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行合一王阳明-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朱宸濠起兵(1519年农历六月十五)到被俘(1519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王阳明平定他只用了四十三天,四十三天的时间还不够燕子从北飞到南,还不够牡丹花彻底绽放,而王阳明却只用了这么点时间就把一场震荡大江南北的叛乱轻而易举地平定,堪称奇迹。
  本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早晨,王阳明起床洗漱完毕,恰好他弟子在侧,就恭维他:“老师成百世之功,名扬千载啊。”
  王阳明笑了笑:“功何敢言。自从宁王造反以来,我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昨天晚上这一觉真舒服啊!”
  上午讲课时,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术否”)?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王阳明举个例子,说:“当时和朱宸濠对战时,我们处于劣势,我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我说了四次,他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一位弟子惊喜道:“那我也能带兵打仗了,因为我能不动心。”
  王阳明笑道:“不动心岂是轻易就能做到的?非要在平时有克制的能力,在自己的良知上用全功,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泰山压顶色不变,麋鹿在眼前而目不转的人,才能不动心。”
  弟子又问:“如果在平时做到不动心,是否就可以用兵如神?”
  王阳明摇头:“当然不是。战场是对刀杀人的大事,必须要经历。但经历战场非是我心甘情愿的。正如一个病入膏肓之人,用温和疗养的办法已不能奏效,非下猛药不可,这猛药就是杀人的战场。我自来江西后,总在做这种事,心上很有愧啊。”
  不喜欢打架,却把打架上升为一种艺术,这就是王阳明。
  他的心思没有几个人可以明白,他的弟子对老师创造的震动天地的奇功非常感兴趣,但王阳明很少提及用兵之术。他的精力是在学问上,让每个人光复良知成为圣人,才是他最喜欢做的事。
  当朱宸濠在囚笼里沉浸在往事中时,王阳明隐约感觉到这件事还没有完。他在1519年农历七月三十连上两道报捷书,一是报告收复了南昌城,二是报告活捉了朱宸濠。他把两件事分开写,就是想提醒皇上朱厚照,不是为了夸耀功劳,而是强调他王阳明所以如此舍身涉险建下这番功劳,就是希望皇上能改弦更张,不要再自私任性。
  他如此费心费力,希望能避免的一些事情,还是发生了。
  第一个把朱宸濠造反的消息送到北京的是巡抚南畿(辖今江苏、安徽两省、治所南京)的都御史李克嗣。和很多人一样,李克嗣在奏折中也没有明说朱宸濠造反,只是说南昌必有惊变。王琼得到消息后,立即要求朱厚照召开紧急会议,对朱宸濠造反这件事进行认定。王琼一口咬定朱宸濠肯定是反了。但其他朝臣有的是朱宸濠的朋友,有的则采取观望态度,都认为朱宸濠不可能造反。他们还举出证据说,南方各省的官员都有奏疏到京,没有一个人说朱宸濠造反了,只是说南昌城有变。“有变”和“造反”可有天壤之别,不能乱说。
  朱厚照这次突然有了智慧,他把钱宁和臧贤下锦衣卫狱,严刑拷打,两人招供:朱宸濠的确有造反的心,所以南昌城有变,应该就是谋反了。
  朱厚照猛地吃了一惊,王琼要他不必多虑,因为王阳明在江西。他当初让王阳明到江西剿匪的终极目的就是担心有今天这件事。按他的见解,朱宸濠是个钉子,王阳明就是锤子。王阳明以雷霆速度剿灭南赣土匪的例证让朱厚照吃了颗定心丸。在王琼的提醒下,他立即发布命令,要王阳明担任江西巡抚,平定朱宸濠叛乱。
  很快,王阳明的两道明言朱宸濠谋反的奏疏也陆续到京,朱厚照这次确信,朱宸濠真造反了。
  朱厚照这回出人意料地不吃惊了,他对身边的亲信江彬和张忠说:“宁王怎么敢造反啊,太让我生气了,我真想和他短兵相接,手刃此贼。”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忠小心地探询:“不如您御驾亲征?”
  朱厚照眼睛放光。江彬趁势说:“当初您出居庸关亲征蒙古小王子,天下人都对您的英雄事迹直竖大拇指。”
  张忠继续挑逗朱厚照:“江南风景如画,美女如天仙,皇上从未去过吧?”
  朱厚照眼前立即出现一番美女如云的幻境,他发情得跳了起来:“好,亲征!”
