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市长夫人-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女孩,就该多看看外面的世界,知道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李燕萍瞪了他一眼,说:〃你才命比纸薄。〃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是红楼梦里形容丫环晴雯的话,许文哲竟然用来形容李燕萍,让李燕萍心里很不服气。望着高高在上的吴英,李燕萍赌气地说,〃你的命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你不也跟我一样,出生在F镇,长在F镇,一出生就是农民的儿子。〃
  许文哲表现出一脸不屑的神情,说,〃你不许我将来奋斗到H市去。〃
  李燕萍反驳道:〃难道我就没本事奋斗到H市去?〃她这样想着,情不自禁握起了拳头,仿佛是受了许文哲的一刀,随时准备奋起。许文哲看她是真的恼了,连忙缓和了语气,嬉皮笑脸地说:〃对不起,我只是随口说说,你别生气。〃
  李燕萍没有说话,紧绷的脸色好久不见缓和。在那热闹喧天的场合,那一句〃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已经深深地种在了她心里。她满怀复杂的滋味紧紧地盯着吴英,心里想:〃出身不好怎么了,未必见得我将来赶不上你。〃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

市长夫人 第三章(一)(1)
晚上十一点的时候,小别墅来了电话。李艳屏抓起电话,轻柔地〃喂〃了一声。佟定钦家的电话是保密的,能打到这个电话来的,要么是市府的工作人员,要么是省里的领导。然而电话那端没有人应,李艳屏不停地追问〃找谁〃,对方却不回答。电话那头很安静,不像是无意中拨错号的。李艳屏无奈,只得放下电话。在放下电话的瞬间,她忽然醒悟,也许是佟磊。
  嫖娼事件暴光后,佟磊迅速地离开了H市。这个无意中犯下重大错误的年轻人,留在H市只会让佟定钦继续蒙羞。佟磊与佟定钦的关系向来淡薄,特别是佟定钦与吴英离婚后,佟磊几乎不愿意记得自己有个市长父亲。在扫黄现场被逮到时,他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完全没有想到,这件事可能给父亲带来的深远影响。而事实上,正是这桩引爆全市的新闻成为佟定钦政途的转折点,让佟定钦原本还看得到曙光的政治道路戛然而止。
  事发第二天,有关市长儿子嫖娼的消息在H市传播得铺天盖地,佟磊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父子俩狠狠地吵了一架,之后佟磊就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佟定钦已经入睡了,卧室里传来令人讨厌的打鼾声。李艳屏想了想,打了个电话给许文哲。许文哲现在已经是《H市观察报道》的名记了。当年那些孩子气的争吵早已烟消云散。由于工作的关系,李艳屏一度跟许文哲联系很紧密。现在,她凭着随时间积攒而来的友谊,再次厚着脸皮向许文哲求助。
  〃文哲,老佟去年特别指示重点建设的科技馆,下个月五号正式开馆了。你们能不能做个后续报道,替老佟说说好话?〃
  许文哲的声音听上去遥远而冷漠,〃大家对佟磊的事件还记忆犹新,这个时候替佟市长大肆宣传,不是引得人们再次议论吗。〃
  他说着压低了声音,〃我看社里的风声,是想重点揭露负面新闻。早就想爆几个深度专题了,现在做正合适。〃
  〃两会就要开了,你们这么做,不怕市委、市政府翻脸?〃
  〃艳屏,你也清楚,今年两会就是为换届召开的。这一次,领导班子肯定从上到下大换血。现在揭伤疤,正好为即将组建的领导班子搭高台。〃
  李艳屏的心在安静中下沉,这些情况不必许文哲明说,她全部都清楚。她打电话给许文哲,不过是像个溺水的人,随处捞救命稻草而已。许文哲的话让她明白,整个H市的新闻媒体已经有了清晰的舆论导向。这一次佟定钦的确是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
