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雄相聚,自是缘分。
  有兄弟就有天下——
  流汗,流血,但不会流泪。浴血奋战,在残酷的战斗中,逃亡犯炼成了战神一样的人物。可是,刘备却没给关羽带来什么。从184年起兵,一直到192年左右,刘备做的最大的官就是高唐县令,最后还让黄巾军攻破县城,刘备只好领着大桑树民兵连投奔雄霸幽州的老同学公孙瓒。
  同学,也在人脉上。刘备投奔老同学公孙瓒,熬了一段时间,获得了平原相的职位。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国与郡平级,国相与郡守平级,在古代都属于两千石官,相当于今天地级市的一把手,厅局级正职干部,算是高干了。
  《三国演义》


第五回,写关东十八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刚刚投奔公孙瓒的刘关张三人,也来到了汜水关前线,以董卓手下名将华雄遭遇。华雄先是打败孙坚,连斩三人后前来叫阵。关羽主动请缨,曹操叫人斟上热酒一杯,关羽提刀上马,出营斩了华雄,凯旋后“其酒尚温”。
  其实,斩华雄这一壮举根本不是关羽所为。当时,公孙瓒不在讨董的义军之列,刘关张三人也不可能到讨董前线了。此时,三人应该在平原。
  虽然关羽没斩华雄,但是这段时间刘备趁机扩充力量,收编了诸如“疙瘩榆树民兵连”“歪脖子柳树民兵连”之类的部队,大桑树民兵连升格为“大桑树野战军”。有了部队, 刘备就让关羽和张飞做别部司马。
  战场上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战局,有时候要独立编制主力以外的机动调度部队,别部司马就是这种独立部队的指挥官。别部司马是一千石官。
  别部司马!关羽念叨着这四个字,热血澎湃。一个逃亡犯,能有今天,还不全亏了大哥啊!
  有兄弟就有天下。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夏,曹操第二次兴兵讨伐徐州牧陶谦时,陶谦作战不利,向“大桑树野战军”求救。“大桑树野战军”终于迎来了独立的机会,刘备转投陶谦,并且在陶谦死后,顺利地成了徐州牧。不久,吕布在与曹操争夺兖州的战争中败下阵来,逃到徐州,刘备把下邳拨给吕布。可是,吕布鸠占鹊巢,把刘备赶出了徐州。
  建安三年(198年)九月,刘备在曹操的带领下征伐吕布。关羽当然也参加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战争。
  正如关羽所愿,吕布最后战败。可是,站在下邳城头胜利的旗帜下,关羽却一腔怒火。
  谁动了我的女人——
  这是一个女人引发的不愉快。
  下邳被围时,吕布派部将秦宜禄出城,到袁术那里求援。袁术不但没派援兵来,反而把秦宜禄留住,把一个据说是汉室公主的女人嫁给了他。
  秦宜禄在下邳城是有妻子的。他的妻子姓杜,据说是下邳城最美的女人。秦宜禄出城公干,当然不能带下邳城最美的女人一块儿走。而现在, 秦宜禄很明显不能回来了。
  杜大美人不能没有丈夫啊!
  下邳,城内,城外,几乎所有的男人都在想这个问题。
  关羽捋着美髯,把当时在场的所有男人数遍,就像数胡子一样,也没发现有人能和自己竞争杜大美人。
  “城破之日,将杜氏赐我为妻!”
  关羽郑重其事地向曹操提出了申请。(羽启公:“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华阳国志》)
  战争从黄叶飘飘的9月开始,一直进行到白雪纷纷的腊月。下邳城里,吕布的部将终于熬不住了,他们在新年到来之前,把吕布绑了。
  关羽又来找曹操了:“这……这个……那……那个……杜氏是我的啊!”
  好奇之下,曹操命人把杜氏带到面前来。
  这个杜氏,该是一个怎样的美女呢?居然让那么高傲的关羽变得如此神魂颠倒!
  天人!
  不愧是关羽,看女人的眼光这么准。曹操命人把杜氏带到自己的营帐里……谢谢关羽提供信息。
  奶奶的,给老子戴绿帽子!
