识礼。答曰。一切诸法不有不无。大千世界所有色像莫不皆空。百川丛注不过于海。无量如法不出真如。如来何故于三界九十六道中独超其最。视一切众生有若赤子。天下非道不安非礼不乐。帝默然。大士辞退。异日帝于寿光殿讲金刚经。圣师云。大士有耳。帝即召大士。大士对帝执拍板讲经。唱成四十九颂。
  遂还双林。至陈太建元年四月将示寂。谓其徒曰。此身甚可厌恶。众苦所集。要在护持三业精勤六度。若堕地狱卒难得脱。常须忏悔。又曰。吾灭已不得移寝床。七曰当有法猛上人持像及钟来镇于此。弟子问。既归寂后形体如何。曰山顶焚之。问若不遂复何如。曰勿用棺敛。但累甓为坛移尸于上。屏风周绕绛纱覆之。上建浮图随意安立。又问诸佛灭度时皆说功德。师之发迹可得闻乎。曰。我从第四天来为度汝等次补释迦。故大品云。有菩萨从兜率天来。诸根猛利疾与般若相应。即吾身是也。言讫跏趺而逝。寿七十有三。至七日上人法猛果持织成弥勒像及九乳钟来镇龛所。须臾不见。大士道具十余事。晋天福中钱王发塔取灵骨十有六片。皆紫金色。并道具。就府城南建龙华寺。塑像安置。大士尝着心王铭一篇。其辞曰。
  观心空王。玄妙难测。无名无相。大有神力。能灭千灾。成就万德。体性虽空。能施法则。观之无形。呼之有声。为大法将。心戒传经。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而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了本识心。识心见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欲得早成。戒心自律。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心性虽空。贪瞋体实。入此法门。端坐成佛。到彼岸已。得波罗蜜。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明识佛。晓了识心。离心非佛。离佛非心。非佛莫测。无所堪任。执空滞寂。于此漂沈。诸佛菩萨。非此安心。明心大士。悟此玄音。身心性妙。用无能改。是故智者。放心自在。莫言心王。空无体性。能使色身。作邪作正。非有非无。隐显不定。心性虽空。能凡能圣。是故相劝。好自防慎。刹那造作。还复漂沈。清净心智。如世黄金。般若法藏。尽在身心。无为法宝。皆浅非深。诸佛菩萨。了此本心。有缘遇者。非去来今。
  (甲寅)东魏孝静善见改天平(孝文之孙。清河宣王亶之子。高欢迎立都洛迁邺。年十一即位。十七年。寿二十八岁)。  (二十六乙卯)改大同○惠约法师垂诫门人。言讫合掌而逝。帝辍朝三日。
  素服哭之。葬志公塔之左方。尝从约授戒者四万八千人。皆服缌麻哭送至塔。约尝所乘青牛垂泪悲鸣。及双鹤绕塔哀唳。弥月而去。
  (丙辰)作皇基寺○陶弘景号山中宰相。
  (二十七丁巳)东魏定州孙敬德。虔事观音。为贼横引坐罪。临刑念救苦观音。刀三斫不伤。三换刀俱折。有司以闻高欢。欢为表请免死。敬德还家。事像项有三痕。今世谓高王经出此也。  (戊午)李胤之得佛舍利遂大赦○东魏改元象东魏元象元年。有使西域。回至葱岭。见达磨只履单己而西还。门徒启圹礼之唯存只履。  (己未)东魏改兴和。
  (二十八庚申)佛祖传法偈。按禹门太守杨炫之铭系记云。东魏静帝兴和二年庚申。西魏文帝大统六年。梁武大同六年。高僧云启往西域求法。至龟兹国。
