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玉琢低头看了眼二郎。二郎抿着唇,紧紧跟在身边,神情比梁秦氏看着要镇定许多,面对广文侯夫人的示好,懂礼地往前走了两步。
“母亲,这是谁家的弟弟,儿子怎的从未见过?”
人未至声先到。梁玉琢回头,看向从月洞门外走进的青年。
她从前也是见过双生子的,可再怎么双生,脸上总有一两处看着不同的地方,做父母的也会想尽办法好叫自己能分得出两个孩子。可看着阔步走近的青年,梁玉琢这才明了,为什么广文侯府敢冒着欺君之罪,把两个儿子的身份换了一遭——
这位原本的三公子,如今的闻愉闻大人,果真同闻先生生了一副一模一样的脸孔,便是从额头、鼻梁、眼睛、嘴巴再到下巴,愣是没有一处有差别。
也难怪琼林宴后,分明是换了一个人,却从来没人联想到广文侯府这一招偷龙转凤上。
等闻愉走到广文侯夫人身前,梁玉琢已经不声不响地拉过二郎,让到了一边。给二郎递点心的时候,她顺带着抬头看了眼,对上跟着闻愉过来的钟翰偷偷的挤眉弄眼,唇角弯了弯,算是受了这个小叔子不着调的招呼。
钟翰本是同汤殊在一块吃酒,汤殊又素来同广文侯家的闻愉走得近些,听得这两人说要进后院拜见几位夫人,钟翰便也跟着走了过来。来了才发觉,他那位未来大嫂竟也接了帖子,这会儿正带着个小孩在边上落了座。
虽然明面上不敢当着马氏的脸行什么大礼,可见梁玉琢弯唇颔首,钟翰便知,小嫂子这是瞧见自己的招呼了,再看她边上坐着的小子,不用猜也知道,多半是小嫂子前些日子托人从乡下接回来的弟弟。
钟翰正偷偷打量着差不多可以给他兄长当儿子的小舅子,前头闻愉不要脸的声音就把他结实地吓了一跳。
“这,这,这位姑娘不知是哪家的千金,敢问姑娘芳龄……”
这话问得颇有些没脸没皮。可广文侯夫人却似乎丝毫不这么觉得,反倒满脸笑意地看着小儿子凑到梁玉琢身前,掬手行礼,一双眼睛直勾勾盯着人看。
这满后院都是别人家的夫人小姐,大多不是通家之好,自然也不会随便叫自家姑娘在陌生男子面前抛头露面。这会儿见了情景,心下都有些气愤,年轻的姑娘们更是紧张地靠近身边的人,生怕晚些时候那轻佻的家伙就凑了过来。
梁秦氏气得脸色发白,可她的身份到底和这里的夫人们都差了一截,无人能在此刻帮着说两句话,只好自己白着脸张嘴想要替女儿把这登徒子挡出去。
二郎捏碎了手里的糕点,从座上腾地站了起来,侧身就要去挡他阿姐。梁玉琢虽然同他说过,闻先生有一双生兄弟,可不曾讲过竟然会是这样一个人,小小的二郎心底当即对曾经的授业恩师也没了一丝半点的好感。
闻愉却似乎丝毫不知边上人的想法,竟然还谗着脸往前走了一步:“姑娘花容月貌,不知可有婚配……”
话说到这里,就当真是过分了。马氏再怎么不喜钟赣和梁玉琢,那也是自家人的事,自出了马娇娘的事后她便被钟轶打怕了,哪里还敢让人在外头欺负了自家人,当即拍了桌子就要呵斥广文侯夫人。却不想,有人比她还心急。
闻愉还没将话说完,后衣领被人突然揪住,然后没等回过神来,直接就被丢到了一旁。边上的人一阵哗然,广文侯夫人急得从座位上猛地站了起来,扑过去就抱着被扔到地上的宝贝儿子嚎了一嗓子。
“儿啊,你可有摔着!”
“没呢没呢……”
“闻二我警告你,早点收了你这对招子,免得小爷我把你打得出不了门!”
钟翰一把甩开试图拉扯自己的汤殊,抓过梁玉琢递来的酒杯,狠狠一下砸到了闻愉身上。他虽不似钟赣有那一身锦衣卫的气场,可到底也不是普通纨绔,这一下更是显出了王霸之气。
见闻愉似乎一脸迷茫,钟翰侧身朝着垂眸喝茶的梁玉琢拱了拱手:“这位,是今上钦定的锦衣卫指挥使夫人,是我兄长未过门的妻子,你可瞧仔细了,小心小爷我断你子孙根!”
