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如意农家-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傍晚,刘裕砰的推开院门冲进来,一脸喜色,大喊道:“我考上啦!考上童生啦!”

  ☆、第47章 姑嫂算账

刘裕考上童生的消息就跟插上翅膀似的,立刻就传遍了。十三岁的童生,那可是十里八乡都没有的呀!
    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牡丹大师的画技属于偏门杂艺,大部分人认为的正途只有科举之路,是平民百姓唯一出头的法子。
    刘裕立刻炙手可热起来,先是街坊邻居来凑热闹的人多了起来,代替了原先那波想拜师学艺的。刘裕刘清白日里上私塾不在家,张兰兰只得带着媳妇女儿应付那些街坊邻居。
    大家的目的很明显,说亲。都想趁着刘裕还小,跟刘家结亲,要不然等将来刘裕出人头地了,哪还轮得到她们?
    起初张兰兰还顾念着邻里的情面,耐着性子跟众人解释,刘裕还小,以读书为重,先立业再成家。
    可总有几个不死心的,非要把自家闺女硬塞进刘家。张兰兰本就不是个怕事的,又加之有牡丹大师的名号,说起话来底气更足,谁敢上门闹事?撵出去!当她是软柿子?捏个你试试?
    见张兰兰如此威武,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见讨不到便宜,便渐渐散了去,终于能清净了些。
    刘景带着大儿子刘俊每日忙着铺子里的生意,刘景又抽出手来帮着小石头打通去其他城开棺材铺的门路。小石头的生意越发的好,可谓日进斗金,可他始终记得刘叔一家是自己的恩人,刘叔是自己的师父,所以所有铺子里的要用的木料都从刘景手里进货。
    小石头生意好了,刘景生意跟着好,两家互惠互利,生意做的蒸蒸日上。低端木料这块生意,因利润薄,做的人少,刘景赚了钱,拿出一部分,去其他城开了分号,跟着小石头新铺子走,这样一来,省了路上运输木料的成本,赚的更多。
    其他做低端木料生意的人看了眼红,却生生瞅着没办法!为啥呢?因为市场本就那么大,刘景家的铺子迅速扩张是因为借了新的平民棺材的东风。其他木料老板曾私下找过小石头,压低价格甚至赔本,想让小石头从自家进货。
    可小石头不是忘本的人,只认准了他刘叔,断然拒绝了其他老板。其他木料老板只能眼睁睁看着肥肉,却吃不到嘴里,干着急。
    刘景虽然发了财,在家却还是好丈夫好父亲好哥哥。现在赚的银子因要生意上周转,不能全部拿回家中,可刘景依旧每个月月底,捧着账本回家让老婆大人过目。
    张兰兰起初觉得新鲜,看了几次便耐不住性子了。古代的账本简称流水帐,一眼看过去只觉得脑袋疼。张兰兰一个文科生本就不擅长跟帐目打交道,索性叫了儿媳女儿过来,将账本丢给她们。
    罗婉刘秀跟着刘裕刘清学认字,水平虽说考不了科举,但是日常写信算账写个文书是绰绰有余,账本上的字自然都是认得的。
    家业越来越大,将来要算的东西只会更多,待刘裕刘清将来有了功名当了官,家中的事物总得有人管。
    张兰兰嫌麻烦不想管,首要人选自然就是大儿媳。罗婉人品正直,性子虽然柔和,却有自己的主意,不会被人拿捏,正是管家的好材料。而刘秀虽然是女儿,可以后总得嫁出去,去了婆婆家也得管家啊,现在正好学着点。
    其实张兰兰也没有管过家,前世她只会赚钱,后世穿越过来,起初家中并没有多少钱财给她管,后来赚了银子,也是用多少拿多少,根本就没仔细算过。
    罗婉刘秀捧着账本,觉得又激动又头疼。
    罗婉瞧见婆婆把账本给自己,知道婆婆是信任自己,有意让自己管家,心里分外感激婆婆的信任,可一翻开这账本,顿时头大如斗!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看的眼花缭乱!
    姑嫂两个面面相觑,这真是看不懂啊!
