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僵了僵,但还是坦率地点了点头。

    孙绍见此苦恼地低头,很久以后才抬起来,看着孙权摇摇手说道:“绍儿不会怪二叔父……可是绍儿会害怕……那里没有父亲,没有母亲,没有叔父姑母和祖母……绍儿会害怕,绍儿不想离开你们……”

    孙权一下搂紧了侄子,脸埋在孙绍肩头上,好一会儿才豁然起身,几个大步把孙绍转交给奶娘,硬着心肠交代道:“带公子回院子换衣。然后领他去灵堂!”说完脚步一转,毅然离开掉头,背过身去。

    留他身后孙绍一边被远走的在奶娘抱在怀里挣扎反抗,一边哭闹着冲他求助:“二叔……绍儿不去那里……绍儿哪里也不去……二叔……二叔……”

    等到哭声远去,彻底听不到了,孙权才一下踉跄地抚上身边墙壁,仰头合上了眼睛。孙策临死前那一幕又一次毫无征兆地闯入了他脑海:

    那会儿他印象里一向如山如岳的兄长已然性命垂尾。只是还压着一口气,力排众议,拒绝了臣下们对三弟叔弼的举荐,硬是出人意料地把他叫到跟前,拉着他手,亲托绶信。更是当着一众大臣的面,嘱咐张绍他们: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

    若说当时孙权没意外,没慌乱,那纯是胡扯!他又不是铁石做的,不可能都自己大哥将逝无动于衷。他更不是郭嘉那样神棍体质,早早就预测了自己大哥的短寿。要知道在此之前,孙权他是从来不曾想到有朝一日江东的担子会落在他身上。在孙权看来,他大哥神明器宇,春秋鼎盛,他愿意老实做的臣弟,压根就生不出夺嗣之心。再说,他已经有侄子,即便几十年后,孙策百年了,也是有他侄子承嗣。跟他无关。

    可是天意弄人,千算万算,谁算不到事出突然。就像是被老天爷忽然恶作剧地推了一把一样,十九岁孙家二公子很戏剧性地被推到众人面前,成为了被孙策指定的江东以后的当家人。

    那时的臣下里有人当然会质疑孙权,却没人敢质疑孙策。所以,所有的声音都被压下。只等人识时务的退去后,只剩下哥俩在房里时,孙策才虚弱而歉疚地拉着兄弟的手说道:“仲谋,要把这样的差事交到你身上……哥哥对你不住。”

    “……大哥。”孙权那会红了眼眶,狠狠地摇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孙策鼓励笑了笑,英气俊朗的脸上显出一抹耀眼地光辉:“江东以后就交给你了……别妄自菲薄。论任用人才,军阵群雄,你是不如我。但论拔擢贤能,保全江东,哥哥……可是远不如你。”

    “我死之后,江东世族或有一次动荡,百姓或许也会……民心士气皆会有一次考验,担子颇重。仲谋要辛苦了。”孙策说着安抚地拍了拍孙权的手,语重心长交代:“若当真事有踟蹰,内事,可问子布。外事,可问公瑾。”(作者注:张昭,字子布。)

    孙权狠狠地点点头,咬着牙说道:“大哥放心,弟弟以后定然一切以江东为先。”

    孙策眨眨眼,声音开始变的飘渺低沉:“绍儿他……”

    “我会视为己……”

    “无需如此!”不等孙权说完,孙策就出口打断,他扣住孙权的腕子,颇为郑重的交代:“你要记住,从今后江东之主是你。”

    孙权愣了愣,脸色怔怔地看着孙策。

    “绍儿现下年幼,若等他年长,江东之中必然会出现立绍儿为嗣的谏言。故此绍儿此生爵位都不可过高,至于立嗣之言,你无需理会,只选你心中最适合承嗣者即可。”

    孙权抿了抿嘴,最终还是在孙策坚持的目光点下了头。

    当天夜里,吴侯孙策逝。留给孙权的是一室的弱妻幼子和气氛紧张,随时可能动乱的江东之地。

    昨日孙权曾和母亲吴氏商量:要不要趁现在把孙绍送去许都。因为江东之事会如何,他自己心里虽有底,却也耐不住压力巨大,有要为孙家留一条后路的想法。

    可是这条建议甫一提出,就遭到了妹妹的强烈反对。而刚才绍儿的话,更是让他心如针扎,现在他自己都要质疑下:自己那个看似挺大义挺正常的决定,它真的……适合吗?

    孙权撑着墙壁,睁开眼睛,仰望着天空,声音沙哑而悲怆地小声喃喃:“以前不知道,现在才明白,这万人艳羡的位置,当真是不好坐……大哥,若是你,你还在这个位置……你会怎么做呢?”

