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代女人的情感史诗-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母亲送的,后来等了一个星期没见婆婆回礼,就找上门要了回去。还有一次李红买菜,卖菜的多找给她钱了,她就赶紧快速地走了,很怕别人发现了找她要回去。丁春林爱往家里买吃的,她就埋怨说这样怎么攒钱,吃那么好干嘛?可是她自己买衣服从来不嫌贵,而且经常买,她却不算计这个钱了。
  李红对于高军的感情是欣然接受的。虽然她知道高军不会离婚,但她觉得和高军在一起高兴,她的不成熟让她忘记了自己的家庭,她从没考虑过如果家庭破碎了以后日子怎么过、孩子怎么办,她很享受和高军的感情。因为丁春林经常出差,所以他们约会的机会很多,经常都在李红的家里,她告诉晓雨不要告诉爸爸,晓雨也听话,从不乱说,每当她要和高军约会,她就会把晓雨送到赵慧玲家。李红自以为一切安排的挺好、很隐密,可是周围的邻居却已经私下里议论她了:“男人一不在家就领别的男的回家,真没看出来她是这种人”,“你不知道,都是同一个男的,已经好了很长时间了”,“你猜小丁发没发现?”“谁知道呢!”
  李红和高军在一起的时候,会隐藏性格中的缺点,尽量温柔体贴。丁春林是不太会把话说好听,更没说过什么甜言蜜语,李红这些年除了过日子也没体会到爱情的滋味。高军却完全不一样。高军很会哄她开心,而且行为大胆,李红觉得很刺激。就像今天,厂里组织开大会,这种大会每次都是全厂一百多号人全部参加,每个领导的发言都将近一个小时,经常是某领导说“我今天就说两个问题,”结果就说了一个小时,终于这位说完了,另一领导拉过话筒:“我再补充两句”,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这种会一开就是几个小时。李红习惯性的坐在最后一排靠门的位置,听到领导讲话她就犯瞌睡,坐在后面方便中途溜出去,当然了,这样的位置要提前来才能占到,反正她是全厂最闲的人,她有时间提前来。这几天高军出差,她上班也没了动力,正百无聊赖的昏昏欲睡,忽然有人在她肩上拍了一下,抬头一看,是高军!李红瞬间睡意全无,兴奋之情都写在了脸上。高军比了个跟他出去的手势,就弯着腰低头出了会议室,李红随后也弯着腰低着头跟着他出去了。高军带着李红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把门一关就抱住了李红,李红压低声音问:“你什么时候回来的?”高军热烈地用嘴堵住了李红的嘴,此时此刻不需要语言,唯有这样才解思念。半晌,李红推开高军,“唉呀,你就不怕别人进来!”高军坐在沙发上,把李红拉到他身边坐下,说:“除了收发室的老余,全厂的人都在会议室呢,哪有人出来。”说着,忍不住拉过李红抱在怀里,手开始解李红的衣服,李红半推半就地说:“万一有人进来怎么办啊?”高军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戏谑地说:“我已经把门反锁了,一会儿你别出声就行。”李红被高军挑逗的闭起了眼睛,阵阵快感使她忘记了一切,他们就这样贪婪的享受着彼此的身体。
  高军偶尔也会出差,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李红带礼物,一件衣服、一双鞋、一支口红等等,李红拿回家丁春林也不注意,李红平时太爱买衣服或做衣服了,丁春林根本不记得她有多少衣服、都是什么样的了。高军冬天穿的毛衣有一大半都是李红织的,每次丁春林问他给谁织的,她都说是单位同事买了毛线请她帮忙织的,丁春林本就心思简单,也不疑有他。
  李红觉得现在的这种日子才有滋味,她快活的忘乎所以。可是老天总喜欢作弄人,当一个人志得意满时,就预示着正有一场灾难要降临,而这场灾难彻底地打碎了李红的幸福。
  

☆、摊上大事了

  1991年的夏天,丁春林出事了。
  丁春林长期合作采买原料的一个客户,连续三次都找各种理由接到货款后并未发货,后来干脆找不到人了。厂里领导报了警,半个月后在外省的一个宾馆内抓住了他。他承认是想携款潜逃,同时为了争取宽大处理,他主动交待了每次收到货款后都给丁春林回扣的事。公安局要找丁春林调查情况,但不凑巧,丁春林正在外面出差,所以公安局通知李红,等丁春林回来后去公安局接受调查。
  李红接到这个通知后,赶紧去公安局找熟人打探消息。李红的舅爷去年刚刚过逝,人走茶凉啊,原来的很多关系都断了,李红试着找到了原来经常去舅爷家的老部下林权,让他帮着打听一下到底出了什么事。林权打听完回到办公室后一脸凝重:“小红啊,这个事情麻烦了,他这个算是经济案,今年又赶上严打,就他这个犯罪性质,属于玩忽职守和受贿两项罪名,而且按照他的这个金额够判个十年以上了。”李红急了:“他们科人人都吃回扣啊,这也算犯法?再说那个客户没发货也不能赖他啊,怎么他还能有罪呢?”