  关羽早就把自己看成是杜大美人的法定丈夫了,他认为曹操动了他的女人。连自己的女人都不能保护,这对关羽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心不自安”)。
  曹操把刘备和他的大桑树民兵连带回许县。曹操对大桑树民兵连很欣赏,上表拜刘备为左将军。水涨船高,关羽也和张飞一起被加封为年薪两千石的中郎将。当了中郎将,体面一些了,但是仍忘不了“夺妻之恨”。
  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密切上下级关系,增强同志们之间的感情,曹操在许昌举办了一次打猎活动。作为曹操的重点培养对象,刘备参加了这次打猎。有刘备的地方就有关羽,关羽当然也参加了这次狩猎活动。不知为了追逐一只兔子还是梅花鹿,曹操纵马驱赶,离开了侍卫们的保护。关羽目露杀机,向刘备请示要杀了曹操。在关羽看来,曹操是非死不可的,因为他抢了杜大美人。刘备却挡住了关羽。曹操不是一只说杀就杀的野兔。曹操是掌控皇帝的中原霸主,曹操死了,中原会重新大乱的。(“羽欲于猎中杀公。先主为天下惜,不听。”——《华阳国志》)。当然,刘备更担心的是杀了曹操,他和关羽还有张飞,也活不成了。
  《三国演义》写“许田打围”这件事,群臣跪在汉献帝面前高呼“万岁”,曹操挡在汉献帝马前,迎受群臣跪拜,关羽“见义勇为”要斩杀曹操。这样,罗贯中就赋予了关羽杀曹操高尚的动机。其实,关羽挖空心思地要杀曹操,就是打翻醋坛子之后的应激反应。
  不遮羞的遮羞布——
  后来,关羽才知道刘备不是不想杀曹操,而是想杀得更彻底一些。刘备参与“衣带诏”①之谋,密谋诛杀曹操。
  刘备认为密杀曹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决定退出“衣带诏”这个危险的游戏。建安四年(199年),穷途末路的袁术打算经徐州北投袁绍,曹操不愿意看到二袁合流的局面,就派大桑树民兵连截击袁术。刘备大喜,急忙带着关羽等人离开了许昌,颇有逃出狼窝的感觉。
  跑到徐州,刘备杀了曹操委派的徐州刺史车胄,再一次做起了徐州牧。《三国演义》上说关羽杀了车胄,把这一功劳划给了关羽。
  东海昌霸及郡县大多叛曹附刘,大桑树民兵连规模再次壮大,又成了大桑树军区。大桑树军区司令部在小沛,刘备亲自镇守。刘备深谙“风险分担”原理,晓得“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他分出一拨部队,屯扎在下邳,与小沛形成掎角之势。毫无疑问,关羽是下邳太守的不二人选。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衣带诏”事件暴露。刘备是涉案人员,曹操攻打徐州就有了借口。
  战马嘶,刀剑啸。从许昌通往徐州的大道上,征尘滚滚,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刘备。
  大桑树军区大都是新投奔的农民,都是为了混军粮吃而投军的,吃饭一个顶仨,打仗仨不顶一个;而曹操军队则先后与张角、董卓、陶谦、吕布、袁术、张绣、刘表、袁绍交手,打遍中原无敌手,是经验丰富的训练有素的“职业选手”。
  ①衣带诏:国舅车骑将军董承谋诛曹操,汉献帝刘协把诛曹密诏藏在衣带里,让董承带出宫中,史称“衣带诏”事件。
  二 英雄瞬间
  朋友啊朋友——
  路漫漫,尘滚滚。关羽站在囚车里,回望徐州,他既纳闷又着急,他纳闷怎么不见刘备,着急刘备的下落。关羽不知道,这时,刘备正坐在青州袁谭的客厅里喝大茶。曹军一到,刘备大惊,率领数十骑出城打探,远远地看见曹操的军旗,就吓得没了主意,拍拍屁股,“弃众而走”。
  抛下大桑树军区的将士,抛下老婆孩子,抛下关羽,刘备投奔袁绍去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园三结义”的兄弟誓言,也许有过,但是在危险到来时,刘备还是选择了本能的自保。很快,袁绍派遣部下迎接刘备,后亲驰二百余里与刘备相会。被袁绍父子奉为座上客时,刘备可曾想起关羽因为替他守护下邳而成了曹操的阶下囚?