    孙权当然得不到丝毫回答,甚至他得考虑是不是要找机会跟妹妹孙蘅透露些东西,看她样子,似乎对绍儿这事相当抵触。

    孙蘅当然反感这事,她不止是抵触,她还很伤心,很寒心。

    在甩开了所有侍女下人后,当着母亲兄长都不肯落泪的孙蘅却把自己一个人藏在了一片花木丛中,伏案而哭。

    等哭到自己觉得眼睛发胀,头脑发昏时,孙姑娘已经记不起自己是哭了多久了。只是想着尽快收拾情绪,还得想法子让母亲他们打消送走绍儿的念头。

    只是这会儿她刚直起身子,就发现一方月白的帕子被执在一双骨节分明的修长手指间,稳稳停在自己面前。

    孙蘅愣了愣,目光顺着执帕子的手缓缓向上。然后她就看到了平生所见的一张让她最惊讶的脸:一张如女子一样秀婉柔美的脸,眉如柳叶,眼似杏核。鼻梁秀挺笔直,皮肤白如春雪。

    “你是何人?”孙蘅没接帕子,而是警惕地往后撤了撤,拉开了自己和蔡威之间的距离。同时把手挡在了腰间:那里一条黑色的软鞭从不离身,若是眼前之人是敌非友,她绝对会让他知道知道:即便孙策亡了,孙家人也不是说欺负便能欺负的了。

    蔡威眼睛微微闪了闪,面色未变,手下也依旧保持递出东西的姿势。他对于孙蘅的问题没直接回答,而是轻声提示了句:“去找周公瑾吧。”

    “啊?”孙蘅被眼前这人的话搞得莫名其妙。

    蔡威耐性很好地说道:“去找周公瑾吧。告诉他你正心烦的事。我想他会帮你解决的。”

    孙蘅眼睛亮了亮,没有说同意也没有否认,只是盯着蔡威的警惕姿势微微松动了些,继续问道:“你是何人?”

    蔡威扫了眼孙蘅手边的东西,毫不怀疑,自己只要往前走一步,眼前这厉害丫头,绝对敢毫不犹豫挥鞭子抽他一顿。他对打架倒是没什么畏惧之感,但是单方面被殴,就有些憋屈了。所以蔡威很有耐心地挑了挑眉,露出了莞尔表情,侧向一步不带丝毫揶揄情愫地陈述:“你以后会知道的。”

    说完,把帕子从容地叠了个方块,放在石桌,微微往孙蘅方向推了推。然后也没说话,抬脚转身走人了。

    孙蘅被蔡威举止弄得万分诧异,她看着蔡威背影刚想冲他喊一声:“你落下东西了。”就见蔡威在前方不远处顿住脚,没回头,用很柔和很温暖的语气说道:“落泪的时候,带个帕子不错。把眼泪擦擦,等一会儿再出去找他吧。不然,会惹人担忧。”

    说完蔡威重新抬脚,平稳着步速离开了花木丛。

    他身后孙蘅有些发愣地看着他消失离开,转脸又看向桌上折叠齐整的帕子。脸上微微茫然了下,然后偏着头,颇为好奇不解地想到:他是谁?从哪里来?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怎么会知道让我找公瑾哥哥?

    在蔡威在孙蘅面前前后加起来出现不足一刻钟,说话不到十句后,成功的把一堆问题塞进了孙家姑娘的脑袋里。在平静下来,开始琢磨问题的孙蘅看来,此时的蔡威就想一个巨大的谜团,论长相,论来历,论谈吐,论举止,都勾起了她的困惑和好奇。她实在不知道:江东什么时候出现这样一个人物,能来去她家,而她却丝毫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

    静坐着想了一刻钟,孙蘅也没想到他有可能是谁。只好蹙起眉,迟疑地看了眼桌上帕子,最终还是收起来塞到袖子里。站起身,整理整理表情,打算去找周瑜商量事情。

181华章一篇是檄文

    当天下午;正游移不定,考虑着是否要把侄子送往许都的孙权就在府里迎来一个他极其熟悉的来客。这人很年轻,比他过世的长兄还要年轻。一袭本是孝衣的白色在他身上不显丝毫黯淡,反添了弘雅神韵。身上书生的儒雅气息之中带着军人的英气硬朗,长相非常俊逸。

    这位来客在见到孙权时;因挚友去世而带上了哀恸和疲惫的面上挂上了和蔼的笑容,看起来友好而亲善。

    孙权见到此人愣了愣,随即立刻起身;不待来人行礼就一手扶起人;满眼期待地问:“公瑾前来可是为孤解忧的?”

