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宠妖娆妃-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父是觉得你与母后有些疏离,你们似乎都倾向于独自生活。”杜恪辰十分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想给平安带来太大的压力。毕竟一个孩子不能奢望他在感情上的处理,会比成年人更加睿智成熟。其实,这本该是钱若水去解决的问题,可她似乎无意与儿子太过亲近。自入宫以来,平安独居于东宫,饮食起居大都完成,钱若水给他的安排,他也没有提出过异议,这与平安的性情极不相符。他虽话少,但有自己的主意。“而且,你母后的有些安排似乎过于霸道,而你似乎也没有反抗的意思”
  杜恪辰不知该如何表达,平安与钱若水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
  “母后的安排并没有错,也没有虐待儿臣的意思,儿臣想不到反抗的理由。”
  杜恪辰道:“为父看你似乎不喜欢新制的衣袍。”
  平安抬臂,不觉得有不妥的地方,“衣裳不过是蔽体之物,夏凉冬暖,并无不妥之处。”
  “是无不妥,可你有自己的喜好,不是吗”杜恪辰把问题抛给他。
  他停了一下,“父皇,儿臣是皇帝,自己的喜好并不重要,关键妥当合适。若是儿臣能以自己的喜好处理所有的事情,这天下还不乱了套。比如太皇太后,她的行事作风,哪有一件是为天下家国计,莫不都是为了她的喜恶而已。她不喜欢母后,便一心要铲除,连带父皇也不能容忍。这样的人,是我的皇祖母,我只能接受,在我还未成年之前,喜恶只会让我感情用事。但母后却是不同的,她和皇祖母不同”
  平安到底还是个孩子,说到太皇太后的时候,拿眼觑了一下他的父皇,见他神色如常,便大着胆子继续道:“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儿臣好,虽然有时候霸道了些,不过都是一些日常琐事,儿臣不觉得这些事情值得与母后起争执。儿臣与母后是母子,父皇远征之后,这宫里只有她与儿臣相依为命,母子同心。”
  “父皇想让你们更和睦一些。”
  “父皇不必自扰,甚少儿臣相信母后绝无临朝称制的野心,而就算她要干涉朝政,儿臣求之不得。”平安不厚道地笑了起来,“以母后的政治眼光,绝对比儿臣更适应主理朝事。可母后是一个懒散的人,最喜以逸代劳。在洛阳的时候,她成天无所事事,只知玩乐享受。你要是说她贪图享乐,挥霍无度,可她能日进斗金,垄断西北互市的贸易,连亚父都要听命于她。有时候,亚父的马匹卖不出来,或是卖了不好的价钱,见了她就像是老鼠见了猫。所以说,母后和儿臣之间并非不亲近,而是她为人向来淡漠。您看看她对如意,似乎也是嫌弃得很。”
  平安不说,杜恪辰也发现了。初初他以为是钱若水吃女儿的醋,渐渐地发现,她都不爱碰女儿。他曾问过她,是不是因为九死一生才生下来,所以有一种排斥的心理。可钱若水答的却是:“她那么软,怎么抱万一摔了怎么办”
  杜恪辰于是问她:“你怎么抱平安的”
  “没抱过。”
  平安见父亲神情复杂,便又安慰他:“父皇也别太担心,儿臣听外祖父说过,外祖母也是这般教导母后的,所以才养成母后这般张扬又懒散的性子。”
  简而言之,云氏的教育都是这样的。
  “还有之后都是外祖亲自带大母后,母后才有所改变。但也是因为外祖太早把尚书府交到母后手上,才又养成母后霸道不可一世的性子。”
  钱若水掌家的时候也才八岁,既要拿捏那些精明的姨娘,又要事事处置得当,不霸道不张扬是不可能的。
  “其实父皇还是担心留母后一个人,不希望平安太,这样母后才会有牵挂。”平安一语道破天机。
  杜恪辰很没面子,抬手一记爆栗,“记住你只是六岁的孩子。”
  “儿臣还是皇帝呢”平安嫌弃地躲开他的魔爪,“儿臣会学着开始不懂事,让母后操碎了心。”
