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点。肺生痈疽。血必兼脓。先痰带血者。痰火积热。先血兼痰者。阴虚火猖。饮食饱闷而吐血。必食伤胃脘
而不运。饮酒过醉而吐血。必酒伤清道而妄行。(汇补)
x血分浮沉x
吐血水内。浮者。肺血也。沉者。肝血也。半浮半沉者。心血也。色赤如太阳之红者。肾血也。各随见症而参之。
(摘玄)
x血分顺逆x
凡血上越为呕吐者。皆逆。其治难。后变下行为恶利者。为顺。其治易。(东垣)
x血分阴阳x
血症身热多渴。脉大者。是火邪胜也。其治难。身凉不渴。脉静者。是正气复也。其治易。
x危症x
若心肺脉破。血如涌泉。口鼻俱流。气促汗冷者危。
x脉法x
脉得诸濡弱为亡血。芤为失血。涩为少血。牢为蓄血。大抵沉弱滑小者生。实大弦牢者死。关尺之脉弦细
如循刀刃者死。
x治血大法x
凡血越上窍。皆阳盛阴虚。有升无降。俱宜补阴抑阳。气降而血自归经。(纂要)
x虚中实法x
若大醉大饱大怒大劳之后。忽然吐血者。宜降气。不宜降火。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经疏)
x虚中虚法x
如素有虚损病根。而时常见血者。宜甘寒凉血。辛平行气。酸敛止塞其源。甘温收补其后。(入门)
x服童便法x
凡血症服寒凉药。则百不一生。饮溲溺则百不一死。(褚澄)盖溲溺降火滋阴。又能消瘀血而止吐衄也。
x见黑止法x
血热则行冷则凝。见黑则止。理之必然。(神书)故止血之药。必用炒黑。乃水能制火也。(汇补)
x瘀血宜消x
血不可单行单止。盖血来未多。必有瘀于胸膈。当先消瘀。而佐以润下之品。使败血下行。乃服止血药以
固其根。用补血药以还其元。(指掌)
x血虚宜补x
若吐久不止。当用温补以健理脾胃。使脾和则能裹血也。若暴吐不止。当用参、术。以急固元阳。血脱益气。
阳生阴长之理也。(医贯)
x势急从治x
凡吐血太甚。势难遏止。此火性急速。如泛用凉药。反增搏击。宜辛味从治。用炒黑干姜末童便调服之。(六要)
x血家治禁x
劳伤误用寒凉。则胸满膈痛。血愈郁矣。阴火误用燥热。则血愈枯竭。痨瘵成矣。坠堕闪锉。气逆气郁。误行
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入即吐。名曰血逆。瘀蓄于脾。大腹膨胀。渐成鼓满。名曰血蛊。(汇补)
x用药x
主以四物汤去川芎。消瘀。加丹皮、茶花、韭汁、童便。清热。加玄参、黄芩、麦冬。降气。加苏子、枇杷叶。行
血。加牛膝、丹参。止涩。加蒲黄、牛膝、藕节。通导。加大黄、桃仁。此常法也。若暴吐不止。气随血脱者。则四物
等汤所不及。当以独参汤追其元阳。若真阴失守。血随火沸。则参、附等药。尤不相宜。当以地黄汤加五味子滋其化
源。如肾中阳虚。下寒上热。宜八味丸以引火归源。此阴阳虚实之机。最宜审察。如久吐不止。加白芨末服
之。古人亦有用猪羊肺蘸食之者。
x吐衄咳咯血辨x
吐血出于胃。吐行浊道。衄血出于经。衄行清道。喉与咽二者不同也。盖经者走。经之血走而不守。随气而
行。火性急速。故随经直犯清道而出于鼻。其不出于鼻者。则挟火凌金渗入肺窍。而出于咽为咳咯也。胃
