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皇太子胤礽-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可惜,随着董鄂皇贵妃与顺治帝的相继薨逝,正白旗走上了下坡路。虽辅佐尚未亲政的康熙皇帝的四大辅政大臣中有正白旗的苏克萨哈,但苏克萨哈在正黄旗辅政大臣索尼的冷眼旁观下,遭到了镶黄旗辅政大臣鳌拜与遏必隆的疯狂报复,强行抢回正白旗的良田好地,罗织罪名残杀苏克萨哈一族及其亲信。不言而喻,鳌拜的所作所为无非是发泄当年多尔衮摄政期间对两黄旗的打击与压迫,苏克萨哈、正白旗下的军民毫无选择地为他们当年的主子受难赎罪。
    康熙皇帝亲政后,该平反的平反,正白旗也还是上三旗之一。但从被皇上的重用程度来看,两黄旗一直压着正白旗,始终翻不了身。
    所以当胤礽在康熙三十四年迎娶了来自正白旗的太子妃,着实是惊呆了所有人。尤其是康熙皇帝的后宫佳丽数不胜数,却找不出来自正白旗的妃嫔,而有可能将来凤仪天下的太子妃独独是正白旗。
    着实令人叹息的是,本该因女儿成为太子妃从此青云直上的石文炳,却在胤礽迎娶太子妃的半年前,奉旨回京任正白旗汉军都统的途中突然去世。太子妃入毓庆宫半年后,祖父石华善也过世了。从此太子妃身后只有尚未长成气候的兄弟,接下来的岁月中,缺少娘家帮衬的太子妃一直忍辱负重努力支撑。
    起初胤礽迎娶太子妃并不是十分乐意,一则皇上对正白旗的重视远不如两黄旗,二则自己依靠的赫舍里家族来自正黄旗,于此对正白旗瞧不上眼的胤礽对新嫁入的太子妃不是很上心。但恰恰就是这位自己曾经轻视的女人,能够陪他共经风雨,与他荣辱与共。在胤礽孤苦无依时,却是她以自己的气度风华圈出一处港湾,让胤礽的心灵有了暂时喘气栖身的去处。
    想过这些,再加上索额图方才口中喃喃的“连皇上都不重视正白旗”,胤礽倏地坐起,赫然而怒,捏紧拳头,狠狠砸向炕面。
    心疼太子妃当年的负累,也气怨自己从前的眼盲。
    如何是好?若是投生往去,胤礽相信不会再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可事实上,却是重生归来。因为知晓自己将来的命运,所以想要去改变,但偏偏第一次尝试改变,他与她的相遇也神奇地改变了。
    接下来,汗阿玛还会不会把她再指给自己,而自己还要不要娶她?假如今后,彼此不再交集,她会不会不再受屈失去祖父、阿玛?她会不会过上普通贵妇的日子?
    纠结罗织密密麻麻的蛛网,缠住胤礽,他反复问自己,“我这辈子还会被废吗?若再次以皇太子的身份娶了她,能给她一世怡然吗?”
    茫然无措的眼神彷徨四周,胤礽问不出个所以然。
    这时,耀格在门前的请示打断了胤礽。

  ☆、第13章 夜色迷惑

听得胤礽暗哑的声音应允,耀格步履轻快入帐来到了胤礽跟前,忙不迭禀报。
    “殿下,属下见到了修茂,他果真随乌尔衮来了大营。”
    烛火灼灼辉辉,胤礽直愣愣盯着,许久都没有反应。直到耀格又重复了两遍,胤礽才幽幽问询:“修茂不是闲人吗?跑巴林做什么?这会子为何又出现在军营?”
    耀格注意到灯火下的太子脸色晦暗,不免就以为太子和祖父一样,不喜他与正白旗走得太近,尤为修茂又是这样特殊的出生。
    可说不出的缘由,耀格打从挑衅修茂又败在修茂手下后,那种不打不相识的好感与日递增。修茂对任何人都冷冷清清,但耀格就是莫名地喜欢往上贴,说上几句,过上几招,耀格就像是被发了糖一般甜滋滋的。
    “殿下,”耀格眼里一副小鹿般无辜的神情,“您不了解修茂,人各有志嘛,他并非您想象的那种无所事事。在我看来,他义薄云天,很值得相交。”
    胤礽瞥一眼耀格,“用不着在我跟前为他说好话,他是什么人,我不会看吗?”
