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百人,如今,就剩下了八人。
明军仍在源源不断轮番冲击营州城,然而城里的守军,实在是,累啊!
“杀!建奴已是强弩之末了,第一个杀入城者,赏白银百两!”
一员骁将,顺着云梯,大呼而上,无数明军景从。
“小赵将军威武!”
“小赵将军威武!”
小赵将军即是赵丰,此时为了给大明百姓造成天下大部分四海升平之相,以挽回普通百姓对政府的信心,老回回得令投降归顺,故而赵丰又回到了梁涛身边。
这头也是老虎般的人物,攻城掠地身先士卒,无有所惧。
此时的营州城里早就没了石头可以将带着铁钩牢牢抓住城头的云梯上的人砸下去,只能眼睁睁的望着这些敌军越来越靠近城头。
手中的刀宛如千斤重,几日没日没夜的防守,早已经没了点滴精气神。
“破了!”
“破了!”
“东门破了!”
“东门破了!”
无数明军高呼,一时间纷纷向东门杀去。
“贝勒爷,走吧,守不住了。”一人带着哭腔,抱着多铎的身子使劲向城楼下拽,可惜多铎不为所动。
“二哥命我死守营州,营州若失,二哥在前方岂能有胜算?我又如何能走?城在人在,城亡……便人亡!”
“既如此,我等愿誓死追随贝勒爷于地下!”一众汉子声音低沉却有力而坚定,他们心中虽苦涩,然而对主子的忠心却丝毫不改。
“好!好汉子!都是我女真真正的的勇士!”多铎眼眶含泪,危难见真情,见忠心!
“既如此,随我再杀个痛快!”
“喳!”
。…
昭武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营州城破,伪清贝勒多铎战死。
同月二十四日,我明师灭伪清红桥守军,伪清贝勒阿济格战死。
同月,张家湾汉兵与我王师里应外合刻张城。
同月,神武卫军粮草殆尽,兵马伤亡惨重,无奈降。
皇太极闻死两兄弟,怒火攻心,自将五万人马入驻通州,与河西务多尔衮遥相呼应。
第二百一十八章 占辽东(二)
塔山,代善与明军巳经相持了两月有余,登两个月术,不敢说塔山安如磐石,但至少令代善自豪的是,塔山每次都妥妥当当打退了对面明军的冲击,尽管人家乃是试探性的冲击。
这无疑说明,代善的决策很好,进一步说明带少是个很好的领导人,这无疑让代善的威信大增。
正当代善暗自得意之极,他的眼皮陡然挑了下。
代善也算是沙场老将,从跟着他父亲努尔哈赤开始,几十年的仗打了下来,算不上老谋深算,但至少军事素养不错。
这些天他的心中隐隐有些自觉不妥,可有不妥在何方,他说不上来,总觉得明军老是驻扎在外面,走又不走,攻击也不猛烈,除了火炮打得很了点,其他的动作也不大小他们应该是害怕伤亡太大吧,代善如此揣度道。
然而很快。代善知道自己错了,错得太离谱。
定辽右卫破,岫岩城破,两路明军势如破竹,距离盛京越来越近,盛京方面无法,只得放弃广阔的土地,向威宁集中了两万人马。妄图在这条道路的交叉点挡住两路明军。
满清此时在辽东的兵力本就很严,之前的几年与明军死磕大致死了两万,之后再营口、盖州也有伤亡不少,整个辽东大只剩下了六万人,这还是紧急征兆了全女真的控弦男子之后才拿出来的兵力。
代善的塔山聚集了一万人,海州、辽宁镇、辽阳一路的城堡又布置了一万人,盛京往北。抚顺、铁岭、辽海、安乐州等城又布置了一万人。整个盛京。现在几乎已经抽调一空了。
辽东的汉人本就年年有人扯大旗造反。这也是当初努尔哈赤放弃辽东汉人最多最繁华的城池辽阳而选择沈阳的最根本原因。汉人太多不易统治啊!
此时。整片辽东大地之上,汉人又开始蠢蠢运动。明朝大量的细作早在之前就渗入了辽东汉人百姓之中,此时,在辽阳,这个汉人暴动最频繁,从被占领至今镇压最严酷、与满清血海深仇最深的城市里头,首先爆发汉人起义。
被鼓动的汉人百姓纷纷操起锄头、菜刀等物,攻击清军。甚至不少汉军也因为此时满清风光不再,再加上一直做炮灰的命运,加入了其中,声势浩大。
有人一带头,立刻,辽东镇,定辽中、左、前、后等处纷纷爆发暴动。
此时,吴三桂和黄龙的大军已渐渐靠近威宁,威宁地处辽阳东面,汉人百姓的暴乱,得到了明军的有力支援,至少武器得到了很大的普及,攻击力大增,同时一听说官军在东面不远处,士气和民心都稳定了不少,战力大增。
而前方的代善则心中大慌,这前有狼后有虎,塔山的地形可以抵御南犯之敌,却挡不住北面来的敌军啊,而海州城此时几乎是空城啊!
