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句子,一次次地来,一次次地无所作为,北方人对濡须口这个地方的记忆格外深刻。后来,人们干脆把这个地方改名为“无为”,这就是今天的安徽无为县。
  要是没有濡须坞,曹操也许早就突破江东的长江防线了,那时,历史就会改写了。
  在江的两岸建坞,破坏了自然生态,在今天怎么看也是违章建筑,可是,就是濡须坞这一违章建筑,左右了三国历史。
  曹操不是一根筋的人,既然无法突破濡须坞,那就绕道而行,如何?
  于是曹操把目光转向了西边的皖水。皖水与长江也有交汇,那就是皖口。濡须口不行,那皖口怎么样?皖口地势平坦,吕蒙你小子有本事再建皖坞啊!
  可是,曹操在皖口也遇到了困难,那就是皖口背后的潜山地势险要,不利于屯集大规模部队。这对于惯打闪电战的曹操来说,是个困难。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曹操只能耐下性子,慢慢创造条件。
  可是,吕蒙再次把曹操的如意算盘打破了,这一次,曹操失去了耐心,彻底疯狂了。
  一个让曹操疯狂的人——
  曹操派庐江太守朱光驻扎在皖,朱光不练兵,不修城,只是脱了袜子鞋子扎在水里大开稻田。曹操似乎是认输了。
  “必须立即拔掉皖城!”吕蒙说。
  “朱光在皖一个劲地开稻田,这总不至于对我们有什么威胁吧!”有人认为吕蒙在故弄玄虚。
  “皖田肥美,如果得到一次好收成,这里的人马会增加,像这样一连几年,曹操的进攻姿态就要露出来了。”吕蒙认为曹操是在借屯田的名义暗暗调集军队,而且情报显示,朱光白天种稻,晚上就派人到鄱阳湖一带,拉拢那里的土豪,让他们做内应。
  先下手为强。在吕蒙的催促下,孙权决定先动手。214年,闰五月,孙权亲征皖城。
  作战方案讨论会上,大家的意见高度一致:堆作土山,添加攻城器具,在土山上向城里射箭,借助攻城器具,减少伤亡。皖城是一座孤城,正好摆开架子,细细地“享受”攻打皖城的过程。
  可是,孙权却迟迟不表态,因为吕蒙还没发言。
  主角总是最后登场。吕蒙说:“备置攻城器具和堆作土山,必定多日才能完成。这个时间,敌人就加固了城防,外面的救兵也到了,那时我们就攻不了城了。再就是,如果赶上雨水,我们回去的道路一定很难走,我认为那样太危险了。大家看看这城墙,并不很坚固,我们应该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一鼓作气,不一会儿就能攻克皖城,然后再从水路回去,这才是全胜之道!”
  孙权点头,下令天明攻城。
  一声嘹亮的鸡啼,黎明像刀子一样刺破夜幕。
  咚——咚咚——咚咚咚……惊天动地的鼓声突然响起来,震得夜幕一寸寸地掉落。一个全身铠甲的大将在用尽全身的力气擂鼓,晨曦洒在他的身上,赋予了他一圈亮亮的光环。
  吕蒙将军!
  所有的东吴将士,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
  出发!吕推荐的升城督甘宁一马当先,带领部队出发了。吕蒙带领精锐部队跟在后面。皖城守将朱光和数万居民,还没来得及穿好衣服,就全都成了俘虏。
  战斗结束了,正好到了吃早饭的时间。吕蒙的皖城攻克战,就像是出了一次常规晨操。从合肥赶来驰援皖城的魏将张辽,赶到夹石(今安徽桐城境内),就得到了皖城失守的消息,只得撤回合肥。
  天杀的吕蒙!曹操气得头风症又加重了几成。一贯冷静的曹操,习惯了对别人玩阴谋,这次被吕蒙打乱了他在皖城的算盘,顿时觉得受了无端的侮辱。
  此仇不报非君子!
  治疗了一下头风症,就到了七月份,曹操决定再次亲征孙权。正值初秋,大雨绵绵,三军将士都不愿意出征,很多人进谏说不能出征。一直以来从善如流的曹操,却下令:“谏者死!”