  林权耐心地解释:“小红,你这就是不懂法了,他们厂是国营的,吃回扣是在损害国家的利益,当然有罪,只不过没人揭发检举。再说,他们单位和客户签订的是货到付款,人家都没发货,他就给了人家三笔货款了,这难道没有违规?他这种行为就叫玩忽职守!”
  李红听到这儿彻底傻眼了,她以为人人都在做的事情应该很正常,都是这行的“规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春林怎么那么傻,就让那个客户骗了呢?科里的其他人都没事,就他出事,他这个脑袋到底在想些什么?怎么就捅了这么大一个篓子呢?六神无主的李红问林权:“林叔,那这事要怎么办啊?”
  林权喝了一口茶,想了一下说:“现在所有的证据都摆在眼前,翻案是不可能了,只能争取从轻处理,可是他这个事,唉,也轻不了。如果你们把回扣的钱原数上交,肯定能少判几年,目前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李红定了一下神,问道:“林叔,你再帮我问问,那个客户供出来的是给了我们家小丁多少回扣?”自从李红和丁春林单过后,家里的钱都是李红管着,她也爱记账,丁春林大部分的回扣都来自这个客户,所以李红对这个客户印象深刻,每次丁春林拿回来钱她都问清楚了记上,回去一算就清楚了,她是心存侥幸,万一客户要是交待的少了,那她还能留点,这些年家里富了开销也大,如果这些回扣一分不差的全交上去,那家里就没有存款了,春林进了监狱,以后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没有万一,客户的行贿账目都已经在公安局手里了,李红那点儿侥幸也落空了。
  李红是个急脾气,心里藏不住事儿,她没等丁春林回来,就赶紧把钱都上交给公安局了,上交后,她试探办案的:“同志,我们都主动上交了,应该没什么事了吧?”
  办案人员瞪了李红一眼:“没事?事大了!就算你们现在把钱交了,他也得判个五年以上。”
  听到这个结果,李红顿觉五雷轰顶,五年以上!她原以为只要交了钱再疏通一下,就有可能只判个两三年,没想到五年以上!李红此时就像行尸走肉般回了家。
  两天后,丁春林回了家,见李红不似平常般打扮,头发松松垮垮地随便扎着,眼圈乌青,整个人无精打彩的,就开她玩笑:“哎哟,你一天劲头十足的爱打扮,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难得见你这副德行嘛!”说着,放下手提包,去倒水。
  李红一把抢过水杯摔在了地上,指着丁春林骂道:“你还有心情喝水?你还有脸回这么个家?你他妈的窝囊废,别人都吃回扣,就你出事,你他妈长的是狗脑袋?”
  丁春林本想发火,但一听话儿不对,就赶紧问:“你一天就知道骂,有事说事,什么出事?到底怎么回事?”
  李红连哭带骂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丁春林一听就急了:“你傻呀,那钱你交了干嘛?反正都得判,钱交了一切都完了!你一天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李红气得叫起来:“你倒有理了?事儿难道是我犯的?我交钱还不是想让你少判几年!好心当成驴肝肺,倒怨起我来了!”
