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乘龙跨凤-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刘越下旨时,卫珂已静静躺回床里,此时感觉到身体的触碰,没有出声,只微微动了下丨身子,整个人窝进他温暖的怀里。
  
  刘越微楞,“你……还没睡?”
  
  卫珂转过身,攀住他的脖子,对他笑了笑,依旧没有说一句安慰的话。或许此时,沉默才是最好的良药……
  
  方才在门前,她已将事情听得明白,原来他知道的远远比她还多。回想起三年多以前,他陪着她的那一个月的日子,忽然读懂了他那时眼底的忧郁。
  
  不过是想有一个人真心在意自己而已,但对当时的他而言,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他的妃子,没一个不是因为先帝的圣旨而娶的,而每一个都为了家族的利益,所以他才将自己妻子的位置一直悬空到有一个人来为他填补。
  
  “陛下,如若臣妾所生是个儿子,臣妾想取名恒熙。”卫珂淡淡笑着。
  
  刘越愣了愣,半宿品出其中滋味似的,忍不住笑了起来,侧卧在床上轻颤,“为何不就用恒字?”
  
  她在恒字之后欲盖弥彰地加了个熙字,笨拙地掩饰着自己的表白,他可不想让她得逞。
  
  卫珂的心思被他揭穿,薄怒般转过身,背对着他,“难道陛下不想自己的儿子和乐、吉祥?”
  
  刘越小心地掰过她的身子,笑问:“若是女儿呢?”
  
  卫珂一时语塞,伸手在他胸前轻捶几下,以泄心头之愤。
  
  刘越握住她的手,放到唇边轻咬,收起眼中一贯的深邃,换上暖暖的柔和,“不如叫晟楠如何?我想了很久了。”
  
  卫珂抽回手,学着刘芷琪的样子撅了撅嘴,伸手圈住他劲瘦的腰身,埋首窃笑。晟楠——光耀、炙热、坚固!*
  
  *****
  
  原本以为会掀起一番动荡的茹氏一案,没想在皇上的雷霆手腕下,仅用了三日便被平息。先是茹中元遇刺,当晚茹妃便被皇上打入冷宫,正在其党羽为自己的后路谋划时,李远奉上茹氏罪证,皇上班旨将一干人等收押,听候处决。
  
  朝中难免有人私下议论,何以李远将军竟有这样的本事,短短三日便收罗到茹氏如此多的罪证。直到有人暗示,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恐怕皇上对这局势早已了然于胸,只是未曾发难而已。
  
  众大臣无不自省,清廉者大赞皇上英明,有过之人纷纷开始矫正自己的作为,害怕下一个便轮到自己。但更多的人却将目光投向了裕王刘卓,他虽未挑明,但一直以来无人不知他的野心。
  
  但皇上似乎对这兄长依旧委以重任,将茹氏一案交到了他手里,命其全权处理。朝里有人开始揣测,难道茹氏一案是皇上与裕王联手所办?二人早已前嫌冰释?
  
  只有刘卓自己心里明白,皇上此举不过是在给他警示,他能在那么短的时日里找到比他所知更多的罪证,恐怕对他也不是一无所知。这招让他亲手杀鸡的举动,是他对他最后的容忍。
  
  刘卓将公函丢到书房的案桌上,轻声哼笑,站起身负手走了出去。
  
  刚到园子里,便见到王府管事在忙碌着什么,他远远地冲他招了下手,管事立刻走到他身前,“王爷。”
  
  “这是在干嘛?”刘卓信手捻起他手里捧着的几匹布料,想起近日他并未命他们替他制备衣衫,可他手里捧的竟是自己一直偏爱的酱紫色。
  
  管事恭敬地应话:“回王爷,这是王妃命奴才们准备的。”
  
  刘卓微微蹙眉,目光深邃地看了看园子另一边的门,近日忙于自己的事,倒是甚少呆在府里,“她又想做什么?”
  
  管事应道:“奴才不知。但最近王妃甚少在府里走动,倒是常命人来取一些东西。”
  
  刘卓放开布料,对他挥了下手,“去吧!”
  
  待管事离开后,刘卓低头想了想,迈开步子去了卫芙所住的园子。最近她好似变了不少,从前他若几日不去见她,她便会来书房,虽不吵闹,但他知道她很在意。但这些日子却没再见到她的身影,难道又有什么事情?
  
