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早在四月份,周恩来从山西秘密考察回来后,中央所有的举措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恩来秘密前往西安和张学良会晤,一方面电令张国焘迅速北上,而且命令的措辞非常严厉,电令告知:北方的形势已经发生巨变,陕甘根据地已经根基牢固,这也是促使二、四方面军提前到达陕甘的原因之一,而由此又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
四月份周恩来西安成行之前,恰好共产国际派人经新疆回到陕甘根据地,并和苏联境内的共产国际取得了联系。随后中央达成共识,决定打通新疆通道。而周恩来西安之行更加有了成算。经过和张学良、杨虎城反复磋商,双方达成了一份口头协议,张学良承诺,只要共党能打通西部通道,获得苏联的援助,他表示说服蒋介石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甚至不惜和蒋介石反目。
主席为了让张学良铁心,让恩来告知:一旦促成民族统一战线,可以让张学良担任西北抗日军总司令,如此诱惑自然让张学良义无反顾。现在所有的谦让就是为了一个目的,让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这个中心目的。自然周恩来不虚此行,陕甘根据地的南部威胁顿时消除。
九月中旬,顾也平和穆亚平磋商。在穆亚平的官邸,顾也平一见面便急迫说:“穆司令,中央决定向新疆挺进,希望贵部提供方便,提供一条西进的通道,中央让我务必征求你的意见,避免发生误会。”
穆亚平笑说:“动作好快呀!贵部挺进新疆的路线我已经想好了。贵部由环县经宁夏的海原一路向西,沿途的靖远、景泰、武威、张掖、嘉峪关、玉门,这些地点贵部可以建立兵站,以后这条线路就是贵部通往新疆的通道。但是前提是贵部不能有过激的举动,西部的安定是重中之重。”
顾也平说:“穆司令想的太周到了,我代表中央表示真诚的感谢,我立即向中央发报。”穆亚平接说:“我要郑重提醒贵部,新疆的盛世才,别看他现在和苏联人打得火热,其人骨子里善变。必要时要取而代之,任何仁慈都会铸成大错。另外我对苏联的共产国际不看好,可以利用但不要盲目的服从,命运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你如实转达我的话。”顾也平郑重的点点头。
九月下旬,中央在瓦窑宝召开会议,会上毛主席当选中央主席,红军总政委,恩来当选副主席,朱德当选红军总司令。而张国焘意外的当选红军副总司令,其地位可谓是一落千丈。究其原因还是中央红军在短短一年时间发展壮大,总兵力已经达到四万多人,而且武器弹药充足,尤其是根据地的经济实力更是非同小可,不可同日而语。
而红二、四军经过一年的连番征战,损失相当严重。其总兵力到达陕甘根据地时兵力锐减到两万人,当初威风凛凛八万人,现在只剩下两万人,而且部队缺枪少弹,甚至四分之一人手里都没有武器。此消彼长,张国焘自然失去了赖以炫耀、讨价的资本。尤其是看到中央红军兵强马壮,更是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会议上,主席毫不客气的批评他企图另立中央等错误的军事路线,致使张国焘颜面扫地。而红四方面军广大将领看到中央红军短短一年间取得如此成绩,那种喜悦和归属感溢于言表,这种眼花缭乱的变局,也促使共党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变化,这或许也是一种必然。
在会上主席意气风发决定挺进新疆打通苏联通道,获取苏联的援助,他说道:“西北之变局我们没有料到,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们的周边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好的环境和发展条件。中国革命新一轮高潮毕将到来,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党的方针、政策也要进行深刻的变化,血的教训必须让我们聪明起来。我们**人不怕犯错误,而要勇敢地改正错误,并沿着一条正确方向前进。”全场响起掌声。
主席接说:“目前国际形势十分严重,日本军国主义随时会向我们发动全面进攻,今后我党的中心工作将转向对日作战,尽快形成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任何力量也不能左右我们的决心。”全场又响起掌声。
主席点燃一支香烟接说:“为了打通国际通道,获得苏联的援助,中央决定组成西路军挺进新疆,并由红三十军、红九军、红五军团组成挺进纵队,拟定徐向前同志担任总指挥,陈昌浩同志担任总政委,红。”
军事会议结束后,张国焘十分郁闷的回到驻地,不久陈昌浩前来拜访。见张国焘郁郁寡欢陈昌浩说:“老首长,你要想开点,事已至此应该维护中央的决定。没有想到中央红军开辟了这么好的局面,眼下人心所向,只好以大局为重。”
张国焘望着自己的铁杆心腹,明显感觉对方离心离德说:“早知现在、何必当初。一招走错满盘皆输,我是心有不甘呀!你放心我会服从中央的决定,不会闹情绪的。”陈昌浩不知道怎样安慰老首长,只好陷入沉默。
这时一名通讯官进来禀告,说主席有情陈昌浩。陈昌浩望着张国焘点点头,无声的走出去。路上陈昌浩内心有些忐忑,他不知主席要和他说什么,他非常清楚自己在草地的所为,可是自己是在执行张国焘的命令,军令如山倒,他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过错。好在没有发生红军打红军的事情,这一点值得他庆幸。
走进主席的窑洞,他发现周副主席和徐向前就坐,主席热情的打招呼说:“把你二位找来是交代西征的问题,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为历史,你们不要耿耿于怀。这次西征你们的任务就是挺进新疆,一路上不会发生任何战斗!”
