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仅有。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记着拥有四大发明的民族也发明了幽崩这样的酷刑,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会更快地实现复兴梦。
  伏寿就这样死在了幽崩酷刑之下,没有实现她的名字中期待的寿终。
  曹操为何如此凶狠地对待一个女人?
  因为这个女人是皇后。要是她并非皇后,那就赐她一杯鸩酒或者一条白绫,实在要解气的话,那就给她一刀。可是,这样都不足以摧毁她作为一个皇后的尊严,只有幽崩之刑,才能蹂躏大汉皇后的人格,摧垮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尊严,粉碎她的皇后形象。
  曹操杀掉伏寿的两个孩子,是为了给儿子曹丕扫除将来的敌人。曹操把伏寿从皇后宝座上拉下来,是为了让女儿上位。
  先做个游戏,猜猜曹植的这首诗是为什么而写的。
  荷印绂之令服,非陋才之所望。对床帐而太息,慕二亲以憎伤。扬罗袖而掩涕,起出户而彷徨。
  语调伤感,感情忧郁,这首诗歌你大概猜不到这是曹植为二妹曹节出嫁而写的。面对这首《叙愁赋》,读者都以为曹植的妹妹嫁的是一个不般配的男人,所以出嫁时非但不喜悦,反而“太息”,“掩涕”,“彷徨”。
  可是,你知道吗,她嫁的是当朝天子!
  建安十八年七月,就是伏皇后被害的前一年,她是与姐姐曹宪、妹妹曹华一起被父亲打包嫁给献帝的。中国的历史是男人的历史,《三国志》精确地记载了曹操共有25个儿子以及他们的名字,却没记载曹操有多少女儿。据现有史料零星记载,曹操起码有六个女儿,三个没名字,三个有名字。没名字的为安阳公主、金乡公主、清河公主,有名字的为曹宪、曹节、曹华。还有一位临汾公主,疑为曹操女儿。曹宪、曹节、曹华能够幸运地被史书记下名字,是因为她们嫁的是皇帝,而且是曹操的女儿。
  这是丞相与皇帝的联姻,轰动了全国。从许都到邺城的大路上,出现了中国大地上最豪华的聘礼车队,车上有玉璧,也有帛和绢,共有五万匹。各种绢中,最醒目的是玄和,玄是黑色,是红色,神圣的黑色和红色,象征天地并称,暗喻男女结合。彩礼车队由一个叫王邑的官员带领,由六位武士押送。王邑持节,武士带甲,都是天子用的仪仗。
  围观彩礼车队的女人啧啧称赞,纷纷说只有丞相的女儿才能配得上这么风光的聘礼。可是,远在邺城的曹节,却愁眉不展,长吁短叹,仿佛她不是要出嫁了,而是要送监了。
  曹节在想什么呢?
  她是看不起仰人鼻息的傀儡皇帝吗?这很有可能,要知道她的父兄皆是文武双全的豪杰。
  也许,她意识到这不是她人生中的婚姻,而是父亲政治上的一步棋,她为此而不平。
  母亲卞氏安慰她:女人都是这样被安排的,还是认了吧。爱女心切,她把曹植找来,说:“你天天吟诗作赋的,酸掉牙,笑死人,今天你妹妹不开心,你写首诗歌让她开心一下。”
  不够圆滑的曹植,想想妹妹嫁给一个名不副实的空头皇帝,也觉得憋屈,就写了这首哀怨的诗赋,朗诵给妹妹听。曹节本来只是皱眉,听了《叙愁赋》,放声痛哭起来。卞氏大怒,拖下鞋子向儿子头上砸去:混账东西,你写的是什么歪诗!
