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能杀吗她敢杀吗
“你们这是要造反吗”
朱代抬眸,“臣不敢,臣正是在维护皇家尊严,何来造反一说。”
太皇太后慌了,她想杀却不能杀,若是他们奋力相抗,她倒是可以痛下杀手,可他们一心求死,她倒是无法动得了他们。
可若是继续僵持下去,对她毫无益处,她连替天子祭天这个仪式都做不了,如何能再进一步。她等的就是这一天,行天子之实,然后再把钱若水和平安解决掉,到那时,天下尽在她的掌控之中,就算杜恪辰回京,也是鞭长莫及。更何况,他现下行踪不明,在受到陈少严的袭击之后,生死难料。
她索性牙一咬,“来人,把这些人拖开。”
简飒跪地不动,森冷的目光扫视即将动手的士兵,那士兵手下一抖,竟后退了半步,不敢再上前。
简飒朗声拜倒,“请太皇太后赐臣等一死。”
“你们这是以为哀家不敢动手吗”太皇太后急了。
“太皇太后怎会不敢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能痛下杀手,更何况臣等贱命一条。”顾征拾了把柴添进去,看看时辰也差不多了,“臣自认没有上皇的尊贵,太皇太后不必手软。”
“太上皇驾崩,哀家同样心痛,可天家毕竟不是寻常人家,只能强忍悲痛。顾征,你说是哀家杀了太上皇,可有证据那是哀家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骨血连心。”
顾征也不愿意和她纠缠,直接道:“臣有证据,太皇太后要看吗”
突然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打破周遭的嘈杂,一个高大的身影手握银枪似从天而降,宽大的大氅中另一只手还握着一个婴儿,他行走如风,扬起地上残叶。
他歉然地看了顾征一眼,“顾卿,不是朕故意太早出来的,是如意饿了,抢了你的戏。”。
。。。
☆、第336章:天家无父子
顾征睨他,“那臣是继续说还是”
如意越哭越大声,简直有毁天灭地之势,把前一刻剑拔弩张的气氛哭得烟消云散。大家都好奇地看着杜恪辰臂弯里的襁褓,脖子伸得老长,想知道那如雷的哭声是来自多大的婴儿,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孩子是谁的。
杜恪辰统统视而不见,对顾征和简飒道:“能先把如意喂饱吗这孩子肚子一饿就哭,吃不饱也哭,好愁人。你们都别跪了,去把娘找来,剩下的事情朕来收尾。”
太皇太后脸色苍白,杜恪辰的出现全然在她的意料之外。陈少严说已经杀了他,一场大火连庞统和王赞这样一等一的高手都未能幸免。陈少严也牺牲了数名精锐,但得到了最好的结果。可他怎么可能还活着完好无损,还带着一个孩子
她倏地望向陈少严,陈少严那张俊美阴沉的脸上也是毫无表情,眸中寒光毕露,可众目睽睽之下,他不敢对杜恪辰怎么样,退一步说,他就算是敢,也没有把握能杀了这个历经沙场征战的男人。
跪在地上但求一死的朝臣们纷纷起身,顺带拍掉袍裾的尘土,一脸云淡风轻的表情,似乎方才发现的事情和他们无关,而这样的求死只是刻意而之的表情,让太皇太后气愤难当。
娘很快被带来。从如意哭第一声的时候,王赞已经去找了。如意被带下去喂奶,杜恪辰动了动酸疼的胳膊,把银枪交给庞统,抬步走向太皇太后来时坐的肩舆,一屁股坐了下去,身影歪着。
“方才说到哪了”他问顾征。
顾征对他的坐姿微微蹙眉,还是回答道:“方才说到臣有太皇太后杀害太上皇您的证据。”
杜恪辰托着腮一直点头,“没错,是说到这里了。不过太上皇我还活着,是不是说明太皇太后就没有杀朕的意图呢”他转向柳生言,“柳大人,这件事你怎么看”
被点了名的柳生言从人群中走出来,深深一揖,“依臣看,顾大人纯属是污蔑,离间太皇太后和太上皇的母子感情,狼子野心,其罪当诛。”
这就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狐狸,能把不利的局面须臾扭转,并很快占据有利的优势。
“顾卿,你怎么看”