  众臣哗然。几年前,朱厚照以“威武大将军朱寿”的名义跑到关外去和蒙古小王子打了一架,据说他以滴水不漏的指挥调度和身先士卒的无畏精神取得了那场战役的胜利,击毙蒙古人几百人,在民间传为美谈。但他是偷偷出关的,他后来回到北京时,所有大臣都向他发难,指责他穷兵黩武,以尊贵之躯陷危险之地,根本就不符合皇帝的身份。朱厚照为了解决这些烦恼,还动用廷杖,打了很多人的屁股。不过他在那时就明白,皇帝去战场艰难异常。所以之后的两年内,他虽然对战场如痴如醉,但在众臣的压力下再也没有出去过,只在紫禁城的各个皇家娱乐场所度日。据他自己说,虽然娱乐场所里有野兽有美女,凡是满足人欲的应有尽有,但与惊心动魄的战场相比,实在味同嚼蜡。
  实际上,发生在1517年朱厚照和蒙古兵团的应州战役名不副实。朱厚照是在带着少量卫队出关游玩时偶遇蒙古兵团南下,朱厚照就以他的卫队为诱饵,引诱蒙古兵团发动攻击,然后以皇帝的命令调集各路边防部队。蒙古兵团在进入他设置的埋伏圈后,双方开战,蒙古兵团大败而逃。
  一些人煞有介事地说,这次战役充分显示了朱厚照的军事才能。其实,人人都能诱敌,朱厚照能有应州战役的小胜,全是因为他以皇帝的身份调动增援部队,增援部队哪里敢耽搁片刻,而且有的边防部队根本未接到命令就跑来救驾。这是一场十倍于敌的战役,却让蒙古兵团主力冲出重围,简直是丢脸到家了。
  按王阳明的看法,平时吃喝玩乐不肯静养良知的人,遇到战事时绝不可能取得胜利,因为他们做不到“不动心”。他们的心被物欲所牵引,一直在躁动。这样的人怎么可能镇定自信地指挥千军万马?
  固然,明帝国的文官们都反对战争,更反对皇帝亲自参加战争。一部分原因是儒家本身对大动干戈就有排斥心理,一部分则因为,很多人都认识到朱厚照这个皇帝不过是个花花公子,根本就不是战神。
  朱厚照深知,想要去江南必须先摆平他的文官们。擒贼先擒王,朱厚照决定先堵住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嘴。他找来杨廷和问:“宁王造反,可曾派大将?”杨廷和说:“正在选将。”朱厚照一挥手:“选什么将啊,我亲自去。”
  杨廷和立即发现1517年的往事要重演,他说:“区区一个宁王造反,王琼说有王阳明在,何必劳您大驾。”
  朱厚照说:“社稷有难,我焉能坐视不理?”
  杨廷和一下就戳穿了朱厚照的嘴脸:“皇上是想游览江南吧?”
  朱厚照怒了,尤其是他发现杨廷和说的是对的时候,更是恼羞成怒。他拿出杀手锏,斥责杨廷和:“宁王造反,你们内阁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卫队被恢复,就是你的主意,我现在是替你收拾残局。你不感谢我,居然还无中生有地污蔑我。”
  杨廷和马上意识到杀机四伏,急忙换了腔调:“恐怕众臣不允啊。”
  朱厚照笑了,说:“这就是我来找你的目的。你去说服他们,告诉他们,我势在必行。”
  杨廷和无奈地叹了口气,萎靡地离开皇宫。他一回到家,就把大门紧闭,任是谁来求见都不开门。文官们虽然没有杨廷和的领导,但都自发地跑到宫门号啕大哭,宣称皇帝亲征万万不可,在他们的哭声和诉求中,朱厚照听出了这样的意思:一旦亲征,江山社稷将有危险。
  朱厚照对付这群危言耸听的人,唯一办法就是廷杖。他把哭得最响亮、最狼狈的几个大臣摁倒在地“噼里啪啦”地打。可很快就有大臣接替了前辈的位子,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哭声震荡屋瓦、树叶飘零、天空变色。朱厚照只好说,我不以皇帝的身份出征,出征的是威武大将军朱寿。
  文官们就说,活了一大把年纪,为朱家王朝效力了半辈子,从没有在皇族里听过这个名字,此人是谁?有何奇功?能带兵出征?
