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异界好种田-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伯么连忙拿出户书文件,递给他。李学水这才直起身,眯着眼看了会儿。
  “既然是立户出来,家里的田地物什可有分清楚?”
  赵伯么就防着他这么一问,有些不太情愿:“家里公公么么在的时候就把他们两兄弟的田分好了,本家老人都知道。后来他弟弟和弟么病重,又先后卖了几亩地给我们,他爹爹早就没了田地留下。只是他大伯说了,既然柳哥儿家里也不好过,便送他一亩旱田,也做他立户的根本。”
  “既然如此,你寻个老人过来与我说。这立户之事,也要有你本家的人见证。”李学水看起来做什么都慢悠悠的,事情却做得不含糊。三两下把情况都问清楚,做了决定。
  赵伯么见他没有与自己清算家里的田地问题,心中高兴,忙一迭声答应了。张小柳心知所谓的分田地只听他一面之词肯定有猫腻,但是家里没有大人出头,也只能这样不明不白了。一亩旱地什么的,真是少的不能再少了。只是这样的形势,也唯有苦笑了。
  “那就这样吧,我先把立户的文书给你们,明天之前你把正则该分的地契送过来。还有你们说的成婚,什么时候办事?”
  张小柳暗自叫糟,还真没想好该怎么说。幸好这时大顺么么替他说了话:“两个孩子年纪也还小,家里什么也没有,就先不办事了。等他们长大些,再补过吧!”
  办事就是做酒席宴请亲朋好友,两个孩子肯定没那个能力。再说村里穷人家也有不少是说好了嫁到人家去成了,也不办酒席。
  “这样也行。”李学水点了点头,这事就算定了。


☆、赶集

  许是担心中途再生什么对自己不利的变故,赵伯么这次的动作非常迅速,当天下午就把那一亩旱地的地契送了过来。在村长那里做了见证和登记,就送到了赵正则手中。张小柳趁机让赵正则和小麦带自己去田里看了一遍,这里的田地都不算肥沃,有些虽说是水田,也是垦荒出来的。只是有河里的水能引来灌溉,也能种水稻等喜水的作物。
  赵正则没有水田只有一亩旱田,张家有三亩水田,要养着家里四口人,除非要伺弄得极好,缴税之后才够口粮。张小柳寻思着,让大顺么么帮忙育了三亩地的秧。这里育秧还是把种子发芽以后直接撒在整好的秧田里,三亩田的秧并不费什么劲,也说好等收了谷,把双倍的种子还给他。至于另一亩地,则打算种些玉米等粗粮。
  在村长那里过完文书的第二天便是七天一次的乡镇大集,大顺么么约了张小柳一起去。张小柳想着家里什么都没有了,便点头答应了。
  这里的集都赶得早,天还未亮就起了床,张小柳把瓦罐里的钱一股脑都包在怀里,跑到村头的大榕树下随众人上了牛车。赶牛车的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叫张树,因为同姓一家亲,他在家里又排行第五,张小柳都叫他五叔。平日里侍弄土地,闲些的时候就拉牛车赶集,一人收一两个铜板。
  张小柳来到的时候车里已经坐了四个人,大顺么么也在其中。他叫了一声五叔,那汉子便笑了笑,没有收他递过去的铜板。没多久又来了一人,牛车里就坐满了。张五叔“嘿”的一声扬起牛鞭,赶着牛车走起来。
  张小柳看了一眼,刚赶上来的是个五十多岁的么么,左手手里挎着一个篮子,右手还拿着草绳绑好的青菜。他仔细想想,本尊似乎对这个人也是有印象的。
  “春生么么,您也这么早?”他扬着笑容主动与他搭话。虽然现在是个孩子的模样,但有礼貌些总是讨人喜欢。
  果然,春生么么摸摸他的头,从腰间挂的口袋里掏出一个窝窝头塞在他手心。
  “春生么么,我已经吃过早饭了,这个窝窝头还是您吃吧,我不饿。”张小柳摇了摇头没有收下,他带在身上肯定是充当早饭或者午饭的。庄户人家赶个集,又怎么舍得花铜板买吃食。
