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月下旬,两辆黑色轿车驶出京城,沿着通往承德的沙土公路向前奔驰。放眼望去,公路两边的庄稼早已收割完毕,树叶已经发黄,却仍然支撑着不愿寻找归宿。秋日的田野,一派丰收的景象,一派田园风光。
第一辆轿车上马全正在全神贯注驾驶,他旁边的座位上坐着穆兰香。穆亚平和晚秋及穆暗香坐在后排。此时兰香神情昂奋,显得兴高采烈。她忍不住好奇心再一次发问:“大哥,求求你了,你就告诉我们吧!到底去哪里?”暗香在后面帮腔说:“大哥,你想让我们急死呀!到底去哪里?大嫂你说,我们去干什么?”
晚秋笑说:“好妹妹,我也不知道去哪里呀!”穆亚平说:“说了多少遍了,到地方你们就知道了烦不烦。”穆亚平获悉,穆氏农庄获得了大丰收。尤其是几块试验田,在京城农林学校教授吴雨农和他学生们的努力下,经过改良品种,初步获得了好的收成和种子,并使大家增强了信心,同时也看到了希望。
最令穆亚平高兴的是,吴雨农亲自到海南岛找到了野生稻种。这个消息让他激动不已,穆亚平猜想,有了野生稻种,经过改良培育,不出几年稻米的产量肯定会成倍提高。他没有奢望达到袁隆平的成就,能做到三分之一他也相当满足了。
穆亚平高兴之余,自然邀请夫人、兄弟姊妹前往穆氏农庄游玩,同时和他分享这份快乐。穆亚平办穆氏农庄,除柳不同外其他人都不知情,这自然引发了兰香、暗香强烈的好奇心。第二辆车上开车的是穆禾平,现在他的驾驶技术已经很娴熟。副驾驶的位置上坐着柳不同。湘云及穆维平和侯静茹坐在后排。穆禾平熟练的驾驶轿车,显得神情专注,他紧紧盯住前面的轿车,风挡玻璃上落满了灰尘。
一路上在湘云的反复逼问下,柳不同告诉了他们要去的地方,继而叙述了穆亚平购买土地、建立穆氏农庄及如何交给自己管理的来龙去脉。听完父亲的叙述,湘云嗔怪说:“爹!你的嘴真严,连亲生女儿也瞒着,怪不得你常不在家里,原来是在搭理穆氏庄园。”
柳不同笑说:“闺女,不是我不告诉你,是大少爷不让说。他说到时候给大家一个惊喜。侯静茹在旁边不满说:“没有想到大哥偷着建了一座庄园,而我们都被蒙在鼓里。于情于理大哥也得告诉我们一声,这也太过分了。”话不投机大家都不吱声了。穆维平感觉侯静茹说得有些过分,便用胳臂碰了她一下,侯静茹满不在乎瞪了他一眼。
在沉默之中,两辆轿车到达穆氏农庄。也许今年赶上风调雨顺,也许是佃户得到实惠有了旺盛的干劲。早季的麦子和大田作物,在他们的精心耕耘下都获得了好收成。整个农庄的粮食产量比往年整整提高了三成。
另外柳不同按照穆亚平的构想,在京城外修建了粮库,穆氏农庄产的粮食他全部收购了,他不担心卖不出去,蒙古草原完全能解决他的粮食销路问题。穆氏农庄这些淳朴的农民,多少年来没有在土地上享受丰收的喜悦。他们认准了穆亚平是个大善人,这不穆亚平和众人刚下车,闻讯而来的佃农便把他包围起来,感激的话语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穆亚平鼓励他们,发展家禽养殖,并承诺以后如果他们愿意,养殖的家禽他也可以包销,日后穆亚平准备在王府井东单市场,开辟一个肉蛋禽销售网点,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兄弟姊妹四外散去,参观穆氏农庄。穆亚平和吴雨农攀谈起来。吴雨农邀请穆亚平参观他们的实验室,他特意拿出野生稻种说:“穆先生,这种野生稻种,矮壮、穗大饱满,正像你所说和南方稻种搞杂交水稻,肯定能提高产量。今年我们经过人工授粉,已经积累了经验,明年正式稿杂交水稻实验,我准备扩大500亩水稻种植。”
穆亚平问:“那些佃户什么态度,他们支持吗?”吴雨农笑说:“他们看到白花花的大米,都纷纷要求种植稻谷,扩大试验田没有问题。另外明年小麦、玉米、谷子的试验田我也准备扩大。”穆亚平说:“吴教授,你就放心大胆的干吧!钱你不用发愁,我会全力支持你。”
吴雨农要求推广优良品种,穆亚平说:“吴教授,优良品种不是一年两年能搞出来的,现在推广不合时宜。日后我要找一块更大的地方,搞大面积的实验,等我们有了完全的把握再推广也不迟。农民一年的辛劳都在土地上,如果我们的种子出问题,岂不害了农民。”