  电话两端都沉默了。过了好久,许文哲说:〃还记得叶老师?他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了,读不起书,你能不能帮帮忙?〃
  〃行,没问题,我让人打电话给E县教育局。〃李艳屏叹了口气,答应下来。
  李艳屏想赶在佟定钦失势以前,为家人,为F镇多办点好事。她是从小乡村一步步奋斗出来的,她特别清楚无权无势、老实本份的普通老百姓活着有多难。人活在社会中是需要互相扶持的,当年佟卫国能拉她那一把,今天她也可以拉别人一把。更何况,叶老师曾经那么热心地给予她指导。
  叶老师是H市大学中文系的大学生,毕业后到了F镇中学教语文。
  对于被分配至偏僻的乡镇这件事,叶老师一直耿耿于怀。大学时,他是系里有名的才子。毕业后,大部分本地的同学都凭关系留在了E县,而公认为满腹才华的他却找不到接受单位。最后,由教育局统一调配分到了F镇。他是全班同学中唯一被分配到镇一级中学的。

市长夫人 第三章(一)(2)
叶老师的不幸成为了李燕萍的幸运。正是在叶老师的教导下,她于学习之余看了不少好书,在那偏远的小乡镇里学会多思、沉思,不满足于眼前的世界。叶老师特别提醒李燕萍,身为女孩,在乡下重男轻女的环境中,一定要让自己特别优秀,优秀得让全镇的人瞩目。优秀得能获得家里的支持,读高中,考大学,走出F镇。否则,永远都是农民的女儿,永远都逃不出生活在F镇的命运。
  叶老师虽然是踉踉跄跄步入了社会的,可在工作之初,还是保持着一介书生对社会的热忱。他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仅教书育人,还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一阵子,他极力推荐自己的学生读《论语》、《孟子》,无奈他的学生们,由于生长环境的限制,大都不肯花时间,也没有悟性去读那些艰深奥涩的古文。只有李燕萍,她像是得到了上天特别的眷顾,不仅能明白他,还能明白他推荐的那些书。叶老师积攒了一肚子的读书心得,常常满腔热情地拉着李燕萍分享。比如有一次,他向李燕萍讲述他的政治理念:〃宋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对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对于统治者看来,《论语》不但是有关为人处世的经典智慧,而且是比法律还有要用的教条。因为孔子提出的核心思想是“德”,以忠孝仁义来束缚人的行为,要求每一个人都有道德,不好意思作恶。这样社会就会有安宁了。”
  李燕萍略想了想,说:“一个人守道德,不等于每一个人都守道德。假若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觉悟,那社会也不是像今天这样了吧?”
  叶老师狡猾地笑了笑,说:“所以说,每一个领导者在读《论语》时都看到另一层意思,‘德’是其中的核心思想,‘德推己及人’才是最终的实施方法。自己守道德是不够的,还要要求别人也要同样做到。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能影响到的只是身边的少数人,即使皇帝也不过如此,从少数人再推及到更多的人。所以不要把皇帝想象得多伟大,不管多大的国家,多复杂的事,最终都是推己及人。”
  叶老师喝着廉价的土茶叶,说得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李燕萍知道他是说给自己听的,然而她也深深受到了影响。在随后的多年学生生涯中,她一直以书本的道德规范自己。她与叶老师一样相信书本的权威,知识的力量。可惜几年以后,却收到了叶老师不幸的消息。
  叶老师知识渊博,有着一套自由而浪漫的想法,然而这一套想法没法在穷乡僻壤里生存。他在课堂上发表的惊世骇俗的言论,很快就招来了学生家长的抗议,受到校领导警告。F镇虽小,可是从政府到宗祠,都有着自己的一套严格的义理。而恃才放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要被打压的。叶老师感到自己不被理解,满腹才华得不到重视,渐渐地厌倦了工作,心理上也产生了偏差。
