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李宁宇今天早晨那个响亮的耳光。
就在总理衙门商议着接下来,远东和晚清如何一起抵抗联军的事情的同时,李宁宇身穿便装,走进了京城的一座小胡同中,随后在一处四合院的门外停下,张东上前去敲门,里面就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道:“大中午的,是谁呀!”。
“我们是来采购中药的外地商人!”张东根据远东情报组的暗号说道。
“不好意思,我们当家的不再出去办事了,要不你们晚点再来吧!只有我一个女人在家,不方便!”
听见张东的话,四合院中的女人似乎不太愿意开门让李宁宇和张东进去,不过下一句张东却牛头不对马嘴的说道:“哦这样呀!那我们先把之前欠你当家的银两,偿还给你吧!”。
“这样呀!多大的数目呀!”四合院的女子还是不开门的问道。
“九十九两银子和九十九两金子,另外还加九十九两当归!”在听到张东这样的话之后,门内的女子小声惊呼一下之后,立即打开了后门,直接迎李宁宇进院子。
随后只见后院中,走出了三个体型魁梧的大汉,在女子的示意下,三人一起敬礼后轻声说道:“远东亚洲情报组,北京站,刀狼、黑熊、火狐、黑寡妇见过大少爷!”。
看到第一次见到的众人,李宁宇只是微笑的回了一礼,随后褒奖的说道:“众位辛苦了,不用多礼,我们进屋说话吧!”。
“是!”看似只是一名平常妇女应道,随后她便带头迎着李宁宇和张东,走进了院内的一间大房间之中,而其余三个男子,则是去前后门守卫着,随后在李宁宇的示意下,张东也离开了屋内。
而此时屋内并不是只有,李宁宇和那名叫黑寡妇的情报组长,因为此时屋内还有一个年轻英俊的男子和一名清秀少妇,他们虽然身穿粗布衣服,可是从他们的脸上,还是能发现有一种,寻常百姓没有的气质,那是一种上位者才有贵气,他们就是光绪帝和珍妃两人,不过在李宁宇的眼中,他们的一切都是浮云。
第二一五章:再见光绪帝
在看到李宁宇走进来之后,原本坐在榻上的两人准备起身,被李宁宇用眼神止住了,随后他还是先礼貌的说道:“不好意思,形势所逼,只好委屈二位了!”。
“没事!一切都呀感谢李大司令的救命之恩!”两人听到李宁宇的客气话之后,立即微笑着的摆手道。
说完之后李宁宇却开始打量起,光绪帝身边的珍妃起来,在清朝时期只有两个皇帝的后妃曾获“珍妃”这一封号,一位是道光帝的珍妃赫舍里氏,另一位就是光绪帝宠妃,她不但容貌出众,性格傲气,因为在历史上记载,即使在被慈禧太后推下水井的那一刻,她依然面带微笑,毫不屈服。
但是那一切,不过是封建王朝悲情故梦罢了,就算她的死后获得了很多的殊荣,但终究是魂冰冷的紫禁城之中,看着这位姓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的珍妃,李宁宇还是觉得和后世的照片上有出入,因为真人要比照片上漂亮多了。
珍妃其祖父乃陕甘总督裕泰,其伯父长善乃广州将军,珍妃在广州长大,而光绪帝喜欢珍妃到什么地步呢?
