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四时好-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南下,为的是今上的密旨,调查南下卫所与海寇勾结一事。
  因是密旨,锦衣卫北镇抚司一行人南下,皆未着飞鱼服,乔装成普通商队的模样出入南方各地。
  老三的迷信送到钟赣手上的时候,他正与同行的锦衣卫副千户商议政务。
  锦衣卫之间的密信都有特定的火漆。老三不识几个大字,往常传信的事都说老四他们在做,此番南下老三留在下川村,突然送来密信,所有人都以为一定是出了什么事。
  然而,拆了信封细看,指挥使脸上的表情好像……不太对劲。
  “指挥使,可是老三出了什么事?”
  老二沉默少言,是钟赣的影子,一贯比其他几人要更懂钟赣的心思,只是此刻,却有些猜不透。
  老四眉头拧起:“难不成是盛京那边有什么动静?”
  钟赣不语,反手将信一叠,放到手边拿住:“无事。”
  屋内众人面面相觑。
  老三的信里没写别的,找人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关于梁玉琢的事。义愤填膺中,又带着怒其不争的语气,还不断地示意他快点想办法。
  正经的事情谈完了,一屋子的人陆陆续续出了门。老四走得最慢,前脚才迈出门槛,后头就传来了钟赣的声音。
  “老四。”
  “标下在。”
  老四回身拱手。
  钟赣沉默地敲着桌面,手边还放着老三送来的那封信,想着心里的内容脸上的表情越发显得晦暗不明。
  钟赣不说话,老四也不敢追问,只低着头等他开口。
  过了一会儿,钟赣收回手,抬眼看向老四,道:“鸦青呢?”
  声音没有起伏,就连询问的时候,也语调平平。
  “这会儿鸦青应当已经到了梁姑娘的身边。”老四想了想,仔细道,“梁姑娘聪明,这人若是突然就出现在身边,只怕也不好相处。鸦青原本就是练出来当探子的,事情应当不会办砸了。”
  想起离开钟府前,钟赣突然提出让老四从盛京将鸦青调出来安置到梁玉琢身边,老四心底有些吃惊。
  倒是老五老六提点他,这才有些明白这其中的蹊跷。
  可明白是明白了……老四壮起胆子,稍稍抬眼去看钟赣。
  他们的这位大人,怕是对人上心了。
  只是这其中的身份差距……怕是梁姑娘日后只能进府当个妾室。                        
作者有话要说:  梨水喝多了拉肚子这个,看人… …就好比,吃香蕉滑肠一样,看人。我老娘吃香蕉从来没反应,我爹一吃蛏子反应巨强烈,这都是看个人的。小孩肠道容易出问题,相对来说,梨水喝多了,有的小孩就容易肠胃不适拉肚子。话说……你们谁试过吃完螃蟹立刻喝冷水,或者吃完李子立刻喝凉水然后拉肚子的?从小听人这么说,我试了几次,好像都没啥情况……

  ☆、第三十二章

  院子里的鸡大清早的就打鸣了,梁玉琢从床上翻身起来,外头天光还没亮堂,屋子里黑乎乎的。
  梁玉琢摸着黑下了床,跟她睡一床的鸦青也跟着爬了起来。
  “你再睡会儿吧。”梁玉琢回头,鸦青正穿着一身打了补丁的衣裳,听见她说话扭头看了过来。
  “姑娘要去哪儿?”
  这几日住在梁家,鸦青跟梁玉琢几乎形影不离,不管是下地上山,还是去废园那儿帮汤九爷糊纸灯笼,总归是后头跟着了一条小尾巴。村里人都说,孙大夫给琢丫头找了个贴身的小丫鬟。
  梁玉琢推开门往外头走,站在院子里擦了把脸,鸦青已经搬了凳子出来让她坐下帮着梳头。
  听着隔壁屋子里传来的小呼噜声,梁玉琢笑了笑,轻声道:“之前收了小豆,我打算想法子做出点东西送到城里卖钱。”
  “小豆能做啥?”
  “很多,做好了让你头一个尝尝。”
  大概是听着了院子里头的声音,隔着围墙伸出一个脑袋。梁玉琢闭着眼任由鸦青梳头,听见墙头上的动静,睁开眼去看,瞧见那颗脑袋顿时笑了:“俞二哥。”
  她瞧见俞二郎回头像是同人说了什么话,再扭回头来时,梁玉琢笑问道:“俞二哥是要进山吗?”
  “嗯……”俞二郎点头,瞥了眼被鸦青握在手里的乌发,喉结滚动,“回头能留些吃的吗?”