  关羽又见到了曹操。情敌相见,该是分外眼红的。可是,当关羽看到有“夺妻之恨”的曹操时,却没有了仇恨的资格。这时,曹操是胜利者,关羽是由胜利者任意处置的战俘。
  有人霍霍磨刀,嚷嚷着要关羽死。他们对曹操说:别看这小子脸长美髯,怀揣《春秋》,人五人六,其实一肚子坏水,当初许都围猎,他教唆刘备杀主公呢,幸亏刘备这小子胆子小……也有人说:这小子是“万人敌”,是把利刃,留着后患无穷啊。
  可是,曹操却让磨刀的人下去,让掌管将军印的人上来,挑出一枚偏将军的印,交给关羽,拜他为偏将军。偏将军,是将军中地位比较低的,仅仅高于裨将军。但是,再低的将军也是将军。陈涉当年要是偏将军,不是种地的,也不会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狠话了。
  流民,俘虏,关羽一跃成了将军!知人善任的曹操,看准了关羽是把利刃。曹操的伟大就在于,把本来指向自己的利刃拿过来,再把利刃朝向别人。与袁绍鏖战即至,正是用人之际。曹操拜关羽为偏将军,是要他去上阵杀袁军的。
  许都,关羽跪在曹操面前,把偏将军的大印捧着举过头顶,向他谢恩。
  邺城,袁绍与刘备碰杯,说:喝了这杯酒,玄德就要上阵杀敌了,国贼曹操的末日到了。
  战争是残酷的,因为死亡是残酷的,而比死亡更为残酷的是战争让兄弟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敌手。
  关羽是知道曹操要他杀袁军的,只是历史没说他是否知道当时刘备正是袁军中的一员。如果关羽当时知道刘备是袁军中的一员,那就给崇拜“桃园三结义”的人一个重重的打击。
  虽然“桃园三结义”只是一个梦,但是我们还是相信关羽当时是不知道刘备在袁军中的。破坏梦的美好,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虽被拜为将军,被曹操以高规格相待(“礼之甚厚”),但是关羽仍然天天皱着眉,一边理着美髯一边皱眉。
  关羽虽是败将,但是在大桑树民兵连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根本看不起曹营里那些猫呀狗呀的。曹营里的那些人,看到关羽就来气:手下败将,一转身成了将军,天天走路鼻孔朝天,牛什么牛,你牛你别打败仗啊!关羽和曹营里的人,谁看谁也不顺眼,但是张辽和徐晃例外。张辽、徐晃与关羽是惺惺惜惺惺,英雄爱英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张辽和徐晃来找关羽了,关切地问他为何不开心,关羽长叹不语。
  徐晃说:我是在杨奉将军被打败后投降曹公的,你是在刘备被打败后投降曹公的,我们同是降将,曹公却对你高看不少,我都无所谓,你还郁闷什么呢?
  张辽说:我是在吕布将军被打败后投降曹公的,打了几个胜仗之后,才混了一个中郎将,连将军也不是,我都无所谓,你还郁闷什么呢?
  关羽之所以与徐晃、张辽成为好朋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三个都是降将。与这二人在一起,关羽的心情会好一些。在班上排名倒数的学生,偶尔找到一个和自己一样分数的,比自己考第一名还高兴。因为得到曹操的高规格待遇,关羽在二人面前是有资本骄傲的。徐晃本来是跟着西凉旧将杨奉的,在曹操打败杨奉后,他归顺了曹操。后来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才被拜为裨将军,比关羽矮一级。张辽是在吕布集团覆灭后投降曹操的,因为打了几场胜仗,也才被拜为裨将军。关羽呢,以战俘身份押到许昌,一走出囚车,就被拜为偏将军。看来,业绩和资历不一定是升职的根据,老板的态度才最重要。
  作为职场上的宠儿,关羽居然还不开心,曹营里人都说关羽不识抬举,但是徐晃和张辽知道,关羽是在挂念刘备。
  精明的曹操,自然也知道关羽的心思,“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曹操想不通,就对张辽说:我对他那么够意思,你试着用恩情去问问他的意思。
  张辽转达了曹操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只有一个:效忠曹公,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不这样回答,关羽就有可能死。关羽是一把利刃,既然不能为自己所用,那就毁掉它——因为这把利刃到了别人手里,自己就危险了。
  关羽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他还是坚定地说:“我深知曹公待我不薄,但我深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我绝不可背弃故主。我终究不会久留于此,我只待立功报了曹公之恩后便会离开这里。”
  关羽从容地说出了这段话,可把张辽难为坏了:告诉曹操,恐怕曹操杀了关羽;不告诉曹操,不合事君之道。左手是朋友之伦,右手是职场之理,张辽该如何选择呢?
