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虚实
,或通或补。补须用附子,通则用大黄。如不明虚实,则此方亦自能通顺。十宣自能内补,
可无他变。至于肺痈,初觉饮食有碍,胸膈微痛,即是此证。急须察脉,审其虚实。虚则用
此方,加附子相出入用之。若稍再作,即用十宣散内补之,即自消散。实则用此方加大黄略
通
之,使毒瓦斯下宣为妙。盖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也。如内痈已成,宜以海上方,与此方加减参用
之。喘咳脓血者,肺痈也;大便有脓自脐出者,肚痈也;忍冬藤甘草节煮酒妙。
用敷贴温药第三
冲和仙膏
属性:(一名黄云膏,又名仙膏。)冷热不明者用之,茶酒随证治之。
川紫荆皮(五两重,炒。又名红肉,又曰内消) 独活(三两重,炒,不用节) 赤芍药(
二两
重,炒) 白芷(一两重,不见火。) 木腊(又名望见消、阳春雪,随加减妙,即石菖蒲)
上五件,并为细末,用法详见于后。
夫痈疽流注杂病,莫非气血凝滞所成,遇温即生,遇凉即死。生则散,死则凝。此药是
温平
,紫荆皮木之精,能破气、逐血、消肿;独活土之精,能止风、动血、引气、拔骨中毒,去
痹湿气,更能与木腊破石肿坚硬;赤芍药火之精,微能生血、住痛、去风;木腊水之精,能
生血、住痛、消肿、破风、散血;白芷金之精,能去风、生肌、止痛。盖血生则不死,血动
则流通,肌生则不烂,痛止则不掀作,风去则血自散,气破则硬可消,毒自散,五者交攻,
病安有不愈乎。
一、凡病有三证,治有三法。如病极热,则此方中可倍加紫荆皮、木腊,少用三品,亦
能消
散之,但功少迟耳。如病极冷,则此方微加赤芍药、独活,亦能活血而消散之,功亦稍迟,
而不坏病。
一、如病热势大盛,切不可用酒调,但可用葱泡汤,调此药热敷上,葱亦能散气故也。
血得
热则行,故热敷也。如病稍减,又须用酒调。酒能生血,遇热则血愈生;酒又能行血,遇温
则血愈行矣。
一、疮面有血泡成小疮,不可用木腊,恐性粘起药时生受,宜用四味先敷,后用木腊,
盖在
上面,覆过四围,以截助攻之血路。凡敷药皆须热敷,干则又以元汤湿透之,使药性湿蒸而
行,病自退矣。
一、如用正方,四面黑晕不退,疮口皆无血色者,是人曾用冷药大过,不可便用玉龙,
盖肌
未死也。恐药力紧,添痛苦。宜于此方加肉桂、当归,以唤起死血,自然黑晕退,见功效。
血回即除加药,只以正方取效。
一、如用正方痛不住,可取酒化乳香、没药,于火上使熔,然后将此酒调药热涂痛止。
一、流注筋不伸者,可于此方加乳香敷之。其性能伸筋故也。
一、如疮口有赤肉突出者,其证有三∶一是着水,二着风,三是刀破后,刀口翻突。宜
以此
方加少南星以去风,用姜汁酒调。其不消者,必是庸医以手按出脓核大重,又以凉药凉了皮
,以致如此。若投以热药,则愈糜烂。此又有口诀焉。宜用白矾枯朴硝二味为末敷之,次用
硫黄 之外,服荣卫加对金饮,外贴冲和。
一、若病势热盛者,不可便用凉药。热盛则气血壅会必多,大凉则血退不彻,返凝于凉
,故宜温冷相半用之。血得温则动,挟凉则散。可用此方加对停洪宝丹,用葱汤调涂贴之。
一、此方乃发背流注之第一药也。学人当通变妙用,表里相应,则病在掌握之中。但发
背甚
者,死生所系,惟此药功最稳重,终始可恃,决无变坏。若发之轻者,草医亦能取效,然有
变证流弊之患。此无他,发于阴则非草医之可治矣。岂如是剂兼阴阳而并治,夺造化之神功
哉。至如流注一疾,虽不能死人,而十有九为废疾。废疾流连,死亦随之。纵有医之能愈者
,
亦必半年周岁之后,方见其效。此乃百中之一,然终为残弱之身矣。惟吾此派仙方,药奇效
速,万不失一,端有起死回生之效,非言所能尽述。夫流注乃伤寒之余毒也。故有表未尽者