  刘卓来到卫芙的房前,外面候着的一班侍婢正要向他请安,却被他抬手阻止了。忽闻里面传来一声惊呼,刘卓止住步子凝听。
  
  一名侍婢似乎在请罪,以往日的经验,里面的人该发脾气了,却没听见声音。刘卓很奇怪,走到门边见到卫芙正捏着自己的手指,放进嘴里吮吸。她身前放着一匹与适才管事手里拿着的布料相似的锦缎,上面似乎有点点血迹。
  
  屋里众人见刘卓来到,立马请安,刘卓淡淡地对他们挥了下手,问坐着的那人:“怎么了?”
  
  尽管他知道娶她不过是为了自己请来的那道圣旨,但她毕竟是珂儿的妹妹,若伤了她,珂儿见到未必会开心。
  
  卫芙此时才发现王爷已站在他身后,忙起身问安。刘卓扶起她,让她坐下,自己也坐到了一旁,却有几分疏离,看着她身前的锦缎,他问:“你在学针线?”
  
  卫芙点点头,刘卓颇感意外,自幼她便由她姐姐养着,虽算不上锦衣玉食,也是衣食无忧的。他没见过她时已有耳闻,她根本没学过这些,难道她这段日子没来纠缠他,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芙儿见王爷衣衫有些旧了,所以……”
  
  刘卓淡淡唔了一声,不知她这又是在玩什么把戏,“你怎知本王喜好?”他记得他从未向她提起。
  
  卫芙低下头,轻声应道:“是姐姐告诉芙儿的。” 

作者有话要说:香香有时候写完东西就变得无话可说……怎么办?




73

73、冰释(一) 。。。 
 
 
  是姐姐告诉芙儿的……
  
  自卫芙房中出来,刘卓脑海里不停萦绕着这句怎么也挥之不去的话。原来她还记得他的喜好,并未真的将他忘得一干二净?她将这些告诉自己的妹妹,是想让他知道,她从未忘记过他们的过去?
  
  刘卓站在自己的园子里,负手望着天上的明月,月光有些冷清,仿佛多年陪在自己身边的她。身边是早已被他喝得所剩无几的酒,收回目光,他望着酒杯,眼神有几分迷离。
  
  “既是如此,珂儿,本王已心满意足了。”刘卓苦笑,眼里泛起薄薄的水雾,他终究是敌不过那个人的。还能做什么呢?只要她好好活着,他还能远远见到她,他便没什么遗憾了。
  
  那人皇权在手,一定会比他更能让她幸福吧!虽仍有几分不甘,但也知道,即使他得到那把龙椅,也换不回一个人的心。而这颗本该属于他的心,却是他自己亲手送给了那人!
  
  她恨他,他却不想怨她,毕竟是自己先放开了她……
  
  翌日早朝,朝中文武已从此前的风波中缓过气,却有人不合时宜地在朝上提起,虽然茹氏一案已然了结,但刺杀皇室宗亲一事却不能草草了事。更有几名武将向刘越请战,誓要平了木卢国那帮蛮夷。
  
  刘越坐在大殿上方,不动声色地听着众人热议。待议论之声淡去,他才仿似不经意地看了看一帮臣公,信手打理起自己的龙袍袖口来。
  
  “裕王,你意下如何?”
  
  刘卓微楞,此前他一言不发,并未说出自己的看法,不知皇上为何会问起他来。他思虑一瞬,上前应道:“木卢国派人刺杀茹中元一案尚有疑点,臣认为此时发兵恐怕师出无名,难堵悠悠众口。”
  
  他深知此事并不似表面这么简单,不想妄言。
  
  “那先散朝吧!”刘越起身,“裕王稍后到御书房来,朕有事要你去办。”
  
  刘卓应了声是,刘越才转身迈开步子离开。
  
  御书房内,刘越等了一会儿,刘卓方才到来。
  
  刘越未等他行礼,便示意他到一旁的案几旁坐下,命人奉上茶盏,挥退众人。
  
  “皇兄不主战?”刘越端起身前茶杯,淡淡抿了一口,含笑朝刘卓看去。
  
  刘卓欲起身回话,却被皇上阻止,“坐着说。”
  
  刘卓微微颔首,这才说道:“臣只是觉得因一罪臣之故,与木卢交恶,有些不值。况且眼下吴国武将正是青黄交替之时,李氏与全氏镇守西北两处,难以调动兵力,朝中武将又多年未有出战过,再说京畿之地也不可无人把守,实在无人可用。”
  
  刘越知他所说的是事实,却继续问道:“若朕认为有这必要呢?”
  
