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行了。不过我有一个计划。就是在马肯森号上面做文章。”
马肯森号?沈鸿烈顿时一阵疑惑,这次和日本人开战,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马肯森号的问题,日本人试图掠走,奉军死命保护,结果击沉了金刚号,两国才发生了战斗。
当日本人袭击葫芦岛的时候。奉军担心马肯森号受到波及,把这艘军舰拖到了秦皇岛,现在又一次拖回了葫芦岛。
“大帅,您不是说要发展航空母舰么,就把马肯森号改成大型快速航母,我们各方面已经开始做好了准备,现在难道要有变化么?”
“当然不是。”张廷兰道:“我们发展航母的路线是不可能改变的,而且这也是未来唯一正确的海军发展道路。不过我们可以故布疑阵,误导一下外国的海军发展道路,尤其是日本,要让他们在大炮巨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错越多。”
张廷兰说完之后,蒋百里顿时笑道:“拙言,这怎么有战略忽悠的意味啊?”
“没错,就是要好好的忽悠一下,我们要向外面放出风声,说咱们要发展大炮巨舰,要重建马肯森号,对抗日本,保护海上利益。”
奉军引进马肯森号的时候,是说要拆卸成废钢铁,如果贸然改成军舰,容易引来麻烦,尤其是还有英国人的因素,就算英国没有本事直接下手,但是搞点什么贸易制裁之类的,也能让张廷兰难受一段时间。
不有由于抓到了英国偏帮日本的证据,大英帝国也不得不放宽限制,就在奉军和日本达成了和平协议的时候,奉军和英国之间也达成了一项协议。奉军可以自由处置马肯森号,而且英国人还答应帮助奉军培养二百名海军和造船的人才。
作为老牌海上霸主,能从英国人身上学点东西,张廷兰认为是非常值得的,因此才放过了英国一马,不过声呐这个宝贝张廷兰是不会还的,事实上奉军已经开始研究仿制了。潜艇和反潜,在未来的海战之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奉军要两条腿并重。
“大帅,一艘几万吨的大家伙,可不是小玩意,想要完全骗过其他人,恐怕有很大的难度吧?”
张廷兰笑道:“也不是要骗一辈子,只是在我们改建的初期,要让外国相信,我们是要发展大炮巨舰,引诱日本跟进,一旦日本跟进,美英就不会错过。一艘几万吨的军舰,只要铺设龙骨,就没法轻易改变,就算以后他们发现上当了,也什么都晚了。”
杨宇霆笑着说道:“拙言,这种事情还是要找一下专家,让钟召过来商讨一下,看看他有什么主意。”
很快钟召就被请了过来,钟局长斯斯文文的,还带着金丝眼镜,全然是一副学者的做派,听完张廷兰的设想之后,钟召顿时露出了信心十足的笑容。
“大帅,这不是什么难事,马肯森号欠缺的无非就是大口径舰炮而已,只要让外界知道我们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自然就会往大炮巨舰上面想。”
“果然是高手。”沈鸿烈笑着说道:“钟局长,有什么高招么?”
