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导演万岁-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文章里写道:“上帝经摩西之手,颁下十诫,其中一条便是不可**,犯了这条戒律的人,是会下地狱的。昨天晚上,有一个人一定会下地狱的,那就是安德烈·;柯里昂先生!”

    然后主教给我定了罪:“他是撒旦的信徒,他的电影让黑暗和丑恶降临到了洛杉矶,他用种种迷惑手段俘虏了众人的心蒙蔽了人的眼睛,电影中的男**荡,已经到了令人指的地步。”

    同时,主教大人对世人出了警告:“我以上帝的名义警告可怜的洛杉矶人们,警告这些迷途羔羊们,睁开眼睛看看这个恶魔的真实面目吧,这部电影只能让你们下地狱!主是不会饶恕那些看这部电影而出微笑的人们的!”

    据我所知,这个时代的洛杉矶,几乎一半的人都是虔诚的信徒,弗兰肯斯坦主教的这篇文章,绝对会让这些信徒心生排斥和偏见,《色戒》刚刚推向市场,这篇文章很有可能让它遭受到严重的打击。

    汗水,冰冷的汗水从我脸上留了下来。

    一瞬间,我觉得自己高兴得确实太早了。

    我虽然压中了观众的心理,却根本没有考虑到社会上另外一些人的舆论引领能力。

    这些人,他们的话语会向大风一样扫过,观众在他们的面前,只会向野草一般顺应着倒下,如果处理不好这个事情,那等待我的,只有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格里菲斯也曾经遭遇过:从顶峰一下子滑落到人生的低谷,再也爬不起来。

    而对于组建不久的把所有资金和希望都投入这部电影中的梦工厂,将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突如其来的灾难。

    怎么办!?

    捏着那张报纸,我如同五雷轰顶,欲哭无泪。

    惟一让我欣慰的,是最后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篇幅最短,但是那个署名,却让我多少有点吃惊:约翰·;福特!那个拍出《铁马》《关山飞渡》的被后世成为西部片大师的约翰·;福特!

    福特老老实实地分析了我的电影创新之处:“安德烈·;柯里昂先生,将历史再现、心理真实和令人惊讶的场面调度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并且做到了完美和均衡,这些基本元素安排得当,毫无倚轻倚重的弊病。”

    他还特意提到了我的一系列创新手法的运用:“柯里昂先生的的多机位拍摄、特写叠加处理、摄影机的大幅度推拉摇移、灯火对人物心理的烘托等等,一系列的手法无疑是当今时代绝无仅有的创新,我激动地看到,这些美妙的乃至天才的拍摄手法,必然将在好莱坞的展历史上留下光辉了一笔。”

    论证之后,他对《色戒》大加赞扬:“《色戒》不仅在拍摄手法上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在人物的塑造上,注重从他们的内心出而不是导演的主观愿望出塑造形象,影片突出了在生死攸关的关头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感和个性,在极端的环境中表现出了人的最卑劣、最弱的一面和最高尚的最有价值的一面,我认为,美国的学者可以用学术的眼光探讨这部电影。”

    不愧是美国历史上的电影大师!竟然看到这么多东西!读着这段豆腐块长短的文章,我原本沉重的心情顿时放松了不少。

    《洛杉矶论坛报》上面也刊登了一些好莱坞电影从业者的意见和评论,大部分是批评之词谩骂之声,少部分模棱两可,只有极少数人敢于力挺我的这部电影。

    其他的报纸也是一样,《邮报》、《好莱坞时报》等报纸一面倒的指责,而《市民报》对于我来说可能是情况最好的一张报纸,上面的刊登的市民意见中,百分之八十的人表示《色戒》是部感人的电影。

    我特意翻了一下那张“西部良心”的《基督教真理报》,整张报纸竟然没有一点关于《色戒》的报道和评论,它在吵吵闹闹中出奇的沉默,让我愈加觉得这张报纸不简单起来。( )

