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洹ⅲㄕ牛┝山运夭荒馈薄#ā度尽分畹浯┱馊鋈宋尾荒溃肥槲拊兀颐侵荒馨凑杖饲槭拦世捶治鲆幌隆@畹涞母盖桌钋诼啦贾沂背霾睿腥嗽妓磁眩钋乃啦淮樱畹渌闶橇沂亢蟠诓苡粲诿缱优桑焕纸硬懿倨鸨统闪瞬苡幻髁Γ粲诘障蹬桑徽帕赡兀窃诼啦际О芎笸督道吹模欠才桑墒瞧舅母鋈四芰Γ诓苡艿街赜茫幸=蛑角肮僦恋纯芙闪诵氯衽伞E上刀氛谴永炊加械模鋈舜砣搅α浚苤刂厥悄衙獾摹F渲校钍芷缡雍团偶返挠Ω檬墙到帕伞
  张辽想不通,曹操一贯知人善任,怎么这一次把三个揉不到一块的“仇敌”放在一起?疯了,简直就是疯了!不把三个朋友放在那里,也别把三个斗鸡眼似的相互盯着的人放在一起,这是内耗呀!
  孙权亲率大军出发了,他志在必得,把东吴的大半个全明星阵容带来了:甘宁、吕蒙、潘璋、诸葛瑾、凌统、丁奉、陈武、贺齐、徐盛、吕范、蒋钦。江北,每个人都提心吊胆地看着合肥方向,大家担心,未等东吴的全明星动手,城内的三个主将先相互动起手来。
  人在职场,最大的痛苦就是和自己不搭的人做搭档。身在合肥,张辽就成了最痛苦的人。嗅着濡须口方向传来的血腥气,张辽知道那是东吴的十万大军在集结,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合肥!张辽暗暗清点着城里的七千士兵,想,七千人三个人分,我也就是分两千人,何况,又有乐进和李典给我使绊子。面对十万大军,我纵使有三头六臂,又何来回天之力?三个“仇敌”+七千士兵,典型的死亡组合。张辽听到从城外传来吴军的萧萧马嘶。他绝望地想:死亡组合又面临着怎样的命运呢?
  曹操才有锦囊妙计——
  很多时候,不团结才是力量。乐进唯恐被李典占了上风,肯定想立功;李典唯恐给张辽机会,就抢着干工作;张辽唯恐被乐进抓住把柄,就竭尽全力表现。这样,曹老大不用发红包,不用洗脑,就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所有员工的全部能量。把素不和睦的张辽、乐进、李典组合起来,作为镇守重镇合肥的主将,也就是曹操有这么高的用人胆略。一个高明的领导,最善于让部下你争我斗。部下之间相互较劲,你搞我,我搞你,就没时间搞领导了。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就只服领导了。如果部下团结成铁板一块,抱成一团,那就有反领导的可能。要是张辽和其他两人好成兄弟,成了“合肥三结义”,那说不定他们一凑头,就把合肥献给东吴。
  这三个人,曹操最猜忌谁呢?按照一把手负责制规律,曹操最猜忌的人是张辽,因为张辽是当时合肥的一把手。吴军来攻,出击是张辽决定的;吴军退兵,追杀也是张辽率领的。战后,因合肥之功受褒奖最隆重的,还是张辽。各方面都表明,当时合肥的负责人是张辽。曹操安排素来与张辽不睦的乐进、李典二人作为张辽的副手,很显然是为了牵制、监督张辽。虽已成为曹操的荡寇将军,洗掉了降将的颜色,但是,从吕布那里投降来的张辽始终让曹操猜忌。即使合肥战后,曹操也不给他独立守城的机会,反而把自己最信任的夏侯惇和曹仁调来领导张辽。
  张辽能读不懂曹操的这一领导艺术吗?因此,身在合肥,张辽心理压力是很大的,他知道,合肥一战,一有不测,自己就要死,不是死在孙权的战场上,就是死在曹操的军事法庭上。张辽默念:保卫合肥就是保卫身家性命,就是保卫个人尊严。可是,独木不成林。张辽忧虑重重:乐进、李典会买我的账吗?