钟召笑道:“我们可以采取两手准备,一方面加大自主研制大口径火炮的力度,另外可以去各国采购技术。美英法等国不会卖给的,我们不妨和意大利联系一下,假意从他们那里引进大口径火炮技术,以后就算不能用在战舰上面,做成岸防炮。也不会吃亏。”
张廷兰一听钟召的建议,也是频频点头,意大利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别看意大利的二战之中表现不佳,但是意大利作为老牌工业化国家。军事技术还是相当雄厚的。
而且一战之后的意大利,陷入了经济的困境之中,社会动荡。墨索里尼已经组建了意大利法西斯党,正在夺取政权的关键时刻。如果奉军能提供一些资助,从意大利搞到技术,是非常容易的。
要想忽悠住对方,就要把事情做得合情合理。一旦释放出向意大利寻求火炮技术,势必让各国相信奉军要完成马肯森号,这个骗局也就成功了。
“钟局长你就要辛苦一下了。马上以专家团队的名义。向政府提出加强海军的建议,然后就组织人手,国外采购,务必要让列强相信,我们要发展大炮巨舰。”
张廷兰交代完毕,所有人都动了起来,一个庞大的骗局就展开了。这个骗局一共维持了两年多,日本人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针对着马肯森号,设计建造了更为强大的战列巡洋舰,美英也不得不跟进,结果浪费了大量财力。
直到马肯森号改头换面,以一艘航母的面孔出现在世界面前的时候,列强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被骗了,可是那个时候,他们已经签订了五国条约,把海军军备限制住了,根本没法改变计划了,这也成为了战略忽悠局无数功劳的开始。
安排好了这个骗局之后,张廷兰又笑着对几位心腹说道:“我当初可答应过请大家去旅大晒太阳,现在时间正好,咱们也该行动了。”
说着张廷兰也伸了伸懒腰,浑身的骨头节都发出了清脆的响声,自从开战以来,所有人都是高强度的工作,一天能睡两三个小时,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千头万绪的事情堆在了一起,张廷兰这个年轻人都有些承受不住,更遑论其他人了,大家也都十分疲惫。
按照中日双方的约定,在21年7月23号,日本人正式交还旅大,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割出去了大量的领土,却没有真正收回来一块,这也首开先河,不只是奉军十分看重,而且也吸引了全天下的目光。
尤其要组建新民党,一大批的政界宿老,商界领袖,学界的精英,他们全都归入了张廷兰的麾下。奉军地位越高,他们的影响力就越大,为了互相造势,他们不遗余力的宣传收回旅大的意义。
同时也是借机宣传新民党的理念,并且把7月23号作为正式建党的纪念日。有了唐绍仪,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活动,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天下,几乎人人都知道旅大要回到中国的怀抱了。
一直饱受欺凌的中国人,在这一刻终于看到了一个希望,他们将目光都锁定在了旅大。就在交接仪式的当天,张廷兰一身戎装,在奉军众将的陪同之下,亲自率领着坦克师和第一师两支王牌部队,开进了旅顺口。
交接仪式放在了旅顺203高地附近,当然选在了这里,也是有原因的,当年乃木希典率领着日本军队,和俄国人在这个高地血战,死伤惨重。
为了纪念这场战斗,日本人在战后搜集了炮弹的碎片,铸成了一座形似子弹的尔灵山纪念塔,日本人以此自吹赫赫战功。
可是刚刚过去十六年,他们就要从这里滚蛋,旅顺口要重新回到原来的主人手里,日本人也是万般的不愿意,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脸色灰白的白川义则面无表情的站在了尔灵山纪念塔的下面,他作为最后一任关东军指挥官,将代表日本,和奉军正是签署文件,将旅大交还中国。
就在早上十点钟,张廷兰率领着奉军众将,以及中外记者来到了尔灵山的下面,作为奉军的指挥官,张廷兰带着胜利者的微笑,走到了白川义则等人的面前。
从张廷兰出现的那一刻开始,白川义则就一直在紧紧的盯着,他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人击败了堂堂大日本帝国。可是当看到张廷兰竟然如此年轻,就仿佛从大学刚刚走出来的书生一般,顿时就让白川有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更让他吃惊的是张廷兰身边的将领,大多在三十岁上下,甚至也有看起来比张廷兰还要年轻的。这还是那个老大帝国么,曾记得他们的李中堂,不过是一个糟老头子而已,相反那时候日本的政坛,全都是一群意气风发,昂扬进去的政治家。
可是如今明治时代的政治家都凋敝了,只剩下几个元老,在支撑着场面,而中国则是少壮派在掌权,这个逆转,难道就是两国国运的转变?
白川义则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张廷兰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
“白川先生,中国人常说物归原主,你们窃据旅大多年,现在也到了归还的时候了。”
白川义则终于回过神来,他勉强坐在了桌子前面,要拿笔签字,可是突然之间他的手抖了起来,笔尖不住的晃荡,左手来回翻文件,竟然找不到了签名的地方。
张廷兰一看这家伙色厉内荏的模样,心中一阵冷笑,凭着中日之间的潜力差距,只要中国赢了一次,日本就再也没有机会追赶了,只怕下次日本人再签字的时候,就是投降书了!
“白川先生,不要再耽搁时间了,我还要进城吃午饭呢!”
