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1章 弥天大谎(4)
后面酒喝多了,热血上涌,一时兴起,几个老将说起行军打仗,说到了骑兵的优劣。大唐这时刚把突厥打残了,能战胜的原因,不仅是大唐兵强马壮,能征善战的将领还多,还有一部分天气因素。突厥刚好来了场雪灾,冻死无数牛羊、妇孺,李二陛下或许真的是洪福齐天,突厥再强,刚遭遇了天灾,又被李二陛下的大军狠狠打了一回,不残才怪。
书包 网 … 手机访问 m。 想看书来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第22章 宴请四国公(1)
“恕下官无能,我不懂这些东西。”
卫螭家,院子里的树荫下,摆着凉茶,还有卫螭找人编的竹椅,再加上一把扇子,卫螭固执的认为,只有这样,才叫夏天,才叫乘凉。用竹子做的小几上,摆着果盘,懒懒地躺着,轻轻地摇着扇子,很好,很幸福的夏天。
本来应该是这样的,可事实是旁边多了三个人——英国公李绩,卢国公程知节,翼国公秦叔宝。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来侃在上苑说的骑兵。
卫螭就抱定一点,说他知道的骑兵种类可以,有什么装备什么的,都可以说一下,但要他评价优劣或是发表什么意见,那就不行。
理由很简单,他是医生,不懂军事,只是看过,知道有几种骑兵,至于优劣,大唐那么多能征善战的将军,包括伟大的李二陛下,人家也是军旅出身的能人,啥时候都轮不到卫螭这种只在网上议论过的人来指手画脚,人贵自知之明,不懂就是不懂,祸从口出,他这种小老百姓,想整死太容易。
所以,卫螭一直抱定的观点,不论是啥,说明可以,评价判定的问题请需要的人自己去选择,他就是一说明书,坚决不参与、不评价,生命很宝贵,他对和平的大唐也没啥不满的,不打算去死。
又一次无辜的表示不懂之后,卫螭一脸戒备的看着程知节,随时准备喊谢玖来救命,因为程知节一副很想揍他一顿的样子。还好,秦老国公显然还记得卫螭对秦猛的救命之恩,帮他拦着程知节。不然,卫螭绝不怀疑,程知节老头子会动手。
“罢了罢了,子悦还是详细说说你说的那个美英部落的都有些什么装备吧。”李绩制止了程知节,让卫螭继续。其实所谓的美英部落骑兵,就是蒙古骑兵和清朝八旗兵的总汇,反正不能把大唐周围的国家或是少数民族扯进来,谁知道人家现在叫什么,避免一切麻烦才是谨慎之道。
卫螭满脸无辜:“我知道的都说了,其他的,各位老国公都是专家,咱一业余的,那就算了,不如我们来说说别的,吃喝玩乐都行,这些小子我都有点心得。”
“没出息的小子!我老程以后见你一次揍一次!”程知节拂袖而去,对卫螭的嬉皮笑脸,恨不得一大脚丫子踹上去。卫螭也不恼,再不是容易热血上头的小伙子了,全家上下,虽然主人只有他和谢玖,但还有那些下人呢?
男人成不成熟,懂不懂责任问题就是一个很重的衡量标准,或许某些人从来不在意仆役的死活,但他做不到,既然这些人已经和他在一条船上了,他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冲动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程知节走后,李绩也要走了,秦叔宝还要留着等孙思邈给他扎针,卫螭出去送客。临到门口,李绩道:“你小子是个清醒人,你的心思,老夫也明白,你不想说,老夫再不逼你。只是,一个大小伙子,畏首畏尾的,像什么样!这朝里,有的是眼光犀利的聪明人,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卫螭笑笑,行礼道:“老国公的爱护之意,小子知道。只是,欲速则不达,有些东西,快了危险。小子连个孩子都还没有,卫家就只有我一个,总要留点香火,挣点家业,给夫人孩子点盼头不是?”
李绩笑笑,说道:“今后有空来府上转转吧,就像你说的,整点吃喝玩乐也行。”
“是,小子一定来。”
李绩笑得很有深意,重重拍了拍卫螭的肩膀。卫螭看着李绩跨上马走人,有点无奈,貌似现在事情的发展已经离开了他的本意。
回到府里,树荫下,秦叔宝秦老国公还坐在竹椅上,身上插满银针,孙思邈在一旁,认真地给他针灸。
“送走了?”
