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得庆祝的是,他竟然还发现了石家要造反,并且快速的镇压对方。
虽然四皇子只是写了一封密信,其后就不关他的事了,但就是这样,皇帝才更加信任他。就将平叛的功劳按在了他的头上,任武昀反而排在了第二位。反正俩人交情好,任武昀并不介意。
四皇子回京后,皇帝封他为成王,成为第一个封王的皇子,并且可以开府,除此之外,他还被放到了户部,开始正式介入朝堂。
任武昀眼睛一亮,嚷道:“皇上,我要去兵部,你放我到兵部吧。”
几位还在上书房的大臣脸色微变,皇帝嗔怪的瞪了任武昀一眼,沉吟道:“你也就只会打仗,只是兵部现在没有空缺,你要是真想任武职,不如先将就着去金吾卫,金吾卫正好缺右大将军,这就算你升职了,如何?”
金吾卫里的人有六成是任武昀的熟人,小的时候谁没一起打过架。任武昀想了一下,觉得金吾卫就金吾卫吧,总比闲在家里好,现在回鹘刚定,可没有仗可打。
“那皇上,要是以后再打仗,我还回来当我的将军,你可不能扣我在金吾卫。”
以前的金吾卫不仅掌管皇宫京城的防卫,还掌握了烽侯、道路,水草等。下面的武官不计其数,一旦有战事发生,都要经过金吾卫的手,由他们调配武将、军饷和发号施令,兵部却反而成了摆设。
先帝觉得金吾卫权势太大,所以将金吾卫的职责权利削了一大半,现在的金吾卫只负责保护皇宫和皇上的安全,其他的都被划分给了兵部,虽然任武昀从从三品的兵部将军升到了金吾卫的正三品右大将军,但其实是权利被削了不少。
皇帝无奈,点头道:“朕也舍不得你这一员大将。”
而窦容,这个的封赏更加大,因为窦容参加了恩科,现在成绩已出,二甲第八名,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皇帝直接将人调进户部,正五品的官职就落下来了,因为他本人以后是要继承镇国公府的,也不好再多封赏什么,只是一些金银财宝罢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恩科
恩科一放榜,魏家就知道魏志立参加了今年的恩科,魏老太爷复杂的看着这个儿子,淡淡的道:“既然已经被录取了,以后就要努力,魏家的兴衰还是要看你们的。”
魏志立沉稳的应了一声,要不是他的眼睛比往常的要亮得多,只怕没人看得出区别。
魏志茗脸色有些难看的看了一眼魏志立,没有说话,魏志扬则笑道:“这下好了,有三弟帮忙,以后我们魏家只有更上一层楼的。”
魏志立微微一笑。
魏志扬问道:“可是有了实缺了吗?要不要我帮你问问?”
魏志立摇头道:“不用了,大哥,还是看吏部的安排吧,我听说今年的缺很多,不愁找不到实缺。”
陌氏嗤笑一声,“三叔这话说的不差,只是这实缺和实缺之间也是有区别的,像你二哥,还是靠着公公的关系这才在户部里谋了个好一点实缺,只是可惜现在公公不在户部了,不知道三叔找的谁的关系?”
这一番话说出来,魏清莛笑了,魏老太爷脸黑了,魏志扬垂下头,魏志茗瞪了陌氏一眼,就连吴氏也恨铁不成钢的瞪了陌氏一眼。
陌氏咬唇,区氏的笑脸则一顿,狠狠地剜了她一眼,就谄媚的笑道:“公公虽然退下来了,但关系还在那里,只要公公和几位叔叔伯伯说一声,再拿钱周转一下,谋个好差事应该不难吧?”
