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妙拾回春-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氏喝了一口粥,又夹了根咸菜丝儿,“你二哥跟着大哥进城了,说是有事要办。”
  “哦。”想必是邓知信又给邓知仁找了活计,不知道能不能成——她低下头不再说话,几口把剩下的粥喝了下去。
  吃完了饭,梁氏放下筷子,看看她,又看看东屋的方向,温华立刻心领神会,“我回屋看看。”说着便进了屋,宋氏一手搭着额头,皱眉躺在床上,她身旁的元元仍然熟睡着,温华悄悄地上前抱起元元。
  宋氏睁开眼睛,放下了胳膊,“怎么了?”
  温华动作一停,小声道,“我以为您睡着了呢,您歇息吧,我抱元元去二嫂那儿,省的她一会儿醒了闹您。”
  宋氏又闭上眼睛,“去吧。”声音很是无力。
  温华把元元抱进梁氏的房间,和梁氏以及梅娘说了会儿话,心里总是不踏实,便又回到了东屋,果然宋氏背朝外躺在炕上,不时的传来一阵啜泣声……
  温华怔住了,她从未见过宋氏默默流泪的样子,这会儿……她走到宋氏身边,“娘?”轻轻推了推她的胳膊。
  宋氏抹了一把脸,翻过身,面上犹有泪痕,“怎么了?”
  “娘……”温华心里一阵难受,“娘,您别难过了,将来我孝顺您!”
  宋氏听了,眼泪再也止不住,搂着温华凄凄地哭了起来。
  哭了许久,宋氏摸着自己半湿的手帕,低语道,“我一个半截子入土的老太婆,过两年腿一伸、土一埋,万事皆休——可是你大哥……他从小就懂事,自他爹没了,便再也没跟我诉过苦……娶了个这样的媳妇,他这后半辈子该怎么办!我的儿啊……当初怎么就蒙了眼娶了个这样的!”
  温华见她不停的抹泪,也慌了神,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得笨拙地抚着宋氏的背,低低地劝着,“娘啊,别哭了,这有什么的?我大哥那么要强的一个人,怎么会被她影响?没事的……”
  “怎么会没事?”宋氏难得的口出怨言,“天天看着这样一个女人,胃口都要倒掉,你大哥也不是就该受这份罪的!”
  “是是是——我大哥自然不该受这份罪,可是您想想,娶也娶来了,女儿也生了,再说她对咱们虽然不好,对大哥到底还是挺不错的,不顺父母这一点虽然她做得不对,可要是因为这个而休了她,大哥面上也不好看,他们还年轻,这‘无子’也有些牵强,其余的不过是‘好妒’和‘口多言’,大哥又没有侍妾,她不过是把宅子看守的如同铁桶一般,再说您不也不赞成纳妾么?她的‘口多言’虽说是因为妒忌,说到底还是因为无知和狂妄,是吧?”
  这一番话连敲带打的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宋氏便点了点头。
  温华一摊手,“您看——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会令大哥在意呢?既然不在意,又怎么会痛苦呢?”
  宋氏摇摇头,道,“我就是厌烦她!见不得她在我眼前晃!”
  温华有些头疼,这从来不闹的人要是犯起别扭来还真是不容易安抚!
  她放轻了声音,温言软语,“既然厌烦她,就别让她来呗,您还非得天天见她!”
  宋氏瞥了她一眼,叹口气,“你当我是为了自己的威风?还不是为了你大哥?她对我始终有几分顾忌,你大哥在家里的时候她就要小心伺候着,就不敢拿大。”
  温华恍然大悟,原来是为着这个!张氏每天都要来见婆婆,她心里必是不情愿的,然而因为丈夫也同样要过来,为了了解丈夫的所思所想,她就不得不来,这边每每有什么变化,她便要提起十二万分的小心来应对,就比如说——
  梅娘!
  温华微微一怔。
  梅娘的存在对于张氏来说是一根刺。一个外姓的姑娘,同婆婆住在一起,丈夫每天都要晨昏定省,见面是经常的,再加上又是丈夫把那姑娘从贫民巷里救了出来,恩情,恩情,有恩就有情,即便丈夫没什么想法,那姑娘却未必会没有——张氏一定是这样想的吧?
  温华悄悄看了一眼宋氏,见她仍是如同方才那般一脸的不悦,却不再说怨言,便轻吁了一口气,然而心里又暗暗发紧——将来有一天,宋氏会不会对她也这般提防呢?