  春生么么笑眯着眼:“没事,么么这里还有呢,饿不着。”他拍了拍那个口袋,果然还是鼓起的。
  大顺么么见状说:“春生么么疼你,就收下吧。小孩子长身体,饿得快。”
  张小柳这才把窝窝头拿在手里。
  车上另外坐着的三个都是年轻新婚不久的哥儿,此时也不停地讨论着要添些什么,什么菜卖怎样的价钱。张小柳这才发现,几个人当中只有他自己是两手空空的,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带了菜和蛋去卖。
  一路上有人说话倒也不会太无聊,兴许是张小柳身世实在太惹人怜,大家都对他表现得很友好。牛车走得不快,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到镇上,而这时候天已经大亮了。
  几人与五叔说好中午巳时还在这里集合坐牛车回去,五叔就赶着牛车走了。因为其它四人都要卖菜,张小柳便与他们分开走。大顺么么虽然有些不放心他,看他信心十足地说不会迷路,没办法也只能由得他。毕竟卖菜这事要看运气,收摊时早时晚,张小柳虽然年纪小却也是要当家的人了,万一耽搁了时间没空去买要置办的东西反而不好。
  张小柳打量了一下这个地方,他们下牛车的地方是从村里一直走来的方向,其实是个十字路口。听刚才大顺么么特意与他介绍,这路口往下,也就是大顺么么他们去卖菜的地方就是个摆摊的大集市,各种肉类菜类,零食小吃,日用百货都在那里摆摊。往上走则是店铺林立,自然也是卖什么的都有,但不再是随意的摆摊,都是常年开着的商铺。而左右两条路则通向其它村,当然在这镇集的范围,也尽有商铺和摊贩,只是相对没那么集中。
  张小柳盘算着要给小松买些大米,就是他自己,光吃杂粮也受不了。赵正则来到他们家一身衣服都没有,要给他弄一两身,大概只能买粗布了。这也是幸亏现在不冷,接着就入夏了。至于其他的,他要打探打探物价,好好计划计划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他边走边看,偶尔还停下来观察买货物的人。虽然现在时间还早,集市上的人却不少了。张小柳知道每逢镇上的大集,周围五六个村的人都会来买卖东西。毕竟七天才一次,架不住人口多啊!他往前面走了没多久,就看到几家卖布的店铺。春天空气潮湿,布匹保存不好容易发霉,有存货的店家都会适当降价削减库存。因此张小柳看到店家都在店门口支起了货摊,五颜六色的布匹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
  “小伙子,这个紫色的怎么卖?”张小柳跟在人群后,听得前面一个么么拿起一匹紫色的布问。
  “这位么么好眼光,紫色可够精神,又不易脏哩!而且这个布便宜,十二文钱算您一米。若是您要得多,一整匹买还便宜十文钱呢!”现在门口的小二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子,显得十分机灵,说话也是一溜儿的。
  看了一下那匹布的质地,一听这个价钱张小柳就知道确实不算贵。
  “这是做给我家小子上书塾用的,哪个要一匹那么多!”那个么么摸了几下,嘀咕着说。然后比划了一下,“给我裁一丈吧!”
  虽然实惠,张小柳也买不起那个。等前面的人走了,他指着最边上的灰色粗麻布问:“不知道这个多少钱?”
  店小二一边收着旁人的钱,一边飞快的瞥了一眼他指着的布。
  “这是最粗的麻布,还染有青色、黄色,都是八文钱一米。若小哥儿要灰色的,每米再便宜你半文钱。”
  张小柳大喜,这样的话还是能裁点回去的。
  “那要是整匹买呢?还能再便宜点不?”
