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歌神直播间-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卡恩这时候哪还有脸出面,出去干什么,丢人吗?
  堂堂金像奖的得主输给了一个籍籍无名的华国人,这让他还有什么脸面在记者面前抛头露面?
  所以他干脆选择了躲在家里,既不回应网上的呼声,也不接待任何想要采访的记者。
  如此态度,也终于渐渐让人们明白了,看来卡恩这是选择了认输,感觉没脸出来见人啊!
  一时间,整个网上喧嚣沸腾,大家一方面在惊叹吴良居然能打得金像奖得主不敢路面,另一方面也对卡恩颇有微词,堂堂一位曾经获得过金像奖的音乐家,就这么输不起吗?
  连带着的,他们对卡恩感到很失望,于是也渐渐牵扯到了卡恩在这届金球奖上的作品。
  亏得这家伙一开始还自吹自擂,说这次除了英吉利的那位音乐家,他谁都不怵呢,结果现在被人家怼得连面都不敢露了?而他的那首作品,自然也就被大家给看低了。
  很多人都在议论,这次的金球奖,估计是没卡恩什么事儿了,这个德意志人这么怂,怎么可能入得了金球奖评委的法眼呢?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这样议论着的时候,一个谁都没想到的人却突然跳了出来,在媒体上愤愤不平地叫嚣道:“金球奖评选的是入围的作品,又不是那支游戏CG的配乐,凭什么卡恩就没资格获奖?”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卡恩的好友基尔斯特。
  “咦,居然还有人跳出来帮卡恩说话?”基尔斯特这番话不说还好,他这么一说,群众的视线立刻全都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其实基尔斯特说的也没错,金球奖评选的,并不是《魔神之怒》动画CG的配乐,而是《天空之城》这部电影的配乐和卡恩参选的那部作品,严格意义上来说,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关联,哪怕卡恩写不出比《The dawn》更好的配乐,也不能说他的那首作品就比《天空之城》差。
  但问题是世事往往如此,一个人只要给别人印上了坏的印象,他的所有一切,都会被人不自觉的看低一等。
  像是卡恩的那首参选作品,原本在大家看来,这首作品也不比《天空之城》差,而且卡恩身为金像奖曾经的得主,说出那些自信的话,也没有任何问题。
  可现在问题是他已经被吴良面对面的击败了,连带的,大家都认为他比不上吴良,自然的,他的作品也比吴良的作品要差一截。
  如此一来,就连那首原本的参选作品,似乎也比吴良的《天空之城》要低一等。
  这种印象,并非一人如此,或是一家如此,而是所有关注这次斗嘴事件的人,人人都如此。
  于是基尔斯特说得越多,大家反而会越是认为他是在狡辩。
  尤其是卡恩这个当事人自己不出面,反而叫了一个朋友出面叫嚣,这叫什么?这就叫输不起啊!
  “太鸡儿丢人了!”这是不少华国吃瓜群众心里的想法:“自己输了不认账,还叫朋友出来强词夺理,德意志人都是这么输不起的吗?”
  不但华国人感觉丢人,就连米国人,也认为这件事上卡恩确实有些过分了。
  “我们那噶都是米国人,我们那噶木有这种人,输了比赛哪能不认账,这个人他不是米国人!”米国的网友纷纷在网上表示,输就是输,赢就是赢,既然自己不敢露面认输,又何必叫自己朋友出来说那些狡辩的话呢?
  卡恩根本就没拿绿卡,这个人他根本就不是米国人!
  结果经过米国的网友这么一闹,德意志人不乐意了。
  尼玛卡恩都在你们米国生活了那么多年了,绿卡不知道已经拿了多久了,只不过德意志和米国都承认双重国籍,所以他才能继续持有德意志的护照。
  哦,现在好了,他在米国丢了人,你们米国人就不承认他是米国人,想把所有黑锅都推到我们德意志人身上?
  奶奶的,你以为就你们会唱《米国人都是活雷锋》吗,我们德意志人也会唱啊!
  “德意志没有眼泪,大雪纷飞,你输得好憔悴,单身的你,原本以为,可以做一个米国人……”
  哼哼,听到了吗,卡恩既然在你们米国拿过金像奖,那就生死米国的人,死是米国的鬼。
  关我们德意志鸟事?