问题又回到顾征的身上,顾征笑着答道:“臣觉得,太上皇平安出现,不代表没事发生,柳大人这么急着撇清一切,难道不是作贼心虚的表现吗太上皇,您是当事人,这事就不用再问为臣了,为臣不想和柳大人做口舌之争。”
顾征不屑,缩了缩脖子退回去,又说了一句:“祭天大典的时辰快到了,太上皇能否速战速决,这天看着快要下雪了。”
杜恪辰轻嗤,正了正身形,面容微凛,敛去所有的戏谑之色,“母后,朕真的这么不招您的喜欢,非要除掉朕吗还是说这江山社稷,比您十月怀胎生下的儿子还要重要不招您喜欢这件事也不是朕能决定的,朕是您生的,您把朕生成这样,朕也没法改变。可就算您再不喜欢朕,有必要对朕赶尽杀绝吗您要朕退位让贤,下罪己诏,朕照做了。您要朕在金镛城,朕也去了。您要朕回来,朕也回来了。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尽管说出来,朕做到您满意就是了,何必做下这等罪孽,等您百年后连十八层地狱都不收您。”
“太上皇在说什么,哀家一句话都不明白。”太皇太后只有装傻充愣,“哀家派了陈尚书去接太上皇,可陈尚书向哀家禀告,说是太上皇住的客栈突然起火,你在大火中丧生,哀家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莫名。如今你平安无事,哀家甚感欣慰。”
有了替罪羔羊,太皇太后毫无犹豫地把脏水泼给陈少严。说简单一点,陈少严就是垫背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做下的,她只需要撇清,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就可以保全自己。毕竟她是太皇太后,她是太上皇的母亲,是皇上的亲祖母。难道一切被拆穿后,杜恪辰还敢亲手下旨杀了自己的母亲吗就算他敢,朝臣们也会拦着。
杜恪辰认真地看着她,“依母后的意思,所有的事情都是陈少严做下的”
太皇太后沉默。
“陈少严。”杜恪辰点名,“你自己说。”
陈少严商贾出身,巧舌如簧,攻于心计,可到了这个时刻,他不能把这件事情都推到太皇太后身上,因为说了也不会有任何的结果。说到底,人家是母子,关起门来好说话,而他虽得了太皇太后之命,可口说无凭,他就算是想为自己脱罪,也绝无可能。
“臣有罪。”陈少严扑通跪地,“所有的事情都是臣自作主张,与太皇太后毫无关系。臣乃是废帝之妻祁氏的异父兄长,因祁氏惨死,臣怀恨于心,处心积虑想要置太上皇和太后于死地,故而蒙骗太皇太后,让她以为臣忠心为国。”
杜恪辰神情莫辩,轻抚着下颌,“所以说,你是来报仇的”
陈少严道:“臣罪该万死。”
“那么朕想知道,你是如何一跃坐上户部尚书的位置你是对天下有功,还是为社稷出力你一介白身,转身就成了朝中二品大员,执掌国之钱银。”杜恪辰想了一下,又把顾征叫出来,“顾卿,你说说。”
顾征被冻得直发抖,被杜恪辰又提溜出来,脸上十分不悦,“臣也不知道,旨意是中书门下核准的。”
简飒也不能继续旁观了,“这事和臣没关系,是萧大人一手起草的。”
杜恪辰挥挥手,“这件先不议。先把陈少严押入天牢,听候发落。至于朕的母后,庞统听令,送太皇太后回素馨宫。太皇太后要为朕祈福诵经,无关人等不得出入素馨宫打扰太皇太后清修。”
“可这件事还没有结论。”简飒对如此草率地了结十分不满,“太上皇还是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说出来,也好叫大家都明白个中曲直。”
杜恪辰说:“这件不急,时辰已到,还是先祭天吧。”
他明白,有些事情不是现下就能解决的,还是等回宫再从长计忆,不能继续在太庙前争执下去,叫天下人看了笑话。
今日之事,本是不该他出面,由顾征继续发难,逼出太皇太后的实话,也就能盖棺定论。之后,他再出现,让太皇太后死心,这一出闹剧也就算拉下大幕。
可偏偏如意饿哭了,他提前出现,没能让太皇太后方寸大乱,承认自己做下的罪行。
他只能说,还好如意哭了,让他提前现身,否则叫天下人看到母子相残的画面,对大魏朝堂失去信心,离天下大乱只怕也不远了。
