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心里头叹了口气。
同为芙蕖堂的大丫鬟这么多年,她方才的提醒,也算是尽了这份情谊了。
希望这桩事,跟春景真的没什么关系。
绿莺直接去了阮楚宵养伤的房间那儿。
阮楚宵自打从安如意的房间里头回来,不知怎地,意志就有些消沉,急的伺候的小厮团团乱转,又不敢扰了主子,别提多难受了。
绿莺这般过来,就像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小厮差点就给绿莺跪了。
小厮殷勤的替绿莺打着帘子,引了绿莺进去,满是笑的恭维道:“绿莺姑娘一来,屋子里都亮堂了不少。”
这其实有些不太中听了。
毕竟屋子里头还躺着个主子呢。
绿莺也没跟这些不通文墨的小厮们一般计较。她落落大方的向阮楚宵行了礼:“奴婢见过三少爷。”
阮楚宵躺在床上,眼皮也没抬一下:“是祖母让你过来的?”
绿莺轻声道:“是奴婢自己有事想问一下三少爷。”
阮楚宵知道绿莺是芙蕖堂最为得脸的大丫鬟,是个极为妥帖的,她说有事,那定然不是什么小事。
阮楚宵微微抬眼:“什么事?”
绿莺微微咬了咬下唇:“敢问三少爷,您当时去救安姑娘,是有人报信还是偶遇?”
阮楚宵并非是个笨的,他见绿莺突然问起了这个,眼神微微一眯,又想起那诡异的明明是方菡娘,救上来却变成了安如意的事,眸子又沉了几分。
他凝声道:“何至于有此问?”
眼下无凭无据,不能仅凭着春景的失常,就判定她有问题,绿莺便没有说,只道:“有几点疑问,奴婢还不敢肯定,不能说出来毁人名誉,还望三少爷见谅。”
阮楚宵常去芙蕖堂,跟绿莺也算打过不少次交道了。他知道绿莺的为人,若不妥帖,她定然是不会开口的。虽然自己作为主子可以威逼她,但这样有什么意思?
阮楚宵垂下眼眸,淡声道:“是春景过来同我道,安姑娘落水了……这又如何?”
绿莺浑身一震,果然是春景去报的信!
春景跟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有什么牵连?!
绿莺不敢相信。
阮楚宵见绿莺这幅模样,心知这定然是春景出了什么不妥的地方。
他心中一动,绿莺向来是个嘴紧的,不然也不会当了祖母心腹这么多年。他心中那个疑惑,何不直接告诉她,说不定有什么意外结果呢?
阮楚宵是个杀伐果断的,起了念头,微微考虑一番后便直接开了口:“有桩奇事,倒是也正好同你说一说。”
绿莺浑身一凛。
她表情变得有些凝重,向阮楚宵行礼:“三少爷请讲。”
阮楚宵垂着眼,似是有些漫不经心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这桩事挂在心上,终究不太舒服罢了。”他顿了顿,见绿莺表情郑重,心里头倒是很满意,沉着的继续道,“之前我在屋子里,春景跑来同我说,安姑娘落水了。我想着总是表兄妹一场,便过去一看。谁知道池子里头沉浮的根本不是安如意,而是……”
阮楚宵顿了顿,终是没把方菡娘的名字说出来。
他囫囵的以“旁人”代替过,又飞快道,“我救了那个旁人后,便晕倒了,谁知醒来后,你们都告诉我,我救的是安如意。眼下看来,我确实是救了她,但为何,当时我竟然把安如意当成了旁人?”
绿莺有些骇大了眼睛。
她知道三少爷是习武的,目光如炬,又同安如意相熟,定然不会有什么“认错人”一说;然而诡异的是,认错人的情况真的出现了。
那么也就是说,有什么在影响着三少爷的认知,让他的判断产生了错误?
绿莺许久没有说话。
半晌,她才开了口:“三少爷,您救安姑娘时,许多丫鬟婆子都在场,所以,您救的人定然是安姑娘没错。至于您为什么把安姑娘当成了旁人救了上来……奴婢驽钝,倒是想不明白了。”
阮楚宵听了也不失望,他本来就没指望这个丫鬟能给他解惑。
他淡淡的点了点头,便让绿莺下去。
谁知,向来妥帖听话的绿莺,却寸步未动。
脸上,满满都是挣扎跟犹豫。
阮楚宵心中一动,也不催促绿莺。
他知道,像绿莺这样的妥帖丫鬟,会想明白的。
果不其然,过了半晌,绿莺才垂着头低声道:“只是有一点,很是可疑。”
阮楚宵道:“你讲。”
绿莺微微咬了咬下唇,这才道:“是春景……为何安姑娘落水,她先跑来找三少爷?”