  刘卓微楞,不觉在心里暗暗揣摩他话里的意思,思虑良久方道:“若……皇上真有此意,臣愿领旨亲赴边陲。”
  
  一时间御书房内落针可闻,二人陷入默然之境,刘卓低着头没去看皇上的表情,屏住呼吸等着他再次开口。刘越沉默一阵,缓缓端起茶盏,轻吹了口气。
  
  刘卓只觉一股无形的力在四周凝结,让他有些不自在,起身跪倒,“若臣有失言之处,请皇上责罚。”
  
  刘越轻轻放下茶杯,下一刻却放声笑了起来,止住笑声,他伸出一只手将地上的皇兄扶起,“为何帮朕?”
  
  刘卓不解,抬起头看了看自己的弟弟,刘越看着他呆滞的表情,并未收起自己嘴角的笑意,“因为卫贵妃?朕在猜此前你弹劾茹氏并非为了朕,不知朕猜得可对?”
  
  刘卓被他戳中心事,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无论他此前所问木卢国之事,还是眼下这个问题,均是两难的提问。他怎么说都是错!主战,他有欲把持兵权的嫌疑;不主战,又会令皇上以为他勾结木卢国,或许此时朝中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看他的。
  
  刘越知道他在想什么,却不点破,站起身子抖抖身上的龙袍,走到一处书架前,从内抽出一本有些残旧的典籍。随手翻了几下,回到皇兄身边,将手中之书递到他面前。
  
  “我一直钦佩皇兄的治国之策,还记得这本幼年时你让我看的书吗?”刘越淡淡说着,思绪仿佛回到了好些年前,“我一直以为先帝会将皇位传给你,也一直期盼着有朝一日能与皇兄你一同治理大吴。又怎会置皇兄生死于不顾,让你率兵出征木卢呢?”
  
  既然有人为他俩走了一步和解之棋,他也不想浪费她的一番心意,但眼前的人是否要领情,就不是他能掌控的了。
  
  随即刘越从书里抽出一份奏折,翻开,放到刘卓面前,奏折的纸已透着岁月的痕迹,但上面的字仍清晰可见,扬扬洒洒几千字的奏文无不透出一个弟弟对哥哥的敬仰之情,“这是皇兄远征南寇时,朕写给先帝的。只可惜先帝最终并未应允!”
  
  刘卓目光停留在奏折之上,不觉蹙起眉头来,随着目光转动,竟有些不太相信,“那时你并未入朝,何以……”
  
  他出征南部时,刘越仅仅十二、三岁,依照吴国的祖制,他尚未到入朝辅政的年纪。刘卓只觉眼眶有些微微的涨涩,好一阵才将奏文看完,他伸手执起奏折,深深吸了口气。
  
  刘越见他神色,笑了笑,“句句肺腑。当时父皇还笑我只知跟在你身后,天生做臣子的命。”
  
  刘卓不觉忆起幼年时二人在母后宫中讨论天下大事的情形,每次两人有意见不和,最终获胜的都是自己。原来不是弟弟没有主见,而是他心里一直都装着一个哥哥。就连他领兵出征,他都日夜思念,还向先帝请旨要他立自己的哥哥为太子。这些年,他却以为他用了自己当年教给他的一切去哄先帝开心,以为他是处心积虑……
  
  “一把龙椅……阻隔了我俩好些年!”刘越轻叹。
  
  刘卓没出声,此时想起讨伐南寇时的情形,不觉有些怅然。若不是自己急功近利,若不是那一时的妄念,兴许一切都不会如眼下这般。
  
  刘越并不是煽情之人,见到皇兄眼底的神色,已然释怀,“说这些给皇兄听,也是与皇兄相同的心境。不想令她失望。”
  
  那个梦如此真实,他有时甚至觉得那不是个梦,而是上天给他的提示。他见到她的悲痛,见到她的伤心,他不想让她刚刚有些温情的双眸再为他蒙尘。
  
  刘卓收起思绪,无奈般苦笑,“臣明白了。臣告退!”
  