盛京中的世家子弟,都有自己的交友圈子。开国侯府同定国侯府的关系向来不错,同广文侯就差了一截,以至于钟翰和闻家兄弟的关系从入学堂开始,便一直平平。
钟翰是个浑的,自小对读书做学问没多大兴趣,因此小的时候就常叫先生在跟前反复提及广文侯府的那对双生兄弟——大的聪明,小的也是个机灵的。可不想如今,大的越发混账,小的先是在外头吃了几年苦,如今回了盛京,突然就入朝为官了。
他倒是不会在意这里头有什么阴差阳错的事,可平素就渐渐在外有了花名的闻愉,竟然敢挡着这么多人的面招惹他家小嫂子,钟翰这一口气却是怎么也忍不下。
“哪个敢打我儿?马氏,开国侯府就是这样教养子嗣的吗!我的儿啊,你快点告诉娘,哪儿疼,哪儿不舒服,娘就是拼了命也不叫那狐狸。精好过!”
梁玉琢并不意外广文侯夫人的这一声“狐狸。精”。在这位夫人眼里,没什么人和事能比得上她宝贝儿子的。宝贝儿子不会犯错,错的一定都是别人,宝贝儿子说的那些不着调的话都是被人迷了心眼。所以,她就是那源头,是祸害,自然也就成了“狐狸。精”。
不过广文侯夫人的这话显然没落得什么好。话音才刚落下,那头已有人一前一后迈着大步进了后院。
不过隔着几道门,哪有消息不会顺着风飞到前头男客们聚集的地方。广文侯府的下人都不是干瞪眼的,瞧见公子被人踹到后当即就派了人去请侯爷。
广文侯敢得罪别人,却是不敢得罪钟赣的。知道自家不着调的三儿子出言轻薄了钟赣未过门的媳妇,哪里还敢留在前头吃酒,带着闻夷就往后院跑。
也不管会不会冲撞到其他夫人小姐了,父子俩前脚才进月洞门,后头就听见那一身“狐狸。精”,广文侯吓得顿时腿软,还是被闻夷轻轻扶了一把这才站稳,几步过去一脚就踹在了闻愉的后腰上。
☆、第六十六章
即便是双生子,总也有人特别得宠,有人受到冷遇的。
闻愉同钟翰一样,自小被父母捧在手心上疼宠着,没受过什么委屈。当初科举能考到个秀才,也完全是广文侯偷偷塞了银钱买的。之后偷龙转凤,顶了闻夷的身份,也是靠着父母的疼宠。
因此,广文侯这一脚踹下去,生生把闻愉踹得懵了。
广文侯夫人这时猛地从儿子身边蹿了起来,一把把广文侯推开。她虽是女人,可猛然间的力道却并不显小,这一推还真就把广文侯推得一个踉跄,差点扭到脚。
闻夷扶住广文侯,抬首看向广文侯夫人,她眼睛里全是泪,满满都是对儿子的心疼:“母亲这是做什么?堂堂广文侯夫人,当着这么多贵客的面居然……”他似有无奈地叹息道,“母亲快快把兄长扶起来,莫要惹人笑话。”
说着闻夷也不再去看这对母子,扶着广文侯走向梁家母子三人。
广文侯这时候也不想再去管妻儿,只想着赶紧道歉,想方设法补救,别让人把这事传回到锦衣卫那儿。锦衣卫自钟赣任指挥使以来,越发叫人胆战心惊了。
梁玉琢也用不着广文侯做什么的补救。得了广文侯几句赔礼道歉的话,又不带客气地拿了补偿的礼,梁玉琢就拉着人就要走。
广文侯夫人还在地上作天作地的嚎哭,丝毫不顾后院里其他夫人小姐们还在边上指指点点,也根本不去管广文侯脸上豆大的汗珠和难看的脸色。甚至,在梁玉琢牵着二郎从边上经过,闻夷准备送她出门的时候,这一位竟还试图扑上去推搡。
广文侯赶忙一挡,直接被挠了一脸。
一行人出了侯府,梁秦氏和二郎先一步上了马车,梁玉琢还落在后面。转身同闻夷说话时,一眼扫到跟在后头准备早一步离开的钟翰以及……汤殊。
“今日多谢你帮忙,改日上衡楼,我亲自做一桌菜招待你。”见钟翰嗖的亮了眼睛,梁玉琢忍不住笑出声来,又朝汤殊一笑,福了福身子,方才颔首上了马车。
车帘落下前,她抬眼看向汤殊。青年身上能依稀看到几分汤九爷年轻时的影子,可想来,如果汤九爷的孩子都还活着,一定会比这人更加玉树临风。
她忍下叹息,轻叩马车。车子终于缓缓动了起来。
因为钟赣临走前的那些话,梁玉琢打从心底明白,这盛京当中那么多的夫人小姐公子,广文侯和定国侯两个府上的人是得躲开一些的。