  曹操的主簿贾逵对曹操疯狂的程度估计不足,与三个同僚冒死上书谏阻。曹操大怒:治不了吕蒙,还治不了你们吗!曹操下令将贾逵等人收监:“说,是谁的主意!”贾逵也是条汉子,一梗脖子说:“我的主意!”说完,他主动向监狱走去。“别忘了戴刑具啊!”贾逵临走,曹操送给他这样一句话。
  疯透了!是吕蒙让六十岁的曹操如此疯狂。
  曹操毕竟是曹操,得知贾逵真的戴上刑具之后,怒气稍消,就下了一道命令:“贾逵并无恶意,原谅他,让他官复原职吧。”曹操还是认为应该出征。这时,他的参军(参谋)傅干再谏,曹操还是不听,执意出征。
  不杀杀吕蒙这小子的威风,曹操就活不下去了。
  结果怎么样呢?孙权严阵以待,曹操冷静了下来,下令撤军。七月出兵,十月回到邺城,前后不过三个月,除掉路上的时间,曹操此番出征,似乎就是为了把对吕蒙的怨愤发泄出去。师出无功,跟随了曹操二十多年的首席谋士荀攸还病逝途中。曹操为自己的疯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中国之大,也就是吕蒙能逼得曹操如此疯狂。
  


第三节 成本主义
  盘桓江东的鱼鹰——
  好消息!特大好消息!吕蒙将军担任我们的太守了!
  庐江人奔走相告。吕蒙最近人气飙升,成为江东政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追星的风气自古即有,人们都希望见到吕蒙。攻下皖城之后,孙权就拜吕蒙为庐江太守,所俘虏的人马都分给了吕蒙,另外又在寻阳赐给吕蒙屯田的士兵六百人,属官三十人。庐江人很自豪:吕蒙偏偏到了庐江而不是其他地方担任太守。
  可是,庐江人却很难找到自己的太守——庐江太守吕蒙基本不在庐江开展工作。
  吕蒙被借调到庐陵郡平定山越叛乱。卧薪尝胆,西施浣纱,范蠡泛舟,春秋时候的吴越之争具备大片的要素,而越人更像是华夏民族的隐者。到秦汉时候,他们被中原逐渐打压,只得躲到深山老林里去。他们的生存环境是恶劣的,所以经常出山抢掠资源。适者生存,山越族在生存的锻炼里,变得格外好武善战,野战能力尤其突出。庐陵郡山越叛乱,孙权派了一员大将去,失败;再派一员大将去,再失败;再派一员大将去,再失败……一个又一个大将,都不能解决问题。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孙权引用《汉书》中的话,派吕蒙出场。吕蒙早就把《汉书》读熟了,他知道鹗,虽不如鸷鸟飞得高,飞得远,用力也不如鸷鸟,但是却最善于捕猎,因此被人们驯养为鱼鹰。小时候在稻田里劳作的时候,吕蒙就经常见到大人用鹗来收获一篓篓的鱼儿。
  打仗就如同捕猎,要讲究成本。利润=收益…成本,决定利润的,不仅仅是收益,还有成本,有时收益无法评估,风险太大,那就只能控制成本。这就是成本主义。
  来到庐陵郡以后,吕蒙采取了成本最小的做法,变全面打击为斩首行动,杀了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叛乱组织者,释放了不明真相的广大群众。平定山越的困难就在于你一打他,他就跑进山林里去,你一走,他就出来。这一进去,一出来,总得有人召集,把召集人杀了,叛乱不就平息了吗?事情本来很简单,别人没做好,是因为别人不是草根出身。吕蒙做好了,是因为吕蒙是草根出身。成本主义是草根生存最需要的哲学,因为赔不起,因此,吕蒙是最讲成本主义的。
  草根当自强,在底层打磨出来的生存智慧,更有价值。
  庐陵郡从此安定了。这时的庐陵郡太守很可能是一个叫吕岱的人。庐陵郡的稳定和谐,是庐江郡太守创造的。吕岱,你快找块豆腐撞死吧。可是,吕岱四十多年以后,活到96岁才死。输给吕蒙,根本不算是输。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
  “支援庐陵的任务完成了,我们怎么还见不到自己的太守啊!”庐江人着急地问。
  吕蒙又被派去了湘江前线,去对付天下闻名的万人敌大将——关羽。而这时的湘江前线,本来是由大都督鲁肃镇守。鲁肃的优点是这人挺好,缺点是这人太好了,好到了把荆州“借”给刘备的地步。这是千里疆土啊,他以为是三棵韭菜两根葱吗?孙权为此耿耿于怀。孙权决定用武力夺回荆州。他兵分两路,一路二万兵士,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这是主力,另一路屯扎在巴丘,防备关羽,是策应。按照职阶,应该是由鲁肃指挥主力部队,但是,事实上,孙权已经用吕蒙来代替他了。
  吕蒙是一只盘桓在江东的鱼鹰。从被任命为庐江太守后,吕蒙在其他郡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庐江郡的时间。这说明,孙权根本没打算让吕蒙做一个简简单单的庐江太守,而是把他看成东征西战的都督。庐江人看不到自己的太守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庐江人为见不到自己的太守而抑郁时,征讨荆州南三郡的战士却无不兴高采烈,他们都认为自己撞了大运。跟着吕蒙打仗,似乎还没有失败过,总能立功。而且,吕蒙是孙权的红人,这连长江里的王八也知道。
  将士们纷纷请战,吕蒙却不理不睬,一个劲地在那里写字。吕蒙早就摘掉了吴下阿蒙的帽子,让人刮目相看了,大战在即,他却写写画画,莫非想做作家或者书法家吗?
