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花好玉圆-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兆佳氏一想到这个,眼泪就下来了,白露用热水拧过了帐子,交由黛玉递了上去。
  “额娘,我知道现在回忆这些,让您很难过,可是,有些事,我还是要问清楚,希望您能够谅解。”
  “你问吧,不光是我,燕嬷嬷记得什么,也只管说。”兆佳氏点点头,看着一直坐在她身边的弘云,推了他一把,“阿元呢,叫他们抱过来给我看看。”
  “是。”弘云刚应了,白露就出去抱了阿元进来。
  阿元精神头极好,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到兆佳氏就笑的一脸甜蜜。伸出手要她抱,兆佳氏接过来,搂到怀里,心肝宝贝的叫个不停。
  “当初孩子生病,没有传染给其他人吗?或者,在孩子生病前,府里有没有人得过差不多的病。”
  “没有,这些我也怀疑过,可是不管之前还是之后,府里都没有人得过同样的病。”兆佳氏十分肯定,黛玉便不再说了,又换了其他的问题。
  “那么,到底是怎么得病的,额娘有过怀疑吗?”
  “说起来惭愧,就是到现在,我都不知道那个贱人用的是什么方法。”兆佳氏生成长在一个大家庭,也不是不懂这些,对孩子自然是看的极紧。但还是中了招,二十几年过去了,怎么中招的,她都不知道。
  也正是因为这样,无论她多么怀疑吴氏,最后都得不到王爷的支持。因为实在没有证据,连孩子的病是怎么得的都不知道,怎么证明是别人害的,而不是孩子自己得的病。
  这么小的孩子,本来夭折率就高,这是当时除了兆佳氏以外的,所有人的想法。
  “当时的奶嬷嬷和伺候的人,还有人在吗?”黛玉问道。
  兆佳氏苦笑,当时她盛怒之下,发卖的发卖,打残的打残,撵到庄子的撵到庄子,细数一下,还真没剩下什么人。
  “福晋,世子爷,大少奶奶,奴婢知道文嬷嬷在什么地方。”一个声音突兀的出现在他们面前,寻声看过去,兆佳氏倒是知道,这个丫头是之前弘云奶嬷嬷的女儿,好像是叫什么玉兰的。
  “你知道,在什么地方?”黛玉看着她,脸色复杂,又有些庆幸,若不是她一直记着这些事情,也不会怀疑吴溪的布偶,再让阿元接触几天,说不定就会真的出问题。
  “文嬷嬷一直住在我家,和我娘住在一起。”玉兰低着头,忐忑不安的想,迎接她的到底会是什么。
  会是转机,还是另一次的劫难,她不知道。只知道,她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可能是干娘唯一的机会了。
  燕嬷嬷“哦”了一声,对兆佳氏道:“他们俩从小一起当差,感情很好。”
  “叫他们俩过来。”兆佳氏脸上无悲无喜。
  不多时,文嬷嬷和吉嬷嬷都到了。玉兰这几天都没回家,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玉兰在屋外迎了他们,将事情大概说了一遍,让他们进去好好回话。
  文嬷嬷眼泪当场就掉了下来,“我就知道一定是她,一定是她干的。”
  “先别伤心了,文嬷嬷,当年的事,你还记得多少。”黛玉温言安慰,让白露给他们都上了茶。
  “谢过大少奶奶。”文嬷嬷拿袖子抹了泪,小心喝了一口茶水。
  “当时,老奴和福晋一样,都觉得……是被吴氏害的。苦于没有证据,老奴就紧盯着吴氏的院子,想看看能不能找到破绽。结果就听到他们在说吴氏常一个人关在屋里,也不知道在干什么,丫鬟中途进去送个水,都会被她骂。还说小丫头看的真切,她抱着一个木匣塞进衣柜,谁都不让碰。”
