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传奇大老板-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推行新农村政策这么多年都鲜有成效,说到底还是无法和广大农民达成利益一致,被征用的土地承包出去,很多无法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

    土地是华夏人的根本,就算现在经济开放到这种程度,也无法改变这一传统观念。而且现在大家都在养殖星空蚕,一家人守着几亩土地一年就能挣十几万,谁还愿意把土地让出来?

    所以承包全国土地这事肯定是行不通的。

    那么不承包土地,改造农村之后他又靠什么获取经济效益?

    这真的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稍不注意就会吃力不讨好,赔了夫人又折兵。

    见他心事重重,连吃饭都没什么精神,司马莉莉便问他怎么回事。林风把大概的情况说了说,司马莉莉也顿时陷入了思考中。

    “我知道你想为国家做点事情,但你也要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司马莉莉最后说到,“改造农村可不是那么简单,各方面都要顾全,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

    “有什么难的?”这时老妈不经意插了一句,“你们不了解农民的想法,所以认为这件事很难。”

    “农民是什么想法?”

    “农民的想法很简单,有吃、有穿、有住,有钱给孩子上学,有钱看病。如果你要想改造新农村,那我告诉你,土地是不能征收的,这是最起码的生活保障,房子拆了可以,但必须重新给人家建一座,然后再加上学校和医院,我想基本上都会同意。”

    林风心里苦笑,这些他还能不知道吗?可问题在于,建房子、学校和医院都要钱,请教师、医生护士都要钱。

    这些钱大把大把地花出去了,他又从哪里挣回来。

    “如果我们能研发出高产的油麦菜呢?”司马莉莉说到,“这样的话大家就可以养更多的星空蚕,我们就拿这部分利润来投资,估计几年就能回本。”

    “油麦菜的产量能提高多少?”林风仿佛也看到了一点希望,但还是很不确定,“你又不懂这个,再说高产的油麦菜合不合星空蚕的胃口?”

    “不试试怎么知道?”

    对啊,林风暗骂自己钻牛角尖了,当初为星空蚕找食物的时候,不就是试出来的吗。

    “而且我跟祁教授一起研究过,发现用1:100的氯化钾溶液浸泡过的油麦菜,更加符合星空蚕的胃口,而且食量会减少30%,但蚕丝的产量却不会减少。”

    “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给星空蚕喂饲料?”

    “就是这个意思,”司马莉莉笑道,“现在已经有专门的小组在研究这个课题,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果能够再培育出高产油麦菜,星空蚕的养殖规模至少可以扩大一倍。”

    林风没想到司马莉莉暗中已经帮他做了这么多事,赞赏地捏了捏她的笑脸,又发现谢囡囡以某种怪异的目光看着他,便放弃了亲一口的打算。

    如果高产油麦菜能够成功,那他的计划就可以顺利地展开。


………………………………

第472章 种子基地

    种植油麦菜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土地有足够的养分、水分,注意一下病虫害,基本上亩产就能超过3000斤。

    但林风的目标是5000斤以上,所以就不是多施点肥料那么简单了,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油麦菜的基因,就像杂交水稻。

    在李政委的介绍下,他在海南找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教授,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正在一片盐田里查看他的最新成果,海水水稻。

    这位硕果累累的老人,是林风少数敬佩的人之一。民以食为天,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是杂交水稻让大家摆脱了饿肚子的窘境,华夏才能有之后的经济腾飞。

    “你就是林风吧,我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了。”袁教授光着双脚,踩在一片沙地上,身上沾满了水稻的花粉,看起来就像一个朴实的老农,“你很不错。”

    “不敢,”林风表现出了足够的谦逊,这是对老前辈的一种尊敬,“今天来找您,是有事相求。”

    “呵呵,我还能帮到你什么?我一辈子和水稻打交道,你的那些高科技我可不懂。”

    “是关于油麦菜的事。”

    袁教授听了笑而不语,把手里的文件夹交给身边的学生,然后带着林风朝远处的沙滩走去。

    “我知道可能会有这么一天,”他平静地说到,“所以我也提前做了一些准备,没想到还真的能够用上。”

    林风心头一惊,心想难道这位老人已经把高产油麦菜研究出来了?

