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智慧录-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说到底具有某种贵族的感情。

    恶棍们都是欢喜社交的——多么可悲!一个人的『性』格要是有一点点高贵,其主要的标示,就在于他不喜欢跟人交往。他愈来愈喜欢孤独,久而久之,看出这世界所能提供的,除了极少数的例外,一方面是孤独,另一方面是庸俗。这似乎是不便说出的话;但即使是充满基督教的温厚和爱的塞利休斯,也不得不承认这话的真实『性』:

    孤独是必须的;切不可庸俗,

    因为到处都可见到荒漠。

    伟大的心灵——人『性』的真正导师,自然不愿意经常跟他人作伴,正如学校老师不愿意跟围绕着他闹轰轰的孩子群,在一起游戏那样。主些伟大心灵的使命,是指导人类渡过“错误”的海洋,安抵真理的彼岸——把人类从野蛮而庸俗的黑渊,提升到文明和教化的光明之中。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而并不真正属于这个世界;从很早的岁月,他们就感到自己与其他人之间,有着显然的不同。但只是逐渐的,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开始明白自己的地位。他们在心智方面的孤独,然后又由于实际上的退隐生活方式而获得巩固;还是在某种程度上从流行的庸俗之中解放出来的人,是无门径接近他们的。

    从上面的话,爱好孤独很显然不是人『性』中之直接的、原始的冲动,而是次要的、慢慢养成的习『性』。它是高贵心灵的比较显著的特征,其发展一定要克服某此自然的欲望,而且还不时需要实际地对抗魔鬼梅某的诱哄,后者争取我们摒弃令人忧郁、摧毁心智的“独处”,换取“与人为伍”,走向社群;梅魔说,即使最坏的社交活动,也会给人们一份人类情谊的意义:

    这样的痛苦生活会舍弃你,

    它像一只兀鹰啄食你的脸脯!

    所见最坏的社会也会显出你

    你是大众之中的一个人物。

    (歌德著《浮士德》,根据贝雅?泰勒的英译)

    所有伟大的心灵都注定是孤独的——这一命运有时可能会令人感到遗憾,但在两害之中选择孤独,总是为祸较少。当年事渐长,我们就变得容易说出,该怎么做我就敢怎么做。在六十岁之后,愿意独自生活的意念,慢慢成为真实而自然的直觉;因为到了那把年纪,各种条件都造成这么做。我们最真实而自然的直觉;因为到了那把年纪,各种条件都赞成这么做。我们最强烈的冲动——喜爱跟异『性』在一起——对我们的影响力很小,甚至是零;年老对于『性』事索然的状态,为我们建立的具有一定自足的基础,会渐渐的占据我们寻伴的欲念。一千种幻想和愚昧都已克服;生命的活跃岁月大部分已经地去;我们已没有期望、计划或企图。自己所归属的一辈已经离开舞台,新茁长的一代基本上把我们放置于他们的活动范围之外。年岁愈高,日子过得愈快,我们就想到把余生专注于智慧上的事,而忽视人生的实务。只要我们社智健全,我们过去所取得的那些知识和经验,配合我们在发挥一己之际所获致的才能,让我们无论从事任何学科的研究,都觉得轻松和有趣。过去我们在蒙昧中所知有限的许许多多事物,现在变得明朗清晰,每有成果都使我们感到困难已经克服。从我们长时间跟他人相处的经验,我们已不再对别人有太大期望;我们发现,总的说来,跟人有交往得深入一些,并不会有所收获;还有,除了几个罕见和幸运的例外,我们所认识的人,都是在人『性』中具有缺点的样品,最好就是不加理睬。我们不再为人生中的一般幻想所牵制;就个别情况而言,我们不久都能看出他人的底细,我们不太想跟他有进一步的关系。最后是,独处——少与他人交往——已经习惯,好像已成为第二天『性』,如果我们从小已能接受独处,其情况更是如此。喜爱独处在从前需要牺牲走向社群的欲望,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自然『性』向的单纯品『性』——它是我们生命中的本有素质,如水之于鱼。具有独特个『性』的人跟一般人不同,他必然是孤立的,这就是为什么这样的人愈老愈感觉他的处境,不再是年轻时那么沉重的负担。

