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只是满脸飞金,笑的不能自已,没过一会儿,外头便是有太监高声道:“张娘娘派奴婢来给皇爷贺喜!”

    “快传!”

    张娘娘就是天启的张皇后,也就是崇祯的寡嫂,居于宫中,平素很少招惹事非,十分贤德,在天启在位时,张皇后这个皇嫂对崇祯这个小叔子就很照顾和看重,但崇祯即位之后,叔嫂避嫌,就没有什么往来了,而且崇祯自愧没有做好皇帝,光景连自己天启阿哥在位时也不如,虽然有时私下也抱怨是皇兄把天下弄坏了,但这话只能在心里想想,是万万不能说出口来的。

    今日不知道是谁凑趣,把这大好消息传到了后宫,张皇后听说,也是特意派太监来贺喜,崇祯高兴的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把张皇后宫中的管事牌子叫进来后,那太监忙在崇祯脚前叩了头,高声道:“张娘娘知道了济南大胜的消息,听说是个二十来岁的将军领的兵,娘娘十分高兴,说这是皇爷教化之功,终于上天给大明赐一个得用好将军了!”

    按张守仁的年纪,说是崇祯年间成长起来,倒也没错,不过这么一攀扯,等于把张守仁当成崇祯的门生一样说法,无形中关系就近了。

    “哈哈,皇嫂说的极是。”崇祯笑道:“和娘娘回说,这个张守仁朕知道他,这个游击也是朕一手提拔起来的……原本就是个做实事的,莱州海防,他出力不小,上一次斩海匪就是首级过千,原本不该只是个游击,朕心说年轻人性子浮燥,压他一压,且看看再说,嗯,果然是不负朕望,这一次,好生给朕提气长脸。”

    “是,奴婢立刻就回去禀报娘娘知道。”

    “皇后娘娘派奴婢给皇爷贺喜!”

    “贵妃娘娘派奴婢给皇爷贺喜!”

    消息已经在后宫中传开了,这个辰光,除非是在内阁值班的阁臣和佐吏,还有在六科值班的科臣之外,大臣已经全部散值回家,就算知道消息也不大可能进宫来了,所以此次前来恭贺的全部是后宫的嫔妃。

    张皇后的人刚走,接着便是周皇后,田贵妃,袁妃等后宫嫔妃,一个接着一个,把崇祯恭维的手脚都没放处,挺胸凸肚,顾盼自雄。

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折(3)

    也怪不得他,皇帝向来当的失败,在后宫也是成天阴沉着脸,疑心病重时,也唯恐后宫的女人们瞧不起他……这一下,可是把多年的积郁,一扫而空了。

    王德化是一直笑吟吟的伺候着,后宫这种热闹,包括各人的话,岂能和他这个宗主爷没有关系?

    刚刚曹化淳离开,便是去安排这些锦上添花的事去了。

    一则是给薛国观卖个天大人情,反正这张守仁一定会起来,不如就顺手推舟,大大的帮一把忙。

    经过这一闹腾,崇祯这个皇帝有个特点,一旦在第一印象觉得你好,便是很难更改,就算做一些不上道的事出来,皇帝也是能包容就包容了。

    当年袁崇焕的事不论事非曲折,皇帝可是在最后关头也差点把袁崇焕给赦免了,就算杀了袁崇焕,按他的罪名也是祸及家人,不过皇帝也是没有穷治到底。

    包括温体仁,周延儒,还有杨嗣昌在内,崇祯都是信之不疑,其中最相信的,便是温体仁和杨嗣昌二人。

    现在,张守仁算是成功晋级,最少在武将这个团体里,肯定是皇帝心目中的第一人了。

    现在朝廷放在各地的总兵有六七十个,正经的一镇总兵也十几二十个,带将军号的有镇朔将军杨国柱,征西前将军虎大威几个,这些将军,摞一块儿,这么多年所有的对东虏的斩首,也不及张守仁这一次的一个零头。

    这么大功劳,加上王德化等人有意的造势,皇帝想不印象深刻和印象大好,也是绝不可能了。

    “儿臣替父皇高兴,给父皇叩头贺喜。”

    没过一会儿,皇太子朱慈烺并定王、永王,还有皇五子,几个皇子都是闻信赶来,在殿中金台之下,替自己父亲叩喜。

    此时殿中的狼籍已经收拾了,崇祯也坐在金台之上,看着几个儿子,心里也是十分高兴、

    他是一心想要中兴的,他自觉自己是一个英主,不象祖父,二十年不见大臣,也不象父亲,死在一颗红丸上,十分冤枉,白当了几十年太子,也不能学天启阿哥,每天打木匠活,成何体统!

