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他们来到巴格达-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娘感兴趣,很有意思。” 
  “不是那么回事儿,”理查德说道。这时,他满脸通红,看来比平常显得更加目空一切了。“我只不过是一噢——担心她会出事儿而已。我一定得去巴格达一趟。” 
  “好吧,如果你明天一定要去,”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说,“你可以顺便把那些砖运回来。那个笨蛋司机昨天给忘了。” 
  第二天凌晨,理查德便到达了巴格达市区,然后立即前往蒂欧旅馆,在那里得知,维多利亚没有回来。 
  “而且我们早就安排好了,她要跟我一块儿吃饭,饭菜是特意准备的,”马柯斯说,“我还给她留了一个最好的房间,真奇怪,你说是不是?” 
  “你报警了没有?” 
  “啊,没有,亲爱的。报警没有什么好处,她可能会不高兴的。而且我也不愿意这样做。” 
  理查德简短地询问了他一下,问明了达金先生的住址,便赶到他的办公室去求见。 
  他记忆中那个人果然如此。他打量着达金那弯曲的身躯,那犹豫不决的神态,还有那微微颤抖的双手。这个人不是个好人!他对达金先生道歉说,可能会浪费他的时间,但是不知道达金先生是否见过维多利亚。 
  “她前天到我这儿来过。” 
  “你能告诉我她现在的住址吗?” 
  “我想她是住在蒂欧旅馆。” 
  “她的行李在那儿,可是人不见了。” 
  达金先生的眉毛微微一扬。 
  “她最近一直在阿斯瓦德土丘跟我们一起搞发掘工作,”理查德解释道。 
  “噢,我明白了。噢——很抱歉,我的确什么事儿也不知道,没法帮你的忙。我想她在巴格达还有好几个朋友——但是我跟她不太熟悉,不知道她那些朋友的名字。” 
  “她有可能到那个榄橄枝协会去了吗?” 
  “我想不会的。你不妨去问一问。” 
  理查德说道,“你听我说,找不着她,我就不离开巴格达。” 
  他怒气冲冲地皱着眉头看了达金先生一眼,起身走出了房间。 
  房门关上之后,达金先生笑着摇了摇头。 
  “哎,维多利亚,”他带着责备的口气说。 
  理查德盛怒未消地回到蒂欧旅馆,迎面碰上了满面春风的马柯斯。 
  “她回来了,”理查德急切地喊道。 
  “没有,没有,是波恩斯福特·琼斯太太。我刚听说,她今天就乘飞机到巴格达。可是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告诉我,她是下个星期才能到。” 
  “他总是把日期弄错的。维多利亚·琼斯有什么消息吗?” 
  马柯斯的脸色又变得阴沉起来。 
  “没有,什么消息也没有。这件事儿真叫我心烦,贝克尔先生。不是好事儿。她那么年轻,又那么漂亮,那么活跃,又那么迷人。” 
  “是的,是的,”理查德不愿再说下去。“我想我最好是等一等,接一下波恩斯福特·琼斯太太。” 
  他真不知道,维多利亚究竟出了什么事儿了。 
  “是你!”维多利亚带着毫不掩饰的故意说道。 
  侍者把她引到巴比伦宫旅馆的楼上房间里以后,她看到的第一个人便是凯瑟琳。 
  凯瑟琳怀着同样的敌意对她点了点头。 
  “不错,“她说,“是我。现在请你上床吧。医生一会儿就来。” 
  凯瑟琳装扮成一个护士,十分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非常明显,她是决心看守着维多利亚而寸步不离的。维多利亚闷闷不乐地躺在床上,小声嘟囔着: 
  “我若是能见着爱德华——” 
  “爱德华——爱德华!”凯瑟琳轻蔑地说,“爱德华根本就没喜欢过你,你这个愚蠢的英国人。爱德华爱的是我!” 
  维多利亚丝毫不感兴趣地看了看她那副倔强而又狂热的面孔。 
  凯瑟琳继续说道: 
  “自从你那夭早晨非常粗鲁地要求见见赖斯波恩博士,我就一直恨着你。” 
  维多利亚想出一着来刺激对方。她说: 
  “不论怎么说,我比你重要得多。我是必不可少的人物。不论是谁都能扮演你那个护士角色。可是一切全部靠我,靠我扮演现在这个角色。” 
  凯瑟琳一本正经而又沾沾自喜地说: 
  “没有一个人是必不可少的人物。这是我们应该懂得应该遵守的原则。” 
  “哼,我可是个必不可少的人物。看在上帝份上,叫他们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饭来。如果不吃点东西,到时候,我怎么能把美国银行家的这位秘书的角色扮演好呢?” 
  “我看,趁着还能吃东西,你就吃点吧。”凯瑟琳勉强回答道。 
  维多利亚没有听出她话中的恶毒含义。 
   