    胤礽至今也没在过往的记忆中翻出修茂的高风峻节,可自打重生后的这些日子,修茂就像是一道闪电亮晃晃地往胤礽跟前灼目刺眼。
    “说正题,别跑歪了。”胤礽盘膝炕上,沉额闭目,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
    耀格清清嗓子,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向胤礽道出。
    修茂的姐姐是石文炳的元妻,康熙十二年生长子庆徽、康熙十四年生二子庆德。令人叹惋的是,庆德犹如当年石文炳一样,不过半岁,额涅就病逝了,修茂也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血亲。丧妻后,石文炳并未续娶,也未纳妾,独守空房。
    直到康熙十七年底,不知是何缘由,孝庄太皇太后一道懿旨,把和硕和顺公主的长女指给了石文炳为继妻。这在当时的京城贵胄圈中,引发一阵热议沸腾。
    和顺公主是先帝顺治爷之兄承泽裕亲王硕塞第二女,出自嫡福晋。亲王与福晋相继去世后,顺治帝把侄女接入宫中,收为养女,并交与顺治帝最为宠爱的董鄂皇贵妃抚养。
    顺治十七年,公主虚龄十三岁时封和硕公主,下嫁平南王尚可喜第七子尚之隆,后康熙皇帝加封公主为和硕和顺公主。成亲后,公主与额驸感情融洽,先后生育一子两女。
    出生名门,容貌出众,且是待字香阁的黄花闺女,却嫁给年龄与和顺公主一般大的鳏夫石文炳,大家都说公主之女是屈就了。
    婚后一年,年轻的娇妻为石文炳的子嗣又添了一对龙凤胎,三子庆征,以及难能可贵的长女嫤瑜,即青山峡谷胤礽一行救下的那位姑娘。
    石文炳的母亲与下嫁巴林的姨母出嫁前本就姐妹情深,得知亲妹早早过世,姨母便十分关心石文炳。每次姨父来京请安,都受托给石文炳带来蒙古特产,或是姨母亲手为石文炳做的蒙古靴子、袍子之类的,惦念非常。
    随着石文炳成家立业,姨母的关爱又转移到石文炳的孩子们身上。眼见石文炳长子庆徽到了十八岁尚未娶亲,遂主动在自己夫家范围内认真物色,看中了郡王鄂齐尔的女儿,积极从中牵线搭桥。郡王进京时,亲眼见过仪表堂堂的庆徽后,也就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由于石文炳外放福建任职,在京的妻子负责操办婚事所需,而前往巴林郡王府送聘礼、代表石文炳商议娶亲吉日就落到了庆徽亲舅舅修茂的头上。所以此次,修茂便是为外甥的婚事而来。
    当然,让姨祖母盼望已久的嫤瑜也应邀一同前来。
    听过这些,胤礽没有睁眼,但疑惑已在他心潮浪尖上翻腾。
    石文炳有两任妻子,没错。太子妃嫤瑜与庆征是孪生兄妹,出自继妻,也没错。修茂只是嫤瑜称谓上的舅舅,并无血缘,也没错。虽不清楚是老郡主从中做媒,但庆徽的妻子是巴林郡王的女儿,这也没错。
    可问题是,自出京来草原开始,自己的人生体验逐渐穿插新的故事,书写新的页章。前世的轨迹从择道进入青山峡谷开始转向,那么此生的终点是否就会截然不同?
    耀格觉得修茂为外甥亲事来巴林很正常,可没想着解释完了抬头看向太子,却发现太子叠紧眉头,陷入迷惑,阴云密布。
    不能再在太子跟前提修茂了,否则太子一声令下往后不许接近修茂,自己就苦闷了。
    当下,耀格上两步靠近胤礽,俯过上半身,压低嗓音,“殿下,有件顶要紧的事情要向您禀报,大阿哥就在刚才私自去了准噶尔使团的营帐。”
    胤礽倏地睁大双眼,“你说什么?当真?”
    身为出征大军的副将,私下与敌方使团代表见面,事情一旦传开,无疑会在军中将士的心里掀起波澜,引起无端猜测,影响士气。
    不管出于任何了不起的理由,胤禔都不该做出这般冒失的举动。
    胤礽下炕,抓起外袍,边穿边着急问去,“他回营了吗?伯父那边可有察觉?一路过去使团的营帐,不可能避开所有视听,他是脑子被风灌懵了吗?明儿使团就要离开,转眼双方就是一场大战,他就那么急不可耐?那位领使一看就不是拿主意的人,值得他皇长子亲自跑去?他是提着刀过去打算逞能血洗使团?要不然,他就是闲情逸致梦游过去找人喝茶聊天谈风月?”