  曹节和姐姐、妹妹一道,与献帝拜了天地,进了洞房。其实,即使没有十五年前那封信的暴露,伏寿也是要摘下凤冠的,因为曹操把三个女儿送上皇帝的床,怎么也得有一人成为皇后。
  伏皇后死后第二年的正月十八日,曹节被立为新的皇后。皇后之位风光无比,但是高处不胜寒,皇后之位又凶险无比,一个个皇后死于非命。但是,曹节远离了凶险,因为她是曹操的女儿,曹操总不至于对她下手。
  可是,献帝能接受她吗?这个窝囊的皇帝,实则是一个热血男儿,一直在寻找咸鱼翻身的机会。早在14岁时,他就在天下人面前表现了精明的一面。那是在194年,三辅大旱,发生饥荒,出现了人吃人事件。献帝命令侍御史侯汶放出皇宫里的米和豆,煮粥救济百姓。几天过后,死亡人数仍然没有下降,献帝怀疑侯汶克扣了救济粮,于是派人取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熬成粥,看看煮出了几盆,证实是侯汶作弊,于是派侍中刘艾出面追究有关官员的责任。于是,尚书令以下的官员都前来投案自首,揭发侯汶作弊证据。最后,献帝下诏说:“不忍心法办侯汶,暂且杖打五十。”大家既畏惧,又感动,从此以后,饥民得到了充分救济。
  这么一个精明的人,笑纳了曹氏三女之后,真的会从内心把她们当作自己的女人吗?“不,她们只是曹操的女儿!”献帝坚定地认为。
  有时,他要曹氏三女尽妻子的义务,有时却像对待敌人一样戒备她们。皇后曹节的日子,其实不那么好过。
  可是,我毕竟是皇后,曹节常常这么想。每每想起父兄对汉室的欺凌,她就格外气愤,做梦也想做皇帝的哥哥曹丕对妹妹感到十分头疼。兄妹之情,被权力这个魔鬼离间。说起妹妹来,曹丕总是皱着眉说:“她毕竟是汉室的皇后。”曹丕对皇后妹妹的面子不怎么在乎,不久之后,他甚至纳汉献帝的两个女儿为妃。丈夫是哥哥的岳父,这是丈夫的耻辱,也是哥哥的耻辱,更是她的耻辱。
  她痛苦地发现,因为做了汉室皇后,她失去了父兄,但是也没得到皇帝的心。
  建安二十五年,她做皇后的第六年,这一年的二月初一,日食,这在当时被视为灾异之兆。作为女人,对灾异总是格外敏感,她惴惴不安地想: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献帝也害怕灾异的出现,为了图个吉利,他就下令把用了25年的年号建安改为延康,一个很吉利的年号。
  可是,献帝也就是只剩下改年号的权力了,曹氏代汉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十月十三日,曹节亲眼看着丈夫颁发了最后一道诏书:
  朕在位三十有二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
  汉献帝以命令的形式,让魏王曹丕禅位。大汉帝国在苟延残喘了近百年之后,终于向天下说再见了。
  曹丕得意忘形地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可是,他高兴得似乎稍微早了一点点,因为献帝还没把帝王玺绶交出来。
  那就让他交出来啊,哪有收藏这玩意的啊,曹丕下令。
  献帝说,有本事找你妹妹要去。
  献帝小小捉弄了一下曹丕,把玺绶交给曹节,让他从亲妹妹手里抢夺,算是象征性的反抗吧。你得到我的江山,我让你失去亲情,献帝的确精明。
  曹丕有点怕泼辣妹妹,但是不能因为妹妹泼辣,哥哥就不做皇帝了吧。他派人去找妹妹索要玺绶。
  使者回来禀报:皇后拒不交出玺绶,在那里跳着脚骂人呢。
  不能因为妹妹生气,哥哥就不做皇帝了吧。曹丕又派使者去找妹妹,但是妹妹还是拒不交出玺绶。
  曹节知道大势已去,只是要表达一下愤怒罢了。如此反复几次,曹节发泄够了,把使者叫进来,一条一条地数算哥哥的罪责,一边说,一边流泪。
  数落累了,她拿出玺绶,使者正准备恭恭敬敬地接住,她却把玺绶扔到栏杆下,再也控制不住,放声痛哭:“上天不会保佑你们的!”
  这边哥哥要登基了,妹妹却在咒骂上天不会保佑,所有人都不敢抬头看她。六年后,40岁的曹丕驾崩,他的儿子曹睿继位,但是也只活到36岁,而曹魏帝国,也只存活了47年,就被司马家族的晋朝代替。是不是亲人对亲人的诅咒格外灵呢?
