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天定看着将肩头抹布来下来擦桌子的老头儿,丢下半锭碎银子,转身便和李师师乐琳两人走了。
好不容易出来一次,若是不乘此机会在江湖中走走,恐怕便没机会了。
就在三人慢慢走过之时,后方一队马队正好赶来,方天定回头一看,振威镖局,这名字取得好,光是冠名权收使用费就能收个一亿半亿,那还得是一年,不是一共。
压的是几口箱子,倒不是打满了金色钉子黄铜钉子的箱子,而是普通的木箱,十有八九是茶砖,加之走的是官道,可能回是很贵重的陶瓷瓶子或者珊瑚树什么的。这么大一队镖师,压的东西肯定不便宜。
最靠内侧的李师师缓缓向左拉了拉马头,马儿随即向右转向。
马队不快,加之有车子,很长一段时间,三人与马队都是并肩前行的。
到了镖尾,一个镖师对着李师师一声长啸(啸,口哨。),用后世的话就是调戏,耍流氓。
这个镖师的做法引得他周边的几名镖师哈哈大笑,却又压着声音不敢笑太大。
方天定一皱眉,江湖人,行江湖事,随即从旁边的柏树上扯下一根树枝,还带着有刺的针叶儿。
大黑马在方天定胯下用力一夹的瞬间便猛然发力向前冲去。片刻之间,方天定便到了那吹口哨之人的身侧。
随即猛然将树枝抽了出去。
那镖师想躲,却一直躲不开,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鞭影一出,还听不到破空声,便听到了啪的一声爆响,随即便是一声惨叫。
方天定丢下手中已经断了的树枝,策马冷视抱着脸被抽下马儿的镖师。
马队一阵骚乱,很快就停下了行走,很多镖师作势就要围过来。
所谓镖队,一头一尾大师兄二师兄这样的人物要压阵,而老师傅自然是在队伍正中,所以对位的那位师兄和队中的大镖头率先反应过来,策马蹦来。
似乎这些镖师的训练很得体,镖头过来了其他人便停在原地不动了。
毕竟如果方天定等人是专门闹事的引起他们的注意,然后山贼再偷袭,那货物可就危险了。
那年长的镖头走到之后看到是一位身穿白袍的公子哥,也不敢大意,随即拱手问道:“朋友,老夫手下镖师如何得罪了你,朋友要下如此重手。”
方天定却没有回答他,而是转头看向几个正要靠近李师师乐琳两人的镖师,喝道:“你们几个再走一步,天下之大,没人能保住你们的性命。”
那几名镖师听到方天定说话时习惯性的停了下来,然后却不屑的要继续上去。若是拿下李师师和乐琳,自然是这个情况下,最好威胁方天定的办法。
方天定看到抬起脚的几人,随即就拉了一下马头准备疾驰而去。虽然李师师是高手,那几个镖师动不得,但是毕竟李师师很久没和人动过手了,说不定会被偷袭得手。
正当这时,老镖头大喝:“你们几个兔崽子是不想活了?给我停下来,回去收镖,谁允许你们离开镖车半步的?”
看样子老镖头很有威严,话一出,几人抬起的腿化前踏为后落,随即转身,然后就小跑回到了队伍中,这几人都是坐在镖车上的镖师,没有自己的马,此时镖队没走,他们也不急着坐上去,便站在那儿,毕竟马队起步,他们还要去推一下车,让马车起步。
此时,方天定才回头道:“你手下的镖师对我夫人举止轻薄,看在他父母把他养大不容易的份上,我没有杀了他,给他一鞭子,让他记得怎么做人。”
要知道调戏女子可是重罪,可以处以死刑的。
当然,那镖师额也没有调戏,只不过是吹了口哨而已。
老镖师便想起,此行从真定府到无锡,本来就赶急,很多兄弟很长时间没动过女人了,憋得慌。也情有可原,加之面前之人不知深浅,不好追究,便出言道:“那便麻烦朋友帮我管教这兔崽子了,等我回到镖局定然好好处理他,今日之事就对不起朋友了,向夫人道歉。”说着向方天定拱了拱手,又向李师师拱了拱手。
李师师见状,也回敬了一礼,倒像是江湖儿女,不过方天定却只是微笑道:“人多的队伍不好带,有人这样的事出格,就能有其他事出格,老镖头因该多注意一下才是。”
那镖师还捂着肿起来的脸在地上倒着都还没爬起来,方天定当然不是要借大镖师的手处理他,而是真心的告诫。
所谓人都有脾气,大镖师一听方天定要管他镖局的事,火气便上来了,随即的道:“这就不劳烦朋友操心了。”
方天定笑了笑,随即策马走到了李师师与乐琳之间。
第十章 庙堂
不想十章之后本卷对情节的推动还没开始,所以这一章努力压缩,还是有三千五百个字。下一章,就是本卷情节方面的开始了。
——————————
果然,前方的确有一处杏子林,果然,杏子林中,官道似乎变得开阔了,似乎不再是山贼横行的地段。
乐琳摇摇望去,面带喜色道:“咦,有间客栈!?”