跟据李宁宇知道的历史,因大婚之后光绪帝就对隆裕皇后失去了性趣,其实当时光绪不过十七八岁,每日凌晨寅时要上朝,午时的时候才退朝还宫,工作时间长达七八小时,算是很是辛苦,珍妃每日都侍其左右,想着法子顺应光绪的喜爱,如扮出男装,调皮可爱,灵秀动人。
加之她本来就会下棋,常与光绪共食同饮共玩同乐,对于男女之事毫不在意,博得光绪帝的专宠,珍妃这个人还很大方,对皇之宫中太监常常赏赐,从而让太监们得些小恩小惠,也都竭力奉承,但是到了后来也还是被捧得有点不知所以,渐渐失去自我的节制能力。
在清宫有制度,皇后每年银子不过千两,妃这一级别的每年仅300两,珍妃显然用度不足,又不会节省,亏空日渐严重,所以就有了她与太监联合起来向外官,受贿卖官的丑事事儿,而珍妃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光绪帝求请,买官的过程中功劳最大,自然分赃亦最多,不过这种事可一可二不可在三。
特别是光绪二十年,珍妃想帮人搞定一个四川盐道一职,按例这一级别的新官外放任职,要由光绪帝召见一下,但是在光绪召见时候问任职的人,曾经在哪一个衙门任职,最后直到竟然是在木厂,光绪当场骇然,随后就要求任职者,写下自己的履历,但是任职之人,却久久不能写出一个字,最后一问原来是一个大文盲。
这件事朝廷内外骇然,特别是慈禧太后在知道之后立即责备光绪帝,要求追究,因为在明清两朝有明令规定:后宫任何人都不得干预朝政,更何况是推存一个大文盲去当道太官员,也实在很不像话,不过最后还是光绪帝庇护珍妃,这件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从某种角度说,李宁宇不喜欢这样的一个女子,但是历史上的东西,都不能干预就不去干预它,只要没有什么事情是挡住李宁宇的步伐就行,不过此时由于李宁宇直直的看着珍妃还是引起了光绪帝的不满,好在李宁宇的眼神带有欣赏的类型,并非是那种带有侵略性的目的在其中。
端详了珍妃之后,李宁宇还是转过头来跟光绪帝闲聊道:“估计再过几天,你们就可以回去了!”。
“这……”听见李宁宇的话,光绪帝一下子还不太明白外面的情况,心中存有忌惮的说道。
“呵呵,不用担心,远东的军队已经在联军之前,抵达了京城!”
李宁宇全盘托出之后,光绪帝和珍妃一下子放心了下来,不过光绪帝随后问道李宁宇:“请问李大司令,现在义和团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哎呀,我们都是老熟人了,以后就叫我宁宇或者李宁宇吧,每次听见你说李大司令,我总是感觉有点怪怪的味道!”在解释之后,李宁宇先强调的说道,而听到李宁宇这样的回话,光绪帝先是一愣,随后坦然接受了,并唤出一声,李宁宇将军。
接下来,李宁宇将自己一些想法说了出来,但是关于义和团的问题,李宁宇只是跟光绪帝说道:“其实拳民的事情,远东出面处理不好,这些事情毕竟还是你们自己的家务事,所以到时候,还是由你和天后商量的办,远东只是出面处理和各国洋人之间的事情!”。
李宁宇的意思在明白不过,所以光绪帝也十分认同他这样的处理法子,但是他心中还是担心的说道:“但是,以目前京城的兵力,并不能将这伙拳民的势力给压下去,在说太后和四大臣那边,似乎跟义和团的拳民之间,好像有什么协定!”。
“嗯,这个问题,你不用担心,我计划是今天晚上行动,首先将义和团主要首领全部给秘密控制起来!”听到李宁宇这样的解释之后,光绪帝似乎一下子就放松下来,因为他最担心顾忌的就是义和团和他们背后的四大臣。
而此时,各国总理衙门中的会议室中,代表远东的代表孔小平也示意,一旁的蒋中正将远东的要求提出来,虽然蒋中正此时只有十多岁,但是从小就有成熟的思想的他,此时一点也不胆怯,今天他特意拿出一个平时用来装门面的眼镜戴上。
在站起身之后,先是清了清嗓子,便看着白纸上的黑字,一个个念出来道:“关于,远东和大清之间共同抵御外敌的五点意见,条款一:十日内,各地义和团必须全部解散,并且全力抓捕全部匪首;条款二:需要提前准备安抚各国洋人的抚恤银子,而远东方面也会为大清提出,需要洋人赔款的条目;条款三:远东愿意与大清结为兄弟同盟,永世共同抵抗西方列强;
条款四:大清为远东提供在大清境内与洋人作战的一切物资消耗;条款五:为了增强远东和大清之间的同盟关系,远东将为大清开放通商口岸五座,分别为:朝鲜平壤港、台湾基隆港、琉球花都港、斯里兰卡港、利比亚港。
第二一六章:平等的条约
远东主要代表之一的蒋中正,所说的五个条款,可以算是毫无半点损害清政府利益,首先条款一:按照目前的形式发展,晚清政府,已经没有能力抵御各国联军,义和团更是一个必须要取缔的组织,而一切都是因为慈禧太后,听取载漪、载勋、载濂、载澜四人建议之后,采取的贸贸然的措施。