徐向前和陈昌浩同时吃惊问:“怎么会这样,难倒马家军会允许我们通过?”恩来接过来说:“所有的关节我们已经打通,并拟定了挺进新疆的路线,沿途你们会非常安全,你们面临的困难就是和大自然搏斗,大军如何顺利通过沙漠,怎样把损失减少到最少,是你们这次西征的首要问题。”
主席解说:“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这是党的最高机密,你们无权知道,要严格约束部队执行纪律,不得在沿途产生任何过激行为。把部队顺利的带到新疆,并控制整个新疆,打通国际通道是你们的首要任务。另外盛世才这个人要严加防范,必要时剥夺他的兵权可以保留他的行政权力,这件事情你们可以临危决断不用事先禀报。”
另外,在宁夏固原,会有一位马家军的副师长会主动和你们联络,沿途所有的重要城镇容许我们设兵站,你们这一路上还要把兵站建起来。至于说到后勤补给问题,你们不必担心,每到一地对方都会给我们后勤补给,记住一定要和对方搞好关系。另外西征部队要补充武器弹药,你们抓紧时间,十月初争取部队开拔。还有今天和你们的谈话不要告诉任何人。”
主席又说:“进疆后要贯彻民族政策,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尽快把新疆建成我们稳定的大后方。”接着恩来拿出一个信封交给徐向前说:“这里面记载着新疆大致情况以及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这对你们掌控全局、快速开发新疆能起到推动作用。”
徐向前和陈昌浩走出主席的窑洞,两人情绪一直在昂奋之中。“真想不到会出现如此大好的局面,西北真是我们的福地?”徐向前欣喜说。陈昌浩唏嘘道:“真没有想到,短短一年中央红军就完成了如此壮举,简直不可思议。这功夫我甚至又做梦的感觉,你说这是真的吗?”
徐向前笑说:“难倒你怀疑吗?形势突变的确让我们难以适应,中央红军强大的武备足以说明问题,这就是震慑的作用。”陈昌浩说:“既然我们有能力,为何不武力夺取宁夏、甘肃,直接和陕甘根据地连成一片?”