  遇天竺三藏那连耶舍欲来东土传法。云启曰。佛法未兴且同止此。遂将梵本译为华言。云启去游印土。那连亲将至西魏。值时多故乃入高齐。以宣帝礼遇甚厚廷居石窟寺。以齐方受禅。未暇翻译别经。乃将龟兹与之合所译祖偈因缘。传居士万天懿。乃殷勤扣问深悟玄旨。遂将校勘昭玄沙门昙曜同天竺三藏吉迦夜所译付法藏。失于次序兼无偈谶。写本进去魏朝证其差谬付法藏传乃魏武真君年中。崔浩寇谦之邪说毁灭佛法。至文成帝和平中重兴故缺。梁简文帝闻魏有本。遣使刘玄运往彼传写。归建康流布江表。唐贞元中金陵沙门惠炬将此祖偈往曹溪。同西天胜持三藏。重共参校。并唐初以来传法宗师机缘集成宝林传。光化中华狱玄伟禅师集贞元以来出世宗师机缘。将此祖偈作其基绪。编为圣胄集。开平南岳三生藏惟劲头陀又录光化以后出世宗匠机缘。亦以祖偈为由。集成续宝林传。宋景德中吴僧道原集传灯录进于真宗。敕翰林学士杨亿工部员外李淮太常丞王曙同议校勘具奏。诏作序编入大藏颁行。天圣中附马都尉李遵勖参石门聪禅师发明因缘。
  聚禅学僧列此祖偈世系事缘。成广灯录上仁宗。御制序文。敕入大藏流通。建中靖国元年沙门惟白将此祖偈以为标本。成续灯录进上(云云)。他宗不知其原。
  谓七佛偈无译。寡闻浅识一至妄谬。良可笑也。
  (二十九)时隐士阮孝绪。陈留人也。家世仕宦。父彦大尉从事中郎。孝绪年十三通五经大旨。十六丁家难。终丧入钟山。听讲久之。母有疾。绪在席心惊而归。合药须生人参。躬入钟山采求未获。忽一鹿在前。心异之至鹿息处。果得人参。药成母疾得愈。齐尚书令王晏来候之。绪恶其人穿篱而遁。及晏被诛以非党获免。尝以鹿林为精舍。环以林池杜绝交游。世罕得而见之。御史中丞任昉欲访焉而不敢进。乃指鹿林谓其兄曰。其室则迩。其人甚远。繇是朝贵绝于造请。
  唯与裴子野交好。天监末累召不赴。天子以为茍立虚名以要显誉。故二何孝绪并得遂其高焉。南平元襄谓曰。昔君大父举不以来游取累。吾弟独执其志何也。绪曰。若麇^2□尽可参驭。何以异乎騄骥哉。鄱阳忠烈王其姊夫也。岁时之馈。一无所受。与刘著作同年。刘卒。绪曰。吾其几何。即辨后事数日而亡。寿五十八。孝绪博极群书。无一不善。精力强记为学者所宗。既卒。门人谥曰文贞处士。初汉刘歆着七略。齐王俭着七志。孝绪普通四年着七录。前五曰内篇。六曰佛法录七曰仙道录。谓之外篇。刘歆七略则以道家为诸子。以神仙为方技。王俭七志则先道而后佛。孝绪七录则先佛而后道。盖所宗有不同。亦由其教有浅深也。
  (三十)七录内外图书。总四万四千五百二十六卷。凡天下之遗书秘记尽于此矣。内佛法录经律论等五部。凡五千四百卷。至隋文帝仁寿间。嘉则殿书凡三十七万卷。及唐开元中秘府以甲乙丙丁四部为次。列经史集四库。并唐之学者所着之书。共八万二千三百七十四卷。今唐书艺文志。四部著录者。凡五万二千一百卷。不著录者二万七千六百三十卷。共七万九千八百三十卷。其间释部特载僧俗二十五家所着之书。凡三百九十五卷而已。此古今书籍之数也。  (癸亥)东魏改武定沙门尚圆为武陵王。遣宫中鬼怪。一称南无佛陀。鬼皆失所。自尔安静○是年黄门侍郎顾野王玉篇成。
  (甲子)(五四)上自天监以来事佛长斋。日止一食。惟菜羹粝饭。
  (丙寅)改中大同。
  (丁卯)改太清。
  (三十一己巳)太清三年夏四月。逆贼侯景陷台城。以甲士五百人自卫。带剑上殿拜讫。帝神色自若。使引向三公坐榻。谓曰。卿在戎日久。无乃为劳。景惶惧不能对。出谓左右曰。吾每据鞍临敌。矢石交下了无所怖。今见萧公使人畏慑。岂非天威难犯。吾不复见之矣。乃景自称大丞相而徵求无已。帝愤之。遂寝疾。然斋戒不衰。日夕念佛不绝于口。独皇子侍侧。五月丙辰大测。不能进膳。
  久而口苦。索蜜未至。而举手曰荷荷。遂崩于净居殿。年八十有六。帝日角龙颜舌文八字。项有浮光身映日无影。右手文成武字。幼尝蹈空而行。所居之室常若云气。人或遇者体辄肃栗。前后受命符端凡六十余事。及即位太极殿常有六龙。
  各守一柱。其神奇异瑞自书契以来人君皆所未有。幼而好学。六艺备闲棋登逸品。至于阴阳纬候卜筮占决草隶尺牍骑射。并洞精微。虽登大位万机多务。犹手不释卷。然烛测光常至戊夜。撰通史六百卷金海三十卷五经义注讲疏等合二百余卷。赞序诏诰铭诔箴颂笺奏诸文凡一百二十卷。晚奉佛道日止一食。膳无鲜腴唯豆羹粝饭而已。或遇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