    正猜疑不定时,两人来到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前,只见一片种在沙滩上的油麦菜,足有1米的高度,密密麻麻挤在一起。

    “这……这真是油麦菜?”

    就算是获得了超级电池的制造方法,林风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惊喜。

    “没错,这是用海水培育出来的油麦菜,各种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含量更高,而且我也试过了,你的那种星空蚕也很喜欢吃。”

    林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感谢的话,只是仅仅地握住了袁教授干枯的手。

    “但你别高兴得太早了,”袁教授说到,“你也知道,我研究出来的东西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法繁殖,必须用特殊的方法制种。

    “而且这种新型油麦菜在海水里能长这么好,产量可以达到8000斤,但在普通土地上会缩减很多,差不多在6000斤左右。”

    “够了,足够了!”

    这比林风预计中高出了1000斤,已经算是很大的惊喜。而且制种怕什么,海洋面积这么多大,他还找不到地方培育种子吗?

    关键是有现成的成果,省去了大量时间,他的计划马上就能推行和展开。

    “袁教授,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林风说到,“您就直接说吧,我要怎样才能得到您的这项技术?”

    “哈哈,小伙子,”袁教授乐呵呵一笑,“你是第一个在我面前,把给钱卖技术说得这么委婉的人,所以我就不批评你了。

    “我研究高产油麦菜,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我们华夏的农业走向一个新的模式,所以这个技术我不会收你的钱。

    “只要你以后别以推广种子为借口,从普通老百姓身上牟取暴利就行。”

    “这肯定不会,种子的事情您就放心吧,我会无偿供应老百姓种子。”

    “这样就好,那这个技术就交给你了,你直接派几个人过来学习就行,很简单的。”

    轻描淡写中,袁教授就把耗费了一年、甚至更多时间的技术交给了林风,说不敢动那是假的。

    华夏正因为有无数科学家的默默奉献,才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背后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而他们又要求了什么回报?

    可能他们最大的要求就是,即便是早就该退休了,也始终要求坚守在科研阵地的最前线,春蚕到死丝方尽吧。

    “袁教授,有空的话,我想请您到我的实验室指导一下工作,请您务必最近抽出时间。”

    所以林风觉得,要为这些可歌可泣的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拿200亿的生命之泉给他泡泡澡,改善一下他的身体状况。

    “好,我一定来。”

    …………

    顺利得到高产油麦菜的培育技术,林风马不停蹄地准备建设种子基地。

    选址是个大问题,林风算了一下,如果培育出足够全国使用的种子,把所有沙滩都利用起来都可能不够。

    于是和袁教授商量之后,决定直接把种子基地建到海上。

    水上种植油麦菜没有太大难度,就像网箱养鱼差不多,所以他决定还是把位置选在南海。这里气候温和,四季温度都适合油麦菜的生长,而且少自然灾害。

    具体位置就在西砂,这里有大片岛礁,风浪也比较小。而且要管理1万平方公里的油麦菜种子基地,需要3万人,所以有大量的岛屿才能提供足够的住宿。

    当然规模不是一次性就做这么大,而且林风打算,种子基地不可能就只建立一个,万一遭遇了不可抗的自然灾害就麻烦了。

    所以东砂、南砂和太平中间的小岛基地,都要分别建几个,这样才能分担风险。

    他的原则是,宁可种子多出来扔掉,也坚决不能缺种子。

    这是一个很费钱的工程,四处种子基地同时动工,光是海上浮漂就花了他好多亿,还有各种网箱、船只更是以数十亿计,动用的人工超过10万之数。

    高产油麦菜种子成熟周期大概在60天,当第一批种子成功收取时,时间已经到了炎热的6月。

    这两个多月里,林风一点也没有闲着,除了协调一下种子基地的建设外,他把所有时间都投放到了新农村改造方案上。

    元首派了一个大型的专家小组来到林家古城,成天跟他商讨各种细节问题,预测各种未知的变数,足见元首大人对此事的格外看重。

    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商议、争论,一副崭新的农村规划图逐渐有了雏形,它不仅是在土地、房屋、道路和公用设施上的彻底改变,更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展现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型农村。