    周瑜直起身;一双如夜幕星光般璀璨的眸光投向孙权;口齿清晰;声音低悦;话语中带着绝对的坚定不移:“主公言重了。瑜来,只是想请示主公:若送孙绍去许都,主公当真心安吗?”

    孙权身子一僵,讷而不言。

    周瑜了然地笑了笑,垂臂在侧,望向孙权的眼睛温和而不失锐利。他挺直了脊背,直视孙权,缓缓开口:“主公,莫不是怕这江东数万男儿保不住一个稚龄幼童?”

    孙权抿了抿嘴:“非是如此。公瑾当知……绍儿他……”孙权迟疑了片刻,换了一种比较委婉含蓄的说法:“……他是现在孙家唯一的血脉。”

    “那就更不能送去许都了。”周瑜及其平静地接口陈述,

    “主公若只是要稳定江东之心,必然该让江东父老看到您的决心。送绍儿去许都,不是在昭告天下人:您自己对此都无完全把握,要为家族留一条后路?江东父老会怎么想主公?看的清的,会说主公虽筹划深远,然魄力不足,不足以成事。看的浅的,恐怕就当真以为主公刻薄寡恩,兄长尸骨未寒,就把将来可能有夺嗣之争的侄子送往许都,以绝后患了!”

    “我没有!”孙权皱了皱眉,有些急促地打断周瑜的话,情急之下竟连“孤”字都忘了称。

    周瑜淡淡地微笑了下:“那么主公对天下呢?主公可有雄视天下之心?”

    孙权沉默。

    周瑜抬手指了指墙上挂的地图:“主公若有雄视天下之心,便更不能把绍儿送往许都了,曹孟德与袁本初即将开战。如今形势看来虽是冀州占优,但瑜以为,此战胜者必然是许都。届时曹孟德一统北方,虎视江南。孙家必然成为他的拦路虎,绊脚石。若绍儿那时在许都,随便给他一个罪名,就能成为许都出兵江东的借口。到那时,别说主公的皇图霸业,便是父兄之基业恐怕也未必能保全在曹孟德的铁骑之下。”

    孙权身子一凛,豁然抬头。看着周瑜久久没有开口。

    周瑜倒是也耐心的很,他似乎笃定孙权必然会听进他话,放弃送孙绍入许都。所以干脆就这样站在原地,等待孙权的答复。

    莫约过了有半刻钟,这位十九岁初掌争权的年轻主公忽然一握拳头,带着一丝鱼死网破的决然说道:“绍儿是孙家的子孙。便是孙家当挺不过这次。他也该留在这里与家族共存亡!”

    周瑜心里轻轻似舒了口气,面上带出一丝温润的笑,如水般恰静平和断言:“主公,瑜敢断言:孙家,没了伯符也仍旧是江东之主。”

    孙权愣怔了一下,转身对着周瑜长揖到底:“权谢公瑾兄提点教诲。”

    周瑜侧过身避开孙权这一礼,又紧接跟孙权说了些江东外防之事,然后才告退出去。

    孙权看着周瑜远走的背影,心里暗自沉思了下:蘅儿那丫头跟公瑾一向熟识,说些闲话牢骚倒可能有的。但她平日举止大大咧咧,鲜少在公瑾跟前提起公事。这次公瑾居然知道绍儿的事,是小妹无意为之,还是她受人指点呢?若是后者,指点他的那个又会是谁呢?

    当然同样的问题,周瑜也问过了孙蘅。孙蘅回答很干脆,但也很精确概括:“是一个高挺纤瘦,相貌清秀得像女孩子的男人。”

    周瑜那会儿愣了愣,一边打算好去吴侯府,一边立刻就派人查证孙蘅所说之人。等他从吴侯府上办完事情回来,去查证的下人已经把蔡威的资料递交到了他手里。不止递交了资料,这位有些自作聪明的下人还把蔡威本人给请到了大都督府。

    周瑜看着客厅里身形笔直,目光淡然的蔡威,心里划过一丝警惕:此人身上若隐若现的散发着种很危险的气质,却含而不露,应当是个非常棘手的角色。

    蔡威同样审视着周瑜,心头却泛起了满满的惊讶:眼前这个人,眼神像夜幕般幽远而深邃,目光中透露着深远的机智。只是身上的斯文之气却让人他更象个洞察世事人情的哲人或者怀才不遇的乐师。而不是统领江东六万水师的大都督,更不是绝艳天纵的“江东双璧”周公瑾!