  朱厚照说:“这人你们不记得了吗?就是两年前在应州打得蒙古兵团鬼哭狼嚎的那位天才军事家啊。”
  文官们继续闹,朱厚照不理睬,到他的娱乐场玩乐去了。他不必准备,自有人替他准备出征事宜,这个人自然是朱厚照最亲近的朋友江彬。
  江彬原来是大同军区的一名低级军官。1511年,北京郊区发生群体性暴力事件,随之席卷全国,江彬的部队在本年奉调维稳。在维稳行动中,江彬神勇非常,大有明朝版城管之气魄,和变民对抗时身中三箭,拔出再战。这件英雄事迹传到中央,政府的官老爷想要树立个典型,就把江彬吆喝到了北京。于是,江彬得到了朱厚照的亲切接见。
  朱厚照未接见江彬之前,政府老爷们命令江彬把包扎的箭伤暴露在外,那时正是春末夏初,乍暖还寒。江彬凭仅有的一点医学常识告诉政府老爷们,箭伤未痊愈,如果暴露在外,容易得破伤风,破伤风在当时可是很难攻克的医学难关,人得了后十有八九会没命。
  但江彬的死活是江彬的事,政府老爷们对别人的事向来漠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这个典型在皇帝面前的表现。所以,江彬露出三处箭伤,跪在朱厚照脚下,心里想着一旦得了破伤风,该去找哪位医生医治。
  朱厚照一见江彬,大吃一惊,江彬的三处箭伤分布在身体的不同部位:阑尾、胸口、耳根。由于被政府老爷训令必须体现箭伤,所以江彬的打扮很古怪:裸着上身,裤子褪在阑尾下,有些当时少数民族风格的打扮。换作任何一位靠谱的皇帝,江彬的衣衫不整可是大不敬,但现在的皇帝是朱厚照,吃惊过后,连呼“壮士”。就把江彬的伤口仔细研究了一回,让江彬穿上宫中官服,也就是说,江彬被升官了。
  江彬懂军事,朱厚照喜欢军事,两人一拍即合,在大内搞军事演习,朱厚照暗暗发誓要和江彬成为一生的朋友。
  江彬是个伶俐的人。据很多人说,他如果想和你结交,一顿饭的工夫就会让你把他当成知己。同时,他心机极深,不甘心做朱厚照身边的一条哈巴狗。在给朱厚照组织军队的同时,他其实也在给自己组织军队。
  江彬和朱厚照极为亲近,有一件事可以证明。
  朱厚照喜欢下棋,江彬也喜欢下棋,所以两人经常下棋。朱厚照是臭棋篓子,江彬也是。但两个臭棋篓子相遇,更臭的那个总是输,所以朱厚照总是输。
  朱厚照不但棋臭,棋品也臭,总悔棋。对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跟他玩。可朱厚照是皇帝,江彬只好陪着玩。
  这一次,朱厚照已经悔棋了十几次,最后时刻,江彬已稳操胜券,朱厚照又要悔棋,而且是三步。
  朱厚照刚要去棋盘上抽子,江彬按住了朱厚照的手,说:“皇上,您这哪里叫下棋,简直是耍无赖。”
  朱厚照笑嘻嘻的,当时在场的锦衣卫官员周骐却血向上涌,一直冲到脑门,冲破了理性,但他认为这是忠心的体现。他大喝一声:“江彬,你是什么东西,敢不让皇帝棋子,敢说皇帝是无赖,敢按着皇帝的手!”
  三个排比句如三道巨浪,把江彬打得冷汗马上就下来了。他急忙把手从朱厚照手上拿下来,跪下说:“该死,我该死。”
  朱厚照哈哈一笑,让他起来,并且训斥周骐:“我们在玩,搞那么多事干什么,你真是多事!”