只是简短一句话,阮楚宵的眼神却是一亮。
是了,虽说当时他隔得那冰湖很近,但出了事,首先应该是找人救人,而春景,不去找那些身强力壮靠近冰湖的小厮婆子,而是直接跑来告知了他……
即便是要回禀主子,春景难道不该回禀的是老夫人吗?!
要是怕老夫人担心,那也该是同大丫鬟绿莺商议啊,就这般贸贸然跑来找了他——
若是后头没出那桩奇事,这事也就罢了,毕竟虽然说不太过去,也不算什么问题。
但偏偏后头出了那桩事。
偏偏是他,把安如意认作了方菡娘。
偏偏是他,淮水伯府眼下哭着闹着要把安如意嫁给他,安如意甚至以死相逼……
这一串讯息在阮楚宵脑子里略过。
阮楚宵眼眸越发深沉了。
……
绿莺回到芙蕖堂时,天色有些晚了。
春景不知是不是心虚,一直在茶水间门口张望,看见绿莺脸色如常的独自一人回来,竟是一副松了好大一口气的模样。
绿莺心里头越发难过。
她面上却是依旧如往常般。
小丫鬟叽叽喳喳的迎了上去,逢迎绿莺道:“绿莺姐姐,老夫人不自觉的问了您好几次,才发现今儿下午您是歇班的……”
绿莺朝着小丫鬟点了点头,掀了帘子,在外间里过了过寒气,这才朝老夫人的内室行去。
平国公老夫人见着绿莺倒是高兴的很,招呼着她过去,说起了方菡娘嫁妆的事:“……今儿见谨王爷过来谈小定的事,我倒想起一件旧物来。之前我小定那会儿,老国公爷送了我一块白玉雕成的大雁,我记得一直收在库房里。你可知道放在哪里了?”
绿莺掌管着平国公老夫人私库的钥匙,每年都再清点一遍老夫人的私库。她只稍作一想,便回忆起来,笑道:“奴婢记得呢,那白玉大雁一直放在金丝楠木匣子里头。就放在丙号箱子里收着呢。”
平国公老夫人便满意的点了点头,嘱咐道:“回头把这白玉大雁也给菡儿添到嫁妆上去。”
绿莺脆生生的应了。
平国公老夫人便想起桩什么事,屏退了左右伺候的丫鬟,就留下绿莺一个,笑眯眯的让绿莺再近前一些:“……说起来,之前就同你说过,等菡儿成亲的时候,你跟过去做个房里的管事娘子……”
绿莺向来都是温柔笑着的脸上头一次出现了惊惶失色的神色,她扑通一下跪了下来,有些惶惶然:“老夫人,是奴婢哪里出错了吗?”
向来端庄稳重的绿莺,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正文 第四百九十八章 管教无方
绿莺知道表姑娘方菡娘是个再好相处不过的主子,也知道自己作为表姑娘的陪房去了谨王府,那日后定然是王府后院最为风光的管事娘子。
可她……舍不得平国公老夫人。
人人都说绿莺是芙蕖堂最为得脸的大丫鬟,绿莺心里却知道,老夫人待她的好,不仅仅是“得脸”这两个字能概括的。她早就打定了主意,等她送走了老夫人,若那时候表姑娘还不嫌弃,她再去王府伺候表姑娘。
绿莺知道,就是方菡娘,也不会舍得就这么要了老夫人手边最得用的大丫鬟去。
所以之前老夫人曾经笑谈过的,要把她给了方菡娘,她那时还想着,表姑娘刚刚回府,正是跟老夫人重聚享天伦的时候,哪里会那么快嫁出去?