第五百章 如何证明我有小JJ
  估计连基尔斯特也没有想到,他原本只是想替自己的好友卡恩说句话,结果却扯到了两国网友关于卡恩国籍的争论上。
  这可真是推锅一时爽,全家火葬场啊!
  基尔斯特的脾气本就暴躁,再被网友们这似调侃似鄙夷的语气一撩拨,顿时就感觉到自己全身的小宇宙都炸了。
  “这不关卡恩的事,你们有什么冲着我来!”他对着媒体和网友勇敢的呼吁:“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那个华国人在主动挑衅,他肯定有备而来,说不定那个暴风游戏都跟他是一伙的!”
  好嘛,他这是推锅不成,干脆把暴风游戏也一起拉下了泥潭。
  没错,暴风游戏一定是跟吴良早有预谋,否则为什么这边卡恩刚接下他的挑战,暴风游戏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还拿出一段早就预备好的动画CG,让他们双方来进行比拼?
  说不定这是暴风雨了和那个华国人早已经串通好的阴谋,他们这是炒作,无耻的炒作!
  卡恩因为自己一贯的民族沙文主义,在米国媒体中的名声本就不太好,再加上他这么胡搅蛮缠的一番话,一时间,米国媒体纷纷对他发出了嘲讽。
  “真是活久见,人家卡恩自己都不急着出来解释,结果他这个外人反而比谁都激动,难道这就是华国人常说的皇帝不急没有小JJ的人急?”米国媒体因为实在翻译不出来“太监”这个词,于是用了一个更形象的说法来代替。
  然而经过他们这一说,基尔斯特立刻感觉到裤裆里有些发凉。
  妈的,居然敢嘲笑我木有小JJ?
  要不是因为还保持着最后一点儿理智,以及米国法律中有“暴露癖”这一条款,基尔斯特估计会邀请几十上百家媒体过来,当众让他们看看自己到底有木有小JJ!
  不过就是这么一番话,也已经足以点爆他的脾气了。
  “要是那个华国人真有本事的话,他敢不敢再跟我比一比?”他愤怒地对着采访自己的记者比了个中指,大叫道:“要让我相信他没有玩弄阴谋,除非他在我指定的领域中获胜,否则我有一千个理由认定他根本就是在算计我的朋友卡恩!”
  很好,这个理由很强大。
  在他指定的领域获胜,如果他指定的领域是比谁迎风尿的更远怎么办?
  毕竟从血统上来讲,西方人的那根东西是要比东方人更加有力一点的……
  不过好在媒体也不傻,他们很清楚基尔斯特说的是什么意思,基尔斯特最擅长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古典音乐。
  他想跟吴良比的,肯定也是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是什么?其实有一种狭义的和广义的说法。
  广义的古典音乐,指的就是从中世纪开始在西方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的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它包括各种钢琴曲、小提琴曲,甚至于交响乐曲。
  而狭义的古典音乐,指的主要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西方最流行的音乐,它的代表人物正是被称为“全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的吉尔伯托,以及跟他同一个时代的华纳、齐丹等人。
  总而言之,古典音乐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是那种具有一定的年代,以及代表了西方主流音乐文化的作品。
  这么一说起来,媒体们就不由得感觉到基尔斯特的不要脸了。
  毕竟他可是土生土长的西方人,对起源于西方的文化和音乐自然十分了解,可吴良却是个华国人,他从小接触的,也一定是具有东方文化传统的音乐。
  你居然要跟人家比古典音乐,你还能再不要脸一点儿吗?
  好吧,虽然媒体都感受到了基尔斯特深深的恶意,但却并没有人站出来为吴良说话,毕竟他们要的是新闻,是刺激,至于吴良到底会不会西方的古典音乐,这干他们鸟事?
  要是那个华国人输了,说不定更好,谁叫他先前表现得那么嚣张,还击败了卡恩,一下子让米国人跟德意志人都感到丢脸?
  带着这样的恶意,媒体们自然有很快把基尔斯特的宣战书传递到了吴良那里。
  而吴良听到这番话的反应则是: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想什么就来什么呀!