当即,代善忍痛放弃塔山返回海州。此时。代善又犯下了一己致命错误。
那就是”既然要撤兵,自然要有人殿后,殿后便等于是牺牲,这大家都知道。
然而代善不舍得啊,大清国就剩下这点兵了,两红旗也就剩这点兵了,他他不舍得啊!兵代表了什么,文人或许不知道,但武人绝对知道!
边打边撤吧,想来不会有大问题的。
代善如是想!
失去了拦截的明军依旧如同嗅到了肉味的饿狼,越过塔山,紧追不舍,代善此时竟然竟然唉!他不舍得兵力也就算了,粮草也不舍得,结果运着前进,这没啥!
结果…
明军越过塔山之后,一瞧代善大军拖着粮草前进,彰朝阳眯着眼睛没有讲话,也没有派人立即攻击,反而悄悄暗示兵马摆出暂时需要休息不打你、只是跟着你的姿态,又指挥炮兵悄悄躲在骑兵后面也跟了上去。
城门太根本不可能一下将代善的大军全都放进去,正当代善想要分批指挥大军入城之时,明军的火炮悄悄又安置完毕。
“轰!”
呆了!
“轰轰轰,
前面是城门,后面是强敌,代善大军顿时大乱。后面的人想抢先进城,有的人却挤不过去被踩踏而死,而前面的人一见后军想跑。他们不干了,凭啥你们可以进城里躲着而我们就要替你们挡着啊?
全军崩溃大半,跑的跑、散的散,然而城门口依旧挤着大批的清兵。
“轰!”
城门塌了!
哼,解决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大炮好用啊!瞧,你们都死里就不用争谁先进城了!
代善相较于他的兄弟皇太极和多尔滚,他缺少的是临阵决断的魄力和胆识。所以”他此时死了。
昭武四年五月初,辽东军克海州,伪清大贝勒代善死。
妾月十日,辽东三军汇合于辽阳,辽东镇、辽阳等地尽复。
威宁清军见明军势大,逼不得已撤回盛京。
以盛京为中心,周围原本有四十多座营堡,都是在大明朝廷所属期间修建的,然而当初的满清的前身,也就是被后金女真所占之后,鉴于自己本族的骑兵善攻而不善守小又对自己军队的战力十分自信,故而原本守卫的堡垒反而成了一座座牧场、农庄。如今大战来临,除了之前的几个月勉强集中人力抢修了几座之后,其他的仍旧残败不堪用,这倒使得明军所行一路顺风。
盛京方面主事的乃是剩余的贝勒共同议政,这些贝勒又以努尔哈赤的儿子们为主,除去在外领兵的和已经阵亡,如今能够说得上话的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六子塔拜、九子巴布泰、十一子巴布海、十三子赖慕布,其余碌碌,没什么功劳也没什么高贵血脉的母亲之流,不提也罢。
此时的盛京里弥漫着一股恐慌消沉的气氛,明军不日便要兵临城下了。然再盛京一代不过布置了三万人马。便是加上北面的防备部队也不过四万人,四万人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想弓披乙尔哈赤起事!时,以;四万?中大破十三万明军,,雅动作。然而他的儿子并不是每个都继承了他的本事的,何况明军一路杀来势如破竹,在“势,这一行上已经死死压制住了盛京。
盛京周围的明人百姓也是十分密集的由于大量满军被集中起来拱卫各地,看守一松,明人百姓大量逃亡,甚至不少青壮为了报夺妻辱妹之恨。聚集起来袭击一些落单的往盛京城里赶的骑兵,虽然这对整个,战场态势并没有太大影响,但却更加加剧了满清政权的恐慌。
旧!
盛京皇宫的偏殿里,无数有些地位的皇宫贵族和将领贝勒们齐聚于此,人数众多,却无人发言,人人面带忧色。时不时能听见一声声轻轻的叹息。
“诸位,如今明狗即将兵临城下,然而我等却依旧无退敌之策,这到底该如何是好啊?”
“唉!”
“六哥,要我说,咱不如带着人也到北京去吧,凭什么他们能在北京里享尽荣华富贵,而我们却要在这东北苦寒之地。还要替他们拖住强悍的辽东军?”