    老年的这一真正特权,事实上,只是拥有若干才智的人才能享受得到;最能欣赏这一特权的人是真正的具有大智力;但是每一个老人都会领略到一些。只有『性』格非常贫瘠和世俗的人,才会在老年时像年轻时那么喜欢交际。但是到了这时,他们在那不再能适合他们和社会中变得令人苦恼,大不了只能勉强做到让人家可以忍受;这些人在从前是极受欢迎的。

    年岁大小和喜爱社交的程度成反比的另一面,是这情况有助于教育。人们愈年轻,他们愈是在每一方面都需要学习;就在大家年轻时,老天提供了互相教育的一个体系,这时际与人交往就获得教诲。从这一观点言之,人类社会就好比一个实行贝尔(bell)…蓝卡特(lancaster)教育制度的巨大学府,这种制度反对课本和学校形式,认为人为的教育有违大自然的教育机制。所以,人们年轻时在大自然所提供的学府做个勤勉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安排。

    但是,贺瑞斯说得好,人生中没有一件事物不是带着若干缺点的10(10:there is nothing in life which has not some drawback。);或者,根据印度的一名谚语就是,莲花都有梗茎。幽居固然有许多好处,但是也有少许不便和缺点,不过比之与人相处的诸多烦恼,便微不足道了;因此,具有真正才干的人不跟他人交往,一切会更为顺利。但是,幽居的坏处之中有一项不易为人觉察。这就是:人们整天待在家中,身体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连门缝吹进的小风都足以叫他们生病;对我们的『性』情也一样;长时期的幽居会让我们的脾气变得非常敏感,就是最微小的事故,最无所谓的话或样子,都足以困扰和冒犯我们——这些小事通常不为普通人所注意。

    当你发现人类社会可厌,觉得你有理由远离人群,你的本『性』可能会使你无法忍受独处所带来的沮丧,你如果年轻,其情况就大多如此。那么,让我劝告你,要养成跟人交往时抱持着孤单感,学习怎么跟在友伴在一起时依然故我;不立刻说出你的想法,在另一方面,对别人所说的话,不必太推敲字义;在道义上或智力上,不对别人期望过高,并加强对他人意见的谈漠感,就最能练习人人赞美的容忍精神。如果你那么做,你就虽然在他们之间走动,你看起来在生活上相当独立:你跟别人的关系完全是君子之交,保持客观的『性』质。这种谨慎能保持你不跟他人接触频仍,从而能让你不受他人熏染、或被他人激怒。11(11:摩拉田(moratin)所著的一本叫做《餐厅——新喜剧》的剧本,值得一读,把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有限度的交际,在舞台上演示出来,主要是经由角『色』之一的彼德罗先生,特别是第一幕的第二和第三景中。)在这一方面,社群好像一把火——聪明人在适当的距离取暖;不像傻瓜一样过于靠近火,一旦被烧伤,就跑开独自发抖,大叫大嚷火会烧伤人。

    (10)妒忌是人的天『性』;不过,它既是一种恶习,也是苦恼的一项来源。12(12:妒忌显示出人们是多么不快乐;他们对别人所做和未做的事一直紧紧盯着,透『露』出人们过着多么无聊的生活。)我们应当把它视为我们的幸福之敌,把它做邪恶的念头予以抑制。这是塞尼加所给予的劝告;他精癖的地说道: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命运跟其他更为快乐的人相比,避免自寻烦恼,我们将会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高兴。还有,如果许多人看来比我们处境更好,应该想一想多少人比我们差。如果实际的灾难降临,最有效的安慰——虽然跟妒忌同一来源——就是试想别人所受的更大的灾难;其次最好的安慰是置身于跟我们同样不幸的人们——我们共忧患的伙伴。

    有关我们对他人妒忌的讨论,就此结束。至于我们可能引起他人的妒忌,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出于妒忌的憎恨是最难消除的;所以我们永远要小心,行事要有节制,以免惹起别人的忌恨;正像对付其他许多恶习一样,我们最好完全弃绝在这方面可能获得的快慰,因为后果严重。