,余毒客于经络,气血不匀,则为热流注。所谓医之能愈者热也。热病少见,有表散大过气
血衰者。余毒流入腠理,腠理或疏或密为冷流注,所谓医之难愈者冷也。冷病常多,故伤寒
表未尽者,非特为热证而已。其余毒亦多为冷证,皆原于肾虚,故作骨疽。冷则气愈滞而
血愈积,故但能为肿而不能为脓。若医者投之以凉剂,则所谓冷其所冷,而阴死于阴,惟有
坏烂肉腐,毒瓦斯着骨而为骨痈,流为废疾。故曰∶骨痈者,流注之败证也。又曰∶骨痈非流
注之罪,乃医者凉剂之过也。流者动也,注者住也。气流而滞,则血注而凝。气为阳,血为
阴。阳动则阴随,气运则血行。吾所以能移流注于他处而散之者,取其能动故也。动则可移
,阳既移而动矣。阴岂能独住而不随之者乎。是故以独活引之者,以其性能动荡气血也。引
之一动,则阴阳调和,不能为脓,而散之于所移之处,势必然矣。
一、流注在背膊腰腿紧要处,当用此方,浓敷患处。却单用一味独活末,酒调热涂一路
,其
尽处以玉龙诱之,此移法也。使血气趋于他所,聚于无紧要处作脓,又或消之。若以成脓,
则引不下,急将此药拔之出毒瓦斯,免作骨疽。如庸医用了凉药,犯了针刀,使成骨痈,非药
所愈。又待其碎骨出尽方愈。若怯用针刀取之,则用玉龙。治法在后。若正骨出无治法,副
骨出可安。
一方用白芷、紫荆皮酒调,以内消初生痈肿,名一胜膏。又方只用赤芍药、木腊、紫荆
皮作箍药,名三胜膏。
一方治大人小儿偶含刀在口,割断舌头,已垂落而未断,用鸡白软皮袋了舌头,用破血
丹蜜
调涂舌根断血,却以蜜调和蜡,稀稠得所,调此正方敷在鸡子皮上,取性软薄,能透药性故
也。如在口溶散,勤勤添敷,三日舌接住,方可去鸡子白皮。只用蜜蜡调药,勤勤敷上,七
日全安。学人观此,则知通变活法,妙用不在师傅之功。如无速效,以金疮药参错治之,尤
妙,尤妙。
一、治痈肿未成脓,不可使用洪宝丹敷贴头上,恐为冷药一冰,血凝不消,不能成脓,
反能
烂肉。只用此方敷贴。如不消,欲其成脓,却以玉龙贴痈头以燥之。次用此正方在玉龙之下
,四围用洪宝丹箍住,以截新潮之血。又若病未甚冰于凉药者,玉龙之下,不必用此方。只
以洪宝丹围之。
一、如救坏病,未见可用玉龙,只用此方自然稳当,免病患苦。
一、发背初生未成,单用紫荆皮末酒调箍住,自然撮细不开,服药只用柞木饮子,乃救
贫良剂也。
一、此方加南星、草乌二味三分之二,热酒调敷,诸痈可以溃脓不痛。若单玉龙,要洪
宝丹箍住,实此法妙。
一、 犬咬人,单用紫交沙糖调涂留口,金丹退肿,嚼杏仁置口中去毒。一法加南星、
草乌二味,与此方各一半,热酒调敷,可治久损,至妙至妙。
一、小儿软节,用此方加军姜酒调敷。若初发,只用此方酒调敷,成脓而止。若初发之
时,用紫荆皮、木腊酒调敷,可以必消,切不用洪宝丹。
一、 疽,心火热毒也。见于五心,痛不可忍,其状如泡疮而血赤,外形虽小,内有热
毒在
心,腌者难治,在手足心者可疗。然治之须早,稍迟或在心腌,则腐肉粉碎,神仙莫医。凡
有此疾,在手心则用洪宝丹,于手心环围敷之,以截其血。却用冲和于手心,留口收功。在
脚心则用洪宝敷;在脚胫交骨四围一二寸长,以冲和收功如前。
敷贴热药第四
回阳玉龙膏
属性:(性热。)
草乌(三两重,炒) 南星(一两重,煨) 军姜(二两重,煨) 白芷(一两重,不见火)
赤芍药(一两重,炒) 肉桂(半两重,不见火)
一、此方,治阴发背、冷流注、鼓椎风、久损痛、冷痹、风湿、诸香港脚、冷肿无红赤者
,冷痛不肿者,足顽麻、妇人冷血风,诸阴证之第一药也。用热酒调涂。用法详具于后∶
一、夫杂病虽见于皮肤手足之间,而因必本于五脏六腑。盖脏腑之血脉经络,一身昼夜
营运
,周而复始,一脏受病,必见于本脏脉息所经之处,即阴阳分手足之所属也。其为病有冷有
热,热者易治,冷者难疗。夫冷,必由脏腑元阳虚弱,然后风邪得以乘间而入,血气不匀,