  到李燕萍读初三的时候,叶老师已经是一副潦草上课,潦草生活的样子。他的单身宿舍里堆满了书,而且都是些与政治有关的书籍。他将《士与中国文化》、《遵义*》、《大国悲剧》放在枕边,一心想了解政治学在为人处事上的应用——因为觉得自己满腹才华,本应前途锦绣,却因为为人处事栽了跟头,吃了政治的苦。书看得多了,最终还是有用的。叶老师语文课没教好,政治报告却是写得文采斐然。几年后,叶老师得到镇长的赏识,到镇政府做了一名办公室秘书。
  然而,也许是叶老师没有真正把政治读懂,他在镇政府干了一年多,还是没有得到领导的肯定,反而惹来不少同事嫌恶。后来镇政府换届,提拔他的那位镇长调往别处,叶老师就像个孤魂野鬼,没有一个科室愿收留他。叶老师半生不得志,心里有根结解不开,于某天晚上在镇里投了河,成了真正的孤魂野鬼。
  本家的叔伯们对叶老师的自尽是不能理解的。在他们的想法里,生命是老天给予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除了无药可医的癌症,再没有任何解决不了的问题,令生命擅自终止。最后,本家的权威人物之一,小学校长李盈山总结道,〃搞政治的人,心理素质最重要。像他这种受了点打击就想不开的,谁也不会重用他。〃
  李艳屏与叶老师相处的时间只有三年,可是受他的教诲良多。有些切实的道理叶老师没能自由运用,她用上了。多年来,李燕萍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她觉得在无数的处事哲言中,这一句是最切实落实到交际中的。在读书时无论是在权威的父辈们面前,还是在表现得比她笨拙的同学面前,她说话总是低调婉转,给每个人留下好印象。在工作以后,她更是觉得需要小心谨慎,不犯〃言多必失〃的错误。
  挂了许文哲的电话,李艳屏在备忘录上写上:〃下月回老家,落实叶老师孩子读书事宜。〃
  

市长夫人 第三章(二)
李艳屏去办公室替佟定钦拿工资条时,正好遇到了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孔维任。孔维任是个瘦高个,褐色皮肤的中年人,脸上总戴一副茶色眼镜,样子很像电视剧《围城》里的李梅亭。
  孔维任看到李艳屏,一脸亲切地打招呼:〃佟市最近身体好吗?〃。李艳屏沉静地立在他面前,微笑回答:〃好,多谢关心。〃她走进电梯时,看到孔维任满脸春风地走进秘书室,此前表露出的微卑而小心的神态一扫而空。
  市府里风传孔维任将接替佟定钦的位置。不管孔维任多么努力地掩饰,他的笑容和举动还是流露出某种自得。佟定钦被省纪委召见,秘密谈话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孔维任在沈同舟的支持下,接替了佟定钦的大部分工作。特别让人注目的是,他不仅在事务上主持常规工作,而且还暗中把佟定钦的部署作了大量调整。
  由佟定钦亲*板的〃H市科技新区建设工程〃已经搁置,根据市人大常委工作会议的说法,是因为新区中的〃演艺设备城〃投资条件不成熟。新区中的〃科技园〃正进行大规模改造,不仅引进本地地产集团,承建写字楼,而且允许外商参与新楼外观设计,这就淡化了科技园的市政工程色彩。佟定钦最引以为傲的工艺城计划也搁置了,H市第一工艺制品厂的厂长郭新铭天天往市府里跑。当初为了迎合工艺城的统一规划,工艺厂大量出租了旧厂房,并满怀希望地等待新厂房的落成。原厂职工已经及时进行了遣、退、补,留下的职工全部按民营制办医保、社保。一切改造计划都进行得很仓促,因为佟定钦想赶在五一前正式启动工艺城。现在,市府颁发了一份由孔维任授意起草的《关于推迟工艺程启动计划的若干说明》,郑重宣布将工艺城计划无限期押后。这巨大的变化让工艺厂的改革陷入泥沼中。旧厂房已经出租,新的厂房盖了一半。政府承诺的宏图大计只管了半截。郭新铭试过到市府里闹,到人大里闹,可所有的人都只推说是上届领导的事。终于有一天,工艺厂的工人们忍无可忍,集体约在工艺厂门前静坐示威。
  当佟定钦深窝在沙发里看到这一切时,他的脸色是平静的。这些每个月只拿三百块钱生活补贴的工人,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佟定钦认真地读着报纸上的每一个字,却是试图在其中寻找有关孔维任出丑的蛛丝马迹。末了,他放下老花镜,冷冷地笑:〃乱搞,真是乱搞。我没看错老孔,他有了点权力就会乱搞。〃
  从新闻报道上看,也许是孔维任的舆论监察做得好,媒体没有把枪口直接对准市府。这一点尤其让佟定钦心有不甘。要知道,他曾经稳稳地掌控着整个市府,曾经在H市人民中竖立起良好的口碑。如果不是那意想不到的导火索,加上媒体的煽风点火……当然现在再说这一切已经晚了。佟定钦忍不住用酸溜溜的语气说,〃小孔的媒体工作做得不错啊,光从这篇报道上看,市府一点责任也没有。〃