  杜恪辰很满意地点头,“知道就好,不过不要做得太过了。”
  平安托了腮,开始讨价还价,“要儿臣这么做也不是不可以,可是儿臣有一件事要父皇成全。”
  杜恪辰挑眉,“小子,学会讲条件了”
  平安道:“儿臣以后的婚事要自己做主。”
  他哈哈大笑,“你才多大就操心你的婚事了,也不害臊。”
  “儿臣的婚事是国家大事。”平安握紧拳头,“可儿臣还是能有自主权,不能让母后做主。”
  杜恪辰想了一下,觉得甚有道理,“好吧,父皇答应你就是了。”
  父子二人达成共识,相携出了勤政殿,朝含元殿的方向慢慢走了过去。路上,遇到进宫的管易和霍青遥,霍青遥的怀中还抱着未及周岁的管安歌。
  管安歌眉眼清秀,并没有像夏辞西之处,就算是抱出去也没有人会怀疑他不是管易的亲生骨肉。
  “太上皇,我说你们一家过年也就罢了,还要让我们进宫相陪。”管易抱怨起来。
  杜恪辰淬他:“老子让你进宫守岁那是多大的脸面呢”
  “好吧,你脸大,你说了算。”管易向平安行礼,“皇上赐宴于臣,臣不胜感激。”
  杜恪辰无言,默默走开,只想当成从来不认识这样的兄弟。
  霍青遥与平安并不熟悉,见过几次,可平安寡言,她无从入手。
  可这一次,平安主动去牵她的手,“姨母日后常常进宫陪伴母后,母后才不会寂寞。”
  管易察觉到一丝异样,拍拍平安的肩膀,道:“皇上,太上皇身经百战,未尝败绩,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管中书误会了,朕是觉得母后在宫里没有说得上话的人,她会太闷。”平安不着痕迹地转移话题,“而且安歌与如意年纪相仿,有个伴也是不差的。”
  管易心里却是拒绝的。他小时候便被送进宫陪着杜恪辰,出生入死十数载,如今有了妻儿,还要送进宫陪杜恪辰的妻儿解闷。他才不要呢
  钱若水备好晚宴,招呼庞统也留在含元殿,可庞统今日当值,不能擅自职守。
  杜恪辰进殿后,却突然对钱若水说:“庞统年纪也不小了,不如就赐婚吧,你这太后也做一回主。”
  “和谁赐婚”钱若水委实想不出人选。
  “施家小九呗。”
  钱若水愣了半晌,淡淡地道:“这个以后再说吧。”
  可杜恪辰却坚持要她尽快下旨,择日完婚。。
  。。。

  ☆、第346章:长远的谋划

  别人家的家宴都是男人喝酒,女人在边上伺候着,斟酒布菜,可在含元殿的除夕守岁家宴,却是另一番光景。
  钱若水和霍青遥推杯换盏,酒喝了一坛又一坛,杜恪辰和管易只能看着她们喝,还要时不时提点一句:“少喝点。”
  可这句话说完的后果一般都是受尽白眼,平安无奈地吃着菜,还要照顾两个小的,一个已经会爬,一个仰面躺着,发出唔唔的声响。安歌从来都是一个人爬,突然发现榻上还有一个会动的娃娃,爬过去便用手去抓,把平安吓得急忙把如意挪开。可安歌哪里肯依,使尽吃奶的力气再度爬过去。
  于是,一整个晚上,平安都在不断地移动妹妹,如意以为平安在跟她玩闹,咯咯笑个不停,她的笑声吸引了安歌不断地爬来爬去。
  “还让她们喝吗”管易有些犯怵,“她们的酒品可都不怎么好。”
  在凉州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钱若水被赶出王府,在城郊的牧场过的年,当时霍青遥就赶着一车子的酒过去找她,两个人没日没夜地喝,管易和杜恪辰每日入夜处理完军务飞奔过去,看到的都是两个一身酒气,喝得认不出旁人的女子。
  霍青遥倒还好,喝多了就睡,只是认不出人,睡醒了记不得事,其他的倒也没什么毛病。钱若水就比较难伺候,喝多了会打人,谁要是碰她会被打得很惨,杜恪辰在这上面可是吃尽了苦头。钱若水酒醒之后,也不记事,杜恪辰是哑巴吃黄连,有苦只能往肚子里咽。
  杜恪辰忙了一整日,每逢年节都要祭天祭地祭祖先,平安年幼,他这个正当年的太上皇不可能称病不出,只好带着平安主持各种祭礼,先前在勤政殿父子二人促膝长谈,又把庞统的婚事交给钱若水,也算是把该安排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