    “殿下,殿下,您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耀格被胤礽噼里啪啦甩出的一堆问题拍得晕头转向,再不冒犯出言打断,没准也糊里糊涂跟着胤礽大半夜的往外冲了。
    胤礽停下动作,耀格舒了口气,劝道:“殿下,大阿哥已经回营。此时夜深了,您就别去找他了。”
    随即,耀格没再耽搁,赶紧着就描述了皇长子出营的事情。
    实则胤禔并非直截了当出大营北口去往使团营帐,而是独自骑马从南口出营,还对守卫说自己睡不着就在南口附近溜两圈。后胤禔绕到东北方向,把马拴在一棵树上,自己则快速疾行去往北口外沿使团的营地。
    胤禔在对方营帐停留的时间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并且也不是进入领使的主帐,而是一位年轻的来使把胤禔带入了最边上的寻常毡帐。
    胤禔原路返回大营后,直接回了自己的营帐,没有见过营里的任何人。很快胤禔帐内的灯光熄灭,胤禔也再没出来,或许是就此歇息了。
    “殿下,别的不说,就只身前往敌方使团的胆量,大阿哥还真有能耐。”耀格嘲讽的语调得出结论。
    胤礽脱下穿了一半的外袍抛给耀格,“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说的是公开场合。私下里发生什么,谁又能说得清呢?”
    坐回炕上,胤礽低头沉思。说胤禔提刀血洗使团,那还真是高抬他的血性了,再愚钝,他也该大致清楚此次会面的重点,不至于这般冲动。按说,也没有什么理由值得胤禔主动过去亲近对方。除非,对方给了他什么信息,以致他瞒着大家独自跑去确认。能把胤禔勾得心神动荡、毫无睡意,看来不简单。
    抬眸对上耀格,胤礽蹙额,“是你派人盯紧大阿哥的?你怎么知道的一清二楚?”
    “啊?”耀格愣住,却又不得不一字一句吐出,“是修茂,告诉我的。是和鲁,告诉他的。”
    胤礽拢紧眉头,“和鲁是谁?”
    和鲁不是别人,却是先绑走嫤瑜、后奉胤礽之命被收入乌尔衮旗下的那名喀尔喀乱匪。
    鉴于胤礽交代过,要让和鲁出战,所以乌尔衮自是也把他带到了大营。乌尔衮带来的巴林右翼旗兵丁一水儿的蒙古大汉,和鲁那样的长相、身形站在其中,除了缺了一只耳,别的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
    和鲁也是随军来到大营后,才认出在青山峡谷放过自己一马的人竟然是大清的皇太子。若非如此,修茂早已把他生剐了。虽修茂曾严厉逼问和鲁劫掠自家外甥女的缘由,不想和鲁却守口如瓶。所以修茂随军而来时,和鲁的一举一动都在修茂的眼皮底下。
    和鲁的目标有二:一是皇长子胤禔,既不能被认出,又要观察盯紧。二是准噶尔使团,虽不能贸然冲出去与厄鲁特人同归于尽,但至少双目灼灼啃咬对方,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为失去的亲人报仇。
    当胤禔在夜里走出大营时,自然就避不开有心盯梢的和鲁。当和鲁怕暴露犹豫着要不要跟出大营时,隐身其后的修茂阻止了他。修茂神不知鬼不觉避开守卫,一路跟踪胤禔而去,又尾随胤禔而回。
    这时,和鲁终于对修茂说出了劫掠的原委。那一声鹰啸便是修茂对耀格发出的信号,随后并告知了耀格胤禔的举动。
    “修茂告诉你胤禔的举动,无异就是要让我知道,他什么意思?”胤礽眼底已经蹿出火苗。
    耀格俯下头,话题又转回修茂身上,不敢与太子对视,“殿下您救下他外甥女,他是在还您的恩情,他从不欠人情。”
    胤礽瞪大眼眸,锋焰燃动,“我救的不是他外甥女,我救的是······”
    一着急,胤礽咬破舌尖,淡淡的血腥味漫步口腔,眼中的火焰瞬间熄灭。
    等不到下文的耀格稍微抬眼,却见太子皱着眉,指尖捂住嘴唇,嘴里磨着什么。
    主动退远几步,耀格小心说道:“殿下,您别着急,我也问过修茂来大营做什么,可他说与我无关。不过,您放心,我会看紧修茂的,殿下你的安危是我的重责大任,断不敢出半点差错。”
    边后退边请太子早些休息,耀格不敢再停留,快速出了营帐。
    吐出口里的血沫,胤礽仰躺炕上,放空眼神。
    无效力朝廷之心、闲享祖宗庇荫的人,难不成是为了替外甥女报仇追到了大营?不可能,修茂此来肯定不是为此。
    还有胤禔的怪异行为,同样思而不得其解。

  ☆、第14章 立身处世

翌日一场蒙古例行的饯别宴后,胤礽与裕亲王率主要将领在大营北口送别准噶尔使团代表。
    说巧也巧,胤禔又称病不来。而胤礽此行任务已完成,当下也不再逗留营中,使团前脚才离开,胤礽立刻也带着自己的侍卫从南口而出,回古鲁富尔坚嘉浑噶山行宫向皇帝复命。
    索额图步步紧随胤礽,唠唠叨叨琐碎一堆叮嘱,胤礽一直微微笑点头称是。送至南口,大家也都停住脚步,唯是索额图与裕亲王仍旧相随。胤礽察觉应该是伯父有话要说,便阻住索额图的脚步,独与伯父一同缓步前行交谈。
    “太子,胤禔说他病了,就当是病了,别往心里去。”福全站定,右手在额前搭了个凉棚挡住日光往南看去,好似目光能驰骋南下直入皇帝暂跸的行宫。
    胤礽没吭气,与伯父并肩而立,视线相同方向。
    伯父这话算是委婉地劝他,这种小事不在皇帝跟前提起也罢。胤礽本也无此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看就是往皇帝跟前一提,可你是想表达皇兄生病了,心疼他?还是想抖落出皇兄装病,不敬自己?