  丁春林没说话,李红也冷静下来了,两个人默默地对坐着。忽然,李红出声道:“要不然你跑吧,我家农村还有亲戚,往那儿一藏,警察上哪儿找去!等过一段时间看看势头再做打算。再说,一段时间警察抓不到人后,谁还追究啊!”丁春林虽说不太赞成,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两个人就赶紧收拾丁春林的行装,事不宜迟,直奔车站。李红把丁春林送到亲戚家后,简单地做了安排,就赶紧回城了。
  几天后,警察找到李红问丁春林回来了没有,李红一口咬死说没回来,警察又去了丁春林的厂里,让厂里联系丁春林出差的客户,对方说他几天前就回去了,所有人都明白了,他逃跑了。警察讯问了李红丁春林可能去的地方,李红就随便说了几个他那边的亲戚,警察没找到人,再来问她,她便说她真的不知道,警察也拿她没办法,便在城里的旅舍、宾馆、火车站等地方进行排查,折腾了一段时间也就没了消息。
  这段时间,女儿丁晓雨忽然变得懂事起来,女儿也问过她:“妈,我爸出差怎么还没回来?”她觉得这么复杂的事情,十岁的女儿是不会懂的,所以只是简单地说:“你爸在单位出了点事,出去躲一段时间。”女儿就不再多问。李红对女儿的照顾是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地步,所以女儿什么家务都不会做,可最近她做饭的时候,女儿总会在旁边看,有一天晚上下班回到家,女儿不在家,她正奇怪呢,目光一转,看到桌子上有一张纸条:“妈,我去隔壁张姨家和颜颜一起做作业,我给你煮了面条,在锅里呢,你回来后来张姨家接我,我一个人在家害怕。”李红去厨房打开锅盖,面条在锅里已经被泡的烂成了一锅,她看着这一锅面汤似的东西,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女儿知道心疼自己了,这些日子她经常心不在焉、人也瘦了一大圈,女儿居然都注意到了。家里发生这种事情,孩子也跟着遭罪,她觉得对不起女儿,不管怎样,她不能让女儿受委屈。看着这碗面汤,估计女儿晚上也就吃的这个,她用手背擦了一把眼泪,去小卖部买了女儿最爱吃的烧鸡腿,她小时候已经吃够了苦头,绝不能让女儿也吃苦。
  虽说李红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但这段时间日子还算平静,没想到不久后她也被抓了。
  

☆、一夜惊魂

  丁春林藏身的村子距离这座城市大约100多公里,村子很小,只有不到一百户人家。村子有一条主路把村子按东西方向一分为二,大部分村民很穷,房子都是用土坯盖的,一眼望去,整个村子都是黄土颜色,有几家稍微富裕的盖了砖房,远处望去竟像是点缀,格外显眼。
  李红的亲戚家在村子的东面,房子和李红小时候农村的家差不多,一样的破旧,屋里面一样的陈设,只是院子非常大,亲戚把院子隔成两个区域,大的区域种蔬菜,整个村子只有一间小卖部,小卖部里的货品种类很少,只有常见的烟、酒、饮料、方便面、火腿肠一类的,如果想买其他东西,只能去镇上,所以家家户户夏天吃的蔬菜都是自己家种的,茄子、豆角、黄瓜、西红柿、白菜、葱、韭菜等等,品种很是齐全。小的区域除摆放一些杂物外,还养点儿家禽,这样鸡蛋就不用买了,如果养的多,下了蛋还可以拿到镇上卖,过年过节吃肉的时候,直接宰一只就不用去外面买了。农村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蘸酱菜,所以家家户户都自己做酱,每次都要做上一小缸。
  丁春林来到这里的时候正是夏天,家家户户园子里都是绿油油的,这样大片大片的绿色使这个土黄色的村庄处处充满了生机。
  亲戚一家六口,夫妻两个、四个女儿,农村人“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他们赖以生存的就是土地,女孩儿在年轻时候的劳动力就比不上男孩儿,嫁人后更是只能在婆家干活,所以他们认为养女孩没什么用,还是男孩顶用。亲戚家对于生不出儿子一直无法释怀,连生了四个都是女儿,他们不甘心,听说还要努力继续生,一直到生出儿子为止。四个女儿虽然都有名字,可是他们平时还是习惯把她们叫作“老大、老二、老三、小四”。