倒不是怕,而是少和这些人沾惹上关系。毕竟,今上对这两家已经到了厌弃的地步,两府的上空都聚着常人看不见的阴云,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倒了血霉。
可避得开这两家人,却避不开从下川村过来的麻烦。
梁玉琢哪里会想到,梁连氏竟然会不声不响地摸到了盛京。
谁家没有个穷亲戚。梁玉琢并非不认下川村老梁家那些人,血缘上的关系那是分家也断不了的。但整个老梁家,对她们母子三人来说,兴许只有大伯梁通还能说上几句话。像梁连氏这种浑的,她们是巴不得当做不认识。
只是梁连氏却不是这么想的。
自从梁玉琢先一步离开下川村去了盛京,梁连氏就成天在村里说三道四。一会儿说梁玉琢这是私奔去了,无媒苟合,一会儿又说大概在路上出了什么事,大姑娘家家的万一这样那样一辈子就毁了。
梁通狠狠揍过她几回,但仍旧没让她长记性,依旧一张嘴,说东又说西。
但自从宫里来的圣旨到了下川村,知道梁玉琢这回非但不是无媒苟合,还是皇帝老子亲自颁旨赐婚给了大官,梁连氏的嘴就讨巧了。终于不再说那些不好听的话,人前人后都是“我们琢丫头”。
里正薛良和俞家的兄弟如今都在帮梁玉琢做事,收入不差,梁连氏得知后几次试图把那些东西都划拉过来。嘴上说的好听,自家人帮忙。可实际上打的什么鬼主意,下川村的人再清楚不过。
见抢不过他们,梁连氏只好罢手,满心希望自己那位弟媳能从盛京写信下来,然后把她们一家人都带过去。再不济,梁玉琢成亲的时候总是要亲戚们到场的,她就趁那时候去,然后不回来了。到那时,作为大官的亲家,身边一定少不了伺候的丫鬟,人前人后喊姑太太,听着就舒服。
可梁连氏这心思,只在梁通面前说了一次,就叫他摔了杯子狠狠训斥了一顿。梁连氏心里头气愤着,可也怕了梁通的拳头,哼哼唧唧不再提起。
只是去盛京这桩事,就成了梁连氏心里头的一个强烈的愿望。她甚至盼着梁老太太能出个什么事,好叫梁秦氏她们赶回来。
可也许正是这个愿望太过强烈了一些。梁老太太真出事了。
大夏天的,梁连氏的儿子梁学农不知道从哪里偷来了一大块冰,被冰得龇牙咧嘴地抱回了家,扔进洗衣服的木盆里的时候,摔碎了一块,随手就丢到地上。
梁连氏正和儿子在边上盘算着怎么用这块冰,老太太在屋里待得热得不行出来了。手里的蒲扇已经摇得有些烂了,梁老太太一边骂骂咧咧说梁连氏抠门不舍得买新扇子,一边往院子里走。
也是赶巧,那块被梁学农扔在地上的碎冰还没化掉,老太太一脚就踩到了上头。
脚下一滑,老太太摔了个四脚朝天。
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哪里还经的住这么摔跤。梁通瘸着腿急匆匆找来大夫,大夫也只能摇头,指着躺在床上的老太太叫他们好准备后事了。
梁通为了老太太的事愁的一夜就花白了头发,转个背的功夫,梁连氏竟然趁机带上攒的不少钱,偷偷跑出下川村,挤上了人家准备去盛京的牛车。
这一路遇到过什么事,梁玉琢没兴趣去打听,只是从鸦青那儿得知梁连氏还真就找到了她住的地方,大吃了一惊。
“她怎么就这么来了?她来了,谁在伺候老太太?就算老太太真……真不行了,后事怎么办,靠大伯一个人?”得知梁连氏就在门外,梁秦氏心里有些慌。一想到老太太厉害了一辈子,临了却被媳妇抛在家里,留下个腿脚不方便的大儿子照顾,她就替老太太难过。
顾不上安抚梁秦氏,梁玉琢喊来许姑姑扶着她先回屋,自己带上鸦青去前头见梁连氏。
“琢丫头,婶婶可算找着你了!”梁连氏跟着丫鬟进了门,一瞧见梁玉琢,赶紧扯开嗓子嚎了一声。
比梁连氏动作更快的,是守在梁玉琢身边的鸦青。看着单薄的身子往人前一站,伸手就把要往梁玉琢身上扑的梁连氏挡了下来。
“婶子怎么来了?”梁玉琢没说自己已经从身边人口中得知了她来盛京的缘由,客气地给倒了杯茶水。
梁连氏这一路过来,也是风尘仆仆,累得不行,见着茶水,仰头就往嘴里倒,也顾不上这茶水是拿几钱的茶叶泡的,完了还砸吧嘴:“这茶真苦,琢丫头,你都这么有钱了,怎么还喝这么苦的茶?”
