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小系统-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领头的衙役对赵家的米酒还有些印象,去年因为多喝了两碗,差点醉倒在路上,不过这米酒还真是好喝,今年还想着来这人家尝尝鲜呢。
  “哈,老嫂子家的米酒可是地道,去年差点没把我们兄弟几人撂倒,今年可不能在多喝了。”
  米酒确实易上头,赵母一拍大腿,“哎呦,倒是我的错了,去年可没耽误了官爷交差吧。”
  “哈,那倒不至于,咱们兄弟几个还是有些酒量的。”
  赵父和赵母在一旁连连陪笑。
  都是乡下小户人家,没啥油水了刮,这些衙役也算是看心情办事,入不得眼的就刮两刀,觉得不错的人家他们也就正常办事,也不会收你那银钱,这粮食到时候交上去前有的他们私扣的,也不差这两三文钱。
  衙役喝好了米酒,看赵父赵母颇是上道,也不为难,说道:“今年收成好,田赋也涨了,别人家我们都收五斗,你们家四斗多些就行。”
  赵父和赵母面上赶忙感激道谢着,待衙役收了粮食离开,老两口叹了口气,收成好就涨田赋怎不见收成差的时候减田赋,今年涨了这般多,怕是明年也是这个数,这田赋惯是涨了不降的。
  瑜娘抱着阿文出来,还纳闷爹娘这是怎么了,一问才知田赋涨了,也跟着一叹。
  不想不光田赋涨了,农户一年就指着这时候拿粮食换银子,往年一斤小麦三文钱收,今年却因为粮食多,商人压价,压成了两文一斤麦粒,赵父推着一车的粮食进县城又拉了一车粮食回来,老城门的士兵认识赵父,看赵父把粮食原封不动的拉出来,好心的把赵父来之前给的几文钱又还回来了,大家过日子都不容易。
  赵父心里那会儿真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赵母看着自家老头子拉着粮食又回来,心里慌了不少,得知咋回事后,只觉得心里发堵,还以为今年能多挣些钱呢。

☆、第四十七章

  赵母和赵父坐在院里对着一车的粮食直发愁,老两口长吁短叹一阵,赵母突然问道:“你今天咋没把这车粮食卖些,这万一过两天卖的更便宜了咋整?
  赵父听的脸色一变,他是真心疼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粮食贱卖,这才又拉了回来,这要是在压价,他宁可不买,于是黑着脸说道:“两文钱一斤我都心疼,别说在低了,若是真低了,我宁可留着自己吃,还管饱了吃。”
  赵母被赵父这倔样气的半死,瑜娘着实对这些不算了解,看爹娘苦着一张脸,颇是无奈,这秋收那几天还高高兴兴的呢,便劝着老人说道:“既然说是因为卖粮食的多才压价,不如真就留段时间,等这波风过去了,咱家再卖?”瑜娘说道后面也底气不足,她也不知,这粮食留一段时间还能不能卖的出去,毕竟农收这会儿有专门的粮商过来买粮食。
  也有不少人家会留些粮食等秋收这阵过后在卖的,或者开春卖,那会儿粮价基本比现在收的高,可也是要碰运气的,有的粮商人家秋收收的足够多,开春自然不用在来收一批高价粮,今年又不像往年收成不好,秋收时会收粮食收的不够,今年收成好,怕是那些商人收的粮食足足的,怕是开春也不会来了。
  赵父对这行情还是了解的,摇摇头,“估摸秋收他们就能把粮仓堆满。”赵父说到这,脸色更沉重了,收成好,家家户户的粮食都多,估计那些粮商没几天就能把粮食收满,这说不得有些人家的粮食都卖不出去,想都不用想,最后这粮食指定还得降,没银钱,这一年拿啥买东西。
  赵父顿时看着拉回来的一车粮食沉重了。
  赵母也大概的摸清了自家老头子的想法,神色也沉了下来。
  瑜娘想了想,家里粮食卖也就是卖麦子,不如磨了面去哪做些面食卖,便开口建议道:“爹,我记得离县城东边没多远不是有驿站么,秋收后到年跟前不少商户都要在那边歇着,听说有好些人家去那摆摊子,不如我们做些面食在那也摆个摊子?”