    自己是敬天法祖,谨言慎行,事事都是臣子表率,诛除阉党的事更是漂亮,全天下人都在称颂。

    但国事不顺,特别是战事不顺,平时有点愧对儿子,午夜梦回,生恐大明江山就毁在自己手中,到时候,这些皇子和两个公主,下场是如何,想想就是不寒而栗。

    现在好了,军事重现曙光,当下崇祯笑吟吟看向皇太子,问道:“长哥儿,你来说说看罢,这奏折上功劳该怎么封赏啊?”

    “呃……”

    皇太子到底才十一岁,虽然崇祯因为自己小时候耽搁了学习,特别是自己哥哥,认字都不认识几个,当年神宗想易储,崇祯和天启哥俩困在后宫,根本没有人理他们是不是要上学,崇祯的学识都是自己刻苦后学,十分辛苦,所以此时给儿子挑了王铎、吴梅村等大儒名士,教导学习,十分上心,太子每天的功课,他都亲自批仿,此时问太子,也是有考较一下儿子的意思了。

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个战场(1)

    “儿臣想,斩首这么多,是对东虏难得的一大功,要说厚赏,便是封伯也不为过了。不过……”

    见儿子还有后话,崇祯嘴角带笑,用鼓励的眼神叫儿子继续说下去。

    得到鼓励,朱慈烺便是胆子大了许多,偷偷又看了父皇一眼,才又接着道:“不过,国朝爵位是国之重器,不能轻授,李成梁领兵四十年,斩首数千级,最后才封赐伯爵,张守仁立功虽大,但太年轻,现在就封爵,将来无可封赏时,对他和朝廷,都不大好。”

    “好,好!”

    崇祯轻轻点头,双手也是在膝盖上轻轻拍打着,脸上也是一副赞赏的表情。

    这个太子,果然是跟得名师,看来明天要赏赐几个东宫的师傅了。

    眼见如此,永王和定王年纪和太子相差不多,而且田妃所出,隐隐对大位还有希图之意,此时都是感觉十分沮丧。

    朱慈烺十分得意,顺着自己思路又继续说道:“所以依儿臣所见,不妨在勋、阶上厚赐于张守仁,爵、职之上,还是稍加抑制,此非忽略其功,只是留其进步余地……妥当于否,还请父皇圣裁。”

    “唔,说的还不错。”

    古代士大夫,包括皇家在内,讲究的是抱孙不抱子,当了祖父,不妨疼爱一些,对儿子,就得严格。所以崇祯对这几个儿子,除了最小的那个,对其余诸子平素都十分威严,今日心情太好,太子奏对也很称旨,崇祯连连点头,夸了一句后,便是吩咐道:“下去吧。”

    “是,儿臣叩辞。”

    虽然崇祯没说是不是按朱慈烺的建议来封赏,不过有几句话的夸赞,也够皇太子回周皇后身边吹嘘一番了,当下朱慈烺带头,几个小兄弟一起叩头,然后便是一起辞出。

    待皇子都辞出后,崇祯才对王德化笑道:“老货,你怎么看?”

    “奴婢不敢言外臣之事啊。”王德化尖着嗓门,一脸惶恐:“奴婢万死不敢。”

    “何必如此?别人也罢了,你尽可随便说说。”

    “皇爷恕奴婢大胆,奴婢觉得,小爷说的是。”

    “既然如此,朕知道了。”

    崇祯心情极好,挥着袍袖道:“不要在这里传膳了,回乾清宫,叫皇后,贵妃,诸皇子,一并饮宴,朕很开心,叫他们取一坛最好的玉露春酒来!”

    “是,皇爷!”

    所有在场的内监,俱是喜笑颜开,宫中饮宴,十分难得,更难得是皇妃皇子齐至,皇帝心情如此之好,封赏什么的倒不指望,但伺候差事也能轻松很多,前几天鲁军全师覆灭的消息传来,杨嗣昌都被训斥,宫中连接打死了几个小内侍,都是崇祯盛怒时所为……皇帝也是要出气筒子的,不拿太监做法,难道去打自己老婆?