魏老太爷冷着脸道:“该怎样就是怎样,当年你二哥不也是靠着自己的能耐才进的户部,不要老想着什么靠家里的事,进了朝廷就要好好办差。朝廷毕竟不是家里的铺子庄子,出了错,还有人给你抹掉。”
区氏脸上难看,这话虽然是对着三老爷魏志立说的,却是说给她听的,什么二叔是靠着自己,我呸,谁不知道因为公公是户部尚书,二叔这才被调进户部的。
魏清芍看了魏清莛一眼,她认识的人能量都不小,不知她会不会出手帮忙。见魏清莛只是低着头给魏青桐夹几筷子菜,不知怎么的就松了一口气。
桐哥儿很不喜欢这种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只是他这几天运动量大,吃的也就多,一下学就被人叫过来,肚子早就饿了,也就等不到回去再吃了。
他不好意思夹菜,魏清莛却很好意思给他布菜,也许是多年来自然了,席上倒没有人注意到。
在恩科前,魏清莛就已经和魏志立说过他们要合作了,他一直将王氏当母亲一般敬重,对魏清莛和魏青桐则是儿女一样的对待,所以魏清莛说的什么合作他根本不放在心上,在他看来,他们有什么事需要他说一声也就是了。
所以,他不认为他需要魏老太爷的帮忙,这几年他也认识不少人,运作一下,在京城谋个职位应该还是可以的。
这场酒宴本来是给魏志立庆祝的,区氏却吃了一肚子气回去,一回到屋子就摔东西,“公公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他的儿子,难道你就不是了?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有什么难的,钱我们可以自己出,要是不够,我还可以出嫁妆。以前拦着不让你参加科举也就算了,现在好容易考出来了也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魏志立想到刚才父亲的态度叹道:“已经算好的了,要是父亲没有荣养,魏家也没有下滑,只怕我就是考上了也得生病。”
区氏张大了嘴巴,“这是为什么?哪有父亲不盼着儿子出息的。”
魏志立苦笑,“可要是这儿子和他作对呢?”
区氏张口结舌,结巴道:“你,老爷要和公公做什么对?”
魏志立低声道:“这些事说了你也不懂,总之别再去求他们就是了,我总有办法的。”
区氏咬牙,“你有什么办法,就认识那么几个人,能找到什么好的实缺?”区氏快速的动动脑筋,想着娘家有谁认识官职比较高的夫人太太,就是用钱砸也要咂出一条道来。
区氏是商贾出身,她对做官有一种偏执的追求,以前是因为三老爷不参加科举,而且因为有魏老太爷和吴氏的安排,三老爷几乎就给人一种一辈子都要留在家里打理产业的感觉,就是区氏也没想过三老爷会参加科举,而且还能考中。
儿女的父亲是官,总比儿女的祖父是官要好听得多,要是可以,说不定她以后还会是诰命呢。
区氏越想越心热,几乎想立刻起身去找娘家。
三老爷也知道劝不住她,也就不管了。
桐哥儿已经不愿意再让魏清莛牵着手走路了。
他板着脸道:“姐姐,桐哥儿已经长大了。”
魏清莛顿时有一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觉,王廷日说她对桐哥儿太过溺爱了。
魏清莛笑道:“是啊,桐哥儿已经长大了,那桐哥儿最近功夫学得怎么样了?画画有没有落下?”
魏青桐摇头,想起今天去书院找他的那个男人,决定不告诉姐姐他要和他习武的事,表哥说过,那个男人要和他抢姐姐,所以他可以做一切为难对方的事。
魏青桐眼睛微转,决定明天先让那人带他上岷山转转,姐姐总不让他进深山,每次都只让他在外围转悠,他还没进去过呢。
区氏是满怀忐忑的回去娘家,却是满脸失望的回来,娘家那边对于女婿能做官自然是很欢喜的,几乎和区氏一样,想拿钱去砸出一个好实缺出来,只是这才往届比较容易的时候现在却困难无比。
一句话,全都是旱灾给闹的。一场旱灾让朝廷缺了不少人(都是被皇帝被收监或罢官的),特别是中下层的官员,而且安徽河南两地的官员,除了小官职,打头的几乎都被罢了,所以大家都卯足了劲儿往里头挤,这件事最后惹怒的是四皇子,四皇子将事情告诉了皇帝,本来只是想在朝堂上提一提,肃清一下朝堂,谁知任武昀刚好过来找皇上,听了就大大咧咧的道:“国库现在还空着呢,皇上,他们爱贿赂就让他们贿赂去,您让人盯着,回头就招认抄了那几家,这样过年的时候又有银子了,哪里还用像现在一样东挪西借的。”当时的几位大臣正在和皇上四皇子商量安徽河南两地大BOSS的任免,本来听到四皇子的话心里还转了几个主意,其中之一就是尽量将这些差事抢过来安排在自己人的名下,这样他们插人收东西也方便些,现在听任武昀这么一说,立马闭嘴了。
这样近似于胡闹的建议大家以为皇上也就是听个音而已,谁知道转身皇上还真的让禁卫军出去盯人了,要不是他们在宫中有内线,肯定不会知道。几人暗暗咬牙,让手下的人的布置慢一些。
那些皇子更是对任武昀咬牙切齿,纷纷道:“任武昀怎么还回来?他一回来我们就没好日子过。”
严谨如耿相也难得的露出疑惑的神情:难道前几年皇上还比较靠谱只是因为任武昀不在?也对,以前的皇上行事可没有这么大胆,都是走两步再回头看三步的。
区家就是有心帮魏志立,现在也找不到好的门路,找到好门路,那人也不太敢出手,实在是区家出的钱实在是太多了。
区氏恹恹的回到魏家,看到魏清芍从一边而过,眼睛就是一亮,她记得三老爷说过他和三姑娘的感情还不错的。现在三姑娘就要嫁进平南王府了,还有比这更高更好的关系吗?