遂自经络而客于皮肤之间,脉息不能周流,遂涩于所滞,愈冷则愈积而不散;复加庸医用凉
剂,而内外交攻,则其为病,鲜有不危者矣。学人当观其外之为证,而察其内之所属,表里
相应,万无失一。此药有军姜、肉桂,足以为热血生血。然既生,即热而不能散,又反为害
。故有草乌、南星,足以破恶气,驱风毒,活死肌,除骨痛,消结块,唤阳气。又有赤芍、
白芷,足以散滞血,住痛苦,生肌肉,加以酒行药性散气血,虽十分冷证,未有不愈,端如
发寒灰之焰,回枯木之春。大抵病冷则肌肉阴烂,不知痛痒。其有痛者,又多附骨之痛不除
,则寒根透髓,非寻常之药所能及。惟此药大能逐去阴毒,迎回阳气,住骨中痛,且止肌肉
皮肤之病,从可知矣。但当斟酌用之,不可大过,则为全美。治法加减,疏举如下。
一、发背发于阴,又为冷药所误。又或发于阳,而误于药冷,阳变为阴,满背黑烂,四
周好
肉上用洪宝丹,把住中间,以此药敷之,一夜阳气回,黑者皆红,察其红活即住此药,却以冲
和收功。如不效欲作脓,又以南星、草乌加于冲和用之。如阳已回,黑已红,惟中间一点
黑烂不能红者,盖血已死,可以朴硝、明矾。又云白丁香、 砂、乳香,用唾调匀,于黑红
交处作一圈,上用冲和盖之,至明早起药,自然去黑肉如割,却以药洗之, 以生肉,合口
收功。
一、流注冷证多附骨,内硬不消,骨寒而痛,筋缩不伸。若轻用刀针,并无脓血,若只
有乳
汁清流,或有瘀血,宜用此药敷之。若稍缓止,以军姜、白芷、肉桂、草乌等分热酒调敷,
骨寒除而痛止,则气温和而筋自伸,肉硬自消矣。然治流注,不可无木腊,以其性能破积滞
之气,消坚硬之肿最妙。又不可多,多则能解药性,盖此证主于温药故也。
一、鼓椎风,起于中湿,或伤寒余毒,又或起于流注之坏证,或起于风湿虚痹。此证有
三∶
一是两膝相 ,行步振掉,膝HT 胫骨微肿;二是膝HT 胫骨交接处,大如椎,腿股肉消,皮缩
裹骨;三是上腿肿大,下股冷消。
盖足膝属肝,肝经有风寒湿气则血脉不流而作此,遂为膝寒所涩,凝流不动。下股之血
脉,
有去而无返,是以愈瘦愈冷,而筋愈缩;上腿之血脉,有积而无散,是以愈肿愈热而肉愈瘦
。其原,若起于流注,则肉凝者为烂,烂则冷毒腐骨。腐骨一出,神仙无术。未破则肌肉尚
未死,急以此药,热酒调敷膝HT 骨上腿处,以住骨痛回阳气;又以冲和涂下腿冷处,引其血
气,使流动而不通贯血脉。又以此方敷胫骨交处,以接所引之血脉,以散所积之阴气。内则
用追风丸,倍加乳香以伸筋,如法服之,无不愈者。如人欲出方,可用五积散加姜、桂、芷
、归,又加大川乌、牛膝、槟榔、木瓜,或茶或酒调之。
一、男子妇人久患冷痹血风,手足顽麻,或不能举动,可用绵子夹袋此药在中心,却以
长长
缠在痛处,用绢袋系定。此药能除骨痛,附在肉上,觉皮肤如蚁缘,即其功也。如痹,可加
丁皮、吴茱萸、没药、大川乌等分,然后全在追风丸,表里交攻,去病如神。
一、风脚痛不可忍,内用追风丸,外用此方加生面,姜汁调热敷。欲得立止,可根据法加
乳香、没药,化开酒调为妙。
一、久损入骨者,盖因坠压跌扑伤折,不曾通血,以至死血在所患之处,久则如鸡肺之
附肋
,轻者苔藓之晕。上年少之时血气温和,尤且不觉;年老血衰,遇风寒雨湿,其病既发。宜
以此方热酒调敷,内则用搜损寻痛丸,表里交攻为妙。虽然血气虚弱之人,病在胸肋腰背之
间者,谓之脱垢不除,变为血结劳,不论老少,年远近岁,大而遍身,小而一拳半肘,医之
则一。此等乃根蒂之病,此非一剂可愈,磨以岁月,方可安。未成劳者易,已成劳者难。
一法只用南星、草乌,加少肉桂,能去黑烂溃脓,谓之小玉龙,此法大效。
一、治石痈,用此方热酒调敷外,却用洪宝箍住四围,待成脓后破。
一、妇人乳痈,多因小儿断乳之后,不能回化;又有妇人乳多,孩儿饮少,积滞凝结;
又为
经候不调,逆行失道;又有邪气内郁而后结成痈肿。初发之时,切不宜用凉药冰之。盖乳者