  找托儿是降低成本的捷径——
  几天后,消息传来:长沙、桂阳二郡不战而降。原来,吕蒙那几天写写画画,是在起草劝降信。很遗憾劝降信的内容不见史载,我们无从领会吴下阿蒙让人刮目相看的文笔。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吕蒙能用文字摧垮长沙、桂阳二郡守将的精神防线。本来,刘备在南三郡并未渗透多少影响。刘备虽然在荆州多年,但是主要活动范围却在南郡,南三郡刘备可能也就是去视察了几次工作,给几个单位题了题词。南三郡的人才懒得为刘备死战呢!
  三个郡,两个投降了,还有一个零陵郡没投降。人心是不一样的,零陵太守郝普把吕蒙的劝降信扔到一边,加强防备,就是不打算投降。
  郝普,你真是亲人!吕蒙的手下将士简直想给郝普跪下,感谢他不投降,让他们有了打仗的机会,保留了立功的希望。
  可是,他们很快发现他们这次出征就是来打酱油的。刘备得知吕蒙夺取三郡,就亲率大军五万回到公安,并让关羽率领三万兵至益阳,摆开一副血战到底的架势。山雨欲来风满楼。孙权急忙让鲁肃率领万人由巴丘驰援益阳,同时急召吕蒙舍弃零陵,立即赶回去支援鲁肃。
  吕蒙收到这道紧急命令的时候正是深夜。命令连夜送来,可见紧急。吕蒙把命令揣进衣服里面,摁了摁,确保不会掉出来,接着他下令:“召集诸将,举行紧急会议!”
  吕蒙第一句话:“天明攻城!”诸将们兴奋无比:终于可以攻城了,可以立功了!可是,今晚列席会议的那位老先生是谁?将士们纷纷猜测。
  今天晚上的军事会议,吕蒙请了一个老头儿列席。大家一开始都以为是姜太公下凡,给东吴做军事顾问来了。后来,大家才知道这老头是南阳的邓玄之,郝普的老朋友。吕蒙在进攻酃湖的时候,把他请来(估计是绑架),本来是打算要他劝降郝普的。
  这几天,邓玄之一直摆谱,拿捏着不去劝降郝普。估计是吕蒙为了降低成本,给他的红包不够。
  今晚,吕蒙当着他的面,对部将一一部署任务,然后对部将说了最后一句话:“天明攻城!”
  然后,吕蒙转头对目瞪口呆的邓玄之说:“郝普想做忠义事,是不识时务;刘备在汉中为曹操部将夏侯渊围困;关羽在南郡,而我们主公亲自率兵逼住他。最近关羽想援救酃湖,却被我方将领孙规打败,这你在酃湖也见到了。刘备和关羽解救自己都做不到,哪里还会援救零陵?”
  幸亏那时信息传播途径不畅。要是搁今天,那边刘备出发前,在微博上直播进军情况,那谁能瞒得住啊。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与时代同步的。
  吕蒙继续说下去:“现在我军士卒精锐,人人都想效命,我们的主公孙权派的后续部队正在路上;郝普以危在旦夕的生命,等待没有希望的援救,就像在牛蹄那样大的水坑里挣扎的鱼,却想依赖长江、汉水流到自己面前救命。”邓玄之想:牛蹄子都出来了,一看这人就是苦出身,小时候放过牛。
  “如果郝普一定要坚守孤城,现在我计算力量,攻下这座孤城,简直要不了一整天,”吕蒙以悲悯的语气说,“城破之日,郝普自己死了,又对事情有什么帮助呢?再说,他的百岁老母白发苍苍却跟着受诛,岂不痛心啊!”