  文嬷嬷求证心切,迫不及待的找到机会用看小格格的名义,想去看看吴氏藏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所以你就用我的名义去看小格格,落入了陷井。”兆佳氏总算明白了,当初她根本没让文嬷嬷去看小格格,她自作主张去了,兆佳氏都不明白她是为什么,如今才知道竟是吴氏引了她去的。
  文嬷嬷苦笑一声,“当时被抓就知道是被吴氏故意勾了去的,想将小格格的死算在老奴的头上,好嫁祸给福晋。”所以,她更确定吴氏一定是心里有鬼,否则怎么会使出这种毒计呢,叫她有苦说不出。
  “那小格格到底怎么死的。”吴氏之女当年的死因,也是成谜。
  “吴氏怀孕,她娘家经常来看她,福晋还记得吧。”提起往事,兆佳氏点头,虽然吴氏当年只是个格格,但毕竟怀了王爷的孩子,王爷又不看重名份,喜欢谁便格外宠着。吴氏也算知礼,兆佳氏便没有拦过她的娘家进府。
  “后来吉妹妹找了机会探听,才知道,吴家每回都会从外头带了郎中或是医婆进来,目的就是想看男女。最后知道十有□□是个女儿,怕难生,后头几个月,说自己胃口不好,其实是故意的。小格格生下来有多小,您怕是不知道,只比一只猫大不了多少。先天本就不足,哪里需要人来害,害她的本就是吴氏。”
  “她知道自己的女儿要死了,所以故意让你去做替罪羊,造成同样是证据不足,但同样有疑点的案子。最后大度的不追究你,就是想结束这件事。”兆佳氏总算是明白了。
  她当年不依不饶,大有捅破天也不在乎的架势。虽然没有拿到证据,但她毕竟是福晋,一力这么追究下去,吴氏的日子实在难过。所以在她看到女儿可能涯不了多久后,干脆想出这么一招,让文嬷嬷成了害死她女儿的疑凶。
  最后大度承认自己的女儿先天不足,是夭折,而不是被人所害。将当时的局势一下子逆转过来,反将兆佳氏逼入死角。最后不得不屈辱的接受两个孩子都是夭折,没有所谓害人的事,而将这件事彻底了结。
  “可怜我的儿子,是我这个当额娘的没用。这些年,我竟然真的被坏人所蒙蔽,竟然真的相信,当年你是夭折。”兆佳氏想到这些年来,她自我安慰,强迫自己相信这个孩子是跟自己无缘,说的她自己都相信了。
  到头来,竟还是被人所害。她让害死了自己儿子的人,逍遥快活了二十几年,还生下儿子。
  她恨,恨不得现在就用手活撕了吴氏,恨不得亲口咬断她的血管,吃她的肉,吃她的血,挫骨扬灰让她不得超生。
  “可是,到底是怎么受害的,还是没有头绪?”黛玉蹙眉,兆佳氏的儿子,身边至少是四个奶娘,四个丫头,还有兆佳氏屋里的嬷嬷看着,怎么能让吴氏找到机会呢。
  “会不会是……”黛玉想到碎布料,忽然想到一件事,不由出声问道。
  “额娘当年是否也收到了娘家送来的百子衣。”黛玉前世就知道初生的孩子要穿百子衣的习俗,只是前世已经没有谁真的去这么做了。这一回,她生下阿元,收到娘家送来的百子衣,颇是新奇了一阵。
  娘家选了一百户养过健康男孩子的家庭,找他们要一件孩子小时候穿过的衣裳。拿回家,剪剪裁裁,制成一套百子衣,送给外孙表达祝福的心愿。
  如果说布料,小孩子身边,最不受怀疑的应该就是百子衣了。这件衣裳,黛玉也特意给阿元穿过一天,便收了起来。如今想来,好似也只有这个机会。
  “断然不会。”兆佳氏想也没想就否定了,她的娘家,怎么可能伙同吴氏来害她呢。
  “额娘莫恼,不是说您家有问题,只是毕竟只是一件百子衣,从您家里送到您的手上,您确定还是原来的那一件吗?”