  现下闲了下来,享受天伦,钱若水和霍青遥却已经喝高了。
  要拦吗想拦也拦不了。索性让她喝个痛快,横竖有自己在身边,出不了大的乱子。
  管易看出他的意思,也不再去抢霍青遥的酒,把自己案前的酒杯撤下去,与杜恪辰换了一案烹水煮茶。
  “以往都是我和你一起出征,这次你就真的是自己去了。”私底下,两个人相处的时候还是没有那些君臣之礼,“想想咱们征战十数载,好不容易换来大魏疆土的和平,没想到还不到十年,你又要出征。今时不同往日,你年纪也大了,腿上还有旧疾,镇西军也有数年未迎大战,且巅峰时期已经过去,解甲的解甲,年迈的年迈,新从军的那一部分将士没见识过真正的战争。这是一场恶战,可能还会是持久战。”十四城不是说拿下就拿下的,只有太皇太后那种没脑子的才会大笔一挥,只当是一个数字而已。
  “我没有调走镇西军一兵一卒。”杜恪辰见左右没人,对他实话实说,“我从南境调了三万骑兵和两万步卒,没有动西北一兵一卒,但西北会做出调兵的假象,引匈奴出兵。一旦匈奴袭击西北,冉续可一举大胜,震慑匈奴的同时,也给北境将士吃一记定心丸,以免未战先惧。持久战是必然的,十四座城池打下来,起码也要三年。所以,这一次你必须留在京城。”杜恪辰把他信任的人都留给钱若水和平安,“平安还小,佛儿又是张扬霸道的性子,还要你居中调停,以免伤了朝臣的人。经过太皇太后这一闹,世家都会持谨慎的态度,甚至很有可能会结党营社。把太皇太后那一系留给平安处置,是为了让他立威,但他始终是一个孩子。简飒和顾征是能臣,但人心难测,一旦养大他们的野心,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所以还是要有你在。不让承恩公入朝,也是为了防止有人以外戚专权这一点逼迫佛儿,引发朝堂不稳。但承恩公所做之事,只要不存在大的纰漏,还是不必过多约束。我不知道这一仗三年能不能打完,若是在平安议亲之前,我没能回来,他的亲事就让他自己做主,这是我答应过的,可也不能完全让他自己拿主意,他的皇后还是要在世家当中选,到时若是顾征的嫡女没有婚配,而顾征还是忠于大魏的前提下,可以立其为皇后。简飒虽是太傅,但他的正妻是华清,华清之前偷看过我与简飒的飞鸽传书,并告诉了太皇太后,也就是说宜和驸马和太皇太后同流合污,但简飒力保华清,我也就当没有这回事。所以简飒的嫡女不能为后,毕竟牵扯到宜和驸马,不要多生枝节。至于如意”
  管易喊停,“仗还没打开,你就这么计划周详,无端地让人心绪不宁。你不会想把如意嫁到我家吧我家儿子可不能尚主。”
  杜恪辰微微勾唇,“我看安歌和如意玩得挺好的。”
  二人望过去,安歌还是锲而不舍地追逐着如意,可平安的魔爪总是不让他如愿。
  “看看你那儿子,以后也是个难缠的哥哥,而且还是尚主,我管家没有这个福份。”
  杜恪辰没好气地睨他,“你以为我宝贝女儿就要嫁入你们家吗若是我没有回朝,公主的婚事还是同手握重兵的武将联姻才能巩固平安的王位。蒋青彦的长子和平安同龄,可以列入参考的范围。至于蒋松背后干的那些勾当,姑且不论,公主能入蒋家,也算是对蒋家的另一种补偿。”
  “而安歌的未来,他虽是你的嫡子,但始终是云家的骨血,我不赞成让他袭爵,还是让他跟着霍青遥打理云氏商社。”杜恪辰把几个孩子的未来都做了通盘的考量,“当然,我现下的计划不代表最终定案,还会有很多的变数。这些是对我未能还朝的安排,若是我回来了,又是另一番的局面。对了,还有承恩公府的嫡长子,不管他的母亲出身如何,他都是钱家的嫡子,有承恩公亲自教导,当不会差到哪去,日后可破格任用。”
  管易不再阻止他,听着听着,他也有几分感叹,“想不到你我都是当爹的人了,你到底看得比我长远,想得也透彻。而我自少时入宫,便一直追随你,从未想过其他的可能。”
  他的目光温柔,投注在远处喝得东倒西歪的女子身上,“你说的我都记下了,你且放心出征。”