不过在听到蒋中正的第一条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向载漪、载勋、载濂、载澜四人,而这四人脸色煞白,不过他们都沉声不语,但是蒋中正提出的十天内,他们四人就不同意了,因为在他们的脑子里,对于义和团还充满着幻想,加上如果一旦将义和团定为非法组织的话,他们这些实际控制者,必将受到牵连。
条款的二项是抚恤银子,这点在场的晚清政府大臣们也没有意见,因为远东方面会要求洋人也进行赔款,这是一个双方平等共同的条款,不同于以往晚清政府和各国列强签订的任何条约,第三条就更好了,远东永远愿意和晚清政府共同抵抗西方列强。
第四条:既然远东在帮助晚清政府抵抗各国联军,提供在境内与洋人作战的一切物资,这一点毫不过分,而接下来第五条也是绝对有利晚清政府,远东将开放通商口岸五座,这有利所有晚清的商人和增加税收。
所以蒋中正代表远东提出的五点条款,可以算是一点占便宜的意思和地方都没有,而给了很多的好处给晚清政府,可以算是晚清政府第一个平等条约,而在蒋中正说完这些之后直接就坐了下来,这也表示远东没有其他的要求了。
在会场中,似乎所有的晚清政府官员都愣住了,因为他们此时此刻才发现,远东并不是他们心中所想的那种,趁火打劫者,而是真真的朋友,不赔款、不割地,简直就是活菩萨一般,但其实,李宁宇也想过要求晚清政府赔款与割地,因为这样对远东今后的发展更有利,不过到了最后他还是觉得算了。
因为他不想在若干年之后,或者远东和晚清的协议签订之后,无数的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在他的背后戳他的脊梁骨,因为他是亿万炎黄子孙中的一员,那种吃自己同胞血肉的事情,他不能也不敢去做,因为只要沾上一点点,李宁宇的心都会永远感到不得安宁。
但是李宁宇还是有便宜的地方,比如这次战争费用由晚清政府承担,但是战争收益,却是归远东所有,这是李宁宇唯一耍滑头的地方。
接下来的协商似乎根本就不用,因为这样的条款,跟晚清政府和各国曾经签订的任何条款,都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接下来就准备散会,而几位晚清政府代表都都乘坐自己的轿子前往颐和园,因为他需要立即将远东提出的东西,交给慈禧太后去最终定夺。
但是在期间,载漪、载勋、载濂、载澜四人心中却开始计划接下来的事情,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条款,慈禧太后一看之后,一定会立即同意,而后果将是他们四个人要完蛋了,所以他们决不能坐着等死。
载漪、载勋、载濂、载澜,分别掌握了义和团、步兵统领衙门、领侍卫内大臣、各国总理衙门等四个重要的部门,载漪其实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婿,由于这层特殊的关系,所以慈禧太后看上了他的儿子溥儁,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光绪帝其实已经被软禁起来了,但光绪帝年轻呀,才不到30岁的年纪,慈禧太后都已经60多岁了,所以慈禧天后怕光绪帝在她死后,又重新掌权,就有开始有意废去掉光绪帝,改立溥儁为新皇帝。
原来准备在1900年的元旦,但是由于当时的驻华各国公使的强烈反对,此事最后作罢,接着义和团运动开始兴起,义和团就是一个反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矛头是外国侵略者们,所以载漪就给慈禧天后一件,认为义和团可以将外国势力赶出去,而他的儿子就顺便可以登基皇位了。
而对于义和团问题,慈禧太后其实一直举棋不定,所以朝中就分成两派,一边是主张剿义和团,但是端王载漪主张收为己用,所以载漪就跟慈禧太后说:“义和团拳民都是出万死不顾自己一生,以赴国家之难的好人民!”。
载漪用这样的话评价义和团,其实一点错也没有,但是他有着自己的政治目的,那就是让儿子的成为新皇帝,好就好在这个时候,八国联军竟然已经攻陷了天津的大沽口,局势发生急剧的变化,载漪竟然伪造了一份列强给晚清政府的外交照令,还提出四个强硬要求:第一、光绪帝居住的位置,要由列强来安排;第二、由列强来代替晚清政府,收取每年的各种钱粮税收;第三、代为管理晚清政府全国的军队;第四、要求慈禧太后将权利还给皇帝。
所以慈禧太后看到这样的一份外交照令之后,立即就上了载漪的当,随后自然是勃然大怒,马上召集所有朝臣在御前开会,同时当天下诏正式向各国侵略军宣战,同时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慈禧太后还下令将主剿义和团的几名大臣杀了。
但是在事情没有过几天之后,慈禧太后就傻掉了,因为联军的攻势太凶猛了,此时的慈禧太后后悔莫急,就只好又命令恭亲王和李鸿章去找驻各国的外交大臣,去向各国解释,说大清自不量力,不该向各国开战,应该全力协助各国镇压乱民等等。
但是慈禧太后现在的求饶,各国侵略者才不搭理她呢?