    殿中一片喜气洋洋中,仪驾摆好,皇帝上舆而行,文华殿距离乾清宫可不近,皇帝自是坐着肩舆而行。

    早春天短,此时已经薄暮上来,王德化出来后,一个小内侍凑耳过来,但听王德化轻声道:“出去到薛府报个信,就说,已经幸不辱命,就如阁老所托。”

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个战场(2)

    “是,奴婢这就去!”

    这个小内侍也是王德化的隔代门生,十分机警,点了点头,也不多问,当下便是折身而行,在暮色之中,一路从东华门出去,绕出东安门,经过灯市口,再折向东江米胡同,经行不远,就是相府所在了。

    京城格局,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勋戚之家和富豪之流,多半是东城,朝官清流,多半在西城,薛国观的相府就是在极富贵的所在,巍峨壮美,乃是天子赐给的府邸。

    隔的老远,就能看到相府外头数十盏灯笼,次第高低悬挂,犹如一盏盏星辰,天黑不久,却已经灯火辉煌。

    拴马石有好些个,都是系的来访官员的随员伴当的骡马,已经扣的满满当当的,至于轿子,更是从薛府正门一直排到胡同外头,轿夫长班,这会子就在寒风中说笑话嗑瓜子,什么馄饨摊子,片羊头脸的,卖年糕的小食摊在巷子口摆的到处都是,长随伴当们饿了,自然便是在这些小食摊上胡乱买些填了肚子便是。

    官员们也不一定能见着首辅相爷,倒是相府里每天开几桌酒席,来了便请上座,坐了开吃,见或不见,倒没个准。

    权门若市,就是这般的景像了。

    身为内监,当然不必久候,不过薛国观也不会拿这个小内侍当正经客人,也就是站在廊前阶上,听着小内侍将王德化的话一字不漏的转述了,听完之后,也是不做表示,只笑道:“小公公远来辛苦了——来!”

    一个薛府执事立刻过来,垂袖待命。

    薛国观笑道:“拿二十两银子,请这小公公去吃杯酒,大年的天,辛苦他了。”

    “是,老爷!”

    这边薛府的人答应着,那边那个小内侍也是喜出望外,不过机灵的内侍最为伶俐,俗话说聪明不过帝王,伶俐不过太监,太监无需聪明,聪明反而不好,只要人伶俐,会伺候人,察颜观色,便是好太监了。此时他知道不宜多话,当下只是跪下叩了个头,然后便是随那个执事,到得外宅,自取领取超额的赏银不提。

    “阁老这番真大方。”

    薛国观转回书房,房中坐着的,一文一武两人,一个是穿吏员服饰,另外一个,却是穿着山文甲,藏青色绣云纹背甲,头顶红色铜盔的武官,见薛国观进来,那个文吏打扮的便是笑道:“平日五两就尽够了,今儿可是开发了四倍赏银。”

    “老夫的得意门生给老夫长了脸,开心多费几两银子,算得什么。”

    “哈哈,我家大人此次也是说了,等奉命来京时,就到相爷府上,正式拜门。”

    “老夫到时候倒履相迎,倒要看看,国华他是何等样人。”

    说话的,便是林文远了。

    此次浮山报功,事前大费周折,甚至是他和薛国观几次彻夜密议,这才确定下了流程,包括在皇城照应,都是林文远和薛国观的几个心腹门生在场,慎之又慎,到底是将张守仁的名字,深深烙在皇帝心底,而到了如此地步,杨嗣昌就算想诋毁生事,也得掂量一下,是否值得用鱼死网破的态度,和一个小小游击死拼了。

    这等事,涉及到最高权力之争,包括好几个阁老,尚书,内监,一直到皇帝驾前,从谋划到定策,滴水不漏,终于是把这一场大功,结结实实的捞在了张守仁手中。

    济南战事是在鲁军覆灭前就打完,检点死伤,算斩首,甲仗,第二天就清清楚楚。

    不过,张守仁借口道路不通,却是并没有直接报功,张秉文等人打算奏捷,也是被浮山营的骑队给撵了回来。

    当时鲁军出击,事情明摆着的,一定会全军覆灭。

    先是叫这个消息到京城,然后再是大胜的消息,先惨败,后大胜,这滋味自然就是完全不同。

    京师之中的流程,是叫林文远带着人操作,报捷的信使,就是孙良栋这个外表憨厚,心机十分深沉的武将来担当,果然,今日所有的表现,朱王礼都是按吩咐行事,滴水不漏,抢功之余,也是狠狠恶心了杨嗣昌一把。