  “这……”兆佳氏迟疑了,回头去看燕嬷嬷。
  燕嬷嬷一哆嗦,“老奴这就去取。”当年那个孩子的东西,有些随之下葬了,有些还封存在库房里留个念想。至于这件百子衣,到底在不在,燕嬷嬷其实也不确定,只能先找找再说。

☆、第115章 百子衣

  燕嬷嬷身后跟着两个粗使婆子,抬了一个大箱子进来。这里头全是那个孩子的东西,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一件件往外翻。兆佳氏当年亲手做的衣裳基本上都火化了,箱子里大多是别人送的东西,那件百子衣,赫然就摆在其中。
  这回不用别人,兆佳氏屋里针线最好的丫头过来一摸,迅速找出其中几块衣料的不同,“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这几块布料虽然颜色很艳,却和其他的料子截然不同。”
  兆佳氏的娘家也是赫赫有名的大世家,他们开口要小孩旧衣的人家,非富即贵,绝不可能做这种粗布衣裳给孩子穿。
  “叫人去一趟。”兆佳氏“嚯”的站了起来,一只手紧紧抓住自己的衣领,有些喘不过气来。
  “老奴这就去。”燕嬷嬷是陪嫁过来的,由她回去最为合适。
  吴氏这边,已经将吴溪送回了娘家,听说弘云请了假,连院门都没有迈出一步,叹惜一句,“这孩子呀,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真是可怜见的。”
  “主子慈悲,太医进进出出都好几趟了,今儿福晋去过去了,怕是不太好呢。”丫鬟也跟着一叹。
  “这几天约束好下人,别给府里添乱。”吴氏一惯守礼,丫鬟听了赶紧应声,“是。”
  丫鬟一走,吴氏的脸上也没露出多余的表情,她仔细看着自己的手,轻轻吐出一口气,“福晋都去了,啧啧,今天晚上,又有许多人睡不着觉了吧。”
  燕嬷嬷带着人回来时,已经是半夜了,但因为有王府的贴子,也不怕碰到巡夜的人阻拦。
  “福晋,让老奴看看……”燕嬷嬷已经在路上讲明了缘由,所以这位老嬷嬷半点没有浪费时间,一进来就要求看看百子衣。
  燕嬷嬷跟兆佳氏解释,“当年的百子衣,是老夫人带着她一块做的,要说谁还记得这件事,也只能是她了。”
  老夫人早已过世,剩下的老人已经不多了,能记得这件事的就更少了。
  “这不是我和老夫人做的那一件。”老嬷嬷掩面而泣,她亲手做的东西,她怎么会不记得呢。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她也不敢上来就肯定,先是仔细摸摸针脚,这针脚不是她的针法。再仔细看看面料,回忆一点点涌上来。
  “我记得,有一块周家的衣料,是玫瑰金的织锦,当时老夫人还笑说,怎么男孩子会用这个颜色做衣裳。还有一块金黄色的料子,是当时的太子妃送来的,因为咱们福晋生的孩子也是龙孙,能够用得上。”
  不提其他,就这两块衣料,老嬷嬷是记得极清楚的,百子衣上摸遍了,也没有这两块衣料。
  兆佳氏一下子瘫软到地,“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弘云上前扶住她,“额娘,当务之急,是查出这衣裳是怎么换的。”
  燕嬷嬷和老嬷嬷两人对视一眼,慢慢回想当初的情形。过了半响老嬷嬷才开口,“百子衣本来该由奴婢送来,但当时四小姐要随着姑爷外放,家里忙乱,就让其他人送了。”
  这个送东西的人也已过世,恐怕个中真相已经无人知道。最有可能的,就是在王府里,东西被调了包。
  “福晋的娘家人送东西过来,有小丫头殷勤一些,帮着拿东西,趁机换了,是极有可能的。”黛玉想了想,觉得只能是这样。娘家只要没有老夫人这样的人过来,送礼的和做衣裳的并不一定是一个人。
  而且就算是一个人,兆佳氏也未必就会当着面把百子衣取出来。谁能想到,一件百子衣上能有什么问题呢。
  “奴婢也觉得是这样,这件百子衣,除了几块有问题的衣料,其他的都非常华丽。但仔细看看却没有一样是宫里出来的料子,也没有外地过来的名贵衣料。”白露看了看,也出了声。
  这件百子衣,只有可能是吴家送来给吴氏的,被她重新改了改,然后趁机调了包。
  “吴氏,我要她死,我要她死……”兆佳氏紧紧抓住弘云,“答应额娘,让她死,让她死……”
  “她当然要死,敢把手伸到阿元的头上,就是拼着这个王府世子不要了,她也必须死。”黛玉不等弘云说话,就先开了口,偏头看着弘云,眼底若有思量。
  “一个是我亲哥哥,一个是我亲儿子,你们这么看着我,是怕我会舍不得什么吗?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处好好的,什么我都可以不要。”弘云一手反握兆佳氏,一手揽过黛玉。
  “不过,我凭什么不要,阿玛再护着那个女人,难道事实面前,他还不要回护她。”弘云不明白,他可是阿玛的儿子啊,从小到大,阿玛最疼的就是他。
  “你阿玛,他……不会信的。”兆佳氏闭上眼,当初的事,历历在目,原以为忘记的一点一滴,原来只是沉淀在心底,这一刻全涌了起来。
  “这就是我一开始便不许你告诉阿玛的原因,对于我们来说,她是仇人,但是对阿玛来说,她是他爱的女人。我们不吝用最恶毒的想法揣测她,但阿玛不会。我们越恨她,阿玛也许会越维护她。”黛玉看着弘云,长长吐出一口气,这一刻她觉得压抑极了。
  “一个男人太过多情,这就是后果。”她毫不犹豫的补上一句。
  兆佳氏身子一抖,却没有说话。
  “我不会的。”弘云无奈的看着妻子,“做好最坏的打算,但是也要往最好的结果努力。我不信,做过事还能一点痕迹都没有。”
  “既然是传染病,还只传孩子不传大人,想必太医多少知道一点,再去金陵的济民所打听打听。”弘云所说的,倒是一个办法。
  弘云亲自送了兆佳氏回去,兆佳氏轻拍他的手,好几次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额娘,讨回公道的事,就交给儿子吧。”
  “喛。”兆佳氏应了一声,牢牢抓住他的手,月色钻入云层,忽明忽暗,月光一亮,一丝水光在兆佳氏眼里一闪而过。
  半夜吴氏睡不着,叫了丫鬟进来,“那边怎么样了?”