    “接下来就是动真格的时候了,”林风对司马莉莉说到,“这段时间你也辛苦了,接下来你就好好休息,别再这么累了,全球定位系统没进展你也别着急,等我把手里的事情忙完了,再来想办法。”

    司马莉莉乖巧地点头,最近她的肚子越来越明显,不宜太过劳累。所以干脆就把一直没什么进展的全球定位系统放下,组织力量开发出一种新型材料。

    这种材料造假低廉,但和钢铁一样结实,而且隔热、隔音性能非常好,质地很轻,防腐防潮,是用来建设房屋的理想材料。

    改造新农村只是林风计划中的一步,房地产才是他的最终目的,而这种材料,正是以高科技进军房地产的最好体现。


………………………………

第473章 村民动员会

    新农村试点就选在林家村旁的白云村,这里民风稍微淳朴,再加上林风对周边的影响,思想工作好做一些。

    几乎没费什么事,绝大部分人就同意了参与改造,不过这个改造工程是林风科技和政府联合投资,所以作为林风科技的实际掌门人,林风还是被邀请参与了说明会。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明的,和专家组讨论了两个月,早就已经制定出了成熟的方案,都白纸黑字地写在合同上。

    但是老百姓不是商人,有时候合同在他们眼里,还不如他们相信的人一句话顶用。

    林家村这两年多的变化,白云村的村民都看在眼里,一个小村子三十几户人,住在那么大的古城里,复古式的木楼,家里都是名贵的实木家具,各种家电齐全,村里还有各种公用设施,比城里的小区规划得还要好。

    不但没要村民出一分钱,家家户户的星空蚕都是免费发的,光这少说就是几十万啊。

    要说白云村的人不羡慕,那肯定是骗人的,好多人就觉得不过隔了两三里路,距离一下子就被拉开了。

    以前林家村的小伙子想找个对象都难,现在说媒的都擦亮了眼睛。也是林家村单身的青年不多,否则估计连城门都要挤破了。

    就连赖皮猪这种下三滥坐牢的货色,都有人打听他什么时候刑满释放呢。

    现在终于轮到白云村了,一听这事是由林风牵头,其实大家心里也早就同意了,一些没签合同的,也不过是想等林风亲自来说句话,做个口头承诺。

    白云村也是一个小村子,下辖7个生产小组,一共223户人家,总计1020人,人均耕地1。5亩,山林15亩,这在人口众多的巴蜀算是中等水平。

    村里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幼,年轻力壮的基本上都去塔克拉玛干采摘铁桃,或者去那边养殖星空蚕了。

    这次事情通知得早,大部分人都赶了回来。

    所以这天将近800人齐聚在村委会外面的空地上,熙熙攘攘地等着林风开会。

    林风记得小时候参加过村里的会议,那真的是没组织没纪律,通常村长讲一句,大家就要讲十句,话题很快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还有人说着说着就开始吵起来,甚至骂街的都有。

    可是今天的会场很安静,因为在场一半的人都要把林风叫老板,他们家里养着星空蚕,还要在林风名下的公司拿一份高额工资,自然对他很尊敬。

    “我想具体的方案,大家都已经听村长解释过了,”林风对着话筒说到,“我也不打算在解释一次,有疑问的现在可以提出来,我来给大家解答。”

    “我来问,”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首先站了起来,“我就想问问,改造之后会不会收了我们的土地?”