    对杨嗣昌,张守仁本人并无成见,事实上这人是一个有能力和手腕,也敢于任事的一个大臣,比起明末时那些普遍的尸位素餐,或是把持舆论,只顾自己形象和清名,罔顾事实如何的清流大臣来说,杨嗣昌要强的多。

    但党争就是如此,张守仁依附的是薛国观,成亲时老薛曾经赐字,彼此门生情谊是定下来了,虽说张守仁已经拜了刘景曜,不过拜门这种事并不是不允许第二次,地方上仰仗刘景曜,朝枢之中有薛国观照应,张守仁的青云之路,必将走的十分顺畅。

    说来简单,这其中的学问,心机,种种决断,都是要事前有充足的谋划不可,而且,每一环节都不能出错,否则,就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利益。

    时至如今,可算大功告成。

    薛国观也是一脸轻松和快意,他和杨嗣昌在崇祯心中都极重要,但他在崇祯心中是政务和财赋大臣,杨嗣昌却是专掌军务,原本他也不以为意,但张守仁这个武将倒是看的清楚,来信相劝,一则劝他和内廷打好交道,缓急可用。二则,军务上也不能完全的拱手相让……这个时候,大臣不懂军务,没有军事上的本事和布置,皇帝不会视若股肱的!

    这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杨嗣昌荣宠不衰,还不是皇帝觉得只有此人能助他展布军务,要是他薛某人也在军务上有所建白……和杨嗣昌的争斗,就可以从容的多了。

    固然他也看出,张守仁亦是在替他自己打算,但合则两利,多余的话也不必谈了。

    “请你转告国华,”他对着孙良栋笑道:“山东镇副总兵或登莱副总兵,抑或副将,任其择一可也。”

    孙良栋连忙站起,毕恭毕敬的答道:“我家大人来时吩咐,凡事听阁老的,他本人并无任何意见!”

第三百八十七章 酒话(1)

    得大功建大言,居中谋划,替薛国观暗中助以财力,物力,又谋划至深,此时还十分谦逊,薛国观再次改容,长叹道:“吾真迫不及待要见国华一面了。”

    “游击大人亦言,恨不得飞身至京,拜见阁老。”

    “哈哈,待局面稍定,他少不得要进京的。”

    王德化叫人转达的话十分清楚,皇帝和太子的对话,封爵等语自是以进为退,然后说的话,才是重点所在。

    勋、阶、职,这三样,皇帝都不会太过亏待张守仁,直升总兵,有点困难,毕竟一镇总兵是方面军事主官,张守仁的年纪太小,直接专任方面,朝廷不能尽释其疑,下头的人心也不一定会服,朝臣之中,也会有议论烦言。

    任副将副总兵,肯定不足酬其功,但在勋、阶之上想想办法,甚至加以美号,在这上头,皇帝肯定不会太小气了。

    种种权责上的便利,比一个总兵的名头要重要的多,武臣顶点,在以前是总兵,现在是方面提督,国朝已经多年不设武经略,张守仁的年纪,名头,实力,将来未必不能问鼎,所以不必急在一时。

    这些考虑想法,薛国观肯定会书信告诉张守仁知道,笑了一句后,便又夸赞孙良栋道:“强将手下无弱兵,孙千总,你今日的表现,实在令老夫激赏。”

    “阁老过奖了。”

    “怕是你任千总的时间,也没几天了!”

    浮山营制是游击最高,底下都是千总的差遣,现在水涨船高,孙良栋这一次立功不小,自然也是要提升了。

    当下也是十分欢喜,躬身谢过了,薛国观这里每天事情太多,又夸了几句,便是端起茶盏,送这两个浮山的人离开。

    从夹道一路出门,四周已经没有什么外人,林文远才感慨对孙良栋道:“这一路过来,辛苦了吧?在会馆歇息两天再回去吧。”

    “这,不能够了。”

    孙良栋在今日皇城之中,嬉笑怒骂,把那个兵部主事气的不轻,此时却是十分沉稳的样子,摇头对着林文远道:“明早一开城门,我就走了……大人那里,在等回音。”

    “这一次我浮山上下,定是扬眉吐气了吧?”

    “那是自然!”

    孙良栋傲然道:“济南城中,不要看文武官员大把,凡事都凭大人一言而决。而且,就算将来移防调开,省城的影响力也不会变的。”

    “如此甚好,”林文远也十分深沉的道:“军情处会在济南设点,既然你们先开展的好局面,我就省事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