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狀元-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向眼前的盈盈池水望去,公主口中的小池却也有十余丈宽,纵使轻功功夫多高明,一跃十余丈中间没有任何凭借,可谓难上加难。

  成宗已知妹妹的心意,接上话:“这也未必,武功修为到一定程度的人,应该可以。”“真的吗?”公主惊奇道,“不知皇兄可收得这样的人才?看,对岸的朱丹红芍药已经盛开,哪位若能御风而去,采得花王而归,便不负今夜天上人间的盛宴。”说完,公主眼波流转,在众人身上一扫,霎时宴会中静了几分。

  成宗见妹妹点名了,只好想想人选,座上的几人显然无法胜任。座下的众人中,武将倒是有几名,只是这水上漂的轻功恐怕没几人能办到……眼见公主又向那玉龙王子笑道:“不知王子的家乡,可有这样的人?”

  玉龙王子温和答道:“夜郎边南小国,这等奇人奇事小王不曾听闻,中原地广物博,人才济济,只盼能见识到。”

  瑞云公主翘起小嘴,露出略带天真的笑意,道:“本宫也只是看些搜神志怪的野史杂文而已,只怕是乱想的。”眼睛又向另外四人飘去。

  陈玉泉低下头想:虽然答上了前面的问题,可自己并不精通武艺,这等要求听起来匪夷所思,万一要是被叫到了。也只好硬着头皮拒绝。另一旁的萧宁有侯爵的世袭身份,年幼之时与还是郡主地瑞云公主是玩伴,如今两人都已**。公主越发美丽而且身份贵重,一方面姐姐萧妃的劝导。家族也好,自己的前程也罢,若能迎娶公主都是莫大地幸事。所以自己今日也精心准备而来,负责安排宴会的姐姐又给了他个极佳地位置。只是没想到公主提的第一题,就被一个小小的榜眼抢答了去。第二题又颇难为人,自己不敢贸然抢风头,生怕自己失了公主的看重。

  剩下两个,魏雁辉和郑涌也都是有心无力,不声不响地坐在那里。

  瑞云挑衅一笑,看着成宗道:“皇兄,怎样?可有人选?”

  成宗心中一狠,开口道:“烦劳今科的武状元梁振业一试身手吧。”婉贞在下面推了推发呆地梁振业,道:“恭喜你。要当驸马了。”

  梁振业冷哼一声道:“他家千金公主要胡闹,非要麻烦别人。真是,连个酒也喝不安慰。”这牢骚发得声音极低。脸上还不能显露出来。婉贞忍住笑,道:“快上去。不许找借口。可别丢脸啊。”梁振业道:“你说的容易,便让我趟这浑水。别得意。待会我就把你也叫上去。看看那上边的五个,都虎视眈眈的。真是让人为难。”说完,站起来,慢腾腾地上前领旨。

  梁振业在御前对答几句,便走到池边,心想这风头不想出却硬要找上门来,让人哭笑不得。以他的武艺,要过这个池子倒也不难,两岸虽有十余丈宽,但是池中睡莲低垂、如翠盘的大莲叶连成一片,岸边的水中还有垂柳的枝叶随风摇摆,可下手的地方极多。只是,怎样能做到不招摇又不失面子,这样滴水不露地事情还真不容易。

  梁振业一回头,发现皇帝携着公主、以及身后的贵宾都移驾到了池边,人群中隐约见到李宛有些调侃的笑脸。梁振业微微一笑,计上心来。

  他身形一闪,足尖在池边地大石上一点,人便如飞射的箭羽一般,带着劲力飞出。岸上众人纷纷赞叹,好俊地功夫!但见他人到池中时,劲力已弱,似要落到水中,有人不禁惊呼;哪知梁振业单足点在一朵大莲盘上,这只莲盘眼看要滑下,另一只脚又点在另一朵莲盘上,就好像走梅花桩一样,一路踏莲而过。

  众人齐声抚掌赞叹,但见梁振业一到对岸,没有取花,又立刻照着原样返回,众人正在惊异时,只见梁振业拜倒御前,道:“臣过岸之时,不慎踏水,现在足下已湿,不敢摘取花王归来,还请陛下赎罪,再选能人。”

  成宗已经极为赞叹,笑道:“卿不但武艺超群,而且一片赤诚,瑕不掩瑜,卿非但无罪反应奖赏。来人,赐梁将军麒麟金靴一双、红莲披锦一件。”这两件都是珍物,红莲披锦据说远从天竺运来、极为珍贵,而麒麟靴一般都是赐给一等地爵位的重臣功臣,此时赐给梁振业已是破格,又有激赏之意,众人羡慕不已。

  梁振业领了赏,也落座在上座,他心里好笑:把李宛也叫上来吧,这五虎上将变成七国争雄才好。想罢,向成宗进言道:“臣学艺不精,使刚才这等雅事没了逸韵,臣推荐一人,必能胜过臣下。”

  成宗来了兴趣,问道:“谁?可在座下?”

