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坟上守灵么?怎的也来了这里?”
宝玉顾不得细说经过,只问:“老太太现在那里?林妹妹可好?咱家究竟出了何事?为何独独把你关在这里?”凤姐约略说了抄检之事,宝玉早已顿足不迭,连声叹道:“林妹妹那样身子,那里经得起这番折腾,如今更不知病得怎么样了!”凤姐道:“那倒不用犯愁。我虽关在这里,因小红常来探访,府里的事还听说些抄家第二日,北静府就打轿子接了林姑娘去,他如今已是王妃了,北府里什么大夫请不到,自然比从前更好了。”宝玉闻言大惊,问道:“林妹妹如何肯嫁?你莫不是骗我?”凤姐叹道:“我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还骗你做甚?你林妹妹原本不肯,奈何咱家如今落到这般地步,北静府那边又催逼得紧,难道由得他自主么?况且若是做了王妃,好歹还可以回护照顾些,自然好过窝在一处受苦的呢。”宝玉听了,半信半疑,他自从梦见黛玉前来辞行,心中只疑黛玉已死,如今听凤姐说他做了王妃,便又疑那夜之梦原是为着黛玉出嫁的缘故,故来相别。虽然伤心,倒也欢喜,只不大肯信。
次日午后,红玉又携了一只食盒来看凤姐,揭开来,乃是一碟新笋,一碟炒鸡蛋,一盘炒青菜,一碗红稻米饭,又一大盘百果蜜糕留作点心,另有一只钵子,盛着半钵榨菜菇丝汤因在孝中,故而都用素食。
凤姐看了,眼中垂下泪来,叹道:“当日放你出去,我原本不舍得,今天才知道竟是难得做的一件好事。”又告诉他宝玉昨日也来了,原本押在隔壁,不知为何一大早转至后边大监牢去了,意思叫红玉想法子仍转他回来,好歹两人隔着过道还能说上几句话。红玉忙答应了,又道:“奶奶可知我如何能进来这里?原是从前伏侍过二爷的茜雪嫁了人,正是这狱神庙看守的头儿,二奶奶关在这里的话,也是他告诉我的。他若知道二爷也来了,还不定怎么欢喜呢。如今要替二爷转监,还得求他去。”
凤姐便又将自己设言隐瞒、说黛玉已经嫁了北静王为妃的话说了一遍,叮嘱他见了宝玉,且莫泄露风声。红玉点头记清,且不急与宝玉相见,却忙忙的出来寻着茜雪,将消息告诉了。那茜雪果然又惊又喜,垂泪道:“我们二爷从前何等娇贵,那里受得了这等煎磨?想必庙里什么都是不惯的。”即便命自己男人先回狱神庙替宝玉转监,这里自己且备了些鲜果蔬食,杯箸枕席,又对着镜子着意妆扮一回,换了身鲜亮衣裳,方同红玉一起出门来。临近时却又顿住,转身往茶庄里买了一筒上等枫露茶,又借了刚烧滚的茶吊子,说明稍后归还。他原是这条街上常来常往的,茶庄伙计都认得,便由他提了去。
来至狱神庙,宝玉同茗烟果然又转回昨晚住的单间来。原来狱卒昨日见两个差役打轿子送来他主仆二人,知道是有钱公子,满以为可以敲得一笔肥竹杠,遂安排在单间监禁。孰料宝玉与茗烟两个走得匆忙,身上竟未多带银两,早在来路上已经用得光了,便无钱打点。狱卒气了一晚,哪肯再另眼高看,遂一早便将他二人移入后边大牢房去了。宝玉昨晚来时,只觉这狱中既酸且臭,辗转一夜,难以入眠,如今从那大牢房里重新挪回来,才知道这里竟是天堂,只不晓得因何兜来转去。还是那牢头说明缘故,宝玉方才理会,念起茜雪相待之情,心下倒觉得惭愧。