    “不会,”林风就知道大家最关心这个问题,“但村上会把所有土地整合起来,然后再统一重新分配,你们家原来是多少土地,以后还是多少土地。”

    “那我们的房子呢?听说所有房子都要拆掉,我家去年才盖的新楼,花了二十多万呢!”

    “房屋肯定要全部拆掉,然后每家每户都会统一分配新房,至于赔偿问题,我想村长已经给你们讲过了国家的赔偿政策。”

    “赔个什么房子啊,我们家可是两层的小洋楼。”

    “想知道房子是什么样子很简单,马上造给你们看。”

    说着就有几辆卡车开了过来,拉着满车的材料和十几个建筑工人,就在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开始把轻盈的板材和各种构建,像搭积木似的拼装在一起,不出半个小时,一栋两层的小楼就已经有了雏形。

    村民们好奇地围观着,对这种造房子的技术啧啧称奇。

    也有人觉得这么轻的材料肯定不结实,也不隔热,夏天住在里面岂不是要热死?

    对此林风笑而不语,直到所有工序都完成了,这才领着大家进去参观。

    两层小楼,上下各四间,旁边还有三间偏房,是厨房仓库和猪舍,外带一个50平方的小院子,四周都有围墙。

    这是典型的农家户型,七八口人都能轻松住下。

    有人试着敲了敲墙壁,发现并没有预想中的空空作响,而是像敲在了石壁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咦,看起来这么薄,没想到还挺结实的。”

    屋子里很宽敞,每个房间都是20平方,楼上因为是封闭式阳台,所以每间有24平方。

    这样总的算下来,主楼一共有176平,这是一家6口人的标准。

    楼顶有隔热层,上面可以晒粮食,或者搭上雨棚改造成凉亭。还有一个太阳能水塔,夏天的话足够一家几口每天洗澡用的热水。

    大家在房子里参观了两圈,大部分人都比较满意。

    “而且这个房子已经装上了超级电池,房子整体墙面都能利用太阳能发电,以后所有的家用电器都能直接使用,至少三年之内不用交一分钱电费。”

    这无疑又是一个极大的好处,农村人普遍比较,家里很少有空调这种大功率家电,如果真是电费不用出了,估计全国的空调、冰箱、全自动洗衣机的销量将会飙升至历史的顶点。

    “但是这房子真的结实吗?”不到一个小时修出来的楼房,还是有人不太放心。

    林风让大家退出去,然后让停在远处的一辆挖掘机开了过来,对着房屋就是一阵乱挖乱砸。不少人被砰砰的声音吓得脸都变色了,但发现房子居然一点损坏都没有。

    这还没有结束,林风又让人把门窗全部关好,然后在外面泼上两桶汽油,一个打火机扔过去,顿时火焰冲天。

    十几分钟后,汽油燃尽,林风带头走了进去。

    “不会吧,屋里怎么还是这么凉快?”

    “这房子比碉堡还要结实啊!”

    “住在这里面,就算9级地震都不用担心了!”

    ……

    到此为止,已经有95%的人都同意改造了,还有十几户不肯松口,但心里也开始动摇。

    按照政策算下来,每户扣除旧房拆除的补贴,一般都只需要拿出两万块左右,有五六口人的也才三万多块,就能拥有一套这样的房子,天底下去哪里找这么大的好事?

    “每个村一所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全部免费的,”林风再加上一些筹码,“修通高速公路,村里有卫生所,有电影院,有图书馆,有电教活动室。”

    “这些对我们来说用处不大,”有人说到,“我们家里比较困难,一时也拿不出那么多钱。”

    “没关系,只要你养了星空蚕,可以用蚕丝慢慢抵扣费用,最多也就半年就还清了。”

    只要不让掏现金,几户还在坚守的人立即就同意了。

    “可是如果我们不愿意呢。”还有最后两户坚持着,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好处,“我们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

    “那也没关系,这不是强制性的,”林风笑道,“但我在这里要对同意参与改造的人发布一个巨大的福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