血化所成,不能漏泄,遂结实肿核,其性清寒。若为冷药一冰,凝结不散,积久而外血不能
化乳者,方作热痛,蒸逼乳核而成脓。其苦异常,必烂尽而后已。故病乳痈者,既愈则失其
乳矣。盖乳性最寒而又滞,以凉剂则阴烂宜也。然凉药亦未尝不用,用于既破之后则佳。如
初发之时,宜于此方中,用南星、姜汁酒两停调匀热敷,即可内消。欲急,则又佐以草乌,
此药味性烈,能破恶块,逐寒热,遇冷即消,遇热即溃。如已成痈肿,易又从冲和,根据常法
用之,或加此草乌、南星二味亦可。破后观其原,原于冷用冲和收功;原于热用洪宝生肌,
且须用乳没住痛,以减其苦。至于吃药,只用栝蒌散随人虚实参以通顺散、十宣相间服之。
多口者为乳发,乳房坚硬者为乳石,正在乳嘴处肿者为吹乳,在乳儿囊下为乳漏,以肉悬垂
而血易满故也,故为难治。一囊一口为乳痈,五十岁老人无治法。外有老人乳节,又为可治
。盖在垂囊肉上为痈,若近脑则为节矣。
一、宿痰失道,痈肿无脓者,可用此药点头。病必旁出,再作为佳,不然则元阳虚耗,
此为
败证。如元阳虚耗败证者,急用全体玉龙敷之,拔出成脓,服药则通顺散加桔梗、半夏、当
归、肉桂等药。若病红活热骤,则当归冲和为佳,切不可误投凉剂。此方但能拔毒作脓,病
回即止,不可过。若能参用陷脉神剂尤妙,出《外科精要》。
一、肚痈一证,十有九死。盖胃属阴,外寒里热。凡气血潮聚,趋热避寒,故多为内痈
,不
能外现,间有微影欲出,则又为冷药所蠲,及服凉剂,虽有神仙,莫施其功,医者可不慎乎
。凡有此证,初觉腰痛,且以手按之痛苦,走闪移动,则为气块;若根不动,外面微有红肿
,
则为内痈。急以此方拔出毒瓦斯,作成外痈,然后收功冲和,内则用通顺散加忍冬藤,治法如
前。若痈自能外现者,不必用此方,只用冲和为妙,不可轻用针刀。如犯铁器,口不能合,
只用玉龙贴痈头上,四面以冲和围之,根据法自破。若脓流不快,根据法用洪宝三分、姜汁七分
,茶调敷之,脓出皆尽;内用十宣平补生肌,外则依然收功冲和。此证阴多阳少,损人最害
,将安之际,倍服内补,以生气血,庶几易愈,否则消而复胀,口不合。既安之后,尤宜多
服内补加附子,否则气弱难平。证冷者,未破之先,尤宜先服附子方好;既破之后,切不可
用急涩敛口之药,恐 毒不散。服药力到,自然合口。至于内痈已成,不能拔出,只用冲和
外贴,使在外温合成脓,自脏腑而出,不至肉烂,死生所系,全在服药之功,治法见前。最
忌
毒食,食毒即发,反复杂疗。又有孕妇病此者,又与此异,内用紫苏饮安胎,勿轻与他药。
若临月则儿与脓俱下,若尚远则脓自大腑中下,若初萌只服药可消。若痈在外面,其证必热
,惟可用冲和收功,亦须审轻重用之,恐有误也。
敷贴凉药第五
洪宝丹
属性:(又名金丹、寸金、四黄散、一黄散,又名破血丹、黄药。)
天花粉(三两重) 姜黄(一两重) 白芷(一两重) 赤芍药(二两重)
上为末,茶、酒、汤使,随证热涂诸般热证、痈肿之毒,金疮之证。
此一药一凉而已,能化血为水,又能使血瘀积,又能凉肌生肉,去死肌烂肉,及能破血
退肿
,又能滞气为浮,能止痛又能为痛,闭脓又能出脓,一反一复。此方药性无他,遇凉效少,
遇热效多,故非十分阳证不可轻用,恐或凝寒,治疗费力。若夫金疮出血,非此不可,乃第
一药。余外但可为前二药之佐使尔,当审之审之。大抵此三药可合力同功者,可独将专权者
,可分司列职者,可合围交攻者,可借援求救者,可勇力相持者,可正兵先锋、奇兵取胜者
,可奇兵先锋、正兵取胜者。神圣工巧,端与兵法无异。然兵随印转,将遂令行。故立功取
胜,存乎其人。苟非明理通变之士,何足言哉。用法如后∶
一、若病势大热,可用热茶调敷。如证稍温,则用酒调。若用以撮脓,可用三分姜汁、
七分
茶调。何也?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