  曹丕称帝,建号为魏。献帝被封为山阳公,享受一万户的封邑,位在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得到了魏国尽可能的尊重,这是不是得益于他的夫人曹节呢?在做皇后的最后时刻,她对哥哥的斥责,让山阳公幡然醒悟:最值得珍惜的女人,原来就在身边。
  从此他不再是皇帝,她不再是皇后,只是世间烟火男女,就像所有相濡以沫的夫妻一样。
  就这样一直走下去,也是一种幸福。可是,一转身的刹那,就会有人告别,再转回来时,已经沧海桑田。
  十四年后,54岁的山阳公辞世,以汉天子礼葬于禅陵,她从此独自前行。二十六年后,她走到了人生终点。埋葬她的时候,她的娘家人举行的是汉室葬礼。
  最后要说,她合葬在禅陵,以后再也无法离开他,离离合合,一直无关悲欢。
  


第三章 陪奸雄走过一生
  


第一节 佳人荡子
  当佳人遭遇荡子——婚姻是梦想粉碎机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宛转悠扬的歌声从花园里飘出来。有人举行赏花会,聘请了琅邪开阳县的卞家表演歌舞。
  和当时所有的倡家一样,卞家以表演歌舞为业,出入王侯官宦之家,用歌声、舞姿、伎艺来换取谋生的资本。为了拉拢生意,倡家都会把自家女儿培养成色艺双绝的伎女,卞家也有一个这样的女儿,史书没有记下她的名字,因为当时人们关注的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的歌声和舞姿。大家提起她来的时候,就称呼她为卞姑娘。现在,众目睽睽之下演唱这首《佳人曲》的正是卞姑娘。
  每个倡女都喜欢唱《佳人曲》,因为她们心里都有一个倾国倾城的佳人梦。
  当年,李延年在殿下演唱他原创的《佳人曲》,汉武帝听得如痴如醉。一曲终了,汉武帝叹息说:“太美了!难道世上真有如此佳人吗?”汉武帝不知道,这首曲子是李延年为他的妹妹做的广告语。李延年出生在倡家,因为犯罪而被处以宫刑,进宫专为皇家演唱,很快得到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的喜欢。按照李延年的推销方案,平阳公主趁机推出了他的妹妹,说:“延年有妹妹,正是如此佳人。”汉武帝召见李家小妹,被她倾倒。李家小妹,以倡女身份却获得汉武帝的宠幸,被封为夫人,这在当时是仅仅次于皇后的内宫品秩。她过早去世后,汉武帝悲痛欲绝,以皇后之礼葬之,并亲自指点画工绘制李夫人形象,悬挂宫中,旦夕瞻顾,对之嗟叹。
  李夫人成为倡女的传奇,成为无数佳人的梦想。
  与其他倡女一样,卞姑娘也渴望那个传唱中的倾国倾城的佳人就是自己;与其他倡女不一样,她并非渴望陪侍帝王左右的无限风光,而是渴望那份男人眼里只有你的投入和专一。
  可是,倾国倾城佳人梦,也只是梦而已。倡女游走于千家万户,取悦于人,售媚求利,接受各色男人同样的不安分目光,甚至还要忍受动手动脚的挑逗,“倡”也就被视为“娼”。
  正经的男人,看一眼她们就成了不正经的男人。刘备的老师卢植,年轻时拜在名儒马融门下学习,就经受过倡女的诱惑。马融门下弟子众多,都说是因为他学识渊博,其实是因为他上课的时候,有个很受男生欢迎的习惯,那就是让倡女列队在前歌舞。
  马老师,你真是亲老师啊!
  上课的时候,学生一边感激马老师,一边陶醉地看着倡女,只有卢植从来不把目光投向倡女。最后马老师评定卢植是最佳学生,同学不服。
  正经的不看倡女,看倡女的不正经。马老师就这样说了一句,所有同学都服了。
  倡女在前,看一眼都是不正经的,那要是娶回家呢?倡女们都明白,男人喜欢她们,只是采撷路边的野花,没走几步就会扔掉,不会带回家养起来。指望哪个男人把你当作一棵树,和你一起站立在世人面前,做梦去吧。
  不要提什么李夫人,姐妹们对卞姑娘说。李夫人只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因为她遇到了一个具有非凡气魄的男人——汉武帝。只有他这样的男人,才会有勇气牵倡女的手,才会有胸怀包容倡女的过去。
  “李夫人真是幸运。我的那个他在哪里呢?”卞姑娘暗暗期待,女人毕竟是喜欢幻想的。
  于千万之人中,无数人擦肩而过的世界上,于千万年之中,无边的时间荒野里,他出现了,看见了她。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这一年,曹操二十四五岁,被免官后灰溜溜回到老家,正是求安慰求释放的时候,遇到卞姑娘,他的人生里就出现了一道明亮的阳光。这一年,卞姑娘20岁,她在人生中最美丽的年龄,遇到了一个能对她负责的男人,只能说她太幸运了。
  男人陷于黑暗中的时候,有时就像一个惶恐的孩子,眼巴巴地寻求外面的光亮,而忘记了可以点亮身边的灯。所以,这时候,曹操虽然已经有了两位妻子,一位是结发妻子丁氏,一位是后来娶的刘氏(这时也许去世),但是她们都没能让曹操留在家里。曹操走出家门,在一个宴会上,看到了卞姑娘。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曾经一次次地渴望眼前的女人就是这样的佳人啊,可是一次次地失望。在不抱什么希望的时候,眼前一亮,就是她了!
