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京城之中,各地人齐聚,甚至有四海番邦的商人,能遇见形形□□的人,蜀地人也不少,尤其是西市之中,各地商人小贩聚集,曾有蜀地的变脸的人在西市中唱戏,那特殊的口音说起京城话来,总感觉难忘。
而孙婉……
算了,这些都不是她考虑的范畴。她吹灭了灯,翻了身,找了个舒适点的睡姿入睡了。
……
自楚王从苏州回京,除了在朝堂之上见人,便一直没接待过端王和贤王以外的人。自从在平安侯府揭发人肉案子之后,京中的官员就更加不会轻易来楚王府。
入夜之后,屋外柔风如纱,带着春晚旖旎温柔。伴着深夜鸟啼,渐渐地远去。
木梓衿听见潺潺水声,如纱一般拂过脚底。她微微垂首,青丝随风飘过眼前,翦翦目光见脚下潺潺流水,如纱般拂过脚底。水中清荷娉婷而举,莲蓬硕大累累。
她扬起脚,再重重踩下,踩出层层水花,水花滴入莲叶之上,如珠落玉盘,晶莹剔透,在莲叶上翻滚几圈,滴入水中。
“梓衿,又调皮。”
她听见身后又温柔宠溺的责备声,还有轻柔淡然的笑声。她撩起裤腿起身,一转头,日光正照在她脸上,也将一池的清荷照得通透碧绿。她眯了眯眼,日光氤氲之中,眼中是一片绮丽陆离的红青相交,煞是好看。
在这样朦胧剔透的光影之中,她看见父亲站在身后,轻薄干净的青衫,一丝不苟的青丝以玉簪束好,俊朗容颜带着清俊温柔的笑意,风神如玉。
她看见父亲身旁的母亲,一身青色衣裙,随风轻飏,如水温和的目光深深地看着父亲,伸手为他将被风吹乱的腰带系好。
“哎……”她看见父亲摇头,对母亲说道:“咱们梓衿是个女孩儿,却偏偏没生个女孩儿的样。”
“那又如何呢?”母亲低头轻笑,“男孩儿像你。”
父亲看了她一眼,审视又带笑,又转头看着母亲,“还是更像你。”
“她更像他外祖父。”母亲走过来,将她从水边带远了一些,顺便见她随手采摘的莲蓬一一捡起来。
提到外祖父,父亲的脸色似乎微微沉了沉,看着母亲的眼神带着愧疚,“阿梓,若非我只是一个太医院正,我定会为……”
“我嫁给你,不是因为你的身份。”母亲用莲蓬敲了敲父亲的头,“别说这些胡话。”
父亲温柔一笑,“可惜梓衿是个女孩儿,若她是个男孩儿,我就让她去考取功名,然后为岳父大人洗清冤情。”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母亲摇摇头,伸手来拉住她,母亲的手很软,很灵活,只是常年拿刀解剖验尸,骨节有些粗大,但是将她的手包裹在手心里,温暖又熨帖,那种暖和柔,轻轻地包裹着她,让她安心又幸福。
“既然已经离开京城,已经离开朝堂,我便不想让我们任何一人卷入其中。”母亲坚定地说道,“我父亲……自有他的选择。以后我们就在宜水镇,哪儿也不去了。”
“好,哪儿也不去。”父亲拉住母亲的手,带着她一起回去。
风起,吹动满池莲叶层层叠叠舞动摇晃,木梓衿转头看得出神,再一转头,父亲和母亲的身影已经走远。那琉璃般璀璨剔透的光影之中,看不见了他们的身影。
心头一骇,她立刻拔腿追上去——“爹爹!娘亲!”
“爹爹!娘亲!”木梓衿从床上惊坐而起,伸手想要抓住眼前的残景,却发现只是一场美好的幻梦。她微微喘息着,发现脑海之中那美好的场景久久不去,萦绕在心头的思念慢慢地膨胀,慢慢地填满了心头。
几回魂梦,几时梦里相逢?