说着张廷兰指了指签名的位置,白川义则颤动着手,勉强签上了名字,张廷兰也同样龙飞凤舞的签好了自己的名字。
就在这一刻,所有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先后被俄日窃取二十多年的辽南门户,渤海的锁钥,旅大!终于回到了中国的怀抱。
奉军早已准备好的礼炮开始轰鸣起来,天空之上,战机盘旋,四周的人群欢声雷动,彩旗飘扬。
相比中国人的扬眉吐气,日本人只能抬着尔灵山的纪念塔,灰溜溜的回转国内,等待他们的也是无穷的屈辱。
张廷兰率众下了尔灵山,直接跳上了专门的轿车,前方是二十辆坦克开路,后面是骑兵簇拥,在天空中,还有飞机相伴,与此同时海军舰艇也从旅顺口开了进来。
旅顺,这座饱经风雨的城市,终于回到了中国人的手上!
推荐
暂时先看到这里书签
更多
第六百七十六章继续忽悠
旅顺的港口条件,地理位置,在远东都是少有的,港宽水深,终年不冻,只有一个狭窄的出口,里面却是宽阔平静的海湾,可供成百上千的船只停泊。
沙皇发现这里之后,就两眼血红,拼着老命,修建了中东路,把旅顺港拿到了手中,而日本人抢夺了旅顺之后,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市容市貌比起东北的其他城市,似乎还要领先不少,行进在宽阔的街道之上,两旁全都是打着彩旗欢呼的人群。
无数的年轻人都在道路两旁,好奇的看着这些装甲车辆,不断的指指点点,露出了吃惊的表情,中**队竟然会发展到了这个程度,比起日本人还要威严雄壮,这一亮相,就征服了大多数人的心。
旅大先后被俄日占领,老百姓处在压榨之下,是极度缺少安全感的,如果有了强势的军队,他们从心底感到了安全,欢呼的声音越来越大。
不过张廷兰在这种欢呼声中,听到的不光是兴奋,也听到了一丝担忧,毕竟旅大被日本人统治了多年,施行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奉天其他地区全都不相同,而且整个城市的经济结构完全是殖民地模式,是为了日本服务的。
如果贸然改变,肯定会砸了不少人的饭碗,进而引起民众的反弹和失望。这在历史上并不少见,长期割占,然后收回来的领土,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抵触。
好在旅大被割占的时间还不长,没有到了民族性都发生改变的地步,不过张廷兰也暗自提高警惕,必须在旅大安排强有力的人手,建立高效清廉的新政府,尽快收复民心。
奉军开到了昔日的日本关东都督府的前面。上面象征着日本政府统治的膏药旗已经被换成了五色旗。
在都督府前面,已经聚集了大量的社会名流,各界代表,以及新闻记者,他们都迫切的想要知道这座城市新的统治者,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施政理念。有人高兴,也有人担忧,毕竟日本统治期间,他们和日本人有过不少的合作,新政府会不会清算。谁心里头也没底。
就在一些人惴惴不安的时候,张廷兰一身戎装,走上了演讲台,看了一圈热烈的人群之后,张廷兰缓缓说道:“今天是旅大回归祖国的好日子。欢呼庆祝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饮水思源。之所以能够回归祖国。全是无数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捐躯沙场换来的。为了这场胜利,一共有35042名士兵阵亡,在此刻,让我们为这些英勇献身的士兵默哀三分钟!”
说完之后。张廷兰带头低下了头,在场的众人也只能跟随,很多人满以为张廷兰会直接炫耀赫赫武功,大谈收复的意义。没想到竟然会为了士兵默哀,这让在场的将士都感到了十分的欣慰。
大帅到了什么时候,都把大家放在心上,没有忘了牺牲的弟兄!
三分钟过后,等到所有人抬起头之后,全场变得庄严肃穆了很多,张廷兰清了清嗓子,然后说道:“旅顺是一座得天独厚,自然条件优越的城市,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引来了宵小觊觎,甲午战争之中,旅顺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大屠杀,五万多同胞,惨死日本人的屠刀之下。1898年,俄国人又染指旅大,强行割占中华神圣领土。随后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又攫取了旅大。回顾历史,我们脚下的土地,是一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面的人们,有着满腹的酸楚!”