自古以来,每个王朝都以孝治天下。虽说天家无父子,可母子之间从不曾有过如此惨烈的相争。不管怎么说,到最后,就算真的能定下太皇太后的罪,难道他真的能下旨杀她不成。
祭天大礼如期举行,杜恪辰换了朝服,还未到午时,大雪纷扬,今冬第一场雪如约而至。
照往年的惯例,大礼过后,天子赐冬衣,百官各自回府祭祀。今年却比较特殊,杜恪辰分发完冬衣,百官无人离开,连柳生言都站在太庙前,不敢挪动半步。
“你们不回去,朕也不会留你们用午膳的”杜恪辰淡淡地扫过柳生言身后的官员,杀意陡生,“这么多人,牢饭也要煮不少,可惜朕不想让你们吃白食。你们各自回府吧,要是敢出京城半步,立刻血溅当场。不要以为朕会忘了你们的脸,这一路出宫门的时候,你们是如何做的,朕都看在眼里。老管,你都记下来没有”
管易罢了官,没有官职,只能站在远处观望,被杜恪辰这一点,立刻走了出来,“各府已经有镇西军把守着,出不了岔子。”
“干得漂亮。”杜恪辰又上了肩舆,“摆驾,回宫。”
进了熟悉的宫门,杜恪辰没有一丝一毫的兴奋,他宁愿远离也不愿回来,可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之战,他若是不回来,只能是身首异处,或是过着一辈子被追杀的日子。天家无父子,母子亦是如此。
“太后呢”杜恪辰进宫后,第一句话便是问钱若水。
庞统满头大汗,“回上皇,太后和皇上都不见了。”
杜恪辰揪住他的衣襟,“你再说一遍。”
“太后和皇上,还有萧长信,都不见了。”庞统明明看着萧长信同钱若水和平安一起回宫,以为有萧长信在,绝对不会有人伤及他二人的性命。
“找,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把他们找出来。”
这时,被派出去送信的秋蝉正好回宫,被庞统一把逮住,“娘娘呢”
秋蝉也是一头雾水,“奴婢出去送信的时候,娘娘和皇上还在,萧将军也在。他们正在商量如何出宫,追回诏书的事情。”
“什么诏书”
秋蝉见是杜恪辰回来,行过大礼,方道:“太皇太后下了旨意,割幽州十四城予鲜卑慕容部。”
杜恪辰不敢置信地瞪大双眼,“割十四城”。
。。。
☆、第337章:慕容部的野心
饶是杜恪辰已然知晓太皇太后与慕容部有龌龊,但如此折损自己的行径,他还是没有办法坦然接受。
他十四岁从军,便是在北境与慕容部族数年苦战。北境的冬日最是难忍,天寒地冻,寸草不生,积雪没过膝盖,连行走都极是艰难,更别说提枪上马。虽说这样的季节两军是休战的,但慕容部是游牧民族,没有储存太多的过冬粮食,必然要出来附近的村庄抢掠。而北境军在冬季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在各大要塞伏击慕容部,有时候一呆就是一整夜,在滴水成冰的北境,就算是裹着厚重的大氅依旧会觉得遍体生寒,但将士们为了不影响自己的行动,一律轻装上阵,时常被冻得没有知觉。
那段艰苦的日子,是他刚离开京城繁华的军旅初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被北境生生地冻住,再也不敢自恃过高,发誓必要还大魏一个太平盛世,于是开始了十数载的南征北战。
如今太皇太后轻易地将大魏将士殊死奋战夺回的十四城拱手相让,就算他不计较,北境的将士乃至大魏的百姓都不会同意。
“庞统,随朕出城。”杜恪辰转身要出宫。
简飒和顾征立刻拦住他的去路。简飒道:“上皇请三思,皇上不在宫中,若是上皇在这个时候也出了京城,只怕这天下又要落入他人之手。”
杜恪辰收回脚步,“二位爱卿,是朕一时情急。庞统、王赞,你二人带一队人马出城,务必追上太后和皇上,派人护送他二人回宫,你们尽快把诏书截回。”
庞统和王赞领命走后,杜恪辰又传了褚传良,八百里加急命令冯琰封锁北境的一切要塞出口,务必把诏书留在大魏境内,不得有失。而后,他又紧急调兵,命并州驻军三万步卒、青州五千轻骑即刻前往幽州待命,重新布防北境。
褚传良说:“上皇放心,这诏书出不了北境。”