  李艳屏正在打扫卫生,听了只是敷衍地一笑,心里想:〃就算是牵涉到市府,对孔维任又有多大影响呢,他当然是将罪过都推到你佟定钦头上。〃
  

市长夫人 第三章(三)(1)
初中毕业后,李燕萍考了县重点高中;高中毕业后,李燕萍考了省重点大学。在李燕萍准备上大学那年,辛劳了一生的农民李月山因意外去世了。家里的经济支柱突然倒塌,让李家在困顿的生活中更加窘迫。李家唯一的男孩李向志成绩太差,没考上高中。李燕萍央求母亲把原本准备让弟弟读书的钱给她念大学。这破天荒的要求,让张秀妹在慌乱中更加举足无措。在思考了好几个晚上,以及征求了李家族老的意见后,母亲同意了这个请求。家里的那点微薄的积蓄远不足以支付大学学费。母亲东奔西走向亲戚凑了点钱,不足的费用,要靠李燕萍自己打工去挣。
  H市是李燕萍所有憧憬和向往的起点。李燕萍至今记得,当她第一次走在H市宽阔且平坦的道路时,那渺小而无助的感觉。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可怜的仓鼠被突然暴露在阳光下。她被夹杂在往来不绝的车流中,被拥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在与一群衣饰讲究的都市丽人擦肩而过时,看到了她们眼中的轻视。那一瞬间,她觉得自己跟路边的乞丐没什么差别。
  也许在许多人的记忆里,大学就是一段无忧无虑、自由散漫的时光。但在李燕萍的记忆里,这宝贵的大学生涯,她仍然是在贫穷和寒酸中度过的。为了凑足学费,她不得不绞尽脑汁,把所有上课以外的时间都利用上。她每天早上六点钟到市郊贩菜,八点多把菜脱手了赶回学校。中午到快餐店兼职,晚上在一家西餐厅做招待。上课的时候,她一边听着老师的慷慨激昂,一边校对从出版社领来的文稿。在最鼎盛的豆蔻年华,她不敢看镜子中自己,那个因贫穷而衣着寒酸的自己,那个因缺乏睡眠而满脸憔悴的自己。在困窘的经济面前,她已经无暇顾及其他。偶尔,她会想起了当年与许文哲的斗嘴,因为当年的赌气成为现实,她终于奋斗到H市来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有了奋斗到H市的一天,却依然穿着带补丁的衣服。
  她曾经无数次地想,为什么她要过着这样辛苦的生活。就像她的父亲李月山曾经问过,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在城市,而有的人天生就是农民。有的人一出生就享福,而有的人终生都吃苦。然而无论哪一个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无论如何不甘,都得继续日复一日的工作。她唯一清楚的是,如果她想留在H市,就必须付出比H市当地人多一百倍的努力。
  辛苦不是她所害怕的,她更害怕的是别人的瞧不起。她清楚自己内心所想要的,她既然已经来到了城市,就不可能再回去。既然如此,就只能一路向前,拼了命往前走,直到无力再走为止。
  让李燕萍永远记得的是,在即将举行毕业典礼的那个晚上,她与许文哲、程文状坐在H市大学的咖啡厅里,作毕业前最后的相聚。身处于那优雅浪漫的环境中,李燕萍狠狠心,点了一杯价钱近乎是她一个月生活费的咖啡。H市的繁华与光鲜对于她来说只是手边的光影,虽然看得到,可从来不觉得抓住了些什么。在离开学校以前,她想享受一次她的同学们平常享受着的消费。
  同样来自F镇的许文哲和程文状也没有在这四年好好快乐过。他们跟李燕萍一样,以卑微的身份和极少的零用钱在H市艰难生活。程文状也点了一杯咖啡,他即将要到S省最穷困的L镇教书。
  咖啡的味道在鼻子底下弥漫,李燕萍试探着尝了一口。这又是令人难忘的第一次,她立刻喜欢上了那浓郁的味道。她已经在H市找到了工作。在过去的四年里,她一直凭着自己辛苦的付出在此地生存,在今后的日子,她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过去的困苦已经随着每一天太阳的升起落下而逝去,她相信将来必定会一天比一天光明。一个人只要肯付出,肯努力,就不会一辈子苦下去。那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