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网天下-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枫问道:“老李大哥,你这葡萄产量高么?味道怎么样?”

李来福抽一口裴文华给他点上的过滤嘴香烟,吧嗒吧嗒味道,回答:“产量还行,自己家吃不了,都送给左邻右舍了。味道甜着呢,这还是裴乡长帮着整的优良品种,就是没办法拉出去卖。这不,老婆子不愿意了,明年想要把葡萄树砍喽,全部种玉米。”

裴文华叹息一声,在农民眼里,不能变成钱的东西,再好吃也是破费。裴文华接过话茬说道:“沙漠地区,或者说沙漠边缘地区rì照充足,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好,果实含糖量高。其实,单于乡有一些宜林地块,完全可以种植耐寒抗旱水果。只要选好品种,单于乡是可以产出优质水果的,一部分农民完全可以凭借水果种植致富。只不过,运输是一个大问题。”

刘枫点点头:“我算是领教了单于乡的路,要是拉一车葡萄去县里卖,估计不等到县城,葡萄就变成葡萄汁了,可以直接酿酒了!”

听了刘枫的话,大家都笑起来,只不过,那笑声总有一股酸涩的味道!李来福看看刘枫,还是第一次有干部当着农民的面自曝其短,主动说道路不好。以往,这一条路那是乡干部的忌讳,根本就说不得。

猛吸一口烟,李来福开口问道:“刘书记,不知道啥时候能修咱们乡的路哇?天天听新闻,就听人家说,要致富先修路,咱们乡咋就不动弹捏?那么多的干部,也不知道都在忙啥!”

一句话,臊的几个领导满面通红,刘枫看着李来福期盼的目光,问道:“单于乡财政困难,如果修路,连基本的人工费都拿不起——”

李来福蹭的站起来:“刘书记,只要乡里修路,我老李敢保证,就算让老百姓出义务工也会全力以赴的。”

李来福兴奋的目光,深深刺痛了几位领导的心,刘枫站起身,拍拍李来福的肩头,斩钉截铁的说:“老李大哥,你这葡萄酒不要砍了,你放心,这条富裕路马上就会动工修建的,我保证!没有钱,我们乡干部带头出义务工!”

十月的天,太阳落得早,刚刚下午三点多,几个人就不得不返回乡里。东林淖尔虽然是枯水期,不过,很多常年水草掩盖的淤泥坑,也就是微型沼泽地,还是很危险的。

在单于乡,当地人都知道,夜晚不进芦苇荡,曾经有人陷进淤泥坑,再也没有爬上来。如今,偶尔走进东林淖尔深处,还会看到漂浮的白骨。

刘枫拒绝了张晋北的邀请,回到刘忻家,把半路上买来的三条大鲤鱼交给刘忻妈妈,让她养上两条,炖一条。东林淖尔最丰富的资源,在老百姓看来,就是鱼了。

只是,东林淖尔糟糕的道路,使得这里的鲜鱼无法运出,所以,这里的鱼是最便宜的,个别家庭都吃腻了。不过,小刘忻显然很开心,一直在水缸边,看着里面游来荡去的两条大鲤鱼,笑的分外开心。

刘忻妈妈也是满脸的微笑,也许,这个家庭很长时间没有这样快乐过了吧?刘枫坐在窗前,看着兴奋的小刘忻,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情,涌上心头。那是一种想要呵护爱惜亲昵的情感,也许这就是父爱?

每一条鲤鱼都有四五斤,刘忻妈妈把满满一盆鱼端上桌子的时候,小刘忻眼睛亮晶晶的,就像夜晚的小星星。刘枫为小刘忻把鱼腹上的肉给她夹到碗里,看着女孩细细品味的样子,忽然醒悟,小刘忻怎么会被鱼刺卡住嗓子?

女孩恨不得把鱼肉在嘴里嚼成肉汁,别说这么大鲤鱼的鱼刺,就是小鲫鱼壳的鱼刺,怕是也逃不过女孩的细嚼慢咽吧!

刘忻妈妈硬是被刘枫拽到桌上,如果她不坐下吃,刘枫就会起身离开。女人终于没办法拒绝,小心翼翼地坐在凳子上,侧着身子,夹一块鱼肉,咀嚼半晌。刘枫看不过眼,擎起盘子,把小半条鱼拨到刘忻妈妈碗里,倒让女人闹个大红脸。

19rì,刘枫一如既往地早起锻炼,刚刚耍了一通拳脚,就听到摩托车的噪音由远及近。刘枫暗自纳罕,这个韩卫东,难道都不需要出早cāo吗?