其实穆亚平的想法不是这么回事,他猜想十年以后,他们培养的优良种子,若推广也要在没有被日寇占领的土地上推广,假以时日,对全民抗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最后穆亚平问:“吴教授,你带的学生有多少人?”吴雨农说:“有18人。”穆亚平说:“吴教授,如果你愿意,日后我要建一所农业科研所,由你担任所长,而你的学生我全部雇用。”吴雨农大喜说:“穆先生,感谢你对我的信任”
这时兰香大呼小叫跑过来说:“大哥,快去看看,那边有玻璃窖,里面有黄瓜、辣椒、洋柿子,咱们冬天也能吃新鲜蔬菜了。他们说在玻璃窖种植蔬菜是你的主意,大哥你太伟大了。”兰香挽住穆亚平的胳臂又喊又叫,女儿的娇态表露无遗。
湘云参观完穆氏农庄,心里无比震惊。也许接受了革命思想,她和其他人的认知有了天壤之别。在她的意识中,穆氏农庄太像顾先生所描绘的苏联式的集体农庄,这是让她最困惑的地方。她想不明白,大哥为何采用这种方式管理农庄。她拿出本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佃户们拥戴穆亚平的情景,祥细的记录下来,日后见到顾先生她要汇报此事。
第五十六章 山西来人
在明月酒楼。胡处长面见穆亚平。几杯酒下肚后,穆亚平沉不住气问:“胡处长,又有军火买卖了。”胡处长摇摇头说:“直奉大战我们损失惨重,看样子以后的军火买卖不好做了。”不过有个好消息,晋军一名团长派人找上门来,想购买手榴弹。”
穆亚平说:“想购买手榴弹,好哇!我是来者不惧。你安排时间吧!我亲自接待阎锡山的人。”穆亚平闻听晋军来购买手榴弹,内心忍不住狂喜。若现在和晋军拉上关系,是他梦寐以求的,这对他日后全盘计划,毕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还有一个原因,自己要主动贴乎人家,未必引起重视,这样一来自己将握有绝对的主动权。
两天以后,又是在明月酒楼,胡处长领来一位少校参谋,此人大约有二十七八岁,长得高大魁梧,一看就是一位标准的军人。双方握手寒暄,穆亚平说:“听说贵部想购买手榴弹,请问贵部驻防何地,你们的指挥官是谁?”
少校参谋说:“前不久,我们在石家庄和自民军作战时,我们在自民军手里缴获了了一批手榴弹,其爆炸威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手榴弹是近战的利器。经过多方打听,后来我们找到胡处长,才知道穆先生专门从事军火生意。目前我们团驻扎在保定,屡属第四旅第八团,我们团长叫傅作义。”
穆亚平一听傅作义,顿时眼睛一亮计上心来说:“手榴弹我可以卖给你们,如果你们的团长能亲自来一趟,我将以更优惠的价格卖给你们如何?”少校参谋一听大喜过望说:“穆先生,此话当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穆亚平果断说。少校参谋说:“好,我立即发报,让团长来京城面谈。”
几日以后,穆亚平又是在明月酒楼,亲自招待远道而来的傅作义团长。一见面傅作义笑说:“想不到穆先生如此年轻,又是荣宝斋的大掌柜,竟然从事军火贸易,真是难以想象。”穆亚平说:“现在时局动荡不安,军火生意是最赚钱的买卖,我自然不能放过了。”
穆亚平仔细观察傅作义,脑海里出现傅作义的生平简介,顿时神情有些恍惚。傅作义生于1895年,原籍陕西省荣河县安昌村一个殷实之家。他六岁入私塾,1910年考入太原路军小学,受到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翌年参加同盟会的外围组织。
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太原响应起义,傅作义任起义军学生排长,曾鏖战娘子关抵御清兵,后又参加了攻打临汾的战斗,经受了战斗的洗礼。1910年傅作义被保送到北京清河镇第一陆军中学。1915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
1918年傅作义毕业后,回到太原参加了晋军。并由见习官升任排长、连长,由于他军事训练优异,于1923年升任营长。傅作义严于利己,经常把自己的薪金补贴在练兵上,得到官兵的信赖,并受到上峰的赏识。