“嗯,走了。”卫螭沉默地坐下,表情有些惆怅。
秦老国公笑了,道:“程老头,李懋功,尉迟,还有我,我们四人都是战阵上过来的,大家出身都不好,那伙儿文臣说我们是强盗头子。哈哈,这是事实。咱没好出身,咱现在有的,都是从战场上,用命拼来的!人人都怕死,没有谁天生就不怕死,在战场上拼死拼活,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为了婆娘孩子,为了家族。做人知足是好的,不过要分清时候,什么是足,什么是不足,看清楚啊,小子。男子汉大丈夫,憋憋屈屈的,那还不如把头拧下来装裤裆里。”
第22章 宴请四国公(2)
“我老头子跟随当今皇上打天下,大大小小的战阵经历了上百次,受的伤无数,流血多了,老来身体不好,我老头子没啥遗憾,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家业,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够了,死了也没啥。我家那两个小子,我下的种,有多少斤两心中有数,只望他们稳稳守着这片家业就行,其他的,也没啥指望了,哈哈。”
老国公倒是豁达,受他感染,卫螭也笑了起来,抓抓脑袋,道:“几位老国公对小子的厚爱,小子心中知道,也很感激。只是,小子在长安,在大唐,人生地不熟的,除了一手医术还能拿出手,实在没什么可凭借的。”
卫螭傻傻笑笑,一脸憨厚,一脸无辜。秦老国公一瞪眼,斥道:“胡说,我老头子是忘恩负义的人吗?李懋功老李头是过河拆桥的人吗?你这糊涂小子,好好想想!咱都是铁铮铮的汉子!”
说完,让孙思邈给他拔了银针,拎着一篮草莓回府去。卫螭静静坐在树荫下,不说话,只是默默出神。孙思邈拍拍卫螭肩膀,知道他现在需要的是思考,回转前厅。
卫螭在树荫下坐了一下午。到用晚饭的时间,谢玖走过去,握住他的手,静静看着他。握住谢玖雪白的手,她的手很柔软、温暖,右手中指第一个指节处和食指第一节手指处,有常年握笔写字形成的薄茧。
卫螭长叹:“真的在大唐了啊?”
“嗯,我们还是御医呢。”两人相视一笑,卫螭握着谢玖的手站起身,一起去用晚饭。
大清早,卫螭就派人出去买菜。鲜鱼,挑着大又肥的,买四条;鸡,去庄子上捉那种又肥又嫩的;鸭,让号称武林高手的张大虎同志去河滩子上打了几只野的;肉,精瘦肉切上五斤,虾,论斤数,多买几斤;花园里种的大白菜,砍上两颗。总之,动用一切力量,整一顿色香味美的菜出来。
卫螭使出浑身解数,亲自下厨,整了一桌菜出来,让管家一家一家给老国公们送请帖,请他们过来赴宴。四位老国公都没有摆架子,请帖送到之后都表示来。
卫螭在厨房里呆了一下午,做好,洗去一身油烟味儿的时候,四个老国公来了。吃饭的时候,仍然是蝗虫大军的气势,刨去吃相问题,就菜的受欢迎度来说,卫螭这主厨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嗯,这鱼不错,第一次吃到这样好吃的鱼。东市开了家好再来酒楼,那里的鱼也做得好,不过,比起你府上的,还差了点火候。”
尉迟恭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卫螭笑笑,道:“好再来的厨师是我教出来的,小子无能,就喜欢捣鼓些吃喝玩乐的东西。”
“原来是这样,也是,能把菜做得这样够味儿的,也就你这儿。”四位老帅哈哈大笑。李绩扫了卫螭一眼,笑容带着一点别的意味,看卫螭的眼神很欣慰。
人嘛,这一高兴,喝酒就容易放得开,放得开了,酒桌上就比较热闹。卫螭倒是没那么多计较,没啥女人应该避着外客的做法,三杯酒下肚,把谢玖也扯了来,拉坐在旁边,朗声道:“四位,小子今天请你们来,不瞒你们说,这是我亲自下厨整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表达小子心里对四位的感激之意。我家就我和媳妇儿俩人,我们俩就代表全家了,感激各位老大人对我们的照顾,来,干了!”