第四十三章 风波升级

    接下来的几天,关于《色戒》的争论越加激烈,洛杉矶的所有媒体包括报纸、电台、杂志全部参与了讨论,并且这种讨论的范围不断扩大,最后连大学的教授和学者都参与其中。

    “老大,我受不了了,外面那么多人骂我们,我们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这也太窝囊了吧!”甘斯和胖子几乎一个小时就到我的办公室一趟,他们的房间里放着收音机,里面全是叫骂声,梦工厂的门外也出现了大批抗议的人群和捍卫者,上方各执一理互不相让,最后竟然差点大打出手。

    “敌人不动,我们就不动,你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冷静,急管什么用处!”我恶狠狠地扫了甘斯和胖子一眼,两个家伙立码老实了下来。

    “老大,经你这么一说,我好像觉得这场争论是有人故意搞出来似的?”甘斯顿悟道。

    “我也觉的!”胖子使劲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那你们分析分析一下,是谁?”我笑着看着他们两个人。

    甘斯翻了翻那些报纸,然后一本正经地说道:“老大,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先挑起来的是派拉蒙的影院经理艾伦·;凯利?还有,那个尼斯·;冯果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我打听了一下,他是楚克的忠实哈巴狗,况且《洛杉矶时报》本来就和楚克关系很好,所以我觉得是楚克这个狗娘养的。“

    胖子在一边听得直点头,补充道:“老大,楚克既没有出席我们的映,也没有给我们签合同,这就更说明老家伙有问题。”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可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电影巨头会对我们这么个小公司如此‘抬爱’呢?”怀疑人家,总得有理由才行。

    “这还用说,楚克这家伙本来就小气,那次在市政府老大你可是把他丢尽了面子,他怎么可能放得过你。”胖子十分肯定地说道。

    甘斯上前一步扯了个椅子坐在我的跟前,激动道:“是了是了,老大,你记得不,他们今年也拍了部和我们有点冲突的《南北战争》,如果我们的电影事先占领了市场,他们的电影还有谁看?就这么一条他也非搞死我们不可呀?”

    我点了点头,看样子甘斯和胖子还是有点脑子的。

    “你们有没有想过另外一点,这次和我们签订合同的几个公司,像米高梅、第一国家影片公司、环球这些公司,和楚克的关系都不是很好,是派拉蒙的强有力的对手,如果我们这部电影火了,这几个和我们签订合同的公司就会相应的获取巨大的利益,对派拉蒙绝对不是好事呀。”我把另外一个可能一并说了起来。

    “高!佩服!不愧是老大!”甘斯冲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无奈地看了一眼,然后皱起了眉头:“但是你注意到了没有,这次争论中,表面的热闹和喧嚣之下,很多人都保持了沉默?”

    “你说的是老马他们?”甘斯收敛起了刚才的豁然开朗的表情,问道。

    “不仅是老马,环球,第一国家影片公司,华纳兄弟、哥伦比亚等等,这些和我们签合同的公司都没有表态。如果一家两家不表态还正常,但是这个关键时候却集体失语,就难免有点蹊跷了。所以,我总觉得,这件事情,有点诡异。”在我的分析之下,胖子和甘斯的脸色越来越沉重,把无限的希望都寄托到了我的身上。

    我翻开桌子上的报纸,继续说道:“凯利和冯果是派拉蒙的人,搞咱们没有什么好说的,弗兰肯斯坦主教这样平时根本不轻易露面的人怎么会突然飙呢?更奇怪的是,和主教关系密切的《基督教真理报》却出奇得安静,这难道不可疑?”

    甘斯和胖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话来,房间里只能听到隔壁那个闹哄哄的收音机传来的声音。

    “老大,我们该怎么办?”胖子哭丧着脸说道。

    我走到窗前,盯着外面抗议的人群,一字一顿道:“等,等那些潜水的人上来。”

    这场暴风雨来得让我措手不及,我知道这个时候最佳的选择就是保持沉默,在一切尚未公开化之前,就让那些人吵闹吧,我有预感,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露出真面目。