看星爷电影长大的方天定瞬间起了反应,一眼望去,只是说有间客栈而已,当然,这家客栈却不叫有间客栈。这家客栈叫,你别莫客栈。
倒是有底气,方圆数十里除去翻过一座小山后有一个小镇,其他地方都没有客栈,这家客栈当然显得底气很足。
当年童贯之灾后,江南可以说元气大伤,有些地方十人死其一二,有的地方却是十室九空。
方圆这么远没有客栈,当然有人要住客栈,而且应该是供不应求才对。
此行,回归南京,一路上乐琳和李师师都想看一下江湖,找到了这一家客栈,便可以一叶知秋了。
偌大江湖,当然不是都与江南一样,可是走南闯北的刀客剑客侠客,可都要住店吧。既然住店,当然要到客栈,于是乎,客栈便是一个小江湖。
客栈有个院子,外面是院墙,有一道木门,门外立着一个旗子,杏子林中杏花香。原来此处还产杏花香,所谓杏花香,就是杏花酒。
门檐下,门框上,挂着一个牌匾,牌匾上写着你莫来客栈。
此时,天色将暗,客栈门是关着的,方天定扣了扣门上的门扣,沉重的声响当然传入了院中。
“哎!来咯!”一个带着小二帽子肩上搭着一张抹布的年轻小伙子打开门:“对不起客官,店,满了。”
方天定没说什么丢出一锭银子,整整十两,差六两就是一斤了,分量当然够重。
明知道摔不坏,小二还是在手中颠簸了两下,抓紧了银子,免得落到了地上。要知道银子用久了是要磨损的。
这时,方天定才道:“把马儿牵过去拴好了。”
小二脑子一转,这人出手比刚刚包下剩下半间院子的镖师打野出价都高,而且还没说是定钱,肯定是赏钱,好久没有遇到过这么大气的主顾了,可不能得罪,随即道:“好嘞,客官先进去,我便把马儿拴好!”
大门打开,方天定带着乐琳李师师走入,客栈老板自柜台看到有人走入刚想出口说客栈被包了,却看到小二挤眉弄眼,瞬间明白了过来,笑着道:“几位是吃饭还是住店啊?”
方天定看着这两小瞥胡子翘着,满身肥肉,笑的都弯不下腰却有努力想要弯腰表示恭敬的老板,不由笑了笑:“当然是吃饭加住店一起啊!”
这时,院子中正在卸镖的镖师进来了一个,沉声道:“老板,我们可是将你们客栈剩下的房间全包了。”
很明显,这一次振威镖局押送的东西得值些钱,为了保证货物的安全,这些镖师将剩下的房间全部包下了,方天定也能理解。但是,理解是一回事,受不受你的气是另外一回事。
随即,方天定回头道:“老板,他们包了多少间房?”
老板想了想道:“最后十二间,他们都包了。”
方天定随即转头看着那个镖师道:“你们大镖师一个房间,大师兄二师兄两个管事的一人一间,剩下的三人一间,也才十间房,这最后两间,我只要一间,如何?”
这客栈还比较大,估摸着得有两楼二十多间房,其中有八间已经有人住了。也是江湖人,其中有些人此时正坐在大堂中,看方天定和镖师的争论。
其桌上也是放着刀,似乎在向别人说本大爷也不好惹。
那镖师自然认得刚刚给了自己同门一鞭子的方天定,心一横道:“我们有些师兄长得魁梧,顶多两人一间,我们的人睡十二间都还不够。”
这明显是推脱,因为这样的客栈,床都很大,要么是木板要么直接是大型架子床(这个时代的架子床都是二米五乘二米五左右的,和一间小房子一样)所以根本不存在睡不下的说法。想来是故意刁难。
方天定这个人很简单,别人不惹我,我就对你和善甚至是亲近,别人要是翻脸不认人,那么自己就让你没有脑袋来翻脸。就像宋太子赵桓一样,方天定好吃好喝的招待着,结果他要弄幺蛾子,差点被方天定推出去斩了,也就岳飞救了他,否则死的难看。
这个小镖师显然不明白,不过乐琳和李师师倒是知道自己的男人是多么霸气的人物。一项只有方天定为难别人那儿来的别人为难方天定。
看着镖师,方天定淡然道:“哦?那我把你们长得魁梧的人都杀了,你们便有地方好好睡觉了?”