  吕蒙此前做足了功课,连郝普有个百岁老母亲这事儿都搬出来了。吕蒙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让邓玄之酝酿一下悲痛的感情。
  邓玄之用颤抖的声音说:“难道……难道……事情无法挽回了吗?”吕蒙刚才布置天明攻城,就在他眼前。
  吕蒙叹口气,说:“唉,谁让我心软呢!我估计是这位郝太守得不到外边的消息,认为可以依赖救援,所以才走到这一步。您可以去见他,为他陈述祸福利害。”
  邓玄之感激涕零,急忙起身,一路小跑着向零陵城赶去。他唯恐吕蒙反悔不再让他进城劝降郝普。
  “郝普,我救你来了!”一见到郝普,邓玄之就以救世主般的语气嚷了起来,“我亲自参加了吕蒙的军事会议啊!天一亮他就要开始攻城了!你等不来救援的!”
  老朋友的话总是可信的。看邓玄之急切的样子,郝普终于害怕了,说:“好吧,为了白发老母,我就听你的。”
  “我得尽快出城报告给吕蒙,他要是反悔不允许你投降,那你就惨了……”邓玄之匆匆地走了,正如他匆匆地来。
  吕蒙带人去零陵城门口迎接郝普。郝普出来了,吕蒙迎上去,拉着他的手,陪他上了船,确保能控制住他了。这时,吕蒙掏出孙权给他的撤兵令来,递到郝普面前。
  郝普不错眼珠地看着孙权的撤兵令,吕蒙则拍着手,哈哈大笑。郝普这时才知道刘备已经来到公安,而关羽也已经推进到益阳。
  羞死人啊!郝普真想钻进地里,但这是在船上。就这样,吕蒙不费一兵一卒,轻取南三郡。
  竞争的双方,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这时,就会比较容易相信第三方。找托,让第三方出现,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就会降低竞争的成本,扩大利润。吕蒙利用邓玄之为托,不费一兵一卒,取得零陵。
  将士们找吕蒙抗议:你这样搞,让我们怎能立功?他们有一句话没说出口:“你忘记了自己小时候发誓作战立功以谋富贵吗?”
  可是,他们是一边笑着一边抗议的。能和吕蒙这样的人生活在一个时代,是多么荣幸的事情啊。
  功劳都在吕蒙一人身上。取得南三郡之后,孙权又把寻阳和阳新赏赐给吕蒙做奉邑。孙权不是慈善家,他是看准了吕蒙能创造非凡业绩,才给他最大红包的。
  以近乎零的成本取得南三郡,这还不是吕蒙的最佳业绩。
  


第四节 面对强者
  把所有人当托儿——
  鲁肃:横江将军,汉昌太守,周瑜之后的东吴军事统帅。
  吕蒙:虎威将军,庐江太守,濡须督,东吴区域军事统帅。
  217年,鲁肃和吕蒙的岗位和职务是这样安排的,最起码在公布文上是这样。开会的时候鲁肃绝对要坐在吕蒙上首。
  可是,官场总会有些玄奥莫测的事情出现。鲁肃自从214年在皖城之战后被拜为横江将军一直到217年去世的三年的时间里,他的官职再也没有被提过,史书也未记载此期间他受过何种赏赐。而在这三年里,吕蒙却由偏将军升到了虎威将军,与鲁肃同样是杂号将军,平级。耐人寻味的是,吕蒙还被授予左护军一职。护军不是常设职务,一旦进行战争才置都督,总领三军,一般有中、左、右护军,是作战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这才是人们所说的大都督。周瑜曾经担任过中护军,继任周瑜的鲁肃似乎也该授予护军之职,但是孙权没有这样做,而是让吕蒙担任左护军。虽然左护军不如中护军职位高,但是鉴于周瑜之后东吴再无中护军,所以吕蒙这个左护军,可以说是大都督了。
  这是一个信号——孙权在军事行动上更多地依赖吕蒙而不是鲁肃。
  可是,向来果敢的孙权,为何不直接换掉鲁肃呢?这是因为鲁肃还有利用价值。鲁肃对孙权集团的亲善形象,对刘备集团同样具有杀伤力。例如单刀会,由鲁肃出面,关羽就会感到理亏。但是,这还不是鲁肃最重要的价值。当鲁肃与关羽联欢的时候,吕蒙却找到孙权建议说:“如今让征虏将军孙皎拒守南郡;潘璋进驻白帝;由蒋钦带领一万人的流动部队,沿长江或上或下,敌人出现在哪里就赶到哪里;而我则为主公向前占据襄阳。像这样,还担忧曹操什么?还依赖关羽什么?”
  短短几句话里,吕蒙把孙皎、潘璋、蒋钦等人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