    尊贵的人分为三类:(1)好家世和高阶级;(2)富豪;(3)大才智。在三类之中,最后一类其实最为优越,如果假以时间,他们位居首席的权利是会获得确认的。英明的腓特烈大帝就这么承认:“得天独厚的心灵跟君主同等级”,这是有一次伏尔泰被安排跟君王和公侯们同坐一桌,倒让大臣和大将军们跟待从长坐在一起,待从长不免惊奇,他就对待从长这么说。

    每一个尊贵的人都有一大群羡慕者围绕着。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他们会暗地里对你怀恨;除非被恐惧所抑制,他们会急切地让你明白“你不比他们强”。就由于他们热切地让你明白的这种态度,你可以看出他们显然自知不如你。

    如果有人这么妒忌你,可采用的方法是跟妒忌你的人保持距离,尽可能避免跟他接触,使你和他们之间好像掘有一道鸿沟;如果这办法做不到,要完全处之泰然地忍受他们的攻击。在后一情况中,引起他们从事攻击的因素也会使得攻击缓和下来。这方法似乎大家都采用的。

    各类的尊贵人士与他类的尊贵人士,通常都和睦相处,他们之间没有妒忌的必要,因为他们各自的不同的特权,产生出一种平衡。

    (11)在实行任何计划之前,要给以成熟和多次的考虑;甚至在你心头彻底地经过考虑之后,需要把人们判断的失误可能『性』留出余地;因为一些无法控究或预先见到的情况总会出现,把你全部的计算推翻。这种想法永远会影响到收支帐上的负方——在重要事情发生时所作出不可轻举妄动的警告:静止的东西不要弄动它。13(13:not to set in motion what is at rest。)但是一旦你下定决心,并且开始着手,你必须坚持到底——不要因为重新回想已经完成的事,或是再次顾虑到许多可能的危险,从而担心不已:让你的心思完全离开这个问题,抗拒再去想那件事,牢记着你在适当的时候曾经做过成熟的考虑。同样的劝告见于意大利的一句谚语,歌德曾经译为:把马鞍系好,然后自信地骑乘奔驰。这里顺便可以一提的是,许多歌德归类为sprich …wortlich(英译proverbial)的谚语,是译自意大利文。

    经过这些努力,万一我们仍然失败,就因为人间的事总有恶运和错误的成分。世上最聪明才智的苏格拉底在处理私人事务时,需要善心“精灵”的警告,让他能做该做的事,或是能避免错误;这也似乎告诉我们,人的智慧不可能万无一失。有这么一句话——据说是源自某一教宗——有什么不幸发生在我们身上,该事件的过错,至少在若干程度上跟我们自己有关。这话如果不是绝对真确,每一情况都是如此,在绝大多数的事件中却是千真万确的。人们尽可能地隐藏他们的不幸,装出最好看的样子,以免他人会觉得自己的不幸是由自己造成,跟这句话的真确『性』不无关系。

    (12)不幸的事件如果已经发生,无法改变,我们就不应该再认为事情可能会演变为其他情况;更不该的是,认为当初如何就可以避免这件事;因为这种想法会增加自己的苦恼,使事怀无法忍受,让自己成为自讨苦吃的人。我们最好跟随大卫王的榜样;他的儿子躺在病床上的期间,他不断地向耶和华百般地苦苦哀求,以期他会康复;但儿子一断气,他就擦动一下指头,不再记挂这件事。如果你不够轻松做不到,就需要躲藏在命运之神的庇护所,接受一项伟大的真理: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结果,是无可避免的。

    这项劝告不管是怎么的好,它毕竟是片面的。让我们一时得到安慰和平静,它无疑是足够的;但如果不幸真的因为自己的粗心和愚昧,或者,多少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来到——事情大多是如此的,我们便无妨去考虑这些事情如何可以避免,也不因主题的微妙而少去想它——这样能使我们更明智、更有条件应付未来,是一种有益的自律方式。如果我们明显地犯了错误,我们不应该掩饰它,或是找什么藉口,去原谅或减轻过失(我们一般都是这么做的);我们应该自己承认犯了过错,张大眼睛看出它的事个严重程度,这样我们才能下定决心,在以后避免它。当然,这样对自己的不满会带来许多自加的痛苦,但是我们要记得“不受惩罚就有欠教养”——“不打孩子会惯坏他”的话。

