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女博士重生到民国守旧家庭-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听好消息么。”
  “什么?”
  徐少谦笑了,“他们让步了。请我们先过去一部分人,到公共租界。香港毕竟是英国人的地方,手能伸到的,自然放心一些。”
  她点点头,“怎么说也算进了一大步。”
  “嗯。所以过来问问你,想去上海么?”
  “我……”
  “之前我一直以为,只要将你藏在我身后,就一定能万事无忧。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么做到底对不对,我将你锋芒藏尽,没想到仍使你遭受这等不公曲解。到底我想错了。你比我所能想象到的还要更为独立坚强。”徐少谦哂笑,抬头看着她,“去上海吧?走远一些,早一点让我看到你光芒万丈。”
  “您没有错……我想我也没有错。是我得意忘形,忘了这是那一年,忘了这是什么时代。”
  “所以日后,万事也请小心一些,”想了想,仍旧觉得不大放心,“一定慎重再慎重。”
  “我会的。”
  “致密星发表了,许多人你很想见到的人,都将应邀到上海去,”徐少谦想了想,又笑道,“不过那里不再有梁璋,也没有我,你也能拥有更多自由。”
  “您……”楚望抬头,“不去上海?”
  “香港仍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梁璋的朋友联系上了江西——虽然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有必要,作为唯一擅长中文的计划内人员,出于诚意,我也不得不去一次。”
  “江西后头……”楚望想了想,将话吞进嘴里,硬着头皮说了通不着边际的话,“去江西穿朴素点,也别说你家里做什么的。别人正斗着地主呢,好歹拿出点诚意。”
  虽然知道她这是戏言,仍然笑着点了点头,“好。”
  想了想,她又挠挠头发问,“我考试应该都通过了吧?”
  徐少谦笑了,“很快寄给你,别担心。”
  “嗯。”
  该吩咐都吩咐了,该打趣的也打趣了,突然沉默了,气氛又有些异常的尴尬。
  徐少谦轻声说道,“替我太太向你道歉。”
  “没事,也不怎么生气。”
  “嗯。”想了想,不知怎的又渐渐有些语无伦次,“如果,假使……我是说,如果,你没有更好的选择,在我这里,你应该也不会过得太差。”
  “嗯?”
  “没事,不会有这种情况,”徐少谦自嘲的笑了,“你能比我想象的过得更好。”
  不等楚望回过神,他在门外轻轻将门合拢。两人隔着门,楚望只能听到徐少谦的声音:“放心去上海。上海以外的事请不要担心,一切有我。”
  还有一句,“再见。”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江西,之前提朝鲜就提过了,因为十月革命成功的那一位不!肯!倾!囊!相!授!啊!所以本着怎么解气怎么来,我!们!也!不!肯!
  谁还没点脾气了不是。


第76章 〇七六  决定
  “三女楚望受西式滥调感召; 已有婚约下; 仍不知检讨个性和行为,乃是我疏于教管之过。教女无方; 自言身惭; 实是于斯先生有愧,先除其婚约;倘再固执己见; 则查报家祠规条; 削除其名。此启。”
  因粉白墙壁总掉灰,葛太太喜欢铺各式的墙纸,光面的; 镌小花的,灯光里华丽丽的;只是香港天气潮; 新铺的墙纸过不了太久就要起泡。因此墙纸样式总用不了一季又是新的花样。
  楚望斜倚在墙纸上念着报纸; 不由得一声笑出来:“不嫁就不除名了?那么说来,嫁徐先生似乎也不赖。”
  葛太太在旁边听到,在她耳朵边上哼笑一声; “借题发挥,搞得还煞有介事。”又问:“别人我懒得理,只想问问你:这事你到底怎么想的?”
  楚望知道葛太太想替她讨公道,故而来问她是否真的想要跟斯家这门婚约; 好觉得做事要做到什么程度。她笑了一笑,“这事按理我说了不算,我本做不了主吧?”