果然,韩卫东驾驶着一台簇新的大三轮,直接冲到办公室门前,看见,刘枫已经收势站好,对跨斗上坐着的军人说道:“这扯不扯,要不是那群兔崽子耽误事,就赶上了。”

刘枫微笑着迎过来:“卫东,怎么,昨天玉米糊糊没喝够,今天又来品尝了?”

“得得得,”

侯卫东双手直摇,“今天哥哥请你还不成吗?”

说着,就向刘枫介绍同来的战友:“这位是我的教导员,林松,这位,是我的副大队长,洪军。”

两位军人规规矩矩站好,恭恭敬敬行个军礼:“首长好!”

刘枫难为情的说道:“什么手掌脚掌的,都是兄弟,就别来那么多客套。”

林松一本正经的回答:“书记同志,您的职务相当于我们的团长,又是侯卫东的朋友,尊重是必须的。”

韩卫东摆摆手:“教导员,算了,算了,刘枫兄弟也不是那死板的人,和咱哥们亲着呢。”

刘枫眨眨眼,瞅瞅这个,再看看那个:“我怎么感觉一股yīn谋的味道?”

韩卫东嘿嘿一乐:“yīn谋吗,肯定是谈不上,不过,哥哥有事相求,相信凭咱们之间的感情,兄弟不会拒绝吧?”

刘枫撇撇嘴:“我就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也算是六月债还的快,说吧,只要我能做到。”

洪军此时急忙叫道:“慢着慢着慢着,这大清早的,饭还没捞着吃呢,找个地方,咱哥几个边喝边聊。”

第一卷单于乡巨变第13章快速反应部队

韩卫东看刘枫一愣,就赶紧说道:“老嘎达,你就放宽心,这一次,哥哥带饭带菜带酒来滴,走吧,还去小刘忻家,那小丫头应该还没上学呢。”

小刘忻这两天简直比过年还快活,每一顿都是那么丰盛,有些东西,还从来没有见过呢。看着小刘忻恋恋不舍的离开桌子,背上书包,穿上布鞋,去学校了,几个大人心里都有一点堵。

林松叹口气:“单于乡的老百姓是真穷啊!刘书记,如果有什么事情驻军可以帮忙的,请您千万不要客气。如果可以为单于乡老百姓脱贫尽一份力,我们全大队官兵都义不容辞。”

“谢谢!”

刘枫伸出双手,再度和林松、洪军握手,“单于乡的脱贫致富,肯定离不开驻军的帮助,有事情我是不会客气的,你们跟我也不要客气。”

韩卫东为刘枫满上一杯酒,端起自己面前的那杯:“兄弟,就冲你这句话,哥哥敬你一杯,来,干!”

刘枫干净利索的干掉杯中酒,定定的看着韩卫东:“现在你该实话实说了吧?你要是再不说,我可就要下去考察了,没时间陪你兜圈子。”

韩卫东哈哈一笑,再不啰嗦:“其实这事和那个陈锋还有一点关系,”

刘枫一愣,韩卫东接着说道,“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军队也要求变革。只是,怎么变,变成什么样,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就成为一个很紧迫的课题。哥哥家燕京有一点根底,这不听说兄弟曾经在内参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说是什么《新军事变革和快速反应部队建设》有这么回子事吧?”

看刘枫疑惑的点点头,侯卫东继续说道:“上头对于快速反应部队的设想很感兴趣,要求辽东军区和燕京军区进行尝试。有幸参与两只新型部队建设的,就有陈锋所在的师,和我们师,明白了吗?”

刘枫点点头:“是这样,”

稍作沉吟,三个军人端端正正坐在小凳子上,像是准备听讲的小学生,“嘿,我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对美**方提出的,全球四十八小时打击战略很感兴趣,就专门作为一个秘密课题,研究了半年。其实,美**方的全球打击战略,就是快速反应部队的实际应用。”

“等一下,首长!”

林松打断刘枫的话,有一些局促的看看两位战友,难为情的说道,“首长,您看,我们来的时候,其实没抱太大希望,也就是寻思死马当活马医。”

刘枫一呆,手指指点着韩卫东,笑骂道:“把我当成是二五眼兽医了是吧?”