  亲戚家很穷,一条大炕睡着所有人,丁春林也和他们挤在这个大炕上。丁春林以前从没在农村生活过,对这一切都感到很不习惯。每天早上三点多,亲戚两口子就带着老大去地里干活,老二小学毕业就不上学了,在家里帮着干家务活,老三正在上小学二年级,最小的小四才五岁,在家由老二照顾着。白天家里就剩丁春林、老二、小四他们三个,丁春林来了后帮他们做午饭,晚饭他们自己回来做,做起来很简单,主食就是蒸馒头、蒸饭、烙饼或煮面条,夏天他们几乎不炒菜,一天三顿都是蘸酱菜。虽然吃的很差,但丁春林也不好意思在这里白吃白喝,他与亲戚说好每个月给他们50块钱,如果不收他就不呆了。亲戚推辞了一番也就同意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意外之财,高兴得很,丁春林自己不敢出去,就经常让小二去镇上买点水果、糕点、猪肉等来给他们改善伙食,基于以上各种原因,亲戚全家一直对丁春林很热情。
  亲戚家别说没有电视,连个收音机也没有,丁春林整天闲的发慌。他想念那个舒服的家,他想念李红,虽然他们经常吵架,但是他爱女人,他的生命中只有过这一个女人,在他眼里李红虽然有点“浮”,但并不影响她把他们的日子操持得有滋有味。他也想念女儿,在女儿没出生时他就盼着能生个男孩儿,他就是喜欢男孩儿,没有什么原因,可偏偏不如愿生了个女孩儿,但这毕竟是自己的骨肉,眼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他也就不再觉得女孩儿没有男孩儿好了。现在有时间细想想,女儿还是很听话的,学习从不要他操心,平时也不胡闹,惹他们生气了也不敢犯倔,为什么自己总是压不住脾气呢?唉!以后自己得改改!丁春林觉得度日如年,每天就这样胡思乱想。
  到了腊月二十八的下午,丁春林回家了,他实在熬不住了,从进入腊月开始,每一天他都归心似箭,他实在太想家了。路上他怕遇到熟人,就用帽子、围脖把自己的脸捂得严严实实。他一进家门,心里就觉得舒畅极了,看见李红和女儿在床上一起缠毛线,女儿两只手撑着绕成一圈圈的毛线,李红把毛线缠成线团。李红见丁春林回来了,赶紧扔下毛线,拿着刷子上前帮丁春林扫着身上的雪,紧张地问道:“你怎么回来了?有没有看见你?”丁春林不在意地说:“你看我都捂成这样了,谁还认得了来啊!”看着他捂成那个样,李红不禁笑了,可嘴里还是接着埋怨:“这才几个月啊,你就呆不住了?万一让人看见了怎么办?”丁春林知道李红是关心他,嘿嘿地笑着:“马上过年了,我还不得回来过个年!”女儿晓雨在丁春林面前总是很拘束,平时没事几乎不主动和他说话,可这回女儿竟然一下子就跑到他身边抱住了他,嘴里叫着:“爸爸,你终于回来了!我。。。”后面的话女儿咽了回去,他知道女儿是想说“我想你”,可他也知道女儿是不善于向他这样表达的,看着女儿噙着泪的双眼,他一把抱住了女儿,眼里泛起了泪花,李红见状也落下泪来。李红一把擦了泪,穿上棉衣去小卖部给丁春林买了一瓶白酒,又在仓房里拿了半只鸡、一条鱼和一条猪肉,一会儿功夫就端上了小鸡炖蘑菇、红烧鲤鱼、酸菜炖猪肉,全家人围着桌子各自说着这半年的经历。
  东北的冬天真是冷啊,北风不分昼夜的刮着,特别是进入腊月以来,白天室外的温度已经降到零下二十多度,晚上更是零下三十多度,人们出门的时候都是穿的“里三层外三层”,里面贴身穿着背心、线衣线裤,线衣线裤外套上毛衣、棉袄、棉裤,棉袄棉裤外再穿上一身外套,最后再加上一件厚厚的棉大衣或羽绒服,头上戴着棉帽子,脸上缠着围脖,手上戴着棉手套,脚上穿着带毛的棉鞋。即使穿成这样,如果不运动在室外呆上个半个小时以上,也会冷的呲牙咧嘴。光秃秃的树枝上挂着一根根的冰凌,长的有两尺多,短的也有将近一尺,太阳照在上面寒光闪闪,看着都觉得冷。路面上把霜和踩得实实的雪冻在了一起,走路时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路面很滑,人们走路时都不敢把步子迈得太大。家家户户在刚入冬的时候就“糊窗户缝”,也就是用浆糊把裁好的长条的纸贴在窗户框的缝隙上,目的是不让冷空气通过窗户缝进来,纸大约裁成5厘米宽、两尺长,图省钱的就自己找报纸裁,想省事的就去街上直接买现成的。糊完窗户缝后再用一大张厚厚的透明的塑料布蒙住窗户,塑料布的边缘用木条卷住,再钉在窗子的四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