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她跟随宁无忧忙碌、破案,让自己变得劳累充实,便是不想让悲痛侵蚀了自己,蒙蔽了自己。可在夜深时,总会想起过往。
这么多日子过去,这还是她第一次梦见父亲,竟然还梦见了母亲。
母亲去世之后,父亲一夕间白头苍老,日日思念母亲。若非自己,父亲怕是早就追随母亲而去了吧。虽然父亲去世得突然,可如今,黄泉碧落,他和母亲相逢,怕也是幸福的。
窗外暖风轻送,正是阳春深夜好时景,月缺星朗,花木复苏,良辰美景,不过如斯。
她又慢慢躺下,薄衾难耐,一身冷汗浸骨,她伸手到被子外,摸了摸被衾,勾了勾唇,笑得有些苦涩。
宁无忧原本要给她涨月钱,可是因为她无缘无故拿了贤王的一千两,让他觉得自己对他不忠,所以不但没给她涨月钱,至今为止,她还是王府的初等侍女。不过,这样的薄衾,也比过往自己睡得如铁板一样的被子好很多。
☆、夜诉交心
深夜最容易放松,脑海也最容易被杂念惊扰。刚才梦里的场景一遍一遍地在她脑海中浮现,她终于还是难以入眠。
睁大了眼睛,看着晦明晦暗房间之中简单家具的峭楞轮廓,无意识便想起母亲和父亲的对话。
她的记忆,要从宜水镇开始。宜水镇的街道,宜水镇的人,宜水镇的一切,人生过往十几年,都与宜水镇有关。可为什么,在父亲的话中,却提到京城?她一直以为,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宜水镇人。还有母亲所说的外祖父?
从小没有见过外祖父,就算是已经去世,母亲也从来没有带她去祭拜过。
此时回忆,才惊觉,自己的父母,身份好像都是一个谜团。
窗外有风吹过,穿花拂叶,一如刚才梦里的风声。她终于彻底失去睡意,掀开薄衾,披了外衣,走出了房门。
月缺星朗,参商疏离,疏影重重,横斜清浅,印象中的王府,此时更加的沉肃安详,雅致古朴。一如宁无忧那人,沉静时,静若寒渊,锋芒时,利如剑刃。
这些日子,他看似什么都没做,可这京城之中,自“无头鬼案”到顾家“分尸烹煮”案起,格局已经在发生变动。
她没空去想这些,只是又想起那日破了“无头鬼案”之后,自己和她也在这九曲回廊之上走过,便下意识想再走一遍。也许是想沿着他的步伐,这样才觉得自己更加有依靠。那日元宵彩灯,璀璨熠熠,今日,不过几盏疏离昏黄小灯。
远处巡逻的人提着宫灯走来,似乎是发现了她的身影,远远地低声问道:“木先……红线,夜深露重,为何在此行走?”
她一愣,见来人是纳兰贺,心头微微一松,他还是习惯叫自己木先生。她走过去,看着他,说道:“睡不着,起来……看星星。”
纳兰贺恭敬点头,将手中的宫灯给她,“夜黑,姑娘提着宫灯吧,照着路。”
“谢谢。”
纳兰贺谦逊一笑,温和又得体。在他身上,似乎找不到任何瑕疵和缺点。她看着他离开之后,她疑惑地想,纳兰贺是宁无忧的贴身护卫,他此时出现在她面前,才是奇怪吧?
不知不觉,提着宫灯,走完这回廊,回廊尽头水榭暖阁,泉水琮琮。
她停住脚步,远远看见那水榭暖阁之中,有灯如豆,她记得自己第一天来王府时,那水榭暖阁之中,便是有灯如豆。她盯着看了会儿,还是不打算过去,提着宫灯转身便要走,身后的光线突然明亮起来。
“既然来了,怎么不多留会儿?”宁无忧的声音传来,听不出情绪。
她转身,看见他一手提着宫灯,宫灯氤氲朦胧,照亮他脚下一隅,还有轻垂轻薄的长衫,月白的长衫虽然简单,可裁剪得很是修长挺拔,腰间随意系着九转玲珑紫玉,外边披着一件貂裘大氅。
如果不多和他相处,看到他这身穿着,怕是很多人会以为他是这京城之中,声色犬马、耽于享受的富家风流浊世公子。
“王爷。”她连忙要行礼,他轻轻抬了抬手,示意免了。
她静静地站了会儿,两人相对无言,一时有些尴尬。她避开他的目光,说道:“王爷,还没睡?”