    (13)面对影响我们祸福的所有事情,我们要小心不让自己胡思『乱』想,不建造空中楼阁。首先是,建造空中楼阁的花费很大,因为我们又得立即把它拆掉,这就是悲哀的一个来源。我们也需要提防,对于只是可能发生的祸患,不作胡『乱』臆测,以免我们无谓忧心。如果这些祸患完全是心中想像的、或是极不可能发生的一类,我们应该好似梦中醒来,立刻看出整个事件只是虚幻;我们应该为现实优于梦境大为高兴,大不了把它看做虽是遥远、但仍然可能发生的祸害的警告。但是,我们的想像力并不喜欢玩这些地把戏;我们只在悠闲的时刻,做一些令人愉快的描绘『性』的遐想。让我们忧心忡忡的素材,在某种程度上是真正威胁我们的福害,尽管它离我们还有些距离;想像中的这些祸害比其实际情况看来更严重,更贴身,更可怕。这一类的梦在我们醒来时,不像美梦那么容易消失;因为美梦不一会儿就会被现实所驱走,至多只会留下微弱的、在其可能实现的希望而已。当我们沉浸于忧郁时,各种幻象不召自来,不容易再消失;因为这些幻象都会有可能成为事实。但是我们无法永远估计可能『性』的准确程度:一般的可能很容易变成极为可能;上方宝剑样我们就自讨苦吃。因此,对于任何可能影响我们祸福的事情,要注意不要『操』之过急,不让我们忧心过分;而是冷静、心平气和地去考虑事件,把该事件看做跟我们关系并不特别密切的抽象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应该让想像扮演任何角『色』;想像做不了判断——它只会唤起幻象,导致有害而且不时非常痛苦的心情。

    我在这里强调的规则,到了日暮之际,最是需要小心地遵守。黑暗使我们胆小,易于在各处看到可怕的形象,这跟模糊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有相似的地方;不确定总会带来一丝危险的意味。因此,一到夜里,当我们的思想和判断力松懈之际——可说是濒临主观的黑暗之时——智慧变为疲乏,容易糊涂,无法掌握事情的底蕴;在那种情境中,如果我们默想有关切身的事务,不久情况就显得危殆可怕。夜晚我们在床上的时候,大多是这样;因为那时大脑已完全松弛,判断力不能胜任其职责;但想像力还是清醒的。在晚上,什么东西都看来黑糊糊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睡觉之前,或是深夜醒来躺着之际,我们的思想通常都是那么混淆,背逆事实,就像梦境一样;要是在这时我们的思想集中于令我们担心的事,总的情况就是黑沉沉的,极为怪异。在早晨,这些梦魇就像梦一般的消逝:西班牙的俗话这么说,夜晚涂有颜『色』,日间是白『色』。14(14:noche tinta,blanco el dia)

    即使快要天黑之际,华灯初上,我们的心灵就像眼睛一样,对事怀不如在白天看得那么清楚:这时不适合进行严肃的思考,尤其不适合思考不愉快的题目。早晨才是适当的时候——无论要作任何努力,不管是思想的还是身体方面的,都是如此,没有例外。因为早晨是一日的青春,事事物物都呈现明艳、新鲜和轻盈;我们在那时觉得有体力,官能都完全听我们使唤。不可迟于直身,把早晨缩短,或是做允鸡『毛』蒜皮的事,或是闲谈,把早晨浪费;早晨是生命的精华,应该把它看做近乎神圣的。夜晚就好比老年,这时际我们无精打采,喜欢说话,稀里糊涂。每一天是一个小生命:每一次醒来和起身是小模样的出生,每一个早晨是短暂的青春,每一次去休息和睡觉是小规模的死亡。

    但是我们的身体、睡眠、营养、温度、天气、环境的情况,以及许多完全是外在的事物,总的来说都会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心情和思绪。因此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看法,还有我们处理所有工作的能力,都大大地受到时间和处所的左右。歌德在《剖白》(generalbeichte)中有这样的话:

    最好是善用美好的心情,

    ——因为它很少到来。15(15:nehmt die gute stimmung wahr ,denn sie kommt so selten)

    我们无法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