“不错,不错!虽然这盛京城边匕也有不少汉人奴才,但北京也不少啊。为何要我等在此死磕?如今情势危急。我们大清国的勇士丁口本来就少,如今死的越来越多,倒不是我等惧战,而是明军的火器大炮确实不是我们骑兵的冲锋可以解决的,更何况这盛京城虽然坚固,可那北京城从大元朝开始便是国都,却要比盛京强上十倍百倍,何况那里的汉人女子都是明朝蛮子的大家闺秀小远不是那些从荒郊野外掳来的女子可以比的,有了那些女子,相比我们女真族,哦不,满族的后代们也会更多更优秀,啊?是吧,诸位?”
“是啊!”
“赖果术大人所言甚是啊!”
不少人纷纷附和,以为正是此理。当一个国家的敌人虚弱的时候,这个国家的鹰派便会抬起头来,而当这个国家的敌人十分强劲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兔派便能稳稳的占据上风。
然而鹰派总是存在的。
“诸位诸位,请听我一言。”一员虎背熊腰的虎将人物站了出来,此人乃是大清的巴图海将军和,之前大败喀拉喀草原骑兵之猛将,也是此时盛京城里拿的出手的为数不多的有战绩之人。
“虽然明军有火炮之利,但是东北这一代多山多岭。其火炮前进动作必然缓慢,而且周转极为不便,远不如我骑军的速度,只要我等抓住战机。也未尝不可大败明军啊!”
在做同样不少人纷纷附和,这些都是一些渴望立更大战功的中下层贵族,他们希望在战阵中得到更多的好处以满足自己的家族的私欲。
一文人摸样之人站起身接口道:“诸位将军贝勒,大臣贝子们,奴才也有一言要说。”此人乃汉官马国柱,颇有谋略。
殿中年岁最高的塔拜摆了摆手。示意他但说无妨。只听马国柱道:“我大清所占东北虽苦寒之地,然而地域极广,且是我太祖龙兴之地,若是贸然丢弃盛京,虽有北京为都,而我大清则为无根之浮萍。北京虽好。可毕竟是明人之地,明人岂会与我同心共享一地?故而东北实不可弃,否则日后北京若有万一。我等何处安生?”
“何况。皇上带兵出征,可前段时间却突然音讯全无。北京是否仍在我手,皇上大军是否安稳?我等一概不知。辽东明军进攻是如此凶猛,想来皇上所将之军也是压力大增,我等不知前方消息,若是贸贸然将盛京我根本之地拱手送与敌手,若有个万一,我等可如何向全天下百姓、向皇上交代?”
“哼!谁不知道我大清从来不在乎土地在何处,我们只在乎我们的牛羊是否有足够的草吃,我们的被窝是否有温暖的女子服侍,那些你们汉人的城池,对我们有何用?你瞧,抚顺、开元,自太祖皇帝打下来之后,我等有没有像你们汉人一般整日修建城墙躲在里面?敌人来了。要么冲锋,冲不破,那就跑嘛,我们女真的勇士便如草原上的群狼一般,面对敌人,要么冲上去撕咬。要门躲得远远地,哪有你们汉人这么多的道道!”
马国柱的脸上上过一丝尴尬和羞怒,虽然他身为大清国仅有的几个汉官中的大佬,然而像这种嘲讽他已经不知道受到过多少次了。
整个偏殿里渐渐吵做了一团。跑的留得。向哪跑在哪里固守,一团乱麻,原本便是草原民族,没什么规矩,一旦发起便来便如撒开缰绳的野马,谩骂声讥讽声,渐渐有些不受控制。
塔拜无奈,只能大声呵斥诸人静下来。
殿中的动静等过了小半炷香的时间才全部停歇下来,塔拜和几个说的上话的兄弟又凑在一起低声商量了片刻,这才清了清嗓子,发话道:“我与几位叔伯兄弟商量了一下,如今时局紧张,时间紧迫。老是这样商量来商量去、吵上来吵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我们倒是有一个折中的主意。诸个要是赞同的,待会儿发个话,不赞同的,就不要吭声了,省得在争执起来又麻烦了,咱们还是按女真族的老规矩,听人多的决定是否采纳我们这条折中的办法。如何?”