者守营之血。守而不走。存于胃中。胃气有伤。不能摄血。故令人呕吐。从喉而出于口也。(汇补)
x【附衄血】x
肺开窍于鼻。能为衄血。然肺经多气少血。惟冲任二脉。为血之海。附于阳明。阳明之经。上交鼻额。又为多
血少气之乡。所以火起冲任。血流阳明。此衄血又属胃经也。大抵劳伤元气。阴虚火动。逆于肺而衄者。宜
凉血散气。逆于胃而衄者。宜清胃生脉。如六脉弦细而涩。面色枯白不泽者。此脱血大虚而挟寒。宜甘温
补血。如六脉洪大而虚。面赤心动善惊者。此心火上炎而血溢。宜甘寒凉血。有下虚上盛而衄者。当辛温
以补命门。有上焦积热而衄者。当寒凉以泻心肺。衄后眩晕者。十全大补汤。流而不止者。用百草霜。或人
中末。或胎发灰。或莱菔汁。或山栀末。或葱汁吹滴鼻内。再以韭根、葱白。捣如枣核大。塞鼻中。或用茅根烧
烟酒醋吸气。或用湿纸搭顶门。或用大蒜捣贴足心。皆法之验而可试者。(汇补)
x【附呕血】x
经云。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宜抑怒以全阴。否则五志之火动极。不治。四物汤去川芎。加丹皮、韭汁、童便、青
皮、香附、郁金、山茶花治之。若六脉弦急。血菀于上。名曰薄厥。六郁汤治之。又有胸中气塞。便吐紫黑血块
者。此为痰血。宜消瘀解毒。不可止涩。变生别病。壮实者。用釜底抽薪法。(汇补)
x【附咳血】x
咳血者。火乘金位。肺络受伤。(指掌)热壅于肺则咳血。久嗽损肺。亦能咳血。壅于肺者易治。不过清之而已。
损于肺者难治。久成痨瘵。宜甘桔汤。加阿胶、黄芩、贝母、麦冬、茯苓、丹皮、生地、款冬、沙参主之。或天门冬丸。
(汇补)
x【附咯血】x
咯血属肾。或成疙瘩。或如红丝。在痰中唾中。咳咯而出。(东垣)多因心气虚耗。不能主血。血不归经。停留于
内。得咯而出。其症面色痿黄。五心烦热。(立斋)此是肺肾有伤。治宜滋阴降火。生地黄散主之。(入门)
x【附唾血】x
唾中带血。属在肾经。亦有瘀血内积。肺气壅遏。不能下降者。脉坚强者死。软滑者生。清唾汤主之。(汇补)
x【附痰涎血】x
痰中带血。多属脾经。须分痰血先后施治。先见血而后嗽痰者。此相火上炎。煎熬成痰。降火为主。若用消
痰。则血溢而不止。其先痰嗽而后见血者。是积热生痰。载血上行。清痰为要。若用血药。则痰滞而不行。(汇补)
x【附齿衄】x
有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名曰齿衄。属阳明少阴二经症。从阳明者。龈肉腐烂。痛甚口臭。齿不动摇。由好
饮及膏粱积热所致。从少阴者。齿浮动脱落。口不臭。由好色火旺水亏所致。其属阳明者。服清胃散。热甚
者。承气汤。外敷石膏散。属少阴者。六味丸。加黄柏、骨碎补。阳虚者。八味丸。外敷雄鼠骨散。或青盐炒香附
擦之。外治用烧盐、釜墨二物研匀。临卧擦牙漱口亦佳。(汇补)
x【附肌衄】x
有皮毛节次出血。少间不出。即皮胀如鼓。口鼻眼目俱皆胀合。名曰脉溢。以姜汁和水。各一二盏饮之。(类案)
x【附 血】x
有膝腕后委中穴。搔之血出不止。谓之 血。此肾与膀胱虚热也。
x吐血选方x
四物汤 统治血症。
归脾汤 收功调补者用之。
六味丸 阴虚火动者用之。