    “娘!我看不懂!”刘秀向母亲求助。
    “额。”张兰兰挠挠头,总不能说你老娘我也看不懂吧,便道:“横竖上头的字你们都认识,拿下去细细的读,多看几遍总能懂。”
    罗婉点头,道:“娘说的是,字咱们都认识的,没道理多看几遍还不懂。秀儿,走,咱们去书房看去。”
    姑嫂两个研究了小半个月,终是将账本吃透,会看帐目了。刘俊见妻子每天学看帐看的认真,又将自己在铺子里跟账房先生学的打算盘教给罗婉。罗婉人聪明,学的认真,很快便学会了算盘的用法,拿着算盘在刘秀面前炫耀。
    刘秀见大嫂一手算盘打的霹雳啪响,羡慕的不行,央求嫂子也教她。罗婉乐得当个师父,仔细耐心的教小姑学算盘。
    两人对着账本,又用算盘演算了几遍,这下她们不光会看账本,还能用算盘来核对账目了。
    “这可好,咱家出了两个女账房。”张兰兰笑道,“小婉,铺子里越发的忙了,俊娃若是忙不过来,你闲了帮把手。”
    “好。”罗婉点头,心道婆婆竟还允许她插手铺子的事,心里喜滋滋的。
    “秀秀小婉,你们得空了就在家做做帐,把往来的人情礼单罗列收好,还有你爹每个月拿回的家用,买什么用了多少,都记下。”张兰兰吩咐道。
    当然自己卖画赚的钱,就当自己私房,以后给刘秀小甜甜的嫁妆就从她私房里出。
    姑嫂两个忙活两天,将家中银钱开销一笔一笔的记成账本,又单独抄了礼单整理成册,如今家中的银钱开销一目了然,井井有条起来。一旦整理出头绪,以后管理起来就方便省事了多,姑嫂两个大部分时间又回归学画上,每日磨着张兰兰在画室指点她们画画。
    张兰兰为女儿打算的长远,让她学识字学算账学管家,对男孩子们也一碗水端平,颇为上心。
    刘俊自不必说,父子俩都是头一次开铺子做生意,俩人摸着石头过河,有些磕磕绊绊的相互扶持。自家父子感情深厚,背后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一心都为了铺子为了家好,两人一同摸爬滚打。
    张兰兰对刘清刘裕的功课督促也没落下。刘清好说,年幼听话好哄,加之有个童生二叔做榜样。果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打刘裕考上童生后,刘清嚷嚷着要在十三岁之前考上童生。从那天起,刘清不赖床了,最爱的懒觉也不睡了,每日天刚亮就起床读书,奋起努力,直追他二叔。
    张兰兰最担心的反而是刘裕,少年时便展露头角的人不少,可难在成年后还所成就。张兰兰怕刘裕因点小成绩而骄傲,从此心思歪了。
    可刘裕考中童生之后,与往日别无二样,依旧刻苦读书,用功程度甚至更胜从前,这才让张兰兰放下心来。
    只是……这叔侄俩也太用功了吧!夜深了,张兰兰看着书房点的灯,揉了揉眉心,小小年纪,眼睛看坏了咋办?这里可没有眼镜给他们啊!
    “太晚了,仔细眼睛看坏了,早些睡吧。”张兰兰推门进去,见叔侄两分做在一张桌子的两侧,都在聚精会神的看书。
    “娘!”见了母亲,刘清甜甜一笑,露出两个笑窝来,道:“二叔不累,清娃也不累!”
    刘裕抬头看着大嫂,笑道:“看的入神,没留心时辰。”
    刘清毕竟年幼,定力有限,见着母亲,忍不住放下书跑过来撒娇,抱着娘亲大腿道:“二叔说明年去考秀才,所以要更用功看书。清娃什么时候能考童生呢?”
    张兰兰吃惊的看着刘裕,这才刚考上童生,第二年就要去考秀才,会不会太快了?
    “裕娃,如今家里富裕,不用急着去考。”张兰兰这会反而让刘裕别急着考了。
    “大嫂别担心,我不是急功近利,而是这次准备的充分,定有信心考上。”刘裕满脸自信,“彼时先生叫我抄录藏书楼中的书,对我功课大有进益,先生也说我明年可去考秀才试试呢!”