  





 









第二十四章



  克罗斯毕上尉说道: 
  “据我所知,有个哈顿小姐刚刚住进你们旅馆来。” 
  巴比伦宫旅馆办公室中那个和蔼的先生点了点头。 
  “是的,先生,是从英国来的。” 
  “她是我姐姐的一个朋友。请你把我的名片交给她。” 
  那位先生用铅笔在名片上写了几个字,装在信封里,派侍者送了上去。 
  不一会儿功夫,送名片的侍者回来了。 
  “那位小姐不大舒服,先生。她喉咙肿得厉害。大夫一会儿就来。有个护士在照顾着她呢。” 
  克罗斯毕转身离去了。他一到蒂欧旅馆,马柯斯就迎上来跟他说话。 
  “啊,亲爱的,咱们喝一杯吧。今天晚上旅馆住满了人,都是来参加会议的。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前天刚刚回去,现在他太太就到了,等着他来接她,多么遗憾啊!波恩斯福特·琼斯太太当然很不高兴!她说她告诉过他,自己坐这班飞机来。可是你知道那位博士是个什么样的人。只要是遇到日期,遇到时间,他没有一次不弄错的。但是,他这个人可真是个好人,”马柯斯带着通常那种与人为善的神态说道,“不管怎么样,我已经把她塞进来了——我把联合国的一个重要人物赶了出去——” 
  “巴格达现在热闹极了。” 
  “调进来大批警察,他们正在采取防范措施。听说——你听说了吗?共产党人策划了一个暗杀总统的阴谋,你听说了没有?已经逮捕了六十五个学生!你看见俄国警察了吗?他们对谁都怀疑。不过,这一切对生意人大有好处——的确大有好处。” 
  电话铃声响了起来,马上有人接了电话。 
  “我是美国大使馆。” 
  “我是巴比伦宫旅馆。安娜·席勒小姐住在这儿。” 
  “安娜·席勒?”不一会儿,一个专员在电话上讲起话来。“席勒小姐可以和我通话吗?” 
  “席勒小姐得了喉炎,正在床上休息。我是斯摩尔布鲁克大夫,正在给席勒小姐看病。她随身带来一些重要文件,希望大使馆派位负责官员来取。马上就来吗?谢谢。我在旅馆里等你。” 
  维多利亚从镜子旁边转过身来。她的衣服剪裁非常得体,金色头发梳理得恰到好处。她感到十分紧张,但又十分兴奋。 
  她刚一回身,便发现凯瑟琳眼中闪烁着兴高采烈的神色,于是她立即警觉起来。凯瑟琳为什么这样兴高采烈呢? 
  他们在搞什么名堂? 
  “你干嘛这么高兴?”她问道。 
  “过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她的恶意已经相当充分地暴露出来了。 
  “你以为你聪明得不得了,”凯瑟琳轻蔑地说,“你以为一切都要靠你。呸,你不过是个笨蛋。” 
  维多利亚猛地扑到她身上,抓住她的肩膀,用力掐她。 
  “哎哟,痛极了。” 
  “告诉我——” 
  这时,有人在外面敲了一下门,又连敲了三下,过了一会儿,又敲了一下。 
  “现在你就知道了!”凯瑟琳喊道。 
  房门开了,一个男人溜了进来。他身材高大,身着国际警察的制服,一进门便口身把门锁上,把钥匙拔了下来,然后朝凯瑟琳走去。 
  “快,”他说。 
  他从农袋里掏出一根细绳子,跟凯瑟琳一起,很快就把维多利亚捆在一把椅子上,接着,又掏出一条围巾,把维多利亚的嘴堵住。然后,他后退了两步,带着欣赏的神色点了点头说: 
  “好——这样挺好。” 
  然后,他转过身来、面对维多利亚站着。维多利亚看到了他手里挥舞着的粗大警棍。就在这一瞬间,她明白了他们的真正意图何在。他们从来也没有考虑过让她在会议上冒充安娜·席勒。他们怎么能冒这样的风险呢?巴格达有不少人认得维多利亚。不,他们的计划是——而且也一直是——在最后时刻,安娜·席勒必须遭到歹徒袭击,遭到杀害——被打得血肉模糊,尸体无法辩认。……只有她随身带来的那些文件——那些精心炮制出来的假文件——要保留下来。 
  维多利亚把脸转向窗户——尖叫了一声。那个男人笑了一笑,马上向她扑了过来。 
  这时,几件事情接连发生了——玻璃砰地一声被人砸破了——她挨了重重的一拳,一头栽倒在地上——眼前一片金花——又是一片黑暗……然后,在黑暗中听到一个人说话,是令人感到放心的英国人的声音。 
  “你觉得还好吧,小姐?”那个声音问道。 
  维多利亚小声嘟囔了一句什么话。 
  “她说什么?”另一个声音问道。 
  头一个人用手搔了搔了头。 
  “她说,宁肯在天堂里做工当差,也不在地狱里称王为帝,”他带着怀疑的口气说道。 
  “这是段引语,”另外那个人说,“不过,她引错了,”他补充道。 
  “没有,我没引错,”维多利亚说道,接着便晕了过去。 