八味丸 阳虚水泛者用之。(以上四方俱见中风)
理中汤 阳虚阴走者用之。(方见中寒)
独参汤 血脱益气者用之。
人参分量随定。须拣上等者。清水浓煎顿服。
犀角地黄汤 上病疗下之方。
当归 丹皮 犀角(各一钱) 生地(四钱)
一方用大黄、黄芩、黄连。
门冬饮子 治气虚不能摄血。
麦冬 五味子 人参 当归 黄 生地
水煎。
生地黄散 清上滋下之方。
生地 熟地 枸杞 地骨皮 天冬 白芍 甘草 黄芩 黄
天门冬丸
天冬 阿胶 甘草 贝母 茯苓 杏仁
炼蜜丸。
四生丸
生荷叶 生艾叶 生柏叶 生地
等分。捣烂。每服一钱。水煎。
清胃散 治阳明胃火。
黄连 生地 当归(各三分) 升麻(一钱) 丹皮(五分)
水煎。冷服。
三黄补血汤 阳生阴长之方。
熟地(二钱) 生地(三钱) 黄 丹皮 川芎 升麻(各一钱) 当归 柴胡(各一钱五分) 白芍(五钱)
清唾汤 治唾中带血。随唾而出。
知母 贝母 桔梗 黄柏 熟地 玄参 远志 天冬 麦冬(各等分) 炮姜(减半)
水煎。
又方 用芦根汁、藕节汁、梨汁和童便饮之。
卷之五胸膈门
呃逆
属性:x大意x
内经有咳逆而无呃逆。大率由痰闭于上。火动于下。上注于肺。直冲清道而作声也。有阴阳之分。虚实之
别。寒热之异。不可一概混治。要知胃实则噫。胃虚则哕。(汇补)
x内因x
有久病胃虚者。有伤寒失下者。有痰结于上。火起于下。痰火相搏者。有胃弱阴虚。木挟火势。上凌胃土者。
有过服寒凉。胃寒而得者。有水停食郁。气逆而得者。有恚怒郁热者。有单衣着寒者。(汇补)
x外候x
火呃。呃声大响。乍发乍止。燥渴便难。脉数有力。寒呃。朝宽暮急。连续不已。手足清冷。脉迟无力。痰呃。呼
吸不利。呃有痰声。脉滑有力。虚呃。气不接续。呃气转大。脉虚无力。瘀呃。心胸刺痛。水下即呃。脉芤沉涩。(汇
补)
x呃逆上下x
中焦呃逆。其声轻而短。水谷为病也。下焦呃逆。其声恶而长。虚邪相搏也。(子昆)
x呃逆虚实x
不足因内伤脾胃。及大病后胃弱。多面青肢冷便软。有余因外感胃热。及大怒大饱。多面红肢热便闭。虚
者难治。实者易愈。如寻常无别症。忽然发呃者。属气逆与痰滞。(入门)
x呃逆危症x
伤寒及滞下后。老人。虚人。妇人产后。多有呃症者。皆病深之候也。(三因)若额上出汗。连声不绝者危。(医鉴)
x脉法x
浮而缓者易治。大而散者难治。结促者可治。脉代者难治。又左关弦者为木乘土。右寸数者为火刑金。俱不治。
x治法x
治当降气化痰和胃为主。随其所感而用药。气逆者。疏导之。食停者。消化之。痰滞者。涌吐之。热郁者。清下
之。血瘀者。破导之。若汗吐下后。服凉药过多者。当温补。阴火上冲者。当平补。虚而挟热者。当凉补。(汇补)
x温补宜审x
局方概用丁、附、姜、桂。温暖助火。不辨寒热。其间气实痰滞。当用开导者。若执一治之。损不足而益有余。宜
乎呃逆之必死也。(丹溪)
x用药x
主以二陈汤。平人气呃。加枳壳、莱菔子。食呃。加山楂、麦芽。痰火。加山栀、黄连。水气。加猪苓、泽泻。胃
虚。加人参、白术。胃寒。加丁香、炮姜。伤寒失下。主以承气汤。顽痰可吐。主以瓜蒂散。气不归原。主以八味丸。
古方用柿蒂者。取其苦温能降滞气也。
x呃逆选方x
陈皮汤 治痰气作呃。