此话一出,门外卸镖系马的镖师,堂中占着位置准备吃晚饭的镖师还有正往后院儿去的镖师全部停了下来,十多个人全部抽出了铁刀,亮晃晃的刀光四溢,倒是惊呆了店老板。
其实,这家店是个黑店,一般都是宰肥羊赚钱,今儿虽然眼馋振威镖局的镖,但是为了长久下去,也不准备动手,因为动了这么大一队镖队,恐怕要让武林中人都知道自己等人是开黑店的。
本来以为又来了一个肥羊,但是看样子,这个肥羊比整个镖队合起来还不好惹。
的确,方天定晋升超一流武将,在江湖上一流便是大侠,超一流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宗师。武林中已经百年没有人敢号称宗师了,什么泰斗什么的都是吹出来的。
方天定行走江湖还真不怕谁,若是惹毛了,拼的受重伤把什么几大门派拆了也不是难事。
此时,老板最先反应过来,上前一步道:“镖爷,你看,听小老儿说一句,众位镖爷也用不着这么多房,不如就让出一间如何。出门在外,造银子不容易,能节省一点儿也好啊!”
这个时候老板这个人精是上来给这位镖师有个台阶下,这镖师在队中仅次于大镖头和两个师兄,能做一些决定,但是此刻,他耸了,尼玛出口就是要杀几个人的邪魔外道你惹他做什么。就像后世不能惹神经病是一个道理。万一他来个鱼死网破,你哭的机会都没有。
于是,镖师道:“那好,进院子一楼的第一间让给你们了,我也节约些银子。”
方天定身上也没什么行礼,就两个小包裹,于是带着乐琳和李师师便坐下了来。旁边的食客侠客都对那镖师投射出鄙视的目光,镖师狠狠的看了众人一眼,退出院子继续下镖去了。
江湖讲究的就是一个豪气,就算是江湖泰斗要侮辱一个小辈,恐怕那小辈也要奋起给他一刀,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有八九会憋出一个变态,而不是一个大侠。
所有的大侠,都似乎是一路惹事打架混出名声的。
所以当年不喜欢惹事而是喜欢结交朋友的方腊才没有威震江湖。
这个时候有一名年轻人走到了方天定这一桌道:“这位兄台,两位夫人,小弟出门银两用的差不多了,能在你们这儿吃一顿么?”
这人是江南四大高手,花五柳的儿子花传谷,行走江湖也喜欢交朋友,但是有个特殊的交朋友的方法就是趁饭吃。能让他一起吃的,当然是有些义气的人,能让他想去趁饭的,本就是有本事的人,两个条件下,这位少侠倒是在江湖上交了不少朋友。
方天定倒是愣了一愣,没想到天下还有这么脸厚的人,却随即道:“五湖四海,本是一家,相见即是有缘,便一起吃肉喝酒当然是好事!”
花传谷听到方天定这么爽快的答应了,又觉得自己交到了一个了不得的朋友,有大侠潜质,随即自报家门道:“小弟花传谷,家中传得环回枪,以后咱们就是兄弟了。”
其他桌上的人听到花传谷的名号都是顿了顿然后才恢复正常,继续吃喝。倒是方天定三人着实没听说过环回枪的大名。
花传谷年纪轻轻被誉为江湖第一少侠,不出三年便能超过其父环回枪花五柳,成为新的江南四大高手,却对是后起之秀,担得起一句高手,没想到却在这镇江府内看到了这样的传奇人物。
方天定哈哈一笑道:“兄台客气了,既然兄弟称自己为小弟,那么做大哥的就做这个大哥了。大哥叫方蒙,用的是无常枪,没什么名气。”
众人鄙夷,看样子这个便宜大哥还不知道自己的小弟是一个多么牛叉的人物。
正当此时,小二端着传说中的五斤卤牛肉上桌了,方天定刚刚拿起筷子,却感觉身后有人偷窥。不是大大方方的看,绝对是偷窥,不然不会有这么强烈的感觉。到了超一流的地步,有些时候真的对感觉方面晋升到了极致,感觉得出常人感觉不出的东西。
随即方天定猛然回头,却看到了一双淫邪的眼睛,坐在大堂北面的角落,随即方天定回过头来问花传谷道:“兄弟,认得角落里那个人么?”