  原本他的计划就是在金球奖正式颁奖之前,狠狠地造一把势,不但要让米国人知道他,还要让米国人了解他,崇拜他。
  所以他才会一改往日谦(wú)虚(shì)低(shēng)调(fēi)的作风,贸然向卡恩发起了挑衅。
  但他没想到卡恩会那么不经打,自己只不过小露了一手,对方就像是一只受惊的乌龟一样,深深的把自己的头埋进了龟壳里。
  当然,他并不知道卡恩当初前往暴风游戏的事,所以也自然不明白卡恩受到了何等严重的打击,他只以为卡恩是在听到自己放出的那首歌之后,自愧不如,才用这种鸵鸟般的方式选择了认输。
  而就在吴良眼睁睁看着这件事没了后续,好不容易炒起来的热度眼看要变凉的时候,他怎么也没想到,卡恩的“好朋友”基尔斯特居然跳了出来!
  恩人呐,这简直就是再世的活雷锋啊!
  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二货跳出来吸引眼光更能让吴良感到绝地逢生的呢?
  他感觉有了基尔斯特,这件事估计又可以再炒一波,就像泥轰那些小矮人拍的爱情动作大片一样,高潮一波接一波,真是让人欲罢不能欲仙欲死啊!
  于是不等媒体们挑拨,吴良就心情愉快的接下了基尔斯特的战书。
  古典音乐是吧?哼哼,那就让你们见识一下,拥有爆头外挂的玩家在吃鸡世界中是如何的不可阻挡吧!
  吴良二话不说,应下了基尔斯特的挑战,同时让媒体给他带回了一句话:
  东风吹,战鼓擂,要说写歌谁怕谁?
  这番话传回基尔斯特的耳中,德意志人当即就湿了(啧,男人能湿的只有眼眶,你们这些家伙,再想歪就别怪我动刀了!)。
  “太好了,终于可以给那个华国人一个大大的教训了!”基尔斯特热泪盈眶的想到:“而且我要是赢了他,也能得到更多地关注,哼,你们这群白痴,以为只有卡恩和华国人会炒作吗?别看老子浓眉大眼,论起炒作,我也是把好手啊!”
  带着感恩的心,基尔斯特隔着媒体跟吴良约定,两人在三天的时间里面,各自创作一首古典的钢琴曲,谁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谁就将获得胜利。而失败的人,则需要向胜利的人诚心诚意的道歉,并承认自己永远不如对方。
  啧啧,说起来基尔斯特可比卡恩聪明多了,卡恩和吴良之间,虽然闹得蛮厉害,但从始至终两人都没有定下任何赌约,不管输赢,其实也就是在媒体面前丢了脸面而已。
  而基尔斯特呢,他不但要输家道歉,还要让输家承认永远不如赢家。
  这叫什么?这叫胸有成竹,稳操胜券!
  赢了不但能驳那个华国人的面子,还能让他在自己面前永远抬不起头,即使他想后悔,以后也再也没机会来找自己报仇。
  因为他都已经承认永远不如自己了,你要是以后他还想找自己比拼,自己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了呀,你本来就比我差,我凭什么还要跟你比?
  不得不说,基尔斯特比他那位德意志同胞要有心机多了。
  然而他并不知道,在华国有句古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他看来,自己从小学习古典音乐,淫浸此道已经接近三十年,当今世界上,论到古典音乐,除了那几位公认的大师,还有谁是自己的对手?
  要知道,他能和卡恩这样拿过金像奖的音乐家成为朋友,靠的可不仅仅是自己德意志人的身份,在西方也有句谚语,叫做“百万富翁是不会和农民成为朋友的”,如果两人之间的身份地位和实力差距太大,又怎么可能成为朋友呢?
  他能够和卡恩相交莫逆,靠的也是自己的一身才华。
  他才不相信,自己会在最擅长的领域输给吴良这个华国人呢!
  于是三天后,两人分别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了一家媒体,由他们上传到了网络上。
  基尔斯特交上来的作品,叫做《巴勒B小调》,很专业的一个名字,除了念起来有点儿怪异之外,内行人一看这名字能知道这支曲子的专业性。
  而吴良交上来的歌曲,则是一首名叫《水边的阿狄丽娜》的曲谱。
  阿狄丽娜是谁?
  初见这个名字的时候,那家拿到歌谱的媒体也疑惑了,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女孩儿的名字,难道是吴良的梦中情人?
  可据他们了解,吴良似乎有一个未婚妻,名字叫做和路雪,英文名也不叫阿狄丽娜啊?