  周骐只好哑口无言。
  江彬为朱厚照的南征所做的准备工作很快完成,京城卫戍部队和临时从北方几大军区抽调来的部队十几万人集结完毕,朱厚照以威武大将军朱寿的身份在北京城外誓师,然后浩浩荡荡地向南方开拔。
  王阳明的倒霉日子倒计时。
  真诚的权变:最难不过斗小人
  朱厚照这次南下场面宏大,人才济济。除了威武大将军朱寿之外,还有挂将军衔的江彬、许泰,宦官张永、张忠,朱厚照还特意带了两个史官以记录他将来的丰功伟绩。
  朱厚照于1519年农历八月二十二从北京出发,四天后走到河北涿州。北京紫禁城距涿州直线距离五十五公里,讨伐叛逆应刻不容缓,可朱厚照大军每天才走十多公里,这说明他根本就没有把讨伐朱宸濠放在心上。据小道消息称,朱厚照所以走得这样慢,是因为他在和一个叫李凤姐的安徽美女游山玩水。
  就当他在涿州和李凤姐欣赏祖国大好河山时,王阳明的两道捷报到了河北,第二道捷报中是这样说的:我知道您一听说宁王造反,必然御驾亲征。可很多事您并不知道,比如:宁王朱宸濠曾训练了一批杀手埋伏在北京通往江西的路上,这些人唯一的任务就是刺杀您。只不过宁王失败得太快,您还没有来,所以他的奸计并未得逞。但这些杀手还在路上,而且他们是宁王忠诚的死士,如果您来,他们肯定会继续执行刺杀您的任务。且不说他们,光朱宸濠溃败后的余党就有无数隐藏在民间,他们在暗您在明,一旦他们发作,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请您千万别来!
  朱厚照毫不理会这一提醒,却把王阳明的捷报当成瘟疫,暴跳如雷,说:“王阳明如此心急,真让朕愤怒,宁王这废物怎么如此不堪一击!”他发了一通邪火之后,就召集他的将军们讨论。张忠献上一计:扣住王阳明的捷报,不发北京。同时派人带着圣旨快马加鞭到江西和王阳明谈交易。交易的内容是,要王阳明把朱宸濠放到鄱阳湖上,皇上要亲自和他打一架,并且创造奇迹活捉朱宸濠。
  朱厚照认为这是一条开天辟地的奇计,可使自己流芳百世。于是,命令张忠和许泰去江西和王阳明做交易,命令张永到人间天堂——杭州,为自己捉住朱宸濠后放松一下的生活做铺垫。
  张忠能排除万难一路混到朱厚照身边并且成为朱厚照的红人,显然不是个简单的角色。他性格阴阳兼备、笑里藏刀、阴鸷易怒,连大太监张永都让他三分。而许泰出身将门,还是武状元,因有功封为伯爵,但品德烂污猥琐异常,和张忠勾搭成奸,在当时炙手可热。
  两人一面向江西飞奔,一面派出锦衣卫拿着威武大将军的手牌去见王阳明。锦衣卫的速度惊人,1519年九月初,锦衣卫到达南昌城,并且向王阳明呈上威武大将军的手牌,命令王阳明和他见面。王阳明确信,朱厚照真的来南方了。
  王阳明的弟子们说:“很明显,威武大将军就是皇上。他的手牌和圣旨到没有区别,应该赶紧相见。”
  王阳明说:“圣旨是圣旨,手牌是手牌,怎可同日而语?大将军的品级不过一品,况且我是文官,他是武官,文武不相统属。我为什么要迎他?”
  王阳明的弟子们大骇:“他明明就是皇上,老师您这是想瞒天过海,恐怕要得罪皇上。”
  王阳明叹息道:“做儿子的对于父母错误的言行无法指责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哭泣,怎么可以奉迎他的错误呢!”
  王阳明的属下苦苦相劝。王阳明只好让一名属下代替自己去见那名锦衣卫。锦衣卫发了一通火,更让他不爽的是,按规矩,王阳明需要孝敬锦衣卫一大笔财物,可王阳明只给了五两金子。锦衣卫决定第二天返回张忠处,让王阳明吃点苦头。
  第二天,王阳明出现了。他说他亲自来送锦衣卫上路,然后拉起锦衣卫的手,满怀深情地说:“下官在正德初年下锦衣狱很久,和贵衙门的诸多官员都有交情,但您是我见过的第一个轻财重义的锦衣卫。昨天给您的黄金只是礼节性往来,想不到就这么点钱您都不要,我真是惭愧得要死。我没有其他长处,只是会做点歌颂文章,他日当为您表彰此事,把您树立成典型,让天下人膜拜。”
  锦衣卫先是错愕,接着就是感动。他让王阳明握着手,说:“本来这次来是让您交出朱宸濠的,可我看您也没有这个意思,虽然我没有完成任务,但您的一番话让我心弦大动。我提醒王大人,还会有人来。”
  王阳明装出一副惊异的样子,问:“为何要朱宸濠?朱宸濠既被我捉,本该我献俘才对啊。”
  锦衣卫不语,转身跳上马背,一溜烟跑了。
  王阳明不让朱厚照来,朱宸濠的杀手组织只是一个借口。唯一的理由是,朱厚照不会是一个人来,十几万大军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