  不过,张辽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因为曹操早就为他准备了锦囊妙计。《三国演义》


第五十四回中有关“锦囊妙计”的精彩故事。周瑜想用孙尚香诱导刘备东吴入赘,到时将他幽囚狱中,然后用他换取荆州。诸葛亮给赵云三个锦囊,让他保护刘备入吴,赵云依照囊中三条妙计行事,保刘备成亲,并携新夫人安全返回荆州,使得周瑜的计谋成为泡影,只落得“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笑谈。我们找不到诸葛亮运用锦囊妙计的历史记载,反而是曹操确确实实运用过“锦囊妙计”。曹操出征张鲁前,把一个信函交给薛悌,说:“你拿着这封信,到合肥做护军。”薛悌接过信函来一看,只见信函边上写着四个字:贼至乃发。
  现在孙吴十万大军压境,张辽、乐进、李典三个人都紧张地看着薛悌手中的信函,不约而同地想:曹老大如何安排我呢?薛悌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信函,四个人一起凑上去读:“若孙权至,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短短二十个字,把合肥保卫战安排得天衣无缝,城内四个人,有出战的,有守城的,有什么也不干,只负责监工的。这20个字的锦囊妙计里,有着无数的玄机:为什么出战?为什么让张辽和李典出战?为什么让乐进守城?
  在城内守将争论第一个“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来探讨一下后两个“为什么”。很明显,曹操的锦囊妙计是以张辽为中心来安排的,曹操对人员的使用上首先考虑了与张辽的配合。李典是一个儒将,“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他年仅35岁就死了,但却得到了军中长者的美誉。李典的合作意识强一些,用配合张辽是没有问题的。而乐进是个性情如烈火的武将,《三国志》以“烈”来形容其性格,他似乎适合独来独往,就让他自己守城。还有,张辽和李典一配合,就不愁把乐进带起来。如果让乐进出战,很难保证不与张辽争功斗气,如果二人发生争吵,那就满盘皆输了。妙,锦囊妙计就是妙!
  罗贯中出于“贬曹”的需要,在《三国演义》里把曹操的锦囊妙计一笔带过,而无中生有地渲染诸葛亮的锦囊妙计,这是对历史的误读。倒是合肥人记住了曹操曾在当地有过锦囊妙计,大为叹服。现在合肥有一道招牌菜叫“锦囊妙计”,把鸡(计)放在猪肚(锦囊)里,用果树枝小火煨制10个小时以上,经九沸九变,终成徽菜中的拳头产品。这道菜,就是献给曹操的。
  215年,面对东吴的十万大军,在曹操的锦囊妙计里被安排与李典一起出战的张辽,却全然想不起徽菜的美味,他只想着如何以七千人打退十万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只有完成这一任务,才能躲过孙权的围杀,才能不让曹操猜忌自己,才能躲过曹操的“判杀”。乐进和李典,纷纷质疑曹操的锦囊妙计,说什么出战就是以卵击石飞蛾投火羊羔奔虎口。于是,就有了《三国志》里“诸将皆疑”的记载。违背曹操命令,首先担责的是张辽,所以张辽没有质疑曹操命令的权利,军令如山,他作为合肥一把手,只有执行命令的义务。可是,李典和乐进,又怎么会听他的?
  八百人要去打十万人吗?———
  张辽拿着曹老大的锦囊妙计,对李典说:“尚方宝剑在此,我们出击吧!”李典白他一眼,懒得理他。李典虽然不敢抗命,但是他完全可以糊弄一下,带着几个士兵,出去吆喝一下,放几支箭,然后撤回来,就可以说是出击了,到时就说自己为保存实力而退兵,曹操也不能拿自己怎么着呀。看着张辽在那里咋呼,李典冷冷地想:你喊吧,以七千人去迎战十万人,你活腻了,临死还拉我垫背,没门!