  赵母听了想都没想的就摇头,“我看不行,这摆摊哪是那么容易挣钱的。”这要是容易挣钱,早就有人家去摆摊了。
  瑜娘看老娘连想都不想,不禁哑然,赵父却想起和闺女进县城卖秋菜那次,那摆摊的就弄个鸡蛋汤都挣钱,不禁瞅着瑜娘。
  爷俩相互看了一眼,瑜娘自然也是那次吃了次小摊才想到的。
  赵父想着这秋收后,驿站那边的商队就开始多了起来,有的为了方便干脆就住在驿站,不进县城的住旅馆,这驿站也只是供人休息的地方,那些商队不吃不喝呀,就算驿站里供饭,可也不一定都爱吃那驿站里的饭菜不是,赵父想了想,未必不可行。
  对姑娘说道:“要不?我明天去看看。”
  瑜娘点了点头,先探个底也是好的,“最好问问驿站里的人,看看驿站旁可不可以摆摊子。”
  赵父点点头,爷俩就这么商定好了,赵母看着爷俩都是上了心的,不禁问道:“能行不?”
  “行不行明天看看不就知道了,反正这粮食贱卖了,我过个年都不舒服。”
  赵母不说话了,这要是真行,自然是好事,可真那么容易挣钱村里人不都去了。
  第二日赵父连饭都没顾得上吃就去驿站了,知道下午才回来,赵父前脚进院赵母后脚出屋过来问咋样?
  赵父到水缸边舀了舀子水,咕嘟咕嘟的喝完,擦了擦嘴这才说话,可给赵母急毁了。
  “我才知道那驿站是只接受官员及家眷的地方。”赵父说道。
  赵母颇是纳闷,“这以前也看过商队在那落脚的呀。”
  “可不,我还是花了钱才打听到,咱们这地方天高皇帝远,官员家眷的一年都见不着一家,那驿馆也就是帮城里的官员传个折子或书信什么的,这驿馆就相当于摆设。
  听说不少地方的驿馆都这样,这不上面这才同意驿馆可立私馆接待商队,像咱们这种平头老百姓却是不行的,这从商队挣得钱自然是交给上面,可这留宿的价钱和上报的价钱指定是不一样的。”赵父眼睛一转一转的,活了这么多年,才真真知道什么是有权才有钱,这驿站长兜里的钱估摸是他们十辈子都赚不来的。
  赵母听了一大堆,也跟着咋舌,思绪转了转,这才发现自家老头子竟说了些没有的,怼了老头子一拳,又问道:“说了半天竟是那没用的,你倒是说能不能摆摊?对了,你看那有没有摆摊的?”
  赵父瞪了老婆子一眼,这啥事都爱动手的毛病啥时候能改,“这会儿那些粮商就都住在驿馆,驿馆边上还真有摊子,我看有卖茶水,还有包子的,不多就两家。”
  赵母好是疑惑:“咋就两家摊子?难不成不挣钱?”
  赵父叹口气,“驿站里啥都有,能让你随便摆摊子抢生意。”
  赵母被赵父这胃口吊的个难受,就不能一次把话说完,上去一拳,气愤道:“你就不能给我说利索点。”
  瑜娘在边上看的直笑,赵父喝完水那会儿她就出来了,也难怪自家老爹挨打,她都想拍一掌过去。
  赵父自觉今天涨了不少见识,自然想卖弄卖弄,这会儿看老婆子生气了,也不用人家问了他才回话,利索的说道:“驿馆那边说若是在驿馆旁摆摊子,每月虚交一两银子。”
  赵母听得大吸一口气,生生以为是自己听差了,“多少?”
  瑜娘也颇是吃惊,一个月便一两银子,都抵上她织一个月的布了,细算下来,一个月算下来每天就是四十文钱,那就是要看这个摊子下来一天除了成本能不能挣四十文,不说别的,就算挣个摊费,自家都算是把小麦卖出高价了,总不像现在低卖。
  赵父刚听摊费这么贵也是一惊,那驿馆里的人收了赵父的钱也愿意再做次好人,给他讲到,这商队人多,一天收货物运货物累的很,就喜欢吃些热乎乎汤汤水水的东西,且他们上路更是要带干粮,一顿饭下来一队人就得付百文来钱,更别提买干粮的钱了。这不挣钱,那摆摊子的两家也不会年年都过来摆了。
  赵父听了着实是有理,又把人家的原话学了一遍,赵母和瑜娘细琢磨了起来,是这么个理,瑜娘脑子快一些,早就反应了过来,不禁对自家老爹刮目相看,到底是走街串户过的,就这么一去打听人家就把这里门道给他说了,瑜娘问道:“爹,你给那驿馆里的人不少钱吧。”