谢玖也端了个酒杯,陪着喝了一杯,也没离开,就这么在卫螭身边坐着,也不说话,偶尔给卫螭夹一筷子菜,或是谁的酒杯空了就去倒酒。这是一顿宾主尽欢的饭,在座的人,人人都很开心,四位老帅回去的时候,基本走路都走不稳了,全都是仆人扶着回去的。
卫螭也不行了,直接砸倒,躺床上直哼哼。职业关系,卫螭不喜欢喝酒,酒醉容易误事,特别他还是一个外科医生,如果临时有手术,而他酒醉的话,那不是自己丢饭碗吗?送走四位老帅,美美地泡了个热水澡,精神稍微好了点,不过,还是没缓过来。从浴室回卧室的路,卫螭是打着醉拳走的。
第22章 宴请四国公(3)
进去刚躺下,谢玖就端了盘草莓进来给他解酒。扶着卫螭靠在床头,把草莓一颗颗喂进他嘴里。谢玖的眼神,柔和得让卫螭心醉,傻傻一笑,忍不住伸手摸摸她脸,滚烫的。很好,不好意思的不止他一个:“知道吗?一般妻子照顾老公的时候,才会做你现在做的这些事情。”
谢玖喂草莓的手顿了顿,道:“我们现在是在唐朝,应该说妻子和郎君,老公不合适。”
卫螭眼睛一亮,目光灼灼地看着谢玖,从头发看到身段儿,从眉眼看到小嘴,这刻只觉得,咋看咋顺眼,心中说不出的欢喜,吸了口气,语气似在叹息:“你……想好了?这可是在唐朝,没离婚那种说法?”
谢玖喂草莓的手顿了顿,表情未变,又继续喂,只是速度有点过快,卫螭差点被噎死。可以肯定,他的话,惹到美女了。也是,他问了一个傻问题,这里是唐朝,在他们对外宣布是夫妻的那一刻起,关系就已经注定。
自认说错话,卫螭很认命的,很努力地咽下嘴里的草莓,瞟了眼盘子,还好,只端了一盘,经过他的“努力”,终于“消灭”干净。似乎因为他认错态度还算可以,喂完草莓,谢美女终于给了他点好脸色,不过,还是不说话,闷闷的。
卫螭趁着酒意耍流氓,把人家强行抱了过来,抱着在怀里睡了一晚,心情相当美丽的样子。第二天起床的时候,感觉宿醉的头痛都消失了似的,神采那叫一个飞扬。刷牙、洗脸之后,召来账房,清点资产,算账,用的笔,是使唤卫文跑去农庄,追着农庄的大白鹅跑了N圈,付出给大白鹅咬了好几口的代价拔来的鹅毛。
话说有了大唐李二陛下的口谕,许敬宗被召回去了,卫螭的苦难终于结束,成天被打击字写的能和十岁小孩比,是一件让人挺纠结的事情,相当打击人自信心,本来在大唐就已经是个半文盲了,再被打击写字问题,估计会留下心理阴影。
穿越到大唐已有两月余,酒楼的生意,一天好过一天,进项还算可以。医馆,实在不好说是赚钱还是赔钱,因为西药的价值没法算,基本上这批用完了,以后就不用指望,这个本钱没法估计。
南山茶园,产出全都算作贡品,名声是有了,但收益……说起这个,卫螭就想先泪一把,好好的春茶啊,只有李二陛下赏赐下的五斤黄金和绫罗绸缎数匹,其他收益就再没有了,这……这……能算挣钱吗?
为了早日实现奔小康的目的,卫螭决定积极发扬“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方针,卫螭要扩大茶叶生意。当然,他一个人做是不可能的,根基薄啊,要去和那些大茶商争夺,有点不靠谱儿。不过,加上合作伙伴,那就没关系了。虽说古代人重操守,但卫螭更相信人性趋利的特性。别的先不说,先把大家的利益绑一起再说。
清点了一下,卖五粮液的钱,大约还剩下八千多贯,酒楼和医馆的收入,凑一起凑够一万贯,然后李二陛下赏赐的黄金,前后加一起,约有十斤。所有钱和制作茶叶的技术,一起入股,江南的绿茶、君山的黄茶、福建的白茶和乌龙茶,就整这四处,刚好秦家、程家、李家、尉迟家各一处,红茶就算了,咱中国人不兴那个。
第23章 神医,真是神医!(1)
让谢玖出面,去四位国公府上拜访他们的夫人,先提出合作意向,如果愿意,再派管事来商议,反正只要有诚意,一切都好商量。
这些沟通啥的,都是简单的事情,关键是卫螭要拿出一个合适的协议出来。写协议也没啥困难的,见过那么多,照搬就是,关键是,要怎么写成文言文呢?