可谁会料到,皇上竟会下旨直接赐婚呢。
看着绿莺这般罕见的失措难过,平国公老夫人心里头也是有些感慨。
绿莺打小小一团孩子时,就来芙蕖堂伺候她了。主仆二人这么多年了,情分自然非比寻常。平国公老夫人知道的,这么多年绿莺忠心耿耿的待她,她自然也要为绿莺好好的考虑好后路。
绿莺就跪在老夫人身边小声抽泣,平国公老夫人抬手慈爱的摸着绿莺的头,笑道:“咱们绿莺都已经是芙蕖堂威风八面的统领大丫鬟了,怎么还哭鼻子呢?……好在都把人给屏退了,不然让她们看见你这幅哭的模样,日后指不定就要传出什么你不愿意伺候菡儿的流言来呢。”
绿莺何尝不知这点。
“表姑娘人很好,即便有流言,也不会相信的。”绿莺终是放缓了情绪,从袖子里掏出帕子,有点不好意思的擦了擦泪。
说到方菡娘,平国公老夫人眉眼都柔和了些,像是想到了什么最珍爱的宝贝一样,她笑着点了点头:“是很好。三个孩子中,菡娘是让我最心疼的。”老夫人不期然又想起了眼下还在府里头待着的方家人,面色闪过一丝阴霾。
在那样的爷爷奶奶亲人手下讨生活,当年那三个没了娘爹又失踪了的孩子,还不是全靠长姐撑着!
可当年,她的菡儿,也不过是个几岁的孩子啊!
她在群狼环伺的情况下,竟然还能创出那么一份产业,听上去了不起的很,可平国公老夫人作为外祖母,那些荣耀与伟大在她眼里头都是虚的,孩子当年受的苦,才是真真让她心疼的。
眼下芝儿跟淮哥儿都出落的这么好,虽然对世事有着练达之心,却又不失一份赤子之意。
她的菡儿在背后做了多少,平国公老夫人想想就觉得心酸。
眼下,她惟愿她的菡儿,以后平安喜乐,福寿安康。
平国公老夫人眼里噙了泪,郑重的握着绿莺的手:“绿莺,你就当替我这个老婆子再尽最后一份力,去帮菡儿的忙,好好把着她的后宅……等她成了王妃,京里头那些人家的人情往来,她虽然向来聪慧灵敏,但未必能全都看清里面的道道。”她目光和蔼的看着绿莺,“这就需要你帮着把关了。”
绿莺一听,跟在表姑娘身边既然是平国公老夫人对她的期许与信任,那她即便再不舍得老夫人,也要应下来。
绿莺眼里含着泪:“奴婢定不负命。”
平国公老夫人便舒了一口气,很是松快了些的模样。
去谨王府,对绿莺来说,也是最好的归宿。
去了谨王府,她就是王妃身边最得脸的,到时候若是留在府里头做管事娘子,那定然也是最风光的;若要出府去嫁人,与人做平头夫妻,那是低品的小官也嫁得的。
……
方菡娘晚上来找绿莺时,上了年纪的人向来歇息的早,平国公老夫人已经歇下了。
方菡娘悄悄进去看了下老夫人,见老夫人睡得安详,似乎并没有因为淮水伯府的事气伤自己,便放心的又悄悄从卧室里出来。
绿莺已经完全看不出下午哭过了,依然是那副向来妥帖又温和的大丫鬟模样。
绿莺给方菡娘端了杯茶,方菡娘见绿莺眼睛微微有些红肿,多看了一眼。
不过方菡娘向来也是个妥帖的,她没有问绿莺这是怎么了,只是细细观察了下,见绿莺情绪如常,似是并不怎么要紧,便屏退了下头的人,轻声问道:“绿莹姐姐,你那边有没有查到什么疑点?”