    我平日里呆在公司大门都不出,业务和相关的工作都由甘斯和胖子带人跑,至于詹姆斯、霍华德、蒂姆、瓦伦特,我则专门交给了他们两个任务。

    他们四个人分为两队,按照我的吩咐像秘密警察一样潜伏到洛杉矶圣彼得大教堂和《基督教真理报》的报社附近,严密监视主教和报社领导人的一举一动。

    五天的时间过去了,关于《色戒》的争论不仅没有减弱,反而随着电影在整个美国的放映掀起了全国性的讨论浪潮,不仅仅是电影界参与了讨论,到后来,宗教界,哲学界,心理学界,教育学界等等不同的领域的学者都有文章登出,各大报纸更是不遗余力造势,让《色戒》一下子进入到了整个美国舆论界的焦点之中。

    先是由洛杉矶天主教分会挑头,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内达华州的天主教会联合表了抵制《色戒》倡议书,紧接着华盛顿州、俄勒冈州的新教教会则指责天主教会在干涉社会生活,双方从各自的宗教立场出,争论得异常激烈。

    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大大小小报纸、广播的乱成一锅粥的争吵,到了最后,连《纽约时报》都卷了进来,6月28号,纽约时报的文化评论版表了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将争论由乱来的小打小闹提到了关系到电影进步、文明展的高度上来。

    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联合会以及哲学学会会长,被喻为实用主义教育家、美国的学术泰斗大名鼎鼎的约翰·;杜威。老头子在美国学术界中,绝对是元老级的重量人物,尤其是在教育界更是受到极大的尊敬,《色戒》带来的骚动,让老头子感到不吐不快,在《纽约时报》编辑阿龙·;雷萨帝的邀请之下,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

    文章回顾了一下二十年代的美国历史现状:“这十年,也就是一战后的十年,美国成就了一个神话,国力突飞猛进经济迅展,我们称之为‘柯立芝繁荣’,这是好事情,我们得承认。”

    接着杜威提出了一个尖锐的思想问题:“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经济繁荣了,人的认识问题、人的思维问题却跟不上了,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南北战争时期的农场主阶段,还死死地抱着自己的一块地或者几间厂房,社会封闭得如同黑死病泛滥的中世纪欧洲,美国人民该到了思想开花的复兴时代了!”

    然后杜威才谈到我的电影:“一部由安德烈·;柯里昂先生导演的《色戒》,之所以在这段时间像炸弹一般在社会中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原因只有一个,不是这部电影不好,而是我们的脑袋有问题,我们的眼睛已经蒙上了太多的灰尘,该擦拭一下用它来远眺前方的路了!这部电影,有极其开放性的手法,揭示了人的本质和生活的根本意义,引人深思,在哲学上有着其独特的思想,电影中战争以及战争对人性的压迫,十分鲜明地折射了我们这个时代机器大工业对于灵魂的摧残!”

    虽然我对他这样理解我的电影持有保留态度,但是他说得基本上没错。特别是他后面的这段话:“从我自己的多年研究来说,美国的大学教育,应该像这部电影一样,走开拓创新、追求思考世界本源的路子,而不是在保守派的学术氛围中展,如果那样的话,上帝不会保佑我们,上帝不会保佑美国!我号召所有美国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那些州长、议员们,乃至我们的柯立芝总统,都应该看看!”( )

第四十四章 噩耗连连

    如果说杜威从宏观方面指出了我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的话,第二篇文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的《一部心理学的杰作》则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对《色戒》作了一段一段的符号化的分析。

    桑代克从他的专业出,对详细考证了电影中黛德丽和不什的人物形象,指出,这两个人物,是所有美国电影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人物类型,他们是银墓上自我觉醒的第一人,电影展示了一个充满了象征和隐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几乎每个镜头里都有丰富的潜在内容。

    他这样称赞我的电影:“安德烈·;柯里昂的这部心理学杰作,让我们这些专业的心理学家也为之汗颜,可以说,它解开了许多学术界困扰已久的难题,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巨大的,我觉得,整个心理学的历史,都应该记住这一部电影,而那些把它看成是龌龊肮脏作品的人,我只能为他们感到可悲。”

    评论版的最后,是一篇题为《这是一部电影吗?!》的文章,它的作者,竟然是被称为是喜剧之王和卓别林齐名的的麦克·;赛纳特!