“如此良辰美景,本王却睡不着。”他说道。风起,吹动他身后帐帘,将水榭暖阁之中的光遮遮掩掩,时明时暗。
“好巧,我也睡不着。”她低声说道。
他看了看她的脸色,再看了看她身上单薄的衣服,又转身走进暖阁,说道:“既然如此,进来坐坐吧。”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他走了进去。
这水榭之上的暖阁较小,四周垂着厚重帷帘,挡着夜风。中央放着一张矮桌,矮桌旁一张席居。他走进去,将宫灯放在桌上,自己席地而坐。
“这水榭暖阁,原本是没有门窗墙壁和帷帘的,都是我后来让人加上的。”他说道。
“哦。”她站在矮桌前。
“坐吧。”他说道。
她原地转了转,没找到能坐的地方。这地方有些小,还没凳子。只有他身下的席居。“我还是站着吧。”她说道。
他正往席居旁挪了挪,恰好挪出一部分出来,听到她这句话,又停住,“那你就站着吧。”
她一梗,又将宫灯吹灭。感觉这暖阁之中不是太冷,便脱下外套,放在地上,坐在上面,与他相对。
“我并不是睡不着。”她坐下之后,随便找了个话题,“我只是做了个梦,便没了睡意。”
“梦见什么?”他拿出盘中的一个杯子,放在她身前,亲手为她斟了一杯茶。茶水滚烫,流淌时轻烟袅袅,茶香氤氲。
“我梦见父母。”她微微蹙眉,抬头看着他,“王爷,我很想快点回宜水镇。”
他斟茶的手微微一顿,可没让她察觉。
“你如今应该知道,你父亲案子的线索,是在京城。”他提醒她说道。
她僵硬的身躯慢慢放松,更像是颓懈,“我也知道。可是,毫无线索。我怕,时间拖得越久,我父亲的案子就越难查清。”她在梦里,梦到母亲说京城,梦到父亲谈起朝廷官场。她知道,这梦,看似毫无头绪,也许是多年前,父母亲在她面前谈起过,虽然她忘了,可潜意识里还记得,所以才会梦到。
“木梓衿。”他静静地看着她的眉眼,淡然说道:“我也遇到一个悬案,足足拖了三年,却一直未弄清楚始末。”
她疑惑地看着他,不明白他到底要说什么。
他静静地看着桌上的那盏宫灯,宫灯简约明亮,不过是普通的八角宫灯,琉璃灯罩之上,不绘制任何图案图纹,晶莹剔透,玲珑精巧。只是那红漆灯柄古朴润泽,微微发亮,如玉一般。她与张大呆久了,知道上好的木,与玉一样,需要人经常抚摸把玩,才会越发润泽。这宫灯灯柄润泽如斯,想来是他经常用。
他看了许久,都没说话,她更是猜不透他到底在看什么,便也不说话。
“大成开国时,成宗皇帝为奖赏开国大臣的功勋,将他们分封为王,爵位可荫子嗣,世代承袭。”他似乎思索了一会儿,轻轻地开口,目光落在她的脸上,“分封异姓王,起初也许会让江山稳固,可时间一长,可会助长他们的野心。”
木梓衿点点头,她也明白,异姓王其实与地方皇帝无异,可以有军队,可以自制钱币……虽然一切都要听皇帝号令,可有些异姓王,难免鞭长莫及,脱离皇室管制。
“先皇,”他蹙了蹙眉,轻轻地靠在身后的软垫上,找了个舒适的姿势,说道:“也就是我的皇兄,他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便开始决定取消异姓王,削藩。一些异性藩王迫于皇室压力,或者不愿再起战争,便接受削权,上交了权利,在自己的封地当了闲官。但是,有的藩王,却并不愿意交出权利,接受朝廷管制。”
她点点头,削藩这件事情,虽然她没有亲自经历过,可道听途说,也知道其中的危险和严重。自古以来,皇室权利高度集中,若是受到威胁,那当然是除之而后快。
“四年前,云南王起兵造反,皇兄命我带各地使节军队前去镇压消灭,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亲手砍了云南王的首级。”他神色凝肃,可眼眸之中灯火闪动,仿若当初那整整一年的战火连天,连绵不绝。是激动,是骄傲,还有落寞。
“可正当我带着云南王首级回京时,却收到皇兄病重的消息。”他脸色一沉,闭了闭眼,说道:“于是我带兵连夜赶回京城,希望了解皇兄情况。何况,京城之中,势力复杂,各禁军和北方使节军队无数,还有各藩王势力不知是否已经真的镇压下去,我担心皇兄病重,京中打乱,所以星夜兼程,希望快些回京。”
接下来的事情,木梓衿也知道一些。后来他在赶回京中的路上遭到暗杀,身受重伤。
“可是我却遭到暗杀。”果然,他话音一沉,冷冷说道:“那暗杀的人,早就在路上埋伏好,所以我没防备,重伤昏迷。等我被救治醒来时,已经是七天之后。七天后,又从京中来了一道圣旨,圣旨上说,我平定藩王有功,却受重伤,所以让我在苏州养病,可养到身体康复为止。”
她静静地听着,接口道:“可是那七天时间里,皇上驾崩了,连太皇太后也跟着去了。”
他放在桌上的拳头猛然握紧,身体突然弯下去,弯曲成一个僵硬的弧度,脸色突然之间苍白!