陈皮(四钱) 生姜(八钱)
水煎服。
橘皮竹茹汤 治虚热痰呃。
陈皮 竹茹(各二钱) 大枣(三枚) 生姜(八分)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柿钱散(洁古) 治虚寒作呃。
柿蒂 丁香 人参(各等分)
水煎。
丁香柿蒂散 治寒气作呃。
丁香 蒂 青皮 陈皮(各等分)
水煎。
木香调气散 治气郁气逆作呃。(方见反胃)
理中汤 治虚寒作呃(方见中寒)
参附汤 治大汗大吐大泻后。厥冷呃忒腹痛。
人参(一两) 附子(炮五钱)
姜枣煎。
大补阴丸
大补丸 治阴火上炎作呃。(二方俱见火症)
大柴胡汤(方见发热) 苏子降气汤(方见气症) 凉膈散(方见火症)
三方皆治地道不通。因而呃逆。及火郁为患者。
外治法 或以纸拈鼻嚏而止。或以诈冤盗贼而止。或鼻闻食香调气而止。皆抑之骇之。而使气下也。此
治气逆之法。若夫虚寒呃逆。用乳香、硫黄、艾叶各三钱为末。好酒一钟。煎数沸。乘热使病患鼻嗅其气。
甚者灸期门穴于乳下动处。男左女右三七壮。再不止者。灸脐下丹田二三十壮。间有活者。
卷之五胸膈门
呕吐
属性:x大意x
呕吐哕俱属脾胃虚弱。或寒热所侵。或饮食所伤。致气上逆而食不得下也。(东垣)
x内因x
有内伤饮食。填塞太阴。新谷入胃。气不宣通而吐者。有久病气虚。胃气衰微。闻食则呕者。有胃中有热。食
入即吐者。有胃中有寒。食久方吐者。有风邪在胃。翻翻不定。郁成酸水。全不入食者。有暑邪犯胃。心烦口
渴。腹痛泄泻而呕者。有胃中有脓。腥臊熏臭而呕者。有胃中有虫。作痛吐水。得食暂止者。有胃中停水。心
下怔忡。口渴欲饮。水入即吐者。有胃中有痰。恶心头眩。中脘躁扰。食入即吐者。(汇补)
x外候x
挟寒。则喜热恶寒。肢冷脉小。挟热。则喜冷恶热。躁渴脉洪。气滞者。胀满不通。痰饮者。遇冷即发。呕苦。知
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呕涎水。虽属痰饮。尚疑虫症。吐酸腐。无非食滞。更防火患。吐清水。是土之卑监。吐绿
水。是木之发生。黑水从胃底翻出。臭水是肠中逆来。(汇补)
x吐分三焦x
上焦吐者。从于气。气者。天之阳也。脉浮而洪。头晕不已。气上冲胸。食已即吐。渴欲饮水。当降气和中。中焦
吐者。从于积。有阴有阳。气食相假。脉浮而弦。胸中痞闷。或先痛后吐。或先吐后痛。当祛积和气。下焦吐者。
从于寒。地道也。脉大而迟。四肢清冷。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不通。当通其闭塞。温其寒气。(洁古)
x呕吐哕辨x
呕属阳明。气血居多之乡。故有声有物。气血俱病也。吐属太阴多血少气之所。故有物无声。血病也。哕属
少阳。多气少血之部。故有声有物。气病也。(东垣)
x呕哕微甚x
干呕即哕之微。哕即干呕之甚。呕声轻小而短。哕声重大而长。呕为轻。哕为重。(溯洄)故曰。木陈者其叶落。
病深者其声哕。(经文)
x死症x
吐如青菜汁者死。船晕大吐不止。渴欲饮水者危。惟童便饮之最效。女子肝气大实。久吐不已者死。呕而
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死。