梁玉琢没好意思说这茶用的是武夷茶,在盛京内算是不算的茶了,还是因为梁秦氏偶然喝了一次觉得味道好,她才一直在家里用着。可这话,她自然不会同梁连氏解释:“婶子怎么来了?大伯呢?不用照顾奶奶吗?”
梁连氏吞咽了下口水,眼睛盯着丫鬟端上来的糕点,盘子刚搁下,她就迫不及待地伸手,一左一右抓了两把。原本精致的糕点被抓得直接留下了指痕。
“我就是为了老太太的事才来找你们的。”梁连氏往嘴里塞了一口糕点,一边说话,糕点渣滓一边往外头喷,“你阿娘呢?快去把你阿娘叫出来,我有事同她商量。”
梁秦氏有许姑姑陪着,梁玉琢完全放心她这时候不会跑出来。“阿娘去铺子里忙活了,婶子有什么事同我说便是。”
“也成也成。”
梁连氏应了几声,又忙不迭咬了几口糕点,吃得急了还有些噎。
“老太太前不久摔了。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太好,这一摔,大夫说了怕是不成了。我就想着,虽然说咱们是分了家的,可你跟二郎到底是老梁家的种,老太太最后一面总归是要见一见的。所以啊,就过来给你们报信了……”
“奶奶出事了?那可能赶紧回去。不然去的迟了,就真的来不及见最后一面了。”梁玉琢也不等她把话说完,当即站起来要鸦青去收拾行李。
“琢丫头,怎么这么着急,婶子走的时候老太太还喘着气呢,应该还能再拖几个月。”梁连氏咳嗽两声,眼睛一直打量着周围,又盯着丫鬟头上光秃秃的一支钗子死命地瞧,“你现在在这里过得生活好了,怎么的也得让婶子也享受几天姑太太的福不是。这屁股都没坐热呢,你就要走,也太急了。”
梁玉琢笑笑:“奶奶一把年纪了,摔一跤那就不是小事,更何况大夫还交代了要准备后事。婶子,你这次过来,有和大伯打过招呼么?”
梁连氏脸上一僵:“你这话说的,好像我心黑似的。我当然是跟你大伯交代过才过来的。算了,你年纪小,不懂事,我等你阿娘回来再说!”
梁玉琢没去管她,把梁连氏一个人丢在正厅里吃糕点,转身就回了卧房。许姑姑正在屋子里陪着梁秦氏说话,后者满脸焦急,很是担心。让许姑姑帮着梁秦氏从后门出,再从正门假装回家。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梁玉琢果真听到梁连氏扑到梁秦氏的身边,把话又重复了一遍。
这些年,梁老太太对她们孤儿寡母确实算不上好,甚至还有些落井下石地欺负。可左右那都是自己丈夫的生母,梁秦氏即便只是想着这一点,就不可能放任老太太在乡下快咽气了还不管。她的意思自然和梁玉琢是一样的,要赶紧收拾行李回乡。
梁连氏却是怎么也不同意。
她好不容易才到了盛京,是为了过舒坦日子来的,才喝了几杯茶吃了几块糕点,坐了会儿垫着软垫的椅子,就得跟着回下川村那种地方。她是怎么也不同意的。
可在这里,谁还会去管梁连氏的想法。
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直接动手把人捆了,扔上车带走就是。何必多费口水。
所以,梁玉琢也的确没让梁连氏多折腾几下,直接就喊来钟赣临走前留下的人,利索地把梁连氏捆了,塞住嘴,扔进了马车。梁秦氏虽然觉得有些过分了,可看着女儿坚定的神情,再加上许姑姑在边上认可的点头,便也只好由着她去了,只等着鸦青去学堂接二郎回来,就一道回下川村去。
这时候回去,若是赶得及,还能早些回盛京准备明年开春的婚事。
然而,和鸦青一道回来的,不止有二郎,还有形容狼狈的梁通。
作者有话要说: 前天去了隔壁县练科目三,昨天考完回来困成狗就没发更新,今天补上~尽管考前手抖脚抖,万幸科三还是给战战兢兢的过了。可惜科目四准备不足,没考过,得等十五天以后补考成功才能领驾照_(:з」∠)_不出意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