区氏内心一片火热,她转身就去了秋冷院。
此时魏清莛正在收拾这几年桐哥儿画出来的画,魏清莛打算在京城给桐哥儿买一栋房子,等她出嫁了,桐哥儿就搬去书院住,偶或回去那栋房子住,魏家能不回来就不要回来了。
引导区氏过来,她微微一愣,区氏从不和他们来往,继而就恍然大悟,看来三叔的求职之路很艰难啊。她本来就有心帮忙,只是魏志立不说,她也就不好兀自插手,生怕出力不讨好,现在区氏来,是魏志立想清楚了?
区氏面对魏清莛的时候还有些尴尬,毕竟她和魏清莛实在是不太熟,有限的几次见面都很尴尬。
魏清莛见阿梨给她上茶了,就笑道:“三婶过来是找清莛有什么事吗?”
“是,”区氏紧了紧手,道:“有一件事要求莛姐儿,莛姐儿也知道,你三叔才考上进士,家里又不愿意帮忙谋个实缺,你三叔先前一直帮着家里打理生意,碰见都是管事之类的人,实在是没有门路,听说莛姐儿认识在书院的时候认识不少大家闺秀,所以想问问,能不能给你三婶牵个线……”怕魏清莛误会,区氏连忙道:“这个钱三叔三婶出。”
魏清莛抚抚茶杯,笑道:“三婶说笑了,不如我帮三叔问问,要是有合适的,回头再告诉您。”
区氏眼睛一亮,“真的啊?那三婶就提前谢谢莛姐儿了,对了莛姐儿,以后你在家里有什么不方便的就来找三婶,还有你六妹妹,你要是有空就常来找你六妹妹玩。”
魏清莛笑着点头,送走区氏,魏清莛就转头继续去收拾那些花,对阿梨吩咐道:“跟门房上说一声,就说我今天下午要出去,让他们准备好马车。”
“是。”魏清莛现在出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受约束了,魏家已经管不了,也不想管她了,所以她出门都是自由的,就连那马车夫都是她自己雇佣的。
第一百三十七章 求职
魏清莛没有像区氏那样想的去求任武昀,在她看来任武昀现在还只是个熟悉的陌生人罢了,而且以后俩人要是一起生活的话,这样的开端并不会让人觉得愉快。
遇到事情,魏清莛习惯性的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和亲人——王廷日。
王廷日并没有什么为难的,笑道:“正好,我还想着最近帮四皇子太多了,都没有从他那里得到些什么,现在正好有了一个用处。”
魏清莛没有什么真心实意的道:“会不会用这个还人情太便宜他了?”
“是太便宜了,不过现在也没什么办法,他还处在投资阶段,要收获还得好长一段时间呢,不如现在就要求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这样他也就比较放心了。本来还想最近要能找到什么麻烦让他帮忙解决就好了,这样你来我往的,关系才会更紧密,现在你正好提供了机会。”
魏清莛点头。
“对了,家族那边来人了,这次把你的嫁妆带过来了,你看是要暂时放在我这儿,还是运回魏家去?”