徐向前分析说:“形势发生了变化,团结所有的人一致对外是党的中心工作,我认为中央的措施是正确的,我们不能因小失大,现在我们就不要胡乱猜疑了,想想我们怎样完成这次长途旅行。”
两人快马加鞭奔向西路军集结地镇原,一场西征拉开帷幕
第二百八十一章 西线无战事
秋雨绵绵,道路十分泥泞,徐向前、陈昌浩及警卫员骑着战马,浑身湿漉漉的赶到镇原,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在会上徐向前作了西征的动员令,政委陈昌浩简单介绍了西部的形势,接着命令红三十军李先念部,作为先头部队率先出发。会后徐向前和陈昌浩特意向李先念交代了一番,李先念闻听十分震惊,原来发动宁夏攻势是瞒天过海。
原红二、四方面军的广大官兵,到达陕甘根据地和中央红军会师后,经过一个月的休整,官兵们很快恢复了精神抖擞的神态。几天前他们到达镇原集结并做准备工作。全体官兵换装并补充武器弹药。在补充的武器弹药里,有50门暂新的迫击炮。
军事会议结束后,先头部队率先顶着风雨出发了,部队分两路纵队,一字长蛇蜿蜒前行。长途行军对于这支部队来说就像家常便饭,官兵们神情饱满、斗志昂扬。几个小时后后续部队跟进,部队陆续进入宁夏后,官兵们才知道西进路上无战事。
或许紧张心情的放松,让官兵们万分欣喜,队列里出现了欢歌笑语。尤其是部队里的女兵们,她们自发的组织起来,站在路旁表演精彩的小节目,鼓励战士们勇往直前。西征部队中女兵数量不菲,大约有五六百人,女兵姑娘们的欢歌笑语,使枯燥的行军变得格外有生气。
次日凌晨,雨后的空气形成了一层雾霭,晨曦中徐向前和陈昌浩率领西路军总指挥部到达固源。太阳升起、阳光普照,尽管雨后的早晨有些寒意,可是连续的行军跋涉,官兵们依然神采奕奕,蓦然之间,固源城下出现了一队国军的身影。
徐向前和陈昌浩翻身下马,只见对方队列里一名年轻的中将军官上前举手敬礼说:“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九骑兵师副师长廖辉奉令在此迎候贵部,欢迎你们。”徐向前等互敬军礼并介绍自己,双方热情握手。接着廖辉把一行人迎进固原城内。
廖辉亲自在城内一家很有名的酒楼,为徐向前、陈昌浩等接风洗尘。由于这种安排是临出发前中央已经吩咐过,二人不便细问。席间廖辉主动说:“徐总指挥,再次欢迎贵部来到此地。宁夏和甘肃境内贵部的行进路线由我全权负责,固原至嘉峪关所有贵部经过的重要地点,我们都提供了后勤保障,如果贵部有什么困难请提出来,我们会提供最大方便为贵部解决。”
徐向前闻听大喜说:“廖将军,感谢贵部的无私帮助,我代表西路军广大官兵表示真诚的感谢!”廖辉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请不要客气。我发现贵部还穿着夏装,眼下贵部克服一下,我已经和萧州方面取得联系,届时青海独立混成骑兵旅旅长岳林会在嘉峪关亲自迎接你们,并为你们准备了棉装和两万多件羊皮大衣,如果你们还需要什么,请不客气提出来。”
此时陈昌浩趁机提出,希望贵部能否解决一部分战马。廖辉笑说:“这个问题你们到嘉峪关就清楚了,目前萧州屡属青海管辖,青海方面会为你们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你们出关后要经过茫茫戈壁和沙漠地带,路途非常艰难,因此在嘉峪关为你们准备了足够的生活用品。”
席间气氛更加融洽,徐向前对这次西征已经没有任何异议。陈昌浩问题多,他试图在廖辉嘴里探听出心中疑惑的问题,可是廖辉很警觉多余的话不说,三言两语便敷衍过去。酒席结束后,徐向前和陈昌浩便下榻一家客栈,他们要在固原住一天,同时在城内筹建西路军办事处,可以说西路军所有官兵都非常迷惑,没有想到自身的境遇好的出奇。
傍晚,陈昌浩向徐向前汇报了筹建西路军办事处的事情说:“徐总指挥,办事处筹建非常顺利,对方给我们提供了三个地点供我们选择,想得非常周到。”徐向前说:“难怪中央胸有成竹,不言而喻西北的政治格局确实发生了巨变,甚至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
陈昌浩赞同说:“我一直困惑,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发现这位年轻的廖师长,似乎和以往我们所见的国民党军官有所不同,尤其是那种盛气凌人的作派没有,而且非常随和和友好,这是最令我困惑的地方,而且我发现他的属下也不一样,言谈举止、一举一动都和国民党军队有差别,真是令人难以想象。”