  俞二郎的话,叫鸦青听了怔了一会儿,随即抬眼看了过去。梁玉琢倒是笑了笑随口应承下来。话才说完,就听见隔壁院子里传来了张氏的声音,俞二郎忙不迭应了声,当即脑袋就从墙头上消失了。
  梁玉琢收回视线,唇边还带着没歇下的笑,心底盘算起晚些要做多少东西了。
  鸦青给她梳了个方便干活的头:“姑娘带上我吧。”她像是担心被抛下,伸手拉住了梁玉琢的袖子,“姑娘别嫌我碍手碍脚,姑娘给我指些活,我在边上打下手就成。”
  这几日同鸦青相处,梁玉琢很明显发现小姑娘的性子有个古怪。倒不是说不好相处,而是瞧着冷冷清清的眉眼,说话做事却稳妥得很,只是言语间有些卑微。
  梁玉琢私下找过孙大夫。孙大夫似有难言之隐,半响才叹气说鸦青是叫老家的那一场灾给吓着了。
  如此一来,梁玉琢对鸦青只剩心疼,自然更不愿让人成日独自一个留在村里头。
  “当然要带着你。”梁玉琢眯眼笑,“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你跟着帮忙我乐得轻松。”
  鸦青闻言,笑盈盈地去洗漱。梁玉琢瞧着她这副模样,叹了口气。
  种的那些小豆种前头全收获了,老三正好在村里帮着收了几袋子红豆,红彤彤的,瞧着喜人。梁玉琢早打算好了要拿红豆做些吃食送去赚钱,思来想去就想到了豆团。
  她本来打算做的是欢喜团,可欢喜团要的是江米,还得熬糖浆,万一没做成就浪费了。梁玉琢思来想去就定了豆团。
  红豆自家就有,白面也买了不少,她这会儿洗了手钻进灶房,弯腰往灶里塞了把柴,把昨晚泡上的红豆倒进锅里,再倒上水放着烧,这会儿的功夫,身后头就传来了噔噔噔的脚步声。
  没等她回头,背上就扑上了个软乎乎的身子。
  “阿姐,鸦青姐姐说你在灶房,是要做好吃的吗?”
  二郎睁眼起来才出房门就跑去找长姐,院子里撞上正在喂鸡的鸦青这才知道,阿姐进了灶房要下厨。
  梁玉琢扭头瞧了眼背上的二郎,小子的眼角还藏着眼屎,一脸没睡醒的样子。她伸手拍了拍二郎的小脑袋,腾出一只胳膊拖住他屁股,背着人从灶房出来。
  “待院子里去,等会儿阿姐给你做好吃的。”
  二郎踢着腿嘿嘿笑,转头听见门外有村里的小孩喊他的名字,眨巴眼睛就想往外跑。
  “邋遢鬼,先把脸洗了,再跟阿娘说,阿娘要是同意你出去玩再去,不然我打断你的腿。”
  梁玉琢说罢挥了挥拳头,二郎吐舌,转头往屋里跑,一边跑一边喊阿娘。
  天已经彻底亮了,梁玉琢在灶房里一待就是半个时辰。二郎擦过脸后一阵风似的跑出了家门,隔壁院子里还能听到徐婶和张氏说话的声音,院子里的鸡咯咯哒的叫着。
  鸦青进了灶房就瞧见梁玉琢蹲在灶头前发呆。
  锅里飘出红豆的香味,鸦青忍不住多闻了两下,跑到梁玉琢边上一块蹲下。
  灶头下火烧得旺,梁玉琢许是发完呆了,从里头扒出几块没烧完的柴。
  “姑娘要做什么?”
  “吃过豆团吗?”
  鸦青摇头。
  她打小父母双亡,被叔叔卖给了人牙子,要不是被卖进开国侯府后被大公子挑中,她可能这辈子就是个伺候人的丫鬟,最多日后成了通房再开脸做妾。
  开国侯府对下人一贯严苛,主子吃的东西,下人一口都吃不着。梁家姑娘做的豆团,她在开国侯府那几年都没听过这名字,也不知外头有没有。
  梁玉琢闻言笑了笑。
  她打定主意要靠做吃的赚些钱,事前就跑城里转悠过几圈,确定了几个没人吃过的点心打算先试一试。
  豆团就是其中之一。
  等到锅里的红豆都已经煮到软烂了,她这才盛到一口大碗里,递给鸦青一个筛子和空碗就叫鸦青到一边帮着把水分都给过滤干净。
  趁着鸦青低头忙碌的功夫,梁玉琢往灶房外走。梁秦氏正站在门外同人说话,梁玉琢一眼就瞧见门外说话那人是梁连氏,当下皱了皱眉头。
  梁连氏也是看见了她,大抵是想起那时候在梁玉琢面前丢了脸面的事,脸色顿时有些难看,等人走过,撇了撇嘴角道:“弟妹,也不是我这做嫂嫂的说话难听。你家没了男人,闺女脾气又大,哪家人肯娶这么厉害的婆娘回家?薛家想纳妾,正托人在找容貌好的,要不我帮你去说说?”