韩卫东挠挠头,歉然一笑:“刘书记,你看,这事闹的,也没指望你一个书生对军事太明白。既然你都作为课题来研究了,你看,是不是请你去我们师里走一趟?”

刘枫皱皱眉,说实话,当初研究这个纯粹的军事课题,无非是男人都有的那种热血情怀作祟。不过,想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祖国的军队建设出一把力,刘枫还是很乐意的。

何况,通过韩卫东吐露出的一点口风,刘枫九已经猜测到,这一次的新型部队建设,已经不单单是一次简单的尝试。

最有可能的,就是它涉及到了下一代军队接班人的培养与考核。

且不说韩卫东是自己“网”中的一个节点,就凭陈锋和自己的恩怨,刘枫的选择就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自己在新军事变革方面的研究,刘枫还是很自信。

两年前匿名在美**方杂志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都引发了很大的争鸣。通过种种渠道,刘枫确信,自己的研究,已经站立在世界军事的前沿。

刘枫很快打定主意:“好,我就给自己放两天假,去军队混两顿好的。”

几个人都是爽快干脆的,刘枫先到李桂芳家里安排一下,让她告知所有的单于乡干部,在10月30rì召开干部大会。这个时代,想要一一通知到了,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再请她告诉高盛几人,自己到驻军化缘,家里的事情,暂时有高盛几人做主。随后,四个人挤上那辆大三轮,就上路了。

韩卫东的师长是张娇娇的大哥,叫张解放,看上去文质彬彬的一个人,如果不是一身戎装,刘枫感觉他比自己要像一个教师。张解放1955年生人,如此年轻就成为甲种师的师长,如果没有真材实料,是不可能的。

张解放外表很文雅,做事雷厉风行,只听刘枫说个开场白,就命令所有营职以上干部到师部作战室开会。于是,刘枫原以为不过是一次理论探讨,变成了一堂意义深远的军事讲座。

刘枫从美国的全球干涉战略讲起,到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对抗,从航母舰队存在的意义,到四十八小时快速反应部队,从越战教训,到刚刚结束的阿富汗和两伊两场战争。

从英阿马岛战争的得失,到伊拉克陈兵科威特边境,从美国海豹、三角洲到英国的SBS,从外军特种部队训练到世界特种兵大赛。

刘枫仿佛回到了燕京党校的讲台,台下一干军人包括师首长在内,都听得津津有味。这堂课从早上九点,一直讲到夜里十一点,就连午饭和晚饭,都是在教室里,错了,是在作战室简单对付的。

当刘枫表示,讲座结束的时候,所有的军官都感觉意犹未尽,刘枫苦笑道:“各位,我充其量不过是纸上谈兵,接下来就是关于建设快速反应部队的现实问题,特种部队的训练与装备,这可就不是我这个书生擅长的了。”

张解放爽快的说道:“大家也不要再为难刘枫老师了,理论上的东西,今天刘枫老师已经进行了深刻的讲解和剖析,接下来,就看在座各位的了。在这里,我代表师党委表个态,今后单于乡有任何需要,只要一个电话,从我开始,一定全力以赴,绝不打折扣!”

刘枫原来也不过是想为军队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倒是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收获。当下,也顾不得是午夜时分,师首长和一干军人,摆开宴席,就为了感谢刘枫。

和军人喝酒,还是一帮军人,刘枫的下场可想而知。事后,刘枫连续三天都昏昏沉沉的,总是一副宿醉的模样,倒是让高盛几人好一顿笑话。

单于乡乡zhèngfǔ最西侧是一间会议室,足有一百二三十平米,很宽敞。只是,主席台一侧一溜七张学生桌,虽然漆面斑驳,很有一种沧桑历史的感觉,不过,还是要比后面的椅子强上那么一点。

除了主席台正中间那把椅子,是李桂芳事先从刘枫的办公室搬来的,其他六把椅子,都是那种小学生座椅。估计是县里那个学校淘汰下来的吧?