    在互相审视完以后,蔡威首先出声,向周瑜见礼。周瑜倒也客气地还了礼。但是下一句,周大都督就出口问道:“不知蔡将军从何得知,蘅儿请我过府必然会促成心愿的?”

    蔡威一怔,脸上绽出一丝不加掩饰地狡猾笑容,似真似假地说:“威猜的。”

    周瑜也跟着笑了笑,没打算揭穿或者披露蔡威这话的真实性。只是冲下人招了招手,在给人吩咐了句什么以后,转而回头跟蔡威说道:“蔡将军可有兴致与瑜手谈一局?”

    蔡威眨了眨眼,某种闪过一道光彩:“何乐不为?”

    等到棋盘棋子被端上来,两人各执一色,沉默开局,在棋盘之上开始一番无声较量时,周瑜府上又来了一位拜访之客。这客不是别人,正是鲁肃鲁子敬。

    鲁肃来周瑜府上,原本是要告诉周瑜他担心孙权新掌江东,信心不足,会办出一些不怎么深思熟虑的事情的。结果进了门才发现周瑜府上有客,而且还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一位客。仔细一瞧:嚯,这是哪个人物,这长相可当真是扎眼的很。而等到问过旁边服侍的下人后,鲁肃才得知:得,这位长相扎眼的没见过的客人敢情是来参加前吴侯的丧礼的。人家来这儿还真算是被莫名其妙请来的。

    鲁肃表情精彩地转了转眼睛,待缓步上前后,看到两人的棋局,不禁也禁了声。立在周瑜身侧,目光灼灼地盯着棋盘:棋局中的形式很诡异,周瑜所持的白子,以尖、长为势,看着已经是优势占尽,可是蔡威所执黑子像是没意识到这一点一样,依旧以冲、爬为势,像是毫不在乎输赢结局,只求厮杀痛快一般。

    这基本就是一场没有输赢悬念的棋局,周瑜绝对是稳赢的一方,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对着横冲直撞毫无章法的黑子,白子的落子速度却越来越慢,执子人的脸色也越来越凝重。

    这局棋下到后来,是以蔡威投子认输告终的。只是赢他的那个人却瞧着满局的乱子,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蔡威。

    蔡威被周瑜那一眼盯的呼吸一滞,瞳孔微微缩小,后背却立刻显出绷直的警惕状,只是口中依旧说道:“大都督棋艺,蔡威自愧不如。”

    周瑜在这一眼过后,却很轻松地笑了笑,站起身跟蔡威拱拱手,安之若素道:“蔡将军,承让了。”

    蔡威眼睛一眯,柳眉轻挑:“败于都督手下,威心服口服。”

    “哦?蔡将军心服口服?”一直沉默的鲁肃忽然出声,意味深长地反问了句。

    蔡威耸了下肩,配合地聚齐双手:“如若不然呢?难道威要说若都督有闲,威改日会继续讨教?”

    鲁肃微微怔了怔,紧接着接口说道:“大都督虽忙于公务,然肃确实多有闲暇的。若蔡将军不嫌,改日可来肃府上手谈一局,肃必将扫阶以待。”

    蔡威睡了下眸,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是起立转身望了望天色,跟周瑜告辞:“大都督府上待客让蔡威耳目一新。蔡威虽有心继续,然天色已晚,威还是不打扰大都督跟子敬先生议事了。蔡威就此别过。”

    周瑜似乎对蔡威反应早有预料,在蔡威说完以后只是静静地看了眼鲁肃,示意他暂时不要说话,然后就招手叫过一个家丁,把蔡威送出了府门。

    等到家丁和蔡威的身影都远走了,鲁肃才看着周瑜略有焦躁的开口:“公瑾可知此人若返回荆州,于江东而言有多危险?”

    周瑜挑挑眉淡笑着:“子敬可是想让我派人把他留在江东,或者……杀了他?”

    鲁肃毫不迟疑地点头:“此人之心机决计不会像如棋局那般表现的如此鲁莽,相反,肃以为他在棋局之上,是故意为之。这人若回荆州,必然会建议刘表趁此机会,兴师江东。”

    周瑜不以为然地摇摇头:“恐怕他已然建议了。”

    鲁肃一愣,有些难以置信地转向周瑜:“既然公瑾明知道此人回荆州是个隐患,刚才为何还要放走他?”

    “子敬,”周瑜转过身,动作悠然地把棋子捡回棋篓,言语带笑地问道:“你刚才有没有看过他的眼睛?”

    鲁肃怔了怔,回想了一下,发现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