  梁振业笑道:“便是李宛李大人。他为人洒脱,武功飘逸,想必才能担此雅事。”

  公主听了甚为开怀,连声说道:“真地么?李大人可真是文武双全的栋梁啊。”

  成宗重重咳了一声,止住公主的话头,说道:“姑且让李宛试一试。”

  台下的婉贞听到被召见,无奈地走上来,有些恨恨地看着笑地开怀的梁振业。心里道:你还真把我也牵扯进来了,所谓损友一点也不差。

  婉贞拜倒在地,道:“参见陛下、公主殿下。”公主抢先问道:“李大人,听说你武艺超群,胜过梁将军,可是真的?”

  婉贞听了这声音有些熟悉,但一时想不起在何处听过,依然恭敬答道:“那是梁将军过谦了,臣所懂得,不过是花拳绣腿,只为强身健体而已。梁将军是国家栋梁,要上阵杀敌、派兵布阵。与臣一届文生不可同日而语。”

  成宗笑道:“这样看来,梁将军可有欺君之嫌了。”

  李宛道:“若只是寻常的轻功、拳脚,臣也略有所学,只是比起梁将军,自然是术业专攻。陛下的难题,臣愿一试。”

  “好。”成宗高兴地点点头,难得在有外宾的时候,臣下能长脸面。还是年轻人血刚气盛,不甘落于人后。

  “臣斗胆请一物。成宗好奇道:“何物?”

  李宛微微一笑,道:“公主殿下的披帛,臣恳请借来一用。”

  成宗还来不及制止,瑞云公主便取下了披帛递了过去。“李大人请。”

  这回换作李宛来到池边,只见他也不整衣,也不挽袖,一身飘洒的长衫,头上的公子巾伴着墨黑的长发任微风吹拂,足下丝履不沾纤尘。轻轻一点池边的大石,整个人就如同被风吹走一样飘了出去。与梁振业的势如破竹不同,李宛他也不见使了多大的力气,广袖一挥,当真飘逸潇洒得仿佛谪仙。

  纵是如此,在距离对岸五六丈远时,李宛的身形也不免下坠,但见他长袖一扬,手中一团薄纱飞出,即时缠住了相距二三丈远的池中垂柳;手中再一振,借着这条曼纱的劲力,李宛顺利跃到对岸。

  众人见了,莫不赞叹不已。对岸李宛已经取下一朵盛开的红芍,托在掌中,转身返回。

  成宗见了大喜,特命再设置上位,准许李宛入座,待要恩赐,心中却拿不定主意:梁振业没有拿回花朵,已经赐了麒麟靴等珍物,这回轮到李宛,怎么办?

  见瑞云公主满心欢喜的样子,成宗笑道:“皇妹出的题目,这回看你说要给人家什么才能换回你的花王?”

  李宛听了,答道:“比起梁将军的步步生莲,臣还差得远。而且还借了公主的披帛才能采回红芍,此花当然要献给公主,怎敢要奖赏?”

  公主听了,脸上一红,柔声道:“李大人,多谢你。”

  这声“李大人”有些耳熟。婉贞不禁抬起头,看了看主位上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殿下。

  好面熟,婉贞不禁一愣,眼看着公主也对她微微一笑,婉贞立时想起那个踢毽子的小宫女,恍然大悟:怪不得当日那个少女颐指气使,无人敢不遵从,原来是皇帝陛下的胞妹,当今的瑞云公主。
      

三、胡笳十八拍 第七十一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国宴结束的当晚,梁振业和马天赐兄弟送婉贞回家,因之前遇袭的事,梁振业定要将她送到家中才放心。

  而婉贞心中也还在琢磨,一方面是有过一面之缘的公主,另一方面则是另外众人的神情言语,总有几分雾里来云里去的感觉。不像平时,自己总能分析得头头是道。这样一来,利害关系也分不清,颇有踌躇犹豫之感。在李侗这化外之士身边长大的婉贞,行事向来喜欢挥洒自如,这等小心又摸不着头脑的事,难免感到烦闷。

  梁振业调侃道:“怎么还皱着眉头?今天大喜可贺的事情,怎么不见你念叨谋划一番?”