  他算了算,三米能做一套短衫加裤,让人裁衣大概也要花上几个铜板。这里一匹布是四丈,也就是十二米。如果七个半铜板一米,一匹布够他们四人一人裁一身了,也才九十个铜板。他刚刚看过,要是在成衣店,只比这个稍强些的料子也要四十文一套。
  “这个布已经是十分实惠的了,小哥儿真是要,一匹布再给你减五个铜板算了。”小二犹豫了下,这个布卖得真是便宜了,他自己都拿了一匹送么么。要是在旺季,也得九文钱一米呢!但看他是个半高的孩子,挑的又是最不好卖的灰色,还是让了步。
  这样算下来也只七文钱一米,八十五个铜板就能拿下一匹了。张小柳没有再犹豫,从怀里摸出铜板数给他,要了一匹灰色粗麻布。尽管可能不太舒适,但现在也不能有这么多要求了。
  双手抱着布,张小柳又在附近走了两圈,大致估摸清楚了这里的东西和价钱。当然,他也不敢买什么,到粮店里才发现自己连最下等的大米也买不起,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了点细面,家里的糙米倒还有些,不急着买。
  一路上东看西看,张小柳才发现自己走得很远了。眼看太阳升高,他虽然还估摸不准这里的时辰,也不敢再往前,匆匆掉头往来时的路口走去。
  “大夫,你这里真的没有百年以上的灵芝了?我上次明明还听小二哥说有的……”路过一个药店,他被一个响亮的声音吸引了,耳朵敏感的捕捉到“灵芝”两个字。
  “要是有,我能不卖给你?上次你来的时候是有,但那已经是一个月前了,灵芝也早就卖了出去……”张小柳站在门口,看到里面一个中年大夫无奈的说。
  “可是你说我爹爹需要灵芝浸酒才能改善状况……”大嗓门男子明显还是不甘心。
  “莫说是灵芝,现在就是其它草药也缺得很多啊!你爹爹也不是什么急症,慢慢养着吧!要不就过些日子再看看。”
  张小柳想起自己上山摔落时发现的那株灵芝,心中一亮。那时只想着家中连个存放的地方都没有,也不舍得采下来浪费了。但若是有人要买,多少也能换点钱。
  没多久,果然见到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垂头丧气的从里面走出来。他身着靛蓝色长衫,很是整洁,看起来倒不像村里的庄稼汉。
  他个子高,步子也迈得大。张小柳才略一犹豫,他就走出了几米远。张小柳回过神来,连忙追上去。
  “这位先生……”他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只得胡乱叫着,也不知道人家能不能明白。
  “你叫我?”那人却真的停了下来,蹙眉看着他。
  “是的,先生能不能留步说几句话?”张小柳气喘吁吁地拍了拍胸脯。
  “我不是教书先生,你有什么话要说?”
  张小柳看出他耐心不太好,大概也疑惑一个陌生的孩子有什么与他说的,忙直奔主题。
  “我当才从药房门前过,听到您要买灵芝?”
  男子脸色稍有缓和:“我要百年以上的,你家里有?”灵芝对生长条件并不苛刻,看这孩子的衣着就知道是哪个村的人家。这里到处有山,村民采到灵芝倒不奇怪。只是这里的山不高,百年以上的毕竟少有留得下来。
  “是的,我家里就有一株。”张小柳点点头,虽然还没采下来,但是那地方没事也没人会溜下去,灵芝肯定还在那里。
  “真的?你家大人呢?”男子脸上显出几分惊喜,随即四处去看,却没看到他身边有年纪大的长辈。
  “呃,我家里没有大人了,就我做主。你要的话我卖给你。”
  “你一个孩子,懂什么?”对方明显不相信他。
  “你若是要,我明天就给你送来。”
  “我怎么知道你带来的灵芝是不是真的有百年以上?”他这么一说,对方倒是心动了。反正自己只是明天来这里看看他说的是否属实,也不必担心被骗。
  “你可以拿去大夫那里问问,如果不是百年以上的,你就别要了。”张小柳给他出主意,他对自己的眼力很有信心。
  “这样倒也可以,你明日什么时候送来?”