去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阎锡山配合直奉,率军攻占石家庄,傅作义营担任警戒任务,由于表现出色,受到前线总指挥的赞许,并力保他升任第四旅第八团团长,目前他所在的第八团就驻扎在石家庄。穆亚平望着身材魁梧的傅作义暗忖:既然我们相识了,此君今后的人生轨迹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傅作义见穆亚平神情恍惚,以为自己有不周之处。忙起身举起酒杯说:“穆先生,我是军人,生性耿直,如有不周之处,请多担待。”穆亚平感觉到自己的失态说:“傅团长,你我有缘,今日能在此相聚,是上天的旨意。我们彼此的买卖好说,今天不谈免得扫兴。鄙人略备薄酒,为傅团长接风洗尘如何?”作陪的胡处长响应,众人也不好博穆亚平的面子。
第二天早晨,傅作义在下榻的旅店刚吃过早饭,副官进来禀告:说穆少爷求见。傅作义有些意外,昨天他们商定是10点见面洽谈购买生意,现在不到8时穆少爷就来了。双方见面难免客套几句,礼节性的问候过后,穆亚平说:“傅团长,我感觉咱们之间前生就注定了缘分,你说怎么这么寸,前几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们之间在月下把酒言欢,那个人和你长得一模一样,简直像极了。”
傅作义不相信说:“真有此事,不就是一个梦吗!”穆亚平说:“要不然我一见你就感觉特别亲切,日后我们肯定能成为朋友。”也许傅作义通过胡处长之口,早已了解穆亚平的“底细”,便顺势说:“既然穆先生有梦托之意,我们便是朋友了,今天中午我做东,请穆先生喝酒!”
穆亚平笑说:“既然是朋友了何必矫情,你是一个清苦的军人,我是财大气粗的商人,在我这一亩三分地上,就不要和我争了,傅团长京城的旅差费小弟包了。”
傅作义还要争执,穆亚平直入主题说:“傅团长,当着真人不说假话,你购买的手榴弹是我自己生产的,这些情况连胡处长都不知情,所以我才能以优惠的价格买给你。”傅作义吃惊问:“你自己造的手榴弹,不是德国人生产的,原来是冒牌货。”
穆亚平笑说:“没有办法,为了掩人耳目,我只能采取瞒天过海的战术。你我既然是朋友,我必须和你说实话。但是我的要求不高,你也必须和我交心。你仅仅是一名中校团长,是不可能私自采购手榴弹的,我说的没错吧!”
傅作义也笑说:“穆先生,我愿意和聪明人打交道,难得你如此精明。不错!我是受阎主席委托,来了解手榴弹的情况和商谈购买事宜。没有想到穆先生如此坦诚如实相告,真够朋友。不过你说的这些情况,我必须向阎长官汇报,希望你能理解。”
穆亚平说:“傅团长,你要不向阎长官汇报,我反而不理解了。至于说到我生产的手榴弹爆炸威力大,实不相瞒,我采用苦味酸炸药,该火药比黑火药威猛10倍,就是这个原因。”傅作义说:“据我所知,苦味酸炸药是禁运品,国外限制采购,你是怎么搞到的?”
穆亚平说:“我是通过德国医药商的公司进口的,苦味酸在医学上有少量应用,每年大致能进口1吨左右,但是在我的努力下,我们基本上能进口到2吨。目前我已经有三吨库存。眼下我即生产苦味酸手榴弹,又生产黑火药手榴弹。俗话说:眼见为实,我带你去参观我的工厂如何?”其实,穆亚平的路子就是,每次进口药品,都附带若干苦味酸,数量不大不至于引起怀疑,但是积少成多就突破了限制,实际上穆亚平是钻了空子。
傅作义闻听去参观顿时大喜,没有不去的道理。临去之前穆亚平嘱咐傅作义保守秘密,然后他们驱车直奔礼花商铺。当然,如果你站在商铺外面,丝毫看不出这是一家生产手榴弹的工厂,前面的殿堂依然摆放着各种鞭炮掩人耳目。
穆亚平陪傅作义仔细参观了手榴弹制作的各个工序,尤其是陪同的于守礼,他作为礼花商铺新的大掌柜,自然格外卖力推销自己的产品。通过于守礼自信的表情,不难看出,他已经成为手榴弹的制造专家。别说这家伙非常有钻劲和精益求精的韧劲。
在穆亚平的启发下,经过不断的试验,手榴弹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生产弹壳的厂家,在他的要求下一款新型弹壳问世,弹壳的外形构造带有横竖沟槽和正方形的凸块,这样在爆炸时会产生大量碎片,增加杀伤力。
这种新型手榴弹,目前还没有外卖,这回让傅作义赶上了,自然让他惊奇不已。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军人出身、参加过战斗的他来说,这款新型手榴弹,无疑是恐怖的代名词,其威力不言而喻。
中午穆亚平继续做东请傅作义吃饭,席间傅作义佩服说:“穆先生,你制造手榴弹的工序如此简陋,但是能达到这般水准简直是匪夷所思。我仔细看了你的制造工序,在关键部位上用心良苦。我无话可说,咱们商量价钱吧!”