  赵父看赵母心虚了不少,起初给了二十文,人家讲了几句就没下文了,赵父觉得这事可行一狠心又给了二十文,那人说道关键地方他又给了二十文,最后那人也痛快的把这里门道都细细说了一遍,赵父琢磨着真是摆摊还是要找这人打交道,索性,一咬牙,又给了五十文,里里外外就花了一百一十文。
  家里被这么一弄,今年挣的秋菜钱没剩下什么了。
  赵母看了自家老头一副心虚的样子不知该说啥了,有时候这钱该花还是要花。
  “就算去那摆摊子,咱们去哪弄那一两银子?家里最近这么多事,可没剩几文了。”赵母愁眉苦脸的说道。
  赵父瞅了瞅瑜娘,瑜娘差不多猜到了,与其老爹开口还不如她开这个口,省得爹娘说出来尴尬,“爹娘,不如先拿王家给的聘礼垫上,等咱家赚了钱在放回去。”
  其实好多人家俩闺女的嫁妆都没有对方给的聘礼多,大半人家都把婆家给的聘礼留下来,说好听是闺女孝敬的,难听点无非就是卖闺女了,像王家下的六两六的聘礼,有几个人家能原封不动的全给闺女做了嫁妆。
  赵父和赵母当初收了这聘礼就当着闺女面保证,这聘礼全都给她添进嫁妆里,分毫不动,赵父赵母是心里愧疚,以前对闺女的疏忽,差点害死了闺女,这聘礼钱她们哪有脸收,瑜娘当时看着那聘礼的银子,心里也挺沉重的。
  死物不如活物,一两银子也不过是织两个月的布就回来了的,瑜娘不觉得她的嫁妆会少了的,若是爹娘摆摊能挣钱,最起码,她和家人团聚的第一个年能够开开心心的,想想也颇是值了。
  赵母不想动闺女的嫁妆,说好了的全给闺女,这动了算什么,那话都是放屁了不成!
  赵父的确是打了闺女聘礼的注意,他也只是想诺着用用,若是赔了,就是砸锅卖铁也不会让闺女吃一分亏的离开这个家。
  瑜娘看老娘犯起倔来,哭笑不得的,好声说道:“娘,你放心大胆的拿去,就是挣不回来不还有闺女织布能赚回来嘛,真就是王家来退婚咱家也能还起这个银子。”
  赵母听闺女的话一下子急了,拍了闺女一下,“瞎说啥呢,娘是因为怕那个不动这银子的么,你个傻子。”
  赵父咳了咳,老婆子啥意思,闺女傻,那是他算计闺女了?真是赔了,他年后就去县城干苦力,说什么也得把这一两银子挣回来。

☆、第四十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赵父都花了一百一十文,真就白白打水漂,赵母估计一个月也睡不着,真就把粮食贱卖了,她也不愿意。
  又有瑜娘在边上圆话,赵母最后一咬牙一跺脚,就去摆摊去。
  话又说回来了,光说摆摊,可做啥吃食咧?
  瑜娘想了想,娘包的饺子香的很,不是说那些人都喜欢汤汤水水热热呼呼的嘛,饺子就在好不过了,喜欢汤水的就水饺,喜欢干吃的就蘸蒜酱,现煮饺子再好吃不过了。
  瑜娘把自己想法说了后,赵母一拍腿,“就按瑜娘说的弄。”
  赵父点头,这样也行。
  “不是说还有商队会买干粮么,不然娘在烙饼。”瑜娘说道。
  “烙饼?那玩意商队能买嘛。”这饼凉了后硬的咯牙,不热着吃哪里能行。
  瑜娘摇摇头,“不是油饼,娘可还记得小时候每到秋后咱家都去后山采熟透的山丁子,你回来把山丁子杆成果泥做馅烙糖果馅饼吃,酸酸甜甜的,那会儿我和阿姐一次能吃三张呢。”
  自打李氏进门,赵母也没心情弄这些新鲜玩意儿了,这么被提醒,赵母也乐了,闺女嘴馋,家里穷,她想尽办法给孩子们弄吃的,赵母眼睛发热的摸着瑜娘,“你不说娘都快忘了。”
  “那饼子咱弄发面的,凉了也是酸甜软乎的,没死面的硬,又开胃又好吃,没道理卖不出去。”瑜娘还没注意到赵母的变化,一心思想做什么吃食摆摊子。
  想想上次那鸡蛋汤都能卖钱,瑜娘又说道:“这样一来,咱家还可以弄蛋花汤,不爱吃饺子的,可以要两个饼子就着蛋花汤吃不是。”
  赵父眼睛一亮,“可不是,我和瑜娘上次在县城,那蛋花汤稀的跟那啥似的,还能卖钱呢,咱弄得浓点,一文钱一碗,这驿馆外面的摊子卖的都贵。”
  赵母不想爷俩看出她想大闺女了,省的她们爷俩跟着难过,强笑着点头,算是答应了。