“的六贝勒的。”
“就按诸位贝勒爷的办。”
场中之人纷纷发话,这也没办法,谁都不服谁。折中就折中吧。
当月,满清辽东盛京诸贝勒决议。放弃北边开元、铁岭、辽海、安乐州、三万卫等城。固守抚顺、盛京两辽东重镇之大城。抚顺驻兵万五,盛京两万五,以为犄角,同时派军三千护送大批皇公贵族家眷及少量朝中闲散贵族前往向北进入京畿北京,而其余青壮年男子贝勒、贝子、将领一律留守为国征战,同时下令漠南臣服于大清之蒙古人遣军相护送。
第二百一十九章 巴图海
自从明军进逼盛京以来。不止盛京城里的满族达官显贵们心中惶惶,蒙古人比女真人更加不堪。
大明的威严终于又在周边树了起来,尽管蒙古人与大明朝廷也算得上是百年的宿敌,但是在粮食面前,显然漠南蒙古部落选择了大明朝。
从昭武年开始,与草原民族的闭市被彻底打破,不仅远在昭城的林丹汗取得了更大的互市恩准,便是那些亲明的辽东蒙古部落也能够用马匹和牛羊及各类皮毛换取草原上最缺乏的粮食,听说有不少蒙古部落台吉在明朝的花言巧语之下直接交出了部民和部落骑兵,进关享受去了。
这对亲清的蒙古人是个诱惑,做谁的奴才都是做,可这大清国都自身难保了,这草原上灾祸不断,我们的粮食不够吃啊!
前些年大清可以从明境内打草谷分我们一些,可如今却只顾得上自己了。
于是有人心动了,想改邪归正,也或是明朝人的糖衣炮弹在蒙古部落里发的太准了,总是清国要员们想悄悄潜入北京去的消息走漏了。
两万明军穿过长胜堡、长林堡、上榆林堡,从西面绕开盛京沈阳,悄悄过山越岭直插辽河套。
正当这支护送着满清高爵厚位之人及他们家眷的队伍将要进入大兴安岭西围之时,大股的明军从南北两处夹击。
铺天盖地的明军席卷而来。那些没有见过如此场面的女人孩子们当场大乱,哭喊声震天动地。
不过好在三千护送的清军都是极为精悍的铁甲军,铁甲军乃是各旗最宝贵的精锐,为了自家的家属安全,八旗各部贵族没办法又凑出了三千人,下了血本。同时还有上万蒙古兵护卫左右,虽然不清楚明军数量,但总算底气还在。
然而正当两军相接之时,一部分蒙古兵当即倒戈相向,措手不及的满清铁甲军防线当场被撕开,虽然他们深知主子在后面而没有溃败,然而蚁多咬死象,且败势已成,没有援军的三千铁甲军和少数冥顽不灵的蒙古兵全部被斩杀当场。
但是铁甲军虽败,其荣哉!
两万明军配合部分蒙古兵再加上偷袭,却只杀死了两千多铁甲军士卒,而此战光是明军士卒便留下了三千多具尸体,由此可见铁甲军之战力强悍,一旦失去炮火配合的明军,战力还远不是这支身经百战之锐卒的对手。
原本统领这支护卫队伍的代善的三子萨哈林,这是盛京城里头诸贝勒子嗣里面年岁最长、也是除去皇太极早殇二子三子之外地位最显贵的一个,萨哈林一见事情不妙,当机立断疏散各王妃、福晋之流向四面八方跑,然而自组织所有拿得起刀剑的贝子、及各贝勒的儿孙们做最后的抵抗,可惜败事已成,极少不得人力已不足以改变大势。除去负隅顽抗的少部分清国的男性贵族被杀之外,那些带着自己儿子的女人哪怕会骑马也跑不远。一行人几乎全部活捉,这些人以女子、孩童居多,只有少量是闲置的男性贵族和受伤、年迈的将领被活捉。
甚至在最中间的一辆马车里头,抓住了皇太极留在盛京的妻妾和幼子。说到底,盛京的满族官员生怕若是北京形势吃紧,皇太极不会抽出兵力来保护他们的妻儿队伍,而将皇子皇妃也放入队伍之中,那么若是到时候真起了波折,皇太极定然不会坐视不管。
是危及自身妻儿,这些大臣也小小的算计了自家的皇帝一把。
原本皇太极改元崇德,于北京登临大宝之后,册封崇德五宫后妃,也称五大福晋:中宫…清宁宫 皇后,称国君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即孝端文皇后,是孝庄文皇后之姑),居首位。
东宫…关雎宫 柔妃,称东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木兰清(敏惠恭和元妃,是孝庄文皇后之姐)。居第二位。
西宫…麟趾宫 贵妃,称西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即懿靖大贵妃),居第三位。
次东宫…衍庆宫 淑妃,称东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即康惠淑妃),居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