张廷兰的话引来了台下不少人的共鸣,大家忍不住偷偷的擦眼泪,想起这些年的委屈,不少老人都有痛苦一场的想法,而那些年轻人,则是死死的攥紧了拳头。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宣告,过去的苦难都过去了,旅大重新回到了中国的手上,迎来了新生,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旅大的未来势必更加美好!”
“在未来的三年时间里,政府将向旅大注资两个亿,重点发展造船产业,把这里打造成北方造船业的中心,我们要有修建两座万吨级的船坞,我相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人走向海洋的梦想,将在这里实现,强大海军的根基,就深植在旅顺的土壤之中!”
张廷兰这话说完之后,在场的民众全都忍不住欢呼起来,张廷兰所说的美好未来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三年时间,砸下两个亿,手笔之大,已经超过了日本人。而且造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配套工厂,这也就意味着以后旅顺的百姓就不用担心就业的问题,而商人也从中看到了机会,他们的眼睛全都瞪圆了,看来要马上做好准备,想办法分一杯羹才行。
至于不少外国记者则从这话中品出了不一样的伟大,这分明是中国人要大造海军,走向海洋的一封宣言书。
联想到这几天频频被提起的马肯森号问题,大家全都感到了一丝不妙,所有人都知道,旅大的确有不弱的造船基础。
旅顺的造船业始于满清,于1890年耗用139。35万两白银建成旅顺船厂,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大军工厂,有大、小船坞各1座,另有石砌泊岸、厂内铁路支线、起重铁架、铁码头、仓库、水电设施等,设9个生产车间,全厂员工近1000人。其大船坞当时号称东亚第1大坞,自来水管道是中国最早的自来水设施。
随后俄占期间,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1902年末,完成第1期建设工程投入生产的大连船厂,耗资198。7万卢布。工厂占地面积3。1万露坪,建有3000吨级船坞和栈桥码头各1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28栋,以及水电设施。
而到了日本控制期间,投资的力度又增加了不少,1908年,川崎造船所从满铁租借大连船厂后,立即着手对其进行扩建和改建。首先改建和新建了一部分水工设施,扩大了修船和造船能力。1913年3月,将3000吨级船坞扩建为5000吨级,新建小型系泊码头和旱坞各1座,生产车间增加到10个,并逐步配备了造船、造机、机关车和车辆制造所需要的设备。
翻开这些历史,确实可以发现,旅大的造船业基础,比起葫芦岛要强的太多了,最难得经过了满清,沙俄,日本连续的投资,使得船厂一直在延续和发展之中,几十年积累的技术,相当雄厚。
在日本统治期间,虽然也进行了投资,但是也有限制,主要的造船能力还保留在了国内,没有不遗余力的发展旅大。如果按照张廷兰所说,奉军是要坚定的发展旅大,凭着这些年技术积累,再加上充足的资金,建造万吨的船舶,并非不可能。
这一瞬间,大家对于奉军的雄心壮志,终于有了一个判断。如果按照奉军的发展速度,他们在三五年之内,或许真的能够达到目标,甚至速度会更快。而且有了马肯森号作为参考,就可以直接跨过大型军舰的技术难题,从而一步登天。
毕竟当时德国从海军不入流的国家,冲到世界第二的位置,也不过是十几年而已,有些东西往往就是水到渠成的。
连续击败了俄国和日本之后,没有敢怀疑奉军的坚定意志,或许远东的格局,很快就会因为奉军大踏步走向海洋,而发生彻底的改变。
张廷兰当然也注意到了一些记者惊恐万状的反应,心中头暗自高兴,想要把日本人忽悠住,光靠一艘马肯森号还是不足,一艘战巡而已,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必须让日本人相信,奉军有更大的野心,也有支撑野心的实力才行。
张廷兰在这个时候,释放发展造船业的信号,就是全盘忽悠计划的一个环节,当然发展计划是真的,可是奉军未必要建造战列舰,而是要大力发展航母。
不过在张廷兰的案头,已经放着一份精心炮制的发展报告,奉军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开工兴建两艘大型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