    麦克·;赛纳特从头到尾把我的电影臭骂了一通,说我这部电影破坏了电影一切的现成法则和叙事结构,里面的人物是畸形的、可怕的、肮脏的,用光暗淡,镜头要么摇摆不定要么强调特写的冲击力,或者突然变得长时间的让人感到压抑的沉闷(估计是在说我的长镜头),这样的一个东西,充其量只能说维多利亚时期(就是英国历史上臭名卓著的黄色浪荡时期)的小说改头换面搬上荧幕。

    “安德烈·;柯里昂的眼里只有一个东西,他追求的东西也只有一个,那就是金钱,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在这部电影里加入了所有刺激观众肉欲的东西,而丝毫不考虑到电影的固有规律,我以一个从事电影事业多年的过来人,以一个演员的名誉保证,柯里昂先生的这个怪胎,不是电影,而是让人恶心的带着铜臭味的垃圾!至于他本人,则是对电影以及电影创作义务所知的冒牌导演!”

    可以说,事情展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完全炽热化了。

    作为全国最大最有权威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杜威、桑代克、赛纳特三人的名声,更是家喻户晓,他们三人的文章,出现了奇怪的截然相反的观点,这本不让我感到奇怪,看了这三篇文章之后,我的内心竟然有了一丝欣喜,这么多天的焦头烂额的争论,绝大多数的意见都是对《色戒》进行批判和抗议,但是到了今天,竟然出现了叫好声压倒反对声的情况,而且还是在最权威的《纽约时报》上,这,多少给我增添了无穷的信心。

    有杜威和桑代克的力挺,《色戒》在学术界获得好评几乎已经成了定局,而至于电影界,它则远远没有看到光明。赛纳特在好莱坞被认为是电影大师,连卓别林这样的人都对他尊敬有加,他的意见,绝对会让所有人电影界的人给我的这部电影判上死刑。

    而对于我来说,名声的好坏根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把梦工厂办下去,是挣钱拍电影,是把公司做大,如今梦工厂已经把所有的家底都贴在了《色戒》之上,如果它出现个好歹,我基本上就完了,退一步说,即使电影界给它判了死刑,只要它的票房飘红,我也不怕,毕竟在电影界之外,在学术界那里,《色戒》得到了承认。既赚到了钱,又前地表达出了我的电影理念在学术界获得了一定的赞赏,这是我目前最想得到的结果了。

    至于《色戒》在电影界被接受,我则不抱有什么过分的幻想了。

    而对我来说最坏的结果,就是电影界判了《色戒》死罪之后,联合抵制它进影院。那样一来,梦工厂只得倒闭,我也只有卷铺盖走人了。

    另我庆幸的是,我和老马他们事先签订了放映合同,经过这几天的信息反馈,头两天洛杉矶的电影院场场爆满,观众蜂拥而入,虽然后面的几天受到舆论的影响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号召观众大减,但是也至少保持了三分之二的上座率,再过一周,收回成本应该不是问题。

    但是,有一个阴影始终在我心底凝结,久久不能散去,那就是这几天,马尔斯科洛夫、福克斯、莱默尔、杰克·;华纳等人没有一个出现在我的公司,连个电话也没有打来过,他们好像是人间蒸了一般,这种奇怪的显现,让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6月3o号的晚上,我躺在床上正要睡觉的时候,被一阵激烈的房门排击声惊起,开了门,胖子一头栽了进来。

    “老大,不好了,大事不好了!我们被人耍了!”胖子急得扯着嗓子大叫,气喘吁吁,看样子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我把他扶到椅子上,给他倒了一杯水,问道:“你不是作为我们公司的代表被派到俄勒冈和华盛顿两周监督电影的公映了吗?怎么跑了回来!?”

    胖子灌了一口水,叫道:“老大!别提了,第一国家影片公司、比沃格拉夫、米高梅这些公司在俄勒冈、华盛顿两州根本就没有放映一场《色戒》!?”

    “什么!?”我听了胖子这句话,眼前一黑,差点跌倒。

    俄勒冈、华盛顿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