  电话铃声响了起来,达金拿起了听筒。电话中有个声音说道: 
  “维多利亚行动圆满结束。” 
  “好,”达金说。 
  “我们捉住了凯瑟琳·塞拉齐丝和那个医生,另外那个家伙跳到阳台上,伤势非常严重。” 
  “姑娘没有受伤吧?” 
  “她晕过去了——不过,不要紧。” 
  “真正的A。S。还是没有消息吗?” 
  “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消息。” 
  达金把听筒放了下来。 
  无论如何,维多利亚没出什么问题——可是安娜本人呢,他想道,一定是死了……她曾坚持要单独行动,而且再三说;她一定会在十九日按时到达巴格达。今天就是十九日,但是,安娜·席勒没有到达。她不相信官方谍报机构,这或许是对的,不过,他也不能完全确定。毫无疑问,官方谍报机构中出过漏洞一有人叛变了。可是她自己的才智也没有给她带来好结果…… 
  而安娜·席勒若是不能到会,证据是不充分的。 
  这时,仆人送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理查德·贝克尔先生和波恩斯福特·琼斯太太求见。 
  “我现在谁也不见,”达金说,”告诉他们我十分抱歉,我现在正忙着呢。” 
  仆人退了出去,但是,过了一会儿又走了进来,递给达金一封便函。 
  达金撕开信封,读道: 
  “我要跟你面谈亨利·卡米凯尔之事。理。贝。。” 
  “请他进来,”达金说。 
  不一会儿,理查德·贝克尔和波恩斯福特·琼斯太太走了进来。理查德·贝克尔说道: 
  “我不想占用你的时间。但是我想告诉你,我上学时有个同学,名字叫亨利·卡米凯尔。我们多年不见了,可是几个星期以前,我在巴士拉的时候,凑巧在领事馆的休息室里遇见了他。他当时打扮得象个阿拉伯人,而且一点儿也没流露出来他认识我,可是跟我进行了联系。你对这件事有兴趣吗?” 
  “我很有兴趣,”达金说。 
  “我当时的想法是,卡米凯尔相信自己遇到了危险。这个想法很快就得到了证实。有个人掏出一支左轮手枪对他开枪,我架住了那个人的胳臂。卡米凯尔就逃走了。但是他逃走之前往我衣袋里塞了点东西,我是后来才发现的。看起来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个“便条”,里面提到一个叫艾哈迈德·穆罕默德的人。但是我认为,对卡米凯尔来说,那是份重要的文件。我就是根据这个判断采取行动的。” 
  “既然他没给我什么指示,我就把这个便条小心地保存了起来,因为我相信,将来有一天他会来找我要的。几天以前,我听维多利亚·琼斯说,他已经死了。根据她告诉过我的其他事情判断,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你应该接受这份材料。” 
  他站起身来,把一张上面写着字的肮脏纸片放到达金桌上。 
  “这张纸在你看来,有什么价值吗?” 
  达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是的,”他说,“比你想象的还要重要。” 
  他站起身来。 
  “我非常感激你,贝克尔,”他说,“请原谅我中断我的这次谈话,因为有很多事情必须马上处理,一分钟都不能耽误。”他一边跟波恩斯福特·琼斯太太握手,一边说道,“我想你是要到考察队驻地去跟你丈夫会面吧。希望你过得愉快。” 
  “波恩斯隔特·琼斯博士今天早晨没跟我一起到巴格达来,真是太好了,”理查德说,“亲爱的约翰·波恩斯福特·琼斯对于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大注意,但是,他倒很可能会注意到自己的妻子跟妻子的妹妹之间的差别。” 
  达金有点吃惊地看着波恩斯福特·琼斯太太。而她则用低沉悦耳的声音说道: 
  “我姐姐埃尔丝还在英国。我就把头发染成黑色,用她的护照来了。我姐姐的闺名是埃尔丝·席勒。而我的名字,达金先生,是安娜·席勒。” 
   