一时茜雪同红玉手挽手的走来,先至凤姐前请了安,又往宝玉处来。那牢头开了牢门让他娘子进去,嘱咐:“别耽搁太久,等下有人来查房的,若教人看见你来探监,反倒于二爷不好。”茜雪道:“知道了,你去院门外守着吧,若有人来,咳嗽一声。”遂与红玉一同进来,放下食盒茶筒,便要折身见礼。
宝玉忙一手一个拉住了,叹道:“你两个从前在我身边时,并未得我半点好处,如今我落到这样,承你们不念旧恶,肯来看我,已经是莫大恩情了,再要给我行礼,岂不折杀了我?”茜雪、红玉都道:“二爷千万别这样说,从前在府里,二爷对我们何等好来?主子的恩,一辈子不敢忘的。并没别的孝敬,难道磕个头还不是该的?”说着果然跪下端端正正磕了一个头起来,急得宝玉也只要跪,茜雪、红玉忙左右搀住,都道:“这如何使得?”茗烟早跪下还礼道:“茜雪姐姐,小红姐姐,你两个的大恩大德,茗烟替主子谢谢了。”红玉扯着茗烟耳朵笑道:“还不快起来呢,又做这些像生儿。你难道替二爷跪我们不成?”茗烟忙起来了。
茜雪遂展开包裹,将带来的衾枕簟席亲自铺陈,红玉斟出茶来,笑道:“这是茜雪特特去茶庄买来的,只怕没有府里的可口。”说着双手奉与宝玉。宝玉益发羞愧,接了杯子,愣愣的出神。茜雪铺好簟衾,回头看见宝玉一脸绯红,便知他仍为那年酒后掷茶杯的事介怀,笑道:“我那年出府来,若不是二爷与太太说情放我自便,不叫变卖配小子,指不定如今在那里受罪呢。因此这些年来从不敢忘了二爷的恩德,只恨无由报答。说句不敬的话:如今二爷虽是一时的不顺,倒容我尽了心,竟要酬神还愿呢。”说得红玉、茗烟都笑了。红玉也道:“我比不得茜雪姐姐,从前在怡红院时只是个二等丫头,端茶递水都捱不着边儿,难得一遭儿,还教秋纹他们说了大半个月。如今这个巧宗儿倒被我一人占了,秋纹他们听见,不要气死?”说罢扭着脸微笑。
宝玉听了这些话,又是喜欢,又是惭愧,又见那茜雪上了头,开了脸,两鬓堆鸦,高鬟滴翠,比先在绛芸轩时越发标致了,上身穿着件秋香色洋纱衫,内衬妃色紧身,下着月白纱裤,厚底堆绒蝴蝶鞋,淡施脂粉,细描双黛,头上插一枝素白玉簪,耳上坠一对赤金丁香葫芦,打扮得十分伶俐;那林红玉却是藕合色纱洋衫,细褶子湖水绿的洋缎裙子,衬着银红比甲,肩垂腰细,绿发红颜,头上并无一根簪环,只斜斜插着朵珠兰,带着玉兔捣药的金玉耳坠;两人站在一处,便如同枝并蒂的两朵莲花儿一般。宝玉见了,便又发起呆来,正要说话时,只听门外连连咳嗽,知道有人来了,茜雪与红玉忙忙拽了门出来。欲知后事,却看下回。
☆、第十一回 贾探春远嫁真真国 薛文龙皈依渺渺乡
上回说到宝玉正欲向林红玉打听黛玉之事,却听见牢头在门外大声咳嗽,便知道有人来了,那茜雪、红玉遂忙忙的出去,便见巡牢的进来,捱间走了一遍,点过名字,仍出去了。凤姐隔着过道向宝玉苦笑道:“从前只有我点花名册查人的,如今倒被人查,且更比那些媳妇下人不如,做了犯妇,今生不知有重见天光的日子没有。”宝玉忙安慰了几句,茗烟又将方才茜雪带来的蔬食摆出,先盛了一碗奉与宝玉,又隔着栅栏问凤姐。凤姐道:“先头小红来看我时,已经吃过了,饿时,还有百果糕。你们自己吃罢。”