    “我也要抄我也要抄!”刘清一听抄书有这般好处,眼睛都亮了。
    “好好,明个我跟夫子说说,叫你也同去。”刘裕又皱了皱眉头,道:“只是清娃的字还需磨练,抄的怕是不能用。”
    刘裕的字可是学生里最好的。
    “那我边抄书边练字,成不?”刘清一脸渴望。
    既然刘清抄录的书稿不能装订成册,那么那些纸笔钱私塾是不会出的,不过好在现在刘家富裕,买些纸笔小意思。
    “清娃既然如此好学,你便同先生说说,纸笔那些咱们自带。”张兰兰道。
    说了会话,张兰兰撵着两个孩子去睡觉,怕再熬真的熬成了近视眼。
    不过刻苦读书是好事,别人家恨不得拿个棒子在后头督促着自家孩子多读书,最好头悬梁锥刺骨,刘家倒好,家长整日撵着孩子别读书了早点睡觉。
    长此以往不是个办法,张兰兰便找刘景合计合计,叫刘景从省城高价买了几块洋人运来的水晶镜面儿,做了木框,将镜面儿装进去做成镜子。
    几个镜子摆在书房,张兰兰又特意多点了几盏灯,终于是将书房照的亮堂堂宛如白昼,再不担心灯火昏黄让孩子们看坏了眼。
    反正现在刘家有钱,买的起镜面儿,买的起灯烛。

  ☆、第48章 关门弟子

刘裕刘清对书房的新摆设爱的不行,刘裕还好,刘清年幼,嘴里憋不住话,没两天就嚷嚷的全书院都知道他家的书房夜里亮的跟白天似的,于是一拨一拨的同学来参观,张兰兰见都是刘裕刘清的同窗好友,每每热情接待,摆了点心果子招待那些孩子,一来二去,私塾的学子们都知道原来街坊传言那个得了升上夸奖的牡丹大师竟然是个面慈心善的美妇人。
    章凌与刘裕刘清最为交好,在瞧过刘家的书房之后羡慕不已。章家虽然是¤╭⌒╮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huanying,可并没有刘家富裕,这样的书房对于章凌来说太过奢侈。
    章凌十四岁考上的童生,是同辈里头拔尖的人物,素日读书刻苦,常常看书到深夜,同刘裕一样也在准备考秀才的事。刘裕自然知道此事,便对章凌道:“若是凌哥儿不嫌弃,夜里便去我家书房看书吧,反正私塾与我家这般近,晚上走回去不过一刻钟。”
    刘清也跟着帮腔,道:“对啊对啊,凌哥哥来我家,跟我们一块念书吧!娘亲最是和蔼,定会同意。”
    张兰兰一听孩子们要把书房分给章凌用,便笑着同意了。难得两个孩子心胸宽广如此大方,她怎么能小气。
    章凌得了允许,高兴的不得了,章槐先生听说了也极高兴,见刘家如此大方,自己也不能小气啊!便大手一挥,免了刘裕刘清叔侄的束脩,就当是对刘家的感谢。
    皆大欢喜。
    刘家的苦读二人组如今变成了三人小分队,别看章凌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儿,读起书来也是个拼命三郎,丝毫不输给刘裕。三个人又是同窗好友,又暗暗在学问上较劲,比拼起来,三人俱有进步。章凌最为年长,是三人里学问最高的,平日还会指点指点最年幼的刘清,与刘裕讨论学问。
    张兰兰看在眼里,更是对章凌喜欢的很,每日的夜宵一样做三份,给三个孩子吃。有时候夜里突然下雨,便让章凌留宿,住在刘裕屋里。日子久了,张兰兰索性在刘裕房里又摆了张床,省得两个孩子挤在一处睡,夜里睡的不踏实。慢慢的,章凌一月有四五天都留宿刘家,与刘家众人亲如一家。
    一转眼便入了腊月,眼瞅着要过年了。腊月八号是章槐先生六十大寿,学子们纷纷贺寿。刘裕刘清抓耳挠腮的想给先生送个有意义的礼物,以感谢先生悉心教导的恩情。
    孩子们的事就让孩子们去想,张兰兰自己也想送章槐先生一份寿礼,她送礼当然简单,画幅画就行了。牡丹大师的画作可以说是千金难求,就那么几幅,有钱都买不到,这样的寿礼,又体面又有意义。
    张兰兰打定主意,钻进书房,跟正在读书的三个孩子一阵嘀咕。
    接下几天,私塾的学生们吃惊的发现,那位牡丹大师经常在门外转悠,名曰给刘裕刘清送吃的,可眼珠子一直在章槐身上打转。
    学生们对张兰兰诡异的行为理解不能,不过还好,张兰兰只转悠了几日,将章槐先生研究透彻之后,就回画室作画了。
    寿宴当日,张兰兰亲自来贺寿,并献上自己的贺礼。
    一副章槐先生的画像,超写实主义,连眉毛胡子都画的分毫不差,悍然就是个真人!
    在场各位一片哗然。大家虽然听说过牡丹大师的名号,但是有幸见过她画作的人着实没几个,有些存着小觑的心思,认为她不过是声名在外其实难副罢了。这会子亲眼瞧见她的画作,惊的眼珠子都要掉地上了。
    不愧是牡丹大师,不愧是连皇家都赞不绝口的大家!