  





 









第二十五章



  巴格达改变了面貌。街道两旁布满了警察——全是从国外调来的国际警察。美国警察跟俄国警察一个挨着一个地站着,脸上毫无表情。 
  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谣言——两位大人物都不来出席会议了!连续有两架飞机在适量的战斗机护航下,在机场着陆——但是,走下飞机的却仅仅是个年轻的俄国驾驶员! 
  但是,最后传来了消息,一切都会正常进行。美国总统和俄国总理都已抵达巴格达,在摄政王宫下榻。 
  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终于开幕了。 
  在一间小小的接待室里,某些可能会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正在发生。大多数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一样,其序幕总是毫不引人注目的。 
  哈威尔原子能研究所的艾伦·布莱克博士低声讲着话,准确地阐述了他所掌握的资料。 
  已故的鲁波特·克罗夫顿·李爵士留下一些样品供他分析研究。这是鲁波特爵士在一一次从中国经中亚到库尔德斯坦、再到伊拉克的旅行中搜集到的。这时,布莱克博士用技术性非常强的语言解释了他所提出的证据。金属矿藏……含有大量的铀……矿区的具体位置不很清楚,因为鲁波特爵士的笔记和日记本在大战当中被敌人全部毁掉了。 
  达金先生接着讲话。他用温和又显得疲惫的声调叙述了亨利·卡米凯尔的英雄事迹。他讲述了卡米凯尔如何相信人们广为流传的流言蜚语,认为在远离人类文明的一个偏僻山谷中,有庞大数量的机械设备和地下实验站在运转工作,如何着手侦察——以及如何成功地完成了侦察工作。他又讲到了鲁波特·克罗夫顿·李爵士这位伟大的旅行家,由于了解那片地区的情况,如何相信卡米凯尔的看法,同意到巴格达见面,又如何死去的。接着,他又讲述了卡米凯尔是如何被冒名顶替鲁波特爵士的那个人暗杀的。 
  “鲁波特爵士逝世了,亨利·卡米凯尔也逝世了。但是还有第三个证人,这个证人还活在人间,今天就在这里。现在,我想请安娜·席勒小姐提供她掌握的证据。” 
  安娜·席勒如同在摩根赛尔先生的办事处一样镇静自如。她列举了一长串人名和数字。她运用自己那处理金融事务的出色才智,清楚明了地阐述了一个庞大的金融网如何把流通的资金尽量控制起来,又如何投放到某些活动当中,而这些活动的目的则是将文明世界分裂成两个互相对立的营垒。这不是什么主观臆断的看法。她列举了事实和数字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她这番讲话,虽然与卡米凯尔所进行的侦察活动尚未完全吻合,但对与会的人们显然是有说服力的。 
  达金再次发言。 
  “亨利·卡米凯尔虽然逝世了,”他说,“但是他进行了那次冒险的侦察,带回了十分确凿的证据。他不敢随身携带这些证据——因为他的敌人在紧紧地追踪他。但是他有很多朋友。他通过两个朋友把证据送到另一个朋友那里妥善保存起来——这个朋友是位整个伊拉克都十分崇敬的人物。承蒙他同意,今天请他出席我们的会议。我说的这位整个伊拉克都十分崇敬的人物便是卡尔巴拉的谢赫·侯赛因·艾尔·齐亚拉。” 
  正如达金所说,谢赫·侯赛冈·艾尔·齐亚拉是在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