  听完这话,葛太太忍不住瞧了她一眼:身上的浅灰绿色绉绸旗袍还没及脱下; 后面一副金镶绿的玫瑰花墙纸,隔近了只能看到一根根丝线,看不出花的模样来;靠着的地方,耳边挂着一副壁挂铜制电话机。近了黄昏,长廊外头橙晃晃的余晖隔着树儿花儿投进来,墙上一方一方三尺见宽的光里,她就在那儿靠着墙笑。
  葛太太不知怎的想起许多年前那个昏黄老宅。深宅大院里头,那个人的丈夫在外头陪着外室,一年不见得归几次家,归家也不见得要见她,总是先去见老太太,再借着看儿子的由头,在她屋里也坐不上几刻钟;老太太不日去了,他甚至因不想见她而连儿子面也见得少了。再后来,带着大着肚子的外室跪在她跟前,想将肚子里那个也过继给她。
  她总想问一问她:“为什么要嫁给这个人呢?”那时她也说:“这事,我本做不了主。”那人笑时看起来比谁都柔弱纯良。隔天,便叫南京参议院副秘书长太太都知晓了。将一行江南名人请到家里来作证,将林俞的心头肉给剜了去,事成后,仍旧在榻上笑得端庄明媚——她有她的精明厉害之处,想来也正因此,叫林俞恨得深切。
  林俞这个前朝遗少,考取进士那年赶上甲午后第一遭官费留日,学成回来第二年恰逢日月换新天;若不是如此,也要给人骂作是变了节。托面前这个丫头的福,和斯应共事十二年,四一二后赶上叫他上欧洲去。斯应没躲过的,他仍旧躲过了。
  真是君子福薄,小人长命。
  这些年他日子越过越舒坦。从前看在面前这个丫头的份上,她尚且留着他老林家的鼎鼎大名不忍沾污了。
  如今倒也该叫他栽个跟头了。
  葛太太又皱起眉头来。
  对于那一位徐先生的事,从前有一些风闻,她也找人打听过:徐太太这身子恐熬不了几年,那位徐先生的人才却是相当不错的:这两年,男人二十七岁往上丧了偶,自有一番成熟风度,竟是比没成婚的还要吃香得紧。也因此,葛太太曾与旁人一样,以为这丫头真跟他情投意合,也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点破;没曾想她性子如此刚烈,又是另一番欣慰。
  那位斯少爷呢?他要真心想娶,没有这婚约也不在话下;同理,这丫头若是真的有心,未必不肯为自己搏上一搏。
  只是如今这情形,葛太太看得分明,也更分明的不看好。
  想了一想,去叫过亨利先生,三两句用英文交代:“拍个电报去上海沈律师那里,同他讲,我有一宗遗嘱官司请他出面商量。”
  葛太太吩咐事情去了,这头电话铃铃的响,在她耳边跟前像叫魂似的。接起来,那头吵吵闹闹,真真鼻音很重,急不可耐的问:“到底怎么样啊?”
  楚望知道她在乔公馆里被乔太太盯梢了不得自由,所以在外头杂货铺里借电话机打来。她笑说:“我去上海。”
  “啊?你爸爸在报纸上头搞出这么一出,搞不好过几月欧洲美国的留学生都知道了,你就是逃到爪哇国去也没用啊?”又压低声音,“葛太太没动作?”
  楚望没忍住笑了一阵,说,“我生怕他闹得不够大呢。葛太太……应该也这么想。”
  对面一趟电车咣咣的过去了,真真听不大清,“什么?”
  “没事。我是真的有事,非得去上海不可了。”
  “什么时候去?”
  “就这几天了。”
  “上海当然好呀。香港这小地方,既没大场面也没新鲜事,”顿了顿,“我明天考试呢。等两周我考完了,立马一准回来找你玩。”
  “好好考,我等你来。”
  真真感冒了,似乎要流鼻涕一样吸溜吸溜的,电话那头传来叶文屿一声闷笑;尔后咚咚两声,似乎是真真将他狠揍几下,在那头哎唷的哀叫。真真在那头揍了人,又说:“行了,我两出门吃广东菜,身上剩不了几块钱,先不跟你多讲了。咱们上海见。”
  挂断电话,楚望想起那颇可爱的两人,仍旧乐了好一阵。正笑着,竟没觉察葛太太已经吩咐完事情回来了,在暗处盯着她问,“打算去上海了?”