  这摊子自然是早摆早好,这会儿粮商都在驿馆落脚呢,正好赚她们些钱,三人晚饭后又做在屋里商量。
  家里面可以现磨,鸡蛋也有现成的,当初家里的秋菜也是卖了些而已,赵父和赵母还想等着秋收后跟着村民一起去摆菜市卖呢,如今打算弄摊子,包饺子的馅自然是用自家的菜了,要买的也就是柴火和猪肉。
  赵母一拍腿,这么一想还得买锅,最起码两个锅,一个烙饼,一个煮饺子,总不能拿家里的锅去摆摊子,不然闺女在家咋做饭吃。
  这么一合计,还要搭进不少银钱,可比起摊费这都是小钱了。
  这么一算下来,这一碗饺子多少钱可得好好定,不然得亏死。
  赵母粗算了下,一斤面两斤馅顶顶好了,这两斤白菜掺半斤猪肉香喷喷的,能包出五十个足够大的饺子来。
  瑜娘问了下猪肉啥价钱,赵母想了想,“这一斤猪肉七文钱,咱多要点带肥肉的,回来烤猪油,到时候拌在馅里,等猪油凝固了,一勺馅一个饺子,煮好后吃起来,那饺子一吃一股油,指定香。”
  瑜娘咽了咽口水,她娘做的饺子是真好吃,暗自算了算,一碗饺子里有二十个饺子,要五文钱,成本下来不过三文钱,那样一碗就挣两文,一天就卖二十碗饺子都能把摊费挣回来。
  瑜娘给自家爹娘说了下她的想法,赵母眼睛一亮,看着闺女说道:“还是咱家瑜娘聪明,咱家饺子大,二十个一碗太多,要不我包小点,一斤面能出六十个饺子,这样柴火钱也出来了。”
  瑜娘乐了,“到底是娘心细,我都把柴火这事给忘了。”
  赵母颇是得意,“你还没自个儿过日子,自然不知这柴米油盐的事。”
  赵父看老婆子就这么一会儿被闺女带的就往挣钱上钻了,也跟着乐呵不少,还以为得劝老婆子好久才能想开摆摊这事。
  赵母又算了下,一斤面可以弄六个烧饼,一个烧饼要三文钱两个五文那也是赚了的,这么一算,这摆摊还真是挣钱不少呢。
  待夜深,赵母在炕上忍不住咋舌,“老头子,你说这摆摊真像咱们算的那般挣钱,咋就那么两家摊子呢,难不成都傻子不成?”
  赵父哼了一声,“你是在这说你呢?”
  赵母瞪了赵父一眼,可惜天黑,赵父看不见,赵母心里一直惦记这事,又有些担心,总觉得这挣钱这么容易不太真实,又问道:“不会到时候没人过来吃吧?”
  其实赵父心里也没底,要是有底哪里还会跟婆子商量了,早就拍板定下来了,本来就没底又不能说出来,他是一家之主,他要都怯了,自家婆子不更得担忧,赵父不耐烦的说道:“挣不挣钱的去弄了不就知道了,你别在那瞎想了,明天给我银子。”
  赵母疑惑的问道:“拿银子干啥,这摆摊也不是说摆就摆的,你这么早去交,不是浪费银子嘛。”
  “那也没辙,你不交钱人家能让咱在边上搭灶啊,我都问了,交了钱那地就算咱的,搭了灶就归咱们。别人想来摆摊都不能占了咱的灶,就是明年咱们去摆摊,只要交钱,甭管谁家都得把地给咱让了。”赵父颇是霸气的说道。
  这灶搭好了也要晾两天才能用,就是心疼钱也没办法,这做小摊生意的都是平头老百姓,那驿馆长还是有能力给你保个灶台的,一两银子也不是白收的,官家厉害着呢,还不担心有过来收保护费的地痞流氓,今年若是挣钱,来年秋收,自然还要摆。
  自家摆摊子这事村里早晚都知道,虽说要交一两银子可能挺多人家觉得不值,可不免有那聪明人不是,这要挣钱自然不会只干一个月,接连干两三个月,明眼人都知道肯定不赔钱。
  这年头,就是能挣十文钱受点苦和累人家都愿意去干。
  赵母听了这话心里到放心不少,这驿馆就那么大的地,能摆几家摊子,真有人花钱把她们家挤走了那不就傻眼了,这么一想,赵母心里反倒急了,可别让人家抢了先,又开始在炕上翻腾。
  赵父早习惯自家婆子了,不理她,躺了没多会儿就打起呼噜了。
  赵母直到后半夜才睡着,一早上起来,脸色白的吓人,给瑜娘看的吓了一跳。
  因为秋收,她开启了不少生活任务,自然得到了奖励,瑜娘赶忙换了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