绿莺一凛,知道方菡娘定然是查到了什么。
绿莺也不隐瞒——她知道,这等大事,替春景隐瞒才是害了她。她细细的把春景的疑点告诉方菡娘,末了道:“……奴婢同春景共事多年,春景的性子向来淡了些,这般强作镇定实在有些不合常理。”
方菡娘点了点头,神色也有些慎重。
她道:“我问了当时在冰湖边上的丫鬟——因着那边的树林需要清理落叶跟积雪,当时她们并没几个注意安如意冲过去的。倒是有个路过的小丫鬟说,她倒是看到安如意从她旁边冲了过去。觉得安如意奇怪的很,直直冲着湖上那个冰窟窿过去了。”
方菡娘顿了顿。
安如意许久没来平国公府,不管她通过什么渠道知道府里头的湖面上,恰好有这么一个冰窟窿,恰好这些日子冰窟窿那边出现了裂痕……
但是,再加上绿莺说的春景那边的疑点,基本就可以得出结论,安如意应该是同春景勾结在了一起,一人负责跳湖,一人负责去通知阮楚宵。
不过,除了这些推测以外,却是没有实打实的证据,证明安如意落水这事,是一场算计。
方菡娘揉了揉眉心。
绿莺便劝方菡娘:“……总归老夫人不会让安姑娘嫁进府里头来的,您放心就好了。”
方菡娘点了点头,好在家里头在子女的婚姻大事上,都是拎得清的。
方菡娘又想起一桩事,微微蹙了蹙眉:“我记得,春景那边,似是没两天就要出府嫁人了。”
绿莺微微沉默了下,点了点头,神色有些黯然:“姑娘记得没错。”
“那她好端端的,怎么会在出府前弄出这么一桩事来?”方菡娘沉吟了下,心里头倒是有个念头,或许可以从春景那边作为突破口。
只是春景毕竟是她外祖母身边的得力大丫鬟,总不能半分面子都不给的直接拉去审问。
绿莺微微咬了咬唇。
她也不知道春景怎么就生出这等心思来。
她想起从前安如意一直在有意无意的同春景交好。当时绿莺还以为安如意是为了讨好老夫人,交好了春景,好从春景那儿问一下老夫人的喜好什么的。绿莺倒是也没拦着,她也相信春景不会说一些不该说的。这也算是安如意孝敬老夫人了。
难道那时候,两个人之间就在密谋了?
绿莺脸上表情有些凝重,安如意到底许了她什么,能让她铤而走险这样做?
嫁到外头去当人正头娘子,已经是极好的一门姻缘了。从此以后就是良家子,下头的儿子孙子若是有出息,还可以去参加科举。
春景这临出府前弄出这么一桩事来,就不怕上头发现,让她的婚事告吹吗?……
绿莺突然浑身僵硬起来。
方菡娘不太了解春景,她却是了解的。
春景不是那等会为了一时利益冲动行事的。
她若是有胆子在马上要出府这档口,做出这等事,那只能说明,春景或许根本就不想嫁人!
这个设想,即便稳重如绿莺,那也不由得一时冷汗涔涔。
方菡娘一见绿莺这脸色不太对劲,有些奇怪,看了看绿莺。
这等诛心的猜测,绿莺却是不敢说的。
春景的婚事,是外头的人看中了春景,过来求的老夫人。
老夫人问了春景,见春景点头了,那才应下的。
如今若是春景对这桩婚事不满,那岂不是说,对老夫人不满?
这太诛心了,绿莺没有确实的依据,哪里敢说!
然而绿莺又不想瞒着方菡娘,只能是摇了摇头:“奴婢也不过是猜测而已,当不得准,就不同姑娘说了,怕影响姑娘的思绪。”
方菡娘知道绿莺是个妥帖的,她既然这样说,那定然有她自己的道理。
只是,谁知第二天,这桩事又起了变故。
淮水伯过来了。
他大概是收到了夫人的信。
平国公亲自接待了淮水伯。
淮水伯也不说别的,只是一脸的羞愧:“管教无方,实在是管教无方。我这女儿,竟然给贵府惹了这么大一桩麻烦事。”
态度比淮水伯夫人好了不是一星半点。
平国公却没有大意。
因为淮水伯从头到尾都没有说“不结亲”这三个字。
平国公笑呵呵的,同淮水伯打着哈哈。
淮水伯见了躺在床上,头上缠着厚厚绷带,一脸惨白躺在床上的安如意后,愣了愣,再转过脸,竟是老泪纵横。
平国公心里头就咯噔一下,有了一丝丝不太妙的预感。
果不其然,淮水伯悲痛道:“国公爷,咱们两家这么多年的姻亲了。看到小女这番模样,我实在是心如刀割。”
正文 第四百九十九章 甘愿作妾
平国公丝毫不意外。
他平和的看着淮水伯。
平国公虽说要比淮水伯年纪大上一些,但看上去,平国公的精气神要比淮水伯高出那么不少。
虽说往上数几代,淮水伯这一支也是骁勇善战的武将,两家也算得上是世交,阮二老爷跟安月更是青梅竹马的长大,也是一段佳话。
只是这一代的淮水伯,比起前代赫赫威名军功起家的先祖们,却是要碌碌无为了不少。
淮水伯都有点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