  “明日不是赶集,村里也没有牛车来,我走路要费不少时间。如果大叔真的要的话,我巳时就可以来到。”张小柳知道他动了心,事情也就成了一半,算了算路上要耗费的时间说。
  “你这孩子心思倒是厉害。”对方想了想,同意了:“那就这么说好,明天巳时在这里见。我拿去问过李大夫,若真是百年以上的,就按药房的价钱给你,一斤五两银子。”
  “好,一言为定。”张小柳喜出望外,这个价钱比他想的高多了。毕竟在这个小镇,也不期望能出到多高的价钱。
  两人如此说成,张小柳便匆匆赶到早上说好集合的地方。牛车旁已经站着几个人,五叔和大顺么么都已经到了,看到他似乎松了一口气。
  张小柳与他们打了招呼,发现自己也没有晚到,还要等另一个哥儿才能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灵芝

  牛车走回来花的时间与去时差不多,一路上张小柳还看到许多走路回来的人。他约摸估计了下,从村里到镇上的路程少说也有二三十里路,明天要走出去也累得够呛。
  等到了村口,牛车就停下了。大家都下了车,各自赶回去做午饭。张小柳一手挟拿着那匹布,右手提着买来的各样东西,刚与大顺么么道别,就看见小麦带着小松眼巴巴地望着他回来的路。这时看见他的身影,两人都露出高兴的神色。
  “哥哥,你回来了。”小麦跑着来到他身边,接过他手里提着的东西。张小柳觉得他一直表现得很乖巧,也许压根没觉察自己的哥哥有什么不一样。
  “哥,哥,哥哥哥哥……”小松也跟着叫起来,但是显然说话还不利索,嘴巴一直“哥”个不停,摇摇晃晃地也朝他扑过来。
  张小柳看得心头一跳,这样未经过修整的天然泥土路,到处是露出边边角角的石块,他要是扑到地上可就不得了了。只得蹲下0身子抱起他,轻轻地碰了碰他的额头,引得他咯咯发笑。
  “小松也想哥哥了?”他这几天从未受到过小松这么热情的迎接,此时笑着说。手习惯性地摸了摸腰间的口袋,才发现里面只剩下几个铜板了,他竟然什么也没给两个小孩子带回来。
  虽说最主要是因为囊中羞涩,但是孩子本来就不是那么讲理的生物。记得他小时候家里也穷得响叮当,但是每次父母上街时他都哭闹着要跟去。就算最后被狠狠收拾了一顿,没办法跟着上街,也一定要他们买了东西回来哄着才行。直到上了学,才算改了这个坏习惯。所以他习惯性觉得,小孩子都是要拿小玩意来哄的。但这次只顾着到处在集市上观察,竟然完全忘记了两个小的。
  “小麦,对不起,哥哥这次没有给你买东西……”他说得有些羞愧,哪怕买根冰糖葫芦给他们也好啊,他明明看到有人举着冰糖葫芦卖。
  “没关系,小麦不用的。”他不知道,在小麦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赶集以后有好东西带回来的念头。以前张爹爹每次赶集都要给张么么买药,没了钱总是愁眉苦脸的。再说,土里刨食的人半文钱也要拿拿地里的庄稼才能换来,怎么舍得买小零嘴?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话果然不假。张小柳觉得自己也算是不用父母操心的娃了,但是一样的年纪比起来小麦显然更早熟些。至少他八岁的时候还不会为家里的生计发愁。
  “真乖,等哥哥下次去了集上,一定给你买好吃的回来。”他揉揉小麦的头,想到山上的灵芝,隐隐有些激动。
  三人慢慢走着,很快到了屋前。张小柳一眼看到菜地里湿漉漉的,显然已经浇过水了。看来赵正则真是个勤快的,他也没有嘱咐,就把事情做好了。土里已经能看到一层白白的细芽,看来这些菜也开始生长了。而菜地另一边,赵正则手里拿着柴刀,吃力地劈着柴。
  “阿正,过来。”看他那么瘦弱的手臂挥动着柴刀,拿柴的那只手明明还有伤,也不知道注意些。
  赵正则仿佛这时才看见他,放下柴刀抹了抹脸上的汗水,走了过来。
  “你早上浇了地就够了,怎么还不歇一下?这些柴也不急着用,过几天再劈吧。”张小柳轻声责备他,勤快是好事,可是他现在身体状况明明不好,还是等养些精神才能好好干活。
  “做事才吃饭。”这几天赵正则也慢慢明白,这个哥儿是极好的,不会像自家伯么那般拿着棍子抽他,也不会骂他多话,问话的时候还要他把话都说出来。
  “我们家里哪儿有那么多活干呢!你这几天还是少一点动手,把伤养好了,春耕的时候才能帮我插秧呀!”
  “好。”赵正则点了点头。
  “现在就歇歇吧,你帮小麦把东西搬到你屋里去。这布不能放在地上,我要请人帮你们做新衣的。放到你床上去,我一会儿就拿给家同么么那里裁衣服。”回来的路上张小柳已经向同车的人打听清楚了,村里有个叫赵家同的么么常替人做衣服,赚些手工钱。像这样半大的孩子衣服他做得最快,一天的功夫就能裁好几套。
  小麦和赵正则闻言都睁大了眼睛。村里老人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他们自然知道新衣服是好东西,但以往连过年,也只能看着别家孩子的新衣心里羡慕。
  这时听起来竟都有些不敢置信。赵正则以前跟着自己亲爹爹么么的时候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