  听着是给薛家当妾,梁秦氏的脸色有些发白:“怎么能是妾呢……她婶子,琢丫头到底是正经人家出身的闺女,怎么能当妾呢……”
  “哟,弟妹啊,你还嫌弃呐。”梁连氏一抹嘴,飞了个白眼,“你也不想想,琢丫头这一年闹腾出了多少事,哪家闺女有她这么折腾自己名声的。再说了,你家男人过去不常说什么,人往高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对对对,就这话。你总不乐意看着你家闺女嫁给泥腿子吧?当妾怎么了?当妾那也是大户人家院子里的,也是半个主子,穿金戴银,出入有车马轿子,身边还跟着婢女仆从,万一生下个带把的,那下辈子可是有福气了。”
  梁秦氏有些惶恐。
  梁连氏翻了两个白眼,见她没再说话反倒一脸不安,哼了一声,洒了香粉的帕子往她面前一糊:“你就好好想想。回头我闺女出嫁,你可得过来搭把手,我今个儿就来同你说这话的,行了,我走了。”
  梁连氏说罢话,挥着手里的帕子就扭腰走了。
  梁秦氏脸色发白,慢慢转回身,一抬眼就对上了站在院子里,面无表情的梁玉琢。
  母女俩因着之前的事情,已经有段日子没好好说过话了。梁秦氏又被徐婶数落过好几回,这会儿瞧见女儿的神情,当下喉咙一哽,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梁玉琢收回视线,扭头钻进灶房。
  “姑娘,你看这样成不……”鸦青瞧见梁玉琢进来,忙把过了水的碗递过来。煮软了的红豆闻着透着香,方才梁玉琢不在的时候,她偷偷挖了一些,尝了一口,没什么味道,可也觉得满嘴留香。
  煮过红豆的锅已经重新洗干净了,梁玉琢往里头倒了油和糖就开始翻炒。炒化的糖透着甜香,鸦青闻了两鼻子,就见梁玉琢把过水后的红豆都倒进了锅里,又往灶下塞了柴火开始翻炒红豆。
  炒好的红豆沙闻着香甜,梁玉琢拿了筷子挑了一小戳出来喂给鸦青。等人把筷子上的红豆沙吃进嘴里,这才问:“甜吗?”
  喷香的红豆沙在嘴里没多久就化开了,香甜的味道在齿间弥漫,鸦青忙不迭摇头,一贯清冷的脸上难得露出来开心。
  “不会太甜,这个味道刚刚好!”
  梁玉琢不敢往红豆沙里加太多的糖,怕的就是口味太甜。这会儿见鸦青的神情,心底顿时松了口气。
  豆沙好了,后头的事也就容易了一些。加糖,加白面,团成面球,一颗一颗婴儿拳头一般大小摆放在盘子上头。
  鸦青洗了手,也在一边帮着梁玉琢团面球,不多会儿就团了两盘子。
  锅里的油烧热,把面球过油一炸,手起手落,梁玉琢盛出了所有豆团,一个个被炸得十分喜气,还透着让人难以拒绝的香气。
  “阿姐,香……”灶房门口探进一颗小脑袋,梁玉琢回头,瞅见是玩够了跑回家来的二郎,挑了挑眉。大概是玩得狠了,二郎额头上满满都是汗,一双小眼睛死死盯着灶头上的盘子,连吸了好几下鼻子,口水都快出来了。
  鸦青也发现了二郎,洗了把手,伸手就要去抓盘子里的豆团。梁玉琢皱眉:“还烫。”她说完回头,瞧见跑进灶房来正抱着自个儿的腿仰头求投喂的二郎,摇了摇头,重复道,“还烫。去找阿娘擦把脸,回头我就给你送去。”
  知道阿姐不会骗自己,二郎吞着口水,一步三回头地出了灶房,喊着阿娘就去找梁秦氏了。
  梁玉琢低头,看着盘子里的豆团,拿筷子夹起一个,伸到了鸦青的嘴边。
  鸦青微微一愣,脸上发红,张嘴咬下一小口。
  刚过油炸出来的豆团有些烫嘴,她这一小口咬下去,嘴唇和牙齿果真觉得发烫。可饶是再烫嘴,豆团的香甜还是让她觉得开心的不行。
  “姑娘,这真好吃。”鸦青吹了吹还冒着热气的豆团,伸手推了下梁玉琢拿筷子的手,“姑娘,你也吃。”
  稍稍放凉的豆团已经不这么烫嘴了,鸦青一个人就接连下肚了三个,回头听梁玉琢的吩咐给装了一小碗送去了山脚下的废园。
  二郎再从屋子里出来的时候,梁玉琢正端了碗过来。
  院子里摆上小凳子,二郎坐在上头,晃着脚,双手拿着一颗豆团,一口一口往下咽。
  她低头瞧着吃得津津有味的二郎,抬头道:“阿娘,我要是能赚到十两银子,你就不要卖了我换钱好吗?”