  随即她又自失的一笑,她和宋氏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唯一存在的便是自己若走了,邓家就会失去一部分收入,毕竟自己每一年都会收到秦池和芮光送来的很多家用,然而宋氏并不是看重这些的人,因此倒不必太过担心自己和她以及邓家之间的关系。
  她没了心思,又劝了几句,便以帮梅娘做衣裳为名,打算去二嫂梁氏的房间看看。
  出了屋子,空气干冷干冷的,冬日朦胧的日光照在地上,却没有一丝暖意,她握了握拳,伸进怀里摸摸那只黑色的小荷包,暗暗给自己打了打气——好好干!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时近新年,颜恕的信件来的越发的勤了,温华因为见不到他,也就一直没有机会能将那模型还给他,日子拖得久了,再写信的时候她也曾想过是不是在信里提一提这事,但是却不知如何下笔,到后来她也想开了,想要再见面必是要等过年以后,到那时自己不如带了礼品借着上门探望的由头去把那东西还了,这不就成了?
  想法确定下来,她便高高兴兴的找了一块上好的缎子把那只紫檀木的盒子包了起来,至于后来想到去颜家时需要带什么样的礼物却让她发愁了。
  平常送礼不外乎吃喝穿,但是却不能让对方觉得太过平常……颜恕是被养在他叔叔婶婶家里的,他叔叔是一省学政,他婶婶也离不了¤╭⌒╮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  ,眼光都不会太差,要不然自小养在他家的颜恕也不会送她这么一样礼物。
  平羽听了她的想法,倒觉得她实在是多虑了,“你是什么人?他叔叔婶婶未必会见你呢,备上几样常见的精致礼品就行,倒是颜恕,你要是想给他家的人留下好印象,不妨多花些心思放在送他的礼物上。”说完,他满含深意的看了她一眼。
  可惜温华只顾着寻思哪里能寻到稀奇的玩意儿,并没留意到平羽的意有所指,平羽知道她一向马马虎虎没心没肺,便只好帮着她一起参谋参谋该送什么东西,免得她送了别人忌讳的物件招来厌烦。
  最后决定备下两匹上好的蜀锦,再去京城最有名的果子店装两大盒果子——那家店不仅果子做的好,就连果盒也是十分有名的,一个就要二三两银子呢!
  至于送给颜恕的,两人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找银匠打造一对卧马造型的镇纸,用各色的琉璃珠装饰眼睛和马鞍,外面再找巧手的匠人制作一个纵向开阖的鸡翅木盒子,这样即便不放在桌上当镇纸,也足以摆在百宝架上而不至于显得寒酸。
  这件事自然是要交给秦小巳去办,秦小巳去问了价钱,温华才知道这样的一件重量不到三十两的银器竟然开价一百五十两!价钱直翻了五倍!
  温华私下里嘀咕京都的物价太贵,平羽听见了,解释道,“银子的确不多,可是那琉璃珠价钱贵,两匹马上的琉璃珠加起来得有近百颗,一颗差不多将近一两银子,一百五十两……不算贵了。”
  温华瞪大了眼,“这么贵!一两银子一颗?”琉璃不就是玻璃?
  平羽笑了,揶揄道,“我看你拼命往上面画珠子,还当你知道琉璃的价钱呢!怎么?又舍不得了?”
  温华瘪瘪嘴,好一会儿才道,“水晶和琉璃相比哪个更贵些?”
  平羽想了想,“差不多吧?也许琉璃珠更贵一些。”
  “那我能不能把琉璃珠换成水晶珠?”她满怀期翼的看着他。
  平羽轻轻在她额头上一点,“换成水晶珠就不如琉璃珠好了,还是照原来计划的做吧!水晶总是太过抢眼,不如琉璃珠温润透亮。”
  “那好吧……”温华有些心疼自己的荷包,一百多两银子就这么被换成了玻璃珠……
  邓大的心思
  张氏和邓家的关系几乎降至了冰点。
  邓知信那天一回到家里就觉察出不对劲,换了衣衫后便直奔宋氏所住的院子,得知宋氏不舒服又歇下了,便询问家里的人发生了什么事,众人不敢告诉他,问得急了,才吞吞吐吐的说了今天张氏要接梅娘过去住,后来不知说了一句什么,竟被宋氏打了一巴掌。
  邓知信大吃一惊,娘亲一向自律,从不轻易打人,这次必是气极了才会没有理智的将张氏打了。
  这事他不好找梅娘询问,问弟媳梁氏又不方便,再说二弟因为避嫌的缘故自从刚才去了前院便没再出现,他再怎么着急也不能擅闯弟媳的房间。他在堂屋里等了一会儿,见宋氏没有要醒来的意思,便一头钻进了厨房,温华正和滴珠在厨房里一边说话一边做饭——梁氏要带着三个孩子,分身乏术,梅娘是新来的人,不知底细深浅,她也不敢将厨房交给她。正说着今天的菜谱,邓知信一掀帘子抬脚进来了,满身的冷厉气息把两个人都吓了一跳。
  “大哥?”温华站起来,疑惑地看着他。
  邓知信点点头,四周看了看,“我来给娘烧个汤。”
  温华和滴珠都瞪大了眼,这可真是天上下红雨了,平日里任是谁也别想让这一位靠近厨房半步,如今他竟然要洗手做羹汤?这也太“贤惠”了吧?温华心里隐隐约约觉着——这回的事情看来要闹大了!