  这个名字里面,到底包含了什么玄机?
  拿到歌谱的那家媒体搞不明白,不过他们却很清楚,吴良的这首歌,很棒!
  一个从小生活在东方的华国人,居然能写出这么一首具有西方古典音乐韵味的钢琴曲,这个难度,可比从小就接触西方古典音乐熏陶的基尔斯特要难多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支曲子在拥有古典音乐神韵的同时,也兼顾了现代流行钢琴乐的特点,旋律极强,十分通俗,很符合普通观众希望接触高雅音乐但又不希望音乐太复杂太古板的心理。
  和基尔斯特那首专业到让人听完后直挠头的作品比起来,这家媒体的所有员工无疑都更喜欢吴良的这首《水边的阿狄丽娜》。
  甚至有这家媒体的员工在听到这首歌的第一时间,就把歌曲下载到了自己的手机里,设置成了手机铃声。
  从这一点来看,基尔斯特似乎也要凉了。


第五百零一章 信专家,得永生
  这家媒体猜得没错,两人的钢琴曲同时放出之后,收到的评价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在专业的人士看来,基尔斯特的这支乐曲,中规中矩,虽然因为时间紧凑而少了些打磨和灵气,但节奏中正平和,完全体现了古典钢琴曲的神髓,即使放在任何年代,都算得上是一首经典的古典音乐。
  但与之相反,吴良的那支《水边的阿狄丽娜》,则失之轻浮,虽然光从听觉效果而言,似乎更显轻快、通俗,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只能算是一首流行钢琴乐,并不是一首纯正的古典音乐。
  按照两人比拼的内容来说,基尔斯特算是赢了。
  但媒体和大众的想法,却跟专业人士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
  基尔斯特的音乐,古典是够古典,可也正因为如此,一般人根本就欣赏不了。
  就连听交响乐的时候都有好多观众睡着,更何况这么一首严谨到令人感到沉闷的钢琴乐?
  不少人甚至在基尔斯特的歌曲后面留言,声称感谢基尔斯特治好了他们多年的失眠症,只要每次一听到这首钢琴曲,他们立刻就能睡着。
  至于吴良的《水边的阿狄丽娜》,则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欢迎。
  这是一首语调欢快中又不失优雅的钢琴曲,听到它,似乎就好像看到了在那碧绿澄清的湖水边,有一个金发的女孩儿,赤着雪白的嫩足,欢快地拨弄着水面的波纹,而不远处,钢琴曲的作者,就像是个满怀宠溺的年轻人,远远地看着那个女孩儿开心地玩闹着,用乐曲将她的一颦一笑记录了下来。
  这种感觉,就像是初恋那般美好,令人愉悦,也令人酸涩。
  最关键的是,大家都能听得懂这首歌,而且也能感受到歌曲当中传递的那种爱情的味道。
  这年头,谁还会有耐心去听那些沉闷的音乐,或是看那些讲述人生哲理,记录人生道理的影片?
  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已经够压抑了,他们需要的,是能够让自己放松片刻,能够让自己愉悦、欢笑、开心,或是感动的东西。
  毫无疑问,在普通大众这里,吴良的音乐胜了基尔斯特上百倍。
  大众的行动是直接的,没有掩饰的,仅仅只用了一天时间,吴良获得的票数就到了一个让基尔斯特感到绝望的位置。
  看着自己那还不如吴良一个零头的票数,基尔斯特怒了,对着赶来采访的媒体大放厥词:“您们这群撸瑟儿,你们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古典音乐,我没有输,那个华国人才输了,他写的根本就不是古典音乐!”
  然而这又如何?观众们只管自己喜不喜欢,那管你到底是不是正宗?
  再说了,吴良的这首《水边的阿狄丽娜》,如果硬要说的话其实也称得上是古典音乐,因为它毕竟符合西方一直流行的主流文化,没有任何怪异或是偏颇的地方,而且米国人民也很喜欢听。
  甚至在它出现后的短短不到几天的时间里,就已经有很多钢琴教师把它加入到了教学的素材中,开始教授那些钢琴初学者弹奏起了这首最流行的音乐。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基尔斯特叫嚣得再厉害又能怎么样了?
  有一个资深的音乐家倒在了吴良的刀口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