徐向前有感而发说:“你发现一个问题没有,这位年轻的廖师长在酒桌上一字没提二马的名字,按理说宁夏、甘肃是马鸿宾和马鸿逵的地盘,这很不正常。另外他提到萧州被青海控制,并提到有一位岳旅长,显然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同小可,西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局,难怪主席反复强调,西北之局势是从来没有这么好过。”
陈昌浩说:“想不明白就不要想了,还是考虑我们如何完成这次长途旅行,另外进疆的事情也该进行筹划。”双方点点头陷入思考。次日,徐向前等辞别廖辉继续向西开拔,廖辉和手下相送,气氛营造的仿佛战友分别,似乎有些恋恋不舍。
十一月初,寒风开始肆掠嘉峪关,此时在关城门前,冷风不时的扬起一片沙尘,旷野没有因为寒冷而沉寂。放眼望去,关城北部出现了一条长长的铁路路基,一条钢轨向西部延伸。无独有偶,最大的亮点是周围出现了星罗棋布、密密麻麻的帐篷。
岳林一身戎装站在寒风里,陪伴在周围的属下,个个在翘首张望。一个月前岳林接到穆亚平的电令,便开始做准备工作。穆亚平在电令中让他准备30万斤粮食,大量生活用品,两万套棉装及羊皮大衣,1万顶军用帐篷。另外还要筹备三千匹战马、两千峰骆驼及大量草料,岳林接到命令后便紧张的开始筹备,三天前他到达嘉峪关亲自迎接西路军的先头部队。
“报告旅座,一千五百顶帐篷已经搭建完毕,并且每座帐篷都升起炭火,生活用品已经俱全。另外棉装和皮大衣都已准备就绪,请指示!”一名军需官前来禀告。“岳林问:“军马和骆驼什么时间到?”“估计三天以后!”早在三年前岳林已经被彭先云发展成为党内同志,因此岳林内心有些激动,始终处于昂奋之中。
“来了!他们来了!”一位属下兴奋喊道。果然远处出现一面红旗,接着显出了大队人马的身影。对面的队伍越走越近,尽管他们穿的单薄、身材廋小,可是每名战士依然精神抖擞,洋溢着勃勃的生气,岳林精神一振迈步迎上前去……
次日一大早,岳林和西路军先头部队红三十军军长李先念并排站在嘉峪关的城楼上举目眺望。经过一夜的休息,李先念脸上看不出任何倦容,黝黑的脸上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岳林笑问:“李军长!昨天晚上休息的好吗!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尽量提出来。”
李先念感激说:“要说有意见就是贵部接待的太好了,此时此刻我不知道如何表达我的心情。”岳霖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因为贵部是我们真诚的朋友。”双方又客套了几句,彼此各自表达真诚之意。李先念今年27岁,岳林今年25岁,二人年龄相仿顿生亲近之感。
“没有想到这里居然有了铁路,这条铁路通向那里?”李先念放下望远镜问。岳林笑说:“这条铁路是通向西部的玉门,目前这条铁路正在铺轨,估计明年中旬能通车。我们在玉门发现了一座油矿,眼下在玉门建了一座炼油厂,这条铁路一旦修通,我们这里很快就能热闹起来,西部将不再荒凉,前景非常令人振奋!”
李先念自语说:“这条铁路若是能通到迪化多好,真盼着有那么一天!”岳林果断说:“我相信哪一天会到来的,而且为期不远,整个西北毕将出现旧貌变新颜的繁荣景象。”李先念望着岳林有些羡慕说:“岳将军,想不到你明白这么多道理,我想问你为何这么有信心。”
岳林笑说:“贵部能不畏艰险、浴血奋战转战大西北,这说明贵部对未来充满了必胜的信念。我想贵部只要在新疆站稳脚跟,充分利用新疆的自身优势,使贵部很快的壮大起来,我们都期待着这种结果。”李先念猜测眼前这为年轻的旅长肯定知道很多内幕,忍不想询问,这一路上很多问题困扰他,很多问题搞不明白。可是他想起徐总指挥的叮嘱只好忍住了。
岳林并没考虑李先念情绪的变化接说:“贵部出关以后,面对的是茫茫隔壁和沙漠,自然条件相当恶劣,沿途少数民族众多,有可能出现少数土匪武装骚扰,但是不足为虑。你们主要面对的困难就是恶劣的环境。沿途我们给你们提供了一条非常安全的进疆路线,而且水源分布图也标明的非常清晰。现在进入冬季官兵们的保暖十分重要,要最大的减少官兵的非战斗减员,尤其是你作为先头部队,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李先念感激的点点头说:“岳将军,你们想的太周到了,你放心我们会顺利的到达迪化。”这时一名属下上来兴奋禀告,说是徐总指挥率领指挥部及第五军团官兵到达嘉峪关。二人扭头向东方望去,果然看见大队人马迤逦而来。
第二百八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