穆亚平说:“以前的标价是三个大洋一枚,作为朋友我可以给你透个底,手榴弹的成本不到一个大洋。这样我一个大洋一枚卖给你,而且我们可以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但是我们一次交易我只能提供1万枚手榴弹,下次提货要等三个月以后,毕竟我们的炸药有限。”傅作义大喜说:“没有问题,我们成交。”
当天下午,傅作义便向太原发报。阎锡山接到电报后,首肯了采购手榴弹的事宜。但是阎锡山在发给傅作义的电报中,指派了新的任务。他让傅作义想办法说服穆亚平把手榴弹工厂开到山西太原去,并许诺提供一切优惠条件。
傅作义直截了当向穆亚平转达了阎锡山的意思,穆亚平没有当场答复,并让傅作义转告阎锡山,他要考虑一下。其实穆亚平闻听心中狂喜,但是他要吊一下阎锡山的胃口。接着穆亚平在闲谈中,描绘了日后的宏伟蓝图,说三年以后,要生产梯恩梯炸药,不仅能满足手榴弹的需要,还能提供子弹、炮弹药,届时完全摆脱外国人的束缚。
穆亚平相信,傅作义肯定会把这个信息告诉阎锡山,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傅作义临走时,穆亚平慷慨送给傅作义、合计5万大洋的西药和针剂,并以朋友的身份,送给傅作义5000斤大米。
第五十七章 太原之行
胡处长在这次手榴弹交易中,没有捞到多少好处。关键是穆亚平本身在这次交易中也没有赚多少钱,他自然给胡处长的好处不多。目前形势变化很快,自从以冯玉祥为首的自民军掌权以来,名义上是段祺瑞在台上担任总统,但是有几人愿意听他的。
胡处长所在的陆军部军需处,现在面临解散的境地。因此胡处长认为穆亚平认为他没用了,想抛开他、甩掉他,因此心中开始生出怨气,他心里盘算,日后一定要狠狠敲诈穆亚平一笔,结果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为自己身首异处买下了伏笔。
十一月初至十一月中旬,阎锡山一连给穆亚平转发来三封电报,并以个人名义邀请穆亚平到山西太原一叙,态度之诚恳、言语之亲切自不必多说。当然穆亚平也不能太矫情,关键是进入山西的大门打开了。日后山西这块热土,将是他腾挪的主要战场,这是求知不得的机会。
为此穆亚平专门给傅作义发报,让他告诉阎锡山,说自己12月初动身去太原。至于为何让傅作义转告,一来是为重视他,二来加重傅作义在阎锡山心中的砝码,为他日后的升迁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穆亚平必须为他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和条件。
在睿王府忠义武馆内,穆亚平单独把禾平和湘云叫到一起,准备动员他俩去山西。他知道自己的太原之行,肯定能促成和阎锡山合作事宜,他相信自己的付出阎锡山没有道理不接纳。若达成和阎锡山合办兵工企业,必须有合适的人选。现在苦于无人禾平自然进入他的视线。
“大哥,你找我们莫非有事?”湘云疑惑问。穆亚平说:“阎锡山邀请我去太原,洽谈生意之事。我准备12月初动身,因此我想带你俩去。一旦买卖谈成,禾平将留在山西管理我的生意。湘云你和禾平是夫妻,两地分居不合时宜,所以你也必须去。”
禾平闻听急忙推辞说:“大哥,我从来没有做过生意,不合适你还是选别人吧!”说完他把眼光瞄向湘云,自然要湘云拿主意。湘云犹豫了一下说:“大哥,你让我们考虑一下可以吗?”穆亚平说:“禾平,谁天生不可能就会做生意,你是我兄弟应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