    章槐先生没想到牡丹大师竟然送上这样一副贺礼,大喜过望的收下,这样的宝贝,肯定得当传家宝收藏,比什么珍宝都珍贵。
    章槐先生捧着画,激动的连胡子都在颤抖,没想到他半只脚入土的年纪,竟然还能有幸瞧见这样的画作珍宝。
    “好好好!不愧是牡丹大师!”章槐先生由衷道。
    章凌在旁看着,眼睛也直了,真真没想到张兰兰居然可以画的跟真人一样!章凌忽地就脸上发烫,因为他要送给祖父的贺礼,也是一副画,上头画着祖父最喜爱的梅兰竹菊四君子。
    章凌幼年时受父亲熏陶,颇为喜欢画画,他有天分又勤勉,画作水平算是不错,可在牡丹大师面前,就显得班门弄斧了。这珍宝在前,章凌哪还好意思把自己的画拿出来啊。
    眼见着众人都送上了贺礼,唯独他个亲孙子没送,众人的眼光都聚集在章凌身上。
    “凌哥哥,我瞧见你拿了礼物进来,怎么不送给夫子呢?”刘清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章凌,不明白他为什么现在还藏着寿礼。
    “我……这……”章凌一张清俊的小脸涨的通红,想了想,祖父必定不会嫌弃自己的画作,看重的是送寿礼的孝心,便红着脸将画卷拿了出来。
    张兰兰对画敏感,此时瞧见章凌摊开一副水墨画,上头画了梅兰竹菊,虽然笔法稚嫩,但是灵气很足啊!
    是个好苗子。
    “凌哥儿画的不错。”张兰兰笑道,“画作灵韵十足,足以看出画者心思奇巧,假日时日,必定大有所成。”
    “真的么!”得了牡丹大师的夸奖,章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然是真的,我诓你作甚。”张兰兰笑道,“我瞧你在绘画上颇有天分,若是你想讨论画技,自来找我便是。平日我在家教我儿媳女儿作画,你若有兴趣,随时可来切磋讨论。”
    这意思不就是……章凌并不傻,忙对张兰兰作揖道:“多谢大师指点,不知大师可还愿收徒?”
    张兰兰笑眯眯的看着章凌,这孩子长的俊俏,学问好,温文尔雅又有礼貌,加之又和刘裕刘清是同窗好友,绘画天赋不错……收徒嘛,倒是可以。
    “我一身画技乃祖上传下的,本不收外人为徒。但我见你天资聪颖,在绘画上颇有天赋,又与我儿子小叔乃是同窗好友。今个乃是章槐先生六十大寿,我便收你为徒,给夫子添添喜气。”张兰兰笑眯眯道。
    章凌一脸惊喜,没想到她真的答应了!能拜牡丹大师为师,那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
    章槐在被那幅画像震惊之后,对张兰兰早就另眼相看,如今见孙子拜得名师,自是替孙子高兴。
    寿宴又添拜师宴,喜上加喜。
    一日为师,终身为母,古代师徒关系紧密,仅次于血缘。张兰兰瞧着章凌,越看越顺眼,多收一个这样的徒弟真心挺好的。有了章凌这层关系,刘裕刘清在私塾更会受到章槐先生的照顾,于他们念书有益。
    刘裕刘清身为章凌的好友,自是替他高兴,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
    中午的寿宴一直吃到快傍晚,贺寿的人三三两两的散去。刘裕刘清回家读书去了,张兰兰则拉着章凌,点评他那副画作,章凌认认真真立在旁边,只听了一会,便觉得受益匪浅。
    “老太爷,二爷回来了!”外头章槐先生的小厮朝里头喊。
    “哦!二叔回来了!”章凌眼睛一亮,章槐先生也是一脸意外。
    “你二叔?”张兰兰对章家并不了解许多,只知道章槐先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便是章凌的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二儿子似乎是当个什么官。
    “嗯,我二叔在京任职,前些日子来家书说要回来给祖父过六十大寿。祖父体恤他公务繁忙,加京城距徐州千里迢迢,不让二叔回来。谁知道二叔竟回来了!”章凌显然极喜欢他二叔。
    章凌的二叔竟然是个京官?
    “老二回来啦?我不是叫他别回来么,怎么就不听?”章槐先生一边抱怨一边往门外走。可哪是真的抱怨,脸上的喜色都藏不住了!
    “爹,凌儿!”一个儒雅的中年男子大步流星的走进院来,面容与章凌有五分相似,风尘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