  “嗯。刚才就想讲的,姑妈您一趟子就跑了。”
  “反倒怪起我来了?”葛太太瞪她一眼。姑侄两双双斜靠在墙上,一人一个姿势气势,不知何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得有三分相似了。
  只不过两人都没察觉这一点。
  想了许久,葛太太终是妥协了,“嗯。上海地方大,多认识认识人也是好的。”
  第二天,船票和聘书一并寄了过来。按理说如今他们的项目仍旧是缺钱的,绝没可能给她开个特例。可船票到了手头,仍旧是一张一等的。
  葛太太倒也不多说,主动替楚望张罗收拾东西。
  弥雅与真真一道要考试,本想要来一趟,被蒋先生死拦在家,由他来替她拜访葛公馆。还没讲上几句话,又一通电话来找楚望。
  是徐文钧。
  “我打电话来跟你道别。他打算将我送去英国一个朋友那里念中学……因此叫婶婶别妄想要过继我了,” 他接着压低声音,“前些天叔叔回来动了好大的怒,这两天准备送我走,婶婶在家闹绝食,他也只当没看见。还跟婶婶说,‘若是想死,不如死清净点,到了黄泉下头做孤魂野鬼了无牵挂,岂不更痛快?’将我们都吓坏了。”
  她没读过孙子,但是仍旧听过这么一句话:
  “必生,可掳。”
  她笑着说。
  ——
  楚望在这边接电话,另一头葛太太同蒋先生聊天等她。
  穗细和蜜秋指挥着一众丫头给她收拾行李,在走廊外头咚咚咚跑来跑去,忙作一团。收拾出四五个箱笼搁在二楼,蒋先生立在门口见了,问道:“葛太太不同去?”
  “她去见见新鲜事,我这个长辈跟着,总玩不开。”
  “你能放心?”
  葛太太想了想,皱着眉头不讲话。
  “上海那边已经替她打点妥当了么?”蒋先生见状,又笑着说,“等小五考完,我同她先回去一趟澳门,隔几月才能去上海。若是葛太太愿意,我倒也能托人帮忙关照着三小姐。还是葛太太另有安排?”
  蒋先生这么一提,她尤为担心她这几年娇养惯了,吃穿用度不习惯,几乎想将整个葛公馆的厨子丫鬟一式一样给她在上海配个套;又致电几个法租界的警察朋友,叫人处处留意着;却仍旧不放心。几次将蜜秋唤过来——这丫头是她在跟前教养出来的,知礼知趣又懂规矩,几乎就要叫她跟着她去上海。
  蒋先生这么一讲,她又动了这门心思。将蜜秋再度叫到跟前来,蒋先生与蜜秋都一同笑了。
  “葛太太真是劳心劳力了。”
  蜜秋说:“葛太太只管差遣我去陪着姑娘就是。姑娘向来自由惯了,若不大愿意我们这些闲人在周遭晃荡着,我自然少说多做就是。”
  葛太太低头想了想,却突然的想到了点什么。侧过头,责问似的看了一眼蒋先生。
  蒋先生一早就想到了,只不过他事不关己,便不好说破这一层。葛太太操心过了头,思绪正乱着,他也只稍稍从侧面点拨一下。
  葛太太这一眼望过来见到蒋先生的笑容,霎时间也明了过来。
  蜜秋扭过头正要去吩咐事情,葛太太忙将她又叫了回来:
  “等等……蜜秋,你也不用去上海了。”
  蜜秋略有迟疑,仍是答应了,“是,太太。”
  葛太太又说,“你叫亨利先生拍个电报去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找谢少。”
  蜜秋嗳了一声,静候着。
  “电报上就写:三小姐下礼拜五抵上海,叫他给我照料好了,少了根头发我都拿他是问。”
  蒋先生坐在一旁听了,笑着拍马屁,“谢少此人专攻吃喝玩乐,又有巡官身份。上海的妖魔鬼怪,无论中的洋的,定都不敢再招三小姐。去上海找他作陪,再好没有的事。还是葛太太英明。”
  ——
  上海天寒地冻的二月天,一通电话将谢择益从教训场上叫回温暖的工部局。他被寒风吹了一整天,稍稍暖起来,整个人都有些哆嗦。点头哈腰的从警务处长那儿接了电报,还不及看,局里一众探长探员督查官都盯着他瞧。
  他先笑:“什么要紧电报?”
  再低头看电报,上头写着:三三礼拜五日轮抵沪,请照看好了。稍有差池,仔细你的皮。
  谢择益查看完电报纸,屋里大小脑袋仍盯着他看。局里来电报不分公私,其中不少人懂得中文,向来这纸电报也是传遍了众人手。
  他咳嗽两声,“家里头派差事来了。”
  “什么差事?”探长笑得络腮胡子也抖了抖,拍拍他的肩,“应当不是什么苦差吧?”
  “呃……”谢择益思忖半晌。兴许是给外头寒风将脑袋冻着了,一时倒想不出什么词汇来定义这差事。
  摇摇头往外走,门口不知谁明目张胆贴了张肥皂广告招纸,上头画了只鸟笼,里头关着一位东方淑女。
  谢择益终是没忍住笑了,心道:……金丝雀出笼么?