  邓知信被他们两个吃惊的神色弄得有些尴尬,握拳轻咳了两声,道,“给我拿两个鸡蛋,三两豆腐,白菜心一个,花生一把……”
  难得天上要下红雨,他这样吩咐着,温华和滴珠便左右忙乱着给他拿了他所要的食材,待都取好洗净,便按照种类分别摆在盘子里,几个盘子整整齐齐的摆在案板上,温华拿起刀,看了他一眼,“切成什么样的?”
  “都切成细长条。”
  温华从来没有见过邓知信如今认真的模样,她忍不住问道,“娘醒了?”
  邓知信“嗯”了一声,面无表情,“把香油给我。”
  温华赶紧取了香油递给他,然后站在他的身旁看他是如何做菜的。
  他动作熟练的用薄薄的香油将食材挨个儿煎熟,再整齐的码在砂锅里,据说要小火熬炖,熬足了一个时辰才行。
  “不加点儿肉?”温华看了他一眼,建议道。
  他摇摇头,“那样不好消化。”
  一个平日里绝不进厨房的大男人此时拿着汤勺仔细的往砂锅里加水,认真的模样让温华心里一阵感动,同时又有些莫名的东西生长发芽,她突然清醒过来,慌乱的挪开了眼睛。
  邓知信直起身,舀水洗了洗手,“接下来便是细熬慢煮,这是个功夫活儿,急不得,”他指指滴珠,“守好了,待到汤水熬下去一半的时候就再添一碗水,熬足半个时辰就起锅。”
  温华压下心里的不安,她自己调整了一下,让滴珠守着灶台,叫上邓知信来到了外面,后院一棵大树下的空地上摆了几张石凳,两人坐下了,温华想到将要和邓知信说的话题,便有些迟疑,张口喊了一声“大哥”,却不确定接下来该怎么说,便停在了那里。
  邓知信等着她开口说话,见到她这副犹犹豫豫的模样,放缓了语气,“妹子若是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温华低头想了一会儿,邓知信便耐心的等着。
  她不知如何用更好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便干脆直言道,“大哥,娘不喜欢大嫂。”
  邓知信楞了一下,垂下了眼睛,“这事是我当初太过轻率了……那时候只觉得既然是一家人,便不会差到哪里去,要知道你大嫂的姐姐可是出了名的贤惠人……”
  温华轻叹道,“是啊,要不然娘也不会让你自己拿主意,其实……大嫂对你挺不错的……”说到这儿,她停了一下,“可惜她只知道做个好妻子,却不明白做个好儿媳也是很重要的……”
  邓知信的脸色有些不好,“我听说她今天又把娘气着了?她到底说了什么?我问她,她怎么也不肯说。”
  温华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嗯……我们也不知道她说了什么——她是趴在娘耳边说的,当时应该只有娘听见了吧,娘让我们出去,隐隐约约的听见娘在训斥她,待她走了以后,娘勉强把药粥喝了,就回屋歇息了……我怕元元醒过来闹人,就把她抱到二嫂那边去了,后来想想觉得心里不踏实,再回屋就看见娘在那里偷偷的哭……她说她厌烦大嫂,见不得她在眼前……”
  邓知信听到这句话,皱紧了眉头。
  温华看看他面上的神色,小心道,“大哥,我有一句话说出来,你不要怪我。”
  他沉默了一下,“说吧。”
  温华斟酌着字句,“我觉得短期之内还是不要让大嫂和娘时常见面了,两个人本来就相处不好,娘现在又不能动怒,还要天天见她,总是不好……要是有一个让我讨厌的人,我就恨不得一辈子见不着她才好呢。”
  邓知信犹豫了一下,仍然问了出来,“这是……娘的意思?”