  她顿了顿,摸摸二郎的小脑袋,扯出苦涩的笑容来:“我要是走了,这个家就撑不住了。”
  尚且还听不大懂阿姐说话意思的二郎,眨着眼抬头去看梁玉琢,身后传来呜咽声。
  他回头,阿娘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捂着脸,眼泪一滴一滴顺着指缝往下掉,哭得不行。
作者有话要说:  梁秦氏的想法就是彻头彻尾古人的想法:穷的揭不开锅的时候,想给儿子求前程的时候,闺女是可以推出去的。但梁秦氏从某个程度来说,她又不是个特别狠心的,起码比梁连氏这样认为妾也是条好出路的人来说,梁秦氏心底还藏着一丝对女儿的愧疚。
我明天出趟门,后天回来,明天的会是存稿箱~

  ☆、第三十三章

  做出的豆团热乎的时候味道最好。
  不光二郎吃得满嘴都是,就连忙碌归来的俞二郎几口吞完一颗豆团,脸上的神情也写满了惬意。
  鸦青从废园回来,也给梁玉琢带回了汤九爷的一句问话。
  “九爷问,姑娘做这个豆团是不是想着要送到县城去换钱?”
  梁玉琢没瞒着鸦青,将剩下的豆团放进灶房柜子里,回头看着身边穿了一身旧衣的鸦青,弯了弯唇角:“冷了就不太好吃了,要换钱也不能拿着豆团直接换。”
  她刚开始的确是打着在自家做豆团,然而起早贪黑去县城卖了换钱的心思。可豆团凉了之后味道就大不如前,而且工序也并不容易,这么一来,辛苦巴巴地送到县城,反倒是有些得不偿失。
  “明日你陪我进趟城吧。”梁玉琢打量着灶房,又看了眼鸦青身上的旧衣,“我打算把做豆团的食谱卖了。”
  她的话音才落,鸦青就睁大了眼。
  她没读过多少书,也可知道杀鸡取卵的道理,直接卖食谱那就是彻底断了以后靠独门手艺赚钱的路。只是想到梁家眼下的境况,鸦青深呼吸,咬了咬唇。
  “姑娘,当真没别的法子了吗?”非要拼了命的赚那些钱?
  “赚了,二郎才有书读。”
  赚了,她也有条活路,不用想着被人当做物什那样卖了换钱,再给别人做牛做马像个奴才。
  而且……
  梁玉琢笑。
  她已经决定了,赚了钱后,这个家和她的关系就只剩下血缘上的了。她既替梁小姑娘委屈,也替她心疼。她占了这具身体,理当照料梁秦氏和二郎,可人都是自私的,如今她只愿意等到梁秦氏百年后,回到这里送梁秦氏一程,其他的不过如此。
  天光还没亮。梁玉琢就拉上鸦青出了门,昨天藏好的豆团成了路上的干粮。
  柴门才推开,就听见后头开门的声音,梁玉琢往后瞧了一眼,二郎扒在门口,揉着眼睛,睡眼惺忪。
  “阿姐……”
  “乖,回去睡。”梁玉琢几步走回到房门前,蹲下身,摸了摸二郎的胖脸颊,“等阿姐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她原本想说回来就可以送二郎上学,只是话到嘴边,眼角扫见往门口走来的一双秀足,将嘴边的话重新咽了下去。
  二郎还小,有吃万事足。听闻阿姐回来会给自己带好吃的,当即哈哈笑,胖乎乎的小身体往前一倾,也不揉眼睛了,抱住他阿姐的脑袋,一声一声乐呵呵地喊“阿姐”。
  他还在娘肚子里的时候,就没了爹,梁秦氏又是那样看重这个遗腹子,从他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就捧在手心里。
  好在慈母多败儿这话没在二郎身上应验。
  这孩子虽然没爹,却是个懂事的,调皮归调皮,从来不惹事。梁玉琢穿来这么久,最是疼爱这个弟弟。如今看他这副模样,心下一软,抱着二郎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
  到村口,汤九爷坐在俞大郎赶的牛车上,正眯着眼大呼,听见脚步声这才懒懒地抬了眼。
  “来了?”
  梁玉琢点头,几下就拉着鸦青爬上了牛车。
  俞大郎的媳妇张氏近来有些不舒服,大郎是个疼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