  你喜欢她什么?朋友问。
  曹操惘然,是呀,喜欢她什么呢?喜欢一个人,不需要理由,这样的解释太过敷衍。很多时候,男人和女人的喜欢,有时是从对方身上发现了自己,有时是在对方那里得到认同。而曹操喜欢卞姑娘,则是因为从她身上发现了自己,也在她那里得到了认同。
  曹操是个实用主义者,最讨厌修饰和铺张,节俭为上,这在要面子的汉代人看来,曹操是一个不入流的怪人。倡女是最追求修饰和铺张的,有当时一首汉乐诗为证:“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可是,卞姑娘却是一个节俭的倡女,别人看见奢华之物就尖叫发嗲,卞姑娘却漠然淡定。按照倡女的习惯标准来看,卞姑娘也是一个不入流的怪人。
  曹操和卞姑娘,两个不被世俗理解的怪人,彼此从对方身上发现了自己,也在对方那里得到了认同。
  曹操一直是孤独的,他小时候有时甚至认为早早离去的母亲在生下他之后,把他放错了世界。不安分的曹操很难被大家接受,就连亲叔父也一次次地向父亲告他的黑状。汝南的月旦评给他做出了“奸雄”的评价。在太学读书时,他想与一个叫宗承的优秀学生套套近乎,直接被无视。参加工作,做了洛阳北部尉,棒杀大宦官蹇硕的叔叔,被官场视为异端。他这样的人不被免官,官场就不是官场了。
  人的一生,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被世界排斥的曹操,为了心理的安全,就选择了排斥世界,这时的他极其需要一个同类的出现,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倡女界的另类卞姑娘,就这样出现在曹操面前。
  因为到处表演,倡女的人生是流动的,而流动的人,正是她们的同类。生命流动的曹操,行为另类的卞姑娘,就这样成了彼此认同的同类。他和她并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相吸,更是同声同气的相知。
  疯了!
  曹操疯了!
  曹操说要娶卞姑娘。朋友们痛心疾首地劝说曹操,一个倡女,玩玩可以,偶尔犯傻喜欢一下也可以原谅,怎么能说娶就娶呢!
  劝不动曹操,朋友们都疯了。
  能够被顾客娶走,对倡女来说也算是不错的结局,虽然距离倾国倾城的佳人梦还很遥远。
  呸!丁夫人坚定地啐一口,表明自己坚决的立场。本来,夫人是内宫里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女人,但是民间也会用为对已婚女性的敬称。同样,卞姑娘也成了卞夫人。
  一个走千家过万户的贱货,也进了曹家门,这日子以后还怎么过呢?丁夫人一想到要与一个倡女在一个屋檐下过日子,就更加憎恨曹操。
  可是,憎恨只能埋在心里发酵,毕竟这是在汉代,妻子是没有资格对丈夫说三道四的。为了让怒火有个出口,她就百般刁难卞夫人。卞夫人也是混过江湖的人,见过了人间炎凉,对丁夫人她选择了忍让和理解。
  可是,就这样忍一辈子吗?
  就是曹操这个不普通的男人,毁了丁夫人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的梦。
  丁夫人的梦很主流,那就是过上安逸而平静的上流生活。这个梦想对她来说,本来不是什么奢望。与夏侯家、曹家一样,丁家也是谯县的大族。丁宫这时应该担任刺史,丁冲也在朝中任职。丁冲是曹操的好朋友,曹操后来回忆说:“昔吾同县有丁幼阳(丁冲的字)者,其人衣冠良士,又学问材器,吾爱之。”丁冲的两个儿子丁仪、丁廙也很得曹操喜欢,以至于曹操一度想把爱女清河公主嫁给丁仪。遗憾的是,丁氏兄弟卷入曹丕和曹植的立嗣之争,最后被曹丕杀害。出身贵族之家的丁夫人,想找个如意郎君,夫主外,她主内,共同构建她做女主人的贵族之家,这不是一个正经本分女人合理的追求吗?
  可是,曹操粉碎了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