  孤掌难鸣,独木难支,一共才三员大将,才7000士兵,要是自己不能把合肥城揉成一团,先不说曹操怪罪,关键是自己难以从合肥全身而退。那样自己只有两个选择:A。力战而死,落个烈士的名,虽永垂千古,但是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B。战败而逃,落个怯战罪名,被判处死刑,遗臭万年。关键时候,张辽的口才发挥了作用。曾经独上三公山,以三寸不烂之舌劝得昌豨放下武器,张辽的口才也着实了得。他开始发表演讲,先是慷慨激昂地表示决一死战,动之以情,又大讲特讲合肥对国家的重要性,晓之以理,李典等人似乎动心了。可是,战场不是“百家讲坛”,单凭一张嘴就能打天下,以七千人人迎击十万人,这是自杀性袭击,玩命!张辽的搭档们,目光游移不定,他们嘟囔着:不如等救兵,好歹能多活几天。
  张辽无奈,只好把曹老大抬了出来,说:“主公远征在外,等到救兵到了,孙权早就把我们打败了。主公早就准备好了信函,他在遥控我们呢,是要我们趁敌人还未集合起来,去迎击他们,挫其锐气,来安定军心,这样,才有希望守得住城池。成败之机,在此一战,你们还犹豫什么呢?”他其实是说,曹操早就安排好了我们出战,出战若败,责任在曹操,要是不出战,失败了,那合肥守将就得上军事法庭了。张辽的口才果然了得,句句拿“领导说了”来压制人,但是又不露痕迹,更妙的是,张辽把出击的话撂那里,谁不配合,那就伸着脖子等着挨曹操的刀吧!当然,李典和乐进都是威风凛凛的大将,绝对不是吓大的,关键是张辽的分析给大家指了一条生路。
  于是,《三国志·李典传》就有了这样的记载:“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何以私憾而忘公义乎!’”很明显,张辽和李典的个人矛盾还是很深的,李典能这样表态,我们敬佩他公而忘私,也叹服张辽的谈判效率。恐怕最关键的,还是张辽的军事天才让李典信任。
  安内便可攘外,事不宜迟,张辽下发了敢死队招募令,其肯定有诱人的悬赏,最起码是当天晚上能饱餐一顿牛肉。有个哥们儿说:“敌人的十万大军在城外,刀光掩盖了日光,我们都是吃了这顿不知还能否吃下顿的主儿,就当敢死队员吧!”另一个哥们说:“对,最起码能在死之前尝尝牛肉是什么滋味!”那时候的草民,能吃得上一炖牛肉,那绝对是吃大餐了。哀兵必胜,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张辽招募的八百敢死队员大块吃煮牛肉,吧唧吧唧的咀嚼声,在黑夜里格外动听。此时,孙吴军营,却是死一般的寂静。十万大军,舟车劳顿,累,太累了!每个人倒头便睡,甜甜的呼噜声,在黑夜里也格外动听。凌统睡着了,甘宁睡着了,凌统睡觉时皱着眉,可能他还记挂着甘宁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吕蒙睡着了,嘴角一动一动的,可能在背书呢,其实他没有必要这么刻苦,鲁肃早就说过“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了。孙权呢,更是在中军帐里高枕无忧地梦周公,不,他很可能梦到曹公了,梦到合肥被他的十万大军踏平,中原的万里河山向他的怀抱走来———要不,他的嘴角为何带着笑?
  东吴十万大军,从上到下,每个人,都以为自己赢定了:十万兵马攻向一个只有七千守军的城池,曹军主力又在关中,不可能来得及赴援,不赢,难啊!孙权这一方的人,有什么理由不美美地睡一觉呢?如果睡不好,明天攻下合肥来,无精打采地接受张辽的投降,也太不威风了吧。张辽来偷袭咋办?哈哈,张辽吃了豹子胆?他纵使吃了豹子胆来偷袭,我们十万人砸也得把这只豹子砸死!
  有人质疑,东吴当时拿不出十万大军来,双方力量悬殊没那么夸张。其实,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是毋庸置疑的,姑且不说《张辽传》里有明确记载,合肥之役后六年,曹丕追念张辽在合肥之功,下诏书说:“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诏书是国家权威文件,可信度是很高的。曹丕的诏书还否定了另外一个推测:张辽的八百敢死队员是骑兵,突进突退。三国时代,骑兵是豪华之师,七千人里不会配置这么多骑兵,何况,骑兵适合于进攻,曹操不会给固守的合肥留下这么多骑兵。张辽的八百勇士,正如曹丕诏书所言,都是步卒。但是,张辽作为主将,很可能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不过肯定不是吕布的赤兔、刘备的的卢、曹操的绝影、曹洪的白鹤。孙权军中,人人安然入眠。合肥城内———今夜无眠。今夜无眠,并不是吃牛肉吃多了撑的。吃牛肉的人至少有803人,800敢死队员以及张辽、李典、乐进。乐进虽然被安排守城,但是作为领导,他没有理由不享受敢死队员的牛肉待遇。极其悲壮地吃完牛肉,802个人都在想:真的要以800人去冲击十万人?