“王爷!”她起身,扶住他,他身体僵硬,却在微微发抖,不知是因为旧疾,还是因为太过愤怒。他伸手握住她的手,紧紧地握住,几乎捏疼了她。
他深吸几口气之后,呼吸慢慢平复,缓缓地由她扶着坐好,他身体一歪,轻轻地靠在她的肩膀上。
她全身猛地一僵,一动不敢动,微微偏头看了看他,他微微闭着眼,浓密的睫毛微微颤抖,似乎很是虚弱。她有些担忧,问道:“要不要我为你叫大夫?”
握住她的手紧了紧,他轻轻摇头,“不用。”
☆、初次入宫
那场让楚王殿下名动天下、战功赫赫的平藩之战,成就了他,也几乎毁了他。
她僵直着脊梁,屏着呼吸,轻轻地扶着他的肩膀,想让他靠在软垫上。他突然睁开了眼睛,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这一眼,如同有摄魂的力量一般,让她不敢再动。
“王爷,你好些没有?”她轻声问道。
他“嗯”了一声,却没动,呼吸清浅均匀,又淡淡地说道,“我到达苏州之后,一直不放心,便让人暗中赶往京城探听。你猜,探听到了什么?”
“什么?”她问道。
“京城之中,大部分官员,都反对我入京,原因是,我皇兄在临终之前,曾预言,我会谋反。”他闭了闭眼,冷冷一笑,“而且,有浑天监察院测出,有煞星从南往北移动,若是入京,江山易主,大成将亡!”
“荒谬。”她啐了口,“分明就是胡说的,这种事情,我在话本上看到过,什么预言,什么煞星,什么天意,都不过是人借怪力乱神之说,扰乱视听而已。”
“嗯。”他微笑着点点头,她愤怒时,说话带动肩膀微微颤抖,细幼的肩膀柔软得好像没什么力量,他不敢将全身的力量放在上面,只是轻轻地靠着。
她深思,“这么说,其实……”她试探着,看了看他的脸色。
“但说无妨。”他感觉到她的疑虑,轻声说道。
她深吸口气,说道:“这么说,其实,你遭伏受伤,也许是先皇……”
“我曾经也这么想过。”他说道,“可皇兄与我情同手足,就算是他想对我下手,直接下旨就可,何必这么麻烦?何况,当时太皇太后在,太皇太后不会让他这么做的。”他蹙眉,“我一直以来,心头都有疑问,第一,与我要好的皇兄,甚至一直以来,对我信任不二的皇兄,为什么会突然怀疑我。第二,皇兄身体一直很好,年纪不过而立,我离京时,他还神采奕奕,健康强壮,何以一年的时间,就病危了?第三,太皇太后去世也很蹊跷。”
他没再说下去,可没说话来的话,明显含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可是,就算是……”她咬着唇,细白的牙齿轻轻地啃着下唇,“若是有人意图谋反,但是最后登基的,不还是先皇的独子吗?”
“不。”他轻笑,“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你别忘了,当时太后腹中,可还有先皇遗腹子。况且,当时皇上年幼,资质平庸,还被皇上送到行宫教养。先皇病发突然,若是想要将皇上从行宫带回皇宫,也是没那么快的。”
她心头一骇,“你的意思是?有人也许是想里太后腹中的遗腹子为……”
他起身,没让她在说下去,而是端起了为她斟的那被茶,说道:“当时皇宫中,有谢家的人,有顾家的人,这些人,也许一个都脱不了干系。”他轻轻地喝了一口茶,目光深冷锋利,“重伤之仇,皇兄猝死之仇,还有母后……”他轻轻叹口气,“总有一天,我会查清这一切的。”
她动了动,却发现他并没有放开自己的手,她豁然抬头,不解地看着他,他微微一笑,慢慢放开她的手,指尖似有意无意扫过她的手心,如一窜细微的电流,从手心一直窜到心里。
她脸上有些发烫,立刻坐直,起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看来,”她咬着唇,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当初你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