在收到李鸿章的回报之后,慈禧当场脸色煞白,但是也就在这个时候,恭亲王却前来通知慈禧太后,远东愿意和晚清结盟,一起抵抗各国列强,虽然此时关于远东的势力,慈禧太后有所了解,但是她并不相信远东真的有实力,同时跟八国开战,所以她已经做好了逃的准备。
第二一七章:随便提条件
不过就在她准备杀珍妃的时候,恭亲王和李鸿章就再次去颐和园告诉慈禧太后,沙俄已经远东达成了协议,已经退兵了,这下子,慈禧天后才意识到远东真的可能赶走各国列强,所以慈禧太后才会同意不杀珍妃和光绪帝。
但是载漪怎么会同意呢?
他煞费苦心的一切难道就那么结束了吗?
他当然不愿意,所以他就联合载勋、载濂、载澜三人,最后还上演了一出,弑杀光绪帝的戏,不过最后都是被远东给打断,为此他气的咬牙切齿,但是没有想到远东竟然出兵入神,才两天的时间,就从朝鲜抵达了北京城,这让载漪、载勋、载濂、载澜四人毫无应对的准备时间。
而庄亲王载勋则是为统率京津义和团的大臣,并且还在自己的王府中设立义和团的分坛,庄亲王载勋自己也是身着短衣,头裹一片红巾,义和团的打扮,但是他并非只是一人,所以就联合载澜京师步军统领,载濂领侍卫内大臣,四人一起行事。
如果说载漪,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发了疯的话,所以就不惜采用卑鄙的手段,谎报了重大的军事情报,导致了八国联军入侵,那么和慈禧太后相比,载漪其实只是小巫见大巫罢了,论权谋的本事,载漪根本就不是慈禧太后的对手,但是他懂得联合势力,但是最后导致了遗臭万年。
无论是在义和团事件,还是八国联军入侵事件中,载漪、载勋、载濂、载澜四人早都已经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跑不掉了,所以在远东代表提出五个条款之后,他们四人立即就溜了,推脱之后,就聚在了一起,共同协商对策,而恭亲王和李鸿章只好同其他几位晚清大臣,前去颐和园跟慈禧太后汇报。
载漪、载勋、载濂、载澜四人此时还是有一定的权势,毕竟无论是宫廷内外,他们都有相当的势力,所以他在紧张的商讨之后,决定在当天的夜里,发动一次政变,由庄亲王载勋指挥在京城的义和团,在城内制造混乱,牵制住远东势力。
再由载濂率领京师步军,控制在京中的主要大臣和王侯,载漪、载澜率紫禁城侍卫,去威逼慈禧太后下诏重立新君,因为只要重立了一个新君,他们四个人就可以免遭灾祸。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就在他们商讨完之后,慈禧太后就已经猜到了着四个人接下来会做什么,只是此时的她并没有了兵马权利,那么她该怎么办呢?
好办,求人帮忙!
求谁呢?
此时能够控制京城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李宁宇,所以就在恭亲王和李鸿章说完远东提出的条款之后,慈禧太后立即就跟两人商讨关于,载漪、载勋、载濂、载澜四人的事情,并且要求李宁宇一定要帮忙,并且还许诺给李宁宇一个随便他提的条件。
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恭亲王和李鸿章都明白,所以在离开颐和园之后,立即直奔李府,不过李宁宇不再家,这下子就急坏了两个人,不过好在他们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