茗烟早已饿得狠了,便自己盛了满满一碗,三两口扒完了,欲再添时,却见盆中所剩无几,不禁踟蹰。宝玉见状,便知道他没吃饱,忙道:“你都吃了罢,我这一碗还吃不了呢。”茗烟也知宝玉饭量窄小,料非虚言,笑道:“那我老实不客气了。”遂将下剩的尽盛在碗中,就着剩菜一顿风卷残云吃了。宝玉心中有事,将新笋汤泡饭草草吃了半碗,也辨不出什么滋味儿。
此后茜雪、红玉两个或午或晚,或隔一日,便来探望凤姐、宝玉,里边又有牢头照应,温饱得宜,茶浓酒淡,也就将就得过,不复念狴犴之苦了。
且说贾政见宝玉抢马私逃,羽林军又不许追赶,心知事有意外。胡思乱想了一夜,到次日晌午,便有薛蝌使家人老苍头来报说荣宁二府被抄之事。
贾赦、贾政、贾珍等听了,瞠目跌坐,两泪长流,都急得发昏,只不敢擅离。贾政问:“来抄的官儿是谁?”知道是忠顺府,顿足叹道:“偏生落在他手里。”及听说北静王督办,不禁垂头思索。老苍头道:“听我们太太说,虽是奉命抄封,倒不曾难为女眷,如今府上老太太带着众位姑娘暂在宗祠里安身,外面自有我们太太和二爷帮着照应,我们大姑娘也留在祠堂,一则照顾老太太,二则也好内外通些消息。”
贾政等听了,都称谢不已,略为安心。命灶上办些酒饭来与他吃了,复又带来细问他:“你方才直说你家太太与二爷,怎么不见提起你家薛大爷?”老苍头哭道:“我家大爷也被带走了,说是从前常往府上来的那个贾雨村供卖出来的,说我们大爷在应天府打死了人,是姑老爷同舅老爷写书给他,命他瞒情草办,还拿了许多书信出来做证。又举了什么石呆子的扇子、平安州的佛寺,大大小小十几宗故事来,我也记不真,也学不来,只见着这边府上被抄,那边我们大爷就被带走了,如今我们二爷正乱着四处托门路使银子疏通呢,还不知此刻审得怎样。”
众人听他说得不明白,都又是烦恼又是纳闷,惟贾赦听了“石呆子的扇子、平安州的佛寺”二句,直惊得魂飞魄散,跌坐在椅中,半晌不能言语。贾政见他这般,忽想起那日戴权送祭银时说的那些话来,方知这事竟与他有些首尾,然事已至此,抱怨无益,惟顿足叹道:“罢了,罢了,从前许多人劝我莫要同贾雨村亲近,只不肯听,如今到底养痈成患,怨得了谁?”只得打发老苍头回去,免不得说了许多叮咛嘱托千恩万谢的话。
原来在平安州建泰安寺塔、皇家行宫,卖爵捐银,正是贾赦的主意,连同平安州节度使立了名目,逼着地方官绅拿出许多钱来,连兵部指挥孙绍祖家也曾出过五千两银子,又请兵部大司马贾雨村具折上奏,代一干人邀功求赏,原指望借此谋官求利的,谁承想皇上忽然起意巡幸平安州,惹出这场大是非来。及大理寺奉命查审时,那贾雨村因有奏折为证,难以脱辩,只得据实招供,又将事故全推在贾赦身上,以期自保。大理寺因奏请将贾赦、贾珍一干人提取到案。恰在此时,又有缉盗司呈上宝月瓶一只,原为朝鲜国上贡之物、御赐与江南甄家的,问起究竟,却是贾府奴才周瑞的小儿子卖与当铺的,说是贾府琏二爷交与他姐夫冷子兴往江南私卖,被他顺手偷了来的。