魏清莛想了一下,道:“先放在你这儿,不是还没对账吗,在你这儿对完帐后,过完年再运回魏家吧。他们会留多久?要是急的要走的话,怕是要开始请魏家的人过来清点核对单子了。”
“他们不急着走,那就等我们对完帐,过年了再去魏家对单子吧。”
魏清莛点头,当年王氏的嫁妆单子一式三份,魏家留一份,王家家族留一份,舅母这里还有一份,就是防着魏家和王家贪图王氏的嫁妆,现在魏清莛重新拿回嫁妆,自然也要重新核对一下,确保无误。
至于对账,这些年,那些庄子铺子都是有收入的,这些收入支出都要记录在帐,王廷日要对账,就是要确保里面没有猫腻。
当年王家突然不再提供京城这边的供给,王廷日也曾经怨恨过,这些年下来,虽然已经不再怀有恨意,但感情也淡薄了,和从小一块相互扶持着长大的魏清莛的情分自然是不一样的。
两边要是发生冲突,王廷日一定会站在魏清莛的这边。
“秦姑姑送过来的那些账本已经对完了,不亏是姑姑特意留出来的产业,收益真好,难怪当年你对开状元楼很有信心,原来是背后有这个依仗。”姑姑的确想的很周到,这样一番安排,就算是后来表妹没有打猎赌石的本事,后半生也会过得很好的。
魏清莛微微一笑,道:“这里面也有表哥表姐的一份。”
王廷日吃惊,“还有我和妹妹的?”
魏清莛点头,“是啊,这是母亲留给我们四个人的,她留下话来说,这份产业是要我们四个平分的。”
王廷日皱眉。
魏清莛就掏出一封已经泛黄的信递给他,“这是母亲留下来的。”
那的确是王氏留下来的,信下的日期和她病故的时间只相差半个月,看得出这是临时安排的。
那份产业本来应该是她打算留给一双儿女的,只是没想到最后王家会落难,她可能也无比的担心王廷日他们,所以只能临时写下这封信,只要拿着这封信去找秦氏,秦氏就一定会遵从她的意念。
这封信一直被王丽娘收着,她大概能猜到王丽娘藏起这封信的心思,她虽然不赞同,却不怪她,怪一个全心全意对你好的人,魏清莛还做不到这点。
这封信是汪有才找出来的,他甚至都不知道妻子藏着这一封信,要不是小女儿阿萝要打扫房间,将以前的旧东西也洗一遍,从一个泛旧的木匣子底层掏出来,只怕一辈子也不会发现。
魏清莛能猜到的,王廷日自然也能猜到,想起那个总是笑着逗他的姑姑,眼睛微酸。
王廷日对王氏的感情比魏清莛对王氏的感情深多了。
魏清莛毕竟只能想象对方是自己的母亲,王廷日却实实在在的和王氏做了十几年的姑侄,特别是他还小的那几年,王氏还没有孩子,甚至是不打算要孩子的时候,对方几乎是将所有的母爱都给了王廷日和王素雅。
王廷日因为是长子嫡孙,王公和王大舅都对他非常的严格,而母亲谢氏却秉持着出嫁从夫的原则,对丈夫教训儿子,她虽然会心痛,却是支持的。
敢从王公和王大舅的手底下救他的只有这个备受家人宠爱的姑姑,就连他小叔,被祖父按在凳子上打的时候也只能去求这个姑姑。
王廷日扭过头去,不让魏清莛看到眼中的泪,等到声音不再受影响后,才轻声道:“那我们改天去找秦姑姑吧,将东西分一下,这样一来,素雅的嫁妆又多了不少。”
魏清莛笑笑,幸亏当初她说用秦氏那边的钱来买粮食的时候账本还没有对完,所以直接是用她赚的钱,不然这下只怕王廷日就会趁势不要了。
谢氏听说小姑子给一双儿女留了一份产业,脸色一白,忍不住眼眶一红,扭过头道:“你姑姑还是这么记着你们。”看着坐在轮椅上的儿子,嘴巴翕动,要是当年公公不定下那门亲事该多好……
王廷日没有察觉母亲的心思,笑道:“改天请秦姑姑带着表弟表妹来家里坐一坐吧,正好把东西分了,妹妹的那一份就拿来做压箱底。”
谢氏收敛心神,点头道:“是啊,你给素雅准备的嫁妆也太丰厚了些,再加上去,只怕亲家多想。”
王廷日笑笑,“我只有这么一个妹妹,不给她给谁呢?”
谢氏就渴盼的看着王廷日,“廷哥儿,你年纪也不小了,要不要你秦姑姑帮你看看……”
王廷日摇头道:“娘,现在大局未定,以后怎样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