  “福晋已经回自己屋里了,之前燕嬷嬷出了一回门,带了个老嬷嬷进来。”
  “带的谁?”吴氏微微蹙了蹙眉头。
  “奴婢不知,只知燕嬷嬷带着她回了屋,没人敢问。”小丫头能打听到这么多已经不容易了,更多的,哪里打探的出来。
  “我记得你有个姑姑在福晋院里洒扫的。”吴氏不动声色的从妆奁里摸出一只银镯子,递给了她。
  “你也好久没有见她了吧,明儿没什么事,你去看看她。”
  “是。”小丫头没有生疑,毕竟元哥这么大的事,到底能好不能好,大家心里有数,才好说话。
  “王爷今儿晚上没有回来吧。”吴氏又问。
  “没有。”小丫头签完,见吴氏没什么吩咐了,这才出去。
  弘云一大早就出了门,进了宫就钻进了太医署,连王爷派人叫他去见面,他都推说有事不见。
  最后还是怡亲王自己跑了来,气的吹胡子瞪眼,“小兔崽子,到底怎么回事,你额娘不是说阿元还好吗?”
  “阿玛放心,阿元的确是在好转,不过是别的事找太医核对一下罢了。”弘云看着阿玛,心头一酸,他从小到大感受最多的就是阿玛对他的宠爱。
  阿玛说男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总听妇人之见,所以将他带到身边教育。阿玛说他是长兄,要照顾弟弟妹妹,以后王府是要交给他的,丝毫没有任何一刻怀疑过他的能力。在他心里,阿玛一直都是全天下最威武,最英明,最厉害的阿玛。
  从来没有想过,他会有任何事情隐瞒着他,这感觉让他十分难受。
  “是不是阿元,你别这样,有什么赶紧说,阿玛撑得住。阿玛替你找最好的太医,不不,全天下最好的神医。”怡亲王亲手带大的孩子,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看就知道他心里有事。
  “真没事,就是过来问问太医后续有什么要防范的,你知道额娘的,再加我黛玉,我根本招架不住啊。一大早就被赶进宫了,这会儿还得回府,不然他们见我不回,又要胡思乱想了。”
  怡亲王松了口气,“我今天回去,晚上一起吃饭,你把阿元抱来给我看看。”
  “好。”弘云很爽快的点了头,怡亲王才满意的笑了。
  弘云一走,怡亲王就招了手,“跟上去看看,那个臭小子干嘛去了。”
  “是。”侍卫抱拳,换了便装,跟着出了宫。
  弘云直接杀到济民所,找到里头的郎中,说明了病情,郎中摇头道:“您说的这种病,老夫倒是知道,是一种多发于小儿的,手脚和口都会生出红疹和水疱的病。这种病,发展极快,一旦得上了,一个求治不及时,几天就完了。只是老夫来的时间长,很确定我们这里人有这种病。”
  济民所都是收治一些看不起病的穷人,但是小儿有病,但凡家里还能拿得出一点铜板也要去医馆看看的。
  见弘云失望,郎中想了想道:“老夫知道个地方的济民馆,收的小儿比较多,不然,这位小哥云看看。”
  “多谢多谢。”弘云道谢走了。
  郎中展开手里的银票替给旁边的学徒,“去入帐吧,若不是看他捐了银子,老夫也不会说的这般清楚。”
  弘云去了另一个济民所,果然小儿比较多,这边收治的人就更穷了,得了病就被扔进来,活不活得了,只能看天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