“藏匿犯官财物”罪名非轻,按律理当查没。忠顺府遂趁机上疏云:平安州买官一案牵连甚广,若明查时,众官员必定彼此勾结,砌词狡辩;那贾府故旧甚多,少不得四处钻营求靠,托门路说情,虽可严令申饬,终不如简行暗施来得便宜;甄家既能在查抄前将财物转往贾家,贾家必也会设法转移财物往他处,不如行一个“调虎离山”之计,先将贾府男丁一概支往孝慈县守灵,再出其不意,下旨抄检,则贾赦等纵有通天的手段,也难施展;况且宁荣二支原系一脉,荣国府既不干净,保不住宁国府没有事故,若能抄出些实物来,便不怕那些人抵赖了。
皇上听了,深以为然,问计于四王。那北静王水溶闻旨大惊,深知忠顺王与贾府不睦,必会借机践踏,忙自动请缨协抄,好不使贾府太过吃亏。果然抄检之际,忠顺王一味恃令逞强,耀武扬威,幸得北静王审时度势,屡屡劝谏,令卫兵不得与女眷为难,又将贾母等暂送往宗祠栖身,虽命人看守,却不曾欺辱凌压。凡贾府亲戚,如薛宝琴、邢岫烟等,皆交与其父母带走,并不同贾府之人一同拘押。
如今荣宁二府既抄,贾赦素与平安州节度使、贾雨村等的通信皆露了底,铁证如山,不容分辩;宁国府又抄出许多赌具来,一番明察暗访,顺藤摸瓜,早又将宁国府贾珍每夜纠集朝中权贵子弟聚众赌博、召尼侑酒之事查出,连宫中内相也有份参与。这“私设赌寮,官宦勾结”原是朝廷大忌,比窝赃更又严重;“逼尼为娼,玷污佛门”更是万恶不赦之罪,该株连九族的。然碍于牵连甚广,法不责众,反使当今投鼠忌器起来——此时边疆不稳,外患不绝,倘若此时重裁群臣,势必朝中大乱,动摇殿堂基本;且念在元妃惨死,委实不忍降罪他父母胞兄,只朱笔批出,将贾雨村问了流放之刑,又因雨村之职乃系王子腾累本保奏,便也连降三品,远远的派了个州府之职,择日上任。至于荣宁一族,因其子孙悉在孝慈县守制未归,便暂缓治罪;又翻阅奏章,因见贾府闺秀探春、惜春俱在备选之列,遂诏北静王、忠顺王入内共议,又问及平番之策。
原来朝廷关于平番向有“主战”与“议和”两派,北静王自是主战派之首,议和派则以忠顺府马首是瞻,相持之间,似是北静王略占上风,然日前兵马大元帅卫廷谷飞书来报,大军初到广西时,与匪寇正面为敌,两军对垒,其子卫若兰为先锋,起初小胜一役,然欲联兵围剿时,才知对方半是盗贼,半是倭寇,内外勾结,兵力虽然强一倍,而两广总督又按兵观望,驰援未及,遂致大败,连卫若兰也于战中失散,至今生死未明。皇上闻讯甚为焦虑,以为当今之际,应以重兵剿匪为先,不愿分散兵力攘外,因此如今重审卷宗,意欲和亲,缓解内外夹击之势。忠顺王原在抄检时见了探春一面,此时见皇上问及贾府两女,便知皇上有开脱之意,便顺水推舟,盛赞探春仪容不俗,临危不惧,堪负议和重任。皇上闻言大喜,即诏贾探春进见。