  作者有话要说: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谢主场,介意的就跳吧。
  ——
  *关于徐,为什么觉得他的道歉轻描淡写?他倒是愿意做更多事情,更多的是明知女主不屑这种弥补。他有他的无奈跟心酸,我觉得我表达得很清楚了啊……我真的太心疼这个人物了,有种“你们尽管来骂我别骂他啊”的感觉,真的真的心疼T T哎。
  的确实是出于我心疼徐少谦的心情,也理解大家心疼楚望的心情,并且很替她开心。
  怎么说呢,当初那个年代,本来想留他在卡文迪许,他执意要回来,而且有朝一日是要回内地的。杨振宁晚年归国都被骂成那样,他一早就回来效力,虽然明知被历史埋没,他仍回来了。
  而且,他更可能的结局是:像束星北那样,没能躲过那十年……
  这样一个人,一辈子没顺心过,不被理解,没感受过任何家庭温暖……我真的真的太难过了。


第77章 〇〇一  炊烟之一
  蒋先生与葛太太同送她去皇后码头; 送别阵仗看起来极大。等船将开了; 一等单人舱也只她寂寂寥寥一个人,连芳邻几个日本女孩子也颇有些讶异。
  道别话不多; 也没什么离别伤情。楚望以为是蒋先生与葛太太常去上海的缘故; 怎么也没料到这二人私底下有了别的更稳妥的打算。
  这两人轻描淡写的说:“有人会在上海接你。”并没有告诉她究竟是谁来接。
  船是日本船,翻译过来颇有点文艺; 叫雪苍丸。从前第一次来香港时也是日本船; 只因住大套间,那时倒没觉得;现在在单间里,什么都是小小的:小小卫生间里头白色马桶和白铜洗脸盆; 黑色漆皮小沙发后头一堵墙,拉下来是一张床。木头的家具; 黑白的配色; 被单是洁白单布,木头棍一投打碎了做成牙刷,木屐、棉布睡衣也准备妥当;空间虽小; 但却利用得当,毫不显得逼仄;小而舒适,伴着隔壁少女轻声细气的日语腔调,极易使人入眠。
  船刚开时傍晚时分; 停靠香港,上来了许多西崽。东洋仆欧来请她吃饭时,听到隔壁门口英俊欧洲人拿口音轻快的英文同日本女孩子对话,那边却拿日文回答着;正奇怪着; 待听仔细了,她才恍然明白那是一口日式英文,不然还以为日文和英文之间什么时候融会贯通了。
  吃了饭回来又碰到那西崽,还姿势潇洒的立在门口聊天,手势打的飞起,一望而知是个擅长调情的意大利人。听到走廊里又响动,一转头,将她从上到下打量一遍,以为她也是那屋里几位的同伴,装模作样的同她“空你七娃”;楚望装作听不懂,他又换了作“雷猴哇”——不及她回答,隔壁的门立马砰一声关了,险些将他鼻梁撞断,看得楚望直乐。笑着摆摆手:“Notte!”也关上门梳洗睡觉。
  船晃得人昏昏欲睡,无事可做,一觉到上海,东西都没顾上吃几顿。蒋先生事先在船上托了人,船还未靠岸,几名仆欧便为她开了个特别通道,亟待将行李优先送下去。候在甲板上时又见了那意大利人——两天功夫东山再起了,怀里又搂了个东方美人,也算不枉此行。后面几个熟悉的声音,楚望一回头,那几名日本女孩子也瞧见了意大利人,前嫌尽释的同她心领神会相视一笑,手里拿着一张地图,颇为不好意思的问:“你熟悉上海么?”
  “去虹口?”
  倒也有些自来熟,“冬天神户好冷,新加坡暖和。过假期,刚好转轮船来上海玩,爸爸和哥哥都在虹口。”
  原来是新式的学生妹过寒假,结伴出行游玩,一切都是新鲜的。
  日本女孩又问:“你家人也在上海么,还是从香港过来上海玩?”
  她有点愕然。转而笑道,“工作了。”
  换女孩子们讶异不已:“你看起来那么小!”
  几名海军陆战队的日本军人,军服没来得及换,不远处招手呼唤女儿和妹妹们的名字。女孩子忘了同她道别,挤过人群狂奔过去和久未见面的亲人热情拥抱。
  人们迎来送往的,仿佛走马灯过,都是戏中人;只她一个看客。替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