刘枫暗自猜测,主席台下面,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都是那种简单的长条凳,上面一块一巴掌宽的杨木板,下面是四条腿,两根小枨,一根横担。

每一个条凳一米二长,通常可以坐两人,不过,刘枫看那残破的条凳,很怀疑是否能够承重二百斤以上。今天是10月30rì,刘枫来到单于乡整整两个星期了,也是第一次召开干部动员大会。

坐在主席台zhōngyāng,看看腕上的上海牌手表,十点整。只有高盛早早赶来,坐在旁边的座位上,剩余的五位副处根本就没有影子。

主席台下面,人员一样参差不齐,按照花名册来看,单于乡是嘉鱼县人员最臃肿的单位,但是,直到现在,下面也不过才落座十五人,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这一次大会之所以推迟到现在才召开,一个是刘枫下村实地考察,再一个就是逐一通知太难了。八十年代末,别说嘉鱼县这样的贫困县,怕是全国也没有几个家家通电话的地方。

于是,刘枫上任以来的第一个干部大会,就一直拖到现在。看来,刘枫还是高看了单于乡的干部素质,再次看看表,拍拍手,让台下安静下来。

“我们单于乡据说是嘉鱼县干部配置最多的地方,今天看来,有点名不副实呀。”

台下传来一阵窃笑,刘枫接着说道:“不过,到场的有十七人,我想,对于单于乡这样的国家级贫困乡来说,这些人已经足够干一点事情了。”

台下鸦雀无声,新来的书记虽然年轻,不过,在场的都是老油条,早就通过各种渠道打探过消息,据说,书记是从燕京下来调研的。谁知道有没有什么后台,能不招惹,还是不招惹的好。

扫一眼台下的干部,刘枫仿佛回到了燕京党校的讲台上:“来到单于乡第一个印象,就是行路难!别的就不多说了,送我上任的时候,久经考验的金红安县长,居然晕车到呕吐。”

台下发出几声轻笑,“还有哇,县里好容易送给我的办公家具,拉到这里,居然散架了!”

“轰”的一声,会议室所有人都笑起来,刘枫没有一丝的笑意。很多人注意到,这个小书记好像不是那么好伺候的。

果然,刘枫就下来的话就不那么好听了:“如果说穷,无法修筑高质量的公路,我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简单的土路都没有维护好?为什么!”

第一卷单于乡巨变第14章保证完成任务

会议室再一次寂静下来,连大声的呼吸都没有,如果此时外面有人路过,肯定不敢相信,这里有十几个人在开会。此时,门开了,一个酒气熏天的小老头大咧咧的走进来,一屁股坐到主席台的椅子上。

小老头嘴里嘟嘟囔囔:“最起码的办公用品都没有,呃,连顿饭都吃不上,呃,还开的哪门子会!净整事!”

高盛凑到刘枫耳边,低声说:“这就是单于乡资格最老的副处,原副县长,王喜禄。”

刘枫看一眼王喜禄,早就听李桂芳介绍过,这是一个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人。只是,不能适应地方上的条条框框,在县里没有搞好人际关系,就被“政治扶贫”了。

刘枫还是很尊重老同志的,尤其是王喜禄这样枪林弹雨走过来的老人,不过,此时没有时间搭讪。

他接着说道:“我想,没有人愿意安于贫困,在座的也没有几位是面临退休,那么,我们还在等什么?难道就等着天上掉馅饼吗?”

“哼,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王喜禄嘟囔道。

刘枫就当没听见小老头的话,继续说道:“我们国家不富裕,省里也没钱,更不要说县里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实际困难,是不是我们就此有理由,可以什么都不做了?”

这一次,王喜禄没有再打岔,却是传来了打呼的声音。

“改革开放已经十二年了,我这几天听到有的村民说,现在的rì子,还没有大帮哄年代好过,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哪里?”

刘枫紧皱着眉头,看向每一个与会者,所有人都躲避着刘枫的目光,“今天,我没资格追究责任,你们能够坐在这里,坐在这个国家级贫困乡的会议室,就已经是一名战士!”

“很高兴,大家愿意陪我一起面对,既然如此,我就没必要和大家客气,单于乡耽误的时间已经太多了。我这里有一份工作计划,作为单于乡今冬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一份计划,需要三个小组来完成,这里不勉强任何人,想要为单于乡老百姓做一点实事的,就请会后去找这三个项目的负责人。”

王喜禄的呼声停止了,台下众人的目光少了一点麻木,多了一些期待:“第一项工作,就是组织修路,修单于乡到詹鱼镇那条土路。

现在是农闲时节,是动员村民最好的时机,这项最艰巨的工作,由单于乡副书记高盛同志带头主抓。是,单于乡没有钱,别说是劳务费,就连义务工的伙食费都没有。

不过,这几天我了解到,单于乡的老百姓对于好路的渴望,已经达到了极限,他们甚至愿意自带粮食,义务出工!老百姓已经开始将我们干部的军了,我们还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