那北静王原是极力反对和番的,以为国家社稷竟要赖一弱质女流为保障,委实难堪;却因此议利于贾府,不便阻拦。况且前番抄检之际,园中有许多僧道尼姑设坛念经,因其并非贾府之人,便都令其自去,其间有一带发修行的女尼,穿着簇新的僧袍,神情冷漠,随众离去,北静王因那女尼举止气度与众不同,未免多看了两眼,正欲问时,忽闻潇湘馆一片哭声,又闻报贾府姑表小姐林黛玉病重身亡,当下心烦意乱,怅叹不已,又有拢翠庵女尼妙玉走来,请准往潇湘馆为林黛玉超度。水溶见那妙玉生得仙姿玉骨,超尘脱俗,春云作态,秋水为神,只当带发修行的尼姑在贾府原本寻常,不以为奇。及后来看名册时,才知道贾惜春走失,这是抄检官大失职处,倘若皇上察知,必有重罚,如今忠顺王极荐贾探春上殿,却不提惜春半句,自然也是为此。北静王心中有鬼,便也惟有随声附和,倒由得忠顺府轻易赢了一局。
那忠顺王与北静王嫌隙多年,此番轻易取利,十分得意,亲自往贾府宗祠传旨,又将探春带回忠顺府住了一晚,令夫人小心管待,着意打扮了好明日一同上朝。这原是王公间朝三暮四翻云覆雨的惯术,也不必细表。
如今只说贾政等在孝慈接了圣旨,闻知探春已被皇后认为义女,赐名“杏元公主”,择于本月中旬出使真真国,都大哭不止,连李纨等也都拭泪,惟有赵姨娘洋洋自得,逢人便说:“刚去了一个皇妃,又出了一个王妃,可见咱们家硬是有这样运气。这一家子的命可都是我女儿救下来的。”
贾环又道:“三姐姐如今做了公主,我岂不就是王子了?”贾兰道:“你不听内相说皇后已认了义女,从此不是咱家的人了,虽然父母可得前去送行,却不许相认,连老爷、太太尚且如此,何况咱们?”贾赦、贾珍等都是老于官场的,闻了此讯,便知内廷必有恩宽,倒觉欢喜,私下说:“这回或可脱却死罪了。”贾琏道:“难怪我们那位一直说这些姑娘里头,数三姑娘是个有心计有造化的,比男人都强,果然今日有这番奇遇。”忙着打点贾政、王夫人、赵姨娘等起程。
一路趱行,幸得赶在三月十八到了京城,先往祠堂里与贾母等相见,彼此不免抱头痛哭,又各自询问别后情形。贾政、王夫人听说了宝玉、凤姐两个另外在狱神庙监禁,不禁愁心百结,又听说黛玉早在抄检前已咽了气,惜春又趁乱易装出走,都不禁垂泪叹道:“倒是他两个走得干净。”又问详情。
贾母哭道:“竟连我也没料到有那般快。那日晚间他还好好儿的来请安,看着神色倒比前些日子好些,我只说但愿赶紧大好了吧,谁知没半刻功夫就见雪雁那丫头飞跑的来说不好了,我正要同这些人去看他,就见许多官兵冲进来,捧着皇旨立逼着叫走,可怜林丫头孤零零的来,孤零零的去,临了儿我竟没能见上一面,也没人送一送他。”说着又大哭起来。
尤氏、宝钗、鸳鸯等忙上前苦劝,又说了凤姐谎称黛玉已嫁北静王、暂且瞒着宝玉之事,连紫鹃、雪雁等几个黛玉贴身伏侍的人,北静王也都作主开恩放了,雪雁自扶黛玉之灵回苏州去,一路车船俱是北静王遣人照管,紫鹃的娘老子都在南边老宅,便也随船去了,说好葬了黛玉再各自回家去。
王夫人点头道:“这倒也是个省心的法子,林姑娘的庚帖是已经过了府的,就是北静王帮着料理也不算逾礼,将来宝玉要是问起,也只说林姑娘嫁过北府去就是了,不然又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