  温华赶紧摇头,“不是,只是我将心比心罢了。你不知道今天娘哭得有多伤心,她说‘我一个半截子入土的老太婆,过两年腿一伸、土一埋,万事皆休,可是你大哥他从小就懂事,自他爹没了,便再也没跟我诉过苦,娶了个这样的媳妇,他这后半辈子该怎么办!天天看着这样一个女人,胃口都要倒掉,你大哥也不是就该受这份罪的!’……她担心的是你啊,大哥……”
  这些日子虽然没有下雪,气候却冷得很,两人在树下坐了不到两刻钟,温华便开始接连打起喷嚏,两人又只好回到厨房,刚才说过的话谁都没有再提。
  滴珠知道温华不爱喝姜汤,便煮了红糖水,却仍是被邓知信丢了几片姜下去。
  她嘟起了嘴,可怜兮兮的,“大哥——姜汤太难喝啦!”
  邓知信瞥了她一眼,“不行,现在你不把它当回事,等病重了再请大夫,到时候开的药比姜汤更难喝,你要喝哪个?”
  温华在心里嚷嚷了一句“独裁!”,抬头却发现他直盯着她看,好似知道她在想什么似的,连忙道,“大哥,你也要喝一碗!”
  一碗红糖姜汤喝了下去,她只觉得精神一振,肚子里暖暖的,咂咂嘴,舔舔唇,唔——“味儿不错,再来一碗!”
  邓知信三四口把自己的那碗红糖姜汤喝下去,见到她这副馋样儿,不由失笑,“一会儿还得吃饭呢,你少喝点儿。”
  滴珠接碗的手一停,果然就不给她盛了。
  “知道啦!”温华没好气的瞪了滴珠一眼,瞪得她低下头去,才又道,“这砂锅里的炖的差不多了吧?”
  邓知信取了一块笼布捏着砂锅的盖子掀开来看了看,又用小勺舀汤尝了尝味道,点点头,“行了,熄火吧。”
  温华嘱咐滴珠,“我一会儿叫瑶珠过来给你帮忙。”
  砂锅冒着丝丝热气就被放到了食盒里,邓知信单手提着食盒,温华走在他后面,看着他稳健的背影,觉得异常安心。
  宋氏知道这道菜不像菜,汤不像汤的东西是大儿子亲手做给自己的,并没有说什么,温华看见她眼里闪过的一丝心疼,便也塞给了邓知信一双筷子,“大哥,你还没吃饭呢吧?”
  邓知信笑了笑,道,“我陪着娘吃。”
  温华并不太会察言观色,然而直觉告诉她此时应该离开,便向宋氏说道,“娘,厨房里只有滴珠一个,我把瑶珠带过去了?”
  宋氏点了点头,“一会儿烧些姜汤喝了,别冻着了。”
  温华嘻嘻一笑,“知道啦——刚才大哥就让我喝来着。”转身叫了瑶珠就出了房门。
  宋氏夹了两块热气腾腾的豆腐和鸡蛋给儿子,“这大冷天的,你和知仁跑哪里去了?”
  邓知信低头把鸡蛋吃了,才开口道,“今天营里没事,我就和几个老朋友约了一起去喝酒,他们在京里都有自己的产业,我把二弟带过去,看看有没有适合他的活儿。”
  宋氏听了很是满意,又夹了块白菜心要给他,却被他拦住了,“娘,白菜是白菜之首,这就是给您做的,您老是夹给我做什么?你儿子我可是难得做一回吃的,难道是嫌弃我做的不好吃,所以才一个劲的给我夹菜?”
  宋氏失笑,“你做了这么一锅,我哪里吃得完?”
  吃饱喝足,邓知信挪开炕桌,跪在宋氏身后给她按摩肩颈,这是他从小就常做的——宋氏常年劳作,肩颈酸疼是必然的,他那时候还小,曾看见村里那个有名的孝子给他爹娘像这样揉捏肩膀和颈项,回到家里便也闹着要给爹娘揉捏,他那时候哪有什么力气?可爹娘每次都赞他是个孝顺孩子,虽然人小力微常常忙活的满头大汗,可是为了爹娘一个舒心的笑容,便也足够了,那时候弟弟也才三四岁,跟着他有学有样,经常奶声奶气的问爹娘舒服不舒服……
  那样的日子不再重来,可是如今这样的幸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