  婉贞道:“什么大喜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你还装傻?今天的驸马擂台,您独占鳌头,他日驸马都尉加上少年英才,可谓是前程似锦。”

  “哼,少来这套。你也不弱啊,步步生莲的绝技怎会落我之后?”婉贞白了他一眼。

  梁振业好笑道:“看来我不点破,你还真就不说了。看看那公主殿下的眼神、样子,就知道已经芳心暗许,起码最看重最中意的人就是状元公你了。快说,公主的样子可不是第一次见到你,你之前什么时候竟然与这位内亲王联系上了?”

  婉贞听了此话,心里琢磨了一阵,开始觉得不可能,想笑梁振业无稽之谈,可越想越觉得有些道理。她心里一紧,道:“你说公主待我与其它人不同,是说笑吧。你看,萧侯爷和郑二将军都与公主旧识。而且谈笑风生。我一外人,不过坐在一旁凑热闹而已。”

  梁振业摇摇头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我只说三点:公主怎么这么爽快的借披帛给你?她一口一个李大人,怎么如此顺口?陛下为什么没有给你赏赐?”

  婉贞忙道:“不给赏赐也不能说明什么。一时忘了、想不到也是有可能的。”

  “这是礼数,也是御人之道,陛下怎么会轻易忘记?只怕……”梁振业嘻嘻一笑,“不久就会有大礼相赠。。1…6…K小说网;手机站wap;16k.Cn。到时候变成了一家人,不分彼此。赏赐什么的,自然不急于一时。”

  “这……这怎么可能……梁振业,你别乱说。”

  “我只问你,你和公主之前见过吗?”

  婉贞不得不点点头,道:“偶遇过。”

  梁振业露出高莫测的笑容道:“这就**不离十了。”

  婉贞急道:“这有什么可喜?”

  “哦?他日成了驸马,必是三品以上地重臣,陛下也定会重用你这个妹婿。就连后族也不足为惧,这不是大喜之事是什么?”

  “哪有这么容易。怎么可以娶公主?”

  “怎么不可以,你还未婚娶。公主也算是正当韶华。陛下也有意栽培新近的才子,一举数得。?”

  “绝对不行!”婉贞斩钉截铁地说道。梁振业有些好笑地看着她,说道:“你真是奇了。别人想攀都攀不到的事情。你却不要!”

  婉贞缓和了口气,道:“婚姻大事。岂可儿戏?再有未得皇帝旨意。这事不见得当真。时候不早了,你们早点回去休息吧。”

  梁振业道:“也好。我和天赐先回了。你早点休息吧。天赐呢?”

  婉贞回头一看,厨房里,德云忙碌地影子后还多了一个高大却有些笨手笨脚地少年身影。

  宫中却也连夜商讨起来。当事的瑞云公主自然回避了,太后和成宗亲送了公主回寝宫,太后便要儿子再到自己地寝宫小坐一下。席间,太后和后妃们虽然坐在稍远的御景台上,但主台上的情形早有人禀报的一清二楚。太后挂记着女儿的婚姻大事,夜虽深了,也要同皇帝问上几句。

  母子坐下后,也不多叙闲话,太后抿了口清香凝神地绿牡丹,问道:“皇儿,今夜宴会上可是有瑞云的意中人?依你的意思,怎么样?”成宗微微笑道:“母后也不必太着急。一来瑞云年纪还小,朕还想再留她两年,给母后在宫中做个伴;二来,现在朝中几派势力不明,朕也不想让瑞云陷到这朝堂政事上去。”

  惠平太后点点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皇后与萧妃自然也都是想着自己家里人,那魏相一直做大,委实也不好办。新近的官员么,还要再好好考教下行为品性,日久方能见人心么。只是,瑞云这孩子性情执拗的紧,我也是想了解个大概,好做个准备。平时也可以多约束一下她。”

  成宗略略沉思一下,道:“今天主席之上,有几个青年还是不错的。陈大学士之子陈玉泉,书香门第,专做学问,少与政事。只不过陈玉泉的心性略有浮躁,还需多加历练;新科的武状元梁振业颇有大将风范,这次西征也立了大功,朕倒是颇为看重此人。倒是瑞

  “瑞云怎么了?她地意思呢?”