  刘越望着刘卓告退出去的背影,长长舒了口气。无论他最终的选择是什么,他要做的已经为她做了,剩下的只能交给上天为他们决定了。
  
  刘卓走出御书房,凝住步子回望,早已见不到皇上的身影,再回头时,看着皇城内的阶梯心情不知为何豁然开朗了不少。适才在里面,皇上说的那句话已再明白不过。
  
  他不会让他去送死,刘卓知道皇上一早发现了珂儿对他下毒之事,还曾经试图替她掩盖。这句话直敲进了他的心里,他终究不愿看着他死,只因他是他儿时崇敬的兄长,而今他正替他做着当年他未能达成的事……
  
  一时思绪飘渺,刘卓忆起早年与弟弟在母后宫中的一次闲聊。那时两人尚手足情深,刘越不经意问起哥哥长大后的志向。
  
  刘卓傲气地笑答:“当然是家国天下!男儿应有大志。”
  
  当他反问刘越时,刘越只笑不语,一旁听他们说话的母后却笑得很甜,带着几分宠溺地说:“你这弟弟哪有你的大志?将来我只希望他能娶到一个合他心意的王妃,为皇家开枝散叶便可。”
  
  刘卓为此还对弟弟嗤之以鼻,刘越却眼巴巴地望着母后说:“若能如母后与父皇般恩爱,儿臣便开心了。”
  
  自幼,母后便教育弟弟应以兄长为尊,他竟误解了弟弟那么多年。南寇一役,他被父皇斥责,心生怨恨,竟连这个唯一的亲弟弟都疏离了。兴许正是父皇见他毫无悔意,才让弟弟坐上了太子之位,却不料令二人更加疏远。或许珂儿说得不无道理,他真是执迷不悟了!
  
  岁贡时,木卢国派来使臣,极力解释之前行刺之事并非他们所为。刘越并未追究,他手里还握着一步未走的棋子。正如从前对卫珂说的,他并不忌惮木卢国,没有霁国的支持,他们难成气候。
  
  借着岁贡,刘越假作在众臣的劝说下,释放了阿斯尔,并邀他一同参加今年的冬猎。
  
  冬猎,卫珂因有孕在身,未能成行,刘越只身与各国来使去了西山,回来时却带来一个令卫珂都始料未及的消息——
  
  今年冬猎,刘越没有忘了自己的功臣,带了淳王世子随行,没想刘怡梅也跟了家兄前去,却无意间与阿斯尔相遇。阿斯尔不知为何竟对这淳王次女有了兴趣……
  
  刘越不觉在卫珂耳边轻叹:“你说这是不是天意?”
  
  卫珂漠然看了他两眼,怎会不知是他刻意安排的?刘怡梅跟着自己学了不少东西,连琪儿都常在她面前说郡主姐姐越来越似母妃了。也不知此前一直不肯释放阿斯尔,是不是刘越在静待这个“时机”。 

作者有话要说:香香星星眼盼花花……




74

74、冰释(二) 。。。 
 
 
  岁末,刘越将除夕夜宴之事交给了刘卓去处理,自己则在关雎宫内陪着卫珂。虽然皇兄并未在他面前说过什么,但每每李远来报,均是他在家修身养性。无论他是真的顿悟,还是在养尊处优,静待时机,刘越都不着急。
  
  他搂着怀里的人,想起这一年多来发生的事,不觉感叹:“珂儿,你真是上天赐给我的一份厚礼。”
  
  若不是她的到来,他无法看清太多事。虽然早知茹氏野心,但若不是她的暗示和警醒,他或许会忽略了华妃的转变。直到刘芷琪那日闯下大祸,刘越才将这些年发生的事情细细回想了一遍,终于明白有时一句看似无关痛痒的挑拨之语,也会令人性情大变。这是把杀人不见血的暗器!
  
  他命李远暗中查探,竟在全妃口里得知,原来茹氏两姐妹也曾在她面前离间过她与庄贵妃。但她们想不到的是,全妃根本不在乎这些。
  
  除夕当晚,刘越携了卫珂一同去太和殿的夜宴,卫珂的肚子成了众人的焦点。这段日子,初初怀孕的症状已经没前几个月那么明显,只是那越来越浑圆的肚子确实成了她新的负累。据偶尔来看看她的全妃回忆,当年庄妃怀孕时也没她这么显怀。卫珂也记得华妃当时的肚子,确实与她不能比,她只好将这归咎在刘越身上,谁让他命童涣然为她弄来那么多东西补身子。
  
  不过相较华妃怀孕时,卫珂时时泛起笑意,他从未如此在意过他人,对自己确实是与众不同的。
  
  刘越牵着她的手走过大殿中央的红毯,群臣俯首参拜,待到二人在上方落座,刘越才扬声让众卿平身。原本这次夜宴,刘卓想将家眷与朝臣分开,但刘越考虑到卫珂的身子,不放心她一人操劳,因此特地下旨群臣携眷一同赴太和殿饮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