  这一年的守岁,还是只有杜恪辰和管易,安歌在不断地追逐爬行中败下阵来,流着哈喇子睡了过去,如意也在兄长的怀抱中吃饱喝足,也不寻思找她爹,打了个呵欠昏昏欲睡,倒是平凡还算精神,可目光迷离,想必也撑不了多久。至于钱若水和霍青遥,已经喝得不省人事,钱若水还给了霍青遥一脚,吓得管易急忙把媳妇抱走,远离钱若水。
  子时刚至,建康城上空烟花齐放,鞭炮齐鸣,一派安定祥和。
  管易披了大氅和杜恪辰走到殿外,也燃放了鞭炮迎接新年,心中感慨万千,“还记得我第一次在宫里过年,就烧了沈贵妃的宫室,如今宫里太清冷,随便烧烧也没人跟我拼命。”
  “人少好,人少清静。”遥望四周的宫殿,除了殿外挂着大红灯笼,都是一片黑暗。
  人少也有人少的坏处,他这一走,就怕钱若水和平安叫人欺负了。可他已经做好了全盘的考量,但总是觉得还差什么,心中难安。
  管易当夜就歇在宫里,第二日宫门刚开,他就带着宿醉未醒的霍青遥回了鲁国公府。毕竟是大年初一,霍青遥虽还未掌家,但也不能不在府中迎客。
  钱若水未醒,可进宫请安的命妇已经在宫门外等候召见。如今宫里没有皇后,后宫以太妃为尊,太皇太后做的那些龌龊事,世家心中如明镜,没有戳破是为了皇家的体面。
  而平安早已在太极殿接受百官朝贺,杜恪辰这个太上皇则在太后的榻上睡得四仰八叉,嘴角似有青黑之色,很明显是被人重击所致。
  一直等到午时,钱若水还未召见命妇,秋蝉便推说太后晨起时扭了腰,推拿许久仍不见好,初一的朝贺就免了,各自回家过年。
  等钱若水醒来,时已黄昏,杜恪辰已不知去向,她头痛欲裂,召来秋蝉说要喝水。
  杜恪辰听说她醒了,抱着如意过来,如意刚喂过奶,小手乱舞,嘴里发出呀呀的声响,委实是吵得很。钱若水斜眼望去,奇道:“没想到如意的力气还挺大的,把你打成那样。”
  杜恪辰哑了半晌,道:“这不是如意打的,是你打的。”
  “胡说,我都在睡觉。”钱若水不接受这样的诬陷。
  “你喝多就打人的毛病,你不会自己都不知道吧”
  钱若水窘得说不出话来,这个毛病她还是知道的,只是太久没喝高,给忘了。
  杜恪辰把如意塞进她怀里,“自己学着抱,你这个娘也不知道是怎么当的,连孩子都不会抱。我要是走了,如意可怎么办啊”
  “你把如意带上好了”钱若水答得理所当然,“有了孩子就有了牵挂,你就会平安归来。”。
  。。。

  ☆、第347章:又醉

  钱若水当然不会让杜恪辰把如意带走,他是去打仗,不是去游山玩水,一个还未满周岁的奶娃娃跟着他东奔西走,出生入死,就算是他愿意,她还要仔细考虑一下。
  入夜,杜恪辰召集在京城的镇西旧部在紫宸殿饮宴,被邀请的都是镇西军的高阶将领,随行的命妇由钱若水负责接待,宴设在紫宸殿的偏殿。
  杜恪辰此举旨在安抚这帮同他数十年同袍之谊的弟兄,在西北时还是同吃一锅饭、吃睡一张床的好兄弟,可他登基后,这些亲密无间的行动被一一禁止。不是他当了皇帝故作姿态,这本是君臣该有的礼法,若是他还是一如往常,怕是御史言官们的口诛笔伐,就能让这帮兄弟们受尽奚落。所以,他一直保持着距离,也没有因为曾经是生死袍泽而多有褒奖,而是一视同仁。在他执政的这些年,天下太平没有军功可立,也就没有太多论功行赏的机会。况且,他执政之初致力于优待寒门士族,也就没有刻意抬举这帮功臣派的势力。
  蒋青彦今年请了旨意回京过年,他的妻子许氏快分娩了,这次已经是第三胎,前两回蒋青彦都没在陪着她,数个月前特地请旨回京陪产。那时,太皇太后当政,为了笼络蒋青彦,给了他半年的假,他在年前便已回了京,杜恪辰从金镛城回京,与太皇太后在太庙对峙时,调的就是他进京时所带亲兵。
  有时候,杜恪辰会想,他的运气有时候很好,可细究起来,不走运的时候还是很多,尤其是在感情上。但天下的好事岂能让他一个人都占了,他既贵为天子,就有平定四方的责任。
  不过,像蒋青彦这样,又要第三次当父亲了,杜恪辰是羡慕也羡慕不来的。钱若水生下如意后,虽然身体已无大碍,但她两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