  张辽,一个人默默地推演着每一个步骤,正像剔着骨头缝里的每一丝牛肉。就是要给你一个下马威———平旦,黎明之时,寅时,正是老虎开始离开山林返回洞穴的时候。
  合肥,城门洞开,八百个猛虎悄然出击,领头的,是一只比老虎还凶猛的狮子。张辽告诉李典和八百猛士:我们要面对的,不是十万人,可能只是几千人而已。张辽的战术很明确:“及其未合逆击之”(趁他们还未集合起来主动迎击),当时孙权带来了十万大军不假,但是十万大军不可能在同一天到达进攻地点,即使和孙权先期到来的军队,也不可能都围在孙权的中军边上。骄兵必败,孙权认为稳操胜券,但是尚武的他还想胜得漂亮一些,他和部将抢起了头功,先于甘宁、凌统等人到了进攻地点。兵临城下,孙权洋洋得意,可能还弄个阅兵式、开个誓师大会什么的,反正是把自己的位置暴露了。张辽的情报人员对孙权的中军帐准确定位,张辽确定了攻击目标———孙权的中军。
  寅时,凌晨3时到5时,星月退隐,日光未显,一天中最黑的时候。按照《黄帝内经》,这个时候是肺经当令,人体的气血开始重新分配,心需要多少,肾需要多少,这个气血的分配是由肺经来完成的。所以凌晨3时到5时的时候,应该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也是一个人一天中最脆弱的时候。张辽选择这一时刻发起突袭,占据了天时。
  孙吴军营,打瞌睡的卫兵很快被解决了,八百猛士杀进吴军鼾声此起彼伏的营帐内。一些人在践踏合肥的梦里被合肥猛士杀了,他们是幸福的,死了也做梦;一些人被杀戮声惊醒,睡眼蒙胧中,只觉刀光一闪,头颅就落地,他们是懵懂的,死了也不知道是谁杀的;一些人醒得早一些,抓起裤子来就跑,可是也被追上砍死,他们是不服气的:合肥守军怎么敢杀出来呢?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张辽把孙子兵法运用得炉火纯青。以八百人冲击十万人,这是一个疯狗打法!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一种不可理喻的激情和狂气。
  可是,战争是生命的博弈,张辽明白,敌人不会因为你有激情和勇气而不杀你。《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以八百人冲击十万人,是勇气,更是智慧。张辽冲击的只是孙权的中军,并且进攻在寅时发起,敌人熟睡中毫无防备。敌人在睡梦里被惊醒,揉着惺忪的睡眼,听到军营里杀声连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四处逃命。慌乱和恐惧,比禽流感和猪流感的传播速度要快何止千倍?因此,孙权带来的人越多,军营里越慌乱,局势就越难控制。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帅,帅找不到孙权,吴军成了被疯狗冲击的羊群。未等近身搏战,吴军已先自溃。“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张辽打的是心理战。牧羊人孙权从被窝里爬起来,被亲兵们架着,慌慌张张地和溃卒抢夺逃生之路。牧羊人也成了被惊着的羊。
  大将张辽,披甲持戟,挡我者死,一往无前,他就像来自雁门的边关雄风,锐不可当。风过处,躺下了几十人,其中有两员大将。“雁门张辽在此!”张辽高声喊着自己的名字,杀开一条血路,直奔孙权而去。以八百人冲击十万人,尚能如此肆无忌惮,三国群英,又有几个?在千军万马之中,在刀光剑影之中,高喊自己的名字,这可不是广告和炒作,张辽是在告诉敌人:我就是张辽,所有的刀所有的剑所有的枪都来吧!张辽也是在告诉与自己生死相依的八百猛士:我张辽在这里,弟兄们,冲啊!
  贵族出身的孙权何曾见过疯狂的打法?他彻底被张辽震慑了,彻底忘记了自己拥有绝对优势兵力,彻底忘记了只要自己从容调度,把这群疯狗围住还是不成问题的,即使是羊,任你杀,等你杀累了,手抬不起来了,也可以再用羊角把你顶死。可是,张辽把孙权吓蒙了。哼,小样儿,就是要给你一个下马威!孙权被张辽赶到了一个高坟上去,太狼狈了。可是,更狼狈的还在后面。张辽冲过来,威风凛凛地站在下面,对孙权喊着:有种的下来和我单挑!十万人都打不过你,哪里还敢和你单挑?孙权哆哆嗦嗦地捏着一支长戟,放在胸前虚张声势。面对张辽威猛的呵斥,不知孙权是否吓得尿了裤子,即使没尿裤子,恐怕也是来不及穿裤子就被张辽逼得在部下面前裸奔了。
  “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毕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