杜恪辰却不这么认为,“不能轻敌,陈少严既然能要胁平安盖下玺印,就必定有法子把诏书送出去。朕怕的是,不管我们怎么努力追回,而这纸诏书可能已经到了慕容部的手中。”
“绝无可能。”
杜恪辰把冉续在西北抓获的鲜卑死士跟他说了,“西北是朕的大本营,他们都敢渗透,照这么看,在你我没有看到的地方,还有很多鲜卑慕容部族的人。想想在北境斩杀慕容部的日子,也已经过去近二十年,慕容部的首领换了一任又一任,部落中的争权夺势已经告一段落,如今的慕容擎已经稳居首领之位三年整,锋芒已露。只是这些年朕一心治理国中乱相,多次裁军,自以为无人可撼我大魏安宁。”
褚传良轻哼,“就算是如此,也不会叫慕容部侵吞我十四城。”
“臣在想,太皇太后割十四城给慕容部,必是得了他们什么好处。”一直没有出声的简飒缓缓开口,“若是慕容部族没有拿到这十四城,很难善了。依臣看,北境的稳定堪忧,冯琰将军要做好迎敌的准备。况且,眼下敌暗我明,这些年慕容部族的动向,朝中都没有明确的了解,若是正面交锋,恐怕伤亡难免。”
杜恪辰同意他的说法,“到底是朕轻敌了。”
自以为国中安稳,却不曾料到慕容部已不是二十年前的慕容部。
“他们既有能力派出死士联合陈少严,且人数众多,那么必然还有一支强悍的军队,等着与我大魏一战。”简飒面色凝重,“冯琰将军四十出头的年纪,当是盛年领军,可是他有守城的经验,似乎没有领兵冲锋的胜绩。不是臣小看冯将军,而是数十年的太平之后,重新开战,不能让敌军占了上风。纵观我国中高阶将领,可领军出征者寥寥可数。褚尚书坐阵兵部,萧将军守卫京城治安,而冉续又远在凉州大营守卫西北,蒋青彦守着南境。上皇,如今国中还有何将可派”
褚传良却不以为然,“我镇西军中个个都可为将。”
简飒微笑,“臣自然是知道镇西军战绩剽悍,可那是上皇统领。”
他点到即止,不叫褚传良尴尬。国中最后一次大战,是在北境与祁雄的一战。但那时并未形成对攻之势,而是长途奔袭远赴西北遭遇冉续。也就是说,自杜恪辰登基,国中已无大战。
“上皇未登基前,横扫八方,废帝时已没有多少优秀的武将在朝,镇西军出身的大都遭遇弃用,而致此时武将青黄不接。”这是一个严峻的事实,简飒不得不提醒杜恪辰。
杜恪辰沉默许久,道:“老萧可老萧处事鲁莽,为阵前先锋绰绰有余,缺乏独自领兵的经验。而北境之前数十年由祁雄守卫,一般的将领都没有在北境作战的经验,除了朕”
镇西军在西北多年,熟悉在沙漠中作战,而北境却是千里冰封的严寒之地,就算是冉续,也没有在此处征战的经验。
“若是这一战不可避免,可以冯琰为主将,老萧为前军统帅。”杜恪辰思虑再三,“至于羽林卫,就交给庞统。”
顾征沉默多时,突然道:“臣倒是以为庞将军为前军统帅似乎比萧将军更为合适。庞将军武艺出众,正值年华,为人又谨慎细心,思虑周详。”
杜恪辰点头,“其实朕觉得萧长信和庞统一个前军一个中军,会是十分完美的搭配。可若是他二人都离京”
“不可。”简飒说:“京城治安不可忽视,慕容部既能渗透到西北,难保京城没有他们人,更何况太皇太后还在宫中,她与慕容部之间的龌龊恐怕还没了结,若是他们再度联手的话”
杜恪辰明白他的顾虑,若是萧长信和庞统都走了,羽林卫也会调走大半,到时候京城守卫空虚,会让人钻了孔子。
“事情还未到最后一步,容朕再仔细想想。”杜恪辰遣退众人,独自坐在勤政殿中翻阅平安批阅的奏章,直至日暮时分,宫人入内掌灯,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坐了数个时辰。
第二日的黄昏,钱若水在鹅毛大雪之中回到京城,带着一天一夜未眠的平安出现在杜恪辰面前。杜恪辰忙让人传膳,让母子二人先填饱肚子。
杜恪辰在宫中,就代表他已控制了大局,钱若水的心安了下来。虽然在路上,庞统已经对她说明京城的形势,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亲眼确认杜恪辰平安无事,她才能彻底地放松下来。
杜恪辰看着长高不少的平安,甚是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