“成叔,人找到了没?”卫螭看成叔的眼神,要多哀怨有多哀怨,知识的重要性,他现在的体会很深刻。成叔被他看得一脑门儿冷汗,想了想,道:“人倒是有一个,就是有点问题。”
“什么问题?”
“听说,身世有点隐情,不太好管教,府上人来人往的。”
卫螭道:“你考虑的对,学问差点没事,只要识字,能写一手好字就行,就是要没麻烦。有麻烦的,学问再好也不要,重新找!对了,先去临时给我找个字写得好的来,就是街上卖字画的也行。”
人真是一种容易养成习惯的生活,懒惰、权势、富贵,究竟是世间诱惑太多,还是本性就这样?卫螭搞不清楚,反正他只知道,他现在是支使人支使的越来越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幸福而又堕落的封建地主生活。
每个朝代,或者说,自从有了读书人这个称谓,总有那么几个不得志的,自认才比天高,学富五车,落魄文人,这是这个人群的称谓。这个世界上,就是自认千里马的多,伯乐少。遇到了,那是运气;没遇到,也就只能这样。华凤池就是落魄文人中的一员,每日在长安城西市内,摆个小摊儿,卖点儿字画,沽点儿酒,一人饱,全家饱。
卫螭打量着成叔找来的“临时秘书”,年纪约二十六七,洗得发白的儒衫,留着一缕胡须,邋遢、清贫,看他的眼神中,有着淡淡的骄傲和清高,但又不至于清高到不知进退,还算明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卫螭看得很有趣,貌似,又被人家读书人鄙视了,鄙视着鄙视着,他也就麻木了。
拿出他撰写的合同,鹅毛笔写的,庞中华的硬笔楷书,就协议来说,写楷书比较合适,虽然卫螭还有一手不错的硬笔行书。一般来说,学医的字,都比较能拿出手。
“请坐,很简单,就是帮我把这个协议抄写四份,样式照着我这样写,如果有错字或是不通的地方,我俩可以讨论一下,我对书写不是很擅长。”
卫螭语气谦和,既不看高他,也不看低自己,更不做那些没意思的骄傲。自小老爸就教导他,要别人尊重你,不是靠骄傲得来的,而是靠自己的本事。
让卫文拿来笔墨纸砚,一旁研墨,把自己写好的稿纸递过去,让华凤池开写。华凤池接过稿纸看了一眼,抬头古怪地看了卫螭一眼,看得卫螭莫名其妙,不会又要鄙视他的字吧?话说,虽然庞中华的字写的不是登峰造极,但也自认不错了。来大唐后,在写字上被打击多了,卫螭都没自信了。
卫螭的协议,是照着后世的范本写的,只是名字、地点等紧要的地方空着,不虞泄露什么秘密。
华凤驰字写得很快,很纯正的王体楷书,不算顶好,不过,比起卫螭这半文盲的,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有可比性。很快抄写四份,让成叔给人拿钱送客,卫螭等着四位老国公府上来人签字画押。
四家老国公,早就不理家事了,如今四家做主的都是第二代,秦家是老大秦威在主事,李家是老二李敬承,尉迟家的尉迟海,程知节家的程均,算是卫螭第一次和几位老国公家的第二代见面。
细节方面的东西,在协议写好之后,就送各家府上看过,尉迟家选在江南,秦家选在君山,程家和李家在福建,卫螭出技术,四处地方,各占两成,合起来八成,其余四家,各家占八成。
签字画押之后,四家派人去选址建工坊,卫螭则加紧培训工匠,待工坊建好之后派过去,开展生产,算是与四位老帅站在了一条船上。这只是开始,双方的信任,还需要继续发展,但有个好的开始,总是有益的。
第23章 神医,真是神医!(2)
一边处理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一边还要应付司农寺的官员。花园里的白菜,早砍了送宫里去给李二陛下尝鲜,其实,蔬菜口味都差不多,只是图个新鲜而已,但人家李二陛下就是务实,就是英明神武,连小小的白菜都关心,就差没让司农寺的官员常驻卫螭家,看司农寺的张姓官员的态势,卫螭不怀疑他想在自家花园内打帐篷住下的决心,还是卫螭告诉他种子还要再养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