x脉法x
寸口脉微者。胃寒。趺阳脉浮者。胃虚。阳紧阴数为吐。阳浮而数亦为吐。寸紧尺涩。胸满而吐。紧而滑者吐
逆。紧而涩者难治。寸口脉紧而芤为噎。关上脉数为吐。寸口脉微数则血不足。胸中冷故吐。又有呕吐太
甚。胸气不能降。而尺脉不至者。(汇补)
x治法x
古方以半夏、生姜、橘皮为呕家圣药。独东垣云。生姜止呕。但治表实气壅。若胃虚谷气不行。惟当补胃调
中。推扬谷气而已。若吐而诸药不效。必加镇重以坠之。吐而中气久虚。必借谷食以和之。(必读)
x呕吐忌下x
凡呕吐者。切不可下。逆之故也。(丹溪)惟兼胸满腹胀者。视其何部不利。然后利之。(大全)
x阴虚成呕x
诸阳气浮。无所根据纵。呕咳上气。此阴虚成呕。不独胃家为病。所谓无阴则呕也。地黄汤加石斛、沉香治之。(汇
补)
x【附漏气走哺】x
先吐后泻。身热腹闷。名曰漏气。漏气者。上焦伤风也。二便不通。气逆不续。名曰走哺。走哺者。下焦实热也。
(准绳)
x【附食痹】x
食痹者。食已则心下痛。吐出乃止。此因胃脘痰饮恶血留滞于中所致。薤白半夏汤治之。(汇补)
x用药x
主以二陈汤。加藿香、浓朴。因食者。必嗳气吞酸。加枳实、山楂、麦芽。因气者。必痞满不舒。加枳壳、苏梗、
浓朴。胃热者。必呕苦吐酸。加黄连、姜炒山栀。胃寒者。必呕冷不食。加炮姜、益智。湿痰者。必呕绿水痰涎。加苍
术、香附。虫痛者。必吐清水。能食加楝根、使君。气虚挟热合四君子。气虚挟寒合理中汤。或入糯米共煎。或用
伏龙肝水煎。或煎好调代赭石末服。
x呕吐选方x
二陈汤 治呕吐诸症。为能安胃气降逆气也。(方见痰症)
六君子汤 治胃气衰微呕吐。(方见中风)
理中汤 治胃气虚寒呕吐。(方见中寒)
竹茹汤 治胃热火炎呕吐。
橘皮 半夏(各三钱) 甘草 竹茹(各一钱) 山栀(七分) 枇杷叶(二片) 姜 枣
左金丸 治肝火上逆呕吐。
黄连 吴茱萸(各等分)
末之。粥丸。煎白术陈皮汤下。
小半夏汤 治胃实呕吐。
半夏 生姜(各三钱)
加橘皮。名橘皮半夏汤。
大半夏汤 治胃虚呕吐。
半夏(五钱) 人参(三钱) 白蜜(三钱)
水扬二百四十遍煎。
半夏生姜大黄汤 治邪实呕吐。便闭可下者。
半夏(二两) 生姜(两半) 大黄(二两)
水煎。分三服。
红豆丸 治胃气久虚。大寒呕吐。
丁香 胡椒 砂仁 红豆(各二十粒)
姜汁糊丸。以大枣去核填药。面裹煨熟。细嚼白滚汤下。
麦冬汤 治漏气。因上焦伤风。邪着不舒。闷而呕吐。
麦冬 芦根 竹茹 白术(各五两) 甘草(三两) 茯苓(三两)
人参 陈皮 葳蕤(各三两) 生姜(五片) 陈皮(一撮)
水煎。分服。
人参汤 治走哺。由大小便不通。下焦实热。
人参 黄芩 知母 萎蕤(各三两) 芦根 竹茹 白术 山栀 陈皮(各半两) 石膏(一两)
每服四钱。水煎。
旋复代赭汤 治呕吐不已。真气逆而不降。用此镇坠。
旋复花(三钱) 代赭石(一钱研)
用旋复花煎。调赭石末服。
卷之五胸膈门
痞满
属性:x大意x
痞与否同。不通泰之谓也。气血痰积。皆能成之。觉满闷痞塞。按之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