角落你的那个中年人看到方天定看自己早就装作没事一般转过头吃自己的饭了,花传谷仔细的看了看,才有些吃惊道:“采花大盗之首,朝廷通缉犯排名第三的戴尚桃,额头一道一寸长刀口,颈项耳后三寸一颗黄豆大小的黑痣,没错,就是戴尚桃。”(金大的淫贼叫田剥光,俺取不出那么有文化的名字,带上套也就将就了。)
方天定愕然,带上套?这名字TM的不做淫贼都是浪费了他爹的厚望。只是这个时代买没有套这种东西,随即,方天定便想起刚刚此人淫邪的眼光,自然是看的李师师和乐琳,随即火大。夹向牛肉的筷子停了下来。
方天定坐在东面柜台前的一座,与西北角落几乎是贯穿整个大堂,方天定看着中间几桌人的动作,手中却暗自蓄力。
只见中间两座有一人筷子掉了捡筷子,另一座的人却是举杯喝酒,身体后仰。
就是那一刻,方天定左手猛然一扬,一道尖锐的声响震响大堂。
那戴尚桃突然停止了动作,然后猛然扑到了桌子,双手捂着颈项,眼睛瞪得很大,起身喘喘倒倒撞翻了两个桌子,然后才倒在地上。一根筷子,正好插进了他颈项中,不过半寸深,只可惜,插到的是大动脉。
花传谷猛然回头道:“你是庙堂中人?”
方天定倒是诧异的问道:“你是如何得知的?”
花传谷沉声道:“能够观察到中间几位高手动作,掷出筷子,却刚好击破其血脉,难道不是宗师的水准,传闻天下只有两位宗师,一位在宋国庙堂,一位是本朝太子,方天定。”
高手,聪明人,方天定起了爱才之心,缓缓道:“明儿跟我走吧!”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第十一章 一榜与二榜
时间交错,三月初九,放榜。
众多考生都拥挤在告示牌外,围得水泄不通。
其实早在初八夜里,至贡院封闭的阅卷场墙内便丢出了一个个卷好的纸筒,夹在竹筒里,山边便写了三批次进士的名单。
只是这种东西,只有最有权势家室的考生才能得到。
不过从昨夜起,那些无端被人恭维的人便有了预感,自己恐怕要中了!
只是有些人,本身自己也中了,便喜欢出来打趣人,最后大喜大悲,疯了的也不是没有。所以众考生还是要自己去读榜。
在贡院之中,一个没法躺下睡觉的地方呆了三天三夜,若是没有上榜,那是如何的惨绝人寰。所谓名落孙山,便是当时人世间最大的悲剧。
君不见,八十老翁千万卷,三年一考复三年。君不见回乡路上山崖间,多少秀才永沉眠。
有好事者看到自己上了榜,于是在为自己高兴之后开始读榜。
那些进不来的人,便在后面踮着脚看,看不着就听。
第三批,竟然只收了三十九个,比起宋国动辄一千进士,差的太远。如果说魏国的进士,价值是院士,那么宋国进士的价值顶多算的上研究生。
念过第三批,开始念第二批十人,也有其他人开始念名单,各种口音,声音越来越大。
十名进士念过之后便是前三甲了!
众人突然同时停止屏息:“第三,左玉明!”
目光前移:“第二,辛赞!”
最后哪一个,三甲头名所谓的状元第一候选人(还有殿试),众人吞着口水缓缓念出了那几个字:“第一进士,胡铨!”
众人中很多人都是认识辛赞和胡铨的,此时想要向他们道贺,却见两人根本不在此地。都是很疑惑。
一名也是中了举的举子站了出来道:“辛赞兄与胡铨兄在客栈准备殿试。两人都是大才绝对进前十三,状元之争也就在两人中展开,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来看榜,更何况考试之前就有朝中之人说过状元会是他们中的一个。如此看来,那位仁兄眼光倒是独到,很不一般。”
如此一番话倒是引得了一些人的注意,有些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参加考试,根本没有指望过会中(胡铨最初就是这么想的,要知道历史上,胡铨是1128年的第一,被点位殿试第六)。
所以这些人听到这样的内部消息都是围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