    “寻常人家的兄弟间会斗嘴打架闹别扭,帝王家的皇子们也不例外,不过皇家闹出的动静就格外引人关注。也难怪,皇子们所处的位置有多显赫,要周全的人和事就有多复杂。你们一个皇太子,一个皇长子,就属你们一前一后站得最高。可你们千万要站稳了,否则如何照应下面的弟弟们。你们要是不合,东倒西歪,弟弟们长大可就要自己站出来了,那就该他们反过来管你们喽!”
    胤礽撤回目光,惊讶地面向伯父,能从伯父口里听到这样的话,真是太不容易了。
    康熙皇帝的兄弟现今就只余裕亲王福全与恭亲王常宁,可皇帝对长兄福全与弟弟常宁的态度截然不同。不全怨皇帝偏心,福全为人低调,那些结党营私的勾当从不参与,就一心一意听皇帝的。常宁则不同,个性张扬,且多年来,与索额图及索额图的儿子们打得火热,皇帝明里暗里提醒过,常宁依旧我行我素。
    “说句实话,皇上封胤禔为我帐下副将,真个比率军冲锋陷阵还考验我。年轻人气盛心急,我可以理解,我也是这样过来的,皇上同样如此。没曾想,皇上又把你派来大营和谈,我这座军营一下子齐聚皇太子与皇长子,我这两天可没少失眠啊!”
    胤礽坦然地笑了笑,“害伯父为我们担心了。”
    “应该的,不然枉为伯父了。”福全迈开步子朝前走着,“太子这次的差使办得很妥帖,皇上就该放手让你接触这些实务。那些虚礼的仪式是皇家的脸面,可往往不如这样的更能锻炼你。书上的学问固然重要,古人的经验值得借鉴,然自个儿的亲身实践更能体现现实需要,只会让你收获更丰,终生受用。”
    胤礽保持步调洗耳恭听,福全压抑了许久的感慨在亲眼目睹胤礽的成长后这才和盘托出,“胤禔都已是两个孩子的阿玛,也该是他立业的时候了。此次出征,烽火战乱百姓受苦,可功成名就的机会也就在此,对胤禔在军中的威望非常有利。而太子你尚未成家,也未实际接触政务,倘若这回你一直留守京中仍是大把的时间埋首在书房里,那么待胤禔回京,你们兄弟间的平衡势必打破。说心里话,我不愿看见这样的局面。”
    福全扭头看向胤礽,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他,经历过皇室的风风雨雨方才沉淀下这般静悟。
    “太子,你们兄弟没有三头六臂,身旁需要人天经地义,久而久之,有了自己的圈子也不足为奇。但问题是,被众星捧月,不代表尽享被呵护的优待,相反还要时时保持警惕,驾驭人远比驯马难得多得多。马被驯服了,从此唯你是主,但人不一样,有忠心耿耿的,就有趋利避害的,还有趋炎附势的,甚至有背叛旧主反插一刀的。”
    拍拍胤礽的胳膊,福全微笑道:“多向你汗阿玛学习,驾驭住身边的人而不是被他人误导才是君王之道。伯父言尽于此,说得不对的地方,你且担待。伯父不是精习经史典故的那块料儿,说话粗糙,多体谅。”
    话完,福全招手胤礽的侍卫牵来胤礽的马,待胤礽上马坐稳后,福全把缰绳交到胤礽手中,“太子,你汗阿玛这回生病得你悉心照料,心里别提有多欣慰了。你一个少年郎,别想太多,先把皇上的儿子做好了,再慢慢为父分担,其它的自会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