  张辽叹息说:“我与曹公,是君父;与关羽,是兄弟。”君父大于兄弟,这是当时的职场规则。张辽回去复命,原原本本地向曹操转告了关羽的话。
  曹操说:“事君不忘其本,关羽真是天下义士。你猜关羽会在什么时候离开?”
  张辽为关羽打包票说:“关羽蒙受主公的恩德,必定会报答了之后再离开。”张辽这样说的时候,犹疑过吗?毕竟,要是关羽脚底板子上抹油,吃了喝了,屁也不放一个,偷偷开溜,那打包票的张辽是要负责任的。但是,关羽让张辽信任。
  最终,曹操不但没杀关羽,反而为他的义气折服。
  关羽信守盟誓又知恩图报,义薄云天;张辽忠于恩主又爱护朋友,气贯长虹;曹操慧眼识才又爱才惜才,胸怀日月。人性的美好,在这一刻聚集。
  “秒杀”颜良——
  两三个月之后,关羽报效曹操然后离开曹操的机会来了。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袁绍派颜良、郭图、淳于琼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还没把偏将军大印焐热的关羽,被曹操派上了前线,与关羽同为前锋的是张辽,徐晃也在出征白马的行列。曹操高职高薪地养着这些降将,不是让他们做形象代言的,而是让他们把脑袋别在裤腰上卖命的。
  曹营的人捂着嘴笑了:去送死吧,谁让你们是新来的呢!遇见颜良,不是送死就是送命。官渡之战之前,孔融认为曹操与袁绍对抗,绝无胜算,理由之一就是袁绍手下有颜良、文丑两员勇冠三军的大将。
  颜良头顶麾盖(仪仗用的大伞),大摇大摆地来了。他似乎不是来打仗的,是来黄河滩遛弯的。
  出击!
  关羽飞身上马,策马前驱,直奔那显眼的麾盖而去,“如入无人之境”(《三国演义》)。颜良眼前寒光一闪,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就被刺倒在马下。落地的刹那,颜良瞥见了一绺美髯在刀枪舞起来的风里飘拂,关羽的美髯,也便成了他最后一眼的记忆。
  关羽下马,在颜良的千军万马的注视下,从容地斩下颜良的头颅,挂在马首,然后从容地上马,拍马往回赶。袁绍多年经营,军中也有不少猛将,但看见颜良的头颅在滴滴答答地流血,如此触目惊心,生命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消耗殆尽。他们无力也无心抵挡关羽,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关羽离开。关羽离开的姿势很潇洒,就像运动员拿了金牌后绕场奔跑一样。
  万军之阵,怔怔而立,刚才还在厮杀的战场,此刻阒然无声,天和地,仿佛都被关羽的神勇击中。
  曹营沸腾了!曹操令旗一挥,三军将士乘胜追击,袁军兵败如山倒。这次出战,既有精彩镜头,又有完美结局,“遂解白马围”。
  看看颜良的头颅,又看看关羽,曹操满意地点头:果然是把利刃,郭嘉所言不虚也!
  冷兵器时代,能让人滴血而自己却不滴血,便是硬道理。白马战役过后,关羽成了曹营里的偶像。关羽千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传奇,随着黄河水流遍中华大地,一直流到今天。
  明星们总是新闻人物,那时,关羽一天照几次镜子,数数大约有多少根美髯,一天读多少页《春秋》,都成为曹营的焦点新闻。最后,“关羽为何天天皱眉?”成了最热门话题。
  曹操为关羽举行高规格庆功会,上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关羽刚被擒来,一仗未打,就被拜将;打了一仗,杀了一个人,就被封侯。曹操不按牌理出牌,有着自己的道理,他想借此留住关羽。除了封侯,曹操还给关羽发了很多奖品,房子、车子(马)是少不了的。
  曹操暗想:出生入死,都是为了拜将封侯,我帮你实现了人生目标,难道你还想去找那个卖草鞋的地摊主吗?
  活着,是要讲结果的,但是过程的体验也很重要。拜将封侯之后,关羽的感觉并不好。他想起了是刘备把他从逃亡犯的行列里拉了出来,想起了最初是刘备那么依赖他,让他找回了做人的感觉;他想起了在那张床上,刘备和张飞,还有他,一起畅谈前程,相约未来……曹操让关羽看到了未来,关羽却留恋与刘备曾经一起打拼的过去。
  深夜的许昌,在这个乱世中显得分外平静。星光,烛影,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