  “另有位新科状元李宛,文采人品也是不错的。不过此人从面相上看,过于秀气,身量也文弱……人倒是聪明,也有胆量,这次西征也随军出征。不过,朕总觉得若是为瑞云招驸马,此人不太般配……”成宗将话说完,心中还在掂量。

  太后点点头道:“皇儿的眼光,母亲自然信得过。不过,瑞云这孩子看重地,偏偏是那位新状元是么?她的意思可是定下来了?”

  成宗略一迟疑,心中自知瞒不过,只好苦笑道:“那孩子当日在琼林宴上遇到这人便没忘记了。现在虽不至于向我要人,只怕心里已经有主意了。”

  太后皱眉道:“还有这事。那哀家可要见见这人了。皇儿安排一下吧,不要让瑞云知道,不动声色最好。”

  “是。朕明白。”成宗知道太后这是要考察李宛地人品才貌了。“这两日便好吗?”

  “越快越好。也好让我心里有个数。那位梁将军有空也让我看看,实在不行也好有个应变之策么。”太后说道,成宗全都应承下来。

  太后又道:“皇后、萧妃地两家怎么样?可有出色的?”

  成宗答道:“郑涌还好,不似他哥哥那般浮躁,有几分当年定国公地模样,倒算得上持重内敛;萧宁么,还过年轻也没历练,看不出什么别的。”

  太后点点头道:“郑家年轻这代还未见长,但余威尚在,如今梁家也不在了,武将以郑氏为首,皇儿要谨慎处事,对皇后也不能着了痕迹。萧氏么,虽然不比当年九门十家的鼎盛,但仍是世家大族之首,不得小觑。”

  “是。朕理会得。母后,时候不早了,您不要为这些事烦心,朕自去处理,母后请早些歇息吧。”成宗见时候不早了,亲自扶起母亲进了内宫寝室。太后扶了他的手道:“当年先帝每夜都是早早便让后宫静下来,这种时候早就安歇了。如今我皇儿这么晚了,回去只怕还要理政。要不是当年母亲将你领进宫里,现在做个闲散亲王只怕也是好的……”

  成宗笑道:“母后哪里的话。人各有命,强求不来。闲散有闲散的好,忙也有忙得好。朕现在也懂得了事不必躬亲的道理。政事总是处理不完,朕明白现在的政局如何便好。您放心,待会儿朕回宫便休息,不再理事了。”

  太后笑道:“罢了,你忙你的去吧。记得明天让我看看那人。唉,宫里的事我就再操心一下吧。”

  成宗笑答道:“是,朕这就去传旨了,务必让母后明日见到这人,好放放这颗慈母

  母子二人相视而笑。

  于是第二天一早,婉贞还在用早餐时,第一次接到懿旨。
     

三、胡笳十八拍 第七十二章 察之以毫厘(上)


    内宫的清暑殿,建在玉液池之中,周围人工建筑的假山上珍奇草木繁盛,殿外还有一条银帘般直垂而下的三丈小瀑布,即使夏季三伏之时也能环殿清凉。先帝时,一到入夏便将寝宫移至这里。成宗登基后,对母亲惠平太后致以纯孝,便将清暑殿改为太后的夏宫。

  这天早朝刚下,婉贞便接到懿旨前往宫内的清暑殿。确实已经到了三伏天,一大清早走了几步路便开始额头冒汗,婉贞心里却是一片清凉:自己一介朝臣,太后召见不知所为何事。

  入了内殿顿感一阵凉爽的微风袭来,婉贞心想:天家好会享福。抬头望向殿上,却见成宗换下金黄的龙袍,着一件白锦金丝的便服盘坐于堂上。背后垂着竹帘,后面隐约有三五个女子身影,其中一个人端坐正中,旁边有宫女执扇捶腿,想必便是惠平太后銮驾。

  婉贞快步上前,拜倒在地道:“臣李宛叩见吾皇万岁,恭请太后金安。”

  成宗不再似早朝时的肃穆,微微一笑道:“李卿平身,此时不是朝政议事,不必拘礼。”

  早有两名宫女移来一个紫檀案台,放在婉贞前面,侧对着成宗和其后的帘内的女眷们。婉贞一时摸不清头脑,不知道除了太后还会不会有其它人要来。而此时唤他前来,不知有何要事。不禁想起昨夜梁振业那番推想。心中一紧:万一真被料中,要以公主下嫁,那可如何是好?

  婉贞定定神,只听成宗言道:“要卿前来不为别事,只因再过不久便是八月中秋。太后念及北方景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